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 * Gcr1 0.648 An p01 01 * * Gcr 0.648 An p0 0
式中,下标“1”为工况变动后的参数(以下 均同)。
若把蒸汽当成理想气体,利用其状态方程 P/ρ=RT,则上式可写成
Gcr1 Gcr
* * p01 01 * * p0 0 p01 T0 p0 T01
在作级的变工况估算时,通常略去动 叶顶部的间隙漏汽,这样两工况下的流量 Gcr、Gcr1又可用喷嘴的汽流参数表示,即 有
Gcr 2k 1 * k k n p0 ( ) n n * An k 1 RT0 Gcr1 2k 1 * n p01 ( * An k 1 RT01
(二)设计工况和变动工况下,级 均为亚临界状态
在此条件下,汽轮机任意一级喷嘴出口 截面的连续方程式为 G=μnAnCıtρıt 或
G [ n An 2t
1t 2ht ] 1 m 2t
方括号内的部分表示级的反动度等于零 (P1=P2)时,通过该喷嘴的流量,用G‘表 示,G’流量也可以表示为(假定初速度为零)
(二)级组前、后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第一节 喷嘴的变工况
一、渐缩喷嘴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研究喷嘴变工况,主要是分析喷嘴前后压 力与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喷嘴的这种关系 是以后研究汽轮机级和整个汽轮机变工况特 性的基础。
(一)喷嘴初压P0*不变而背压P1变 化时
(1)当Pı>Pсr(εn>εcr)时,随着背压Pı的减 小,如图3-1所示,流量G沿CB线逐渐增加, 可按下式计算:
2 k n1 k 1 k n1
2
k 1
)
p1 n * p0
《汽轮机原理》习题与答案
《汽轮机原理》目录第一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第二章多级汽轮机第三章汽轮机在变动工况下的工作第四章汽轮机的凝汽设备第五章汽轮机零件强度与振动第六章汽轮机调节模拟试题一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第一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汽轮机的级是由______组成的。
【 C 】A. 隔板+喷嘴B. 汽缸+转子C. 喷嘴+动叶D. 主轴+叶轮2.当喷嘴的压力比εn大于临界压力比εcr时,则喷嘴的出口蒸汽流速C1【 A 】A. C1<C cr B. C1=C crC. C1>CcrD. C1≤C cr3.当渐缩喷嘴出口压力p1小于临界压力pcr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B 】A. 只要降低p1,即可获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 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是有限的C.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临界速度CcrD.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临界速度Ccr4.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______确定的?【 D 】A. 靠背轮B. 轴封C. 支持轴承D. 推力轴承5.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______。
【 C 】A. 轴向力B. 径向力C. 周向力D. 蒸汽压差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余速利用系数增加,级的轮周效率ηu【 A 】A. 增大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7.工作在湿蒸汽区的汽轮机的级,受水珠冲刷腐蚀最严重的部位是:【 A 】A. 动叶顶部背弧处B. 动叶顶部内弧处C. 动叶根部背弧处D. 喷嘴背弧处8.降低部分进汽损失,可以采取下列哪个措施?【 D 】A. 加隔板汽封B. 减小轴向间隙C. 选择合适的反动度D. 在非工作段的动叶两侧加装护罩装置9.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主要任务是:【 B 】A. 将热能转化成电能B. 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C.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D. 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10.在纯冲动式汽轮机级中,如果不考虑损失,蒸汽在动叶通道中【 C 】A. 相对速度增加B. 相对速度降低;C. 相对速度只改变方向,而大小不变D. 相对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11.已知蒸汽在汽轮机某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为40 kJ/kg,该级的反动度为0.187,则喷嘴出口的理想汽流速度为【 D 】A. 8 m/sB. 122 m/sC. 161 m/sD. 255 m/s1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C 】A. 喷嘴流量总是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B. 喷嘴流量不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喷嘴流量可能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保持不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13.冲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出口压力为P2,则P1和P2有______关系。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实用版】目录1.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的概述2.变工况例题的解题思路3.变工况例题的详细解答正文一、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的概述汽轮机原理是研究汽轮机动力转换原理的一门学科,其中第三章主要讲述了汽轮机的变工况运行。
变工况例题是针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通过具体题目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汽轮机在变工况下的运行原理和计算方法。
二、变工况例题的解题思路1.确定题目所给条件: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如汽轮机的初始和末状态参数、热力学循环等。
2.分析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确定需要求解的未知量,如汽轮机的功率、效率等。
3.应用相关理论: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汽轮机原理和热力学循环的相关理论,对题目进行分析。
4.列方程求解: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和分析结果,列出方程组,求解未知量。
5.检验答案:对求解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和题目要求。
三、变工况例题的详细解答以一道典型例题为例,题目如下:已知一台汽轮机的初始状态参数为:压力 P1=10MPa,温度 T1=273K;末状态参数为:压力 P2=0.1MPa,温度 T2=400K。
热力学循环为布雷顿循环。
求汽轮机的功率、效率和比热。
根据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解答:1.确定题目所给条件:P1=10MPa,T1=273K,P2=0.1MPa,T2=400K,热力学循环为布雷顿循环。
2.分析题目要求:需要求解汽轮机的功率、效率和比热。
3.应用相关理论:根据布雷顿循环的热力学特性,可以得到汽轮机的功率公式为:P = (T1 - T2) / (T2 - T3) * P2,其中 T3 为汽轮机的中间温度。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得到效率公式为:η = 1 - (T2 - T1) / (T3 - T1)。
同时,根据比热的定义,可以得到比热公式为:h = (T2 - T1) / (P2 - P1)。
4.列方程求解: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得到:P = (273 - 400) / (400 - T3) * 0.1,η = 1 - (400 - 273) / (T3 - 273),h = (400 - 273) / (0.1 - 10)。
《汽轮机原理》习题及答案
《汽轮机原理》目录第一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第二章多级汽轮机第三章汽轮机在变动工况下的工作第四章汽轮机的凝汽设备第五章汽轮机零件强度与振动第六章汽轮机调节模拟试题一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第一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汽轮机的级是由______组成的。
【 C 】A. 隔板+喷嘴B. 汽缸+转子C. 喷嘴+动叶D. 主轴+叶轮2.当喷嘴的压力比εn大于临界压力比εcr时,则喷嘴的出口蒸汽流速C1【 A 】A. C1<C crB. C1 =C crC. C1>C crD. C1≤C cr3.当渐缩喷嘴出口压力p1小于临界压力p cr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B 】A. 只要降低p1,即可获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 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是有限的C.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临界速度C crD.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临界速度C cr4.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______确定的?【 D 】A. 靠背轮B. 轴封C. 支持轴承D. 推力轴承5.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______。
【 C 】A. 轴向力B. 径向力C. 周向力D. 蒸汽压差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余速利用系数增加,级的轮周效率ηu【 A 】A. 增大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7.工作在湿蒸汽区的汽轮机的级,受水珠冲刷腐蚀最严重的部位是:【 A 】A. 动叶顶部背弧处B. 动叶顶部内弧处C. 动叶根部背弧处D. 喷嘴背弧处8.降低部分进汽损失,可以采取下列哪个措施?【 D 】A. 加隔板汽封B. 减小轴向间隙C. 选择合适的反动度D. 在非工作段的动叶两侧加装护罩装置9.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主要任务是:【 B 】A. 将热能转化成电能B. 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C.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D. 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10.在纯冲动式汽轮机级中,如果不考虑损失,蒸汽在动叶通道中【 C 】A. 相对速度增加B. 相对速度降低;C. 相对速度只改变方向,而大小不变D. 相对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11.已知蒸汽在汽轮机某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为40 kJ/kg,该级的反动度为0.187,则喷嘴出口的理想汽流速度为【D 】A. 8 m/sB. 122 m/sC. 161 m/sD. 255 m/s1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C 】A. 喷嘴流量总是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B. 喷嘴流量不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喷嘴流量可能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保持不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13.冲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出口压力为P2,则P1和P2有______关系。
《汽轮机原理》讲稿第03章陈
4 .9MPa ,工况变动后,初压降为 p 01=7.06MPa,背压降为 p11 =4.413MPa。
试用分析法和查流量网图解法确定工况变动前后通过喷嘴的流量比系数(温 度变化忽略)。
8
第三节 级组的变动工况
p
2 01
p z21
经改写得:
10
G1 G
2 p 01 p z21 T0 2 p 0 p z2 T01
当忽略温度影响时,为 :
G1 G
上式称为弗留格尔公式。 **
2 p 01 p z21 2 p 0 p z2
对于凝汽式汽轮机来说,可把调节级之外的所有级看成一个级组,这样,
根据前面所讲椭圆方程:
根据上式作图(3—2)的流量网。图中, 1、 m 、 0
1 cr 0 m 1 cr
2 0
2
三个中只要已知其中的
6
二个,则可以求得第三个。然后用温度修正。
二、缩放喷嘴的变工况及流量网(略)
二、级的变工况
2 p 01 p z21 G1 a 2 G p 0 p z2
或者
p01 G1 a p0 G
其中, a A1 ——面积变化之比。 A
13
总结、级组的变工况
(一)级组在临界工况下工作时
级组某一级处于临界状态,一般是末级首先达到临界状态,因末级设计 比焓降最大。
一,级组前、后压力和流量的关系
(一)级组中各级均未达临界工况:
级组为流量相同的若干连续几级组成,根据第二节公式,级组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2 k 1 2k * * k k p0 0 n n k 1 * * p0 0
n cr 时 G Gcr 0.648An
在流量与出口压力的关系 曲线图中,BC段近似于椭圆 曲线,则:
G G cr n cr 1 cr
G 0.648An G1 1 p G
* 0 * 0
2、喷嘴前后压力同时变化时
* * * G1 1 p01 01 1 p01 * * * G p p0 0 0 * * T0* 1 p01 G1cr p01 * * * T01 p0 Gcr p0
4 2
0 G1
8 G Q GⅢ GⅣ GⅡ I U
G 0.8G L M
V N
0.4G
J
K
喷嘴调节方式与节流调节方式的比较: 1)机组在低负荷时由于调节汽门中节流损失较大, 因此采用节流调节方式不经济,应采用喷嘴调节方式 2)采用节流调节方式,结构比较简单 为了综合节流调节和喷嘴调节的优点,担任基本 负荷的机组往往设计成在低负荷下采用喷嘴调节方式, 而在高负荷时采用节流调节方式,从而提高机组的经 济性。
2
G Gcr A G1 C Pcr P P1 P1=Pc B
1
2
2
n cr 1 1 cr
β即为彭台门系数,此时通过喷嘴的任意流量G可表示为:
G Gc 0.648 An
* * p0 0
当蒸汽的参数发生改变时,喷嘴流量为: 1、当初压不变时
' p 2)凡全开调节汽门后的喷嘴组前压力均为 0 不变;
3)四个调节汽门依次开启,没有重叠度;
汽轮机原理-3-3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d 2 ( pd
p2 )
其中, pd为叶轮前的压力。
d1
d2
4
第三节 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一. 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
3、作用在轴封凸肩上的轴向力 Fz3
Fz3
4
(d12
d22 )p
汽轮机某一级的轴向推力为:
F' z
Fz1 Fz 2
Fz 3
多级汽轮机总的轴向推力为各级轴向推力之和。即 :
2. 转子设计成转鼓形式:适用于反动式汽轮机
反动式汽轮机,各级的反动度较大
动叶片两侧的压差很大
转子设计成转鼓形式, 减少每级叶轮上产生的轴向推力
px p0
Fz
7
第三节 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二. 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3. 叶轮上开平衡孔 适用于冲动式汽轮机
平衡孔
在叶轮上开设平衡孔可以减少叶轮两侧的压力差,
一. 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
蒸汽通过汽轮机通流部分膨胀作功时,对叶片的作 用力由圆周分力和轴向分力所组成。其中,圆周分力推动 叶轮作功,而轴向分力则对转子产生一个轴向推力。
在一般情况下,作用在一个冲动级上的轴向推力 由 3 部分所组成:
1、作用在动叶片上的轴向力 Fz1 2、作用在叶轮面上的轴向力 Fz2
Fz Fz'
d1
d2
5
第三节 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二. 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在多级汽轮机中,总的轴向推力很大。特别是反动式汽轮机,其总的轴向推力可达 200~300T,冲动式汽轮机,其总的轴向推力可达40~80T。这样大的轴向推力是推力轴 承所不能承受的。因此,必须设法减少总的轴向推力,使之符合推力轴承的能承载能力。 也就是说,对汽轮机总的轴向推力应加以平衡。
汽轮机原理-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p2
从而可以减少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力。 通常在叶轮上开5~7个平衡孔。
pd
8
第四节 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4.汽缸对称布置法 是大型多缸汽轮机平衡轴向推力最有效的办法
采用多缸反向(两个缸对称布置)布置,使汽流在不同的汽缸中作反向流动, 其轴向力方向相反,达到了平衡的目的。 下图为多缸反向布置的示意图。国产125MW、200MW、300MW 汽轮机都采 用多缸反向布置的办法来平衡轴向力。
12
1)掌握多级汽轮机的热力特点及结构特点; 2)掌握多级汽轮机各项热力参数、结构参数沿通流部的不同变化规 律,能正确选择确定各相关参数; 3)掌握多级汽轮机轴封及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 4)掌握多级汽轮机进、排汽机构损失的形成机理及减小措施; 5)掌握多级汽轮机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指标的评价及计算; 6)掌握多级汽轮机轴向推力的成因、计算及平衡措施。
常见的轴向推 力平衡办法
1.设置平衡活塞 2.转子设计成转鼓形式 3.叶轮上开平衡孔 4.汽缸对称布置法 5.推力轴承承担轴向推力
6
第三节 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二. 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1. 平衡活塞法
在平衡活塞上装有齿形轴封,当蒸汽由活塞 的高压侧向低压侧流动时,压力由p0降为px 。 平衡活塞在压力差作用下,就产生了一个向 左的作用力 。 这个力刚好与 Fz 方向相反,起 到了平衡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作用在一个冲动级上的轴向推力 由 3 部分所组成:
1、作用在动叶片上的轴向力 Fz1 2、作用在叶轮面上的轴向力 Fz2
3、作用在主轴凸肩上的轴向力 Fz3
2
第三节 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一. 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
汽轮机原理(附课后题答案)
汽轮机原理第一章汽轮机的热力特性思考题答案1.什么是汽轮机的级?汽轮机的级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解答:一列喷嘴叶栅和其后面相邻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基本作功单元称为汽轮机的级,它是蒸汽进行能量转换的基本单元。
根据蒸汽在汽轮机内能量转换的特点,可将汽轮机的级分为纯冲动级、反动级、带反动度的冲动级和复速级等几种。
各类级的特点:(1)纯冲动级:蒸汽只在喷嘴叶栅中进行膨胀,而在动叶栅中蒸汽不膨胀。
它仅利用冲击力来作功。
在这种级中:p1 = p2;Dhb =0;Ωm=0。
(2)反动级:蒸汽的膨胀一半在喷嘴中进行,一半在动叶中进行。
它的动叶栅中不仅存在冲击力,蒸汽在动叶中进行膨胀还产生较大的反击力作功。
反动级的流动效率高于纯冲动级,但作功能力较小。
在这种级中:p1 > p2;Dhn≈Dhb≈0.5Dht;Ωm=0.5。
(3)带反动度的冲动级:蒸汽的膨胀大部分在喷嘴叶栅中进行,只有一小部分在动叶栅中进行。
这种级兼有冲动级和反动级的特征,它的流动效率高于纯冲动级,作功能力高于反动级。
在这种级中:p1 > p2;Dhn >Dhb >0;Ωm=0.05~0.35。
(4)复速级:复速级有两列动叶,现代的复速级都带有一定的反动度,即蒸汽除了在喷嘴中进行膨胀外,在两列动叶和导叶中也进行适当的膨胀。
由于复速级采用了两列动叶栅,其作功能力要比单列冲动级大。
2.什么是冲击原理和反击原理?在什么情况下,动叶栅受反击力作用?解答:冲击原理:指当运动的流体受到物体阻碍时,对物体产生的冲击力,推动物体运动的作功原理。
流体质量越大、受阻前后的速度矢量变化越大,则冲击力越大,所作的机械功愈大。
反击原理:指当原来静止的或运动速度较小的气体,在膨胀加速时所产生的一个与流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称为反击力,推动物体运动的作功原理。
流道前后压差越大,膨胀加速越明显,则反击力越大,它所作的机械功愈大。
当动叶流道为渐缩形,且动叶流道前后存在一定的压差时,动叶栅受反击力作用。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 汽轮机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气体流动产生动能的热能动力装置。
在汽轮机的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变工况的情况,即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汽轮机的性能参数和特性发生变化。
本文将以汽轮机原理第三章的变工况例题为重点,涵盖以下方面内容:变工况概述、变工况例题分析以及相关计算方法。
一、变工况概述 汽轮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通常会遇到负荷变化、进口压力变化、进口温度变化等变工况因素。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汽轮机的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和分析汽轮机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表现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二、变工况例题分析 以某汽轮机为例,假设其额定功率为100MW,额定工况下进口压力为10MPa,进口温度为500℃,出口压力为0.1MPa。
现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变工况例题:1. 负荷变化情况下的汽轮机性能计算 假设上述汽轮机在负荷变化为80MW的情况下工作,请计算此时汽轮机的节约功率、热效率和工作压力。
2. 进口压力变化情况下的汽轮机性能计算 如果进口压力发生变化,例如变为8MPa,请计算变化后的汽轮机节约功率、热效率和工作温度。
3. 进口温度变化情况下的汽轮机性能计算 假设进口温度变为550℃,请计算变化后的汽轮机节约功率、热效率和出口压力。
以上例题需要使用汽轮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对这些变工况例题的分析和计算,可以了解变工况对汽轮机性能参数的影响程度,进一步优化汽轮机的设计和运行。
三、相关计算方法1. 负荷变化情况下的汽轮机性能计算方法: 根据汽轮机额定功率和负荷变化率,可以计算出实际负荷,并利用热力学循环原理计算节约功率和热效率。
2. 进口压力变化情况下的汽轮机性能计算方法: 根据进口压力变化率和基本热力学循环原理,可计算变压后的工作压力和热效率。
3. 进口温度变化情况下的汽轮机性能计算方法: 根据进口温度变化率和热力学循环原理,可计算变温后的工作温度、节约功率和热效率。
以上计算方法是基于汽轮机原理和相关公式进行的,通过代入实际数值进行计算,可以得出汽轮机在不同变工况下的性能参数。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第三章汽轮机在变工况下的工作汽轮机的热力设计就是在已经确定初终参数、功率和转速的条件下,计算和确定蒸汽流量、级数、各级尺寸、参数和效率,得出各级和全机的热力过程线等。
汽轮机在设计参数下运行称为汽轮机的设计工况。
由于汽轮机各级的主要尺寸基本上是按照设计工况的要求确定的,所以一般在设计工况下汽轮机的内效率达最高值,因此设计工况也称为经济工况。
汽轮机在实际运行中,因外界负荷、蒸汽的状态参数、转速以及汽轮机本身结构的变化等,均会引起汽轮机级内各项参数以及零部件受力情况的变化,进而影响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这种偏离设计工况的运行工况叫做汽轮机的变工况。
研究变工况的目的,在于分析汽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各项热经济指标以及主要零部件的受力情况。
以便设法保证汽轮机在这些工况下安全、经济运行。
本章主要讨论电厂使用的等转速汽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稳态的热力特性,即讨论汽轮机负荷的变动、蒸汽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调节方式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
同研究设计工况下的特性一样,分析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也应从构成汽轮机级的基本元件一一喷嘴和动叶开始。
喷嘴和动叶虽然作用不同,但是如果对动叶以相对运动的观点进行分析,则喷嘴的变工况特性完全适用于动叶。
第一节渐缩喷嘴的变工况研究喷嘴的变动工况,主要是分析喷嘴前后压力与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喷嘴的这种关系是以后研究汽轮机级和整个汽轮机变工况特性的基础。
喷嘴又分渐缩喷嘴和缩放喷嘴两种型式。
本节主要分析渐缩喷嘴的变工况特性。
一、渐缩喷嘴的流量关系式本书第一章已指出,对渐缩喷嘴,在定熵指数k和流量系数μn都不变的条件下,当其初参数p*0、ρ*0及出口面积A n不变时,通过喷嘴的蒸汽流量G与喷嘴前、后压力比εn的关系可用流量曲线(如图3-1中曲线ABC)表示。
当εnεc时,其流量为(3-1) 当εn≤εc,时,其流量为(3-2) 显然,对应另一组初参数(p*10、ρ*01),可得到另一条相似的流量曲线A1B1C1(p*01p*0),此时通过该喷嘴的临界流量亦相应地改变为由于初参数不同的同一工质具有相同的临界压力比,故各条流量曲线的临界点B、B1…均在过原点的辐射线上,如图3-1所示。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图1-4渐缩喷嘴的β曲线(k=1.3)
图1-5带有斜切部分的渐缩喷嘴
图中AB是渐缩喷嘴的出口截面,即喉部截面。 ABC是斜切部分,喷嘴中心线与动叶运动方向 成α1角。当喷嘴进汽压力为p0,且作不超临界 膨胀时,汽流将在出口截面AB上达到喷嘴出 口处压力p1,这时在斜切部分汽流不发生膨胀; 但是在超临界的情况下,即εnεnc时,AB截面上 的压力只能达到临界值,p1=p1c。当喷嘴出口 压力pl小于临界压力p1c时,汽流在斜切部份将 发生膨胀。 汽流在喷嘴斜切部份发生膨胀时,除了使汽流 速度增加而大于音速外,汽流的方向也将发生 偏转,不再以α1角流出,而是以(α1+δ1)的角
第三章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近代大功率汽轮机都是由若干个级构成的多级 汽轮机。由于级的工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整个汽轮机的工作过程,所以对汽轮机工作 原理的讨论一般总是从汽轮机"级"开始的,这 特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全机的内在规律性。 "级"是汽轮机中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在结构上它 是由静叶栅(喷嘴栅)和对应的动叶栅所组成。 从能量观点上看,它是将工质(蒸汽)的能量转 变为汽轮机机械能的一个能量转换过程。
式中h0、h1---蒸汽进入和流出叶栅的焓值,J/kg; c0、c1---蒸汽进入和流出叶栅的速度,m/s; 其微分形式为 cdc+vdp=0 (1-6) 对于在理想条件下的流动,没有流动损失,与 外界没有热交换,也就是说在比等熵条件下, 在叶栅出口处的流动速度为理想速度c1t,则
(1-7) 二、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过程
v-气体比容,m3/kg; T-热力学温度,K; R-气体常数,对于蒸汽,R=461.5J/(kg· K)。 当蒸汽进行等熵膨胀时,膨胀过程可用下列方 程式表示 pvk=常数 (1-2) 其微分形式为 (1-2a) 式中:k为绝热指数。对于过热蒸汽,k=1.3; 对于湿蒸汽,k=1.035+0.1x,其中x是膨胀过程 初态的蒸汽干度。
汽轮机原理-1-3
三、蒸汽作用在动叶上的作用力
¾蒸汽受力 v Fp
+
v Fb
=
mav
=
m cr2 − cv1 τ
= G(cv2
− cv1 )
¾叶片受力 −
v Fb
=
v Fp
− mav
=
v Fp
− m cr2 − cv1 τ
=
v Fp
+ G(cv1
− cv2 )
¾轮周力 Fu = G(c1 cosα1 + c2 cosα 2 )
¾按热力特性分类 ¾凝汽式 ¾背压式 ¾调节抽汽式 ¾抽汽背压式 ¾中间再热式 ¾混压式
汽轮机的分类
¾ 按主蒸汽压力分类 ¾ 低压: 0.12~1.5MPa ¾ 中压:2~4MPa ¾ 高压:6~10MPa ¾ 超高压:12~14MPa ¾ 亚临界压力:16~18MPa ¾ 超临界压力:>22.1MPa ¾ 超超临界压力:>32(27)MPa
6~10%﹐许多国家常用的单机功率为300~600兆瓦。
¾ 汽轮机发展方向
增大单机功率 提高热经济性
¾ 增大单机功率 ¾ 提高初参数,降低终参数 ¾ 采用一次中间再热 ¾ 采用燃汽—蒸汽联合循环 ¾ 采用集中控制 ¾ 发展核能电站汽轮机
汽轮机发展方向
三、汽轮机的分类
¾ A.按级数分 ¾ B.按工作原理分 ¾ C.按热力特性分 ¾D. 按进汽参数分 ¾E. 按汽流方向分 ¾ F.按用途分 ¾ G.按汽缸数目分 ¾ H.按工作状态分 ¾ I.按布置方式分
¾动叶的理想比焓降 ∆hb ¾动叶的滞止理想比焓降 ∆hb*
¾动叶出口的实际速度 w2
¾动叶速度系数 ψ = w2 / w2t
汽轮机设备及原理第三章总结
汽轮机第三章总结
一、汽轮机的变工况:偏离设计工况的运行工况。
二、级处于临界状态时,通过级的流量与级前滞止压力或级前压力成正比,与滞止初温或初
温的平方根成反比。
三、级组:流量相等而通流面积不随工况而变化依次串联排列的若干级。
四、弗留格尔公式及凝汽式汽轮机弗留格尔公式。
五、对凝汽式汽轮机,当通过级组的流量增大时,
1)调节级:级前压力不变,级后压力↑,压比↑,理想焓降↓,反动度↑;
2)中间级:级前压力↑,级后压力↑,压比不变,理想焓降不变,反动度不变;
3)最末级:级前压力↑,级后压力不变,压比↓,理想焓降↑,反动度↓。
六、汽轮机调节方式
1)节流调节;
2)喷嘴调节:i)在部分负荷下,喷嘴调节汽轮机经济性高于节流调节汽轮机;
ii)最危险工况:不是在汽轮机的最大工况时,而是在第一个调节阀全开
而第二个调节阀将开未开时。
此时调节级内动叶受力最大,对调节级
最危险。
3)滑压调节;
4)定压调节:喷嘴调节和节流调节均属于定压调节。
七、汽耗微增率:每增加单位功率所需增加的汽耗量。
八、空载汽耗量:汽轮机空转时,用来克服摩擦阻力、鼓风损失及带动油泵等所消耗的蒸汽
量。
汽轮机原理课件
3.按汽流方向分: 3.按汽流方向分: 按汽流方向分
轴流式汽轮机、 轴流式汽轮机、辐流式汽轮机
轴流式汽轮机----组成汽轮机的各级叶栅沿轴向依次 轴流式汽轮机----组成汽轮机的各级叶栅沿轴向依次 ---排列,汽流方向的总趋势是轴向的,绝大多数汽轮 排列,汽流方向的总趋势是轴向的, 机都是轴流式汽轮机。 机都是轴流式汽轮机。轴流式多级汽轮机示意图 辐流式汽轮机----组成汽轮机的各级叶栅沿半径方向 辐流式汽轮机----组成汽轮机的各级叶栅沿半径方向 ---依次排列,汽流方向的总趋势是沿半径方向的。 依次排列,汽流方向的总趋势是沿半径方向的。辐 流式多级反动式汽轮机示意图
5.按进汽参数分: 5.按进汽参数分: 按进汽参数分
新蒸汽压力P 小于1.5MPa 新汽温度t 1.5MPa, 低压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P0小于1.5MPa,新汽温度t0一般 小于400℃,容量范围≤ 400℃,容量范围 小于400℃,容量范围≤0.3~3MW 2.0~ 2. 中压汽轮机 P0为2.0~4.0MPa, t0=450 ℃, 3MW~12MW 6.0~ 3. 高压汽轮机 P0为6.0~10.0MPa, t0=540℃, 25MW~100MW 12.0~ 4. 超高压汽轮机 P0为12.0~14.0MPa, t0=540 ℃, 125~300MW 16.0~18.0MPa,典型参数 5. 亚临界汽轮机 P0为16.0~18.0MPa,典型参数 16.7MPa/538/538℃。 16.7MPa/538/538℃。300~600MW 新蒸汽压力大于22.2MPa 6. 超临界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大于22.2MPa , 350MW典型参数为24.2MPa/538/566℃和 典型参数为24.2MPa/538/566℃ P0 ≥350MW典型参数为24.2MPa/538/566℃和 24.2/566/566℃ 7. 超超临界汽轮机 水的临界参数:22.115MPa, 水的临界参数: , 1.
《汽轮机原理》习题及答案,复习
《汽轮机原理》目录第一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第二章多级汽轮机第三章汽轮机在变动工况下的工作第四章汽轮机的凝汽设备第五章汽轮机零件强度与振动第六章汽轮机调节模拟试题一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第一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汽轮机的级是由______组成的。
【C 】A. 隔板+喷嘴B. 汽缸+转子C. 喷嘴+动叶D. 主轴+叶轮2.当喷嘴的压力比εn大于临界压力比εcr时,则喷嘴的出口蒸汽流速C1【A 】A. C1<C crB. C1 =C crC. C1>C crD. C1≤C cr3.当渐缩喷嘴出口压力p1小于临界压力p cr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B 】A. 只要降低p1,即可获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 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是有限的C.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临界速度C crD.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临界速度C cr4.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______确定的?【D 】A. 靠背轮B. 轴封C. 支持轴承D. 推力轴承5.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______。
【C 】A. 轴向力B. 径向力C. 周向力D. 蒸汽压差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余速利用系数增加,级的轮周效率ηu【A 】A. 增大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7.工作在湿蒸汽区的汽轮机的级,受水珠冲刷腐蚀最严重的部位是:【A 】A. 动叶顶部背弧处B. 动叶顶部内弧处C. 动叶根部背弧处D. 喷嘴背弧处8.降低部分进汽损失,可以采取下列哪个措施?【D 】A. 加隔板汽封B. 减小轴向间隙C. 选择合适的反动度D. 在非工作段的动叶两侧加装护罩装置9.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主要任务是:【B 】A. 将热能转化成电能B. 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C.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D. 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10.在纯冲动式汽轮机级中,如果不考虑损失,蒸汽在动叶通道中【C 】A. 相对速度增加B. 相对速度降低;C. 相对速度只改变方向,而大小不变D. 相对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11.已知蒸汽在汽轮机某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为40 kJ/kg,该级的反动度为0.187,则喷嘴出口的理想汽流速度为【D 】A. 8 m/sB. 122 m/sC. 161 m/sD. 255 m/s1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 】A. 喷嘴流量总是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B. 喷嘴流量不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喷嘴流量可能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保持不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13.冲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出口压力为P2,则P1和P2有______关系。
1000MW汽轮机原理解析
第三章 汽轮机工作原理第一节 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类型汽轮机是一种以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水蒸汽为工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转换为动能,为冲动作用原理。
而产生冲动力,动叶则在这两种力的合力作用下将蒸汽动能转换成旋转的机械能,这种利用反动力作功的原理,称为反动作用原理。
在汽轮机中蒸汽的动能到机械能的转变都是通过上述两种不同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通常我们将利用冲动原理作功的汽轮机称为冲动式汽轮机,将利用反动原理作功的汽轮机称为反动式汽轮机。
二、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最简单的汽轮机如图3-2所示,它由喷嘴、动叶片、叶轮和轴等基本部件组成。
从图可见,当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通过喷嘴膨胀加速时,蒸汽的压力温度降低,速度增加,使热能转变为动能。
然后,有较高速度的蒸汽由喷嘴流出,进入动叶通道,在弯曲的动叶通道内,改变汽流方向,给动叶片以冲动力,如图3-3所示,产生了动叶旋转动力矩,带动主轴旋转,输出机械功,即在动叶中蒸汽推动叶片旋转做功,完成动能到机械能的转换。
由上述可知,汽轮机在工作时,首先在喷嘴叶栅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动能,然后在动叶栅中蒸汽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喷嘴叶栅和与它相配合的动叶片完成了能量转换的全过程,于是便构成了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单元——级。
三、汽轮机的分类汽轮机的类型很多,在实际运用当中,常按下列方法对汽轮机进行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类1)冲动式汽轮机:按冲动作功原理工作的汽轮机称为冲动式汽轮机。
它在工作时,蒸汽的膨胀主要在喷嘴中进行,少部分在动叶片中膨胀。
2)反动式汽轮机:按反动作功原理工作的汽轮机称为反动式汽轮机。
它在工作时,蒸汽的膨胀在喷嘴动叶片中各进行大约一半。
3)冲动反动联合式汽轮机:由冲动级和反动级组合而成的汽轮机称为冲动反动联合式汽轮机。
2、按热力过程分类1)凝汽式汽轮机:进入汽轮机作功的蒸汽,除少量的漏气外,全部或大部分排入凝汽器的汽轮机。
蒸汽全部排入凝汽器的汽轮机又称纯凝汽式汽轮机;采用回热加热系统,除部分抽气外,大部分蒸汽排入凝汽器的汽轮机,称为凝汽式汽轮机2)背压式汽轮机:蒸汽在汽轮机作功后,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排出,供工业或采暖使用。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一、汽轮机原理概述汽轮机是一种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旋转式热力机械,广泛应用于发电、化工、冶金等行业。
汽轮机原理主要包括蒸汽动力循环、叶片工作原理、轮毂结构及轴承润滑等方面。
二、变工况概念及影响因素变工况是指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荷、进口蒸汽参数、转速等因素的变化,导致汽轮机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
影响变工况的因素主要有:1.负荷变化:随着负荷的增加,蒸汽流量增大,叶片负荷加重,热力参数发生变化。
2.进口蒸汽参数:进口蒸汽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会影响汽轮机的热力性能和安全性。
3.转速变化:转速的改变会影响汽轮机的功率、效率和振动特性。
三、变工况下的汽轮机性能分析在变工况下,汽轮机的性能分析主要包括热力性能、安全性、振动特性等方面。
分析方法有:1.热力性能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热力参数、功率、效率等指标,评估汽轮机的性能变化。
2.安全性分析:关注叶片、轴承、密封等关键部件的运行状况,预防事故发生。
3.振动特性分析:监测汽轮机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四、变工况运行策略与优化针对变工况下的汽轮机运行,可采取以下策略与优化措施:1.合理调整负荷:根据系统需求,平稳调整汽轮机负荷,降低负荷波动对性能的影响。
2.控制进口蒸汽参数:在运行过程中,保持进口蒸汽参数的稳定,提高汽轮机的热力性能。
3.运行优化:通过调整喷嘴开启程度、旁路蒸汽调节等方式,优化汽轮机运行。
五、实例分析与解答本章将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分析变工况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并给出解答。
实例内容如下:某300MW机组,在满负荷运行时,进口蒸汽温度为310℃,压力为16.5MPa,转速为3000r/min。
现要求在负荷降至200MW时,如何调整进口蒸汽参数以保持汽轮机运行在良好状态。
解答:1.计算负荷变化后的进口蒸汽流量:根据汽轮机的热力参数,计算负荷变化后的进口蒸汽流量。
2.调整进口蒸汽温度和压力:为保持汽轮机的热力性能,可适当降低进口蒸汽温度至280℃,同时提高压力至15.5MPa。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变工况例题摘要:一、汽轮机原理简介1.汽轮机的工作原理2.汽轮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二、变工况下的汽轮机1.变工况的定义与原因2.变工况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三、变工况例题解析1.例题一:蒸汽参数变化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2.例题二:负荷变化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3.例题三:蒸汽湿度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四、应对变工况的措施1.提高汽轮机的设计与制造水平2.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与运行策略3.定期维护与检修正文:汽轮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发电、工业生产等领域的重要动力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其他机械设备。
汽轮机主要由汽轮机本体、锅炉、发电机等部分组成。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荷、蒸汽参数、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变化,汽轮机常常需要在不同的工况下运行。
这种工况的变化,被称为变工况。
变工况会对汽轮机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导致汽轮机的效率降低、振动加剧等问题。
因此,研究变工况下的汽轮机性能优化,对于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变工况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我们通过以下三个例题进行解析:例题一:蒸汽参数变化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
当蒸汽参数发生变化时,如压力、温度升高或降低,会对汽轮机的进气量、排气量、效率等性能参数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汽轮机时,需要考虑蒸汽参数的变化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汽轮机的性能稳定。
例题二:负荷变化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
汽轮机的负荷会随着电力系统的需求而波动,从而导致汽轮机的转速、进气量、排气量等参数发生变化。
研究负荷变化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汽轮机的调节性能,从而优化汽轮机的运行策略。
例题三:蒸汽湿度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
蒸汽湿度对汽轮机的性能影响主要表现在湿蒸汽的密度较大,导致进气量减少,进而影响汽轮机的做功能力。
此外,湿蒸汽中的水分还可能对汽轮机的叶片造成侵蚀,影响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针对变工况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1.提高汽轮机的设计与制造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第三章汽轮机在变工况下的工作汽轮机的热力设计就是在已经确定初终参数、功率和转速的条件下,计算和确定蒸汽流量、级数、各级尺寸、参数和效率,得出各级和全机的热力过程线等。
汽轮机在设计参数下运行称为汽轮机的设计工况。
由于汽轮机各级的主要尺寸基本上是按照设计工况的要求确定的,所以一般在设计工况下汽轮机的内效率达最高值,因此设计工况也称为经济工况。
汽轮机在实际运行中,因外界负荷、蒸汽的状态参数、转速以及汽轮机本身结构的变化等,均会引起汽轮机级内各项参数以及零部件受力情况的变化,进而影响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这种偏离设计工况的运行工况叫做汽轮机的变工况。
研究变工况的目的,在于分析汽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各项热经济指标以及主要零部件的受力情况。
以便设法保证汽轮机在这些工况下安全、经济运行。
本章主要讨论电厂使用的等转速汽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稳态的热力特性,即讨论汽轮机负荷的变动、蒸汽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调节方式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
同研究设计工况下的特性一样,分析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也应从构成汽轮机级的基本元件一一喷嘴和动叶开始。
喷嘴和动叶虽然作用不同,但是如果对动叶以相对运动的观点进行分析,则喷嘴的变工况特性完全适用于动叶。
第一节渐缩喷嘴的变工况研究喷嘴的变动工况,主要是分析喷嘴前后压力与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喷嘴的这种关系是以后研究汽轮机级和整个汽轮机变工况特性的基础。
喷嘴又分渐缩喷嘴和缩放喷嘴两种型式。
本节主要分析渐缩喷嘴的变工况特性。
一、渐缩喷嘴的流量关系式本书第一章已指出,对渐缩喷嘴,在定熵指数k和流量系数μn都不变的条件下,当其初参数p*0、ρ*0及出口面积A n不变时,通过喷嘴的蒸汽流量G与喷嘴前、后压力比εn的关系可用流量曲线(如图3-1中曲线ABC)表示。
当εn εc时,其流量为(3-1)当εn ≤εc,时,其流量为(3-2)显然,对应另一组初参数(p*10、ρ*01),可得到另一条相似的流量曲线A1B1C1(p*01p*0),此时通过该喷嘴的临界流量亦相应地改变为由于初参数不同的同一工质具有相同的临界压力比,故各条流量曲线的临界点B、B1…均在过原点的辐射线上,如图3-1所示。
二、彭台门系数β定义及近似关系彭台门根据计算指出,曲线BC段与椭圆的1/4线段相当近似,若用椭圆弧段代替它,误差较小,故根据椭圆方程,曲线段BC可表示为或(3-3)式中;β是彭台门系数,也称喷嘴的流量比。
式(3-3)便是彭台门系数的近似关系式,而彭台门系数的精确式则为(3-4)表3-1列出了用近似式(3-3)代替精确式(3-4)的计算误差。
这一误差是由式(3-3)的计算结果减去式(3-4)的计算结果,再除式(3-4)的计算结果而得。
比较这些数据可见,用式(3-3)计算所引起的误差是很小的,可以满足一般工程计算的要求。
(3-5)当喷嘴前、后蒸汽参数同时改变时,不论喷嘴是否达到临界状态,通过喷嘴的流量均可按下式计算:式中下标"1"表示工况变动后的参数。
若视蒸汽为理想气体,并用状态方程p=RTρ,则上式可写成(3-6)图3-1渐缩喷嘴的流量与出口压力的关系曲线若喷嘴前的压力变动是由蒸汽节流引起的(即p*01/ρ*01=p*0/ρ*0),或工况变动前后T*未变,或T*0的变化较小而作近似计算,可忽略,则式(3-6)可简化为(3-7) 如果设计工况和变动工况均为临界工况,则β=β=1故有1(3-8) 若略去初温的变化,则有(3-9)运用以上诸式,便可进行喷嘴的变工况计算,即由已知工况确定任意工况的流量或压力。
四、流量锥概念及流量图在实际计算中,大都采用图解法,并运用相对坐标。
假定最大初压力为p*0.max,其对应的最大临界流量为G0.max,当喷嘴前后的蒸汽参数分别为p*0、T*0。
和p11时,则通过喷嘴的蒸汽流量G与最大流量G0.max之比可表示为如ε=p*0/p*0.max,ε1=p*1/p*0.max之上式可写成;(3-10) 若略去初温的变化(T*0.max≈T*0),则可得到下列椭圆方程:(3-11)对渐缩喷嘴,临界压力比εnc 为常数。
方程(3-11)有三个未知量:βmax、ε、ε1。
其间的关系可用图3-2表示,此图即为渐缩喷嘴的流量锥,它反映了渐缩喷嘴在任意参数下,压力比与相对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图中直线A b的方程为ε0=ε1,直线ad和ac的方程均为βmax =ε。
所以,在临界区域acd内,相对流量比βm不随压比变化,仅与初参数有关。
图3-2渐缩喷嘴流量锥为了便于计算,将流量锥上的各参数值投影到垂直于20轴的平面上,则得到如图3-3所示的渐缩喷嘴流量网图。
利用流量网图可以很方便地由三个参数βmax 、ε、ε1中的任意两个确定第三个参数。
应该注意,上述流量网图是在假定喷嘴前的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得到的;如果变工况时,初温a6变化不能忽略,则用流量网图进行计算后应该乘以,作为温度修正。
另外,在选择最大初压力p*0.max时,应使各个压力比值(ε0、ε1)都小于1或等于1而p*0.max 本身是中间参数,其数值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图3-3渐缩喷嘴流量网图第二节级与级组的工况变化本章第一节指出,当喷嘴前、后压比变化时,流经喷嘴的蒸汽流量要相应发生变化。
反之,当流过喷嘴的蒸汽流量变化时,喷嘴及动叶前后的压力也要随之变化,从而引起级内各项损失、反动度、级的功率、效率、轴向推力及其他的特性的变化。
研究汽轮机级的变工况特性,主要是分析级中诸参数随流量变化而变化的基本规律。
一、级前后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一)设计工况和变动工况下级均为临界状态级在临界工况下工作时,其喷嘴或动叶必定处于临界状态。
1.喷嘴在临界工况下工作时此时通过该级的流量只与级前蒸汽参数有关,而与喷嘴后和级后压力无关,根据式(3-8)有(3-12)或(3-13)或2.动叶在临界工况下工作时这种情况与喷嘴变工况特性相同,若忽略温度的变化,则通过该级动叶的流量,即通过该级的流量与动叶前的滞止压力成正比在设计工况下,由于故动叶进口截面的流量方程为同理,在变动工况下有上四式中A b--动叶进口截面积;ε1、ε11工况变动前、后动叶前实际压力与滞止压力之比。
故由于,并近似地认为T*1=T*11,则必有由此可得ε1=ε11或,即有(3-14)式(3-14)说明,当动叶达到临界状态时,通过该级的流量不仅与动叶前的滞止压力成正比,而且与动叶前的实际压力成正比。
在做级的变工况估算时,通常略去动叶顶部的间隙漏汽,这样两工况下的流量G c,Gc1又可用喷嘴的气动参数表示,即有上四式中A n--喷嘴出口面积;εn、εn1--工况变动前后喷嘴压比;μ1--喷嘴流量系数。
若近似认为T*0=T*01并代人式(3-13)则得从而得到εn1=εn,即,因此(3-15)若c0变化不大,则(3-16)式(3-15)和式(3-16)说明,如果动叶在各种工况下均达临界状态,则通过该级的流量与级前压力成正比。
可见,只要级在临界状态下工作,不论临界状态是发生在喷嘴中还是发生在动叶中,其流量均与级前压力成正比,而与级后压力无关。
(二)设计工况和变动工况下,级均为亚临界状态在此条件下,汽轮机任意一级喷嘴出口截面的连续方程式为(3-16-1) 或(3-17) 方括号内的部分表示级的反动度等于零(p11=p2)时,通过该喷嘴的流量,用G表示。
流量G也可以根据式(3-3)、(3-5)表示为(假定初速为零):于是式(3-17)可以写成(3-18) 同理,对于另外一种工况,可以得到类似的公式(3-19)试验证明,在亚临界工况下,近似认为(ρ1t1/ρ2t1)=(ρ1t/ρ2t)是相当精确的;此外,假设ΔΩ=0,(p201-p221)远大于(p01-p21)2。
则以上两式相比并简化的到汽轮机某级在变工况前后均处于亚临界状态时,流量与蒸汽参数之间的关系式:(3-20)或(3-21)式(3-20)和式(3-21)说明,当级内未达到临界状态时,通过级的流量不仅与初参数有关,而且与级后参数有关。
需要指出,虽然式(3-20)是在级前汽流初速为零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并且作了若干简化,但是,计算表明,运用该式所得的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相符。
这是因为式(3-20)所略去的各部分,相互之间有补偿作用。
但若以上简化条件不满足时,运用式(3-20)进行变工况计算,则误差较大。
二、级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级组是一些流量相等,通流面积不随工况而变(或变化程度相同)的依次串联排列的若干级的组合。
当级组内各级的汽流速度均小于临界速度时,称级组为亚临界工况;当级组内至少有一列叶栅(如某一级的喷嘴或动叶)的出口流速达到或超过临界速度时,称级组为临界工况。
讨论级组的变工况主要是研究级组前后蒸汽参数与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一)工况变化前后级组均为临界工况在各级通流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处于亚临界工况的级组,若级组前后压差由小变大,则各级流量和流速也要增大,这时一般是级组内最后一级最先达到临界速度,因为后面的级的比容较大,其平均直径往往比前面的级要大,若相邻两级的速比和反动度基本相同,则后一级的比焓降较大,也就是最后一级的比焓降往往最大,流速也常最大;然而,最后一级的蒸汽绝对温度最低,当地音速最小,因此最后一级常最先达到临界速度。
亚临界工况级组中某一级(一般是最末级)的喷嘴或动叶的汽流速度刚升到临界速表示,级组背压p g称为级组在初度时,级组前后的压力比称为级组临界压力比,以εgc压p0下的级组临界压力,以p gc表示,这时的流量为级组的临界流量,仍以G c表示。
图3-4所示为通流面积不变的汽轮机级组。
若级组内第三级在变工况前后均在临界工况下工作,并忽略温度变化,即T0/T01≈T2/T21≈T4/T41,则因第三级前的汽流未达到临界,故对第二级可写出下式:图3-4汽轮机级组示意图由于通过各级的流量相等,从而有由此得即第二级前压力也与流量成正比。
同理,可得到该级组前的压力与流量成正比的关系式:(3-22)所以,级组中若某一级始终在临界状态下工作,则这一级前的所有各级中流量均与级组前压力成正比。
若考虑温度变化,还与级组前的热力学温度的平方根成反比,上式改写为(3-23)(二)工况变化前后级组均为亚临界工况(3-20)知级组内任一级(第i级)流量与级前后参数间的关系为即假设级组内共有z级,可列出从i=l到i=z的各个类似的方程式对于同一级组,(G1/G)1=(G1/G)2=…=(G1/G)z=G1/G。
实验证明,工况变动时,级组内各级级前的热力学温度比值的变化几乎相同。
因而可以用级组前的温度比值表示,即。
此外应注意,某一级前的压力就是其前一级的级后压力,即(p2)1=(p0)2,(p2)2=(p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