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作为高中英语教学重要内容的阅读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用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策略
近年来,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学生在阅读考查上也提出了如下要求: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
因此,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水平,是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要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水平,改进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理念
(一)要注重利用学生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阅读的场所。
在此阅读环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词典,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这些媒体和资料是用于支持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学生主动探索过程中很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同时教师按学生层次的不同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指导。
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使得阅读环境成为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
(二)要注重采用师生换位策略。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请学生做“老师”,让学生来解释句子,分析文章结构和段落,综合文章的中心思想。
让学生分析、综合教材,难度是比较大,教师有必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修正、补充和评议,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虽然学生未必能够对课文中的句、段做出令人满意的分析,但这一过程实践和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使原来由教师来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中共同求解,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激发,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
学生在自导与互补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的阅读教学策略。
先是让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能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快速准确地筛选有效信息,对问题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再是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时应既是参与者又是聆听者,养成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能彼此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后是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发言情况进行信息重组,填好小组答题卡,便于老师了解情况和做出评价。
小组合作强调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分工,这就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
在阅读教学中,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却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的每个教学决策都要以学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为基础,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出发,达到新经验的建构。
二、注重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阅读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应用形式,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
阅读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的活动,阅读的过程是一种通过视觉感知来识别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推理过程。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从激发学生获得知识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的阅读技能做起。
因此,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和形式是很重要的。
常见而有效的阅读形式和方法有:
(一)略读和跳读。
通过整体略读、粗读,寻找主题句,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主要用于为细读作准备。
由于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
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二)细读。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三)推读。
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
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
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
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四)概读。
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
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五)朗读和默读。
默读是朗读的基础,朗读是默读的进一步深化。
学生面对一篇英语短文,只有先了解其大意,弄清主要事实,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粗步体悟作者的态度,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短文,由句子层次深入到
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最终形成对课文的整体评价。
学生对短文的理解由表及里可分三个层次: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
对课文的表层理解最宜采用默读方式。
当然,默读不能代替朗读,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喜爱的文章,不仅可以得到自我满足,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默读无法达到的效果。
朗读和默读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地处理好朗读和默读的关系,认识两者的作用和意义,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克服逐词阅读,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
常见有人阅读时总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动作:如用手指去指、摆头等。
而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
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
另外,读的时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个词上,而应停在第二个词上;用两眼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词。
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这些映入眼帘的便是词组而不是单个的词。
(七)努力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要达到较快的阅读速度,较大的词汇量的是基石,如果我们积累了较多的词汇量,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就碰不到几个生词,阅读的速度较快,所需的时间就较少。
注意力高度集中是关键,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要撇开其它的私心杂念,做到心无旁骛,这样就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自己在读的文章之中。
还要用英语思维,阅读英语文章时,如果总是按“英语—汉语—英语”的过程来理解、
思考,阅读的速度自然很慢。
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是提高阅读速度的重要方法,阅读速度的提高在根本上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英语文章、书籍,使阅读速度乃至阅读能力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总之,在限时的阅读教学或训练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不查词典,限定其阅读时间,把握测试效果,及时做好评估。
经过长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训练,学生就会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的正确性,并使两者最大程度地统一起来,提高阅读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塞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