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环境创设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幼儿主体性,自我管理饮水量
一、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都知道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喝水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为幼儿安排了运动前、中、后、起床后、离园前还有自由活动中等许多喝水的生活环节。这些环节主要是在同一时间段内,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性的去喝水和幼儿自主去喝水。班级中也创设了一些喝水健康的标语和文明喝水的提示图片。
随着气温增高,也为了更好的督促幼儿喝水。我们在班级中新增了一面小章鱼吐泡泡的喝水统计墙,请幼儿每次在喝完水之后,在自己的小章鱼旁边贴上一个泡泡。
二、实录:
片段一:使用第二天
在茶桶前排队的幼儿,手里拿着杯子,头则向右转,打量着不远处的喝水统计牌和正站在统计牌旁边的幼儿。4、5个孩子们围着喝水墙面,有的拿着杯子在看自己的照片,有的蹲下来用小手指着在数泡泡。唐鑫禹一边喝水,一边跟旁边的吴翊伟说:“这是我的照片,你的在哪里?”艾姝屹对旁边的李怡澄说:“你看,我有3个泡泡了!”李怡澄抬头看了看她的小章鱼说:“我也有3个了。”魏逸则一边喝水一边从篮筐里拿个蓝色的泡泡黏贴在自己的小章鱼后面。此次喝水环节后,每个孩子的小章鱼后都出现了泡泡,个数在2-3个左右。
分析:
1、幼儿对统计喝水杯数的兴趣较高。对新的操作形式的好奇,使他们每个人都想去试试将泡泡贴到自己的照片后面。
2、幼儿理解统计形式,知道一杯水对应一个泡泡。幼儿前期有吃完点心插牌子的经验,因此他们对于这个喝水后贴小泡泡的形式并不陌生。
3、喝水、统计环节的流程不熟悉。有的幼儿在喝水时就在统计牌边上看,有的幼儿喝完水后,拿着空杯子在统计牌前滞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续幼儿的操作。
措施:
1、喝水环节前,说明喝水、做标记的流程。
2、喝水时,教师及时提醒和引导幼儿,在喝水区域喝完水,放好杯子后再去做
标记。
片段二:使用第二周
运动活动结束了,马上要开始集体性学习活动了。有的幼儿已经坐在位置上准备好上课了。可我看到喝水统计牌上,有的小章鱼边上一个泡泡都没有。于是我开始对照照片请幼儿再去喝水。大部分被幼儿说:“老师我忘记贴泡泡了。”我也确实,又看到他们喝水。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不想喝水。”有几个孩子照片后面的泡泡个数已经多到了6个左右,可是我并没有看到他们喝了这么多次水。分析:
1、喝水统计墙能够较直观的向教师反馈出幼儿喝水的情况,让教师对每个幼儿
的喝水情况都了然于心。
2、幼儿对统计墙失去了新鲜感,对统计喝水杯数失去了操作兴趣。
3、幼儿喝水的健康意识不足,不觉得口渴就不想喝水。也有可能是不想频繁的
上厕所,因此不喝水。
4、出现胡乱统计杯数,可能是幼儿间的盲目攀比或者幼儿处于完成任务的目的。措施:
1、增加统计、表扬甚至奖励措施。为幼儿统计的行为提供一个后期的验证环节,
给幼儿的统计行为增加足够的动机。
2、通过集体活动等增加幼儿健康喝水意识的教育。对于不要喝水的幼儿加强提
醒,创设良好的如厕心理氛围,不要让孩子觉得上厕所有压力。
3、监督幼儿统计行为,明确统计方式。引导幼儿一杯水对应一个泡泡。
片段三:使用第三周
今天的第二次集体喝水环节时张老师外出培训,在只有我一个人在教室中,而我正在盥洗室指导部分幼儿洗手。因此在喝水区域比较缺少我的关注,部分幼儿还是存在不喝水、不统计的情况。考虑到班级中幼儿已经有了洗手值日生的经验,因此我请了能力相对比较强的两名幼儿吴悦和朱媛芝担当喝水统计区的值日生。刚开始他们就站在统计墙边上,提醒走过的幼儿贴泡泡,当他们提醒到牛牛时,牛牛说:“我喝过水了。”朱媛芝看看牛牛照片旁确实有一个泡泡,就没再说话。其实这个泡泡是牛牛在上一个喝水环节贴的,这次他并没有喝水。因此我对
她们提出了一些要求:1、喝完水后的小朋友,提醒他们贴泡泡。2、头像上一个也没有或者只有一个泡泡的小朋友你们提醒他来喝水。于是她们两人站在统计墙边上,低头查看墙面,并请不达到要求的孩子来喝水。
分析:
1、喝水统计墙面的使用策略可以扩大到幼儿通过统计墙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充
分发挥喝水统计墙在培养幼儿喝水习惯中所起到的作用。
2、值日生的使用有局限性,需要教师根据时间、环节进行调整,并不是每次都
适用值日生的管理。
3、没有一天的目标水量,幼儿在喝水杯数上比较随意。
措施:
1、通过喝水统计的表扬环节,选择喝水值日生,增加幼儿喝水的积极性。
2、制定一天喝水杯数目标,增加喝水时间上的弹性。把握好值日生监督集体喝
水环节和幼儿自主喝水环节。
三、启示:
1、环境的暗示性和互动性相辅相成。
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对幼儿习惯的培养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环境呈现形式去影响幼儿,感染幼儿。在喝水环境创设中,通过暗示性的有:健康理念的宣传(多喝水身体棒!多喝水不感冒)。喝水规范(喝水倒半杯,喝水请排队)。暗示性的重在一种行为习惯的教育和感染。而互动性的则更加直接的向幼儿提出了习惯培养的要求,如喝水统计墙面,直接要求幼儿有喝水这一动作,并作出统计的反馈行为。两者一个是意识上的传达,一个是行为上的达成,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互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根据以上三个片段可以看出,刚开始的新鲜感一过去,幼儿与墙面的互动频率直接下降。之后通过教师的监督提醒后又有了互动。但是,这并不是真正完全意义上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除了幼儿的自主操作,主体性还应该体现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动机上,是老师要求做还是孩子自己想做。案例中有体现在与统计墙面互动的过程中,幼儿一个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但是还不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