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专题讲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刘美伦(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室原主任)一、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一)实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当前,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需要认真研究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什么是一节好课,怎样上好每一节课。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真正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是十分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体现的新课程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学习——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从总体教学目标来看,就是要有一切为学生的意识,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这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第一条说:“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下面谈谈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的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它是一节课的整体性目标,既要全面,又要准确,还要适度。要特别指出的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适合班级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现状和发展潜能。
从当前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学目标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从目标内容、呈现方式、语言表述、行为动词等方面多有不当之处。有的教学目标笼统空泛、形式主义,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很难落实。
还应该注意,即使同一个教学内容,对不同学校班级的学生要求就应有所不同。要重视和加强教学目标的制定,这也是课堂教学评价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2.揭示数学的本质——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作用从教学过程来说,就是要讲出数学味,体现深刻性。要重视打好基础,它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对于基础知识——强调联系;对于基本技能——强调熟练;对于基本思想方法——强调策略。
对于体现数学学科特点:课堂教学要关注以下3 个方面
(1)数学思维活动的设计
课堂设问有思维价值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
设问的语言准确富于启发性
注重教学过程的质疑与反思
(2)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清楚
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到位
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深刻
数学思想方法应用落实
(3)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数学史料运用得当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数学中的应用深刻灵活
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深入数学建模的教学恰当有效
3.运用启发式教学——恰当地选用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从教学方式来看,课堂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看一节课有没有改革意识,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课堂上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
我们提倡启发式教学,启发一词,出自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丘,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教学论《学记》中指出了“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讲解其意为:高水平的教学在于诱导:引导学生,但不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对他们施加压力;为学生提个开端,但不全部讲给他们。:引导而不牵着走,就能调和教与学的矛盾;严格要求而不施加压力,就能使学生不把学习视为畏途;提个开端而不全部讲出,就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做到调和教与学的矛盾,使学生不把学习视为畏途,还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在后面信息技术整合学习中详述)
(二)课堂教学实效性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多方面思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包括,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是否能够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够与他人很好地交流与合作?等等。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氛围,二是问题,三是实际。
1.营造课堂氛围
好的课堂氛围是一节好课的基本条件。有了和谐、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教师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过去我们把情感、态度等主要是作为非智力因素,想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要特别指出的是,新课程强调,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是学习的动力,而且人格培养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2.创设问题情境
有效的教学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学习探索,学会学习。
有效的教学常常把课程内容转化为探究的主题,并使它成为教学过程的主线。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平等讨论,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师生积极互动,在问题解决中共同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对学生的思维特点了解越多,就越有利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课堂提问不能流于形式,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与联想,并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研究如何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既是思维的深化,又是创新的开始。
3.关注学生实际
关注学生的实际,包括基础和现状。在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程度和反映,具体探究环节上的困难是什么。在提问时,由于一个问题对某些学生来说可能很简单,但对其他人则不一定,因此不应该催促学生回答,应该把握节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思考。在学生答出结果后,也不应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着眼于使回答问题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都受益。对课堂练习中暴露的问题,教师应了解学生是缺少概念的支撑还是运算技能出现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把握课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