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温度报警系统_。
设计报警电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报警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报警电路的设计方法;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电路调试技能。
二、实验原理报警电路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发出警报信号的电路。
它主要由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报警输出电路等组成。
当检测到异常信号时,报警电路会发出声光警报,提醒用户注意。
三、实验器材1. 实验板:1块;2. 电阻:10kΩ、1kΩ、10Ω、1Ω各1个;3. 电容:0.1μF、10μF各1个;4. 晶体管:2N3904、2N2222各1个;5. 二极管:1N4148、1N4007各1个;6. 振荡器:555定时器1个;7. 扬声器:1个;8. 电源:9V电池1个;9. 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1. 电路连接(1)按照电路图连接555定时器、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扬声器等元件;(2)将电源连接到电路板上,确保电路正常供电。
2. 电路调试(1)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现象;(2)调节电位器,观察扬声器是否发出警报声;(3)若警报声不明显,检查电路连接,调整元件参数,直至警报声清晰。
3. 功能测试(1)模拟异常信号,如用手触摸电路板,观察报警电路是否正常工作;(2)测试报警电路的灵敏度,调整电位器,使警报声在特定条件下发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设计并调试出一款报警电路。
电路能在检测到异常信号时发出警报声,满足实验要求。
2. 实验分析(1)555定时器作为振荡器,产生周期性脉冲信号;(2)晶体管和二极管组成开关电路,控制警报声的发出;(3)电阻、电容等元件起到滤波、延时等作用。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报警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电路调试技能;3. 为以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七、实验拓展1. 尝试设计不同类型的报警电路,如光报警、短信报警等;2. 研究报警电路的优化设计,提高报警灵敏度和可靠性;3. 将报警电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如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
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引言 (4)2正文 (4)第1章绪论 (4)1.1 设计背景 (4)1.2 设计来源 (4)1.3 设计容与要求 (5)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5)2.1 AT89S52单片机 (5)2.2 温度测量模块 (6)2.3 蜂鸣器报警模块 (6)2.4 LED显示模块 (6)2.5 系统电路 (7)第3章软件设计 (7)3.1 AT89S52 (7)3.2 DS18B20 (8)第4章焊接调试过程与问题分析 (9)4.1 焊接调试过程 (9)4.2焊接实物图 (10)第5章总结 (11)参考文献 (11)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温度采集系统x xxxxxxxxxxxxxxxxxxx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统工业改造的逐步实现,能够独立工作的温度检测与显示系统应用于诸多领域。
传统的温度检测以热敏电阻为温度敏感元件。
热敏电阻的成本低,需要外加信号处理电路,而且可靠性相对较差,测温准确度低,检测系统也有一定的误差。
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这次设计的是基于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它具有读数方便,测温围广,测温精确,数字显示,适用围宽等特点。
在本设计中选用AT89S52型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件,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作为测温元件,通过4位共阳极LED 数码显示管并行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本设计的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包括温度采集电路和显示电路;二是对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应用C语言实现温度的采集与显示。
通过DS18B20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之后进行输出显示,最终完成了数字温度计的总体设计。
其系统构成简单,信号采集效果好,数据处理速度快,便于实际检测使用。
关键词:单片机AT89S52,温度传感器DS18B20,LED数码管,数字温度计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gradually realize, able to work independently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display system applied to many fields. The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detection to thermistors for temperature sensitive components. Thermistors of low cost, need and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relatively poor reliability, low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ccuracy, detection system also has the certain erro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ermometer,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digital thermometer chip DS18B20, it has convenient readings, temperature measuring rang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recision, the digital display, wide application scope etc. Characteristics.In the design of AT89S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main selection of control device,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s temperature sensor, through a total of 4 anode LED digital display tube parallel data transmission, realize temperature display. This design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the hardware part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the other is part of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software, application C language realize the colle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display. Through the DS18B20 directly read temperature being measured, in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data processing, after the output shown, eventually completed the overall design of digital thermometer.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simple, signal acquisition effect is good, data processing speed, easy to use the actual detection.Keywords: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 T89S52,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LED digital tube, digital thermometer1引言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单片机技术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其发展趋势是集成度和智能化越来越高,外围接口越来越简单,使用极为方便。
温度控制报警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单片机技术在我们现代的生活、工作、科研等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温度检测报警系统,包含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LED 显示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矩阵键盘模块和电源模块。
我们详细描述分析了其硬件链接系统、软件编程系统和各模块系统流程。
温度检测报警系统也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实时采集周围的温度信息进行显示,程序内部设定有报警上下限,根据应用环境不同可设定不同的报警上下限。
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STC89C51 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计DS18B201.1设计内容及功能要求利用STC89C51、DS18B20、数码管、蜂鸣器等元器件设计温度检测、显示和报警系统完成日期与时间显示系统。
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能正确检测温度;2、在数码管上实时显示温度;3、当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蜂鸣器报警;4、可通过矩阵键盘调整温度报警阈值;5、其他功能可根据系统上的资源自行设定。
1.2设计任务1)根据设计内容与要求,弄清系统及各个模块的工作流程,完成电路原理图,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LED显示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矩阵键盘模块、串行口下载模块和电源模块,最终在万用板上焊接,完成整个系统硬件设计。
2)根据设计内容与要求,弄清系统及各个模块的工作流程,完成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系统主程序、温度读取子程序、键盘扫描子程序、显示子程序等,可使用汇编语言或是C语言编写,建议使用C语言编写。
3)完成系统的仿真与调试,使得系统在脱机情况下,能稳定可靠的工作。
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1.3设计原理如图1所示为基于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原理图,系统设计思路为以单片机为控制中心,通过实时采集温度传感器DBS18B20获得当前的温度值,通过LED显示当前温度,同时使用键盘设定温度阈值,当测定温度大于温度阈值利用蜂鸣器报警。
温度检测控制与报警电路设计报告
温度检测控制与报警电路设计报告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实习报告课号课程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日期温度检测、控制与报警电路的原理分析与仿真一、实习任务1.设计课题:温度检测、控制与报警电路的原理分析与仿真2.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2)实践所掌握的电子制作技能;(3)会运用multisim工具对所作出的理论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测试,进一步完善理论设计(4)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5)掌握模拟电路的安装\测量与调试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力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或数据)独立解决调试中所发生的问题(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7)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8)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总体设计本设计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温度检测、比较环节、通电指示、光报警、声报警及降温环节几部分。
总体设计中的主要思想:本实验由于在仿真时,没有温敏电阻的实际模型,所以用滑动变阻器直接代替温敏电阻的功能进行试验。
本设计采用放大电路,将代替温敏电阻的滑动变阻器传送过来的电压进行放大,以便于观察。
DA 转换部分使用三极管S8050;温度的判断比较通过数值比较器LM358实现;声光报警利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组成;当温度超过一定数值,由继电器实现降温工作。
1.温度检测:滑动变阻器直接代替温敏电阻,将温度(物理量)转换成对应的电压(电量)。
2.比较环节:将设定数字量所对应的电压量与检测温度对应的电压量比较经过电压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指示信号,由此控制声光报警模块,当检测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报警温度时即产生声光报警。
3.声光报警环节:不同检测温度经过电压比较器与所设温度对应的数字量,输出高低电平指示信号。
电路温度控制及报警装置实验报告
电路温度控制及报警装置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路温度控制及报警装置一、实验目的1.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 熟悉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搭建;3. 实现电路温度的实时监测、控制和报警功能。
二、实验器材1. 实验箱:用于搭建电路和固定器件;2.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3. 可变电阻:用于控制温度触发点;4. 双极性电容:用于实现延时功能;5. 三极管:用于实现放大和开关功能;6. LED灯:用于显示报警状态。
三、实验步骤1. 将温度传感器接入电路的输入端,确保电路能够正确读取环境温度;2. 将可变电阻接入电路,用于调节温度触发点;3. 将双极性电容连接至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延时功能;4. 将三极管接入电路,用于放大和开关控制;5. 连接LED灯至电路输出端,用于显示报警状态;6. 打开电源,调节可变电阻,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验证温度控制和报警功能;7. 测量并记录温度触发点和报警延时时间。
四、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我们成功搭建了电路温度控制及报警装置。
通过调节可变电阻,我们实现了温度触发点的控制,并且LED灯能够在超过触发点时进行报警。
通过调节双极性电容,我们实现了报警延时功能,可以避免短时间内的温度波动导致频繁报警。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了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搭建过程,实现了电路温度的实时监测、控制和报警功能。
同时,我们了解了可变电阻、双极性电容和三极管的原理和作用,提高了对电路元件的理解。
通过实验,我们也意识到了温度控制和报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基础。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温度检测警报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模拟电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温度检测报警系统设计摘要温度检测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电器是否正常使用的一类系统,日常生活中各电器由于使用方法不对,经常会出现烧坏电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安全问题当温度超过设定安全温度时系统会发出蜂鸣声来报警,当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则无报警信号产生。
设计温度检测报警系统,通过PT100随温度不同而表现不同的阻值设定不同的报警温度,进而设定不同的报警温度。
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由蜂鸣器通过有频率的鸣叫进行报警。
对于电源部分首先通过变压器对220V交流电压进行降压,其次通过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转化为直流,再次运用电容滤波电路输出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
对于其它模块首先通过PT100对温度采集和放大,再进行信号的过滤,而后通过比较器设置相应阈值,当高于设定值时输出高电平,此时方波发生器不驱动,当低于设定值时输出低电平,方波发生器驱动,进而驱动蜂鸣器报警。
温度检测报警系统可以随时提醒人们用电器是否工作在正常温度围,对整个系统和用电器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本次系统的设计可以检测到输入信号是否工作在正常的温度围,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会产生报警信号,反之则不报警。
本次设计精密温度检测系统,报警可调等特点。
关键字:温度检测报警蜂鸣器滤波方波发生器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整体设计容与要求..................................................... .. (2)2.1设计容................................................................. (2)2.2设计要求................................................................. (2)2.3实验设计目的................................................................. (2)2.4总体方案设计 (2)第三章电源模块电路设计与调试 (4)3.1本单元电路的要求与实现的功能................................................................. .. (4)3.2 电路结构与参数设计.................................................................... .. (4)3.3电路的仿真分析..................................................................... (5)3.4 该模块的调试结果..................................................................... . (6)3.5 调试中的问题.................................................................... .. (6)第四章系统电路设计74.1 电压源74.2 温度采样与放大74.3滤波84.4方波84.5报警控制8第五章系统调试..................................................... (10)5.1 电路的安装................................................................... . (10)5.2 调试................................................................... . (10)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 (13)参考文献14附录一电路原理图15附录二元件清单16附录三设计实物图……............................................................... .....................第一章绪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家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家家户户慢慢走向了电器化的生活。
温度上下限报警系统设计
西安郵電大學测控基础实验课程设计报告书系部名称:自动化学院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10012012年6月4日至时间:2012 年6月15日温度上下限报警系统设计一、设计要求:(1)温度高于80摄氏度时,红灯亮并发出鸣叫声。
(2)温度低于30摄氏度时,绿灯亮。
(3)在30摄氏度到80摄氏度之间,两个灯都不亮。
二、设计方案分析 一、方案设计: 系统电路设计思路:通过温度的改变来阻碍热敏电阻阻值的转变从而操纵电桥电压,通过op07对基准电压与电桥分压电阻两头电压的比较,来操纵三极管是不是导通,进而操纵LED 灯的发光与否。
框图:器件的选择:热敏电阻101(一个)、op07(两个)、三极管9013(两个)、 LED 灯(红绿灯各一个)、蜂鸣器(一个)、电位器(两个)、 电阻假设干、导线假设干。
二、背景知识介绍:9013结构:NPN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25V 集电极-基极电压 45V 射极-基极电压 5V 集电极最大电流 耗散额定功率工作温度 -55~150℃ 特怔频率 最小 150MHZ放大倍数:D64-91 E78-112 F96-135 G122-166 H144-220 I190-300 0P07结构:0P07,双列直插8脚。
OP07是高精度低失调电压的周密运放集成电路,用于微弱信号的放大。
若是利用双电源,能达到最好的放大成效。
它的第三管脚接输入正极,第二管脚接输入的负极,第七管脚接电源正极,第四管脚接地。
第六管脚输出。
超低偏移:150uV 最大低输入偏置电流:低失调电压漂移:℃三、电路仿真:1.温度高于八十摄氏度时:2.温度在三十到八十摄氏度之间时:3.温度低于三十摄氏度时:四、硬件设计:本实验采纳双路比较,中间为两个电桥,左电桥由左侧的滑动变阻器(左上角小方块)和热敏电阻(左上角小圆块)及两个阻值为470Ω的电阻(左下角)组成;右电桥由中间的滑动变阻器(中间上方小方块)和热敏电阻及两个阻值为470Ω的电阻组成。
温度报警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基于DS18B20的温度测量及报警系统设计******学号:**********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老师:沈兆军曹瑞设计时间:2015年 6月/信息工程学院目录1 引言 (1)1.1 设计意义 (1)1.2 系统功能要求 (1)2 方案设计 (1)3 硬件设计 (6)3.1单片机最小系统 (6)(1).时钟电路 (7)(2).复位电路 (8)(1). DS18B20介绍 (9)4 软件设计 (13)4.1主程序模块 (13)5 系统调试 (16)2)proteus仿真图 (17)高温报警低温报警: (17)6 设计总结 (18)7参考文献 (18)8 附录A;源程序 (19)9 附录B;电路原理总图、作品实物图片 (28)基于DS18B20的温度测量及报警系统设计1 引言1.1 设计意义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直接影响化学反应、发酵、煅烧、浓度、蒸馏、结晶以及空气流动等物理及化学过程。
温度控制失误就可能引起生产安全、质量和产量等一系列问题。
温度测量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温度采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精度差,而单片机的出现使得温度的采集和数据处理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特别是在环境恶劣或温度较高等场合下,为了保证生产过程正常安全地进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能源,要求对加热炉内温度进行测量、显示、报警及控制,使之达到工艺标准,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温度测量系统,可以对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并将温度数据进行显示和报警以及进行相应控制。
1.2 系统功能要求本设计是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基本的温度控制功能:当温度低于设定下限温度时,蜂鸣器报警,同时红灯亮,模拟加热过程,使温度上升;当温度高于设定上限温度时,蜂鸣器报警,同时绿灯亮,模拟制冷过程,使温度下降;温度在上下限温度之间时,蜂鸣器和红绿灯不动作;LCD1602实时时显示温度,精确到小数点一位;通过独立按键可以设置温度的控制范围。
温控报警电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温控报警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温控报警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温控报警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温控报警电路是一种根据温度变化来控制报警装置的电路。
它主要由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比较器、执行机构(如继电器)等组成。
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电路会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号。
三、实验器材1. 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热电偶等)2. 比较器(如LM393、LM324等)3. 继电器4.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电子元件5. 电路板、连接线等6. 温度控制器7. 电源8. 示波器(可选)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并搭建温控报警电路。
电路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信号处理电路:将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比较器: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
执行机构:当温度超过阈值时,触发报警装置。
2. 连接电路:将电路元件按照设计图连接到电路板上,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3. 调试电路: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例如,调整比较器的阈值电压,使电路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触发报警。
4. 测试电路:使用温度控制器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报警装置是否能够在温度超过阈值时正常工作。
5. 记录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报警装置能够正常工作,发出警报信号。
2.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温控报警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路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报警装置能够及时触发。
3. 改进措施:根据实验结果,对电路进行改进,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增加电路的过热保护功能,防止电路过热损坏。
六、实验总结1. 温控报警电路是一种常见的自动控制电路,在工业、农业、家庭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温度报警电路实验报告
温度报警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设计一个温度监测及三级报警的电路;报警分三级:温度〉20O C,一个灯亮;温度〉40O C,二个灯亮;温度〉60O C,三个灯亮。
2、检测电路采用热敏电阻RT(MF53-1)作为测温元件;采用LM324作比较电路;用发光二极管实现自动报警。
3、查资料,设计(理解)电路原理图、确定元件参数,仿真。
二.实验内容1.查阅热敏电阻RT(MF53-1)的资料2.设计电路图3.计算器件数值4.焊电路5.实验三.实验内容1.查阅热敏电阻RT(MF53-1)的有关资料主要适用于远距离多点位温度、湿度的测量和控制系统作感温元件,也适用于厂房、宾馆的空气调节;油库、仓库的火警预报;铁路、桥梁地温的监视;矿山、煤井的温度测量和控制等方面作感温元件。
在+70°C下的阻值随时间变化特性见图主要参数标称阻值rated resistance (Ω) 2890阻值允许偏差resistance tolerance (%) ±0.5 ±1 ±2B值(25-85°C)B value(25-85°C) (K) 3565B值允许偏差B value tolerance (%) ±2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 (s) ≤120耗散系数dissipation factor (mW/°C) ≥6工作温度working temperature (°C) -55~100 标准代号S tandard Code GB6666-86阻值-温度特性曲线温度Temperature(°C)零功率电阻值Zero-power resistance(Ω)零功率电阻值允许偏差Zero-power resistance tolerance(%)1.0级 1.5级-55 1460×102* ±6.43 ±9.65 -50 1089×102±6.14 ±9.21 -45 8100×10 ±5.88 ±8.82 -40 6060×10 ±5.63 ±8.45 -35 4587×10 ±5.40 ±8.10 -30 3530×10 ±5.30 ±7.95 -25 2712×10 ±5.20 ±7.80 -20 2098×10 ±5.09 ±7.64 -15 1648×10 ±4.90 ±7.35 -10 1290×10 ±4.71 ±7.07-5 1025×10 ±4.63 ±6.950 8170* ±4.54 ±6.815 6626 ±4.48 ±6.7210 5359 ±4.33 ±6.5015 4335 ±4.20 ±6.3020 3506 ±4.09 ±6.1425 2890* ±3.96 ±5.9430 2379 ±3.88 ±5.8235 1971 ±3.75 ±5.6240 1643 ±3.63 ±5.4445 1377 ±3.52 ±5.2850 1160 ±3.41 ±5.1155 968.0 ±3.31 ±4.9660 823.0 ±3.21 ±4.8165 702.0 ±3.11 ±4.6670 602.0 ±3.02 ±4.5375 520.0 ±2.94 ±4.4180 450.0 ±2.85 ±4.2785 390.0* ±2.77 ±4.1590 339.0 ±2.70 ±4.0595 296.0 ±2.63 ±3.94100 258.0* ±2.56 ±3.84 2.设计电路图3.焊电路4.在实验室接通电路,调节电路,看电路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温度报警器实验报告
温度报警器实验报告温度报警器实验报告班级:组长:人员:指导老师:目录一、前言.....................................................1 二、实习内容 (2)2.1设计要求 (2)2.2 设计原理 (2)2.3硬件设计..........................................2 三、组装与调试.............................................5 四、实习总结与体会 (5)4.1总结 (5)4.2心得体会.............................................6 五、参考文献................................................6 六、附录 (6)6.1元器件清单 (7)6.2 程序 (7)前言温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温度的测量与控制也是十分的重要。
而此次我们设计的就是温度测量显示电路。
利用热敏电阻器和其他允许的器件完成一个温度显示电路,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相关经验,构成一个有效、可行、适用的、简单的电子系统,来达到一个或多个实际需求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本次试验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把一些单元电路有机的组合起来,组成小的系统,使我们建立系统的概念;并使我们巩固和加强已学理论知识。
并掌握一般电子电路和设计的基本步骤。
此次实验要我们达到以下要求,第一: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及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二:掌握电路板的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第三:培养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习内容2.1 设计要求本次的温度测量显示电路使用温度传感器、AD0832和单片机完成对温度的显示;此次设计安排为3-4人一个组,我们组为4个人,共同完成每一个模板的设计,并安装调试无误后,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
温度控制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模拟电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温度检测报警系统设计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 100432 学号: 10043225 姓名:彭路生同组人:王甜甜、吴淑明、曹成远评分:教师:杨素华2012年 3 月 17日题目: 温度检测报警系统内容及要求1.设计要求:(1)检测温度范围为0-100摄氏度,采用箔电阻(R=100欧姆,I<=35mA ),精密 电阻及电位器组成的测量电桥作为温度传感器。
(2)可设定报警的温度上限值1-100摄氏度。
( 3 )当检测温度超过设定的上限值时,发出蜂 鸣器报警,要求报警声滴滴间断发声,频率约1HZ 。
2.电路组成框图3.组织安排:四人一大组,每两人完成一独立部分。
进度安排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设计电路,领仪器设备。
2.领元器件,制作,焊接。
3.调试与验收。
4.提交试验报告。
温度检测放大+滤波 报警控制电路参考书目1、王港元,电工电子实践指导(第二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张友汉,电子线路设计应用手册,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郝鸿安等,555集成电路实用大全,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5、陈兆仁,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研究与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6、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7、杜龙林,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梁宗善,新型集成电路的应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9、杨振江等,新颖实用电子设计与制作,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2000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41.1 基本要求〃〃〃〃〃〃〃〃〃〃〃〃〃〃〃〃〃〃〃〃〃〃〃〃〃〃〃〃〃〃〃〃41.2 设计任务及目标〃〃〃〃〃〃〃〃〃〃〃〃〃〃〃〃〃〃〃〃〃〃〃〃〃41.3 主要参考器件〃〃〃〃〃〃〃〃〃〃〃〃〃〃〃〃〃〃〃〃〃〃〃〃〃〃〃4第二章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42.1 设计原理〃〃〃〃〃〃〃〃〃〃〃〃〃〃〃〃〃〃〃〃〃〃〃〃〃〃〃〃〃〃〃42.2 设计方案〃〃〃〃〃〃〃〃〃〃〃〃〃〃〃〃〃〃〃〃〃〃〃〃〃〃〃〃〃〃〃52.3 单元模块〃〃〃〃〃〃〃〃〃〃〃〃〃〃〃〃〃〃〃〃〃〃〃〃〃〃〃〃〃〃〃5第三章安装与调试〃〃〃〃〃〃〃〃〃〃〃〃〃〃〃〃〃〃〃〃〃〃〃〃〃〃〃〃〃〃〃〃93.1 电路的安装〃〃〃〃〃〃〃〃〃〃〃〃〃〃〃〃〃〃〃〃〃〃〃〃〃〃〃〃〃93.2 检测、放大、比较电路的调试〃〃〃〃〃〃〃〃〃〃〃〃〃103.3 报警电路的调试〃〃〃〃〃〃〃〃〃〃〃〃〃〃〃〃〃〃〃〃〃〃〃〃〃103.4 系统调试〃〃〃〃〃〃〃〃〃〃〃〃〃〃〃〃〃〃〃〃〃〃〃〃〃〃〃〃〃〃〃11第四章试验小结〃〃〃〃〃〃〃〃〃〃〃〃〃〃〃〃〃〃〃〃〃〃〃〃〃〃〃〃〃〃〃〃〃〃124.1 实验总结〃〃〃〃〃〃〃〃〃〃〃〃〃〃〃〃〃〃〃〃〃〃〃〃〃〃〃〃〃〃〃124.2 实验心得〃〃〃〃〃〃〃〃〃〃〃〃〃〃〃〃〃〃〃〃〃〃〃〃〃〃〃〃〃〃〃12附录一〃〃〃〃〃〃〃〃〃〃〃〃〃〃〃〃〃〃〃〃〃〃〃〃〃〃〃〃〃〃〃〃〃〃〃〃〃〃〃〃〃〃〃〃〃〃〃〃13附录二〃〃〃〃〃〃〃〃〃〃〃〃〃〃〃〃〃〃〃〃〃〃〃〃〃〃〃〃〃〃〃〃〃〃〃〃〃〃〃〃〃〃〃〃〃〃〃14附录三〃〃〃〃〃〃〃〃〃〃〃〃〃〃〃〃〃〃〃〃〃〃〃〃〃〃〃〃〃〃〃〃〃〃〃〃〃〃〃〃〃〃15第一章设计任务1.1 基本要求:(1)可调温度范围在0-100度之间。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温度报警系统 。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温度测量与显示及报警电路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姓名:朱**学号:2011******班级:测控112班日期:2014年*月*日目录一. 设计目的 (2)二. 设计任务及要求 (2)三. 设计内容 (3)3.1 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3)3.2 测量电路的设计 (3)3.3 放大电路的设计 (4)3.4 报警电路的设计 (4)3.5 总电路 (5)四. 元器件选择 (6)4.1 热敏电阻的选择 (6)4.2 放大器的选择 (6)4.3 比较器的选择 (7)五. 电路调试 (7)六. 设计的体会及其改进建议 (11)温度测量与显示及报警电路的设计一. 设计目的运用有关的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创新能力。
完成测控系统任务分析、电路总体设计、单元电路设计以及电路调试等各个环节、掌握有关传感器接口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运算电路、显示电路以及执行部件驱动电路等内容在测控系统中的使用方法。
了解有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 设计任务及要求基本要求:1.利用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测量某环境的温度.2.用数字表头实现测量值的显示;3.温度超过额定值时,产生声、光报警信号。
采用蜂鸣器报警,声音大小由环境温度与报警温度的差值决定。
三. 设计内容3.1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要使电路能够稳定的工作首先就要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源,如图1就是我们设计的稳压源电路图,电路中的LM358N为电压跟随器,用来形成稳定的电压源供测量电路使用。
图中1N4732A为4.7V稳压管,调节R3使电压跟随器LM358N的输出Uo1稳定为2.5V,为后面的测量电路提供稳定可靠地电源供应。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图13.2测量电路的设计如电路图图2所示其中R5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即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减小。
该热敏电阻在常温(24°C)时电阻为160欧姆。
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概述温度报警器是一种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并当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的装置。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可靠、低功耗的温度报警器。
二、设计原理温度报警器的核心部件是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微控制器则接收该电信号,并判断温度是否超过预设范围。
如果超过,微控制器将触发警报装置。
我们选择使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Arduino微控制器。
DS18B20是一种高精度、数字式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Arduino 则是一款开源的、易于使用的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和强大的编程能力。
三、硬件设计1.温度传感器:选择DS18B20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微控制器连接。
2.微控制器:使用Arduino Uno,负责接收DS18B20的信号,并控制警报装置。
3.警报装置:包括一个LED灯和一个蜂鸣器。
当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LED灯会闪烁,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
四、软件设计1.温度读取:使用DS18B20的驱动程序读取温度值。
2.温度判断:将读取的温度值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
如果超过范围,触发警报装置。
3.警报控制:通过Arduino的数字引脚控制LED灯和蜂鸣器的动作。
五、测试与验证我们对设计的温度报警器进行了测试和验证。
首先,我们设定了报警温度为30℃,将报警器放置在恒温箱中,逐渐升高温度。
当温度达到30℃时,报警器成功地发出了警报。
然后,我们对报警器的稳定性进行了长时间测试。
将报警器放置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观察其是否能稳定地工作并准确报警。
经过测试,我们的设计在各种环境下均能稳定运行,并准确报警。
六、优化与改进虽然我们的设计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可以进行一些优化和改进。
例如:1.使用更精确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精度为±0.5℃,如果需要更高的精度,可以选择其他型号的温度传感器。
课设报告—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报警
课设报告—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报警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报警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以保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二、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报警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温度传感器负责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单片机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判断是否超过安全范围,并控制报警器发出声音或光信号。
同时,单片机还可以将温度数据显示在显示器上,方便用户实时了解环境温度情况。
三、硬件设计1. 温度传感器: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NTC热敏电阻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等,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2. 单片机:选择适合的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
常用的单片机有STC系列、AVR系列和PIC系列等,可根据个人熟悉程度和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
3. 报警器:选择适合的报警器进行声音或光信号发出。
常用的报警器有蜂鸣器和LED灯等,可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报警器。
4. 显示器:选择适合的显示器进行温度数据的显示。
常用的显示器有LCD液晶显示器和LED数码管等,可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显示器。
四、软件设计1. 温度采集:通过单片机的AD转换功能,将模拟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根据传感器的特性和转换公式,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实际温度值。
2. 温度比较:将采集到的温度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若温度超过阈值,则触发报警信号;若温度在安全范围内,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3. 报警控制:当温度超过阈值时,单片机控制报警器发出声音或光信号,提醒用户温度异常。
4. 数据显示: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显示在显示器上,方便用户实时了解环境温度情况。
五、系统应用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农业温室、医疗设备等。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用于监测机器设备的温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保证生产安全和设备稳定性。
温度报警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温度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及数据采集技术。
3. 学会温度报警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温度报警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发出报警信号的电子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数据,通过信号处理和比较判断,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实验中使用的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减小;反之,温度降低时,电阻值增大。
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可以间接得到环境温度。
三、实验器材1. 温度报警器实验装置一套2. 热敏电阻传感器一个3. 信号放大电路模块一个4. 模数转换模块一个5. 主控电路模块一个6. 数码管显示器一个7. 蜂鸣器一个8. 电源模块一个9. 连接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热敏电阻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主控电路模块、数码管显示器、蜂鸣器和电源模块按照电路图连接。
2. 热敏电阻传感器调试:将热敏电阻传感器置于室温环境中,观察数码管显示的温度值是否稳定。
如不稳定,可适当调整电路参数,确保温度值准确。
3. 主控电路调试:设置报警阈值,当温度超过阈值时,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通过调整阈值,观察蜂鸣器是否正常报警。
4. 实验验证:将实验装置放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观察报警器是否能够准确检测并发出报警信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报警器能够准确检测并发出报警信号。
2. 结果分析:(1)热敏电阻传感器性能稳定,能够准确采集环境温度数据。
(2)信号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模块能够将热敏电阻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3)主控电路能够实时监测温度数据,并在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报警信号。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实现了对环境温度的检测和报警功能。
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设计与制作温度报警器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温度报警器,要求如下:1.使用压电陶瓷蜂鸣器作为电声元件;2.当温度在1℃至30℃范围内(允许误差±1℃)时,报警器不发声响。
当温度超过这个范围时,报警器发出声响,并根据不同音调区分温度的高低。
具体来说,当温度高于30℃时,报警器发出两种频率交换的“嘀—嘟”声响。
当温度低于10℃时,报警器发出单频率声响;3.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可由直流信号源模拟,以℃为0mv,温度每上升1℃,递增2mv;4.设计并制作本电路所用直流电源。
前言: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是学生研究电子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综合性地实践训练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
通过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得到以下方面的培养:1.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2.基本技能的训练;3.自主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等方面。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与技能。
课程设计的意义: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2.有利于逻辑思维的锻炼;3.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4.有利于治学态度的培养。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熟悉需用电子期间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5.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7.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做课程设计时,我们应该满足以上基本要求,完成设计,达到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在此,非常感谢指导老师的教导以及组员们的协作。
温度报警器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温度报警器设计与实现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在温度报警器中的应用,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次实习,要求能熟练使用单片机开发工具,如仿真器、编程器等;了解并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学习并应用串口通信技术。
二、实习内容1. 温度报警器总体设计本次实习设计的温度报警器主要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比较电路、报警电路和串口通信电路组成。
其中,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报警控制;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环境温度;比较电路用于判断温度是否超过设定值;报警电路则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发出警报;串口通信电路用于将报警信息传输至电脑,以便实时监控。
2. 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型:本设计选用51系列单片机,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可编程性。
(2)温度传感器选型:本设计选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具有数字输出、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3)比较电路:采用LM339运放比较器实现温度阈值的设定和判断。
(4)报警电路:采用蜂鸣器作为报警器,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发出警报。
(5)串口通信电路:采用MAX232芯片实现单片机与电脑的串口通信。
3. 软件设计本设计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初始化单片机和硬件设备;(2)实时采集DS18B20传输的温度数据;(3)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4)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启动报警电路并传输报警信息至电脑;(5)通过串口通信电路接收电脑发送的设置命令,调整报警温度阈值。
三、实习过程1. 硬件调试:首先,对各个硬件模块进行焊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然后,利用仿真器对程序进行下载和调试,确保单片机与各个硬件模块的正常通信。
2. 软件调试:在硬件调试完成后,对软件程序进行调试。
通过不断修改和优化程序代码,确保温度报警器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
3. 系统测试:将温度报警器应用于实际环境,测试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报警性能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温室温度测量报警电路设计系别:电气工程系年级专业:检测12-1班学号: 121203021039学生姓名:彭伍指导教师:崔建新教师职称:讲师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测控仪器电路设计基层教学单位:仪器科学与工程系指导教师:崔建新学号121203021039 学生姓名彭伍(专业)班级检测12-1班设计题目温室温度测量报警电路设计设计技术参数低于10度高于30度报警设计要求1传感器的选择2测量电路3放大电路4报警电路参考资料1、传感器原理2、测控电路3、新编传感器设计手册,赵宝贵主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周次第前半周第后半周应完成内容周一~周二收集资料及方案论证周三参数、仪器选择周四系统布局设计周五绘图撰写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签字崔建新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摘要温度是人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物理量,温度的检测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本温度报警电路采用测量电路、放大电路及报警电路相结合,具有自动测温报警功能。
在温度超过10~30的范围是,会有蜂鸣或亮灯等现象,以此达到报警效果。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可用于对温室、蔬菜大棚等地温度进行智能监控。
目录一. 设计目的 (2)二. 设计任务及要求 (2)三. 设计内容 (2)3.1 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3)3.2 测量电路的设计 (3)3.3 放大电路的设计 (4)3.4 报警电路的设计 (4)3.5 总电路 (5)四. 元器件选择 (6)4.1 热敏电阻的选择 (6)4.2 放大器的选择 (6)4.3 比较器的选择 (7)五. 电路调试 (8)六. 设计的体会及其改进建议 (12)温度测量与显示及报警电路的设计一. 设计目的运用有关的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创新能力。
完成测控系统任务分析、电路总体设计、单元电路设计以及电路调试等各个环节、掌握有关传感器接口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运算电路、显示电路以及执行部件驱动电路等内容在测控系统中的使用方法。
了解有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 设计任务及要求基本要求 :1传感器的选择 2测量电路 3放大电路 4报警电路三. 设计内容传感器 放大电路 报警电路电源3.1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要使电路能够稳定的工作首先就要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源,如图1就是我们设计的稳压源电路图,电路中的LM358N为电压跟随器,用来形成稳定的电压源供测量电路使用。
图中1N4732A为4.7V稳压管,调节R3使电压跟随器LM358N的输出Uo1稳定为2.5V,为后面的测量电路提供稳定可靠地电源供应。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图13.2测量电路的设计如电路图图2所示其中R5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即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减小。
该热敏电阻在常温(24°C)时电阻为160欧姆。
电路原理图如图2,电路图中的V1即为上一步骤中的稳压电源提供的电压,该电压稳定在2.5v. R4为一定值电阻。
图23.3放大电路的设计电路图如图3所示,利用运放LM358N构成差动放大电路,运放LM358N对从5脚和6脚过来的电压进行相减放大。
在该调节过程中发现LM358N有时候7口会没有输出,这时候用电压表测得5口和6口电压差值较大,我们的解决方法是我调节图3中R6的电阻使得6口的电压与5口电压差值较为接近,这时候7口就又重新有输出了。
图33.4报警电路的设计报警电路的设计,我们运用了比较器,如图4所示LM358N的2口接入一个比较电压V2 。
当3口的电压大于2口时,1口输出高电平,使发光二极管导通;当3口的电压小于2口时,1口输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不导通。
所以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比较器就会有输出,从而激活报警电路工作,光报警为黄色发光二极管发光。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数值,比较器也会有输出,从而激活报警电路工作,光报警为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光。
电路如图4所示。
图43.5总电路总电路如图5所示图5四. 元器件选择4.1热敏电阻的选择热敏电阻的选择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降低。
常温下(24°C)阻值为160Ω。
型号为NTCXKMZ4。
该热敏电阻的阻值的变化范围为100Ω到200Ω。
4.2放大器的选择该电路中采用了运放LM358,其引脚图及各部分功能如下:在LM358中有两个单独的运放,在他的8个引脚中,下图引脚1-3为一个运放,5-7为第二个运放,其中1脚和7脚为输出端,2脚和6脚为反相输入端,3脚和5脚为同相输入端。
图6相应的逻辑功能图如下图:图74.3比较器的选择比较器在电路中我们选择的是LM358N。
图8LM358的特点:内部频率补偿,低输入偏流,低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接地,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于电源电压范围,直流电压增益高(约100dB) ,单位增益频带宽(约1MHz) ,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3—30V);双电源(±1.5 一±15V),低功耗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输出电压摆幅大(0 至Vcc-1.5V)。
报警电路的设计,我们运用了比较器,如图4所示LM358N的2口接入一个比较电压V2 。
当3口的电压大于2口时,1口输出高电平,使发光二极管导通,蜂鸣器工作;当3口的电压小于2口时,1口输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不导通,蜂鸣器不工作。
所以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比较器就会有输出,从而激活报警电路工作。
我们运用比较器来对后面报警电路的辅助设计,当我们的温度不断的升高,并达到我们设定的数值时,通过比较器报警电路接通,进行报警,当温度降低,低于我们设定的数字是比较器没有输出,报警电路停止工作。
五. 电路调试在电路调试的过程中主要是分为2个部分,第一步为调出一个2.5v的稳压电源,为后面的测量电路提供稳定的2.5V稳定电压.如图9所示图9第二部分为调节比较器电压使得常温下不报警,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降低,使比较器3口的电压大于2口,1口输出高电平,黄色发光二极管导通。
同时调节比较器电压可以改变报警的温度值,根据需要如果要调高报警电压,只需将比较电压调高即可。
下图为当比较电压为5v,热敏电阻没有受热时(阻值为160欧姆)的状态,即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的电路图。
此时比较器3口的电压为4.114V,小于2口接入比较电压5V,所以发光二极管不亮。
图10下图为当热敏电阻受热时,当温度大于30度时,阻值降低(阻值为120欧姆),即处于报警工作状态时的电路图。
此时比较器3口的电压为5.19V,大于2口接入比较电压5V,所以发光二极管亮,蜂鸣器响,开始报警。
下图为当热敏电阻遇冷时,当温度小于10度时,阻值升高(阻值为550欧姆),即处于报警工作状态时的电路图。
此时比较器3口的电压为负值时,小于2口接入比较电压0V,所以红色发光二极管亮,开始报警。
图11调节比较器电压可以改变报警的温度值,根据需要如果要调高报警电压,只需将比较电压调高即可。
为调高报警电压,使得比较电压为6V,热敏电阻没有受热时(阻值为160欧姆)的状态,此时此时比较器3口的电压为4.463V,小于2口接入比较电压6V,所以黄色发光二极管不亮。
下图为调高报警电压,使得比较电压为6V,热敏电阻受热,但受热温度不高时(阻值为120欧姆)的状态,此时比较器3口的电压为5.539V,小于2口接入比较电压6V,所以发光二极管不亮,蜂鸣器不响。
与图11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果,在比较电压为5V,热敏电阻受热使得阻值为120欧姆时,电路会报警。
而调高报警电压,使得比较电压为6V,热敏电阻受热使得阻值为120欧姆时,此时电路不会报警。
图12下图为调高报警电压,使得比较电压为6V,热敏电阻受热,受热温度较高时(阻值为100欧姆)的状态,此时比较器3口的电压为6.011V,大于2口接入比较电压6V,所以黄色发光二极管亮,电路会报警。
图14六. 设计的体会及其改进建议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我们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从选定方案设计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对我们来说充满挑战,但是从中却学到很多的东西,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并且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再所难免的,但是从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让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了不少解决的方法,充实了我们的经验,让我们在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时能够顺利解决。
刚开始课程设计的时候有些无从下手,我不断地去翻看课本,去图书馆、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不仅是查找资料,也是把自己忘记的,没有掌握的重新学习一遍,努力地想把课程设计做好,其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电路的连接,以及选择怎样的器件。
课设很快就过去了,在这期间发现了自己分析不够严谨,以及以前的学习不够认真,对知识模棱两可,这次课程设计培养了我的耐心,以及学习的热情,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1、传感器原理2、测控电路3、新编传感器设计手册,赵宝贵主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