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腿蜂应用说明

合集下载

天牛肿腿蜂引种及其田间应用试验

天牛肿腿蜂引种及其田间应用试验
自然 有它 自身的 发展规 律 。随着 人类 的发 展 ,人类对 它 的 干扰 和破 坏 已经越来 越大 ,但是 自然对 人类 活动 的承 受 程度 是 有 限的 。与 自然 和睦 相处 ,对人 类 长远 发展 至关 重要 , 目前 比
2 6 时代 特 征 .
总体 布局 及小 品设计 体现 出简 洁 、明快的 艺术 风格 ,
园林 , 0 2 5 : 19 . 2 0 ,() 9 — 4
手法统筹考 虑 ,营造 出线条简洁大 方 、环境 优美的绿 色景 观 空 间 , 层次 丰 富 ,主 次 分 明 。改 造 后 的 新 湖 滨 环 境 品 位
得 到 了很 大 的提 升 ,于 无 声 中 对 游 人 起 到 潜 移 默 化 的 作 用 ,
作者 简 介 :冯贻德 (95 ’男,助 理工 程师 :从事 林业 技术 】6一)
推j f 工
星 天 牛 幼 虫 可 收 到 良好 的 防 治 效 果 ,但 放 蜂 时 间 的 迟 早 、
( 转19 ) 下 0页


41— —
中国园艺文摘 21年第6 0 1 期
2 2 生 态 性 .
3 2 2 1 年放蜂治虫的结果 . 0 0
2 1年分 2 放蜂 ,防 治效果好 ,详见表 2 00 次 。各 组校正
死 亡 率 在 9 .8 04 %~9 .3 间 ,防 效 较 1 5 9 %之 次放 蜂 好 。 表 2 2 1q 放 蜂 防 治 虫效 果 0 - o
蜂 ,各设 不 同的 放 蜂 量 (1 头 、 l3 0 ,共 8 试 验 组 ,每 组 为 1 株树 ,放 蜂 前 先 检查 个 0
空 间要 求较为通透 ,适合大 量游客游 览休 息 ,把 西湖的美

哈氏肿腿蜂应用现状与思考

哈氏肿腿蜂应用现状与思考

哈氏肿腿蜂应用现状与思考张勃龙;谢燕梅;杨松;柴守权;谢一訢【摘要】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 (Buysson)是多寄主型寄生蜂,为我国林木蛀干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已在生产实践中大量应用.通过回顾哈氏肿腿蜂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及防治效果,分析影响哈氏肿腿蜂防治效果的因素,探讨了目前规模释放哈氏肿腿蜂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期刊名称】《中国森林病虫》【年(卷),期】2014(033)003【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哈氏肿腿蜂;管氏肿腿蜂;蛀干害虫;防治效果;风险【作者】张勃龙;谢燕梅;杨松;柴守权;谢一訢【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辽宁沈阳110034;甘肃省定西市林业局,甘肃定西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3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Buysson)(又称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均有分布[1-3],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山东、湖南、陕西、江苏、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4]。

该蜂是多寄主型寄生蜂,可寄生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3目22科50余种昆虫。

由于其钻蛀能力强,可钻进树皮并穿过充满虫粪的虫道寻找到寄主,被认为是控制钻蛀性害虫的理想天敌[1]。

我国利用该蜂控制林木蛀干害虫已有30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在天牛生物防治方面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效果良好。

近年来,随着人工饲养技术的标准化、规模化与商业化,哈氏肿腿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林业生产中,成为林业蛀干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我国长期大面积应用天敌的一个典型案例。

目前,我国林木蛀干害虫危害形势严峻,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桑天牛Apriona germari、云斑天牛 Batocera horsfieldi、青杨天牛 Saperda populna等杨树蛀干害虫年发生70多万hm2,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等松树蛀干害虫年发生近40万hm2。

肿腿蜂繁育及其应用技术

肿腿蜂繁育及其应用技术

肿腿蜂繁育及其应用技术
邹庆旭;王日龙
【期刊名称】《山西林业》
【年(卷),期】2001(000)005
【摘要】@@ 杨树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广,是"三北"地区造林绿化的一个好树种.但是,杨树害虫种类很多,其中蛀食枝干的害虫尤为严重,青杨天牛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大同和朔州两市受害面积就高达11.33万hm2,其中成灾面积4.99万hm2,对杨树生长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直接影响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造林绿化成果的巩固,制约着杨树的大面积发展.20世纪70年代,原雁北地区曾耗资百万余元,5次进行飞机防治,面积达3.33万hm2,但仍未能控制灾害.青杨天牛危害是杨树人工林形成"小老树"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邹庆旭;王日龙
【作者单位】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大同市森林病虫防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药剂消毒处理松墨天牛幼虫对管氏硬皮肿腿蜂繁育率的影响 [J], 程绍传;刘德波;吴伟
2.黄粉甲蛹低温贮存时间对管氏硬皮肿腿蜂母代和子代寄生与繁育的影响 [J], 陈
倩;梁洪柱;高灵旺;沈佐锐
3.人工繁育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最适温度条件 [J], HU Shuai;WANG Xiaoyi;YANG Zhongqi;CHEN Ran
4.人工繁育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最适温度条件 [J], 胡帅; 王小艺; 杨忠岐; 陈然
5.不同建群蜂数对松褐天牛肿腿蜂繁育效果的影响 [J], 唐艳龙;王丽娜;张彦龙;吴胜勇;王小艺;杨忠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4种肿腿蜂(膜翅目:肿腿蜂科)防治危害新疆野苹果林的苹小吉丁(鞘翅目:吉丁甲科)

利用4种肿腿蜂(膜翅目:肿腿蜂科)防治危害新疆野苹果林的苹小吉丁(鞘翅目:吉丁甲科)

利用4种肿腿蜂(膜翅目:肿腿蜂科)防治危害新疆野苹果林的苹小吉丁(鞘翅目:吉丁甲科)王智勇;杨忠岐;张彦龙;王小艺;唐艳龙;孙清江;许正【摘要】选用4种肿腿蜂(管氏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落叶松吉丁肿腿蜂以及苹小吉丁肿腿蜂),按5种蜂虫比例(0.5∶1,1∶1,2∶1,4∶1,8∶1),进行新疆野苹果林苹小吉丁套袋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4种肿腿蜂均能成功寄生,而白蜡吉丁肿腿蜂以8∶1比例放蜂后30天,虫口校正减退率为65.56%,优于其他处理。

将该肿腿蜂再次按5种放蜂比例直接释放在林间,在放蜂后30,45,60天分次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8∶1放蜂比例的处理,在第60天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0.97%,效果最佳。

白蜡吉丁肿腿蜂适合在新疆防治苹小吉丁,且效果良好。

%To explore the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 of Agrilus mali Matsumura,four species of bethylid wasp in the genus Sclerodermus ( S. pupariae,S. guani and another two species) were used to test their control capacity to pest by bagging with 5 release ra tio (parasitoid∶host:0.5∶1,1∶1,2∶1,4∶1,8∶1). Results showed that,all four wasps were able to successfully parasitize on A. mali,especialy for S. pupariae,which caused 65. 56% reducing rate with release ratio 8∶1 in 30 d. Then S. pupariae was tested by directly releasing on the damaged apple trees with the 5 release ratios. After 30,45 and 60 d,the control effects were check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howed that,the treatment with 8∶1 release ratio,after 60 d performed the best,with 50. 97% corrected mortality. This research provided a successful case by using bethylid wasps to control A. mali,and offered a reference for appropriate release ratio of S. pupariae in the field.【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苹小吉丁;肿腿蜂;生物防治;寄生效果【作者】王智勇;杨忠岐;张彦龙;王小艺;唐艳龙;孙清江;许正【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伊犁州林业局伊犁 835000;伊犁州林业局伊犁 8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306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又名塞威士苹果,属于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之一,是国家濒危二级保护植物,并被列入中国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傅立国,1992)。

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技术推广
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生物习性生物习性::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 )属膜翅目肿腿蜂科天敌昆虫,在自然界以成虫找寻并产卵于寄主体表,26℃条件下一般30d 左右完成卵、幼虫、茧、成虫的世代发育。

管氏肿腿蜂可寄生于多种林木蛀干害虫幼虫和蛹,如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栗山天牛、云斑天牛、桃红颈天牛等,寄生率35%-86%。

应用虫态应用虫态::管氏肿腿蜂成虫。

释放时间释放时间::在每年4月底-5月初的天牛蛹期(天牛成虫羽化之前)或7-8月的天牛幼虫期。

方法用量方法用量::天敌释放前做好虫情调查。

天敌释放时选择有新鲜天牛虫粪孔的植株,点株式释放。

一般每株被害树上释放1管成虫(80-100头/管),每公顷释放80-100管,具体可根据害虫虫口密度高低适当增减释放数量。

技术优点技术优点::管氏肿腿蜂对小型天牛寄生效果更好,对大型天牛效果防治要掌握适当的放蜂期和放蜂量,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具有操作简便、省工省时、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且能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技术成果来源: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珍贵彩色树种主要蛀干害虫防控新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编号LYKJ[2017]32)。

肿腿蜂在自然界的作用

肿腿蜂在自然界的作用

肿腿蜂在自然界的作用
什么是肿腿蜂,管氏肿腿蜂形态特成虫具有有翅和无翅个体,有翅雌蜂占50%左右,而雄蜂有翅个体占绝大多数(92.7%),雌性比93%~96%。

肿腿蜂是人工放养的一个蜂种,它是天牛的最大敌人,可以帮助人类消灭大量的天牛,让自然环境更加和谐。

不过它对人类也是有一定的危害,会蛰伤人,所以应知道杀死它的方法。

肿腿蜂在自然界存在的好处是一种用来杀死树木寄生虫的特色蜂种,这种蜂在树木的表面上就能探测到里面寄生虫所在的位置,并且能个别入到寄生虫所在的地方,用自身的蜂毒把这些寄生虫杀死,对于预防林区树木病虫害十分有利和有效。

存在危害应该怎么做呢?
1、肿腿蜂就是一种昆虫,它对多种农药是特别敏感的,可以年接用药物喷洒,它们就会死亡,如果肿腿蜂是出现在室内,那么就更好处理了,只要把门窗全部关闭,多喷一些蚊子药就能让它们死亡。

2、如果大家生活的地方有大量肿腿蜂进入,药物喷洒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要找到放养肿腿蜂的地方,让他们停止放养,这样四外的肿腿蜂数量就会减少,甚至消失,也能还人们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3、肿腿蜂与蚂蚁是一对天生的敌人,如果在家中杀伤肿腿蜂不利,可以在家中利用一下蚂蚁,蚂蚁数量存在越多,肿腿蜂的数量就会越少,时间外了肿腿蜂也会死亡。

这些是人们在放养肿腿蜂以后会大量驱赶蚂蚁的原因。

本文出自39蜂疗网!。

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在天牛防治上的应用

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在天牛防治上的应用
Abs t r a c t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c l e r o d e r ma gu a ni f o r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o f l o ng i c o r n b e e t l e i s t h e i mpo r t a n t me a s u r e or f
来 经萧 刚 柔 和 吴 坚 鉴 定 并 定 名 为 管 氏肿 腿 蜂 。管
p r o pa g a t i o n we r e e l a b o r a t e d, a n d t he p r o b l e ms s u c h a s b e e pu t t i n g t i me, me t h o d a n d q u a n t i t y, we a t h e r c o n d i t i o n
管 氏肿腿 蜂人 工繁 育 中寄 主和 种蜂 的选择 ,适 宜的温度 和 湿度条 件 ,以及 保存 和 复壮技 术 ;对 防治天 牛 时
需要 注 意的放 蜂 时 间、天 气状 况 、放 蜂 方 法和放蜂 量 等 问题 进行 了探 讨 ,并提 出 了今后 管 氏肿腿蜂 的研 究
方 向。
关键 词 :管氏肿腿 蜂 ;人 工繁 殖 ;生物 防 治 ;天牛
DO I :1 0 . 1 6 3 1 8 / j . c n k i . h b n y k x . 2 0 1 5 . 0 1 . 0 1 4
河北农业科学 ,2 0 1 5 ,1 9( 1 ) :5 3 — 5 5 , 7 4 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A g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第45卷,第2期 201 8年4月湖南林业科技Hunan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45, No. 2Apr., 20 18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赵正萍\颜学武\周刚\刘跃进2(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 2.湖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湖南长沙410004)摘要:本文系统论述了川硬皮肿腿蜂生物生态学特性,重点阐述了川硬皮肿腿蜂的人工繁殖技术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川硬皮肿腿蜂进一步的研究及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育技术;应用技术;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763.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5710( 2018 )02-0057 -06doi :10. 3969/j. issn. 1003 -5710. 2018. 02. 012Research progress of artificial propaga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 Xiao (Hymenoptera :Bethylidae)ZHAO Zhengping1, YAN Xuewu1, ZHOU Gang1, LIU Yuejin2(1. H u n a n A c a d e m y of Forestry,C h a n g s h a410004,C h i n a;2. H u n a n General Station of Forest Pest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Q u a r a n t i n e,G h a n g s h a 410004,C h i n a) Abstract :T h e biological a n 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 Xiao were discussedsystematically in the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rtificial breeding technology a n d the application of S. sichuanensisin bio - control wer e also summarized. B a sed on the available data,this experiment m a y provide afoundation to the future studies o n S. sichuanensis a n d its applications in biological control.Key words: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artificial breed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biological control川硬皮肿腿蜂Scfcrocfemus sic/manensis Xiao (简称川蜂)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 Bethylidae硬皮肿腿蜂属1994年于四川泸县初次被发现并定名,是一种寄生粗鞘双条杉 天牛Semaziote si/ioauster幼虫和踊的外寄生蜂m。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害虫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害虫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害虫
张旭;谷凯;丁哲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15(000)018
【摘要】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因能钻进树皮抓到寄主的幼虫和蛹,是目前生物防治蛀干害虫较为理想的天敌.但各地反映防治效果参差不齐,个别地区收效甚微.笔者对此加以分析,望为同仁们做借鉴.
【总页数】1页(P94)
【作者】张旭;谷凯;丁哲
【作者单位】北方绿化中心,吉林长春130117;北方绿化中心,吉林长春130117;北方绿化中心,吉林长春13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9
【相关文献】
1.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在天牛防治上的应用 [J], 王新亮;刘凤华;刘涛;王海玲
2.管氏肿腿蜂在悬铃木光肩星天牛防治上的应用 [J], 张海岐
3.贵阳市大规模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调查 [J], 陆梦桃;洪培智;姚圣忠
4.天敌昆虫一一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J],
5.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硬皮肿腿蜂应用简介

川硬皮肿腿蜂应用简介

川硬皮肿腿蜂繁育与应用简介周祖基扬伟黄琼杨春平(四川农业大学)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 是1994年发现的寄生粗鞘双条杉天牛幼虫和蛹的外寄生蜂。

是一种能有效地防治部份天牛、吉丁虫、象甲等林木钻蛀性害虫的优良寄生蜂。

该蜂的发现和大规模人工繁育应用是“杉天牛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经济林钻蛀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两个科研成果(四川省政府1998、200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主要组成部份,在肿腿蜂的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可以大批量的进行规模化的持续生产。

关键词:川硬皮肿腿蜂繁人工繁殖生物防治从1994年至今,持续对川硬皮肿腿蜂进行了的研究,尤其在其人工繁殖技术和应用上有较多的探索,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可持续成规模繁殖的目标。

1.形态特征无翅雌虫:体长4.10mm,无单眼。

体黑色,具光泽;胸部背面有些部分捎带黄褐色;触角深黄色,第一节带黑色;复眼灰黑色;基节、腿节黑色,胫节黑褐,跗节深黄色。

头部几成方形,唇基中叶前端成弧形凹入较深;上颚前段具3齿;头宽0.89X头长,额宽1.81X 眼高;眼高5.33X腭眼距;眼顶至头顶脊距离约1.65X眼高;;触角前四节之比约11.5:3:1.5::1,第三节长于宽约相等;中胫节北面密具短刺;体背面具细皱纹及稠密的细小点刻;并胸腹节背后角钝;体具稀疏柔毛。

有翅雌虫:体长4.05mm,具单眼。

前翅长2.04mm.。

胸部黄色部分不明显;翅透明;前翅翅脉深黄色,亚前缘脉下脉黑褐色。

唇基中叶前端成弧形凹入较浅;头宽0.84X头长,额宽1.50X眼高;眼高5.00X腭眼距;眼顶至头顶脊距离约1.40X眼高;OOL0.25mm;触角前四节之比约7:2.2:1:1;前翅臀脉退化,仅余痕迹;翅膜具柔毛,前端者较密。

其余特征同无翅雌虫有翅雄虫:体长2.60mm;具单眼;前翅长1.69mm。

触角黄褐色,第一节黑褐色;复眼黑色;唇基中叶前端截型;上颚前端具4齿;头宽0.90X头长,额宽1.71X眼高;眼高7.00X 腭眼距;眼顶至头顶脊距离约0.95X眼高;OOL0.18mm;触角前四节之比约6.7:2.3:1.3:1;第3节长稍大于宽;第9节腹板及外生殖器见图。

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

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 1001-4675(2005)04-0569-07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周 娜1, 姚圣忠1,2, 胡德夫1, 宋淑霞2, 翟金玲2 (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张家口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 要:较系统地论述了肿腿蜂科昆虫的种类与分布,重点阐述了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技术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现存的问题和亟需开展的研究方面,以期促进管氏肿腿蜂的研究及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肿腿蜂科;管氏肿腿蜂;人工繁殖;生物防治;进展中图分类号:Q969.54 文献标识码:A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于1973年和1975年先后在广东和山东发现,随后在国内许多省市查明,均有分布。

1977年原河北林业专科学校首次在室内繁殖成功,但学名一直没有鉴定,后经萧刚柔和吴坚鉴定并定名为管氏肿腿蜂 1。

之后,在其繁育和应用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形态、分类、生物学特性到人工繁殖技术和林间放蜂防治害虫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 2。

其被广泛用于森林、园林、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等钻蛀性害虫的防治上,尤其是在我国树种单一、生态系统脆弱的干旱和半干旱区,蛀干害虫易于成灾,管氏肿腿蜂已成为防治各种天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3~5。

本文将近年来相关研究结果作一概述,并探讨该蜂繁殖与利用方面的问题。

1 肿腿蜂的种类和分布1.1 肿腿蜂的种类肿腿蜂是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昆虫的总称,被认为是膜翅目中原始有刺的一个类群。

在肿腿蜂的种类及亚科分类方面,专家们各持已见。

尽管在肿腿蜂科的亚科分类上存在6个亚科、5个亚科和4个亚科的不同观点 6~11,但目前我国开展应用的肿腿蜂种类均属于寄甲肿腿蜂亚科(Epyrinae)的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a),分类地位比较稳定。

应用管氏肿腿蜂林间防治松墨天牛

应用管氏肿腿蜂林间防治松墨天牛

应用管氏肿腿蜂林间防治松墨天牛康文通;汤陈生;梁农;陈水沯;黄金水;陈清良;陈金渭;何学友;杨希【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7)006【摘要】管氏肿腿蜂是有效防治松墨天牛幼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根据前人经验,本试验于2004-2007年在福建厦门进行林间放蜂防治和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放蜂方法以每株放蜂法和隔株放蜂法为优,校正寄生率分别达31. 27%和30. 99%,明显高于中心放蜂法的11. 36%;最佳放蜂时间为6-7月份,此时林间温度为27 ℃左右,适于管氏肿腿蜂活动,也是天牛幼龄期,易于被寄生;放蜂密度以蜂虫比为3∶ 1为宜.林间示范推广试验效果表明,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幼虫切实可行,寄生效果均稳定在20%以上.【总页数】5页(P575-579)【作者】康文通;汤陈生;梁农;陈水沯;黄金水;陈清良;陈金渭;何学友;杨希【作者单位】厦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厦门,36101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厦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厦门,361012;厦门市翔安区农林水利局,福建,厦门,36110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厦门市同安区林业局,福建,厦门,361100;厦门市护林大队,福建,厦门,36101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306.4【相关文献】1.APF-Ⅰ型高效诱剂防治松墨天牛林间应用及示范推广研究 [J], 闫闯;陈旭梅;陈元生;袁福生;罗致迪;于海萍2.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试验 [J], 温小遂;李金;廖三腊;武来成3.保松灵防治松墨天牛的林间试验 [J], 梁细弟;蒋平;张晓华;应松康;骆建平4.贵阳市大规模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调查 [J], 陆梦桃;洪培智;姚圣忠5.贵阳市大规模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调查 [J], 陆梦桃;洪培智;姚圣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最佳时段分析与建议

利用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最佳时段分析与建议

关键 词 : 肿腿蜂 ; 墨天 牛 ; 松 天敌 ; 放蜂 时段 ; 生物防 治
中图分 类号 :7 3 3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编 号 :6 1 0 8 ( 0 2 0 0 3 0 ¥6.8 B 1 7 — 8 6 2 1 ) 3— 0 8— 3
A ayi o eo t l e aet fb tyisa ant n c a satrau/ HO uu ,t n ls f h pi l s i o e l g is o h mu l n ts Z U Y je e s t ma r e me h d Mo e a ( ol eo adcp rht tr, i u nA r utrl i r t , h n d 0 C ia 1 C l g f n sa eA c i cue Sc a gi l a Un esy C e g u6 1 , hn ) . e L e h c u v i 1 13

花椒虎天牛 黄阳天牛
松 墨 天 牛
Cyu aiu a ma e l svl s i i t d Fr r 学名待定
Moo hmu l rau p nc a s t n t Hoe ae s

但 在 防治过 程 中 , 地 在确 定 投 放 肿腿 蜂 的时 各
机上存 在 着争议 , 多 防治 区域 都 是 在 松 墨 天牛 的 很

3 ・ 8
F r s s n s a e Ma 2 2 No 3 o e tPe ta d Die s y 01 .
利 用 肿 腿 蜂 防治 松 墨 天 牛最 佳 时段分 析 与 建议
周宇爝 周祖基 王栋 黄玉梅 朱天辉 , , , ,
(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 园林学院 , 1 四川 成都 6 13 ;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 1 10 2 四川 雅安 651) 2 04

人工释放管氏肿腿蜂方法

人工释放管氏肿腿蜂方法

附件1
人工释放管氏肿腿蜂方法
一、放蜂时间:
1、人工释放肿腿蜂时间应掌握在需防天牛的幼虫期进行。

2、日平均气温达到25℃以上时,寄生率较高。

3、一般在上午9—10时开始为宜。

二、放蜂量:
一般放蜂量按蜂与天牛虫口数之比1—3∶1即可。

三、放蜂方法:
通常采用逐株释放法,将指形管中的棉球拔出,把指形管套在细树枝上或卡在树叉上即可。

每只指形管平均有100多头肿腿蜂。

如果单株放蜂量少时,可根据单株需要的量,用手指或细棍轻轻地将蜂磕到树干基部即可。

四、用天防治松褐天牛时,放蜂时期以幼虫进入木质部越冬前放蜂效果最好,由于松褐天牛幼虫体形较大,所以放蜂的比例应适当加大。

五、由于各地主要防治对象的不同,所以放蜂的时期及放蜂方法也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试验调整,以便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调查
由于肿腿蜂30天左右便可繁殖一代,所以,在放蜂后
20—30天便可调查寄生情况。

此时,子代的肿腿蜂为幼虫或蛹期,便于调查。

如果超过30天以后,子代蜂则可能变为成虫而散去。

在河北及北京地区5月中旬至今6 月底放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效果非常好,平均寄生率可达76.5%,单株寄生率最高可达97%。

防治桃红颈天牛寄生率为80-90%;防治青杨天牛寄生率为97-100%。

寄生率(%)=被寄生虫数/调查总虫数×100
防治效果(%)=(放蜂区虫口死亡率-对照区虫口死亡率)/(1-对照区虫口死亡率)×100。

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在天牛防治上的应用

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在天牛防治上的应用

DOI:10.16318/ki.hbnykx.2015.01.014河北农业科学,2015,19(1):53-55,74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辑 齐俊贤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在天牛防治上的应用王新亮,刘凤华,刘 涛,王海玲 (滨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应用管氏肿腿蜂对天牛进行生物防治,是减轻天牛对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为害的重要措施。

阐述了管氏肿腿蜂人工繁育中寄主和种蜂的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及保存和复壮技术;对防治天牛时需要注意的放蜂时间、天气状况、放蜂方法和放蜂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管氏肿腿蜂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管氏肿腿蜂;人工繁殖;生物防治;天牛中图分类号:S4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5)01⁃0053⁃03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Scleroderma guani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Control of Longicorn Beetle WANG Xin⁃liang ,LIU Feng⁃hua ,LIU Tao ,WANG Hai⁃ling(Binzhou Landscaping Management Office ,Binzhou 256600,China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Scleroderma guani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longicorn beetle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for reducing the damages of afforestation and ecological forestry.The selection between host and bee ,the suitabl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ave and rejuvenation technology of Scleroderma guani in the process of artificial propagation were elaborated ,and the problems such as bee putting time ,method and quantity ,weather condition in the control of longicorn beetle were discussed ,the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Scleroderma guani in future was proposed.Key words :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 ;Artificial propagation ;Biological control ;Longicorn beetle 收稿日期:2014⁃06⁃30作者简介:王新亮(1983-),男,山东德州人,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育种及病虫害防治。

杨十斑吉丁幼虫繁殖三种肿腿蜂能力的研究

杨十斑吉丁幼虫繁殖三种肿腿蜂能力的研究

杨十斑吉丁幼虫繁殖三种肿腿蜂能力的研究概述杨十斑吉丁幼虫是一种害虫,经常对果树与蔬菜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控制杨十斑吉丁幼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三种肿腿蜂,这三种肿腿蜂能够寄生杨十斑吉丁幼虫并防止其繁殖。

本文将介绍这三种肿腿蜂的能力以及对杨十斑吉丁幼虫繁殖的影响。

肿腿蜂的分类肿腿蜂是一种寄生昆虫的总称。

根据寄生对象不同,肿腿蜂可分为肿腿蜂科、茧蜂科、胡蜂科等。

其中,肿腿蜂科包括了大量的肿腿蜂种类,能够寄生杨十斑吉丁幼虫。

杨十斑吉丁幼虫繁殖杨十斑吉丁幼虫是一种生活在果树与蔬菜上的害虫。

它们的卵是圆形的,白色的,大约有0.5毫米大小。

幼虫取食叶片、嫩芽、果实,造成严重的损害。

一只成年的母虫可以产下300颗卵,成长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

肿腿蜂的能力肿腿蜂科包括了大量的肿腿蜂类别,这里将介绍三种肿腿蜂的能力以及对杨十斑吉丁幼虫的繁殖影响。

菌核肿腿蜂菌核肿腿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是一种菌核寄生肿腿蜂。

它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肿腿蜂,能够寄生杨十斑吉丁幼虫。

菌核肿腿蜂会在杨十斑吉丁幼虫的体内寄生并孵化出幼虫,使得杨十斑吉丁幼虫死亡,阻止了其繁殖。

球型肿腿蜂球型肿腿蜂(Spathius agrili)是一种球型寄生肿腿蜂。

它也是一种有效的肿腿蜂,能够寄生杨十斑吉丁幼虫。

球型肿腿蜂的寄生方式与菌核肿腿蜂有所不同,它会在杨十斑吉丁幼虫的体外形成一个球形的包裹,进而阻止了杨十斑吉丁幼虫的繁殖。

近视肿腿蜂近视肿腿蜂(Cotesia glomerata)是一种典型的茧蜂,它也是一种有效的杨十斑吉丁幼虫寄生肿腿蜂。

近视肿腿蜂会在杨十斑吉丁幼虫的体内寄生并寄生在杨十斑吉丁幼虫的外壳上,使杨十斑吉丁幼虫的繁殖受到阻止。

结论通过以上三种肿腿蜂能力的介绍可以看出,肿腿蜂科中有多种能够防止杨十斑吉丁幼虫繁殖的肿腿蜂。

通过控制这些杨十斑吉丁幼虫数量,有望降低它们在果树与蔬菜中的危害,并减少使用农药带来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腿蜂应用说明
一、防治对象
管氏肿腿蜂可放蜂防治侧柏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的传播携带者)、桃红颈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栗山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等天牛类、新种白蜡窄吉丁肿腿蜂可放蜂防治白蜡窄吉丁害虫。

二、放蜂量
肿腿蜂与害虫的比例为3 :1,防治体型较大的害虫,比例增加至5-7:1。

每亩放蜂1500~2500头,视天牛危害情况酌定。

林间放蜂前调查放蜂林地虫口密度,根据林分的受害程度,分别采用逐株或隔株放蜂,古柏及工程林因其本身价值高,放蜂量应适量加大,每株放蜂200~500头。

三、放蜂时期
1 小型天牛在幼虫期即可,侧柏双条杉天牛等中型天牛处于3~4龄,大型天牛处于1~2龄。

2室外平均气温在20℃以上。

3肿腿蜂怕雨水,放蜂前后3~4天应无降雨天气。

4上午9时至11时,下午3时至6时。

四、放蜂方法
1 可采用逐株或隔株放蜂,危害不严重的成片林地等距离布点放蜂,点与点之间距离不超过25米。

2将装有肿腿蜂的指形管棉塞拔掉,套在细树枝上或卡在树杈上,让肿腿蜂爬出,也可用毛笔帮助肿腿蜂扩散至树干上,有蚂蚁的林地放蜂,不应放在树干基部,远离地面,等肿腿蜂就会爬出寻找寄主,放蜂4小时后即可将空管收回。

3古树、工程林价值高,可采取逐株放蜂。

五、注意事项
肿腿蜂应存放在5℃~8℃范围的冷藏柜或室内。

最长不应超过2个月,存放时间越长,寄生能力越差,死亡率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