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里的理想主义者——读冯骥才《漩涡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邱 田

漩涡里的理想主义者

——读冯骥才《漩涡里》

“在行动中思考,使思想更富于血肉,更具生命感,随时可以在思想中触摸到现实的脉搏。在思考中行动,使足尖有方向感,使行动更准确和深刻,并让思想在现实中开花结果。”a

冯骥才的非虚构作品《漩涡里》是他“记述人生五十年”系列的最后一部。对于他二十年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而言,这是行动后的思考;对于他搁置已久的文学之路而言,这是深度思考后的行动。按照作者的自述,这部书回答了他为何从文学领域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漩涡里”,讲述的是他人生之中的一次重要“转型”;这是一部文学性极佳的非虚构作品,同时是一个作家二十年来的心灵史,也是大时代洪流中的一段文化进程。

世人眼中的冯骥才首先是才情卓越的作家,是“津味儿小说”的代表,善于透过市井人情描摹人性;其次他是善写丹青的画家,长于将诗情赋予画意,能够将绘画“散文化”“文人化”;但近些年来他最为人所知的身份却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人,始终在为文化保护奔走呼号、殚精竭虑。我们不禁要问,这三种身份是如何在一个人身上协调统一的?去年以《俗世奇人》(足本)获得鲁迅文学奖,今年完成了自传性非虚构作品的最后一部似乎都昭示着冯骥才已回归文学界,然而这二十年的光阴究竟在他生命中留下了什么痕迹?对于他的文学创作又产生了何种影响?《漩涡里》以十四万字的篇幅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一、“四驾马车”的互文

2012年冯骥才70岁时在北京画院举办了名为“四驾马车”的画展,寓意自己年逾古稀仍用四匹马的力气拉着“文学”“绘画”“文化遗产抢救”和“教育”这四辆车。

他送给友人留念的画集取名《生命经纬》,经线寓意人生七十年的历程,纬线寓意他所涉足的四个领域。《冰河》 《凌汛》 《激流中》已经展现出冯骥才在文学与绘画领域之间的转换,然而斯人着力经营的文化遗产抢救与教育事业却未见含英咀华式的“夫子自道”。2018年付梓的新书《漩涡里》终于弥补这一遗憾,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上,1994年是冯骥才的起点,2001年则是他的转捩点。自1990年回归绘画之后,冯骥才在全国各地举办巡回画展。饱览民俗风情的同时,他通过卖画的方式保住了周庄的“迷楼”和家乡宁波的“贺秘监祠”,这是他对文化遗产保护最初的参与。冯骥才真正投身到城市文化的抢救是1994年天津老城的拆除,抢救估衣街失败后他开始思考作为文化人在历史中的责任,一步步走近了非遗保护的漩涡。2001年冯骥才受聘于天津大学,担任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从此跨入了教育领域,同年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此后他提出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概念,为文化遗产保护各处奔走,一方面深入田野开展为期十年的抢救工程,一方面在各种场合积极向国家和政府呼吁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从筹措三十万国家项目资金开启保护工程,到后来成立私人基金会,冯骥才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漩涡中越陷越深;他最初计划每年投入十五天,最后却全情投入以至于放下了自己最心爱的文学。2005年学院落成后冯骥才将这里变成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地,在教育的阵地上履行着一位学者和导师的职责,引领青年学者一同投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漩涡里”。在走过了风风雨雨,历经了无数坎坷之后他的努力终于有了回响,2006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设立了“非遗名录”和传承人制度,民间

漩涡里的理想主义者

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此进入了国家方略,摆脱了无红头文件、无资金的窘境。2008年他因汶川地震建立了“紧急抢救羌文化工作基地”,促成了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建立;2011年全套二十二卷《中国木版画年画集成》完成,长达十年的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完满收尾,他继续投入了藏族唐卡文化档案和中国口头文学数据库的抢救项目,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古村落的保护。2015年他重返当年文化保护的起点后沟村,在老戏台前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这应当是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冯骥才却说自己“只有逗号,没有句号”b,他仍然打算在这“漩涡里”继续陷落与升腾……

“文化遗产保护”似乎是冯骥才无可摆脱的宿命,而教育则是他践行理想的途径与手段。在这“漩涡里”他越陷越深,作为作家的冯骥才似乎渐行渐远,而作为画家的他仿佛成了文化保护的“提款机”,此外他作为专家、学者和教授的面目则日渐清晰。这部书里能够看到冯骥才多重身份的交汇,读到他在其间的挣扎、痛苦与抉择。在此不禁要问:这四驾马车真的能够并驾齐驱吗?读者所最关切的文学又是怎样的位置?

如果将冯骥才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四驾马车”就必将是相互联系且不可分割的。在这里,文学是肌理,是底色,也是实践其他三个领域的思想来源。

冯骥才在《漩涡里》中承认,当天津老城被拆除时他感到“作家与他笔下的土地生命攸关”,因为“我的大量小说与散文都来自老城,我的人物都是这块土地上生出来的”。c他笔下市井人物的根在民间,他们的光彩与营养来自民间文化,而这反过来又促成了冯骥才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并最终促成他自愿地身陷“漩涡里”。尽管绘事丹青十五年,又师出名门,但当冯骥才从文界回归画界的时候画作风格却发生了变化,他意识到“我必须把自己的绘画建立在自己的文学感受与气质上,还要逐渐建立自己的艺术思想和理论支撑”。d从文学当中汲取的养分造就了冯骥才“散文化”的绘画风格,生成了一种别致的现代文人画。他在大学任教的初心本是培养文学绘画方面的人才,然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使得他不得不调整了方向,个人道路的转向造成了教育路径的转向。在这时代的漩涡里走过二十年,冯骥才同时以虚构与非虚构的方式回归文学本身,这一次他带来的惊喜又安知没有这文化遗产保卫战的功劳?

冯骥才的“四驾马车”也许难以在同一时段并驾齐

驱,他们总是交替着、纠缠着此消彼长,在冥冥中构成一种互文。文学与绘画是他静夜时分的思考与升华,文化保护与教育则是他白天的斗争与实践,四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促进、生成、转向与回归,在这变动不居的时代里共同成就了冯骥才难以分割的整体文化气质,成为其生命轨迹中始终流转不息的精魄与血脉。

二、“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学升华

非虚构写作或者说非虚构文学并不是一件新生事物。自1965年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创作《冷血》之始便已提出了“非虚构小说”的概念,彼时西方文界创作此类文体的多是新闻界出身的作家。而在中国各种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可谓是非虚构写作的鼻祖。自《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以来,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正在不断被探索、被实践。这是一种有别于以往的非虚构写作,其初衷是纯文学不再局限于某种固有的文学秩序,作者也不再拘泥于专业的作家。非虚构写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过时间的淘洗一批作品留存下来成为具备可重读性的文学。包括梁鸿、韩石山、刘亮程、李娟在内的一批作者均在非虚构写作中留下了个性化的痕迹。

有学者将非虚构文学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关注底层生活的,如梁鸿;其二是走向边地异域的,如李娟;其三是重返历史现场的,如刘亮程。论者由此总结出非虚构写作的共性是“因为对以往‘虚构现实’文学的不信任,所以试图展现一种真实在场的力量;因为对中心赞颂话语的不信任,所以试图展现一种呐喊与绝望的力量”。e 如果按上述标准,冯骥才的《漩涡里》似乎难以归类;在与诸多非虚构文学的比较中,其文本的异质性无疑十分鲜明,而无比强大的文学性与浓郁的个人风格无疑是《漩涡里》给予读者的第一印象。冯骥才有着将实践文学化、将历史记忆抒情化的强烈自觉与高超技法,即便是记录极具严肃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史,《漩涡里》仍然洋溢着浪漫的文人色彩,字里行间透露出文学的笔调。书中各种与“非遗”保护相关的概念、术语与理论申说俯拾皆是,甚至直接引入实际工作中的报告书与申请书,但这些极易使文本枯燥化的内容在冯骥才笔下非但没有造成丝毫的阅读障碍,反而成为读者新的兴趣点与知识点。毫无疑问,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必定包含许多沉闷乏味的内容、艰难烦躁的时刻以及冗杂的事务性工作,冯骥才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