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以自然地理为主的综合题经典试题锦集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测试题精品
中学地理?自然地理?局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以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此答复第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 14:40B. 9:20C. 21:20D. 15:20°N,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天山牧民利用云杉林以下的牧场放牧B.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C. 南极大陆终日斜阳D.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全年最低读图完成3~4题。
3.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动身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乙和丙4.有关甲、乙、丙旁边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一样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D.乙处比例尺最小以下图代表晨昏线与某地方时经线的交点日移动示意图,答复5~6题:5.假设该点移动速度最快,那么该地方时为( )A.3时 B.6时 C.9时 D.12时6.假设该点地方时为24时,那么在下面日期中,该点移动最快的是( )A.4月1日 B.5月1日 C.6月1日 D.7月1日以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
答复7~8题。
7.甲组队员打算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防止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相宜宿营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假设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相互观测到对方,从平安角度考虑,甲组应当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以下图为a、b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视运行图,据此答复9~10题。
9.a地的纬度是A.66°34’N B.83°26’N C.70°23’N D.90°N10.假如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稍稍变大,那么A.a、b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将变大B.a、b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将不变C.a、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将变大D.a、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将不变地理教学中常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更。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总复习测试题(原卷版)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总复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一位游客于某日北京时间6:55在某地(85°E,40°N)附近拍摄的日出美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据图可以判断A. 该日日出为东南方向B. 该日该地昼短夜长C. 该日最可能是在7月份D. 该日是在夏至日前后2. 图示时间里,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青海湖鸟岛鸟类汇集B. 华北地区农民准备播种小麦C. 江南丘陵地区采摘新茶D.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左图中D湖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 湖面海拔3821米,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风景秀丽,为著名旅游胜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是A. 1 月B. 4 月C. 7 月D. 10 月4. 下列有关图中D湖泊说法正确的是A. D湖泊属于外流湖B. D湖泊属于构造湖C. D湖泊属于冰蚀湖D. D湖泊属于火山湖5. 右图为一位游客1月某日在湖边拍摄的日落照片,该游客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左图为我国某地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回答下列各题。
6. 右图中A. 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 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 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 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7. 照片拍摄季节,当地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
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 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 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 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下图分别为同一地区连续一周的气压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地气压为1014 百帕B. B地风力逐渐增大C. D地风向为偏北风D. E地盛行上升气流9. 图中描述正确的是A. C锋面将会向西北方向移动B. F锋面过境后气温会降低C. E地由阴雨天气变为晴朗天气D. G线区域受到冷锋的控制表1是亚欧大陆40°N~50°N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综合第9讲自然地理综合习题一1.图中的4幅图表示自然资源(大圆a)、水资源(小圆b)、能源(小圆c)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读我国36°N.1950年、1994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下列2题2.图中的植被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B.温带落叶阔叶林、水田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3.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①水土流失加剧②河流含沙量增大③酸雨④海平面上升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②4.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5.按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图中大圆、小圆、阴影部分依次代表()A.自然资源、能源、非可再生资源B.能源、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C.能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D.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能源6.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时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B.水质污染严重,但对污染水源已基本根治C.数量上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多D.水资源特别紧缺,应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7.目前,世界上的森林每年都在减少,其中减少最快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8.对于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内容是()A.如何节约和综合利用B.如何保护和促进更新C.努力寻找新的代替品D.如何充分地加以利用9.读图,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是()A.图①是我国煤矿分布状况B.图②是我国有色金属矿分布状况C.图③是我国天然气分布状况D.图④是我国铁矿分布状况自然地理中的图像应用1.等值线图· 弯曲方向的判定· 相对差值的计算· 等值线数值的判定· 等值线图的绘制· 等值线走向和分布规律的描述· 等值线分布和变化的成因分析【例1】【例2】【例4】【例5】【例7】【例8】【例9】【例10】【例34】习题二图1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高二地理自然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自然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澳大利亚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答案】C【解析】结合图中四条曲线分布纬度范围和降水量大小,再结合所学知识世界各大洲西海岸的气候类型分布相关知识。
北美和澳大利亚没有赤道经过,北美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因为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年降水超过1500mm,所以③曲线是北美大陆;④曲线是澳大利亚;①曲线赤道附近降水在1000mm,可以判断出①为南美大陆,则②为非洲大陆。
【2】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答案】D【解析】结合前面分析,①曲线降水少的沙漠气候区延伸到赤道附近,应是南美洲。
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D对。
纬度低,蒸发旺盛,应降水较多,A错。
M位于南半球,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水汽含量少,B错。
从纬度判断,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错。
【考点】读图能力,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差异及成因。
2.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1】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A.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B.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C.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D.盛产小麦,商品率高【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区域的经纬度及轮廓可判断该区域为南亚,其中甲为恒河三角洲,乙为孟加拉湾;恒河三角洲为典型的水稻产区,该区人口众多,农业精耕细作属劳动密集型、机械化水平低。
由于地势低平、海湾呈倒三角形以及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使该区水旱灾害频繁,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乙海域A.是世界飓风、风暴潮的多发区域B.锰结核、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C.分布有世界性的大渔场D.沿岸多世界著名港口,海运繁忙【答案】A【解析】乙海域是世界著名的飓风、风暴多发区,锰结核主要在深海盆中,该地海洋资源也不很丰富。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综合复习题集2024年版及答案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综合复习题集2024年版及答案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学科,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组成。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和地理规律,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而人文地理则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包括人口、城市、经济等。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综合的高中地理复习题集2024年版,附有详细答案。
一、自然地理部分1. 请解释地球上的四个大洲板块。
答案:地球上的四个大洲板块是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
它们是由陆地构成的巨大板块,分布在地球表层,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
2. 什么是地壳运动?请列举两种地壳运动形式。
答案: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层的岩石层,在地球内部的动力作用下发生的运动。
两种常见的地壳运动形式是地震和火山喷发。
3. 请解释平原的形成过程。
答案:平原是由长时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地形,通常位于河流沉积物或海洋沉积物的堆积区。
其形成过程包括水的侵蚀和沉积、风的风化和堆积以及冰川的侵蚀和沉积等。
4. 请解释气候类型的划分标准。
答案:气候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有气温和降水量。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5. 根据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分析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由于其接近南极点,气候极端寒冷,平均温度很低。
大部分地区被冰川和冰盖覆盖,地理特征以冰川和山脉为主。
此外,南极洲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二、人文地理部分1. 解释人口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
答案:人口增长对城市化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也会增加,城市扩张和建设的需要也会增加。
这导致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变得更加重要。
2. 请解释世界贸易的三大主要贸易方式。
答案:世界贸易的三大主要贸易方式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资本贸易。
货物贸易主要指的是商品交换,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国际贸易。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该剖面总体走向是西北-东南向C.乙地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D.丙地海拔比乙地高不宜城市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大洲为南美洲,剖面走向为西北一东南向,穿过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乙地所在国家为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由于巴西平原气候闷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巴西高原上。
【2】关于甲地与其所在大洋的对岸(同纬度)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沿岸河流径流量小,但流程较长B.甲地上升补偿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对岸海域的沿岸热带草原广布D.甲地海水的水温比对岸海域要更高【答案】D【解析】甲地位于热带气候区,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甲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与所在大洋的对岸(同纬度)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西岸沿岸有寒流经过,上升流显著,海水温度低,甲地有巴西暖流经过,非上升流,海水温度高;甲地对岸海域的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剖面图和世界地区。
2.(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烤烟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低于10℃或高于35℃都不利于其生长。
在我国,烤烟一般3、4月为育苗期。
5--8月为生长期。
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材料二:“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省区分布图”和“烤烟适宜生长土壤比重构成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土壤和气候两方面说出烤烟适宜的种植环境。
(6分)(2)描述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主要变化特点。
(8分)(3)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该省大面积缩减烤烟种植面积的原因。
(8分)【答案】(1)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以酸性、微酸性土壤为主((2分),育苗期需气温(≥l00℃)温暖(2分),生长期水热需求量大((2分)。
(2)全国种植面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传统种植大省中的云南、四川、湖南等省,面积有所增加;云南增长最快;河南、贵州、黑龙江等省种植面积减少明显;小规模种植省区,除福建省外,面积均有所减少。
自然地理综合练习题高一
自然地理综合练习题高一一、地球与地图1. 列出地球的形状特点。
2.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3. 请简述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4. 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点的位置?5. 简述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二、地球上的大气1. 描述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
2. 请列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 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地球上的水1.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2. 分析洋流的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请列举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途径。
4. 简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四、地表形态的塑造1. 描述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2. 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请列举我国主要的地貌类型。
4. 简述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 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2.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
3. 请举例说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1. 列出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3. 请简述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成因。
4. 简述防灾减灾的措施。
七、模块检测2. 描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
3. 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 请列举我国三大丘陵及其特点。
5. 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6.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7. 请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八、生态与环境保护1. 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功能。
2.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措施。
3. 请列举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4.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九、区域地理1. 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
2. 分析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
3. 请列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4. 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优势。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读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2.右图中,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显著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世界“第八大洲”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这个大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面积达343万平方千米,中心最厚处达到30米。
这种“垃圾洲”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太平洋“垃圾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原因为()①污染海洋环境②影响海洋渔业③影响海洋航运④影响洋流流向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4.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形成黑龙江干流。
下图为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题。
河心沙洲一年中面积最小的是()A.2月B.5月C.8月D.11月现代地球大气是距今3.5亿年前才逐渐形成的,它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影响巨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干洁空气中含量最多,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成分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臭氧6.下列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连线,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B.氧气——温室效应C.臭氧——吸收紫外线D.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北海银滩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
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为“中国第一滩”。
下图为北海银滩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北海银滩属于()A.海岸堆积地貌B.海岸侵蚀地貌C.河流堆积地貌D.河流侵蚀地貌8.根据颗粒物大小可知,北海银滩属于()A.砾滩B.泥滩C.沙滩D.海滩栏上面两图示意北京某年12月28日和29日PM2.5浓度走势,28日晚至29日中午北京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两日的PM2.5浓度()A.最高值出现在29日18—20时B.最低值与午后强对流天气明显对应C.变化原因是暖锋过境致污染物沉降D.峰值与上下班高峰时段有相关性10.雾霾是北京“城市病”的表现之一。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湖北武汉二模]长白山苔原带是我国典型的山地苔原植被生态系统,内部植被存在着高矮和疏密的差异,使表层土壤温度差异明显。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了草本植物入侵现象,目前长白山西侧苔原带土壤肥力从2 250米向高海拔地区递减。
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局部苔原带(海拔2 250~2 550 m)不同月份表层土壤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垂直变化率。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长白山西坡苔原带2 250 m处的优势植物类型为()A.矮小乔木B.矮小灌木C.草本植物D.苔藓地衣答案:C解析:长白山苔原带位于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因此,这里的植物必须能够适应这种极端的环境条件。
在苔原带这种极端环境下,乔木和灌木通常无法生长,因为乔木和灌木需要更多的热量和水分,而这些在苔原带都是稀缺的,A、B错误。
由材料“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了草本植物入侵现象”可知,目前长白山西坡苔原带2 250 m处的优势植物类型为草本植物,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在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内,2 250 m和2 550 m处表层土壤温度差异最小的月份是() A.1月B.4月C.6月D.10月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4月2 250 m和2 550 m处表层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率最小,说明随着海拔升高,表层土壤温度变化较小,B正确,1月变化最大,6月和10月的变化大于4月,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长白山西坡夏季苔原带表层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率为正值的原因是()①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的高度下降②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的种类增加③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的密度增加④随海拔的升高植被覆盖度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率为正值,说明随海拔升高,土壤的温度升高,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植被的覆盖度下降和高度下降,地面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而增温。
2024高考地理必备自然地理历年真题练习
2024高考地理必备自然地理历年真题练习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地理科目中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必备的自然地理历年真题练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1. 自然地理历年真题练习题目一:(题目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云南省位于我国的哪个自然地理区?请回答并给出解析和相关知识点。
(参考解析:)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根据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点,云南省属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其地理区划属于华南自然地理区。
云南省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貌类型,气候也各不相同,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2. 自然地理历年真题练习题目二:(题目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请简要介绍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参考解析:)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能源转换和利用的一种能源形式。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例,通过安装太阳能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清洁环保的能源利用。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自然地理历年真题练习题目三:(题目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塔斯马尼亚岛是位于哪个国家的一部分?请简要介绍其地理特点。
(参考解析:)塔斯马尼亚岛是位于澳大利亚的一部分,是澳大利亚的最大岛屿之一。
它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海岸,被巴拉瑞特海峡与维多利亚州分隔。
塔斯马尼亚岛地理特点突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其地形起伏,山岳丛生,包括科兹科峰、弗雷雪山等著名山脉。
岛上还有众多湖泊和河流,其中最大的湖泊是圣克莱尔湖。
4. 自然地理历年真题练习题目四:(题目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洛阳古代是我国的哪个朝代的都城?请简要介绍洛阳的地理特点。
高中自然地理综合训练(三)—选择题专项
⾼中⾃然地理综合训练(三)—选择题专项⾼中⾃然地理综合训练(三)—选择题专项读长江中游某⽀流某河段分布图(下左图)和该河段河⽔⽔位年变化曲线图(下右图),回答1---3题。
1.1.下列有关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等⾼线的值是70⽶B、甲地区修建公路平时有利⼈们游览,汛期有利于防汛物资的运输C、丙处的⼈们可以看见河⾥的⾏船D、丙处夏季地下⽔补给河⽔2.下列有关图中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为冲积扇B、甲为三⾓洲C、丁处有沙洲D、丙处为堆积平原3.下列有关⼄地开发利⽤的说法合理的是()A、利⽤荒地植树造林B、地势低平,⽔源便利、种植⽔稻C、开辟为季节性河边浴场D、可以种植油菜在蒙古语⾥,阿尔泰⼭意为“⾦⼭”,历来以富⾦藏宝⽽闻名,有着丰富的黄⾦、铁矿、稀有⾦属及⽟⽯;⽽这⾥的另⼀种“宝藏”----奇景迭出的花岗岩地貌,还不为很多⼈所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吉⽊乃“神⽯城”,⼀⽚造型奇特、规模宏⼤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区(如下图)。
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尔泰⼭富⾦宝藏与该地多花岗岩有关B、该处先后经历地壳上升—岩浆喷发—风化剥蚀C、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遍布⽩⾅和⽯⽳D、“像丰满圆润的肥⽺”的⽯蛋,主要是化学风化形成5.该地额尔齐斯河峡⾕长约30公⾥,峡⾕两岸绝壁对峙、⽯峰兀⽴。
在绝壁上有时还会看到犹如凝固的瀑布⼀样的竖直沟槽,俨然有“⽯瀑布”奔流⽽下。
有关“⽯瀑布”的主要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风⼒侵蚀、冰川刨蚀B、冰川刨蚀、重⼒崩塌C、流⽔冲刷、冰⽔冻融D、化学溶蚀、风⼒侵蚀图所⽰岛屿⾯积约48700km2,分属两个国家,东部国家的该地⾸府是个只有3万⼈⼝的城市,但是⼈⼝的章节变化较⼤。
岛屿西部年降⽔量⾼达2000~3000毫⽶;东部为降⽔较少,不⾜500毫⽶。
据此读图回答6--8题。
6.岛屿西侧海岸线曲折的主因,主要是由于( )A、流⽔作⽤B、冰川作⽤C、地壳运动D、海⽔运动7.该岛屿东、西部的年降⽔差异较⼤,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太阳辐射与洋流B、海岸曲折与湿地C、盛⾏风与地形D、森林与河流8.该岛上最⾼⼭峰的雪线年均⾼度最可能接近( )A、2100⽶B、1200⽶C、650⽶D、72⽶PM2.5指⼤⽓中直径⼩于或等于2.5微⽶的颗粒物,也称可⼊肺颗粒物。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面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右图示意我国某地砂岩风成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右图地貌的岩石主要为()A.①——沉积岩B.②——喷出岩C.③——侵入岩D.④——变质岩2.图示①、②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重熔再生一风化作用—变质作用B.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一固结成岩C.地壳拾升一岩浆侵入一固结成岩D.重熔再生一岩浆侵入一冷却凝固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3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成功发射。
11月3日,梦天实验舱顺利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梦天实验舱发射时,赤道附近某地正好迎来日落。
该地最可能位于()A.大西洋东部海域B.非洲大陆东部C.太平洋西部海域D.南美大陆西部4.从梦天实验舱发射到顺利完成转位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纽约白昼时间逐渐变长B.堪培拉太阳始终从西南方落下C.巴黎正午日影逐渐变短D.南极点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日光温室内向下挖掘一定的深度形成的下沉式日光温室,利用地温的稳定性,使保温性能比非下沉式日光温室提高,但下沉深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地温的增加。
温室北部的土墙白天充分吸收光照热量并及时储存,夜间缓慢将热量释放到温室内,较好地为蔬菜生长提供自然热量。
下面图1为宁夏四个地区所在位置示意图,图2为下沉式日光温室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下沉式日光温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宁夏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在夏季使用B.采光面最好朝向南偏东C.红寺堡在宁夏四个地区中日光温室下沉深度最大D.贺兰在宁夏四个地区中日光温室下沉深度最大6.宁夏四个地区中,下沉式日光温室土墙蓄热保温效果最好的是()A.红寺堡B.吴忠C.中卫D.贺兰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北坡,是高山盆地的封闭内陆湖,湖水来源包括河流的汇入、降水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湖体水面蒸发是水量耗散的主要途径。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综合题专题训练 (2)(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综合题专题训练 (2)一、综合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0分)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1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2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指出M城的海拔。
(2)描述M城的相对位置。
(3)描述M城的气候特征。
(4)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2.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
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
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图)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
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1)图示地区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____。
(2)图示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3)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
3.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B为________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
(3)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______,C点的风向为________,A、C中风力较强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当图中C地风向与此时相反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单位:hPa)”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EF是脊线还是槽线?(2)A、B、C、D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______和______。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E,就气流状况而言属于__________(填气旋或反气旋),这时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__________风。
(4)如果A锋移动速度较快,这时我国北方常出现__________天气。
自然地理综合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综合试题一、选择题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右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据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B.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3.图为“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风向正确的是图中的A.箭头A B.箭头BC.箭头C D.箭头D读图,回答4—5题。
4.若图中所示的是海陆热力环流,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高气压吹向低气压B.②表示低气压吹向高气压C.③表示受热膨胀上升D.常出现在夏季白天5.若图中所示的是水循环示意图,则能体现东亚夏季风的环节是A.① B.② C.③ D.④读图,回答6—7题。
6.读图,判断正确的叙述是: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7.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B.甲乙都是陆地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D.甲乙都是海洋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圈”,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回答8--9题。
8.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A.M—赤道低气压带 B.M—副热带高气压带C.P—副极地低气压带 D.N—极地高气压带9.下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是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据此回答10—11题。
10.“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11.“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①减少城市用水量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内涝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下图为某气压系统发展过程示意图。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示意赤道附近甲山的地形剖面和气象要素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曲线a表示的气象要素可能是()A.年日照时数(小时)B.≥10℃积温C.7月降水量(mm)D.年可能蒸发量【答案】D【解析】读图,曲线a在甲山地的数值较小,山地海拔高,日照时数应较大,A错。
该地位于赤道附近,位于热带地区,年积温应大于8000,曲线a的数值太低,不会是≥10℃积温,B错。
根据图中降水量曲线,西北部a数值高于看降水量线,7月降水不会高于年降水量,C错。
甲山地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弱,a可能是年可能蒸发量,D对。
【2】甲山()A.东南坡最大降水高度高于西北坡B.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C.西北坡为海洋湿润气流迎风坡D.西北坡的流水侵蚀作用强于东南坡【答案】B【解析】图中曲线只表示东南坡年降水量大于西北坡,不能表示最大降水高度,A错。
东南坡降水量大,所以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B对。
根据年降水量及可能蒸发量判断,西北坡为海洋湿润气流背风坡,C错。
西北坡的降水量少,流水侵蚀作用弱于东南坡,D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考查,影响蒸发量、降水量的因素,迎风坡与背风坡差异。
2.读下面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2分)(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
(4分)【答案】(1)差异: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2分)原因:甲沿岸有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且海拔比乙地低。
(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为离岸风;且海拔比甲地高。
) (2分)(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
(任答两点得2分)(3)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雨)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旱)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综合题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综合题(考试总分:36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综合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360 分)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图甲),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
我们把从阿勒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作为克兰河的上游(也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
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乙和图丙)(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体,并指出克兰河上游水域降水的水汽来源。
(2)根据图乙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气候的影响。
(3)根据图丙回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克兰河上游水文特征的变化。
并推测其变化对下游的阿勒泰市生产生活的影响。
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 659千米,流域面积76.6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
从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以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为主。
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2)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3)简述从朱巴河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的优势条件。
3、(12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4分)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 ______________。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华北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__________环节(用数字表示)。
高中地理期末复习专题:自然地理问题经典例题解析
高中地理期末复习专题:自然地理问题经典例题解析1. 土壤的形成与类型题目:以下哪个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最大?A) 降雨量B) 平均气温C) 生物活动D) 地形因素解析:答案:D) 地形因素地形因素是对土壤形成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之一。
地形的高低起伏对水分的分布、土壤环境的通透性和氧气的渗透等都有重要影响。
地势较高的山地地形,由于水流量大、坡度大,水分较难停留,土壤多为薄层或石质土壤。
而低洼地形则容易积水,有利于土壤水分的滞留和沉积,形成肥沃的沼泽土壤。
因此,对于土壤的形成,地形因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2. 水循环与降水题目:以下哪个区域地区的降水量最少?A) 亚热带地区B) 沿海地区C) 高山地区D) 干旱地区解析:答案:D) 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的降水量最少。
干旱地区往往在大陆内部或沙漠附近,相对于其他区域,空气中的湿气较少,云量较低,降水量也因此较少。
这些区域的大气压强较高,空气下沉,导致降水极少,缺乏水分的补给。
因此,干旱地区是降水量最少的区域。
3. 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题目:以下哪个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化关系最为密切?A) 土壤污染B) 白色噪音C) 海洋酸化D) 噪声污染解析:答案:C) 海洋酸化海洋酸化与气候变化关系最为密切。
随着气候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一部分被海洋吸收,形成碳酸。
这导致海洋酸度升高,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洋酸化对于珊瑚礁等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尤为严重。
因此,海洋酸化是与气候变化关系最密切的环境问题。
以上是高中地理期末复习专题中的一些自然地理问题经典例题解析,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期末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然地理为主的综合题经典试题锦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
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
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
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1)由材料可知,玄武岩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但在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且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说明最初的平坦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并进一步由台地变成平顶山变成了尖顶山,说明面积变小。
(2)注意审题清楚,题干提示“根据侵蚀程度”进行判断,判断各种微地貌构成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而不是微地貌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先后顺序。
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
由材料可知,玄武岩最初形成的是平坦的地形单元,后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尖顶山、平顶山和台地。
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说明尖顶山地貌侵蚀最严重,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通过保留的部分可以判断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早晚,平顶山、尖顶山是较早形成的,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
台地形成的时间较晚,也就是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故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
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
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
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
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3)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
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4)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
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
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1)注意审题,空间关键词“图示区域”,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
根据板块构造说理论可知,断裂发育是由于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使岩层发生断裂;该地处于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板块运动活跃,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造成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该地岩石的承受能力而导致断裂发育。
(2)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发育成河流,故河流多沿断裂分布。
(3)读材料“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可知,断裂空间分布处金矿石出露较多,图示区域受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影响,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貌形态,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多沿断裂分布,故金矿石出露几率较大;且图示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众多,使金矿石可出露的空间范围较大。
(4)由上题分析可知,河谷出露的岩层中金矿石出露几率较大。
金沙江中沙金的形成地质作用过程,首先是河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受外力作用岩石风化侵蚀破碎,矿石掉入到比降大的金沙江,随急流搬运,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随后河流流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河水挟带的金将在河床不断沉积,逐渐累积而形成沙金。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
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
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
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
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
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
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I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
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
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1)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从图中可以看出,I阶段湖沼沉积增多,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沉积略有减少,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沉积最多,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沉积先减少后增加,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沉积急剧减少,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沉积波动较大但呈增多的趋势,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波动变化,但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该地水资源不足,降水交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植被的固沙能力提高,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1995~2013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自然条件应有利于湖沼面积增加,但湖沼面积却减小,应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主要是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造成湖沼面积减小。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赞同和反对两方面进行说明,但需要说明理由;从图中可以看出,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大于4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植被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上升,沙地景观最终消失,故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
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材料中可知,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过度绿化,蒸騰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故毛乌素沙地不会消失。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
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
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
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
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
由于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3)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类型变化进行分析。
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也就是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