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二)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三、柱(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

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

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L——构件长度b——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x——设计图示锚固长度等H——构件高度B——构件宽度注:端部90度弯折的量度差值(1.75d)在预算中未减,是因为量小不重要。

1、直钢筋:(1)端部弯半圆钩:设计长度=L-2b+2*6.25d(2)端部斜钩:设计长度=L-2b+2*4.9d(3)端部直钩:设计长度=L-2b+2*3.5d(4)、端部弯折:设计长度=L-2b+2x2、弯起钢筋:(1)双弯起钢筋端部带半圆钩:设计长度=L-2b+2*(H-2b)*tg(α/2)+2*6.25d= L-2b+2*(H-2b)*tg(α/2)+12.5d(2)双弯起钢筋端部带弯折及半圆钩:设计长度=L-2b+2*(H-2b)*tg(α/2)+2*(x+6.25d)(3)双弯起钢筋端部带弯折:设计长度=L-2b+2*(H-2b)*tg(α/2)+2x(4)单弯起钢筋端部带半圆钩:设计长度=L-2b+(H-2b)*tg(α/2)+2*6.25d3、箍筋:(1)单箍方形或矩形:设计长度=2*(H+B)-8b+8d+2*6.9d-3*1.75d=2*(H+B)-8b+17d (无抗震要求)设计长度=2*(H+B)-8b+8d+2*11.9d-3*1.75d=2*(H+B)-8b+27d (有抗震要求)(2)双箍方形(多用于柱中):外箍设计长度=2*(H+B)-8b+8d+2*6.9d-3*1.75d=2*(H+B)-8b+17d (无抗震要求)外箍设计长度=2*(H+B)-8b+8d+2*11.9d-3*1.75d=2*(H+B)-8b+27d (有抗震要求)内箍设计长度=[(B-2b)* /2]*4+17d (无抗震要求)=[(B-2b)* /2]*4+27d (有抗震要求)(3)双箍矩形:每组(对)箍设计长度=(H-2b)*4+(B-2b+B`)*2+17d (无抗震要求)=(H-2b)*4+(B-2b+B`)*2+27d (有抗震要求) (4)三角箍(多用于有梁板):设计长度=(B-2b)+ +17d (无抗震要求)=(B-2b)+ +27d (有抗震要求)(5)S型箍(拉筋):设计长度=(B-2b)+17d (无抗震要求)=(B-2b)+27d (有抗震要求)(6)箍筋数量:n=(L-2b)/a+1a为箍筋间距,S箍间距为2a(7)螺旋箍:设计长度=N* +17d (无抗震要求)=N* +27d (有抗震要求)N——螺线圈数=(L-2b)/P,P——螺线间距,D——构件直径箍筋计算按照净跨算梁的支座不计算箍筋计算通长钢(贯通筋)的时候梁的一端有柱那还有一端是墙的话钢筋需要锚固锚固的长度与支座的宽度有关系,两端不一定长度相等箍筋计算按照净跨—50*2计算中间有柱时扣柱,计算方法同上一条结构各类构件的连接关系问题,也就是谁时谁的支座的问题基础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为支座。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表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表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表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表是指用来计算钢筋长度的公式和表格。

下面是常用的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表:
1. 直线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直线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L=πD/4+(L1+L2+L3+L4),其中L为钢筋长度,D 为直径,L1、L2、L3、L4分别为四段弯曲部分的长度。

2. 对角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对角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L=√(L1²+L2²),其中L为钢筋长度,L1和L2分别为两段弯曲部分的长度。

3. 环形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环形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L=π(D+d)/2+(N-1)πD,其中L为钢筋长度,D为圆环外径,d为圆环内径,N为圆环的数量。

4. 弯曲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弯曲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L=L1+L2+L3+L4,其中L为钢筋长度,L1、L2、L3、L4分别为四段弯曲部分的长度。

以上是常用的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精度的控制,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

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

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的长度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抗弯、抗剪性能。

根据不同的构件类型和受力情况,常用的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如下:1.抗弯构件的钢筋设计长度计算:抗弯构件常见的有梁、板和柱。

在抗弯构件的钢筋设计中,需分别考虑正截面钢筋和壁厚钢筋的长度计算。

1.1正截面钢筋长度计算公式:l=a+b+c-d其中,l表示正截面钢筋的设计长度;a表示对梁和板的偏心距,对梁一般取短边一半,对板一般取两边均减去最近板边界的距离;b表示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的厚度;c表示叠合区的厚度;d表示叠合区厚度与箱型截面厚度之差。

1.2壁厚钢筋长度计算公式:l=a+b+c-d其中,l表示壁厚钢筋的设计长度;a表示梁或板的偏心距;b表示构件短边一半;c表示受拉钢筋截面的基准点到截面边界的距离;d表示截面受拉钢筋层之间的距离。

2.抗剪构件的钢筋设计长度计算:抗剪构件主要包括梁、板和柱。

在抗剪构件的钢筋设计中,主要考虑梁受剪钢筋的长度计算。

2.1梁受剪钢筋长度计算公式:l=a+b+c-d其中,l表示梁受剪钢筋的设计长度;a表示力臂的长度,对双筋梁一般为受压钢筋的竖向分度高度,对其他情况一般为0;b表示梁宽的一半;c表示梁的总厚度减去截面内受压钢筋直径与受压钢筋之间的距离;d表示受拉钢筋直径与受扭钢筋之间的距离。

3.柱的钢筋设计长度计算:柱的钢筋设计长度一般是按照等效受拉区计算的l=a+b+c其中,l表示柱钢筋的设计长度;a表示受拉钢筋的受拉区高度;b表示柱的受压区高度,一般为柱的高度减去等效受拉区高度;c表示受拉钢筋在柱端延伸区的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设计计算,具体的设计还需要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相应的设计规范进行具体计算和校核。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实际施工中的加工接头、钢筋间的间距、钢筋的节段长度等因素,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一、柱子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1. 公式一:对于无弯矩作用的柱子,其钢筋长度可根据公式 l = (H - dl)/sinθ 来计算,其中 H 表示柱子的高度,dl 表示钢筋直径,θ 表示钢筋与柱轴线之间的夹角。

该公式适用于柱子顶部与底部截面之间的钢筋长度。

2.公式二:对于有弯矩作用的柱子,其钢筋长度计算稍复杂一些。

钢筋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弯矩值按弯曲理论进行计算,其中包括套筒长度、钢筋间距以及柱子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梁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1. 公式一:对于跨度为 L 的梁,其钢筋长度可根据公式 l = L + (2×l') + 2d - 2(dl + d') 来计算,其中 l' 表示弯曲构件的长度,d 表示钢筋的直径,dl 表示钢筋保护层的厚度,d' 表示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该公式适用于梁的底部钢筋长度的计算。

2. 公式二:对于梁的顶部钢筋长度的计算,可以采用公式 l = L + (2×l') + d - (d' + ε) - dl,其中ε 表示梁底面保护层的厚度。

该公式适用于梁的顶部钢筋长度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设计中,一般会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选用合适的系数来修正上述计算公式,以提高计算精度。

此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钢筋的连接和锚固等问题,以确保钢筋的布置和长度满足强度和性能要求。

总之,钢筋长度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合理的公式和方法,可以准确计算钢筋的长度,保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标准规范进行计算,并结合结构施工和材料使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孙国俊)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 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板底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板负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轴线长度-轴线两边内梁的宽度)(参差长度是分布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板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板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参差长度是温度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温度筋根数(梁一跨中间的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度-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间距-1马凳筋∏型长度=L1+L2*2+L3*2马凳筋∏型双层双向板马凳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马凳筋∏型负筋马凳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马凳筋一字型长度=L1+L2*2+L3*2或L1+L2*2+L3*4马凳筋一字型根数=排数*每排个数梁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二-四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一跨分左加密、右加密)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梁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及方法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及方法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0.00617)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钩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错开区(1/3搭接长度(lle),套丝错开区35d)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钩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错开区(1/3搭接长度,套丝错开区35d)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首层钢筋搭接长度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层钢筋搭接长度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钢筋搭接长度顶层:角筋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锚固)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2lae(锚固)Lae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粱钢筋公式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必须弯锚算法1:hc-保护层+15d,算法2:取0.4lae+15d算法3:max(lae,hc-保护层+15d)算法4:max(lae,0.4lae+15d)左,右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左,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中间支座负筋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架立钢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150*2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0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9d+max(10d,75mm)*2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注:当梁宽<=350时,拉筋6mm,当梁宽>350时,拉筋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间距*2,上下两排应错开设置下部钢筋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注: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区长度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2至4级抗震时,加密区长度max(1.5*梁高,500)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粱宽+2*50斜段角度:高度主梁高>800 a为60度主梁高<=800 a为45度板底筋长度=净长+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搭接根数=(净长-2*50)/板间距+1剪力墙钢筋计算暗柱钢筋计算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长度=层高+1.2lae(绑扎)长度=层高-500+500(套丝)顶层绑扎长度=层高-500-板厚+lae套丝长度=层高-500-板厚+lae箍筋计算:(柱长+柱宽-4*保护层)*2+2*11.9d+8d拉筋长度;墙厚-2*保护层+2d+1.9d*2+max(75,10d)*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0.65lae(不连续通过时)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锚固长度墙身纵筋计算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长度+搭接长度1.2lae或非链接区500中间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链接区500顶层=层高-板厚+锚固柱搭接率25%取1.2;50%取1.4剪力墙搭接为>=1.2laeLae=r*Labe(r一二级抗震取1.15,三级取1.05)柱搭接加密间距为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N为lae,G为15d)。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钢筋计算公式总结

钢筋计算公式总结

序号(1) 03G 平法算法(2)传统算法(1)端支座(2)中间支座文字描述表达式符号(1) 03G 平法算法(2)传统算法L 净+ (0.4*laE(或者La) +15d)*2梁上部贯通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时,每跨加两个搭接长度(定向式)梁全长减去两个保护层后加之两个下弯长度(2 个15倍d)(分为(1)端支座、 (2)中间支座)支座端跨内的锚固长度加之伸入支座端跨内的长度支座宽加之伸入支座两边的跨内长度F 端=0.4 laE+15d+ 1/3 或者(1/4)Ln1F 中=h c+2*1/3Max(Ln左+ Ln右)表达式说明L 净—梁净长;laE—最小锚固长度(抗震);l a—最小锚固长度(非抗震) ;d—受拉钢筋直径;N---跨数;llE—搭接长度分离式配筋连接比率为100%,系数指定用1.6L 全---梁的构件长;δ ---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Ln1---支座端跨净长1/3-- (第一排),1/4--- (第二排),h c ---支座宽;Ln左---左跨净长Ln右---右跨净长L 净+ (0.4laE+15d)*2+ + (N* 2* llE)梁的净长加两个端支座锚固长度L 全-2*δ +2*15d+- 1 -3(1)、局部架立筋(2)、全架立筋(分为(1)局部架立筋、 (2)全架立筋)跨净长减去支座负筋伸入跨内的长度再加之两个搭接长度(注:当梁的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梁的构件长度减去两个保护层Ln左---左支座伸入跨内长度;Ln右---右支座伸入跨内长度;llE---搭接长度L 全---梁的构件长;δ ---保护层厚度梁净长加之两个锚固长度梁的净长加之两端的锚固长度再加之每跨的一个搭接长度梁宽扣两个保护层加之 2 个箍筋直径再加之 2 个弯钩增长值a-2*δ +2*d 箍+28.27*d 拉(分(1)端跨、 (2)中间跨、 (3)全长)跨净长加之两边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L 全---梁的构件长;d---钢筋直径N---支座数;llE---搭接长度a---梁宽; d 箍---箍筋的直径; d 拉---拉筋直径δ—保护层厚度Ln1---跨的净长;laE----最小锚固长度;d---钢筋直径;hc---柱宽Ln1+(0.4 laE+15d)+ Max { ≥lAe;≥0.5hc+0.5d}Ln-(Ln左+ Ln右) +2* llE 或者(0.15*2)L 净+ (0.4 laE+15d) *2+N* llE(1)、端跨L 全+2*15d L 全-2*δ- 2 -- 3 -(2)、中 跨Ln+ (Max {≥l Ae ;≥0.5hc+0.5d)*2Ln---跨的净长; l aE----最小锚固长度;d---钢筋直径; h c ---柱宽(3)、全 长长度数量 (箍筋 间距成 倍数关 系)数量(箍筋 间距不 成倍数 关系)L 净+(0.4 l aE +15d )*2+(Max { ≥l Ae ;0.5hc+0.5d)K (分(1)长度、 (2)数量)梁的截面周长扣 8 个保护层再加上 2 个弯钩增长值[梁的净长扣两个起始间距]除以箍筋间距再加之两个 50mm (a+b ) *2-8* 6 +28.27*d(L 净-2*0.05) /@非+1+∑L 加/@非L 净---梁的净长; l aE----最小锚固长度; d---钢筋直径; h c ---柱宽a---梁宽; b---梁高;二 柱钢筋1 基础预留插筋 Cj (1)无框基梁时(2)有框基梁时梁的净长加之两端弯锚长度再加上每一个支座的一个直锚长度(1)(2)2(1)(2)(3)(4)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n-柱全高;Hj—基础结构尺寸;δ —基础最小保护层;d—钢筋直径;L 弯—弯钩长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n-柱全高;Hj—基础结构尺寸;δ —基础最小保护层;d—钢筋直径;L 弯—弯钩长层高减【框】基梁上柱根加密区长再加之层加密区加搭接区层高减基梁上柱根加密区长再加之层加密区加搭接区层高减基梁上柱根加密区长再加之层加密区加搭接区层高减基梁上柱根加密区长再加之层加密区加搭接区H-Hn/3+max(Hn/6,hc,500)+ 1.4*LaEH-Hn/3+max(Hn/6,hc,500)+ 1.4*LaEH-Hn/3+max(Hn/6,hc,500)+ 1.4*LaEH-Hn/3+max(Hn/6,hc,500)+ 1.4*LaEH—楼层层高;Hn—柱全高;Max—取大值;D—柱长边尺寸;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楼层层高;Hn—柱全高;Max—取大值;D—柱长边尺寸;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楼层层高;Hn—柱全高;Max—取大值;D—柱长边尺寸;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楼层层高;Hn—柱全高;Max—取大值;D—柱长边尺寸;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3(1)(2)(3)中间层层间钢筋(分(1)全部纵筋Z、(2)角筋ZJ、(3) b 边中部筋Zb、(4) h 边中部筋) Zh层高加搭接长度层高加搭接长度层高加搭接长度H+1.4*LaEH+1.4*LaEH+1.4*LaEH—楼层层高;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1.5—纵向受拉钢筋搭接修正系数H—楼层层高;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1.5—纵向受拉钢筋搭接修正系数H—楼层层高;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1.5—纵向受拉钢筋搭接修正系数搭接区加柱根加密区长度加基础结构尺寸扣一个基础保护层扣基础底部2 根钢筋直径加直弯钩长度搭接区加柱根加密区长度加梁以下加密区加基础结构尺寸扣一个基础保护层扣基础底部2 根钢筋直径加直弯钩长度首层层间钢筋(分(1)全部纵筋Z、(2)角筋ZJ、(3) b 边中部筋Zb、(4) h 边中部筋) Zh1.4*LaE+Hn/3+Hz-δ -2d+L 弯1.4LaE+Hn/3+Hj-δ -2d+L 弯- 4 -- 5 -顶层层间钢筋(分(1)边柱外纵筋锚梁、 (2)边柱内纵筋自弯、 (3)中间柱内外侧纵筋自弯(4)梁 上部筋锚入柱柱筋自弯) (5)梁高≥LaE 不锚入梁【只需直锚】的柱钢筋锚入梁:层高扣加密区扣梁高加搭 接长度不锚入梁:层高扣掉一个加密区扣 一个保护层加柱宽扣两个保护层后 自弯 8d层高扣掉一个加密区扣一个保护层 后自弯 12d层高扣掉一个加密区扣一个保护层 后自弯 12d柱自弯:层高扣掉一个【柱根】加 密区扣一个保护层后自弯 12d 层高扣掉一个【柱根】加密区扣梁高加最小锚固长度H-Max(D ;≥Hn/6;≥500)-Hb +1.5*LaEH —Max(D ; ≥Hn/6;≥500)-δ +a-2δ +8dH —Max(D ; ≥Hn/6;≥500)-δ +12dH —Max(D ; ≥Hn/6;≥500)-δ +12dH —Max(D ; ≥Hn/6;≥500)-δ +12dH —Max(D ; ≥Hn/6;≥500)-Hb+12d柱箍筋(分(1)长度、 (2)数量) K柱的周长扣 8 个保护层加 135 度的弯钩 (a+b)*2-8δ +28.27d 值柱全高扣掉一个起始间距扣 1 个保护层 (Hn-C-δ )/@+ ∑Hi/@+1; 再除以非加密区间距然后加之所有加密 区之和除以非加密区间距后加 1H —楼层层高; LaE —抗震最小锚固长度 1.5—纵向受拉钢筋搭接修正系数;Hb---梁 高; Max —取大值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 D —柱长边尺寸;a —柱截面水平方向 尺寸; δ —最小保护层厚度; d —钢筋直 径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 D —柱长边尺寸; δ —最小保护层厚 度; d —钢筋直径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 D —柱长边尺寸; δ —最小保护层厚 度; d —钢筋直径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 D —柱长边尺寸; δ —最小保护层厚 度; d —钢筋直径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Hb---梁高; δ —最小保护层厚度; d — 钢筋直径a —截面水平方向尺寸b —截面纵向方向 尺寸; d —钢筋直径; δ -最小保护层 Hn —柱全高;C--起始间距; δ -最小保护层 @--非加密区间距; Hi —加密区尺寸; ∑ --所有之和(2)(3)(4)(5)5(1)(2)(1)4- 6 -板钢筋板纵向受力筋(分上层(1) X 向筋 Tx (2) Y 向筋 Ty 、下层(3) X 向筋 Bx (4) Y 向筋 By ) (5)板面、底受力筋的数量板全长扣两个支座宽加之两个非抗震最小锚固长加一【跨中】搭接长度板全长扣两个支座宽加之两个非抗震最小锚固长加一【跨中】搭接 L 全-2*a+ (≥1.3*Ll ) +La*2长度边跨: 跨中轴线之间尺寸加跨外沿 L 中+a/2-δ +12.5d尺寸扣一个保护层再加两个弯钩值中跨: 跨中轴线之间尺寸加两个弯 L 中+12.5d钩值边跨: 跨中轴线之间尺寸加跨外沿 L 中+a/2-δ +12.5dL 全—板的全长; a —截面水平方向尺寸; Ll —非抗震搭接长;La---非抗震最小锚固长L 全—板的全长; a —截面水平方向尺寸; Ll —非抗震搭接长;La---非抗震最小锚固长L 中—板的跨中轴线之间尺寸;a —支座宽; δ —最小保护层;d —钢筋直径L 中—板的跨中轴线之间尺寸;d —钢筋直径L 中—板的跨中轴线之间尺寸;L 全-2*a+ (≥1.3*Ll ) +La*2三1(3) (1)(2)(4)尺寸扣一个保护层再加两个弯钩a—支座宽;δ —最小保护层;值d—钢筋直径中跨:跨中轴线之间尺寸加两个弯L 中+12.5d L 中—板的跨中轴线之间尺寸;钩值d—钢筋直径板的净跨长扣两个起始间距然后 (L 净-2C) /@+1 L 净—板的净跨长;C—起始间(5)除以间距加1 距2 板面负筋F 分: (1)边跨、 (2)中间跨、 (3)延伸覆盖跨、 (4)延伸悬挑跨) (5)根数图示尺寸加两个的板厚减一个保e- (h-δ )【*2】e—图示尺寸;h—板厚;δ —(1)护层【直弯钩长】保护层厚度摆布两端的尺寸加两个的板厚减(e1+e2)+(h-δ )*2 e1—左端尺寸;e2—右端尺寸;(2)一个保护层【直弯钩长】h—板厚;δ —最小保护层四楼梯钢筋1 AT 型楼梯(分(1)底板纵筋Bz, (2)下端负筋 F 低, (3)上端负筋 F 高(4)分布筋 f 长(注:当采用HPB235 光面钢筋时,除梯板上部纵筋的跨内端头坐90 度直角弯钩外,所有末端应作180 度的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当采用HPB335 或者HPB400 带肋钢筋时,则不作弯钩。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如下:
一、柱钢筋
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

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

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

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钢筋算量公式

钢筋算量公式

钢筋算量公式一、基础1、独立基础:(1)长宽小于2500mm长度=总长—2c(保护层)根数=[总长—2×min(75,s/2)]÷间距+1(2)长宽大于等于2500mm长度=总长—c—0.1L(基础长宽)根数=[总长—min(75,s/2)—c] ÷间距+12、圆形独立基础:(1)正交配筋长度=2×根号下[R²-(R-h拱高)²]-2c根数=[D—2×min(75,s/2)] ÷间距+1(2)放射配筋径向钢筋长度=D—2c 根数=π(R—c)÷间距环行钢筋长度=π(R1—c)根数=[R—min(75,s/2)]÷间距其中R1依次减小3、条形基础:受力筋的长度=板底宽度—2c根数=(总长—2×s/2)÷间距+1分布筋长度=净长+2c+2×150根数=(底板宽度—2×s/2)÷间距+14、基础梁:底部贯通筋=总长+2×50—2c+2×15d顶部贯通筋=总长+2×50—2c+2×12d基础梁柱内有箍筋箍筋起始距离为50mm底部端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伸至端部-c+15d底部中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 ×2顶部端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伸至端部-c+12d顶部中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 ×2梁顶一平变截面的底部外伸贯通筋: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外伸段按斜长计算。

顶部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梁底一平变截面的顶部外伸贯通筋: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外伸段按斜长计算。

底部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梁底有高差的(高差小于梁高):底部—梁底高差坡度为45°,低部钢筋锚进高粱内la,高部钢筋伸进低梁la。

顶部—低位钢筋锚入lae,高位上排钢筋伸至住外边下弯至低位梁顶再加lae,高位下排钢筋总锚长lae。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穿筋上部贯穿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穿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 〔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穿筋上部贯穿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L——构件长度b——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x——设计图示锚固长度等H——构件高度B——构件宽度注:端部90度弯折的量度差值(1.75d)在预算中未减,是因为量小不重要。

1、直钢筋:(1)端部弯半圆钩:设计长度=L-2b+2*6.25d(2)端部斜钩:设计长度=L-2b+2*4.9d(3)端部直钩:设计长度=L-2b+2*3.5d(4)、端部弯折:设计长度=L-2b+2x2、弯起钢筋:(1)双弯起钢筋端部带半圆钩:设计长度=L-2b+2*(H-2b)*tg(α/2)+2*6.25d= L-2b+2*(H-2b)*tg(α/2)+12.5d(2)双弯起钢筋端部带弯折及半圆钩:设计长度=L-2b+2*(H-2b)*tg(α/2)+2*(x+6.25d)(3)双弯起钢筋端部带弯折:设计长度=L-2b+2*(H-2b)*tg(α/2)+2x(4)单弯起钢筋端部带半圆钩:设计长度=L-2b+(H-2b)*tg(α/2)+2*6.25d3、箍筋:(1)单箍方形或矩形:设计长度=2*(H+B)-8b+8d+2*6.9d-3*1.75d=2*(H+B)-8b+17d (无抗震要求)设计长度=2*(H+B)-8b+8d+2*11.9d-3*1.75d=2*(H+B)-8b+27d (有抗震要求)(2)双箍方形(多用于柱中):外箍设计长度=2*(H+B)-8b+8d+2*6.9d-3*1.75d=2*(H+B)-8b+17d (无抗震要求)外箍设计长度=2*(H+B)-8b+8d+2*11.9d-3*1.75d=2*(H+B)-8b+27d (有抗震要求)内箍设计长度=[(B-2b)* 2/2]*4+17d (无抗震要求)=[(B-2b)* 2/2]*4+27d (有抗震要求) (3)双箍矩形:每组(对)箍设计长度=(H-2b )*4+(B-2b+B`)*2+17d (无抗震要求)=(H-2b )*4+(B-2b+B`)*2+27d (有抗震要求)(4)三角箍(多用于有梁板):设计长度=(B-2b )+222b)-(B 2b)-(H *4+ +17d (无抗震要求)=(B-2b )+222b)-(B 2b)-(H *4+ +27d (有抗震要求)(5)S 型箍(拉筋):设计长度=(B-2b )+17d (无抗震要求)=(B-2b )+27d (有抗震要求)(6)箍筋数量:n=(L-2b)/a+1a 为箍筋间距,S 箍间距为2a(7)螺旋箍:设计长度=N*222*2b)-(D P ∏+ +17d (无抗震要求)=N*222*2b)-(D P ∏+ +27d (有抗震要求)N ——螺线圈数=(L-2b )/P,P ——螺线间距,D ——构件直径做好预算-钢筋计算公式!!!一、梁(1)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 且≥0.5Hc+5d ,为直锚,取Max{Lae ,0.5Hc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 或≤0.5Hc+5d ,为弯锚,取Max{Lae ,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 ,0.5Hc +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二)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三、柱(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一、柱纵筋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