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中考 文化常识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中考文化常识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B.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
“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位于衡山的南面,“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的南面。
C.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脍炙人口,百世流芳,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D. 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没有错;C.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
故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尔基的《海燕》写在法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用“暴风雨的预言家”海燕象征英勇的革命先驱。
B. 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都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
C. 古代对尊长和朋辈的敬称有君、公、足下、先生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寡人”,是对国君的敬称。
D.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的“太元”都是封建王朝的年号。
【答案】 D
【解析】【分析】A. 有误。
《海燕》写在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
B.《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
C. “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A. 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 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
C. 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D. 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
【答案】 A
【解析】【分析】A.分类恰当。
B.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不是小说。
D.“木兰诗”不是律诗,属于汉乐府诗。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的意思是中秋节晚上如果是云遮月的阴雨天,则来年的正月十五花灯节就会下雪。
B. 话剧综合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成分。
它以演唱为主要手段。
C. 古代年龄都有特定的别称,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之为“襁褓”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样子》《茶馆》等。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
B.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而文化常识主要考查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等相关知识。
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5.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 《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
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
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有误,《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比照辨析正误。
6.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
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马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春秋到秦汉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C. 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D.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范仲淹为范文正,王安石为王文公等。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表述错误,《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故答案为:B
【点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要熟知牢记。
对于作家作品、古代文体、称谓等要记忆。
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同时也借以开展敲社鼓、饮社酒等诸多活动,陆游《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描写的就是这一场景。
B. 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
“晋太元中”“庆历四年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崇祯五年十二月”都以年号纪年。
C.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杂文,课文《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变色龙》作者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他们都是俄罗斯诗人、作家。
【答案】 D
【解析】【分析】D 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
《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是苏联学者、作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级古文化常识的把握,注意作者、作品及作品内容的理解。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垂髻之年:三四岁至七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束发:束扎发髻,男子十五岁。
B.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
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等。
C.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
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平时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本题D项中“卿”是古代君主对大臣的爱称,故D的表述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文学文化常识只要稍加留心,注意积累,完成此题不是难事。
9.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 古人常用伯、仲、叔来表示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如孙权在兄弟中排老二,故字仲谋。
C. 《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花甲之年”,六十岁为“知天命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D.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
如“觥筹交错”中的“觥”,“衔觞赋诗”中的“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五十岁为知天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
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
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
B.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它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进行刻画。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莫泊桑,这篇小说以主人公“我”的见闻为线索,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
D. 《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中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故答案为: C。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
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11.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里写道:“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
”请参与下面一些小问题的探究活动,尝试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1)【诗歌里的“智慧”】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到各种自然景物。
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常常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
下面两句诗,都反映了一定的物候现象,请探究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经典里的“智慧”】朱光潜先生说,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更要通过感悟、品味、欣赏,读出故事背后的诗意。
这诗意就是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格列佛游记》第三章描写了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作者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呢?
(3)【生活里的“智慧”】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
有些广告,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有一些广告,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下面是部分产品的广告,这类广告在设计上有何共同点?反映了商品广告中在汉字使用上的什么问题?请谈谈你对这类广告创意的看法。
衣衣不舍——某洗衣店广告步步糕升——某蛋糕广告
油备无患——某风油精广告万室具备——某房产公司广告
【答案】(1)纬度差异。
北方边塞纬度较高,天气寒冷,所以八月当中原大地尚处夏季时已大雪纷飞。
(2)用意:借此抨击了当时英国宫廷大臣们的昏聩无能,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
(3)共同点:都是用“谐音”给成语改头换面,反映了商品广告中在汉字使用上的不规范问题。
这类广告,利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来吸引消费者眼球,固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实质上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会给汉字的规范、文明的传承带来不良影响,必须加以禁止。
【解析】【分析】(1)注意找到题中提示的关键答点“物候现象”,首先根据所学知识了解什么是“物候现象”,再根据语句的内容分析,第一句的现象是由于“物候现象”有“高下差异”,第二句的现象是由于“纬度差异”。
(2)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格列佛游记》描写了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情节内容,从小说批判性主题来分析此情节的讽刺效果。
(3)仔细观察几则广告的内容,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改用成语,从这些做法,对汉字的正确使用的影响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故答案为:(1)纬度差异。
北方边塞纬度较高,天气寒冷,所以八月当中原大地尚处夏季时已大雪纷飞。
(2)用意:借此抨击了当时英国宫廷大臣们的昏聩无能,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
承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
(3)共同点:都是用“谐音”给成语改头换面,反映了商品广告中在汉字使用上的不规范问题。
这类广告,利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来吸引消费者眼球,固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实质上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会给汉字的规范、文明的传承带来不良影响,必须加以禁止。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探究道理。
答题时应注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句写北方下雪早的特点,体现物候现象和维度的高低有关的科学道理。
(2)本题考查理解名著情节安排的用意。
答题时应注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格列佛游记》第三章描写了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用极其荒唐可笑的故事情节,影射讽刺英国宫廷大臣们的昏聩无能和丑恶嘴脸,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
(3)本题考查分析规范使用广告宣传语。
答题时应注意,广告宣传属于公共用语,要符合现代汉语运用的规范要求,从这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例子和造成的不好影响来阐述见解。
1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成风、雅、颂。
“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折柳”代表“惜别”,“归雁”代表“思乡”,“莲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勇敢无畏、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
D. 《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和《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是用了皇帝的年号纪年,而《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干支纪年。
【答案】 C
【解析】【分析】C.“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1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我们学过的小说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等。
B.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等。
C.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答案】 B
【解析】【分析】B.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
《巴黎圣母院》为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作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如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等,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
1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连中三元”指的是三级考试都获得第一名。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文中以孩子若瑟夫的视角展现了现实社会中金钱对人际关系和人性的扭曲,强化了小说的批判性。
C. “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申时”都是用地支记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D. 根据议论的方式,议论文分为立论和驳论,《敬业和乐业》属于驳论文,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属于立论文。
【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有误,《敬业和乐业》属于立论文,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属于驳论文。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相关的文化常识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1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藤野先生》《社戏》《阿长与<山海经>》均出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B. 词,又称“长短句”,词牌是词调的名称,《沁园春·雪》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沁园春”和“山坡羊”都是词牌名。
C. 《己亥杂诗》中的“己亥”和“丙辰中秋”中的“丙辰”表示年份,“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和“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表示年号。
D.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答案】 C
【解析】【分析】A.《社戏》是短篇小说,收入《呐喊》;
B.《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山坡羊”是曲牌名;
D.“子”用来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是谦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16.八年级(3)班开展“遵义旅游资源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把以下遵义市旅游文化资源按照一定标准归类,并阐述归类理由。
(每一类只需选择2至3项,并填写序号。
不能与示例重复。
)
①贵州茅台酒②赤水丹霞地貌③凤冈锌硒茶、循潭翠芽、正安白茶④沙滩文化遗址⑤乌江小三峡⑥娄山关⑦海龙屯军事古堡⑧遵义会议会址
答题示例:分类①③理由:按照地区特产分类
(2)在小组活动交流会上,语文老师把上述资源的某一项用谜语形式展示了出来,请你写出谜底,并简述你猜出谜底的方法。
谜面:起楼不要木,有人便是仙。
天上两滴雨,残阳铺满天。
(打一遵义旅游景点)
(3)老师准备儿童节开展本次主题的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全班同学参加。
下面是语文小组写的一则通知.请找出三处错误。
通知
全班同学:
请大家于6月1日下午到学校礼堂参加语文老师开展的活动,望大家做好准备,准时参加。
2018年5月30日
八(3)班语文小组【答案】(1)示例一:④⑥⑦⑧;按照人文风景分类;示例二:②⑤⑥按照自然风景分类;示例三:⑥⑧按照红色旅游(革命遗址也可);示例四:④⑦按照历史古迹;示例五:⑥⑦按照战斗遗址(军事类)
(2)娄山关。
理由:一是拆字法;二是根据“残阳铺满天”一句联系到“残阳如血”从而想到《忆秦娥·娄山关》猜出即可。
(3)①“通知”要居中。
(位置不对)②“全班同学”称谓要顶格。
(位置不对)③没有写活动的具体时间。
④没有写出活动主题。
⑤落款署名和时间位置颠倒了。
【解析】【分析】⑴可分别按人文风景、自然风景、红色旅游等分类。
人文风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风景。
自然风景:没有人为因素的大自然景观。
红色旅游: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
熟知景点内容,才能准确分类。
⑵谜语中的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和人们的认识规律,把一个字拆开,分解成几个独体字,或者给一个字的组成部分赋予一定的意义。
而“起楼不要木”就是去掉“楼”中的左偏旁“木”。
由“有人便是仙”推知“无人便是山”,而“残阳铺满天”一句即可联系到《忆秦娥·娄山关》,整合在一起便是“娄山关”。
另外还有注意一个关键性提示,即“打一遵义旅游景点”。
⑶①标题:第一行正中间写“通知”两字,也可根据需要在“通知”前加一些有标示内容的文
字,如“紧急通知”、“××(单位)关于××××的通知”。
②通知对象:一般在正文之前第一行顶格写,下加冒号。
在日常简单的通知中,正文内容已经明确了通知的对象,那么开头的对象名称可省略。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内容要具体明了,写清原因、目的、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
④署名和日期:发出单位和时间分两行写在正文末尾的右下方。
本题在标题、称呼、活动时间、活动主题以及署名和时间都有问题。
按上面的要求一一改正即可。
故答案为:⑴示例一:④⑥⑦⑧;按照人文风景分类;示例二:②⑤⑥按照自然风景分类;示例三:⑥⑧按照红色旅游(革命遗址也可);示例四:④⑦按照历史古迹;示例五:⑥⑦按照战斗遗址(军事类)
⑵娄山关。
理由:一是拆字法;二是根据“残阳铺满天”一句联系到“残阳如血”从而想到《忆秦娥·娄山关》猜出即可。
⑶①“通知”要居中。
(位置不对)②“全班同学”称谓要顶格。
(位置不对)③没有写活动的具体时间。
④没有写出活动主题。
⑤落款署名和时间位置颠倒了。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类整理的能力。
答题时要熟知景点内容,才能准确分类。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通知的能力。
答题时要熟悉通知的格式和通知的内容,才能准确作答。
17.2018年5月14日早上,3U8633航班在飞行中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机长冷静备降成都。
(1)【观点论述】事故发生时,驾驶舱玻璃破碎,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机长刘传健沉着操控飞机,在恶劣的环境下,靠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备降。
“萨利机长”刘传健得到网友盛赞。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航空史上的一次奇迹。
对此,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看法。
(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描绘了三国时期一位有责任感的名将在长坂坡救主的故事。
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故事简要叙述出来。
(60字以内)
(3)【拟写对联】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古有名将救主展勇敢负责
下联:________
【答案】(1)这一创举是勇于担当的表现。
其一,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机长仍沉着冷静,体现了其勇敢;其二,这次备降挽救了多人的生命,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
因此,刘传健应受到社会的褒奖。
(2)长坂坡大战中,赵云在混乱中与甘、糜两位夫人和阿斗走散。
后来他找到糜夫人,糜
夫人将阿斗托付于他。
赵云抱着阿斗冲出重围,成功救主。
(3)今存机长备降现沉稳冷静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
学生能否抓住文字中的关键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这类题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把握关键点的能力,难点是组织准确有序的语言再表达。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机长刘传健沉着操控飞机,在恶劣的环境下,靠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备降。
“萨利机长”刘传健得到网友盛赞原因: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机长沉着冷静,勇敢担当,挽救了多人的生命,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首先根据对《三国演义》的阅读积累,判断出人物是赵云,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曹操前来报仇,慌乱中,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曹将杀来,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七进七出,曹操传令活捉赵云,赵云就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上联:古有名将救主展勇敢负责,根据刘传健的事迹,对出下联:今存机长备降现沉稳冷静
故答案为:(1)这一创举是勇于担当的表现。
其一,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机长仍沉着冷静,体现了其勇敢;其二,这次备降挽救了多人的生命,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
因此,刘传健应受到社会的褒奖。
(2)长坂坡大战中,赵云在混乱中与甘、糜两位夫人和阿斗走散。
后来他找到糜夫人,糜夫人将阿斗托付于他。
赵云抱着阿斗冲出重围,成功救主。
(3)今存机长备降现沉稳冷静
【点评】(1)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
答题时应注意,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需结合材料提取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答题时应注意,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1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B. “牺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玉帛,指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C.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