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现代住宅给排水管道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便面上看似简单

的管道排列那样,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鉴于住宅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住宅给排水设计人员应当以技术可行性、花费经济型、外观美化性和空间节省性

的原则,在不断的工程实践中,探索最佳的设计方式,努力探索创新,不断满足

人类居住理念、新建筑技术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

1.1给排水管道间距布置不合理

目前在部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着内埋地建筑给排水管线布置间距不满

足规范要求的问题。管线的位置和净距难以满足要求,这使得给水管线存在被污

染的风险。

1.2防堵塞、耐腐蚀的问题

排水系统的设计是给排水设计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当中需

要有较为严格的标准。但是大多数的建筑都是在工程建造施工的时候还是存在给

排水设计不合理、不科学。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随商

业化的渗透,在正常生活中的用水设备、用水单元和用水量均大大增加和变得更

加复杂化,且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从而给建筑给排水系统特别是排水

系统增大了许多运行压力。另一方面,建筑的排水管由于污水携带杂质较多且有

些污水甚至腐蚀性,因此我们在排水设施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着重在抗堵塞、

抗腐蚀这方面进行重点设计。排水流线组织尽可能顺畅合理,从而可以避免建筑

因为排水管堵塞等问题而造成建筑自身功能上的下降。

1.3屋面及阳台的雨水排出问题

在现有的部分建筑中,屋面及阳台的雨水排放设计不合理,屋顶、阳台雨水

与空调凝结水共用一根管道排放,或者雨水与凝结水不作处理直接排入雨水井。

共用管道,很有可能造成排水不畅或者管道堵塞,进而导致雨水倒灌,给室内地板、家具造成破坏。同时,阳台地漏水封易蒸发,造成室外窨井异味通过地漏或

冷凝水管排水三通进入室内,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此外,下雨天时,排水声通过

凝结水管会传到卧室,造成噪声污染。

1.4地漏设置不合理

地漏是建筑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封深度对于建筑环境具有很大的

影响。在目前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没有考

虑实际的排水状况,在设计图纸上未标明地漏水封深度的相关要求。这使得地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管道负压造成水封破坏,从而使得有害气体进入室内,造成有害气体通过地漏进入室内,造成室内环境被污染。

二、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2.1排水管道设计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住宅的污水排水管道宜于设置在住宅所在的

楼层套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限制的因素,实际的管道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真正

按照设计规定进行的十分少见。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都是基于成熟的工程施工经

验和合理的技术布局而制定的,由于现实中因素的原因而未按照规范设计与布置

给排水设计细节要点总结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易错问题汇总 一、给水部分: 1、小区设计用水量中,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计入正常用水量。 2、延时自闭式大便器冲洗阀的最低工作压力为0.10~0.15MPa。 3、生活饮用水池(箱)的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低不小于25mm,最大可不大于150mm,当进水管管口为淹没出流时,应采取真空破坏器等防虹吸回流措施。 附:设置在地下室的水池,尤其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以下的水池当池中的最高水位比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管底低300mm以上时,此水池可认为不会产生虹吸倒流,上述限制可不设置。 4、生活饮用水管网向消防、中水和雨水回用等其他用水的贮水池(箱)补水时,其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mm。 5、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否则应采取防污染措施。 6、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的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

7、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 2)静水压力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置减压或调压设施,住宅套内分户用水点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05MPa。 3)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8、居住建筑入户管(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至水表的管段)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9、减压阀前应设置阀门和过滤器,需拆卸阀体才能检修的减压阀后,应设置管道伸缩器;检修时阀后水会倒流时,阀后应设置阀门。减压阀节点处的前后应装设压力表。 10、给水管道中设置管道过滤器:减压阀、泄压阀、自动水位控制阀、温度调节阀等阀件前应设置;水加热器的进水管上,换热装置的循环冷却水的进水管上宜设置;水泵吸水管上宜设置。 附:管道过滤器不需串联重复设置。 11、室外给水管覆土深度: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行车道下的管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0m。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教育投资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目前,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对新建、扩建学校有着刚性的需求。本文对中学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建筑设计,平面布置,设计要点 Abstract: the school is in a planned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organization, is the cradle of talent training, it is for the growth of the students and future business character and culture lays good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first posi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ducation enterpris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multi-level, form, discipline class education system of basic is complete. Education investment intelligence is th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education career material base,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key of success or failure. At present, China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basic popularization, for new construction, expansion school has a rigid demand. This paper to middle school building design points are simple analysis. Key word: architectural design, layout, the design key points 1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1.1、符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协调好与城市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遵守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细则及有关设计规范。 1.2、符合国家和有关办学场地、校园规划、校舍建设的规定,符合地方市政府关于初中学校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原有的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留有发展余地。 1.3、交通流线组织原则: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设置缓冲距离有利于交通组织及车辆停靠,出入口优先选择靠近主要街道的次要道路,使得交通便利、安全,以及既面向所服务的住宅区,又不横跨主要道路。入校后应直达教学楼,不应横跨体育场及绿化区。人流、车流、物流应尽量

浅析建筑设计中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浅析建筑设计中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摘要:建筑的发展,在现在的建筑当中面积的增大,生活人员的增多,建筑中原有的给排水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给排水发展的历史、注意的问题,阐述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艺流程;节能设计;节水工程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the building in the area of now increases, the increase of life personnel, building zhongyuan some water supply system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ow,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drainage design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Key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rocess; Energy saving design; Water saving project 一、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原有的套设计习惯。根据资料显示,建筑能耗约占整个社会能耗的1/3,高居榜首。因此,节能、节水就至关重要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作为一个从事建筑给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应清醒地认识本专业在建筑节能、接水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节能节水放在首位。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 二、给排水工程设计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一加药一絮凝池一沉淀或澄清池一滤池一消毒清水池一二级泵房一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

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发表时间:2015-10-13T16:27:20.5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作者:张月[导读]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必须本着技术、安全、经济性的原则,在实践中创新,力求寻找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 摘要:给排水作为现代住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给排水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必须本着技术、安全、经济性的原则,在实践中创新,力求寻找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分析 一、住宅建筑的给水设计 1、室内给水管管道的敷设 在现阶段,新建住宅中的一厨两卫较为普遍,有的住宅甚至配有一厨三卫、一厨四卫,且厨房、卫生间、阳台各用水点位置均较分散。分户支管至用水点间管道如沿室内楼板下吊设,必然要求设室内吊顶,管外壁还应有防结露措施,给住户装修带来不便,毕竟不是所有住户都想设吊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第3.5.18条规定,给水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所以现在很多的工程都会将户内给水管道再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但应注意:设于找平层内给水支管施工完毕后,应在其位置做上明显的标记,以免住户装修时破坏给水管道。 2、给水管网的控制阀门设置 传统的单元住宅给水设计是在引入管的起始端和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室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笔者认为引入管起始端和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①立管管道及其阀门有破损漏水时,及时关闭阀门进行维修。②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小区室外支状管网增设分段控制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管网末端埋地管道发生事故漏水时,可以利用分段控制阀门关闭水源进行维修,而不影响上游用户的用水,以停水范围不超过100户时设室外总控制阀。 3、室外阀门的安装方式 室外安装的阀门大部分都是管径不大于50mm时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50mm时采用闸板阀或蝶阀,一般均是法兰连接有国家标准图。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装于地下的阀门一旦损坏时如何更换。埋于地下的管道没有多少伸缩的余地,更换阀门时很难塞进法兰垫片,常常要挖地坑和割管子,费时费力,停水时间长。如果在施工图设计时,在每一个法兰连接阀处设一个伸缩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一点,教科书和规范上都没作规定,却十分实用,且投资不多。 4、燃气热水器的进出水配管 有很多人家里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家里的自来水龙头水很大,出流水压也高,但是从热水器出来的水却很小,甚至连火也打不着。实际上这是由于燃气热水器进、出水的配管不合理造成的,燃气热水器内的加热盘管阻力系数已经很大了,若是配管过长、管径过小、水头损失会成倍地增加,出流水头将无法满足要求,流量也就变得很小,而燃气热水器的设计又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执行的安全规范,其中一条就是在流量不足的情况下,热水器不能启动,这就造成了热水器打不着火的情况。因此,在设计中必须重视这一点,使卫生器具的热水配水点应尽可能地靠近燃气热水器的热水出水口以使热水管道最短,按使用热水的情况优先考虑的顺序应该是:浴缸-淋浴器-洗脸盆-洗衣机用水点,此外,还可以考虑适当增大燃气热水器配管的管径,从原DN15增大到DN20这样可以基本解决这一问题。 二、住宅建筑的排水设计分析 1、厨房排水管道设置 厨房洗涤池排水支管尽可能直接在楼板上接入排水立管而避免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而对于厨房地面排水是否设地漏,目前还尚有不同的看法。现代生活厨房地面一般已很少用水冲洗,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清洁,厨房地漏由于长时间无水补充,水封内存水蒸发后臭气返串地漏进入室内。同时,取消地漏还可避免地漏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但是实际使用中尚存在使用不当或器件损坏以及管道爆裂的情况,此时厨房地漏就起到及时排放的作用,避免溢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厨房与阳台相邻的情况下,可不设地漏,利用阳台地漏及时排除积水。如果厨房未与阳台相邻的情况下,厨房需考虑排水需求,此时建议设计密闭地漏来避免水封的破坏,防止地漏以下的有害气体、污水、病菌和害虫通过排水支管进入室内影响环境质量。 2、卫生间排水管道设置 同层排水是指在同楼层内平面施工敷设使得污水及废弃物的排放达到或超过同类和其他排水方式,顺利进入排水总管,一旦发生需要疏通清理的情况,在本层套内就能解决问题的排水方式。为了不使卫生间污水横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排水管道的敷设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降板同层排水方式 降板同层排水方式是近年来较多采用的一种方式。卫生间楼板下沉的设置方式参照《住宅卫生间》01SJ914。具体做法是卫生间的结构楼板下沉350mm左右,作为管道敷设空间。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楼板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面层。 (2)沿墙敷设排水方式 该方式排水支管和器具排水管在本层结构楼板上方暗敷在非承重墙内或明装在墙体外,与排水立管相连。该排水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但是其不足之处是:采用该方法时,设计时要采用一定形式的卫生器具,例如:大便器为后出水壁挂式。这种产品选择余地比较小且应采用相对应的固定支架。 地漏问题是沿墙敷设排水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针对国内传统做法,卫生间均设置地漏。对于有些采用侧墙式地漏,存水弯设置在管道井中这种做法并不是真正的同层,且不具备普遍性(管道井并不是都有)。新开发的侧壁地漏或多通道地漏埋在垫层和结构层内虽可解决此问题,但卫生间垫层厚度需增加到100mm左右,而且必须土建施工预埋。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沿墙敷设排水方式只适用于大户型住宅卫生间和大面积公共卫生间。

住宅给排水设计要点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们在购买住宅时,除了关注住宅的楼层、面积、平面布置等因素外,同时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住宅设备上。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现结合本人在住宅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谈谈住宅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特点。 1.水表设置及给水支管敷设: 1.1 关于水表设置。长期以来,我国住宅水表均设于室内厨房或卫生间等用水集中处,对于用水点较多且分散的住宅,有时甚至一户内设多个水表。近年来,水表设于户内而引发的诸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入户抄表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可能导致的入户抢劫,使住宅私密性及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管理人员抄表不易且抄表劳动强度大:个别用户偷水而管理部门无法制止及处罚等。由于这些问题的产生,水表出产已成为必然的选择。为此,新修订的国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第2.5.8条规定:住宅建筑应装设分户水表,分户水表或分户水表的数字显示宜设在户外。水表出户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a.分户水表集中设于屋顶(水箱供水)或底层空间内(变频供水)。这种方式常用于多层单元式住宅中。一般一个单元梯位水表设一个水表井(箱),分户水管沿室内管井或建筑外墙引入户内。其优点为;抄表方便,抄表人员劳动强度低,可以杜绝用户的输水行为。缺点是:管材耗量大,管道水头损失大,需占用较大空间的管道井,如设于外墙则易影响建筑外观,分户支管不易检修。 b.水表设于楼梯休息平台处。给水立管设于平台处,每户设一水表箱;将水表箱嵌入休息平台两侧墙体中。其优点为:分户支管短,较节约管材,管道水头损失也较小,缺点是:水表分散设置,抄表人员劳动强度较大;通常室内消火栓箱也明设于休息平台处,因而使本来就拥挤的休息平台更为局促,给住户通行带来不便。 c.水表每层集中设于水表间内,分户水表整齐靠于墙面。其优点同方式b 相同,缺点是:分户管道必须沿公共走道楼板下引入室内,因而走道内要求设吊顶。 d.将传统的普通机械式水表改换为远传水表或IC卡智能型水表。远传水表计算准确且无需抄表,此卡表需用户预存入一定数额水费,将充值后的IC卡插入水表的读码器中即可用水。由于远传水表和IC卡表价格相对昂贵且在技术上仍存在一定问题,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以上几种水表出户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具体在工程实际设计中采用何种方式,应由设计入员根据住宅的性质、档次及当地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确定。 1.2 给水支管布置与敷设。目前,新建住宅中一厨两卫已很普遍,有的住宅甚至配有一厨三卫、一厨四卫,且厨房、卫生间、阳台各用水点位置均较分散。分户支管至用水点间管道如沿室内楼板下吊设,必然要求设室内吊顶,管外壁还应有防结露措施,给住户装修带来不便,毕竟不是所有住户都想设吊顶。(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15-2000(送审稿)第3.6.18条规定,给水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实际上,如果将接往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水点给水支管串接在一起,其支管外径均会超过25mm。因此,为了满足规范的要求,给水支管入户后即接入分水器,分水器暗设于厨房或卫生间墙体内,通过分水器后接往各用水

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的解析

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的解析 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对于这种建筑设计环保节能的应用来说,其具体的设计手段和方式还是比较多的,本文就重点针对这种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标签:建筑设计;环保节能;应用 引言 环保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这种环保节能目标的实现来说,重点从建筑行业中进行贯彻落实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工作来说,针对相应的建筑设计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设计确实能够提升其最终的环保节能效果,这一点也是当前建筑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应用的必要性 对于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环保节能工作的实际应用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还是比较突出的,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主要表现在环保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出较强的作用: (1)从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上来看,这种环保节能的应用具备着极强的价值,因为建筑行业是极为突出的一个耗能产业,对于这种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其相应的能耗数量,不能够从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降低上进行控制,因为这不符合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只能够从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设计规划上进行有效地控制,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其相应的节能效果; (2)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实际状况中来看,当前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相对于这些问题来说,重点加强能源的节约控制以及环境的保护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并且这一点还必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中,建筑行业更是应该首当其冲的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环保节能,这也就成为了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应用的一个必要性体现。 2建筑設计中环保节能的应用 ⑴恰当选择施工材料 对于建筑设计工作来说,相对应的施工材料选择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对于这种建筑材料的恰当选取来说,其除了要重点控制好质量以及成本等关键因素之外,还应该针对这种节能环保要素进行充分的关注,尽可能的提升节能环保的效果,促使其能够在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表现出较好的作用价值,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对于这种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按照其后续使用的不同

建筑设计方法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方法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27T15:24:46.9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作者:赵得祥 [导读] 这一基本原则是指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自身的基础功能以外。 摘要:伴随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电器设备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而建筑设计技术也要相应的向前发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的多样化需求,进而为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接着研究了建筑设计的方法,最后深入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 一、建筑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设计与联系性原则 这一基本原则是指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自身的基础功能以外,还需要对建筑的不同组成部分和不同功能进行综合化的考虑,将整个建筑的构成和相关规律通过合理联系的方式作为整体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设计,同时注重建筑物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结合、制约等多个方面,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对彼此联系的多个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进而充分表现建筑的特征和规律。 2、有序性设计与最优化原则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当是有序并且分为不同层次的,在建筑物的系统结构中,高一层系统往往是由多层次的低层系统组合而成的,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考虑,建筑物内部的不同结构应当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建筑物的不同的空间序列也应当有更为明确且合理的组织,建筑物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为明确。同时,建筑设计师还应当针对建筑物不同部分的联系和发展趋势、功能使用方向、活动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多方面考虑,最终筛选出最优化设计方案,达到不仅要满足当前的设计需求,还应该考虑到未来建筑物发展的变化,最终让设计出的建筑物能够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发挥更好的功能和效果的最优化设计原则。 3、综合性设计与统一性原则 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也应当注重对其基础功能、自身结构要素以及内外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在综合性考虑的基础上,将建筑物的不同结构部分及相关要素进行合理且针对化的应用,同时对建筑物每一部分进行综合化的分析,最后再根据相互之间的比较从不同角度对建筑加以重新更改和整合,最终达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能够相互统一的优秀目的。 二、建筑设计的方法 1、平面功能法 平面功能法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重要方法,在对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建筑平面进行具体分析,平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建筑使用功能。平面功能法主要使用方法是:先分析用地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使用的性质,从建筑的使用功能出发进行平面的合理组合,并且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 2、结构法 结构法是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表达的宗旨是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建筑的设计。建筑空间与结构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达来诠释建筑物的性质和形式。 3、构图法 搞清楚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是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建筑设计通过构图的几个重要因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主从、比例、对比、均衡、韵律等形式美的具体规律。 4、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主要是通过我们要系统的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和提炼自然的法则、历史、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及思想,以这些来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相关的建筑设计,极力想通过设计的建筑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这个方法对于建筑师是非常难掌握的。 5、符号象征法 符号象征法是我们把约定俗成的符号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内部的装饰部位,或是用符号来演绎建筑平面和空间体量。虽然很多的建筑在设计时生硬的照搬这一特定的符号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体现建筑的文化,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大量的运用在一些对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中,例如企业可能想通过企业符号在建筑设计时很好的融入其中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等。 6、综合法 这个方法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在很多的群体建筑设计中,将不同的个体建筑分析为不同的几何形体来作为总体设计的一个大方向,使每个建筑单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手法通常是运用到大型的综合建筑设计中。 三、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 1、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创新理念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 2、建筑工程设计中科技的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

基于对住宅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的思考

基于对住宅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的思考摘要:本文结合国家规范要求,详细介绍了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成功做法。 关键词:住宅;给水排水;设计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national standard requirement, detailed introduces modern residential water system design of some of the successful practices. keywords: residenti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n94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水表的设置方式现代住宅要求使用的水、暖、电、气应做到计量出入户。其目的是便于计量、便于维修、减少打扰。为此《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第3.4.17条规定: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水表。在实际工程中,水表有以下几种设置方式:1.1设置在室外的水表箱内这种方式常用于多层单元式住宅中,分户水管沿建筑外墙引入户内,相应水表集中在外墙的水表箱内,此种方式在南方一些地区应用很普遍。水表的位置根据供水方式可在底层也可在屋顶层。建议给水管道入户后加设一个控制阀,以便于住宅户内的管道维修,户外水表。 1.2设置在专用的水井内这种方式在北方地区的高层和多层住 宅普遍使用,总给水立管及各分户水表均设在专用的水井内(水表分设在各楼层),由水表至各户的给水横管敷设在楼面垫层内层,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刚需和改善性购房已经成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军。房屋的定义已经由原先的解决住房问题向舒适居住的方向转变,住宅建筑舒适性的改善体现在住宅建筑的各个方面,以住宅建筑中的给排水为例,其是住宅建筑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住宅建筑内的给排水进行合理的设计将能够优化住宅建筑中的相关功能,通过功能的转变将能够使得住宅建筑居住的更舒适、更方便。文章将从住宅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与住宅建筑的功能优化这一突破口入手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些要点进行分析。 标签:住宅建筑;给排水管;水表 前言 新时期,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建筑被赋予更多的功能。从原先传统的单一居住属性向着舒适化家居的方向转变。在住宅建筑居住转变的过程中,不仅仅表现为住宅建筑居住面积的改善,更是住宅建筑功能的改善,住宅建筑给排水是住宅建筑功能改善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取决于住宅建筑中的厨房、卫生间的给水排水设计,通过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进行优化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民众对于不断发展的住宅建筑功能的需求。 1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对于水表的设计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厨房、卫生间使用的水、电、气应做到三表计量出户。通过对水、电、气表进行集中使用的目的是方计量,避免人为因素对上述水、电、气计量所造成的干扰。根据国家住宅建筑给排水相关规范中的要求:住宅建筑中的分水表应相对集中管理且应置于户外,对于设置在户外的谁水表可以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水表的管理方式。一般在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中,对于住宅建筑中的水表主要采用的有以下几种设置方式:(1)设置在住宅建筑的室外水表箱内,一般这一住宅建筑水表设置方式多应用于多层单元式住宅建筑中,进入分户的水管沿着室内管井或是建筑外墙进入室内,各住宅建筑的水表统一设置与住宅建筑外墙的水表箱内。这一水表设计方式在南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较多。此外,对于住宅建筑水表的位置可以根据住宅建筑采用供水方式的不同设置在住宅建筑的底层或是顶层。在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用户的水管维修建议在设计时为各分户加设一个控制阀。(2)将住宅建筑水表设计在楼梯间处的水表间内,这一住宅建筑水表设计方式多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由于给水管及水表间多分布在楼梯间或是走道外,水表间至各户的给水横干管敷设在楼板下面。采用这一住宅建筑给排水布设方式所存在的不足是各楼层的管道数量较多从而对住宅建筑给水管网施工和管理都带来了较多的困难。(3)将水表设置于厨、卫内并采用智能型水表。这一水表设置方式适用于信息管理较为完善的城市,且不足之处是采用这一住宅建筑水表设计将会极大的增加住宅建筑给排水的建设成本。(4)设计电子远传水表,相对于传统的抄表方式,新型电子远传水表能够对住宅建筑中的水表进行自动化

环保节能下的建筑设计及技术措施

环保节能下的建筑设计及技术措施 摘要: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将从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的紧密关系、环保节能前提下的建筑设计原则及环保节能建筑设计的技术措施等方面探讨现代化建筑设计新 理念。建筑设计 关键词:环保节能建筑设计技术措施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不断地改善,居民住宅纷纷进行装修改造,居民装修不仅要考虑美观舒适,还要在考虑到设计的个性的同时,兼顾以人为本环保与节能的室内设施的设计和运用。 1 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的紧密关系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与节省能源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人类可以自主建造舒适的建筑内部环境,但人工化的舒适通常依赖于照明、空调和通风等高耗能设施,且舒适度的提高又往往以耗能的增加为前提条件,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当前环境和能源危机,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与安全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占整个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每年由于新建和改建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带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同时在建设过程中

还存在水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严重问题。如不注意防止水、土和空气的污染,绿化与水面严重不足、空气污浊、气温升高、能耗剧增。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结果是建筑系统内和建筑系统外的物质良性循环与能量的良性转换受到严重破坏,也就是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居住区中的气候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再生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是一个直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人类所面对的巨大挑战。 2 节能环保前提下的建筑设计原则 现如今,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短缺的压力,“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成为当前最热的话题,绿色节能建筑的标准应该统一的,节能建筑就应该是环保建筑,充分利用阳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节电节水,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上要遵从以下原则: 首先是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建筑设计的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的原则,指的是对各种建筑用的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其次是对环境影响最小。要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止建筑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二是尽量使用本地建材。这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项措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重复利用建筑 材料。在建筑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这是鼓励利用建

建筑设计方案控制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方案控制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6T13:54:29.883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上作者:韩冰 [导读] 本文主要对建筑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74)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建筑的方案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不仅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同时对于建筑外部的环境也存在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建筑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方案设计;建筑设计重要性 前言 从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内部运行情况来看,建筑设计过程大体可以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前期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因此,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方案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和过程复杂的工程,需要对各种因素,结合业主的需求以及根据投资规划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整合,进而来确定建筑的面积、空间、平面立面等,方案设计关系到建筑设计的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一定要加强对方案设计的重视。 1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现状 所谓的建筑设计就是在为了达到一定的建筑目的而进行的设计,其中包括建筑的视觉美感和使用功能等诸多的方面。同时建筑设计是将己有的施工材料和技术相结合,包含的范围较广,且涉及到的领域也相对较宽。建筑的方案设计是建筑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首要环节,在设计初始阶段,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空间大小、地质状况、周边环境以及附近居民的生活习惯等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虑,结合居民的实际需求与建筑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的面积、空间、造型等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建筑方案设计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于方案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方案设计的尴尬地位。为了对这一现状进行改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和规划: 第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对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同时做好数据的整理工作,为以后的建筑施工提供方便。 第二,要进行资料的分析工作,同时对于其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建筑面积相应指标的分析和比较,最后对最佳的面积指标进行确定,进而提出科学的建设方案,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以后的建筑施工提供一定的方案参照。 第三,要在方案设计之后编制相应的任务书,将每个建设项目的细节进行规定,相关的设计和施工人员要对任务书进行研讨,对具体的建设工程的施工方式等进行分析,从而改进任务书的内容。 2建筑设计方案关注的要素 建筑设计过程要经历环境设计-总体设计-单体设计-细部设计的递进发展。方案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的主体,需要大量的分析、收集整理以及沟通工作,将各种因素以及业主的要求和投资、规划条件和各专业的技术要求进行整合,确定建筑的总平、体量、空间、立面、平面以及场地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灵魂。 2.1文化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2.2功能要素 在招投标之前,由于尚无建筑方案雏形,建设单位对功能需求的描述往往是粗线条的,大量技术指标尚有待细化与明确。因而,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基于中标方案对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并逐一验证落实。同时,力争通过功能集成,碰撞、激发新的想法和创意,使功能更趋完善与优化。 2.3成本要素 建筑成本对建筑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影响,降低成本是每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方案设计影响着建筑的成本控制。目前成本指标已成为限额设计的一项硬性约束,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结合具体的中标方案,对建筑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成本限额指标对功能、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优化与协调。一个好的方案会合理确定立面材料、结构形式,在结构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体量组合设计,通过精心详细的设计能够把普通的材料设计出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样就解决了建筑的结构问题,降低了建筑材料使用的成本。 3建筑方案设计控制方法 3.1功能完整性和创造性空间 建筑,作为一个单位空间,相对来说是静止的空间,然而在做整体空间构成时便构成动态的空间。建筑方案设计不仅是建筑的艺术,一个好的建筑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独立存在,无论空间建筑包含何种功能,创造空间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所谓建筑的整体空间,是由点、线、面的某种组合而成立的单位空间作为要素构成的。因而可以说单位空间作为建筑整体空间的构成是至关重要的。建筑师常用曲面和斜面来构成空间,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动态的空间效果。建筑不仅可以向上发展,而且可以向四周流动。建筑空间有内、外空间之分,作建筑设计时必须将内、外空间有机融汇在一起,这样才能使整个建筑给人一种自由、舒适的感觉,使观者宛如喝一杯醇美、芳香的酒,实实在在感到美的享受。 3.2整体平面设计 建筑的整体平面设计是方案设计的第一步骤,主要是对于建筑出入口、内部环境、图底关系以及建筑的竖向设计等。建筑的平面形状基本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或者是上述几种形式的演变和组合体。平面造型主要取决于建筑师的总体构思、所设计对象的功

住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设计探析

住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设计探析 摘要: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给排水系 统在整体建筑中处于一个关键枢纽的地位,其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 筑的质量与在实践应用中的使用年限。与此同时,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完善与否将 与建筑中所有家具设备的使用息息相关。本文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明确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建筑给排水在房屋使用中有重要作用,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使用效果。而建 筑给排水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计与安装质量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出 现质量问题,影响居民生活。在对其设计要注重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严谨性,并加强监管、审核和监督,以保证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给水管道及附件的损坏造成水资源浪费 给水管道的老化,会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埋在地下的给水管道出现破损很难被 发现,会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而阀门、水龙头等的磨损、锈蚀等,也都会无形中浪费水 资源。此外,给水附件如果选择上不合理,就会导致实际的用水量高于出水量,这些都可造 成水资源的浪费。 1.2排水管道设计 排水管道设计要重视管道材料的选择,要选择耐腐蚀性强的材料或者高质量的结果设计。因为排水管道一般排放的是生活污水,若选择劣质或者是抗腐蚀性能不强的材料,很可能会 造成管道渗水,甚至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效果。在选择排水管道管材时,应该加强对质量的 审核,保证管道材料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 1.3前期考虑不周导致的倒流防止器问题 众所周知,在城市这一复杂庞大的大环境中其地下地上环网结构相当繁复,因为其内部 存在的各个阶段的水压也大不相同,需要建筑设计者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和改善。如果为了经费和利益考虑,或者是工程中的麻痹大意造成倒流防止器的装备缺失, 那么一旦在城市环网中出现高低相差巨大的压力情况时,就会发生因为压力过高的接口,其 中所拥有的水流在进行流向时经过某一压力低的接口时,两者会发生激烈的“冲突”敬畏导致 城市的水表发生了严重的倒转情况,甚至遍布在城市管网内的水流将会与小区管道网内的水 发生交汇,进而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建筑给水设计要点 第一,水表设计需科学。在设计阶段,需要对水表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评估,将其易于抄 写作为重要的考虑项目,通常将水表设置在室外环境或者放置在楼梯间位置。在住宅建筑过

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探讨

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8-05-17T15:16:12.3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作者:李玮[导读] 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市 830002 摘要:建筑住宅楼给排水系统看似简单,但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应本着技术、安全、经济性原则,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要求。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水表;管道敷设引言 在住宅设计中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住宅建筑中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性,它是其他建筑系统所无法代替的,且这个系统如果运行不畅,那么将会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多的麻烦和不便,因此,在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它的地位尤为重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现代工程的设计实践,结合国家对给水、排水设计的规范要求,将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成功案例进行总结,并在实际的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增加一些自己独特的思路,同时为接下来的给水排水设计人员们提供一些经验。 1 常用的技术方法 1.1水表的设置方式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第3.4.17 条规定“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根据建筑物采用的给水系统及水表种类选用等方面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水表的出户问题。 1.1.1设置在室外的水表箱内 水表的位置根据供水方式可在底层也可在屋顶层。建议给水管道入户后加设一个控制阀门,以便于住宅户内的管道维修,户外水表箱应加锁,由小区管理人员统一管理。 1.1.2设置在楼梯间处的水表间内 对高层及超高层住宅或建筑外立面有特殊要求的住宅,给水立管及水表间均设在楼梯间或走道外,由水表间至各户的给水横干管敷设在楼板下面,此种设置方式的缺点是管道的使用量增加较多,给施工和管理都增加了难度。 1.1.3设置于各楼层处 这种设置方式的给水系统亦不受供水方式的限制,可选用容积式或旋翼式水表,适用于塔式或一层多户的多、高层住宅建筑。具体来说,分户给水支管及入户水表设于各层专用水表间或管道井内,水表宜高出本层楼面以上,并在相应的位置设检修门,以便于对水表的管理与维护。室内给水支管的敷设方式,其优点是不增加上、下行分户给水管线的长度,节省管材投资的同时,也降低了给水管道的水头损失;缺点是水表设置较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而且设置专用水表间也占用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面积。 1.1.4采用IC卡(或TM卡)智能型水表 采用智能型水表,对于高要求的住宅小区,小区开发商一般都会采用自动计量系统,这个自动计量系统能够实现水、电、气三表全自动化的计量收费管理。智能抄表系统所指的是通过在用户的水表上装上辅助装置,并通过导线来将用户用水量的数据传输到户外的信号收集器中,以此来收集用户的用水量。 1.1.5采用电子远传水表 对于高标准住宅小区,开发商一般采用自动计量系统,对水、电、气三表实现全自动化收费管理。智能抄表系统是通过在水表上加装辅助装置,用导线将用水量信号传输至户外的信号收集器完成的。 1.2给水管的敷设及材质选用 1. 2.1给水管的敷设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5.18条规定,给水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应注意:设于找平层内给水支管施工完毕后,应在其位置做上明显的标记,以免住户装修时破坏给水管道。 1.2.2给水及热水管道材质的选用 由于镀锌钢管存在着与水中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红水”、“黑水”等问题,影响水质。目前,广泛采用新型建筑给水塑料管而淘汰镀锌钢管。铜管仍是高档住宅的首选,但价格高。一般在热水系统中采用带保温套的紫铜管、聚丁烯管(PB管)铝塑复合管(PEX-AL-PEX)PEX管、PPR管等。UPVC管和PE-AL-PE管适用于冷水供水系统。 1.3排水管道敷设及材质选用 1.3.1厨房排水管道设置 厨房洗涤池排水支管可直接在楼板上接入排水立管,建议厨房内不设地漏。现代生活中厨房地面一般已很少用水冲洗,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清洁,厨房地漏由于长时间无水补充,水封内存水蒸发后臭气反由地漏进入室内。同时,取消地漏还可避免地漏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 1.3.2卫生间排水管道设置 为了不使卫生间污水横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排水管道的敷设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卫生间地面楼板下沉,污水横管设于下沉室内。这种方式对排水管道的施工较为方便,但检修管道则十分不易。在实际工程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下层住户靠卫生间处楼板及侧墙发生渗漏现象。由于无法查找出漏水的原因,上层住户只能将整个卫生间地面凿开重新翻修,凿开后才发现下沉室内积满水,积水经侧墙渗入下层。另外建议在下沉室侧面设置侧排地漏,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积水。 2)采用侧排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