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给水和排水系统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给水和排水系统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给水和排水系统设计在建筑工程中,设计一个健全、高效的给水和排水系统对于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给水和排水系统设计进行探讨,重点介绍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一、建筑物给水系统设计1. 给水系统设计的原则在进行建筑物给水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合理布置给水管道和设备,确保管道短、流程顺畅、用水设备合理设置。

(2)保证水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给水的水源、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要考虑进水管道的材质和防腐措施,以减少水质的二次污染。

(3)满足用水需求: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数量,合理计算用水需求,并确保给水系统的设计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消防用水的需要。

2. 给水系统设计的步骤(1)确定水源和水质要求:首先需要确定建筑物的供水来源和水质要求,例如自来水、地下水或水井水等,并根据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净化设备。

(2)确定用水设备和管道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确定用水设备和管道的布置和数量,包括水龙头、马桶、淋浴器等。

(3)计算用水量和水压: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计算出日常生活、消防以及其他用水的需求量,并结合建筑物的高度和布局来确定所需的水压。

(4)选择管道材质和规格:根据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和规格,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长期可靠性。

(5)设计管道布局和连接方式:绘制给水管道的布局图,确定管道的走向、连接方式和施工要求,并预留维修检查孔。

二、建筑物排水系统设计1. 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在进行建筑物排水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功能,合理布置排水流向、排水口和管道设备,确保排水畅通和防水效果。

(2)保证排水能力: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数量,合理计算排水量和排水速度,并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和管道尺寸。

(3)防止污水倒流:要采取相应的防止污水反流的措施,例如设置适当的防倒吸装置和反向流阀,以防止污水回流。

住宅给排水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住宅给排水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住宅给排水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住宅给排水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宅建筑也在不断增多。

而在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此,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地形与环境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地形和环境。

地形和环境的不同会对给排水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山区或丘陵地带,由于地势高差较大,所以需要考虑管道斜度和泵站等设施;而在海滨或沿江沿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所以需要考虑防潮、防汛等措施。

二、户型与人口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户型和人口数量。

不同户型和人口数量会对给排水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大型公寓或高层建筑中,人口密度较大,会产生大量污水;而在小区或别墅区中,则相对较少。

因此,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管道数量和容量。

三、管道材质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管道材质。

不同的管道材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PVC管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压性,适用于一般排水系统;而PPR管道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压性,适用于热水供应系统。

因此,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

四、设备选型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设备选型。

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例如,污水泵站可以将污水输送到下游处理站点;而分流器可以将污水分流到不同处理系统中。

因此,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

五、安全与环保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安全与环保问题。

住宅给排水系统若出现故障或泄漏等问题,则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需要考虑安全与环保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和环保。

六、维护与管理在进行住宅给排水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维护与管理问题。

住宅给排水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管道布置及选材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管道布置及选材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管道布置及选材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给排水设计作为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作为住宅建筑,其给排水设计直接与用户居住舒适度密切相关,若设计中的管道布置和选材不当,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文章阐述了住宅建筑给水设计中应如何做好给排水管道选材以及布置。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管道布置;选材引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在现代建筑行业体系发展过程中,住宅建筑占据着重要的比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其对于现在住宅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给排水是建筑内部最为核心的功能模块,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公共特性和使用性。

在这一现实情况之下,必须重视建筑项目的给排水功能设置,尤其对于给排水系统材料的选取更是要慎之又慎,确保给排水综合系统能够满足当前广大居民的现实追求,为我国住宅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一定的帮助。

1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布置要点分析1.1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思路和布置原则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在进行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依照相关标准进行思路的拓展与完善,详细情况如下所示。

1)施工单位需要先对当前所在区域的地下管网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掌握,获得相应的施工数据,在进行给排水管道设计过程中需要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化布设,从而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2)严格遵循有压让无压的原则,以此来满足管道布设方面的需求;3)严格履行单排让双排的原则,以此来确保管道布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4)依照标准施工,深埋高于浅埋,确保管道工作能够正常进行;5)有关材料性能方面,柔性的优先级要低于刚性材料;6)在进行管道埋设的过程中,倘若存在管道高程相似的情况,则需要以大开槽为主要设计模式。

而在布置原则方面,施工单位同样也要严格履行相关内容,详细情况如下所示。

1)当管道布设存在统一平面时,应尽量避免出现重叠排列的情况,以免发生相互干扰的问题;2)在进行管道布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依照主体建筑的核心线路或者是道路结构的中心线路来进行相应的设计与调整;3)为了避免管道布设所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不同管道的功能性与影响力,比如说,有关国民生活饮用水的管道需要和污水排放管道产生较远的距离;4)有关支管道方面,数量越多的支管道布设区域越应该靠近主管道,以此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5)为了确保管道在日常过程中受到外力程度的破坏与影响,施工单位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深度数值的对比,达标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工程与应用;6)在进行架空管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够对居民的日常生活或者是其他建筑的采光质量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7)当施工方案与国家高速公路或者是铁路产生冲突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并将管道与障碍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为垂直。

住宅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住宅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住宅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2、建筑功能:地上,地下3、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上m2,地下m24、居住总套数:套,其中:一室一厅套,二室一厅套,三室两厅套,四室两厅套;5、建筑层数及栋数:六层住宅栋,十八层住宅栋,三十层住宅栋6、建筑总高度: m7、高层建筑防火分类:类8、建筑耐火等级:级9、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10、人防设施:人防设施位于地下层11、人防类别:常6级、核6级、甲类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

二、设计依据1、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详见建施总说明);2、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详见建施总说明);3、本专业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年版)《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50140-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DB42∕T559-20094、业主提供的市政给排水管网资料;(1)路敷设有DN供水干管,可以提供一个DN接管,最不利供水压力为MPa。

(2)市政排水为污水、雨水分流制;路敷设有DN水干管,编号的可供接口的污水检查井标高为m,接管管径为DN;路敷设有DN雨水干管,编号的可供接口的雨水检查井标高为m,接管管径为DN。

三、设计范围1、包括红线以内的室内生活给排水、生活热水、内排雨水、消防给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某二十六层住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图纸

某二十六层住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图纸
1-10.51.1.1.51.59.14.DN40DN50DN50DN100DN50DN50DN100-0.90-0.90-0.90与地下室室内消火栓环状给水管网连通-0.90JL-2SL-1JL-1引至地下室喷淋泵后加压管网LSL-1JL-3JL-3PL-6注:1、.给排水管道对称者编号相同。 2、未注的室内消火栓管道口径为DN100。 3、各层采用单出口室内消火栓,出口标高H+0.80,预埋在墙体内引至栓体,栓口标高H+1.10。DN100PL-4PL-3给排水系统图DN100DN150PL-2PL-1DN100YL-2XL-1YL-1NL-1NL-2PL-51:125XL-2注册师执业印章图纸未盖本院出图专用章施工无效DN502xDN258F21.0012.005F18.0015.007F6F4F9.00%%p0.001F3.002F6.003F8F21.0012.005F18.0015.007F6F4F9.00%%p0.001FDN653.002F6.003F3xDN25DN508F21.0012.0012.003xDN253xDN25DN655F5FDN6518.0015.007FDN506F3xDN253xDN25DN501F%%p0.00%%p0.001FDN653xDN253xDN253FDN404F6.002F3.00DN403.002F6.004F3F9.009.0017F48.0016F45.0015F42.0014F39.0013F36.0033.0012F30.0011F27.0010F24.009F17F48.0016F45.0015F42.0014F39.0013F36.0033.0012F3xDN2530.0011F3xDN25DN4027.0010FDN503xDN25DN503xDN25DN65DN65DN503xDN253xDN2524.0

浅析住宅建筑给排水低碳设计

浅析住宅建筑给排水低碳设计

浅析住宅建筑给排水低碳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住宅建筑给排水低碳设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对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设计方法所存在的高能耗和高排放的问题。

然后,介绍了低碳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并提出了一些低碳设计的具体措施,包括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污水处理的优化和能源的节约等。

最后,通过对一些低碳设计案例的分析,验证了住宅建筑给排水低碳设计的可行性,并总结了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低碳设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住宅建筑在城市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给排水系统的能耗和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

目前,大多数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仍然采用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的方式,严重浪费了水资源,加剧了环境污染。

因此,住宅建筑给排水低碳设计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一些低碳设计的措施和建议,为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一)高能耗和高排放传统设计方法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存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较高的问题。

例如,传统的给水系统通常采用较高的水压力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导致能源浪费。

同时,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来进行运行和处理,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二)水资源浪费在传统设计中,对于给水系统的设计往往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例如,传统的冷热水管道设计中存在大量的冷却和热水回水,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在污水处理方面,传统的设计方法也没有充分利用水资源进行污水再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三)污水处理不完善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只注重排放达标,而忽略了对污水的优化处理。

例如,传统的污水处理设施中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但这些药剂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传统的处理方法对于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无法实现高效的水质净化。

关于高层住宅楼给排水的设计

关于高层住宅楼给排水的设计

关于高层住宅楼给排水的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给排水系统作为高层住宅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建筑的使用功能。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层住宅楼给排水设计的相关要点。

一、高层住宅楼给排水系统的特点高层住宅楼由于高度较高、层数较多,与低层建筑相比,其给排水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静水压力大由于楼层高度的增加,静水压力也随之增大。

如果不采取合理的分区供水措施,不仅会造成管材、设备的损坏,还会导致用水时压力过大,产生噪音和水资源浪费。

2、消防要求高高层住宅楼人员密集,火灾风险较大,因此对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要求更为严格。

需要设置可靠的消防供水设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灭火。

3、排水量大居民生活用水量较大,同时雨水排放也需要考虑。

排水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以防止排水不畅造成的积水和污水倒灌等问题。

4、管道布置复杂为了满足各楼层的用水和排水需求,管道需要在竖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复杂的布置,这对管道的敷设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层住宅楼给水系统设计1、供水方式选择常见的高层住宅楼供水方式有以下几种:(1)分区并联供水将建筑竖向分为若干个供水区,每个区设置独立的供水设备和管网,各区之间互不干扰,供水可靠性较高。

(2)分区串联供水各区的水泵和水箱串联工作,下一区的水箱由上一区的水泵供水。

这种方式能源消耗相对较低,但水箱设置较多,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占用。

(3)减压供水通过在底层设置减压装置,将市政供水压力减至合适的压力后供上部楼层使用。

这种方式设备简单,但减压效果可能受到市政供水压力波动的影响。

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建筑高度、用水量、水质要求、设备投资和运行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供水方式。

2、管材选用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耐压、密封性好的管材。

常用的管材有不锈钢管、铜管、PPR 管等。

不锈钢管和铜管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价格相对较高;PPR 管价格较为经济,安装方便,但在高温环境下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1. 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设绿化时一般平均1.0~1.2m,需种植高大乔 木时局部需1.5m。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地下车库:
1. 地下车库净高≥2.2m。 地下车库层高=净高+设备管线占用高度+梁高(+垫层高) 设备管线占用高度,当有风管、电桥架及喷淋管时,考虑找坡及安 装误差后,总高度一般取600。 2. 排水沟的设置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和人防防护单元。 3. 集水坑根据排水沟找坡来设置,一般L1.5×B1.5×H1.5m,一个防 火分区内可设置二个。 4. 汽车出入口坡道。 地下一层为开口露天段的汽车坡道,靠地面端应设截水沟及100mm 高反坡,另一端应设排水沟。 5. 消防电梯集水坑:集水坑设在消防电梯井道外,上方无电梯,集水 坑有效容积不小于2.0m3,尺寸一般为1.5m×1.5m×1.5m。
1. 给水:外部给水管现状及规划管线,市政给水管管径、位置及自来 水压力。 2. 污水:外部污水管现状及规划,市政污水管管径、位置、标高。 3. 雨水:外部雨水管现状及规划,市政污水管管径、位置、标高。 4. 给排水四个基本要素:水量、水质、水压、水温。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总平面:
1. 场地设计标高应比周边道路标高高出0.2m以上。 2. 室外管道布置,地下室退红线间距。 3. 化粪池布置,尺寸L14.5×B3.1m。 4. 排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雨水口、消火栓、水表井、 洒水栓、水泵接合器等)。 a. 检查井不设在车行道路下,设在绿化内。 b. 检查井设在车行道下,不设在绿化内。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水泵房:
1. 水泵房分为生活水泵房及消防水泵房。根据地下室平面位置合并设 置或分开单独设置。 2. 泵房内一般设置生活水箱、消防水池、生活加压水泵、消防水泵、 配电间、排水沟、集水坑。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 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规范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国家制定了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生活需求
给排水系统是住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 部分,为居民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同时负责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
住宅建筑给水系统规范
给水水质与水量
给水水质
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含有 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细菌、 病毒等。
给水量
根据住宅建筑规模和居民人数确 定,应满足居民生活和公共设施 用水的需求。
给水系统设计与设备
系统设计
根据建筑规模、地形和水源条件,合 理设计给水系统,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
设备选择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给水设备和管材 ,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智能化技术
智能水表
智能维护系统
推广使用智能水表,实时监测和记录 用水量,便于用户和管理部门掌握用 水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漏水问题。
建立智能维护系统,对给排水设备进 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 潜在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给排水设备进行 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节能与环保
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能够降低能耗, 减少资源浪费,符合绿色建筑和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卫生与健康
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能够保证水质, 防止水污染,对保障居民的身体 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与舒适
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居民的 生活安全和舒适度,如发生故障易导 致供水不足或排水不畅等问题。
Part
02
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3. 雨水利用系统:建 立雨水利用系统,将 处理后的雨水进行再 利用,可以用于浇灌 植物、冲洗卫生间等 用途,以减少对传统 水源的依赖。
06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案 例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给水系统案例
案例一
某高层住宅建筑采用变频供水系统,根据用水量变化调整水泵运 行频率,实现节能供水。
案例二
某高层住宅建筑采用分区给水系统,通过减压阀和减压水箱实现不 同楼层的分区供水,保证供水压力稳定。
雨水系统的节能措施与优化设计
总结词:高层住宅建 筑的雨水系统需要采 取节能措施,以充分 利用雨水资源,减少 对传统水源的依赖。
详细描述
1. 雨水收集系统:建 立雨水收集系统,将 雨水收集起来并储存 于蓄水池中,可以用 于绿化灌溉、清洗道 路等用途,减少对传 统水源的消耗。
2. 雨水处理系统:对 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 化处理,去除其中的 杂质和有害物质,使 其达到使用标准,可 以用于冲厕、洗车等 用途。
管道敷设方式
根据建筑结构和地理环境 ,选择合适的排水管道敷 设方式,如明装、暗装等 。
排水系统的通气方式和设备选择
通气方式选择
根据建筑高度和排水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 通气方式,如单立管通气、双立管通气等。
通气设备选择
根据通气方式和建筑结构,选择合适的通气设备 ,如通气帽、通气阀等。
防臭气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排水系统产生的臭气对室内环 境造成影响,如设置通风口、使用防臭地漏等。
给水管材的选用与连接方式
01
02
03
给水管材
可选用金属管、塑料管、 复合管等给水管材。
选用依据
根据建筑性质、工作压力 、水质要求、安装条件等 因素综合考虑选择给水管 材。

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规范引言: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是保障室内卫生环境的重要部分,其设计规范的合理性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讨论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要求、排水管道选材与布置、下水道设计、雨水系统设计以及排水系统的检测与维护。

一、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要求:1.1 室内给水系统设计要求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应视建筑物的用途、使用人数等因素合理确定给水量。

同时,给水系统管道的布置应符合建筑物结构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并且需要保证水压稳定和供水质量良好。

1.2 室内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室内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排水设备数量、流量、排水管道的截面尺寸、坡度等因素。

设计应满足合理排水,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1.3 外部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外部排水系统中,应根据建筑物周围的地势、降水量等确定雨水、污水的排出方式。

设计时需要合理布置雨水管道、检查井,并确保排水通畅,避免倒流、积水等情况。

二、排水管道选材与布置2.1 排水管道选材排水管道的选材应采用耐腐蚀、耐压、密封性好的材料,如聚氯乙烯(PVC)管道、铸铁管道、不锈钢管道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直径和材质,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2 排水管道布置排水管道的布置应尽量减少弯头数量、缩短管道长度,确保排水流畅,并保证管道的坡度合理,以防止积水。

同时,布置过程中要避免与其他管道交叉、穿越,确保各管道之间的综合性能。

三、下水道设计下水道是建筑物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下水道系统布置下水道系统的布置要尽量减少管道的长度,保证下水道的坡度正确,以确保排水流畅。

同时,下水道需要合理设置检查井,方便清理和检修。

3.2 下水道截面积计算下水道截面积的计算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设备数量等因素来决定。

为了保证排水速度合适,下水道的截面积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计算。

四、雨水系统设计雨水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屋面排水和地面排水两个方面:4.1 屋面排水设计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降雨量、屋面面积以及雨水的排放位置等因素。

超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超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绿驶路水 3 . 化 道 洒 L / f
汽 厍 面 洗 3m 47 车 地 I L 叩 /欲 32m 39 求 见 量 以 的0 预 水 上 1计 %
合 计
l 川 19 6 . 4
1l 89 l 3
Ⅲ 4 . 1 2
42 5 . 3
4 . 1 2
42 5 | 3
l. 6 O 5 5 7 . 4
排 出 室 外 ,各 集 水 坑 中设 潜 污 泵 两 台 , 一 用 一 备 , 互 为 备
用。
3L. 46 1 8 o/日 5 人 m o ̄ , . 8
为保 证 排 水 通 畅 ,卫 L. ,日 '
2.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本 工程 主 要 设计 内容 有 :生活 给 水 系统 、 中水 系 统 、 排
表 2 中水 回用水量计算
其 工 艺 流 程 为 .污 水一 格 栅一 调 节 沉 淀 池一 生 物 反 应 池 一 二沉 池一 过 滤一 消 毒 杀菌 一 回用 水 池一 回用 。
23 水 系统 .排
8l 2 3
6 5 . 8
8 , 2
5 . 5
礁姥 物 镪 业
未 见量 预 水

1/次 2人 J 0 5 ̄ .. 0 0
l计 0 %
3 . 0
l. 46 5 6
l. 62 06 2
0 . 6 0 . 8
11 7 . 0
1 l1 8 7 .
0 l 3 O . 5
压 稳压 消火栓 ,消火栓系统分为2 区,地 下室一 个 2~2 层 为 3
1 ,2 层 一4 层 为2 。室 内消 火栓 给水 系统 按 照 分 区 单 独 区 3 5 区
计火灾次数为 1 ,火灾延续时 间为3 次 小时 ,室外消火栓设计

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方法浅述

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方法浅述

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方法浅述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下水道管道的布置和尺寸设计、排水管道的材质选择和安装、防水处理以及通风系统的设计等方面。

下面将对每一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下水道管道的布置和尺寸设计下水道系统主要包括室内下水道和管道、下水管道和公共下水道。

室内下水道的布置应合理,避免出现地下或墙体内漏水现象。

通常要求下水管道呈自上而下的坡度,确保水流顺畅流向排水口。

室内下水管道应避免弯曲和分支过多,以减少堵塞的可能性。

下水道管道的尺寸设计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管道内径:一般以流量和阻力损失为基础确定下水道管道的内径。

较大的管径可减小阻力,提高水流速度,有利于排水。

- 管道坡度:一般情况下,室内管道的坡度按照每米1%的标准设计,确保水流顺畅。

但在厨房和浴室等容易产生油脂和污垢的区域,坡度可适当增大以避免堵塞。

- 排水量:根据建筑使用的需求和排水设备的数量,计算出每个排水设备的排水量,合理安排下水道管道的尺寸。

2. 排水管道的材质选择和安装排水管道材质的选择应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并能够承受建筑物排水系统的需求。

常用的排水管材质包括PVC管、铸铁管和玻璃钢管等。

PVC管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室内下水道和管道;铸铁管具有耐腐蚀性和耐压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户外公共下水道;玻璃钢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排水系统。

排水管道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管道施工应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确保接头严密、无渗漏。

-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排水管道,避免受到外力破坏。

- 管道连接处应采用密封性好的连接方式,如橡胶密封圈或胶水密封。

3. 防水处理住宅建筑中,防水处理主要涉及到厨房、浴室、阳台等湿区的防水。

防水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规范,如使用聚乙烯防水膜、防水胶等。

防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选择防水层的厚度,确保防水效果。

- 施工防水层时应注意防水层与管道的连接处,如灌浆密封或装置防水套管等。

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探讨

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探讨

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探讨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城市已经日益步入更加广阔的领域。

现代人们对于住房条件的要求从生态环境质量和居住品质等方面不断提高。

而现代住宅建筑中给水排水的设计及其实施也对建筑业的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和长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希望为相关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引言现今社会对住宅建筑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在于用水安全,更关心居住使用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这与房屋建筑整体品质的提高和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确保建筑品质得以提升的关键,是要深入了解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并针对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

1.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1.1埋地管道间距不合理按照规范标准,当给水管与排水管道需并行敷设时,它们之间的水平净距应至少为0.8米。

而当给水管和排水管道需交叉埋设时,则需要保证它们之间的垂直净距不小于0.1米。

除此之外,给水管道的埋设高度必须位于排水管道之上。

若给水管道实在无法进行上述安排,而只能在排水管道下方埋设,则需要加设钢套管,并在套管两端加入防水材料进行封闭。

此时,钢套管的长度应该不少于排水管径的三倍。

但目前,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规划地下管道,从而使管道间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造成位置不合理、不科学,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相互交叉时排水管道位于给水管道上方,且未能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

排水管道或设施受损严重时,污水可能会从排水管道中渗漏出来,污染用于生活的给水管道,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极端情况下,这可能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排水系统的健康状态,及时维护和修复设施,以确保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1.2漏设倒流防止器居民生活用水通过市政供水管网向各地块给水管道供应。

设计师在规划给水系统时,必须确保在小区或建筑单体的引入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以防止倒流污染的产生。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1.排水设备放置:应将各种排水设备(包括卫生器具、厨房排水设备等)合理放置并保证排水畅通。

2.排水管道设计:排水管道应采用合适的材质(如PVC、HDPE等)和合理的断面形状,采用合适的坡度,确保排水畅通且不易积水。

3.排水管道布置:应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减少管道长度、弯头和管道连接点,避免死角和盲沟。

4.排水设备通风:对于排水管道和设备,应设置通风装置,以防止污水回流和排气。

1.雨水收集和排放: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与建筑物屋面和排水设备的连接、雨水沟、雨水管道等。

2.雨水排放和处理:设计合理的雨水排放系统,包括雨水排放管道、雨水收集池等设备,以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和处理。

3.污水排放和处理:设计合理的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管道、检修孔、检查井等,确保污水能够安全、有效地排放和处理。

三、附属设备设计规范1.水泵选型:根据建筑物需求和水压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泵,保证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热水器安装:热水器应安装在室外或通风好的地方,与燃气管道、烟道等设施保持适当的距离。

3.管道保温:对于容易结冰的管道,应进行保温处理,以防止冻裂和漏水。

4.消防设备:设计合理的消防给水和排水系统,保证火灾时的水源供应和排水畅通。

5.废水处理设备:根据建筑物的废水产生情况,设计合适的废水处理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是建筑物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它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健康和环保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功能完善。

此外,设计人员还应及时了解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专业素养。

住宅给排水设计要点

住宅给排水设计要点

住宅给排水设计要点1.给水系统设计要点:(1)合理选择给水设备:根据住宅的供水压力和水量需求,选择合适的给水设备,如水泵、水箱等。

(2)合理布置给水管道:根据住宅的结构和房间布局,合理布置给水管道,确保水流畅通、供水均匀。

(3)合理计算管径:根据住宅的供水需求和水压要求,进行管道计算,确定合适的管径,以确保足够的供水量和压力。

(4)合理设置水表和阀门:根据需要设置水表和阀门,便于使用者查看用水情况和进行水资源管理。

(5)合理选择给水管材料:根据住宅的使用要求以及给水水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给水管材料,如PVC管、PE管等。

2.排水系统设计要点:(1)合理布置排水管道:根据住宅的结构和房间布局,合理布置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排放合理。

(2)合理计算管径:根据住宅的排水需求和排水量,进行管道计算,确定合适的管径,以确保足够的排水量。

(3)合理设置下水道和检查井:根据住宅的排水布局,设置合适的下水道和检查井,便于排水的检修和清理。

(4)合理选择排水管材料:根据住宅的使用要求以及排水水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排水管材料,如PVC管、铸铁管等。

(5)合理设置排水设备:根据住宅的排水需求,设置合适的排水设备,如地漏、马桶、浴缸等,以便快速、有效地排水。

3.防水设计要点:(1)合理设计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水:在卫生间和厨房等易受潮的地方,采取防水措施,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以防止水浸和渗漏。

(2)合理设置防水层:在卫生间和厨房等地面上,设置防水层,以防止水渗漏到楼下或其他房间。

(3)合理设置排水坡度:在卫生间和厨房等地面上,设置合适的排水坡度,以确保水能够顺利排出。

(4)合理选择防水材料:根据泳池和露台等特殊场所的防水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

(5)合理设置防水接缝和连接处:在防水材料的接缝和连接处,设置合适的防水措施,以防止渗漏。

4.管道保温设计要点:(1)合理选择保温材料:根据住宅的使用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如聚氨酯泡沫、岩棉等。

住宅楼给排水施工方案

住宅楼给排水施工方案

住宅楼给排水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一座住宅楼给排水施工方案。

该住宅楼共有10层,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9层,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住宅楼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和施工方案。

二、设计方案1.建筑布置设计:-地下一层设有生活污水处理室和污水泵房,将污水通过污水泵提升至地上一层处理。

-地上各层设有卫生间和厨房,需要将废水通过立管输送至地下一层进行处理。

-所有给排水管道均采用塑料管道,包括PVC管道和PE管道。

2.给水系统设计:-给水管道将自上至下分布在每层的水务间,主要包括输水管道和分支管道。

-给水系统设计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满足住宅楼正常居住和生活用水需求。

3.排水系统设计:-地下一层污水处理室设有格栅,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

-污水泵房设有污水泵和备用泵,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立管采用双管道设计,分别用于废水排放和雨水排放。

-如有需要,可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重复利用。

三、施工方案1.施工前准备:-按照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

-确定所需使用的材料,并进行采购和验收。

-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确保施工场地符合施工要求。

2.给水系统施工:-先进行管道预埋,将给水管道按照设计要求预埋在楼板和墙体中。

-安装主供水管道,包括输水管道和分支管道,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方式。

-安装管道支架和固定件,以确保管道固定牢固。

-进行压力测试和漏水测试,确保给水系统密封性和正常运行。

3.排水系统施工:-先进行管道预埋,将排水管道按照设计要求预埋在楼板和墙体中。

-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和污水泵,确保污水处理室的正常运行。

-安装立管和分支管道,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方式,确保管道的畅通。

-进行压力测试和漏水测试,确保排水系统密封性和正常运行。

4.施工后维护:-完工后进行系统验收和试运行,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清洁,确保系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有需要,进行系统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
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标准通常由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当地建
筑规范所规定。

在中国,相关的设计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
设计规范》(GB 50015-2003)和《建筑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014-2006)。

这些标准涵盖了住宅建筑的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
原则、设备选型、管道布置、施工及验收等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给水系统时,需要考虑供水管道的布置、水箱的设置、
水泵的选型等,以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

同时,排水系统
的设计也十分重要,包括污水管道、雨水管道、检查井、排水泵等
设施的设置,以确保污水和雨水能够有效排出建筑物,不会引发漏
水或积水等问题。

此外,设计标准还会涉及到防水、防潮、防霉等方面的要求,
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稳固和居住环境的健康。

另外,还会考虑到节水、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除了国家标准外,不同地区也可能有一些地方性的标准和规定,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气候、地质等因素,以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设
计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标准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防水防潮、节能节水等内容,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安全、健康、可持续地运行。

《建筑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六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建筑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六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二.设计计算书本建筑物为多层(6层)住宅,室外管网压力为270Kpa,接近于需求压力 280Kpa,故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给整栋楼层,放大部分管径以减小水头损失,不 设水箱不设加压设备。

(一)生活给水系统1 .计算基本参数确定:根据住宅基本状况,该建筑属于Il 类普通住宅,共6层,每层有4户,每户 3.5人,每户一厨两卫,生活热水由家用燃气热水器供应。

由课本37页查表得: 每户厨房内设洗涤盆一个(N=LO ),厕所内设蹲式(或坐式)大便器(冲洗水 箱浮球阀)(N=0.50×2),洗脸盆(N=0.75x2)、淋浴器(N=0.75×2)及家用洗 衣机用水龙头(N=1.00) o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250L/ (人∙d ),用水时数24h, 时变化系数K =2.8,总人数m=84人。

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 供水,故采用设计秒流量计算。

2 .计算方法:「 m∙q 0 3.5×4×6×250 .1 λλ 3 , j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aQd=m∕ =—————= 21.00m 3∕JC Q d K h 21.00×2.8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Qh =TFV= 2 A =°∙681L∕s3.6×Γ3.6 × 24%——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250 (L/人∙d );m——每户用水人数,取3.5人;Kh ——小时变化系数,取2.8;2)由于该建筑物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小 时变化系数均相同,按下式计算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U - q0 .g K fl _25° 义 3.5义 2.8 = 2 36%L 0.2∙"T∙3600 —().2 x 6.0 x 3600 x 24 — ' °O式中Uo ——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250 (L/人∙d );m——每户用水人数,取3.5人;Kh ——小时变化系数,取2.8;7v≡——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6.0T ——用水时数,取24h ;0∙2 ——1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设计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设计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设计为了确保民用建筑的用水和排水系统能够健康、高效地运行,给水排水设计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系统组成和材料选择等方面对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一、设计原则1. 合理布局: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者的需求,合理布置给水设施和排水系统,确保水源的充足供应和排水的畅通。

2. 安全可靠:设计方案应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材料和设备,确保供水安全、消防设备可靠以及建筑排水系统的防水性能良好。

3. 节能环保:优化设计,减少设备能耗和水资源的浪费,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水型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经济合理: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和材料,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二、系统组成1.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水箱、水泵、水表等。

在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的用水需求合理布置供水管道,确保水源的充足供应。

水箱的设置可以作为缓冲器,保证用水的平稳性和连续性。

水泵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的高度和用水量确定,确保供水压力的稳定性。

水表的安装可以实现对用水量的监测和计量,便于管理和控制。

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下水道、污水处理设施等。

在设计中应合理布置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的畅通和防止污水倒流。

下水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污水的运行速度和阻力,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运行。

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型和布置应根据建筑的规模和用途确定,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三、材料选择1. 给水材料:给水管道的材料应具有耐腐蚀、耐高压、耐低温和耐磨损的特性。

常见的给水管道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铸铁、铜、不锈钢等)和塑料材料(PVC、PPR等)。

在选择时应考虑管道的使用寿命、维修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2. 排水材料:排水管道的材料应具有耐腐蚀、耐久性和密封性能好的特点。

常见的排水管道材料有铸铁、钢筋混凝土和塑料材料(PVC、PE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提高住宅的给排水设计水平,其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为住户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是每个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安全经济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中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对于住宅给排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用水是居民日常生活和提高环境质量最基本的条件,作为住宅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给排水系统,其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居民住户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1.水表设置及给水支管敷设
1.1关于水表设置
针对户内水表设置,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1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

根据上述规定要求以及解决存在问题的需要,目前在工程设计上考虑的水表设置可归结为以下几种方式:
(1)分户水表集中设于底层空间内或室外水表井内,也就是所谓的水表落地安装,这种方式常用于多层住宅或高层住宅市政直接供水部分。

一般一个单元梯位设一个水表井(箱),分户水管沿室
内管井或利用外套u-pvc套管后沿建筑外墙逐层引入户内。

其优点体现在:易于集中抄表,减少抄表人员工作量。

缺点是:管材耗量大,部分敷设方式影响建筑外观,分户支管不易检修。

(2)水表设于每层楼梯休息平台处或是水表间内,简称为水表独立分层设置和水表集中分层设置。

水表独立分层设置是指给水立管设于平台处,每户或每层设一水表箱,将水表箱嵌入休息平台两侧墙体中。

其优点为:外形整洁美观,管路短捷,阻力小,维修更换方便,造价较低。

缺点是:水表分散设置,抄表人员工作量较大,目前,高层单元式住宅水表设计大都采用这种做法。

水表集中分层设置是指给水立管设于水表间内,每层水表集中设置在水表间内。

其优点为:水表集中设置,减少抄表人员工作量,管道维修方便。

缺点是:占用公共位置,增加住户公摊面积,相对某些住户管线距离较长,管道阻力较大。

(3)将传统的普通机械式水表改换为远传水表或1c卡智能型水表。

远传水表操作方便且自动抄表,ic卡水表只需用户预存入一定数额水费,将充值后的ic卡插入水表的读码器中即可用水。

在常规条件下,建议11层以下的住宅采用普通水表底层集中设置,也就是集中设于底层空间内或室外水表井内。

11层及11层以上住宅采用普通水表分层设置,也就是每层设置每层楼梯休息平台处或是水表间内。

建筑物为标准要求较高的住宅时,可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智能型水表。

以上几种水表设置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具体在工程实际设计中
采用何种方式,应由设计人员根据住宅的性质、建设标准及当地水务部门的要求确定。

1.2给水支管布置与敷设
目前,住宅给水支管较多选用性价比高且安装方便的塑料材质的管材。

塑料给水管材以其卫生、美观、水力性能好、耐腐蚀性好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这种管材也有自身的一些缺点:阻燃性差、线胀系数大。

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5.12条规定: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

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

塑料给水管道明装易变形,影响美观,易受碰撞损坏,防火性能也较差,暗装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可减少紫外线的辐射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采用暗装满足其特性的需求。

给水支管的敷设方式也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分户配水管起端至用水点间管道敷设可分为明设和暗设。

明设是指给水支管沿室内楼板下吊设,优点在于:管道连接随意性强,可不受管径、接口的限制。

管道设于明处,便于维修,可采用局部吊顶装修方式隐藏明露管道。

缺点是装修时要求室内局部设置吊顶来包装给水支管,室内局部的层高就会变小而影响使用空间。

暗设是指给水支管敷设在楼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5.18条规定,给水支管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

因此,给水支管人户后即接入分水器,分水
器暗设于厨房或卫生间墙体内,通过分水器后接往各用水点支管管外径均可控制在25mm以下。

2.给水管材选用
传统的给水管材一般采用镀锌钢管,由于镀锌钢管易锈蚀,使用寿命短,用于输送生活用水不能满足水质卫生标准等缺点,建设部正大力推广塑料给水管的应用,许多地方已明文规定:禁止设计使用镀锌钢管,推广使用塑料给水管。

塑料给水管与金属管道相比,具有重量轻,耐压强度好,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能强,安装方便,省钢节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管材的选择是经济技术的比较过程,技术上应从压力、温度、使用环境、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结合业主的要求和住宅的档次,进行经济技术综合考虑后确定。

经济适用房和解困房主要面对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可选用卫生级硬聚氯乙烯管(pvc-u)作为给水管,以降低造价。

中高档商品房可用铝塑复合管(pe-al-pe,pex-al-pex)或其他塑料给水管材作为给水管。

住宅配水点的热水温度不超过60℃,因此上述管材中除硬聚氯乙烯管( pvc-u)和铝塑料复合管(pe-al-pe)外,大多管材可作为住宅的热水管道。

3.排水管道敷设
住宅厨房、卫生间是解决饮食起居非常重要的场所,但是住户通常在购房时只会留意到厨房、卫生间的净面积,是否宽敞明亮通风,考虑如何装修等等,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细节,那就是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管道设计。

3.1厨房排水管道设置
厨房洗涤池排水支管尽可能直接在楼板上接入排水立管而避免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

而对于厨房地面排水是否设地漏,目前还尚有不同的看法。

现代生活厨房地面一般已很少用水冲洗,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清洁,厨房地漏由于长时间无水补充,水封内存水蒸发后臭气返串地漏进入室内。

同时,取消地漏还可避免地漏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

但是实际使用中尚存在使用不当或器件损坏以及管道爆裂的情况,此时厨房地漏就起到及时排放的作用,避免溢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3.2卫生间排水管道设置
同层排水作为一种新颖的排水安装方式,它可以适用在任何场合下的卫生间,以代替传统的下排水方式。

同层排水系统是指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器具排水管和排水支管不穿越本层结构楼板到下层空间、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系统。

为了不使卫生间污水横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排水管道的敷设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3.2.1沿墙敷设排水方式
该方式排水支管和器具排水管在本层结构楼板上方暗敷在非承重墙(或装饰墙)内或明装在墙体外,与排水立管相连。

该排水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

其不足之处是:
采用该方法时,设计时要采用一定形式的卫生器具,例如:大便器为后出水壁挂式。

这种产品选择余地比较小且应采用相对应的固
定支架。

3.2.2降板同层排水方式
该方式是近年来较多采用的一种方式。

卫生间楼板下沉的设置方式参照《住宅卫生间》oisj914。

具体做法是卫生间的结构楼板下沉(局部)350mm左右,作为管道敷设空间。

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楼板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面层。

4.结束语
住宅给排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以人为本原则下,住宅室内给水排水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更多地适应性。

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应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