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摄影测量解决方案
倾斜摄影测量解决方案
倾斜摄影测量解决方案倾斜摄影测量(Oblique Photogrammetry)是一种基于高倾斜角度拍摄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借助于倾斜摄影设备,可以获得地面目标的多视角影像,提供高分辨率、具有立体感的三维影像数据,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地质勘探、文物保护等领域。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倾斜摄影测量,需要综合利用倾斜影像的几何位姿、影像纹理信息和地面控制点等数据进行空间定位、影像匹配和几何定向等处理。
下面将从硬件设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应用方面介绍倾斜摄影测量的解决方案。
一、硬件设备1. 倾斜摄影设备:包括倾斜摄影机、测量内参、外方位元素的测量系统和GPS/INS组合导航系统。
倾斜摄影机通常具备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和低畸变的特点,如Leica RCD30、Vexcel UltraCam Osprey等。
2. 惯性导航系统(INS):通过测量加速度和陀螺仪进行姿态和位置的估计,提供倾斜摄影机的姿态、位置和速度参数,常见的INS系统包括Honeywell HGuide、Applanix POS AV等。
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利用多颗卫星提供的观测数据,实现倾斜摄影机的绝对定位,常用的GNSS系统有GPS、GLONASS等。
二、数据采集1.航空平台:倾斜摄影测量需要使用具备较高稳定性和机头摆动角度控制能力的航空平台,如直升机、轻型固定翼无人机等。
2.航行计划和导航:根据任务需求和飞行区域,规划合理的航行计划,使用INS和GNSS实时获取航空平台的姿态、位置和速度信息,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影像采集:倾斜摄影测量通常以很高的重叠度和侧向视角采集影像数据,采用连续拍摄的方式获得连续的影像序列,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控制点布设:布设地面控制点用于提供空间定位和几何定向时的参考信息,保证数据采集的绝对定位和精度。
三、数据处理1.影像预处理:包括图像去畸变、影像匹配和纹理加强等预处理步骤,消除影像的径向畸变、减少图像噪声、增强影像纹理信息,提高影像匹配的可靠性和精度。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和数字摄影技术相结合的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方法。
它相对于传统的垂直摄影测量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立体感强的三维模型,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个关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时,摄影设备需要安装在航空平台上,同时还需要配备惯性导航系统(IMU)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辅助设备。
通过IMU和GPS等设备,可以获取航拍时摄影设备的姿态和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后续数据处理中的定位和导向。
二、数据处理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立体影像进行处理,包括影像纠正、影像匹配和三维模型生成等过程。
影像纠正是指根据采集时摄影设备的姿态和位置信息,对采集到的立体影像进行校正和去畸变处理。
这一过程旨在消除由于飞行姿态变化和摄影设备自身失真等因素导致的影像畸变,提高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影像匹配是指对纠正后的立体影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和像素块匹配等处理,以确定相邻影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影像匹配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影像之间的视差信息,进而获取三维点云数据。
三维模型生成是基于匹配后的视差信息,通过三角测量或者立体测绘方法,计算出影像中点的三维坐标。
将计算得到的三维坐标按照一定的分辨率和形式进行存储,可以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同时,还可以对模型进行质检和修正,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
三、数据应用生成的三维模型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城市规划、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
通过对三维模型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可以获取地表地貌信息、物体体积和形状等关键参数,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支持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在城市规划方面,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城市地形和建筑物模型,用于规划道路、建筑物布局和景观设计等。
在地质勘探方面,可以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地下岩石和矿物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可靠数据。
在环境监测方面,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水质污染等环境指标,提供及时的监测和预警。
倾斜摄影建模测图技术方案
倾斜摄影建模测图技术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倾斜摄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手段,逐渐在建筑、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倾斜摄影建模测图技术结合了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地表三维信息和纹理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倾斜摄影技术基础1.倾斜摄影技术原理倾斜摄影技术是通过搭载在飞行器上的多角度相机,同时从垂直和倾斜角度对地面进行拍摄,获取地面物体顶部和侧面的高分辨率影像。
这些影像经过处理后,可以生成具有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和真实的纹理信息。
2.倾斜摄影设备与系统组成倾斜摄影设备主要包括飞行器、多角度相机、定位系统、控制系统等。
其中,飞行器负责搭载相机进行航拍,多角度相机用于获取不同角度的地面影像,定位系统确保飞行器和相机的精确定位,控制系统则负责整个设备的运行和数据处理。
3.倾斜摄影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倾斜摄影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包括外业数据获取和内业数据处理两个阶段。
外业数据获取阶段主要包括航线规划、像控点布设、飞行拍摄等步骤;内业数据处理阶段则包括影像预处理、空中三角测量、三维模型构建、纹理映射等步骤。
三、倾斜摄影建模技术1.三维建模方法概述三维建模方法主要分为手工建模、半自动建模和自动建模三种。
手工建模精度较高,但效率低下;半自动建模结合了手工建模和自动建模的优点,适用于复杂场景;自动建模则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和处理影像数据,快速生成三维模型。
2.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技术流程主要包括影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匹配、空中三角测量、三维模型构建和纹理映射等步骤。
首先,对获取的倾斜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等操作;然后,提取影像中的特征点并进行匹配;接着,利用匹配的特征点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解算出相机的位置和姿态;最后,根据相机的位置和姿态以及影像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并进行纹理映射。
3.三维模型优化与精度控制为了提高三维模型的精度和质量,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措施。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流程一、引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成为了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中,通过将相机安装在无人机上,倾斜摄影可以获得地面上不同角度的影像,从而实现对地物的三维测量和建模。
本文将介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二、数据采集在进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包括选择适当的无人机和倾斜摄影设备,确定拍摄任务和区域,并进行航路规划和设定参数。
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无人机自动航线飞行,相机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拍摄,从不同倾斜角度获取地面影像。
三、数据预处理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的目的是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准备,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 图像质量控制:对采集到的影像进行质量检查,去除模糊、重叠度不足、曝光不均等质量较差的影像。
2. 影像定向:通过特征点匹配和相对定向技术,对影像进行定向,确定相机姿态和外方位元素,建立影像坐标系。
四、数据处理数据预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即将倾斜摄影获得的影像转化为三维地理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 影像匹配:通过特征点匹配算法,将不同倾斜角度的影像进行匹配,得到相同地物在不同影像中的对应点。
2. 点云生成:根据影像匹配结果,通过三角测量或立体视觉算法,将对应点转化为三维点云数据。
3. 点云精化:对生成的点云数据进行精化处理,去除异常点和噪声点,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4. 建模与分析:根据点云数据,进行地物的三维建模和分析。
可以利用点云数据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数字地面模型(DTM)等地理信息产品。
五、数据输出数据处理完成后,需要将处理结果输出为可视化的地理信息产品,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数据输出包括以下步骤:1. 产品生成:根据需求,生成各种地理信息产品,如三维模型、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等。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设计摄影测量是一种通过摄影测量相机在不同位置上拍摄相同目标,并通过对这些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来获得目标的空间坐标和形状信息的测量方法。
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一般采用垂直摄影方式,即相机与地面垂直拍摄。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垂直摄影不能满足需求,如在地质灾害监测、三维建模等领域。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相机在不同倾斜角度上拍摄目标,获取更多地面信息的摄影测量方法。
相比于垂直摄影,倾斜摄影可以提供更多的地面纹理信息,对于地物的立体特征和细节信息的获取更加准确和精确。
因此,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规划、地质灾害监测、建筑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设计的流程和关键步骤。
1.目标选择和规划首先,需要选择目标区域进行倾斜摄影测量。
在选择目标区域时,应考虑目标的复杂程度、需要获取的信息类型和精度要求等因素。
然后,根据目标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进行倾斜摄影规划,确定需要安装的摄影测量系统和相机的拍摄参数。
2.摄影测量系统配置摄影测量系统包括倾斜摄影相机、GPS/IMU(全球定位系统/惯性测量单元)以及相关软件。
在倾斜摄影相机的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分辨率、光学特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GPS/IMU用于获取相机在拍摄过程中的位置和姿态信息,以便后期进行影像定位和融合。
相机和GPS/IMU的配置需要进行精准标定,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在进行倾斜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时,需要在目标区域内选择适当的摄影站点,并确定每个站点的拍摄角度和方向。
摄影时需注意相机的侧倾角和俯仰角,以获得不同视角的影像。
4.影像处理和解译采集的倾斜摄影影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解译,生成倾斜摄影影像的三维模型和纹理图。
首先,对采集的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影像去畸变、影像拼接等。
然后,通过影像定位的方法,使用GPS/IMU数据将影像定位到地面坐标系,并进行相邻影像的融合。
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主要步骤
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主要步骤一、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简单介绍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可不像大家想得那么简单,它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魔术表演,每个步骤都很关键。
这可是个很有趣的领域,通过它能让我们看到平常看不到的景象呢。
二、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1. 数据采集这就像是做菜前先去买菜一样重要。
倾斜摄影测量的数据采集,那可得精心挑选“食材”。
我们需要用专门的倾斜摄影相机,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目标区域。
比如说,要测量一座大楼,不能只从正面拍,还得从侧面、顶部等角度拍,这样才能获取全面的信息。
这些相机可都是高科技的玩意儿,能拍出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照片。
采集的时候呢,还得注意飞行的航线规划。
就好比我们开车出去旅游,得提前规划好路线一样。
航线规划得合理,就能保证每个地方都拍到,而且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拍摄或者拍摄盲区。
2. 数据预处理数据采集回来后,就像买回来的菜得先洗干净一样,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首先要检查数据的完整性,看看有没有拍漏的地方或者照片损坏的情况。
要是有部分数据缺失,那可就像做菜少了一味调料,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然后就是对照片进行一些基本的校正。
大家知道相机拍照有时候会有一些畸变,就像我们看哈哈镜里的自己一样变形了。
这时候就要用专门的软件把这些畸变校正过来,让照片里的物体看起来是正常的形状。
另外,还得把所有拍摄的照片进行定位,就像给每个照片贴上一个小标签,标明它是在哪个位置拍摄的,这样后面处理起来才不会乱了套。
3. 空中三角测量这一步就有点像搭积木的基础搭建。
空中三角测量就是通过对大量照片中的同名点进行匹配,来建立起整个拍摄区域的空间关系。
同名点就像是每个照片之间的小暗号,找到它们就能把不同的照片连接起来。
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些复杂的算法,来计算出每个照片的位置和姿态。
这就要求我们得有扎实的数学知识,不然这些计算就像一团乱麻,理不清了。
而且,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后面生成模型的精度。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解决方案
单体化精细建模
矢量测图
输出成果 三维实景模型 DSM DEM TDOM
可编辑的精细化模型
DLG
三维实景模型
4.倾斜摄影测量主要生产成果
DEM
DSM
单体化精细模型
TDOM
DLG
5.倾斜摄影测量与其它作业方式的对比
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倾斜摄影测量具有作业简便,作业效率高、时效性高、输出成果丰富等优势
机动性较差,受影响因素较多
时效性
可在短时间内部署并拍摄,及时提供用户所需成果,时 效性高
受限因素较多,更新时间较长
起降场地
灵活的起降方式支持滑跑、弹射、垂起等起飞方式,可 以随时随地起飞
必须使用机场,受空域管制
价格
获取小面积、高分辨率影像单价较低。起步价较低 获取大面积影像单价较低。起步价较高。
拥有和使用
人工外业工作量
采集少量外业像控点
人工外业工作量很大
勘测成本
低
高
成图效率
快
慢
生产成果
产品丰富,一次航测可制作地形图DLG、正 射影像图T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
表面模型、实景三维模型
产品单一,仅比,倾斜摄影测量具有飞行高度低、分辨率高、时效性强、成本低等优势
无人机倾斜摄影
传统外业测绘
成图精度 高,适用于1:500、1:1000、1:2000地形图 高,适用于1:500、1:1000、1:2000地形图
测绘工期
周期短 1:500 地形图外业工作0.5天/平方公里 1:1000地形图外业工作0.5天/平方公里
周期长 1:500 地形图外业工作15天/平方公里 1:1000地形图外业工作10天/平方公里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内业数据处理流程
近年来,无人机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机动灵活性强,能够快速获取地面数据,是获取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手段之一。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平台的地形图采集制作,加快了内外业数据成图的一体化作业流程,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提供了新的手段。
同时通过内业的质量控制手段和外业调绘可以有效地保证线划图的质量,改进传统的作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01内业三维建模外业航空摄影作业完成后,需要及时将数据导出转入内业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检查主要检查航空摄影的飞行质量以及航拍影像质量,如实际影像重叠度、像片倾角和旋角、航线弯曲度,摄区覆盖范围、影像的清晰度、像点位移等。
如果检查内容不满足内业规范和作业任务要求,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拟定飞行计划对局部区域补飞或重飞。
空三加密目前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光束法区域网联合平差的方法,也称联合平差。
联合平差的基本原理是对运用两种不同观测手段得到的数据进行平差,将控制点坐标数据和像片的POS姿态数据作为外方位元素的初始值进行联合平差。
实景三维模型建立基于原始影像及空三成果,即可使用Pix4Dmapper等内业处理软件生成三维模型及派生数据,包括DOM、DSM(含DEM)、密集点云等数据。
02内业数据采集实景三维模型生产完成后,应使用像控点和检查点对模型精度进行检查。
模型精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后,采用相关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地形数据采集,作业模式采用先内后外的模式生产。
03处理流程垂直摄影测量处理流程图倾斜摄影测量处理流程图3D模型构建流程04成果输出根据项目要求采集完毕后进行数据检查,再使用软件进行数据生产,整合成FDB格式成果,最后保存为DWG或DXF格式的文件输出。
05入库成果MDBMDB(Message Driven Bean)是EJB中消息驱动Bean的简称,也是Microsoft Access软件使用的一种存储格式,因其对数据操作的方便性,常用在一些中小型程序中。
倾斜摄影解决方案
倾斜摄影解决方案介绍倾斜摄影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常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
它通过使用倾斜摄影机和特殊的飞行轨迹,能够获取高分辨率、真实感强的倾斜影像数据,并且能够精确测量地物的三维坐标。
本文将介绍倾斜摄影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解决方案。
倾斜摄影原理倾斜摄影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摄影技术,它通过相机的倾斜角度和旋转角度,将地面上的物体以倾斜的方式拍摄下来。
这种拍摄方式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地貌纹理和更加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
倾斜摄影通常使用多个相机,每个相机都有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方向,以覆盖更广泛的地面区域。
倾斜摄影的应用场景倾斜摄影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倾斜摄影可以提供大量真实的城市影像数据,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设计师可以通过倾斜摄影数据获得城市的立体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2.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倾斜摄影可以用于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
通过倾斜摄影获得的数据,可以获取土地的高程、地貌和植被等信息,为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
3.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倾斜摄影可以提供真实的路面纹理和交通标志等信息,为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
交通规划人员可以通过倾斜摄影数据了解道路的情况,从而进行更好的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
4.环境监测和灾害评估:倾斜摄影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灾害评估。
通过倾斜摄影数据,可以对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提前预警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
倾斜摄影解决方案倾斜摄影的实施需要倾斜摄影系统和配套的软件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倾斜摄影解决方案:1.倾斜摄影系统:倾斜摄影系统包括倾斜摄影机、GPS定位系统和惯性测量单元等硬件设备。
倾斜摄影机是核心设备,它可以实现相机的倾斜和旋转,从而拍摄倾斜影像。
GPS定位系统和惯性测量单元可以提供相机的空间位置信息,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
2.倾斜摄影软件:倾斜摄影软件用于倾斜影像的处理和分析。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1. 仪器设备准备:准备一台倾斜摄影机、GPS接收机和惯导仪等测量设备。
倾斜摄影机可以选择专业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如Leica定向相机或Trimble摄影测量系统。
2.实地调查:根据测量区域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和勘测,确定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分布,并进行标记。
3.摄影测量:在合适的时刻,安装倾斜摄影机进行航空摄影,同时记录GPS定位和惯导测量数据。
通过调整摄影机的角度和方位,可以获取多个不同倾斜角度和方位的影像。
4.影像处理:将采集到的倾斜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畸变、校正、配准等,以及对应用于摄影测量的地面控制点进行识别和提取。
5.点云生成:利用影像特征和倾斜摄影几何关系,通过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对影像进行匹配和配准,从而得到地面点云数据。
6.数据处理与建模:对点云数据进行精度控制和去除噪声,然后通过三角剖分等算法,生成三维模型、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
7.数据分析与应用:利用生成的三维模型和高程数据,进行地形分析、体积计算、变形监测等工作;同时,还可以结合遥感影像、地理信息数据等,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应用。
这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高精度: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适用于需求较高的测量和建模任务。
2.快速高效: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能够更快速地获取大面积的影像数据,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化处理和分析。
3.全天候性: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可以在晴天、阴天、雨天等多种气象条件下进行工作。
4.多角度多方位: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多个不同角度和方位的影像,从而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完整的建模结果。
5.应用广泛: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在城市规划、地质勘察、海岸线监测、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方案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地面测量和三维建模,为各个领域的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无人机倾斜摄影简介综合及解决方案
致力于倾斜摄影,推进实景中国数字化建设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携带各种负载设备为地理信息应用提供了海量的多元数据基础,其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是近年来最热门的应用技术。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是通过无人机低空摄影获取高清晰影像数据,通过重建软件生成三维点云与模型,并结合无人机定位信息、相机姿态信息,获得地形、地面物体等三维坐标值,实现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
是地理信息测绘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和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调查、农村地籍测绘、河湖治理、不动产确权、工程测量、建筑施工、农业林业、智慧城市、交通规划、BIM 设计、GIS 信息系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实际作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人机倾斜摄影是通过无人机搭载五镜头倾斜摄影相机,同时从垂直、倾斜等不同角度采集影像获取地面物体全方位准确的信息。
倾斜摄影具有以下特点:1、全方位、多角度真实反映地物真实信息,极大地弥补了基于正射影像应用的不足。
2、可直接基于成果影像进行包括长度、面积、体积、角度、坡度等三维测量。
3、三维建模利用航空摄影大规模成图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三维建模成本。
实景三维模型成果的数据格式可采用成熟的技术快速进行网络发布,实现共享应用。
高清相机无人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1.全新的CNC制造工艺,合金外壳,高效散热,结构强度高,外观更精致。
2.具备接口环,深度适配DJ无人机。
3.标配OLED显示屏,能够显示包括相机POS数量、照片数量、温度、相机状态等信息。
4.五相机自动修复,无需人为干涉,保证产品工作的可靠性。
智能散热系统,保证相机工作的稳定性。
B3.0 Type-C接口,外置式数据存储模块,快速高效拷贝数据速度可达300M/S。
市场常见无人机产品种类Ø按机型分类多旋翼无人机l 机动灵活l 作业时间短l 载荷少固定翼无人机l 作业范围较大l 抗风性性好l 载荷较大复合翼无人机l 垂直起降l 航时长l 速度快1、全新 OcuSync 行业版图传系统,带来远达 15 公里的控制距离2、超强续航,空载55分钟,搭载PY501相机可续航40分钟3、电池具备自加热功能,同时支持热拔插4、双目视觉与红外感器融合的六向定位避障能力5、IP45的高等级防水防尘性能6、上升、下降、倾斜飞行等各种超高速度飞行下的机动性能7、专业航空级别的飞行辅助界面;高级双控,加强团队协作;多重冗余系统,超高可靠性前所未有的开发生态支持8、体积小,可单兵化作业,可单人携带,支持任何车型运输以及高铁运输。
倾斜摄影测量的经验和技巧
倾斜摄影测量的经验和技巧
倾斜摄影测量的一些经验和技巧如下:
1.航线规划技巧:采用5镜头相机,1台获取垂直影像,4台从前后左右4个方向同时获取地物的侧视影像,相机倾斜角度在40°-60°之间,可以较为完整地获取地物侧面的轮廓和纹理信息。
2.像控点布设技巧:像控点一般应在航向三片重叠和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困难时可布设在航向重叠范围内,像控点距像片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cm,控制点在相邻两航线上不能公用而需分别布点时,两控制点之间裂开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像片上的2cm。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设计摄影测量是一种基于影像数据进行地物测量和分析的技术方法。
传统的摄影测量主要基于平行摄影,即相机与地面垂直拍摄,但在一些情况下,平行摄影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倾斜摄影测量则是在飞机或无人机上安装倾斜摄影系统,通过倾斜角度调整相机姿态,拍摄到地面上的具有多个方向特性的倾斜影像。
本文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设计,将介绍倾斜摄影测量的原理、设备选择、数据处理流程和应用案例。
一、倾斜摄影测量原理倾斜摄影测量是通过控制相机的倾斜角度,使得相机可以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进行拍摄。
倾斜摄影系统一般由倾斜相机、GPS/INS导航系统和红外测距仪等组成。
倾斜相机可以实时获取水平、竖直和旋转方向上的摄影姿态参数,GPS/INS导航系统可以提供摄影机在空间上的位置和姿态信息,红外测距仪用于测量相机到地面的距离。
二、设备选择1.倾斜相机:倾斜相机是倾斜摄影测量的核心设备,要选择分辨率较高,动态范围广,光学畸变小的相机,如索尼A6000、哈苏A6D等。
2. GPS/INS导航系统:选择精度高、更新速度快的GPS/INS导航系统,如NovAtel(加拿大)或Trimble(美国)等。
3.红外测距仪:选择测距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的红外测距仪,如LEICARCD30。
三、数据处理流程1.倾斜校正:根据GPS/INS导航系统提供的相机姿态数据,对倾斜影像进行校正,使其变为垂直影像。
2.内外方位元素计算:通过倾斜校正后的影像,结合倾斜相机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计算出每张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
3.立体像对匹配:通过立体像对匹配算法,对倾斜影像进行立体配对,得到像对间的对应关系。
4.数学模型建立:根据立体像对的对应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倾斜影像的地物测量和分析。
四、应用案例1.城市规划:倾斜摄影测量可以快速、精确地获取城市的建筑物、道路等地物信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
2.环境监测:倾斜摄影测量可以监测城市环境的变化,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倾斜摄影测量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处理需求日益增长。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测绘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地理信息获取、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探讨其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概述倾斜摄影测量是一种基于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遥感数据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与传统的垂直摄影相比,倾斜摄影可以获取到更加丰富的地表信息,包括建筑物、植被、道路等。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利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手段获取倾斜影像。
2. 数据预处理:对倾斜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配准等处理。
3. 建立三维模型:利用倾斜影像和地面控制点信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建立地表三维模型。
4. 量测分析:对三维模型进行量测、分析,提取地表信息。
三、倾斜摄影测量解决方案1. 数据采集(1)传感器选择:倾斜摄影测量数据采集主要依赖于倾斜摄影相机。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倾斜摄影相机可供选择,如大疆精灵系列、Pentax Q系列等。
选择相机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成像质量: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低噪声。
2)影像倾斜角度:一般而言,倾斜角度越大,获取的地表信息越丰富。
3)相机重量和体积:便于携带和操作。
(2)航线规划:根据测区范围、地形特点、影像质量要求等因素,合理规划航线。
航线规划主要包括:1)航向重叠度:航向重叠度越大,影像匹配精度越高。
2)旁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越大,空间分辨率越高。
3)航高:航高越高,影像覆盖范围越大,但地面分辨率越低。
4)侧视和前视重叠度:侧视和前视重叠度越大,可获取的地表信息越丰富。
2. 数据预处理(1)几何校正:将倾斜影像转换成水平投影影像,消除相机姿态误差。
(2)辐射校正:消除影像辐射畸变,提高影像质量。
(3)配准:将不同航线、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影像进行配准,确保影像间空间一致性。
3. 建立三维模型(1)三维重建算法:目前,倾斜摄影测量三维重建算法主要有基于点云的算法和基于图像的算法。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引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倾斜拍摄的方式获取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的技术。
相比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多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流程和应用领域,并提出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际方案。
1.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利用带有倾斜角度的摄像机拍摄地面目标,通过对倾斜图像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取目标的三维坐标信息。
其基本原理如下:1.摄像机控制: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通过控制摄像机的倾斜角度和角度传感器来确定摄像机的姿态。
2.图像获取: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利用倾斜角度的摄像机拍摄地面目标,获取倾斜图像。
3.三维重构: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倾斜图像,通过图像匹配、立体重建等方法,获取地面目标的三维坐标信息。
4.数据处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通过对倾斜图像进行纠正、校正等处理,提高数据精度。
2.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倾斜图像预处理:对倾斜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和图像纠正等处理,提高倾斜图像的质量。
2.特征提取与匹配:通过特征提取算法提取倾斜图像中的特征点,并使用特征匹配算法找到对应的特征点对。
3.立体重建:根据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特征点对,进行立体重建,得到地面目标的三维坐标。
4.数据精度校正: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数据进行校正,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5.数据融合与分析: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三维地理信息与其他地学数据进行融合与分析,实现更深入的应用。
3.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际方案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际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摄像系统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考虑摄像机的分辨率、倾斜角度范围、数据处理能力等因素。
2.数据采集:通过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确保采集的倾斜图像覆盖区域完整且质量良好。
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倾斜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匹配、立体重建、数据精度校正等处理,获取高精度的三维地理信息。
简述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简述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方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是一种基于无人机飞行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倾斜摄影设备在飞行过程中对地面进行连续拍摄,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三维地理信息数据。
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是将采集到的倾斜摄影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地形、建筑物等特征信息,生成三维模型或地图的过程。
首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第一步是图像预处理。
这一步骤包括图像去畸变、图像配准、图像融合等处理,以保证图像几何和色彩的一致性,提高后续处理的精度。
接下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是点云生成。
通过计算图像的像素坐标与实际地理坐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图像上的特征点匹配到地面上,从而得到点云数据。
点云数据可以包含地面、建筑物、植被等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是后续处理的基础。
然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下一步是点云处理。
点云处理包括点云滤波、点云分类、点云分割等操作,用于去除噪声、提取目标物体等。
例如,通过点云滤波可以去除掉无关的杂散点,通过点云分类可以将点云数据分为地面、建筑物、植被等不同的类别。
最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最终步骤是三维模型或地图生成。
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可以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或地图。
这些模型或地图可
以用于城市规划、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
总而言之,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点云生成、点云处理和三维模型或地图生成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目标是提取出地面、建筑物等特征信息,并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或地图,为各种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测绘技术中的倾斜摄影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倾斜摄影数据处理方法介绍引言:近年来,随着航空技术和数字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倾斜摄影成为了测绘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倾斜摄影技术通过安装在飞机或无人机上的倾斜摄影系统,能够获取地面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并将其应用于地图制作、三维模型建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倾斜摄影数据处理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摄影数据获取倾斜摄影数据的获取是整个流程的第一步。
航空摄影的过程中,倾斜摄影系统通过摄影机的旋转以及倾斜角的调整,可以获取到不同角度下的图像。
而这些图像所包含的信息,将会在后续的数据处理中发挥作用。
二、内外方位元素的定量化在对摄影数据进行处理之前,需要对摄影机的内外方位元素进行定量化。
内方位元素指的是机内的光轴、主点等参数,而外方位元素则包括了飞行器的位置、姿态等信息。
这些参数的准确测量,是确保后续处理结果质量的基础。
三、图像特征提取在倾斜摄影数据处理中,图像特征提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这一步主要是针对每一幅摄影数据中的不同对象进行区分和识别。
例如,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区域,可以通过图像特征提取的方法,将每一座建筑物分割出来,并提取出其高度、体积等信息。
图像特征提取既可以通过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方法实现,也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
四、点云重建倾斜摄影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点云重建,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三维模型。
点云是由很多个三维坐标点组成的数据集合,它能够反映地面的形状、结构等特征。
点云重建是通过对图像特征提取得到的信息进行匹配、配准等操作,将二维图像数据转化为三维点云数据的过程。
五、地面分割在点云数据处理中,地面分割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地面分割,可以将地面特征与其他非地面特征分离开来,进一步提高三维建模的准确性。
地面分割可以利用分割算法进行,也可以通过几何特征、颜色特征等进行判断。
六、三维模型建立倾斜摄影数据处理最终的目标就是得到准确的三维模型。
在完成点云重建和地面分割之后,可以利用三维重建算法将点云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指在航空或航天平台上搭载有倾斜摄影测量系统,通过对地面目标进行倾斜拍摄,从而获取全景立体的高分辨率图像和三维数据的一种测量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GIS)、土地资源调查、环境监测、遥感图像解译和三维建模等领域。
下面是一个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的描述,该方案包括系统实施步骤、数据处理流程和技术优势等。
方案描述:一、系统实施步骤1.选取倾斜摄影测量系统:根据项目需求和测量精度要求,选择适当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如倾斜摄影测量机载系统或无人机搭载系统等。
2.系统准备工作:对选定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进行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检查和校准、设定测量参数和飞行计划等。
3.倾斜摄影测量飞行:将倾斜摄影测量系统搭载在航空或航天平台上,并按照飞行计划进行目标区域的倾斜拍摄。
4.数据采集和处理:在倾斜摄影测量过程中,通过摄影设备获取到的图像数据与GPS/惯导数据进行同步,获得带有三维坐标信息的倾斜摄影图像数据。
5.数据处理和生成产品:通过对倾斜摄影图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遥感图像解译和三维数据重建等处理,生成高精度的倾斜摄影测量产品。
二、数据处理流程1.数据准备:对倾斜摄影测量系统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和GPS/惯导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校正、数据格式转换和坐标系统转换等。
2.特征提取:利用遥感图像解译算法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如建筑物、道路、水体等,以及地物边界和纹理等特征。
3.倾斜摄影测量:基于特征点的匹配、三角测量和立体视觉算法,通过对倾斜摄影图像进行立体重建,得到三维坐标信息。
4.数据融合:将倾斜摄影测量得到的三维点云与其他测量数据(如LiDAR点云或地面控制点)进行融合,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完整性。
5.产品生成:根据项目需求,生成倾斜摄影测量产品,如全景立体影像、数字地面模型(DSM)和数字地面表面模型(DTM)等。
三、技术优势1.全景视角: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得全景立体的影像数据,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直观的场景信息,有助于对地物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识别。
实景三维应用之基于倾斜摄影的1:500地籍测绘解决方案
数据处理
数据预处理,采用PhotoShop对 原始影片进行匀光匀色,去除不 同日期和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间 的色差,使后期建模的模型场景 色彩基调一致,饱满柔和。并对 影像进行重命名,保证照片名不 重复,避免在后面数据处理中有 软件报错。
建模使用AutoMesh软件对拍摄的照 片进行三维建模数据处理。将生成的 三维场景数据导入GeomagicStudio 进行编辑加工,对破面漏洞等进行修 复,最后将修正后的数据重新导回 AutoMesh软件,整合输出。
模型坍塌时,外业采用手持测距仪量边,可轻松完成修补
项目案例展示
海口市黄旗镇南山村,植被茂密, 面积0.3平方公里,已通过海南省 质监站验收,点位中误差3cm,精 度合格
项目作业流程
航摄数据采集
像控点布设
本项目实际共测量地面像控点37个。 像控点测量时,每个点拍摄实地刺 点照片,数据整理将像控点跟拍摄 的实地照片一一对应。
内业采编和外业修补
基于三维模型测图使用EPS软件, 地物遮挡、模型拉花都会对矢量 采集产生影响。为了提高作业采 集精度减少粗差,我们对三维模 型内业采集制定了严苛规范和流 程,最大限度减少粗差减少外业 核查量。
内业采集人员需要把不易判断的区域 圈出整理并告知外业人员,安排查验, 对于地籍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减少粗 差率是必要的一环。包括:属性判读 修补、遮挡区域修补、模型坍塌修补。
数据通过质检
数据通过质检
施工规模大 实施难度高 安全隐患多
大面积测量时,需要组织大规 模的外业队伍,管理成本和人 员成本高
测区环境复杂时,都会增加实 施难度和作业工期
高温天气或寒冷环境,不仅影 响效率,还容易起安全事故
采用AutoMesh进行三维模型重建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航测1:500房屋测量技术方案2018年12月14日目录一、技术标准二、XXX基本流程1.项目所用测量数据在进行航测1:500房屋测量项目时, 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数据作为基础。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现场实地测量、地面控制点、GPS测量等多种途径。
在选择数据时, 需要考虑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以确保后续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像控点选取要求像控点是进行航测测量的重要基础, 其选取要求如下:1)像控点数量要足够, 以保证整个区域的测量精度。
2)像控点位置要分布均匀, 覆盖整个测量区域。
3)像控点要具有明显的地物特征, 以便于在航拍影像中识别和定位。
3.飞行及摄影设备在进行航测测量时, 需要使用专业的飞行和摄影设备。
其中, 飞行设备包括飞机、遥控器、飞行控制器等, 而摄影设备则包括相机、镜头、云台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等特点, 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飞行质量要求在进行航测测量时, 需要严格按照飞行规程进行飞行, 以确保飞行质量。
其中, 飞行规程包括起飞、飞行、降落等多个环节, 需要注意飞机姿态、飞行速度、高度等参数的控制, 以确保航拍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5.影像质量要求航测测量的最终结果是生成高精度的立体测图, 因此需要对航拍影像的质量进行严格要求。
其中, 影像质量要求包括分辨率、色彩准确性、几何精度等多个方面。
只有影像质量达到要求, 才能保证后续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6.飞行任务规划在进行航测测量时, 需要进行飞行任务规划。
其中, 飞行任务规划包括飞行航线的设计、像控点的布设、飞行高度的确定等多个方面。
在规划飞行任务时, 需要考虑影像质量要求、测量精度要求、飞行安全要求等多个因素, 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倾斜摄影测量建模3.1空三加密倾斜摄影测量建模是航测测量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其核心是进行空三加密。
空三加密是指将航拍影像和像控点进行三维重建, 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视图
底视图
侧视图
TOPDC-5UA倾斜相机(3.5公斤)
数据获取技术
建模要求
纹理采集时,尽量正对这所要构建的面拍摄
数据获取技术
航线设计
航向和旁向覆盖超出分区边界线的理论值==
tan θ
2 tan β 2 ×(1− P)
数据获取技术
不同重叠度下,航向或旁向覆盖超出边界 线的理论值统计表
倾角60%
适用于远距离无人机遥感监测, 监测半径最大可达1500公里。
项目
飞行平台翼展 飞行平台机身
长 最大起飞重量
升限测试
指标 3.4米 2.3米 22kg 5000米
巡航速度
110km/h
起飞/降落方式
车载弹射起飞,机腹 擦地降落
抗风能力
6级
续航时间
30小时
5. 无人机遥感传感器
民用相机
红外相机
视频传感器
数据获取技术
影响几何精度和纹理质量
数据获取技术
锐度为0
数据获取技术
锐度>0.5
数据获取技术
锐度>0.8
目录
1 数据获取技术 2 数据处理技术 3 成果应用技术 4 三维成果展示
数据处理技术
逻辑架构图
数据处理技术
工艺
影像色彩调整
影像检查与整理 分区 空三
精度检查 三维建模 模型检查 格式转换
45
5 55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55 50
450 6
5
665 5 6 5
6 5
5
5 5
4
5 5
4
5 5
4
5 4
4
5 4
4
4 4
444
34 4 34
4 34
4 34
3 43
3 3
60 55 465 7 6 7 76 6 7 6 67 5 66 5 66 5 56 5 65 5 55 4 55 4 5 5 45 4 45 4 45 4 44 4 44 4 4
中、低空倾斜航摄系统
无人机遥感技术装备
形成中测(ZC)系列专业级无人机遥感系统
ZC-3
ZC-10
ZC-5
ZC-6
现
代
测
绘
全
流
程
解
决
方
案5
1. ZC-3电动无人机飞行平台
监测型无人机
起降简单,基本不受地形条件限制, 机动性强。最大续航时间2小时。
成为20平方公里以内小面积区域 航摄主战机型。
序号
名称
模型编辑
空三精度检查
建阳测区: 18平方公里 35530张影像
海拉尔测区: 140平方公里 28785张影像
空三精度检查
分区: 大数据量、无控制点; 内存大小影响,无法一次空三,11000张 /72G 分区准则:以测区边缘的目标能够360视角 都有立体像对为基准
空三精度检查
视场角
70% (度) 40 42 44 46 48 50 52 5视4场角56 58 60 62 64 66 68 70 30倾角 2 40 2 42 2 44 2 46 2 48 2 50 2 52 2 54 2 56 2 58 2 60 2 62 2 642 662 68 2 70
(度)
35
3
3
数据获取技术
堰塞湖三维模型
数据获取技术
影像质量检查----锐度
测区1:
测区2:
序号 1
锐度值 <0.8
影像数 25488
比例 72%
2
<0.5
1625
5%
3
0
26
0.00732%
序号 1
锐度值 <0.8
影像数 4173
2
<0.5
55
3
0
比例 0.72 0.01
低于0.5不可用,严重影响几何精度和纹理质量 优于0.8最优
3
3
2
2
2
2视场角2 2
2
2
2
2
2
2
80% 30
3 3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40 倾角(3 度)3 403 423 443 46 3 48 3 50 3 52 2 54 256 258 260 262 264 626 628 70
35
4 4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倾斜摄影测量数据获取、处理与 应用解决方案
倾斜摄影测量全流程
陈海燕
解决方案
博士
目录
1 数据获取技术 2 数据处理技术 3 成果应用技术 4 三维成果展示
目录
1 数据获取技术 2 数据处理技术 3 成果应用技术 4 三维成果展示
数据获取技术
TOPDC-5倾斜航摄仪
ZC-2B、ZC-6B、ZC-7B 无人机倾斜航摄系统
45 340 4 44 4 3 4 3 4 3 4 3 4 3 3 3 3 3 3 3 3 33 33 23 23 32 3
40
4 4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2
50 355 4 54 5 4 5 4 5 4 4 4 4 3 4 3 4 3 4 3 4 34 33 33 33 33 3
10
名称
技术指标
最大起飞重量
13kg
最大载荷重量
7kg
空机重量
6kg
动力系统
直流无刷电机
巡航速度
21.6 km/h
续航时间(1.5公斤载荷)
35min
最大相对飞行高度
500m
最大控制半径 控制方式
20km
遥控 + 预编 航线程控
抗风能力
≤10m/s
4. ZC-5长航时无人机飞行平台
30小时超长航时型无人机
自主、半自主、 手动
9
抗风能力
≤18m/s
10
起飞方式
滑跑、弹射、 车载
11
降落方式
滑降、伞降 配有安全气囊
3. ZC-6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
坡面变高摄影:
当摄影目标为坡面时,旋翼机采用爬 高摄影,根据重叠度以及拍摄相对航高 等计算出相应的基线距离,从而爬升一
定基线距离即开始进行摄影。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技术指标
1 最大起飞重量
6.5kg
2 最大载荷重量
2.5kg
3
空机重量
≤4kg
4
翼展
2.2m
5
机身长
1.1m
6
发动机
直流无刷电机驱动
7
巡航速度
60-70km/h
8 最大续航时间
2h
9 最大控制半径
≥30km
10 控制方式 自主、半自主、手动
11 抗风能力 ≤10m/s (5级以下)
12 起飞方式
弹射
13 降落方式
伞降
6
2. 无人机飞行平台
起降方式多样,环境适应性强,易操 控,一架次作业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
可搭载多种传感器。
序号
名称
技术指标
1 最大起飞重量
30kg
2 最大载荷重量
16kg
3
空机重量
≤14 kg
4
翼展
2.6m
5
机身长
2.1m
6
发动机
活塞式汽油发 动机
7 最大续航时间
≥6h
8
控制方式
60 50 8 8 9 8 8 78 78 77 67 76 66 66 6 5 6 5 5 5 5 5 5 5 5 5 5
55
10 10 9 9 9 8 8 8 7 7 7 6 6 6 6 6
60
12 12 11 11 10 10 9 9 9 8 8 8 7 7 7 7
数据获取技术
堰塞湖曝光点轨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