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哥特式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先驱的“背叛”
——哥特式艺术在建筑上的体现
下面带的横线要对齐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班级:1104班
学号: **********
*名:**
对先驱的“背叛”
——哥特式艺术在建筑上的体现
摘要:哥特式艺术,于公元12世纪末叶继罗马纳斯克式建筑而兴起于法国北部,公元13至15世纪盛行于西欧各地,16世纪意大利人提出这一名词并得到广泛承认。实际上,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关系。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思潮是崇尚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而哥特式艺术与之回异其趣,并被贬为半开化和野蛮的样式,欧洲又把哥特人当作蛮族来看待,所以便把“哥特”强加给这种艺术了。实际上,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显著的价值,而哥特式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建筑方面,这就使得无论建筑工程技术或艺术手法在当时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关键词:哥特;教堂;法国;
哥特式作为一种艺术风格,从起源上看,哥特式艺术风格借鉴了古罗马艺术风格,但是却把它们置于与前辈完全对立的一种革新的美学观点,这无异于是对先驱的一种“背叛”,但是就是因为这种大胆的“背叛”,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带来了一场革新,它无异于建筑风格中的一场风暴,哥特式风格不仅在建筑表层雕刻上有所革新,就连建筑的整体结构、整体形式也发生了改头换面的变化。哥特式风格在建筑上主要是运用了飞檐扶壁,这样可以使墙体的负担大为减轻,使在墙面上开出大幅的玻璃花窗成为可能,同时使建筑的整体具有强烈的向上的特征。哥特式艺术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上,它以尖形拱门代替了罗马式的半圆形拱门,建筑物重量及引伸力集中于石柱及拱壁上,外部有许多高耸的尖塔,墙壁较簿,窗户较大,饰有彩色玻璃的图案。内部圆柱较细,光线比较充足,门前饰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和石刻。哥特式建筑符合教会的要求,高耸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无飘渺的天空,这样,从视觉角度来看,建筑——主要是教堂,便具有了高耸入云的外观,而其内部空间则在大幅的彩色玻璃花窗透射出的迷离光线和更高的中庭的双重作用下,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升腾感,使人忘却今生,幻想来世。哥特式建筑物上的许多雕刻,生动自然,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首先需要解释清楚的一点就是哥特这个人类学中的概念是怎样跟十二世纪末开始兴起的教堂建筑相关起来的。《剑桥艺术史》上说,“哥特式风格的来源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有关建筑学的作者在轻蔑的回顾他们的先人的作品时,才把
“这种风格即它的尖形的拱棱状的穹隆和复杂的装饰等等,这种风格称为哥特式”。
看上去是那么乏味和野蛮,以致只有曾经摧毁了古罗马文明的哥特人才能做得出来。”同样的说法也可以在萨拉·柯耐尔的《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中见到,她同时敏锐的指出,“这个词既不恰当也不公正,因为这一风格并不起源于哥特人,而是在法国的巴黎附近,就象历史中滞留的其他误用名词一样”。这种勾连的力量是强大的,从此这种风格的名字就从一个贬抑的起点,慢慢发展成一种比较固定的风格。不过我们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风格这个词也有这种由贬抑而转向中性的过程。1762年以前,用风格来限定建筑,表明它是外国的、浪漫主义的或奇形怪状的,这一年以后,“风格”才被一些建筑师认为也可以用来指明发生于古典建筑本身发展中的变动,而哥特这种风格最初是由教堂建筑表现出来的,夏特尔大教堂
就是哥特式建筑的一个典型代表。反映中世纪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光”,也就是教堂的玻璃花窗。光线穿过它们,在教堂中投下迷离的光与影,加强了幻觉,加强了哥特教堂使人产生的上升激情,玻璃花窗由此也构成了十三世纪哥特艺术中重要的一个部分:绘画。在哥特风格中,与升腾的整体相对应的,则是繁复纤细的细节,因为该时期为基督教信仰服务的艺术是象征性和隐喻性的,三、七、十五等数字对当时的人们都有神圣不可言传的力量,所以通过细节把这些神圣数字一次次进行“道成肉身”式的运用,就使得细节和整体一样,具有神奇的力量。为了配合细长的上升的、在我看来甚至是有些被向上撕扯的整体,细部——不论是雕塑还是花窗,都具有了一种纤细修长的品格。
哥特式建筑经历了由最初的宗教用途向世俗用途过渡的过程,这种上升的纤细而庞大的建筑成为王公贵族们的宅弟风格的一种选择。法王约翰二世的儿子贝利公爵就修建了一系列巨大而又精雕细琢的火焰式哥特宫殿。而在文艺复兴开始之后,哥特式建筑就逐渐式威。但是文艺复兴同样是对古代的风格的一种怀旧式创新,而哥特式建筑相对而言却是中世纪一种全新的风格样式。要到18、19世纪,哥特式建筑才得以复兴,这次复兴主要发生在英伦。据《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中指出,这次复兴是与哥特式小说的流行相关的。发生在巨大阴森的哥特式城堡——这已经是世俗化的建筑了——之中的复仇故事、神秘的在古堡阴暗角落的白衣女人、对于中世纪生活的浪漫想象与传奇渲染,对市民阶层的家庭妇女有莫大的吸引力,这种在我们今天看来低俗的趣味在当时却成为社会的风尚,哥特式的建筑在这种氛围中得到复兴,但是此时的复兴也是一种形式风格的复兴,而精神内核的流变则是从宗教虔信到世俗财富,再到大众文化。
哥特建筑首先兴起于法国王室领地法兰西岛中,在当时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便是圣丹尼大教堂歌坛,因为它是一座同时保持罗马风和哥特风的一所建筑。在当时,担任教堂建造的负责人时絮热,创造性地在十分复杂的平面上应用交叉肋骨尖拱作为穹顶骨架;另一方面,交叉肋骨拱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拱顶重量,而尖拱的应用又能有效化解拱顶重量对拱脚产生的侧推力,因此,这就使得罗马风建筑中为支撑拱顶和平衡侧推理所必需的厚实墙体失去价值,由于墙体作用的消失,絮热将支撑肋骨拱的立柱之间的墙面全部打开,开上大面积的窗子,并用彩色玻璃进行装饰,这些彩色玻璃是一小块一小块的镶嵌在格子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光线从这些五彩的窗子中照射进来,如同神的启迪和天国的荣耀。它虽然被认为是第一座哥特建筑,但圣丹尼大教堂的西立面仍然保持着罗马风的特征,这就使得它更有实际价值。当时同样具有哥特风格的建筑还有桑斯圣埃蒂安大教堂、弩瓦永圣母院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等等。
1194年在一场火灾之后重建的沙特尔圣母院大教堂标志着法国哥特建筑盛期的到来,相比初期的哥特教堂,盛期的法国哥特教堂具有这样的一些基本特点:第一,中厅的高度显著增加;第二,由于尖拱和飞扶壁技术的成熟,使得以往为平衡中厅拱顶侧推力的二层侧廊也失去作用,多层飞扶壁可以直接从一层侧廊屋顶“飞”至中厅侧墙,这样,中厅最上面一层窗子可以开得更大;第三,由于尖拱的应用,使得拱顶沿纵向平滑连接;第四,原来设在大柱子之间用于空间划分和支撑二层侧廊的小柱子也可以撤销。作为当时代表的沙特尔大教堂,对这些改进后的特点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例如,沙特尔大教堂的中厅高度达到36.5米,超过以往任何一座教堂的高度,它的彩绘玻璃窗式公认最杰出的中世纪彩绘玻璃艺术品,沙特尔大教堂的平面也很有新意,全长约130米的中厅两侧各只有一条侧廊,而歌坛部分却由两条侧廊环绕,是其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大。同样可以作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