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处,撒上有机肥和复合肥,人工或用机械挠翻20 cm, 然后浇水。 3防治病虫
山楂树易发生吉丁虫、黄刺蛾和介壳虫。发现吉 丁虫危害症状时,可用刀在病斑上间距1 cm竖着划 割,然后对全树喷药。用药种类,可选48%毒死婢 800-1 200倍加20%过氧乙酸100倍。兼治介壳虫和 枝干病害。发现黄刺蛾虫茧时,用剪子剪破即可。树 上蚱蝉危害的枝条,修剪时集中剪下烧毁。 4防寒及聽花疏果 4.1增加果园湿度萌芽期及时施肥浇水增强根系 活动能力,提高抗寒性。 4.2必要时进行熏烟注意收听收看中长期气象预 报。当预报在山楂花期有霜冻时,统一组织在果园中 熏烟预防。可使用商品发烟剂,每隔20 m—个。用 柴草熏烟要有人值守,从晚上24: 00时观测,气温降 至0 °C时开始熏烟,不能起明火。 4.3喷防冻剂 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1 000倍 天达2116加500倍的硼砂和300倍的尿素,可起到_ 定防冻作用。 4.4疏花花期预报没有冻害发生时,要进行疏花, 对3年以内的幼树,把距骨干枝头30 cm内的花全去 掉,以促进生长;对弱花可去花留枝叶,促其复壮,使 之来年再开花结果。原则是20 cm留一个花序,保证 每花序30片叶来提供营养。 4.5疏果 当坐果后,为提高果品质量,可进行疏果, 每个花序留果数不超过10个。
作者邮箱:hswxm0318@
葡蔔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孙艳,韩斌,郭紫娟,刘长江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河北昌黎
066000) DOI 编码:10.1944(旳.cnki. 1006-9402.2021.03.031 1症状
葡萄霜霉病作为葡萄上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 一,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叶片作为主要受害部位,受 侵染初期,出现水渍状、半透明和不规则的斑点,随着 受害程度的加深,斑点扩大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 色呈黄色至褐色,多个病斑相连,最终形成大块病斑, 空气湿度较大时,有白色霜状霉层出现于病斑背面, 病斑处慢慢变褐至干枯,最终叶片提前脱落。幼果感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 1 1张 俊 楼 ,修 先 平 ,林 威 . 北 方 林 果 树 病 虫 害 防 治
0 5 0 0 6 1河 北省农 林科 学 院石 家庄果树 研 究所
索相敏
李学营
王献 革
郝
・
婕
3 3・
相关 ,其 中湿 度 是主 要影 响 因素 ,温 度和 光照 也 有
霜 霉病 的一 个 新特 点 ,侵 染花 序 和 幼果 ,霜 霉 病 发 病扩 散 迅速 , 防治 不力 易造 成减 产甚 至绝 收 。
1 霜霉病 发 病症 状
深呈深 褐 色 ,开 花前 后可 造 成落 花落 果 。较 大 的幼
果在 感病 初期 ,病斑 颜色 为 浅绿 色 ,后病 斑逐 渐 变 深 、变硬 ,随果 粒增 大而 形 成 凹陷型 病斑 ,高湿 条
( 0 5 ) :1 2 3—1 2 7 .
5次 ,注 意 药剂 交替 施 用 。所用 药 剂 除 波 尔 多 液
外 ,尽 可 能使 用 复配 或 混合 杀 菌剂 。套袋 之 前 ,喷 施 1 次 。摘 果 前 5~7 d喷雾 防 治 1次 ( 套 袋 果 实
【 3 ]王 江柱 ,董 金 皋. 果 树病 虫 害防 治 [ M】. 北京 : 中 国农 业 出版社 .1 9 9 5 .
要摘 除 果袋 ) 。在 发 病 初 期 , 交 替使 用 4 0 %戊 哇 醇
多菌 灵 悬浮 剂 2 5 0 0~3 0 0 0倍 液 、5 0 %复 方 多菌 灵 悬浮剂 1 0 0 0倍 液 、 3 0 %绿 得 保 胶 悬 剂 3 0 0倍 液 、 索利 巴尔 6 O~8 O倍 液 防治 苹 果轮 纹 病 。也 可 将 内 吸性 杀菌 剂和 保 护 性杀 菌 剂配 合使 用 , 以达 到 降低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
(一)病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幼果。
叶片被害处先产生边缘不清的淡黄褐色水浸状小斑,病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或略成圆形的黄褐大斑,直径可达13厘米,病斑边缘界限不清,多病斑相连可成大斑,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白色,似霜状霉层,干旱年份大气湿度小时不产生霜状霉层。
病斑成红褐色或黄褐色,严重时病斑及病斑外侧叶干枯或整叶干枯,并导致脱落。
新梢受害处生出水浸状褐色斑,严重时新梢扭曲,停止生长甚至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霜状霉层。
卷须、叶柄和穗轴也能被害。
幼果受害后产生水浸状淡褐色斑,湿度大时幼果和果德生灰白色霉层,秋季二次果受害较重。
果实着色后受害较轻。
(二)防治方法
1.消灭病原在生长季节和秋季修剪时都要彻底清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
2.加强管理
在生长期间及时剪除多余的副梢枝叶,创造通风透光条件。
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同时注意减少土壤越冬孢子被雨溅到叶片上的机会。
此外,多施磷、钾肥,酸性土壤多施生石灰,均可提高树体的抗病树体的抗病力。
- 1 -。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和质量 , 也对来年 的葡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掌握葡萄霜
霉 病 的症 状 特 点 、 原 、 病 规 律 以及 防 治 方 法 对 葡 萄 生 病 发
产具有重要意义。
1 葡 萄霜 霉病 的症 状 特 点
1 . 叶 片 受 害 1
发 病 初 期 , 片 正 面 出 现 黄绿 色 、 透 明 、 小 不 一 的 叶 微 大
根据天气变化 , 在寒流到来前 , 用稻草绳缠绕主干 、 主
枝 , 用草捆好树干 , 行包裹御寒 。 或 进
21 清 除 积 雪 . 0
不 留毛茬 。 并涂抹腐 维他 或果 腐宁油膏 。 如伤 口面积较大 ,
下 面又 有 可 利 用 的枝 条 或 萌 蘖 , 可顺 势 桥 接 。
33 加 强肥 水 管理 .
图 1 叶 片 受 害
病斑 , 叶片背面对应部位生 出白霜样霉层。 随病斑扩大, 渐形 成黄褐色或红褐色枯斑。病斑较多时 , 病叶变黄脱落( I。 图 )
1 . 色 , 面生 有 白色 霉 状 物 , 皱 缩 呈 表 后
脱落 , 果粒长大后感病 , 一般不形成霉状物。穗轴感病 , 会
引 起 部 分 果 穗 或 整个 果 穗 脱 落 ( 2 。 图 ) 1 嫩梢 、 须、 柄、 . 3 卷 叶 花穗 梗 感 病
病 斑 初 为半 透 明 水 渍 状 斑 点 , 逐 渐 扩 大 , 斑 呈 黄 后 病
褐色至褐色 、 凹陷 , 稍 空气 湿度大时 , 斑上产生较稀 疏的 病
收 稿 日期 :0 1 0 — O 2 1- 1 1
43 加 强肥 水 管 理 .
2 葡萄霜霉病的病原与发病规律 葡萄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 、 卵菌纲、 霜霉 目、 单轴霉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作者:侯金霞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7期葡萄霜霉病是危害最严重的葡萄叶部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削弱树势,果穗不能正常发育甚至影响下一年产量,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几乎均有分布。
其发生严重与否与气候条件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春秋两季,少风、多露、多雾、多雨地区发生较重,当地春季该病也有发生,但干旱多风的天气一般不会造成危害,秋季正值低温多露季节,最易发生流行。
一、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卷须、果穗。
叶片受病菌侵染后,初期呈半透明状,边缘有不甚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成黄色或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的霜状霉层,病叶变脆、易干枯脱落,病梢生长停滞、扭曲甚至枯萎。
幼果染病后,病部褪色、变硬、最终脱落。
新梢、卷须、果穗、及叶柄发病时,开始也呈现出半透明的油浸状小斑点,后扩大微陷,病斑上相继产生白色霜霉。
二、发病规律霜霉病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或者是随病组织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来年春天,孢子萌发芽孢囊,芽孢囊中产生游离孢子,而后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经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
侵入后菌丝在细胞间蔓延,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新的孢子囊,孢子囊萌发后进行再侵染。
只要条件适宜,可以进行多次侵染。
孢子囊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10℃—15℃,所以当地低温多湿的秋季,尤其是白露节气前后最易发病。
另外,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果园氮肥施用过多、树势过旺、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均利于发病。
三、防治方法防治霜霉病,应从改善果园栽培条件、加强土肥水管理及树体管理入手,防与治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
(1)果园管理。
晚秋及时清扫落叶、落果、摘除病叶、病果、剪除病梢,将病残组织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此项工作最好于清晨露水未干、病叶不易破碎时进行。
冬季深翻果园、深埋病残组织并起到改善土壤理化结构、熟化土壤的作用以增强葡萄树体的吸收能力及抗性;秋季增施以优质腐熟有机肥为主的基肥,生长季合理施用氮肥,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促进枝叶老熟、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冬剪,避免刺激旺长,生长季进行夏季修剪,剪除靠近地面的枝蔓及树体密生枝叶、篱架要将结果部位提高到60厘米以上、棚架尽量要抬高,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如何防治葡萄霜霉病?
如何防治葡萄霜霉病?
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葡萄的叶片,也能侵害嫩梢、花序和幼果等幼嫩的部分。
叶片发病时最初为细小的不定型淡黄色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
在叶片正面出现黄斑时,叶背面形成白色的霜状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焦枯蜷缩,早期脱落。
2、发生规律病菌借风雨传播,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
在生长期中病菌能不断进行重复浸染,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该病的发生与降雨量有关,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美洲种葡萄较抗病,而欧亚种葡萄则较易感病。
3、防治方法
⑴冬季清园,彻底烧毁病叶,减少果园中越冬菌源。
⑵加强果园栽培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适当增施磷、钾肥,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生石灰,可以提高葡萄的抗病能力。
⑶药物防治。
发病初期喷160倍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50%克菌丹5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35%甲霜灵2000~3000倍液,以后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以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分别与代森锌、福美双1000倍液混用比单用效果更好,同时还可兼治其它葡萄病害。
- 1 -。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葡萄种植专家-贾磊:《葡萄霜霉病的爆发和防治》种植葡萄的果农朋友付出了不少心血,而葡萄霜霉病严重影响葡萄品质和产量,导致葡萄大量减产,损失率可达100%。
法国曾经吃了霜霉病的大亏,全国葡萄产量减少了50%。
如此悲剧若不再加注意,一定会再次上演。
怎么样才能治理葡萄霜霉病呢?今天就从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症状和治疗方法上来说一说。
一、霜霉病发病规律葡萄霜霉病只寄生葡萄,非常专心。
冬季气温严寒时,霜霉病病菌主要附着在病枝病叶或是土壤中,春季温度上升到10℃以上时则在水滴中萌发,最终产生像蒲公英一样的病菌孢子,随风雨中飘到葡萄上,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导致葡萄植株感染。
霜霉病病菌在阳光下最多存活5-7小时,因此感染一般都是发生在早晨。
二、霜霉病症状葡萄霜霉病侵染葡萄叶、果实、新梢、花。
其中叶片侵害最为主要。
叶被侵染:初期,半透明、无规则、水渍状病斑;数日后,病斑变淡绿色;空气潮湿时,叶背面白色霜状霉层;最后,红褐色、烧焦状,脱落。
新梢被侵染: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空气湿润时,黄白色霉状物;稍凹陷,生长停滞,扭曲枯萎。
花穗:小花或花梗,油渍状小斑点,颜色淡绿色变为黄褐色,白色霜层;花穗最后深褐色,腐烂脱落。
果实:幼果变硬下陷,白色霜层,皱缩;果粒长到半大时,褐色软腐、干缩脱落。
三、霜霉病图片病枝图片病果图片病叶图片幼果图片四、霜霉病的治理1、从源头入手:对葡萄树修剪之后,彻底清除修剪后的病果、残枝、落叶,并集中用火销毁或深埋,减少病源。
2、从自身入手:提高葡萄树自身抗病能力。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巨峰、香妃等品种。
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和加大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提高葡萄树的长势。
3、从传播入手:通过套袋技术减少病菌侵染。
注重排湿、排水,降低空气湿度,覆盖地膜,做好光照管理,保持通风透光的良好生长环境。
4、从预防入手:石硫合剂与波尔多液是目前防治葡萄霜霉病最好用的药剂。
葡萄发芽前用石硫合剂喷洒全园,包括树上树下,以消灭病菌。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一、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霜霉病病菌越冬与初期侵染: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
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或年份,可以以菌丝在芽或没有落的叶片上越冬。
卵孢子越冬的存活量(几率)与土表面的湿度有直接关系,而温度对存活影响不大。
冬季雨雪多、大雪覆盖的地区和年份,霜霉病越冬基数高。
卵孢子在自由水(水滴、水膜、水中)中,温度达到11℃时萌发,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到葡萄植株上,成为春天的最初传染源。
孢子由气孔侵入寄主组织,经潜育期发病,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孢囊梗、孢子囊的形成,需要至少4小时的黑暗条件、95%~100%的湿度,并且只能从气孔中长出来。
孢子形成的最佳温度为18~22℃。
孢子囊自孢囊梗上分离需要高湿度。
孢子囊借助风飞落到叶片,并在自由水中萌发(最适温度为22~25℃)产生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游动到气孔,脱去鞭毛,成为静止孢子。
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寄主。
在合适条件下,游动孢子从萌发到侵入一般不会超过90分钟。
孢子囊一般在晚上形成,并且在阳光下几小时内就失去活性,所以,霜霉病的侵染一般发生在早晨。
自侵染到发病(出现症状)需要4天,但由于叶片的老化程度不同、品种不同、温度和湿度不同,出现症状前的潜育期长短会有区别,一般为4~13天,甚至超过20天。
霜霉病的发生及发生程度是由湿度和水分决定的。
任何使水分和湿度增加的因素都会导致霜霉病发生。
潮湿的冬天,紧接着为潮湿的春天,连接上夏天的雨水,霜霉病发生早、严重。
因为,在潮湿的冬天卵孢子越冬基数(成活率)高;潮湿的春天导致发生早、进一步发展、在果园内的传播;夏季的雨水不但提供了爆发的条件,而且会刺激新梢、幼叶的生长和组织含水量的增加,使植株更加感病(抗病性降低),从而导致病害流行和大爆发。
温度对霜霉病的影响不是决定因子,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一般在10~30℃,高于30℃或低于10℃都会抑制霜霉病的发生。
陕西合阳: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陕西合阳: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
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而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下一年产量。
据近日调查,葡萄霜霉病在我县葡萄园发病较普遍,危害较重,希望农民朋友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做好防治工作,1、发病症状葡萄霜霉病只为害葡萄地上部幼嫩组织,如叶片、新梢、花穗和果实等。
(1)枝蔓。
新梢上端肥厚、弯曲,由于形成孢子变白色,最后变褐色而枯死。
如果生长初期侵染,叶柄、卷须、幼嫩花穗也出现同样症状,并最后变褐,扭曲或干枯脱落。
(2)叶片。
病斑油浸状,半透明,淡黄色至红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
发病4~5天后,病斑背面形成幼嫩密集白色似霜物。
发病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
感病品种病斑较大,抗病品种病斑小。
(3)花器。
发病小花及花梗初现油渍状小斑点,由淡绿色变为黄褐色,病部长出白色霉层,病花穗渐变为深褐色,腐烂脱落。
(4)果实。
幼嫩的果粒高度感病,发病后果色变灰色,表面满布霜霉。
果粒成熟时较少感病,老果粒发病后变褐色。
侵染循环病原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内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通过气流或雨滴传播,从寄主的气孔或皮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
2、发生规律(1)发病时期。
一般于7~8月份开始发生,9~10月份为发病盛期。
(2)发生条件。
冷凉潮湿,多雨,多露雾,利于发病。
地势低洼,土质黏重,雨后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发病重。
大量施用速效化肥,枝叶茂盛徒长,组织幼嫩,抗病力差,田间郁闭,小气候潮湿,利于发病。
种植密度大,管理粗放,发病重。
3、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选栽抗病品种。
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枝、病蔓、病叶。
早期架下喷石灰水。
改良土壤,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湿度,控制氮肥施用量。
摘除近地面叶片,及时进行副梢摘心,保持棚内通风透光。
(2)化学防治。
清园后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度波美的石硫合剂。
6月中、下旬开始喷1∶0.7∶200波尔多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泰克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或75%猛杀生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防治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防治很多农民眼中的葡萄的霜霉病是这样的(下图)叶子正面是这样的(下图)叶片反面是这样的(下图)霜霉病上了果穗是这样的(下图)长着长着就是这样的(下图)到后来发现时往往是这样的(下图)看细节是这样的(下图)。
大多在果梗和果粒的交接处先发病,白毛干了以后,果粒会有凹陷,凹陷处里面果肉会发暗,变色,甚至发黑。
其实我眼里的霜霉病是这样的(下图)这是潜伏期的霜霉,这时的霜霉还没有大面积传播的能力,病菌的孢子囊需要90%左右的相对湿度和四小时以上的黑暗条件才能有效复制和开始传播,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四天。
换句话说,发现小黄点后,连续4--5天有阳光直射和干热风,孢子囊复制和传播就会受到很大的抑制。
但一旦有雨或者有雾,温度和湿度合适,就会立刻传染。
总结一下,霜霉病喜欢的温度是白天25度左右,晚上15度左右,(不是书上说的高温高湿)湿度大(有雨或有雾)。
如果发现小黄点后,连续4--5天高温干热风,就不会爆发。
发现小黄点后4--5天内,下雨或者有雾,白天25度左右,晚上15度左右,就会爆发。
所以只能提前预防,后期治疗会很麻烦。
对比一下细节(下图)是潜伏期和传播期。
小黄点的时候防治,比较容易打,一般均匀细致的喷雾就可以解决。
见到白毛就开始传播了,这时打药就要小心了,打药不仅仅要均匀细致,还得选择打药的外部环境,(打完4--5天内下雨会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孢子囊复制,病菌传播,打完后4--5天干热风就效果好些),药剂的选择和喷药的方式都要多加注意。
霜霉病的预防也需要综合防治。
合理调整碳氮比,只要霜霉发生的地块必定有碳氮比失调的现象,建议多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果园生草,或者连续多年根域覆盖,同时控制氮肥的使用。
合理枝蔓管理,促使叶片提前老化。
留枝不宜过,过密,及时绑缚。
多花前集中摘心之后,果穗周围的叉会长得很快,这是靠近果穗或者果穗以下的叉必须全部抹干净,防止叉(副梢)上的嫩叶感染霜霉直接上果。
如下图,副梢处理时留一截,避免病菌顺着伤口感染冬芽(主要是白腐和溃疡),副梢的发育会和冬芽争养分,早春冬芽发育不良,所以要及时处理。
葡萄苗常见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三大疾病特性及防治技术
葡萄苗常见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三大疾病特性及防治技术葡萄苗常见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三大疾病特性及防治技术一、葡萄霜霉病1、葡萄霜霉病表现:霜霉病是国际葡萄第一大病害,首要为害叶片,其次是新梢、幼果和卷须。
叶片受害,叶面开端出现油污状小斑驳,扩展后为黄褐色、多角形病斑。
环境湿润时,病斑反面发作白色霜状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嫩梢、花梗、叶柄发病后,油污状病斑很快变成黄褐色洼陷状,湿润时病部也发作稀疏的白色霉层;病梢停止生长、歪曲、乃至枯死。
幼果感病,开端果面变灰绿色,上面满布白色霉层,后期病果呈褐色并干燥掉落。
2、葡萄霜霉病发病因素:萌开展叶后(5月上旬)至新梢成熟后落叶前(11月)的全部生孩子期均易感病。
以卵孢子在病叶等病残安排中越冬。
借雨水飞溅传达,由气孔、水孔侵入寄主安排。
中温高湿病害,多雨、雾、露珠气候易发病,防治不及时病害易迅速延伸,引起大流行,构成前期落叶。
3、葡萄霜霉病防治方法:①加强果园办理,及时摘心、绑蔓和中耕除草;冬季修剪后彻底清除病残。
②坚持防重于治的准则,病害发作前: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
③初见病斑或在病害高发期,用医治兼保护药剂进行医治和预防:满分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瀚生质高55%烯酰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留意:6,7月份温度过高的幼果期,代森锰锌类的药剂慎用。
二、葡萄黑痘病1、葡萄黑痘病表现叶片受害,初呈针头巨细的圆形褐色斑驳,扩展后中心呈灰褐色,边际色深,病斑直径1~4毫米。
跟着叶的生长,病斑常构成穿孔。
叶脉感病,构成叶片舒展畸形。
新梢、卷须、叶柄受害,病斑呈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洼陷,后期病斑中心稍淡,边际深褐,病部常龟裂。
新梢发病影响生长,致使干燥变黑。
幼果受害,病斑中心洼陷,呈灰白色,边际褐至深褐色,形似鸟眼状,后期病斑硬化、龟裂、果小而味酸不能食用。
2、葡萄黑痘病发病因素:黑痘病是葡萄果实病害中发作最早的一种病害。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萌发至展叶期开端侵染,首要损害幼嫩绿色有些。
葡萄葡萄霜霉病防治
葡萄葡萄霜霉病防治葡萄是一种广泛种植的果树,其果实可鲜食,也可用来酿造葡萄酒。
然而,葡萄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葡萄霜霉病是最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种病害。
本文将介绍葡萄霜霉病的病因、防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一、葡萄霜霉病的病因葡萄霜霉病是由一种名为霜霉菌的真菌引起的病害。
这种真菌主要侵袭葡萄的叶子、果实和茎部,导致葡萄受损。
霜霉菌的孢子能够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迅速繁殖,从而加剧病情的发展。
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方法1. 病前预防在葡萄生长的过程中,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葡萄霜霉病的发生。
首先,要做好葡萄的剪枝工作,保持植株的透气性和通风性,减少霜霉菌的滋生条件。
此外,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落叶,以防止霜霉菌的滋生和传播。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最常用的葡萄霜霉病防治方法。
常见的药剂包括三唑酮、多菌灵等。
在葡萄生长季节中,定期喷洒这些药剂可以有效阻止霜霉菌的繁殖和侵袭。
但是,使用化学药剂需要遵循使用说明,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葡萄霜霉病防治方法。
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拮抗菌、拮抗真菌等。
这些生物制剂能够与霜霉菌竞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从而减少霜霉菌的繁殖。
此外,使用这些生物制剂还能够增强葡萄的抗病能力,提高整体防御能力。
三、葡萄霜霉病的预防措施1. 选择抗病品种在种植葡萄时,选择抗霜霉病的品种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
抗病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降低霜霉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在选购葡萄苗木时要仔细选择,选择抗霜霉病的品种进行种植。
2. 增强树体免疫力通过合理施肥、加强管理等措施,可以增强葡萄树的免疫力,提高其抵御霜霉菌的能力。
定期施肥,保证葡萄树的养分供应;定期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适量浇水,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湿度过高等,都是增强树体免疫力的措施。
3. 定期巡查和清除病残体定期巡查葡萄园,及时发现患病植株,将其清除,避免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果农之友2022.6绿色植保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
该病在我国大多数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
雨水较多的地区和年份病症加重。
生长初期感病可导致新梢和花穗枯死。
生长中后期感病可导致果粒提早成熟、提前落叶或大多数叶片形成枯斑并严重削弱树势,还会减少来年产量。
感病的新梢长势减弱、枝条和芽体不充实、抗逆性差、芽体积累养分少、芽体越冬后易冻死,应引起种植户的足够重视。
1发病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也可危害葡萄的新梢、卷须、花序、穗轴、果柄和果实等幼嫩组织。
1.1叶片感病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扩展为黄色至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见图1)。
叶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即病原菌的孢子梗和孢子囊)(见图2),严重时整个叶背布满白色霜霉层,叶片易脱落,后期霜霉层变为褐色,叶片焦枯早落(见图3、图4)。
霜霉病导致与叶片光合作用有关的所有生理过程受阻;造成叶片出现病斑,致使叶片早衰、脱落,削弱树势和减少营养储藏,从而成为产量下降、果实品质降低、冬季发生冻害、春季缺素症、花序发育不良等的重要因素。
1.2新梢、卷须、叶柄、穗轴感病产生黄色或褐色斑点,略凹陷,空气潮湿时也产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董小圆(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乾县分校陕西乾县713300)图3叶片严重感染时后期症状(叶背)图4叶片严重感染时后期呈现红褐色烧焦状(正面)图1叶片初期症状(正面)图2叶片初期症状(叶背)55果农之友2022.6绿色植保生白色霜霉状物,后期褐色斑点逐渐变大,干枯脱落。
1.3果粒感病幼果果粒易感病,感病后果粒呈灰白色,果粒表面附着一层霜霉状物(图5)。
当果粒直径长到2厘米时,一般不产生病菌孢子,即不会产生霜霉层。
成熟时的果粒很少感病,果梗感病时会传染给老果粒,病果粒呈现褐色,病果粒不会形成孢子。
红色葡萄品种感染后大果粒变为粉红色,感染后果粒硬度比较大,有时会超出正常果粒的硬度。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分。 温度 2 - 4 o 有 雨 、 , 度 9 %以上 , 2 2 C, 露 湿 5 是孢 子 囊形 成 的最 佳 条 件 。 病 害 发 生 的 温 度 范 围 为 1 ~ 1 3 0℃, 适温 度 为 2  ̄ 4o 气 温 超过 3 最 0 2 C, 0℃病 组 织 的菌丝 即停 止 发 育 ;湿 度越 大越 利 于 病 害 的发 展 。 由此 可 见 , 秋 多雨 、 夏 潮湿 、 重 、 大 、 差 小 的气 雾 雾 温
2 发 病 规 律
2加强 栽 培管 理 。避 免 在地 势低 洼 、 ) 土质 黏 重 、 通透 性 差 的地 方 栽植 葡 萄 。 园 时要 规 范 田间排 灌 建 系 统 , 当放 宽 行距 , 行 向与 主 风 向平行 。 适 使 棚架 应
有适 当 的高 度 , 足 优 质 腐 熟 有 机 肥 , 长 期 根 据 施 生
对 该 品种 容 易感 染 霜霉 病 的情 况 , 绍 一下 该 病 的 介
防治 方法 。 1 发生 症状 该病 主 要感 染 植株 的绿 色部 分 ,特 别 是 叶 片 , 也 危 害嫩 梢 、 柄 、 梗 和果 实 。 果 花 叶片 感病 后 , 部 油 浸状 , 形 , 黄 色 至红 褐 病 角 淡 色, 限于 叶脉 。 病 4 5天后 , 发 ~ 病部 背 面形 成 白 色霜
湿 度 大 , 导致 病 害 的发 生 ; 3 4年栽 植 的新 园 易 近  ̄ 大都 未 改 良土 壤 , 病 较 重 ; 少有 机 肥 、 叶茂 盛 发 缺 枝 旺 长 的 园 , 病 较 重 ; 植 密 度 大 、 架 低 、 重 视 发 栽 棚 不 夏 季修 剪 、管 理 粗 放 、通 风 透 光 不 好 的 园 ,发 病
葡萄中后期霜霉病防治及秋施肥管理技术0
葡萄中后期霜霉病防治及秋施肥管理技术一、葡萄霜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发病原因: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长中后期危害最严重的葡萄病害之一,多在秋季发生。
受秋季多雨潮湿、雾大露水重、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晚上低)等因素影响,易引起葡萄病害流行。
果园地势低洼、架面通风不良树势衰弱,有利于葡萄病害发生。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
防治措施:1.前期定期喷施保护制剂,尤其是雨季交替使用美生(80%代森锰锌)600倍;艾胜(250克/升)3000倍;2.发病初期使用以治疗剂为主,配合保护剂。
主要以诺凡(60%霜脲氰嘧菌酯)1000倍和20%氰霜唑1500倍+80%烯酰吗啉3000倍交替使用,配合保护剂美生或艾胜,主要打叶背面,要彻底打透,如果霜霉病爆发,两次打药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连续两次即可控制。
二、葡萄秋施肥的作用及施肥技术秋施肥作用:1.秋季施肥主要养根,养好根系,有利于养分吸收。
2.积累养分,帮助葡萄安全越冬,养分足,葡萄抗冻能力强。
3.为明年结果打基础,明年挂过量大,开花长叶幼果期的养分大部分来自于秋天积累。
4.提高明年葡萄坐果率,减轻大小粒现象,提高葡萄产量。
秋季施肥时间葡萄秋施肥时间以9月份葡萄秋梢基本停长后进行,其中最佳时间为9月中旬(10-20日),如遇特殊情况,可延续到9月下旬,时间越早越好,地温越高,吸收越快。
秋施肥用法用量:根据树势和树龄大小,建议大家使用华阳果仔海藻有机菌肥(80斤/袋)3-5袋+云河根际肥(15-20-5s)复合肥50公斤/亩,如果由叶面发黄,叶片小等生理症状可补充根力多土壤调理剂(锌、铁、钙、镁、钼等中微量元素),施肥后翻地或开沟施入与土混匀即可,施肥后浇水结合中农绿地康(根根乐)生物冲施肥5kg/亩,强力发根,缓解土壤板结裂缝现象。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葡萄霜霉病是葡萄栽培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能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果实质量。
以下是关于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生物学特点葡萄霜霉病由霜霉属的真菌引起,病原菌可在土壤和枯萎的葡萄藤上孢子化繁殖。
孢子可以通过风、雨水和人工传播。
葡萄霜霉病的症状包括葡萄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质,这是霜霉菌菌丝产生的孢子囊。
感染后的果实表面也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果实会变得硬、干、裂开,产量和质量都会大大降低。
二、病害发生的原因1. 气候因素:高湿度、高温度和大量的降雨是葡萄霜霉病的主要发生原因。
2. 栽培条件不良:葡萄根部长期处于湿润状态、肥力过高以及过浓的株密度等因素会增加葡萄霜霉病的发生。
3. 病原菌的传播:由于病原菌孢子可以通过空气、水、虫子、工具、病株等途径进行传播,这也是引起病害的重要原因。
三、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尽量选择来自抗霜霉病的育种材料,如玫瑰香、巨峰、红阳和红宝石等品种。
这样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2. 勤喷药剂:根据气候条件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时喷药。
最好使用无机剂,如硫酸铜、氢氧化钙和农林油等。
农民可以选择环境友好型的草本制剂、蚁一枝、海星致少酸等新型杀菌剂,然而请务必用这些药剂时务必按照包装使用说明,用药时要注意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的严格控制。
3. 剪枝和修枝:及时清除上部病叶、病枝和霉黄叶片,可以有效减少病症发生的次数和程度,从而控制病害的传播。
4. 改善种植环境:需保持良好的排水系统,控制葡萄树的株密度和施肥量,在适宜的时间内进行基肥和追肥,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
这样将有助于增加植株的抗病性并避免过度繁殖。
5. 定期检查和监控:及时检查病情并迅速进行治疗,以优秀的农事管理来打造符合葡萄生长所需的健康环境并保持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若我们能做好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就能提高葡萄的种植效益和质量,实现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
葡萄得了霜霉病怎么办?葡萄霜霉病的病症和防治方法
葡萄得了霜霉病怎么办?葡萄霜霉病的病症和防治方法霜霉病是葡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对叶片、新梢、果粒均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葡萄霜霉病会严重影响葡萄的长势,进而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经济损失。
那么,葡萄得了霜霉病怎么办?现将葡萄霜霉病的病症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葡萄霜霉病的病症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在葡萄生长季节多雨潮湿、暖和的地区发生为害较重,常造成葡萄早期落叶,损失危害大。
1.叶片:受害后病部角型,淡黄至红褐色,限于叶脉。
发病四五天后,病斑部位叶背面形成幼嫩密集白色似霜物,这是本病的特征,霜霉病因此而得名。
病叶是果粒的主要侵染源。
严重感染的病叶造成叶片脱落,从而降低果粒糖分的积累和越冬芽的抗寒力,从而影响来年产量。
2.新梢:上端肥厚、弯曲,由于形成孢子变白色,最后变褐色而枯死。
3.果粒:幼嫩的果粒感病后果色变灰,表面满布霜霉;较大的果粒感病后果粒保持坚硬,提前着色变红,霉层不太明显,成熟时变软,病粒脱落。
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尽可能选用美洲种系列品种,因美洲种葡萄较欧亚种抗博2.越冬期防治:结合冬季修剪进行彻底的清园,剪除博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秋冬季深翻耕,并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杀灭菌源,减少次年的初侵染。
3.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通风透光好且有良好的排灌系统的地方建园。
施足底肥,追肥应施含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复合肥。
及时绑蔓、修枝、清除病残叶及行间杂草,加强排水工作。
4.药剂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或在其发病初期施药,喷雾时要周到,以叶背为主。
在发病重的地区,于葡萄发病前喷布1:0.7:200的波尔多液2-3次,进行叶面保护,对防治葡萄霜霉病有特效。
另外,58%甲霜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500培液;90%乙磷铝(疫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800-1200倍,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葡萄植株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策略
葡萄植株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策略摘要:葡萄植株霜霉病是葡萄种植中常见且为害严重的病害之一,由葡萄生单轴霉引起。
本文系统综述了葡萄植株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包括病原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并基于当前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其中,化学防治部分详细介绍了常用化学药剂的种类、用量及使用方法,旨在为葡萄植株霜霉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一、引言葡萄植株霜霉病是葡萄栽培中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葡萄的叶片、新梢、花穗和果实等幼嫩组织。
该病害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给葡萄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深入了解葡萄植株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对于保障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葡萄植株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一)病原葡萄植株霜霉病的病原为葡萄生单轴霉,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科。
该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通过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至葡萄植株进行侵染。
(二)侵染循环病原菌的游动孢子通过气孔侵入葡萄叶片,在细胞间蔓延并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新的孢子囊。
孢子囊在适宜条件下再次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形成病害的循环。
(三)发病条件葡萄植株霜霉病的发病与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低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抗病性较弱的品种更易感病;栽培管理不当,如氮肥过量、植株徒长、通风透光不良等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三、葡萄植株霜霉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一)农业防治1. 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抗病性强的葡萄品种进行栽培。
2.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及时修剪枝条、摘除病叶、病果等,保持葡萄园的通风透光;注意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二)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或发病前进行药剂防治,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烯酰吗啉、氟吗啉、缬霉威/缬菌胺、双炔酰菌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论文关键词葡萄霜霉病;发生;防治;安徽芜湖
论文摘要葡萄霜霉病是芜湖地区葡萄生长的主要病害,通过对葡萄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分析,提出综合防治的方法,以提高葡萄生产效益。
霜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常常造成大量叶片干枯脱落,严重削弱树势,致使葡萄果穗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成熟,同时枝条生长不良,易受冻害,影响下年产量。
因此,应及时预防葡萄霜霉病。
1病害症状
葡萄霜霉病可为害枝蔓、果穗、叶片等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尤其以为害叶片最重。
1.1叶片发病
发病初期呈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水渍状不规则病斑。
数日后病斑部位变淡绿色,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晰,病斑背面着生白色绒状霜霉层,因此得名霜霉病。
霜霉层后期变灰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到1cm以上,呈黄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像火烧状焦枯,甚至脱落。
病叶从受害至脱落的颜色变化为水渍状—淡绿色—黄绿色—红褐色和叶片背面着生白色霜霉层,这是识别霜霉病的主要特征。
1.2新梢感病
新梢感病后,被害处生水渍状病斑,表面有黄白色霉状物,病斑纵向扩展,颜色逐渐变褐,稍凹陷,严重时新梢停止生长,扭曲枯死。
1.3果粒感病
幼嫩果粒极易染病,病幼果变灰色,果粒和果柄表面密生白色霉状物。
较大的果粒染病,果面形成褐色病斑,生长受阻,发育不均衡,近成熟期遇雨易形成裂果。
后期叶片发病,果粒发病较少,此特点与炭疽病、白腐病有明显区别。
白、绿色品种果粒病部呈灰绿色,红色品种果粒病部呈粉红色,一般不生霜霉层,病粒近成熟时易脱粒。
穗轴发病处变褐色,易折断。
2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于土壤中越冬。
翌年当气温达11℃时,卵孢子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萌发,借风、雨和露水传播,在有水滴的情况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及溅到近地面的葡萄幼嫩组织进行初次侵染。
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在病部产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一个生长季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传播过程总是在水中发生,葡萄霜霉病潜育期为5~18d,大多数为7~10d。
主要随环境条件和寄主抗性不同而变化,7月末到9月初的潜育期常常是5d,以温度高低而转移。
感病品种在22~24℃条件下潜育期最短仅4d,而在12℃时则延长至13d。
另外,卵孢子开裂释放出游动孢子,必须在潮湿的空气条件下进行,孢子囊一般在晚间形成,侵染多在早晨进行,孢子囊寿命较短,在阳光下暴露数小时即失去活力,在高温干燥的情况下,只能存活4~6d,低温下可存活14~16d。
孢子囊形成的温度范围为5~27℃,最适温度为15℃。
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2~30℃,最适温度为18~24℃。
孢子囊形成和萌发必须在水滴或重雾中进行。
卵孢子寿命很长,在土壤中能存活2a以上。
当气温达11℃时,卵孢子可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20℃。
霜霉病的具体发生时期因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而异,在安徽省一般于5月份开始发生,6月、7月和9月为发病盛期,如春季遇多雨潮湿的天气,霜霉病除为害叶片外,还可为害花序和幼果。
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气候条件、果园环境和寄主状况有关。
气候条件中,温度、湿度和降雨尤为重要。
由于孢囊梗和孢子囊的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侵入都需要雨露,因此温湿度与降雨,对此病的发生有极大的影响。
高湿、低温是霜霉病流行的气候条件,在低温、少风、多雨、多雾或多露的情况下最适发病。
夜间低温有利于孢子囊萌发和侵入。
阴雨连绵除有利于病原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外,还刺激植株产生易感病的嫩叶和新梢。
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不但与绝对降雨量有关,并且与
季节雨量的分布有关。
如在5~9月间雨量充沛,且次数多而均匀时,则病害发生严重。
夏季气温在22~27℃,连续10d阴雨,或每隔8~15d降暴雨1次,空气湿度达95%以上时,便出现发病高峰1次。
果园的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植株过密、棚架低矮、郁蔽遮荫、管理粗放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葡萄栽培密度,棚架行列朝向以及整枝、修剪等管理工作,与霜霉病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凡促使果园通风透光不良、增长小气候湿度的,都会加重发病。
凡施肥不当,偏施或迟施氮肥,刺激葡萄抽生新梢,造成秋后枝叶茂密、组织延迟成熟等也会使发病加重。
葡萄细胞液中钙/钾比例是决定抗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含钙多的葡萄抗霜霉病的能力较强。
当比值大于1时表现抗病,而小于1时则表现较感病。
一般老叶片的钙/钾比值大于1,故老叶抗病,而幼叶的比值小于1,因此幼嫩叶片较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