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母猪繁殖能力

合集下载

如何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

如何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

如何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母猪繁殖力,一是提高母猪每胎产仔头数,二是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

目前,我国大多数饲养母猪户多采用仔猪45-60日龄断奶,母猪年平均产仔1.5窝。

若采取措施将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到2-2.5窝,则每头母猪一年可多产仔5-10头,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现将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理论依据母猪妊娠期为114天。

若母猪在产仔后40天内发情配种,则一头母猪一个生产周期为154天,一年两个生产周期需308天,一年余57天,两年生产4窝仔猪还余114天,又可生产一窝仔猪,即两年产仔近5窝。

实践证明,母猪无论在任何时期断乳,只要采取饥锇断乳法(母猪断乳时减少饲料给量),在一周内皆可发情。

母猪从断乳到发情配种一般需5-10天,平均为7天,妊娠率可达100%。

若仔猪30日龄断乳,则母猪在产仔后37天即可发情配种。

二、方法1.仔猪早期断乳。

这是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的主要方法。

目前国外养猪发达国家多提倡仔猪21-35日龄断乳,根据我国实际(猪舍、饲料条件等)可采取30-40日龄断乳。

据养猪户反映,仔猪在30-40日龄断乳,60日龄出售,这样的仔猪适应植物性饲料较早。

食欲好、增重快、不拉稀、非常好养。

对早期断乳的仔猪,在5-10日龄即应进行吃料训练,并注意科学补饲。

仔猪离乳后可在原圈饲养,待其适应后再分群饲养。

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温和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仔猪生病。

2.促使母猪在哺乳期发情配种。

在母猪哺乳20-40天内催情,使其能够发情配种,可以既哺乳,又妊娠,大大缩短母猪生产周期。

促使母猪哺乳期间发情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人工间隔断奶法。

即人为控制并延长仔猪吃乳的间隔时间,白天只让仔猪吃乳1-2次,夜间让其母仔在一起。

由于仔猪吃乳间隔拉长,使母猪乳房内积存大量乳计,造成乳房膨胀,从而限制了催产素的分泌,血液中催产素减少,降低了卵泡刺激素的抑制作用,因而能促进母猪的发情与排卵。

二是利用公猪诱情。

提高母猪生产力需注意的关键因素

提高母猪生产力需注意的关键因素

提高母猪生产力需注意的关键因素提高母猪生产力是养殖农户追求的目标之一,关键因素是指影响母猪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提高母猪生产力需注意的关键因素:1. 品种选择:选择优良品种的母猪进行繁殖,如肉猪、杂交猪等。

优良品种的母猪具有优良的生长速度和生育能力,能够提高产仔数和产仔质量。

2.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关键。

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环境、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供给等。

适宜的饲养密度能够保障母猪的运动和活动空间,有利于母猪健康生长和繁殖。

合理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管理,能够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有利于母猪的繁殖。

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供给,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满足母猪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3. 疾病预防:疾病是影响母猪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疾病会导致母猪生长速度减慢、产仔数减少、产仔质量下降等。

做好疫苗接种、定期体检、环境清洁消毒等工作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4. 配种适时:合理的配种时间对于提高母猪生产力非常重要。

根据母猪的发情周期和适宜的配种时间,确定合适的配种时间,可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受胎数。

5. 合理的分娩管理:科学合理的分娩管理,能够减少分娩难产和分娩死亡的风险,提高分娩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包括保持分娩环境的舒适和安全、做好分娩的监护和辅助,及时处理分娩难产等。

6. 合理的断奶管理:合理的断奶管理,可减少断奶应激和断奶肠炎的发生,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生长速度。

包括逐渐断奶、适时添加适应性饲料、做好断奶后的环境和饲养管理等。

7. 科学的猪舍设计:合理的猪舍设计有助于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猪舍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能够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有利于母猪的生长和繁殖。

8. 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母猪生产力需要技术的支持和管理的配合。

农户可参加相关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如数据统计分析、生产情况记录等,全面了解和掌握母猪的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1. 选择优质种猪:选择合适的种猪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

要选择健康、遗传优良的种猪,能够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生产力。

2. 合理饲养管理:健康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料配比、定时喂食、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等都能对母猪的生产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母猪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提高母猪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

4. 控制母猪的疲劳和应激:减少母猪的运输、搬迁、淘汰和分离等应激事件对母猪的影响,减轻母猪的疲劳,能够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5. 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配种和繁殖管理: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体征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配种和繁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6. 做好母猪的妊娠保健工作:做好母猪的妊娠保健工作,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在妊娠期的健康和营养,能够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总之,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需要养猪户们在种猪选择、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疲劳和应激控制、配种和繁殖管理以及妊娠保健等方面做好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养猪管理问题。

养猪户们需要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注意很多细节,从而影响母猪的生长和生产。

以下将继续介绍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养猪户们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7. 做好产房管理:在母猪产房中,需要为母猪提供干净、舒适的生产环境,确保产房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此外,产房内的饲料和饮水也需要保持新鲜和清洁,避免母猪在产房中受到压力和紧张。

8. 精心挑选母猪产房员工:对母猪的产房员工要求严格,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产房管理经验,有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能够及时观察母猪产房的情况,保障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的顺利。

9. 饲料科学化: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饲料科学化。

充分利用各种秸秆料、饲草、副产品等,保障母猪养分的均衡摄取,从而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的生存率。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技术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技术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技术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仔猪头数。

提高母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

一、选择优良猪种的杂种母猪是提窝母猪产仔数的基础因为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

所以,在我国工厂化养猪中普遍采用。

在选择后备母猪时,体型上应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都比较差。

母猪奶头排列要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

保持中等膘情的母体(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殖性能较差。

在三元杂交体系中,对母本不要求瘦肉辜。

二、适时配种是提高窝产仔数的重要措施长(长白猪)大(大约克夏)或大长杂种后备母猪配种,一般以体重达到,110~115千克为宜。

高于或低于这一体重对产仔数有影响,偏离越远,影响越大。

后备母猪从有明显发情表现到排卵的间隔,一般为36~40小时,经产母猪为38~44小时,排卵时间平均为2~7小时。

因此,开始发情后8~12小时配第一次,间隔12小时进行复配,通常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发情不明显的母猪有必要进行二次复配。

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10天内发情,妊娠后的母猪都要控制饲喂量,保持中等体况能够提高其窝产仔数。

三、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提高繁殖水平正常生产状态下,有个别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频繁返情,对用药物催情和改善饲养管理后无效或返情3次以上的母猪,应该及时淘汰。

母猪一般第3~6胎产仔数最高;到第9~10胎时降低,且带仔性明显变差,这种母猪应淘汰。

对哺乳性能差或产后无奶的母猪应作记录,若以后出现同类情况时则应淘汰。

四、加强种公猪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为减少母猪返情和产死胎、畸型仔猪的发生。

要求种公猪体质结实,四肢稳健,性欲旺盛。

一般坚持每周检查梢液1~2次,对精浓密度偏低、活力较差的公猪即刻停用。

公猪每天应运动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要配制专用的公猪饲料并限量饲喂,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并不使公猪过肥。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几项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几项措施
娠母 猪于 产 前 4 d和 1 d各肌 0 5
好, 抗病 力强 。
41 对 繁 殖母 猪要 加 强 饲 养 管 .
由于母 猪年 龄 不同 , 卵 时 排 间也就 不同 , 以配种 的时间还 所

喂料做 到 “ 重 ” “ 二 , 三轻 ” 。
注 1次大肠杆 菌三 价 灭活菌 苗 , 每头 每 次 5mL ,新生 仔猪 通 过 吃 初 乳 获 得被 动 免 疫 ,可 预 防 仔 猪 黄痢 和 白痢 等 。 妊 娠 母猪 于 产 前 1 虫 1 ,每 头 按 2d驱 次 03 /g体 重颈 部 皮 下注 射 伊 .mg k
1 d胚胎 迅 速 由圆 变长 , 始 殖 8 开
怀 孕前 期的胚胎 存活数 。 猪配 母
种后 每隔 7 注 射 2 L黄体酮 , d m
提 高 母猪 年产 窝数 的可 调
因素 只有 早 期 断 奶和 断奶 后 早
人子 宫时 , 如营养 不 足或 营养代 谢 机 能未 能 健 全 ,胚胎 死亡 最
连续 注射 5 6次。 备母 猪在体 - 后
期发情 。一 要控制 体重 , 母猪 分
高 : 孕第三 周胚 胎器 官形成 阶 怀
段, 由于 胚胎 在胎盘 中争 夺其 生 长 发育 所必须 的 营养物质 , 强存 弱亡 ,损 失较 大 ;怀孕 6 ~ 0 07 d
时 , 儿 迅 速 发育 , 使 因营养 胎 致
四川畜牧兽医・0 0 5 ・ 2 1 ・ 期 总第 2 5 3 期
脐带后要用碘酒消毒。
养羊八忌讳
雷 时 荣
( 1省 资阳 市乐至 县 畜牧食 品局 , 1 l  ̄. J 四川 乐至
中图分 类号 :8 6 ¥ 2 文 献标识 码 : C 文章编 号 :0 1 8 6 (0 0 0 — 0 5 0 10 — 9 4 2 1 )5 0 4 — 1

提高母猪繁殖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一、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措施:1.合理选择母猪品种:选择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抗病能力高的良种母猪,如杜洛克、长白等品种。

2.确保母猪的饲养条件:保证母猪的饲养环境舒适,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确保母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3.合理饲养管理: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保证母猪的营养均衡,并且注意饲喂的时间和方式,避免造成母猪的压力。

4.确保母猪的健康:定期进行免疫和驱虫,预防和治疗疾病,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5.合理控制发情:通过合理的发情管理,例如利用人工授精和催情技术,控制母猪的发情期,提高受孕率。

6.加强配种管理:选择优良的公猪进行配种,确保配种的时间和方式正确,提高怀孕率。

二、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1.精细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并确保干净的饮水环境,定时进行饲喂和清洁,减少仔猪感染病菌的机会。

2.控制仔猪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饲养,保持适宜的空气流通和温湿度,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3.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圈舍清洁和消毒,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4.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刚出生的仔猪,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它们的身体机能正常发育,提高生存率。

5.强化免疫保健:定期进行免疫注射,预防仔猪常见疾病,如猪瘟、蓝耳病等。

6.定期体检和疾病监测:定期检查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病害扩散。

以上是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的一些措施,但具体措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养殖对象的特性来调整和采取。

另外,科学管理和实施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也是提高繁育效益的重要措施,以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率

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率

4. 输 精 准 备 1
中图 分类 号 :8 4 ¥ 1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0 8 0 1(0 1 3 0 4- 2 10 — 442 1) —0 0 0 o
输 精 前 . 液 要 进 行 查 检 . 查 精 精 检
子 活 力 . 度 . 精 率 等 。 于 活 率 低 密 死 对 于 07 .、死 精 率 超 过 2 %的 精 液 不 能 O
顺 着 阴 道 的 走 向 进 行 .龄 公 、 猪 过 早 配种 。 母 都会 影 响母 猪
向是 上 抛 物 线 形 插 胶 管 时 . 手 将 用 母 猪 阴 唇 分 开 . 输 精 管 沿 着 阴 道 壁 斜 向 上 方 的 角 度 .慢 慢 逆 时 针 旋 转 插 入 阴 道 内 .当 插 入 1 m左 右 时 . 0c
猪 交配 多 怀 产 仔 多 配 种 时 合 理 利 用
液 洗 1 母 猪 阴 部 冲 洗 干 净 , 用 毛 次 并
巾擦 干 . 防将 细 菌 等 带 入 阴道 预
42 输 精 操 作 .
多 喂 精 料 和 动 物 性 饲 料 . 以 便 快 速 增 重 . 可 以 在 平 时 饲 养 中 . 根 据 也 应
母 猪 不 同 阶 段 对 营 养 物 质 的 需 求 特
先将 输 精 管 海 棉 头用 精 液 或 人 工 授 精 用润 滑胶 润 滑 .以利 于输 精 管 插
入 时 的润 滑
点 .采 取 不 同 的 饲 喂 方 法 来 达 到 配
种 要 求 和 目的
42 1 插 人 输 精 胶 管 :插 入 胶 管 应 ..

4 育种 繁殖 0.
LV S O KA D P U T N U F O2 3 |E T c N o LRY|D s RY N 6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母猪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牧动物,其繁殖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养殖户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营养合理。

母猪的繁殖力受到饲养管理的影响很大,合理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母猪的体质和生殖潜力。

母猪在孕期需要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充足的补给能够增加胎儿的发育,保证母猪顺利产仔。

同时,母猪在哺乳期需要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以满足乳汁分泌的需要。

合理的饲养计划和饲料配方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其次,良好的繁殖环境。

母猪在繁殖期间需要一个安静、干净、温暖的环境,以减少压力和疾病的发生。

充足的饮水和空气流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繁殖圈舍设计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效果。

第三,合理的种猪选配。

选择适宜的种猪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至关重要。

种猪应该符合健康、体型壮实、繁殖力强的要求。

对于公猪而言,要注意其精液质量和数量,选择优良的公猪进行配种。

对于母猪而言,则要选用年龄适宜、身体健康、经产能力好的母猪。

科学的选配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后代的品质。

第四,科学的繁殖管理。

母猪的繁殖效果受到繁殖管理的影响很大。

正确的配种时间和方法对于母猪的怀孕率和产仔率至关重要。

需要严格控制母猪的发情期,并在发情期间合理配种。

另外,科学的妊娠管理和分娩管理也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

合理的饲料和营养管理,注重母猪的生产能力,提供良好的分娩环境,可以减少分娩困难和死亡率。

第五,及时的疾病预防和控制。

母猪的繁殖力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

养殖户需要注重母猪的疫病预防和养殖卫生,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母猪身体健康。

同时,定期的体检和疾病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母猪的繁殖效果。

最后,科学的育种技术也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育种技术可以准确地选择高质量的种猪,并提高子代的品质和数量。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多种多样,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案。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在养猪行业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影响养猪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不仅能够增加生猪的产量,还能够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状况的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营养保健等方面,介绍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一、饲养管理1. 合理选配种猪母猪的繁殖力与种猪的品种和遗传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生产条件和需求,科学地选配种猪。

一般来说,应选择繁殖性能优良、繁殖率高的种猪,以提高后代的繁殖力。

母猪的配种管理是影响繁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配种时,应严格按照配种标准进行,选择适龄健康的母猪和种猪进行配种。

要注意控制配种的时间和次数,避免配种过多或过频导致母猪疲劳和生殖系统功能紊乱。

3. 合理的饲养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其繁殖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为母猪提供干净整洁的舒适饲养环境,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提高母猪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4. 合理的饲料供应母猪在繁殖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胎儿生长和发育,因此应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保证母猪在繁殖期的营养需求。

要注意控制饲料供应量和次数,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足对母猪的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5. 精心的产房管理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细心的产房管理。

应确保产房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保证母猪在产房的舒适度,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母猪的产后恢复。

二、疾病预防1. 控制传染病传染病是影响母猪繁殖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户应定期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保证母猪的免疫力稳定,避免因传染病影响母猪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2. 预防疾病的发生除了定期接种疫苗外,养殖户还要做好母猪的日常健康检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母猪的疾病,保证母猪的生理健康状态,保障其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3. 饮水卫生管理母猪在繁殖期需要大量的清洁饮水,因此要保证饮水卫生,避免饮水过脏或感染病原体,导致母猪的疾病和影响繁殖能力。

提高母猪繁殖率“六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率“六措施”
微 生 物 发 酵 剂一 通 氧 发 酵 一 脱
比较平 坦 , 灌 能 排 的 菜 园 、 能 果
园 或 饲 料 田 ,沿植 物行 间开 沟
槽 , 入 牛 粪 、 渣 等 , 面 用 施 沼 上
土 覆 盖 1 左 右 ,放 入 蚯 蚓 0c m
发 酵 在 1 — 5℃ 时, 气 率 极 52 产 低 , 而增 加 沼 气 生产 成本 。 从
郭 浩 瑞
( 南省濮 阳县八公桥 镇 农 业服务 中心 , 南 濮阳 4 7 0 ) 河 河 5 10
中 图分类 号 :8 8 ¥ 2. 4
文献标 识码 : C
文 章编号 :0 1 8 6 (0 2 0 — 0 4 O 10 — 9 4 2 1 )9 0 4 一 1
1 选 好 品 种
产 生 的第 一代 , 比其 双 亲具 有更
高 的生活 力和 生长 强度 , 就是 这
部 位 。 以 , 们 在母 猪 发 情 后 所 我
2 4h开 始 首配 , 隔 1 ~ 2 间 O 1 h复
配。
杂 交优势 。 可 以选 用 瘦 肉率高 、
生 长 速 度 快 的 长 白公 猪 和 大 约
右 。 蚯 蚓养 殖 的最 佳 密 度 以每
平 方米 28 3k 每 平 方 米 2 .~ g或 万条 为宜 。冬 季 , 可在 地面 覆盖
有机 成 分 , 发 酵过 程 中形 成 的 在
益 。 用微 生 物 发 酵技 术 , 牛 利 将
收 稿 日期 : 0 2 0 — 8 2 1 — 7 1
杂 交母 猪 , 母 性好 , 其 繁殖 力强 , 窝产 仔 1 2头左 右 , 泌乳 性能 好 ,
养 水平 高 的饲 料 , 粗蛋 白含 量 为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对于养猪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技术措施,可以帮助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1. 优选种猪:选择优秀品质的种猪作为母猪,注重体型健康、种系稳定和生殖能力强的种猪。

2.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母猪的营养充足。

母猪在发情期、配种期和妊娠期需要适当的饲养和管理,保证身体健康。

3. 发情检查:定期进行发情检查,通过触诊、光触诊等方法来确定母猪是否处于发情期。

及时发现发情,以便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法进行配种。

4. 合理配种:根据母猪的发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猪进行配种。

根据母猪的生理周期进行精确配种,提高受胎率和仔猪的生存率。

5. 制定科学的配种管理方案:根据母猪的生理周期和发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种管理方案。

包括选择配种时间、配种次数、配种方法等。

6. 合理妊娠期管理:母猪妊娠期间需要适当的饲养和管理,包括合理的饲喂、保持舒适的环境条件、定期检查妊娠情况等。

8. 产后护理:给予产后母猪良好的护理,包括清洁、保暖、饲喂等。

及时处理产褥期的并发症,保证产后母猪的康复和下一胎的正常发育。

9. 配备现代化设备:采用现代化的养猪设备,如发情监测仪、配种台、自动化喂养设备等,提高繁殖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0. 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定期请兽医对母猪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提高母猪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繁殖力。

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养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母猪的繁殖能力和养殖效益。

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式

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式

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式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养殖已经越来越重视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母猪的生产效率直接影响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是养殖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将介绍影响母猪生产效率的因素及提高方式。

1. 饲料:母猪的饲料是影响其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饲料能提供母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保持其身体健康。

不同阶段的母猪所需的饲料种类和含量也不同。

2. 环境:母猪需要一个温度适宜、干净卫生、通风透气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减少母猪生病的几率,提高其生产效率。

3. 疾病:母猪生病将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率。

常见的疾病有猪流感、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

必须采取防病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

4. 饮水:母猪需要清洁、新鲜的饮水,以保持身体健康。

饮水水源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将对母猪产生不良影响。

5. 品种: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母猪品种能提高其生产效率。

1. 给予适宜的饲料:根据母猪生长阶段和特殊情况,为其配备适宜的饲料,能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增加其体重和生产效率。

2. 维持良好的环境:确保母猪养殖场干净卫生、通风透气、温度适宜,以及其他基本养殖条件。

3. 预防和治疗疾病: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查,尽早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4. 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母猪需要持续清洁、新鲜的饮水以保持其健康。

总之,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只有照顾好各方面的因素,才能让母猪健康成长,并在生产方面发挥最好的效果,为养殖场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母猪年生产力的概念及提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母猪年生产力的概念及提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母猪年生产力的概念及提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简介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母猪在一年内所能产下的仔猪数量,它是衡量母猪繁殖能力的重要指标。

高年产仔猪数能够有效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母猪的配种率、受胎率和产仔率。

母猪的年生产力主要受到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疾病防控和环境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至关重要。

•合理的繁殖组织管理:选择合适的月龄配种、合理配种时间、控制配种次数等措施。

同时,加强母猪的监测与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繁殖问题。

•科学的母猪舍设施: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同时,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体对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

•养殖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对养殖员的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养殖管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技术指导,及时纠正养殖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

2. 合理的饲料营养合理的饲料营养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和年产仔猪数。

•精细化饲喂:根据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提供合适的饲料配方和饲喂方式。

比如,在配种和哺乳期给予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

•定期检测和调整饲料配方:通过定期检测母猪的体重、体况评分和血液指标,调整饲料配方,使其满足母猪日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

•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需要,添加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

3. 做好疾病防控疾病是影响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措施可以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繁殖效益。

•定期疫苗接种:根据疫情变化和养殖场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保证母猪的免疫力。

•疾病监测和早期预防:定期对母猪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母猪的异常情况。

定期进行疾病防治措施,如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治、细菌和病毒的防治等。

提高猪繁殖力的措施

提高猪繁殖力的措施

提高猪繁殖力的措施一、引言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其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效益。

提高猪繁殖力是养殖户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二、饲养管理1.合理选种:选择优良品种,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和适应能力,如杜洛克、长白等品种。

2.科学配种:配种时选用优良公猪和母猪进行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确保后代质量。

3.定期检查:对母猪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生殖系统问题。

4.合理饲喂:合理搭配饲料,保证母猪营养均衡,并根据不同生理阶段适当调整饲料组成。

三、营养调控1.合理搭配饲料: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怀孕期、哺乳期等)和体重等因素,科学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2.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增加猪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提高体内代谢水平,促进生殖系统健康发育。

3.合理添加蛋白质:适当增加母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助于提高母猪的受孕能力和胎儿发育。

四、环境改善1.保持空气流通:保持猪舍内空气流通,减少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有利于母猪身体健康。

2.控制温度湿度: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变化,合理控制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宜的生产环境。

3.定期消毒:定期对饮水设施、饲槽、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细菌、病毒等传播。

五、其他措施1.定期接种疫苗:及时接种各种必要的预防性疫苗,保护母猪身体健康。

2.精神调节:保持母猪心情愉悦,减少压力和紧张情绪,有利于提高繁殖能力。

3.定期换代:定期更换母猪,避免近亲繁殖,保证后代的质量。

六、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增加生产效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改进。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主要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主要措施
养 猪
提 高母 猪繁殖率 的主 要措施
王 陈 , 韩志 明
( 1 . 黑龙 江省 巴彦 县兴隆 镇畜牧 发展 中心 。巴彦 1 5 1 8 0 0 ;
2 . 黑龙江 省 巴彦 县洼 兴镇 畜牧发 展 中心 。巴彦 1 5 1 8 0 0)
DO I : 1 0. 3 9 6 9 / J . I SSN. 1 6 7 1 — 6 0 2 7 . 2 0 1 3 . 1 0 . 0 6 1
2 增加 产 仔 数 增 加 母 猪 产 仔 的关 键 就 是 适 时 配 种 , 母 猪 配 种 过 早 或 过
母猪 , 要在配种后 3周 内将 日喂料量降到 1 . 5 — 2 . O k g , 减少 胚
胎 的早 期死 亡 。
迟都会损失部分卵子 , 从而降低 产仔数 。一般母猪发情征兆 明显 , 允许公猪爬跨或人工测试 站立 反应后 1 2 h配种是最佳 的配种时机 , 8 - 1 2 h后进行第 2次配种效 果更 好。工厂化养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 。 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 理, 种猪才能繁殖 出数量多 、 质量高 的仔猪 , 也 才能提高养猪
犬苗和猪瘟苗等的注射 , 防止繁殖障碍性疾病 的发生 。 对于患 阴道炎 、子宫炎的母猪应及时用生理盐水或 0 . 1 %高锰酸钾水
业 的经济效益。
搞好配种工作 , 一方面要饲养好 、 管理好公猪 , 提高精液 的数量 和质量 ; 另 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 施 , 促使母猪正常发
母 猪妊娠初期 , 配种后 3周 内 , 受精 卵形成胚胎几乎不 需要额外 的营养 , 给母猪 以低能量 、 低蛋 白的妊娠 日粮( 消化 能 ≤1 2 . 6 MJ /k g , 粗蛋 白≤1 3 %) 日喂 1 . 5 ~ 2 . O k g , 即能维持 正 常 的繁殖需要 。相反 , 摄人过 高的能量和蛋 白, 机体代谢 旺 盛, 促使 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 从而影响孕激素 的分泌 , 导致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母猪的繁殖力是养殖业的核心之一。

提高母猪繁殖力既可以增加猪场的产量,又可以降低养殖成本。

下面是一些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1.改善饲料与饮水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母猪繁殖力的首要环节。

改善母猪的饲料与饮水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猪的营养水平。

合理的饲料与饮水管理,不仅可以增加母猪的体重,还可以改善母猪的繁殖率、产仔数和生产间隔。

2.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其繁殖力的影响很大。

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使母猪处于一个舒适、安全、卫生和自由的环境中,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要确保母猪的舒适环境,就要常年保持温度、湿度、通风和卫生等方面的控制。

3.实施合理的配种管理选择合适的种猪和实施合理的配种管理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

对于母猪,要根据不同繁殖期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种猪。

同时,需要掌握母猪的生理变化和场上饲养环境,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和次数,确保母猪正常配种,从而提高繁殖率和产仔数。

4.加强疾病防治和保健母猪的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也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

要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预防性接种,控制传染病和消化道病,并对母猪进行必要的保健和营养补给,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5.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以确保母猪的遗传质量。

这包括对母猪的遗传史及其生产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及在选育猪种和配种技术上提供依据。

只有过档案管理,才能对每只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客观的评估和育种,从而增加新一代母猪的繁殖力和品质。

总结: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涉及复杂的技术环节和管理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和管理措施,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产仔数,从而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提高母猪配种效率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提高母猪配种效率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提高母猪配种效率的因素及注意事项母猪配种是提高生猪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配种效率的提高对养猪户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提高母猪配种效率的因素及注意事项:1. 选种和管理母猪选种是影响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要选择母猪生长快、体型适中、耐性强、母性好等品种或品系。

另外,母猪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精神状态健康,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确保母猪取得最佳繁殖效果。

2. 固定配种时间母猪的繁殖周期基本上为21天,因此固定配种时间是提高配种效率的关键。

在固定配种时间方面,一般是在母猪出现第二个发情时期的10~12天时进行配种。

通过固定配种时间可以缩短配种间隔,提高母猪的配种效率。

3. 控制配种数量和次数为了避免过多的配种次数对母猪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需要控制母猪的配种数量和次数。

一般来说,在一个配种季节内进行3~4次配种是比较科学的选择,同时不要将配种次数过于集中。

在每次配种之间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让母猪充分恢复,以达到优质的繁殖效果。

4. 优化环境条件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优化环境条件。

母猪在配种过程中需要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所以需要在繁殖场合理设计猪舍,设置良好的通风、照明等条件,保持环境干净、卫生,有效避免环境对母猪繁殖造成的干扰。

5. 保证配种质量配种质量是影响配种效率的关键之一,因为配种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的配种技巧和方法,可能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效果。

因此,在进行母猪配种时,需要使用优质种猪进行配种,并确保配种工具和设备的卫生和安全,采用科学的配种技术和方法,并注意配种时间、数量和次数等问题,这可以提高配种效率。

总之,在进行母猪配种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科学准备,制定优质的饲养和管理方案,保证母猪的饲养、健康、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实现猪场的良好经济效益。

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几项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几项措施

另外 , 雨雪天或过于寒冷的天气应停止运动 , 以 防滑倒或 因受冻 引起子宫剧烈收缩造成流产。并严
禁 鞭 打 , 沟越 门要 慢 , 止 拥 挤 和 快 速 驱 赶 、 转 跨 防 急 弯等。
饲喂太多饲料不但会造成饲料的浪费 ,还会增加母 猪代谢的负担。妊娠期过度饲喂和长膘可能造成哺 乳期母猪厌食或采食量下降 ,从而导致母猪过度失 重 和 泌乳力 下降 ,影 响 母猪 以后 的繁 殖力 和仔 猪 发
1保持 良好的体况
过瘦 的母 猪对 繁殖 力 的影 响可 以从 断 奶 到 发情 问 隔时 间长 、 产仔数 少反 映 出来 。过肥 的母 猪 同样可 以影 响繁殖 性 能 , 以在 饲喂 上一定 控 制喂量 。如果 所
稀 粥 喂给 , 每天 1 , 剂 连用 2天 , 产前 l 0天再 喂 1 。 剂
曰 畜 禽 饲 养
提 高 母 猪 繁 殖 能 力 的 几 项 措 施
范中林 刘 强 2 闵有贵 3
(. 1 黑龙 江省安 达 市太平庄 镇 畜牧 中心 1 10 ,. 江省 安达 市 畜牧 局 1 1 0 , 5 4 0 2黑龙 5 4 0 3黑龙 江省安 达 市老科协 1 10 . 5 4 0)
育 。配 种 后 2 的母 猪 一 般要 求 7 8成 膘 , 5天 ~ 因为母 猪过 于肥 胖会 导致 受精 卵死 亡 。
3 合理的饲料供给
母 猪 妊 娠 期平 均 l4天 , 般 以 l8 1 一 ~4天 为妊娠
前期 ,5 14天为后期 。妊娠前期 的饲料配方为, 8— 1 玉
米 5.% , 饼 ( ).% , 皮 1.% , 瓜 秧 糠 39 豆 粕 56 麸 05 地 2 .% , 酸 氢 钙 l 食 盐 04 , 量 元 素 添 加 剂 8 4 磷 %, .% 微 02 日喂 量 1 . %, . 克左 右 。妊娠 后期 为 , 米 5%, 9千 玉 5 豆 饼 ( ) . , 皮 1.%, 粕 77 麸 % 41 地瓜 秧 糠 2 . , 酸 1% 磷 5 氢 钙 11 , 盐 04 微 量 元 素 添 加 剂 0 %, .% 食 .%, . 2 日喂 量在 30千克 左 右 。 . 妊娠 母 猪产 前 3 5天应适 当减少

提高猪繁殖力的措施

提高猪繁殖力的措施

提高猪繁殖力的措施引言猪繁殖力的提高对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探讨提高猪繁殖力的措施,包括营养管理、疾病防控、育种改良等方面。

营养管理优化饲料配方良好的饲料配方能够满足猪的营养需求,为繁殖提供良好的基础。

以下是优化饲料配方的要点: 1.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蛋白质、能量和微量元素含量; 2. 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繁殖能力; 3. 混合合适的添加剂,如酶制剂和益生菌,以促进饲料消化吸收。

合理饲喂管理1.饲喂频次和饲喂量应根据母猪的需求进行科学调整,以提高饲料利用率;2.给予新鲜、清洁的饮水,保持水源的稳定供应;3.定期监测饲料的质量,避免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对猪的生殖功能的影响。

疾病防控注重疫病预防1.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猪病;2.隔离新引进的猪只,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3.保持饲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提高猪只的免疫力1.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2.维持猪只健康的饲养环境,避免因环境胁迫而导致免疫力下降;3.饲喂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以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

育种改良优良品种的选择1.选择具有较高繁殖力的优良品种,如杜洛克、大白等;2.参考优良品种的遗传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养殖场的猪种。

科学配种1.严格按照配种计划进行配种,确保母猪在最佳发情期进行配种;2.配种时注意选择优秀的种猪,提高后代的繁殖能力;3.确保配种的卫生条件,减小繁殖过程中疾病传播的风险。

繁殖管理1.定期进行胎次管理,对于经产母猪进行合理配种和淘汰;2.配种成功后,进行妊娠管理和分娩前后的护理工作;3.对新生仔猪进行合理的断奶和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建立繁殖记录系统1.记录母猪的生产性能指标,如配种率、分娩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2.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管理决策,调整养殖策略,提高繁殖效益。

结论提高猪繁殖力需要从营养管理、疾病防控和育种改良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要领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要领

乳炎 的母猪应 及 时采 取措 施治 疗 。泌 乳期 母 猪饲 喂
要遵循 “ 给勤 添 ” 少 的原则 , 一般 每天 喂 3~ 4次 。在 泌乳期 还要特别 注意预防母猪便秘 , 猪便 秘可影 响 母
乳 汁质量甚至 造成 仔猪 下 痢 , 任娠 、 乳期 间 全程 添 哺
加益 畜王有较好 的效果 。按 照 哺乳 母 猪 的营 养需 要
境 安静 , 动作 要迅速 、 时 , 有难产 , 常用催 产素 及 若 通
情表现到排卵 的间隔一般 为 3 4 , 6~0h经产母 猪 为 3 8

4 , 4h排卵 时间平均为 2~ , 7h 因此开始发情后 8~ 2 1
h 配第一次 , 间隔 1 2h进行复配 , 可取得 很好 的效 这样
以上 发育 良好 的乳 头 , 中三 对应 在 脐 部 以前 。③ 其
15k , 1 g第二情期 以后 配种 为宜 , 于这一体 重对产 仔 低
数有影 响, 偏离越远 , 响越大 。后备母 猪从有 明显 发 影
5 做好接产工作 和哺乳母猪 的饲养管理
母猪 在 分娩过 程 中 , 要有 人照顾 , 接产 时保 持环
康等营养 物质 , 周 内喂饲 料量不 宜增加 太快 , 1 2周后
开始正常饲 喂。应注意检查 哺乳母猪 的乳房 , 发生 对
3 取优去劣 , 提高群体繁殖水 平
母猪 长 时间不 发 情 或频 繁 返 情 , 用 药 物催 情 对 和改 善饲养 管理无 效 或返情 3次 以上 的母 猪应及 时 淘 汰。母猪 一般 3— 6胎产仔 数最 高 , 9~1 降 到 0胎 低 , 带仔 猪性 能特别 差 , 种母 猪应 淘汰 。对 哺乳 且 这 性 差或 产后无 奶 的母猪 要作 登记 , 视情 况淘 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怀孕料注意粗纤维含量 • 2、哺乳料应该加油 • 3、分娩前 3 - 5 天有便秘趋势 喂麸皮水 或饲料中添加 硫酸钠 5克/千克日粮 或饲料中添加 人工盐 15克/千克日粮 或饲料中添加:小苏打 5克/千克日粮
治疗便秘
• • • • • • • 1、早期 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灌服植物油、泻药等 2、后期 肌肉注射樟脑磺酸钠+维生素B1 或促使胃肠蠕动的药(胃肠力通) 必要时需灌肠等
怀孕前期、中期
用3.5左右的筛片粉碎饲料 注意麸皮坚决不能用粗稻糠替换
哺乳母猪料配制
玉米 豆粕 麸皮 豆油 预混料 66 23 5 2 4 S416 适用于
怀孕后期、公猪、哺乳期
• 用3.5左右的筛片粉碎饲料 万头规模猪场配方可以现场调查后另外设计
哺乳料要求
• • • • • • • • • 1、添加三种氨基酸(赖、颉、蛋)赖特高 2、维生素添加量高 / 3、电解质高平衡---可以少加麸皮/ 4、配制后能量高 / 5、适口性好---采食量高 /奶水好、 6、哺乳期失重小 /仔猪断奶重大 /再发情间隔短、 / 便于管理 / 保证下一胎产仔数
的免疫力
母源抗体的干扰 监测抗体,了解母源抗体降低时间,选定首免日龄
广西范围内不同日齡仔猪对接 种猪瘟疫苗的免疫该答情况
日齡 项 目 0 2 7 14 25 32 39 50 56 63 77
WBC Et Ea BC IHA
7380 1176 425 170 0 7450 2018 930 436 45.3 9334 2997 1495 857 45.3 12908 2912 1446 1098 45.3 13600 3369 1763 1331 32 14000 3518 1790 1779 26.9 15267 4291 2682 2248 16 15450 3951 2768 2446 16 17163 5297 3392 3289 45.3 18950 6262 4766 4341 107.6 22325 7328 5247 5579 107.6
5、屡配不孕
• 1、只发情不排卵 • 2、胚胎着床困难 • 3、激素分泌紊乱
6、肢蹄病
• 1、地面太滑或太粗糙,设备的不合理性 • 地面的坡度及处理,自制产床存在的问 题 • 2、饲料营养不平衡 • 钙磷比例、含硫氨基酸、生物素、采食 量的问题 • 3、缺少运动及其它 • 运动、卫生条件、群体数量等
2、缺乳
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
急性MMA
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
亚临床MMA
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
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
• 分娩前 • 1、注意饲料营养的 合理性(能量、钙、 磷) • 2、注意环境条件 • 3、产前产后饲料中 添加千分之五的呼肠 舒 • • • • 分娩及分娩后 1、加强消毒(卫康*) 2、避免产程过长 3、供应充足的饮水
人工助产
• 如果产仔过程明显偏离正常,可能出 现了问题,应该干预 • 何时干预? 1、不应该立即助产,否则易引起感染 2、如果产程不顺,易引起死胎增多、 活仔数减少 3、应先通过观察腹部的膨满和产仔数, 确定生产是否经结束
人工助产
• 如果有问题,则有以下三个指标 1、腹内有胎儿时但努啧停止已超过45 分 钟 2、母猪努啧,但45分钟内没有仔猪产出 3、所有仔猪均已干燥,而饲养员确认还 没有产完
130
19013 8016 5971 4278 64
注:计算免疫细胞单位mm3;WBC:白细胞总数;Et:T淋巴细胞总数;Ea:活性T 淋巴细胞总数;BC:B淋巴细胞总数;IHA:抗体几何平均效价;以后各图表均同。
• 中国兽药监察所丘惠深
• • • • • • • 1、超前免疫 1.5头份;乳后1小时 0----70日龄 2、种公猪、母猪 10头份 3、育肥猪 4头份
胚胎死亡原因及对策
怀孕一至二个月左右的胚胎死亡:
母猪在配种前采食量不够会减少母猪排卵数, 一头母猪正常排卵数有18—25个。 怀孕早期饲喂量不当、传染病因素、母猪发生 应激特别是热应激会增加胚胎的死亡率,这时期死 亡的胚胎很快被母体吸收。 控制方法:减少母猪应激,控制饲喂量,做好 免疫工作,防止发生传染性疾病。
• 如果还没有进展,驱赶母猪在产房内走动 使产道和仔猪变位,生产可顺利进行
4、母猪的免疫程序
后备母猪
• • • • • • • 1、猪瘟 免疫份量;最好做抗原检测 2、细小病毒 3、伪狂犬 4、蓝耳病* 5、口蹄疫* 6、肺疫、丹毒
经产母猪
• • • • • • • • 猪瘟 伪狂犬 口蹄疫 萎缩性鼻炎 蓝耳病 肺疫、丹毒 大肠杆菌、仔猪副伤寒、传染性胃肠炎 头份、免疫时间、疫苗种类、疫苗厂家
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们将母猪分娩无力,产仔(从产出第一胎 至最后一胎胎衣全部产出)时间超过3小时 (有些国家则规定超过2.6小时),产出死胎 (非木乃伊或黑胎)现象称为母猪产程过长 综合症。 母猪因个体不同、年龄、胎次、产仔数量、 母猪品种不同,母猪产仔时间有很大差异。
产程过长综合症的原因
1、母猪便秘和厌食。厌食母猪无力。 2、母猪贫血。 母猪贫血使身体组织缺氧。子宫肌肉组织缺 氧则收缩无力,产程过长。 3、母猪过肥和过瘦。
S1211---乳猪料配制

技术部经理
最近规模化猪场猪病
1、母猪猪瘟带毒综合症 2、繁殖障碍病 3、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 4、母猪肢蹄病等
母猪的八大难题
• • • • • • • • 1、产前产后便秘 2、缺乳 3、产程过长综合症 4、免疫程序 5、屡配不孕 6、肢蹄病 7、产后厌食 8、断奶后不发情
1、产前产后便秘
预防便秘
爆发猪瘟时怎样控制?
• • • • 1、准确诊断; 2、紧急接种用猪瘟弱毒疫苗等; 3、用高效消毒剂彻底消毒; 4、及时淘汰强毒感染母猪;***
对防制工作的建议
• • • • 加强猪瘟抗体水平监测 在种猪群中净化猪瘟 不要怀疑猪瘟疫苗的效果 按猪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免疫程序
– 许多仔猪(30日龄以内)注射疫苗后并不能产生有效
母猪产程过长原因
4、母猪体弱无力。 5、分娩室缺氧。 6、母猪过度限位饲养而疲劳。 7、注射催产素不准确。 虽然注射催产素能引起子宫收缩,但使用 时间不当或使用剂量不准确,注射催产素反 而会引起子宫痉挛,所以须慎用催产素。
母猪产程过长原因
8、使用不合格饲料添加剂。
(1)使用高铜饲料而抑制铁和维生素的吸收。 (2)使用高砷饲料添加剂,分娩母猪因内脏血 流量不足造成子宫缺氧而难产; (3)使用含催眠药的饲料添加剂,使母猪组织 活力减弱,子宫收缩无力而延长产仔时间。
怀孕二个月至临产前胚胎死亡:
(1)过份限制母猪饲喂量(特别是蛋白质饲喂量) 会增加胎儿死亡率,影响仔猪初生重。 (2)母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如:日本乙型脑炎、 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蓝耳病、衣原体病、猪弓 形体病等都会引起胚胎死亡甚至流产。死亡胚胎变 成黑仔、木乃伊。 此时期要逐渐增加母猪饲喂量和提高饲料营养,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要想母猪奶水好
• • • • 1、品种 2、分娩前的体况 3、产后护理 4、哺乳期的采食量
• (能吃多少?饮水影响采食量;断奶前不要减料)
• 5、哺乳料的营养水平
强烈呼吁
• 正规配制母猪饲料 • 正确使用母猪饲料 • 关键时候作好保健
怀孕母猪料配制
玉米 豆粕 麸皮 64 14 18 预混料 4 S415 适用于


种猪场禁止使用激素催情!
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 • • 只懂治疗的兽医绝不是个好兽医 不懂营养和管理的场长是很难称职的 养猪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而不是单单的治病、防病
我们的目标
• 母猪窝均产活仔11头以上 • 仔猪初生重1.4-1.5公斤/头 • 28日龄断奶体重8-9公斤/头
二、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猪瘟病毒母猪带毒综合症
• 胎内感染的新生仔猪多于产后10~24小时发病; • 体温40~41℃ 、稽留不退、萎顿、被毛竖立、 畏寒、喜堆在一起、不吮奶 • 全身或局部肌肉震颤、行走困难、共济失调、 腿外翻、关节肿大、四肢麻痹、后肢无力 • 耳、尾、腿和腹部皮肤发绀,有兰紫色斑点 • 间歇性腹泻与便秘、呕吐、病毒血症、1—20 天死亡
欢迎参加 大北农集团 养猪培训会
黑龙江公司
大北农集团
主讲人: 方建设
大北农集团的六大产业
• • • • • • 1、饲料——主导产业 2、兽药——四个药厂 3、种业——金色农华 4、教育业——两所农业大学 5、信息业——中国农网 6、种猪业——唐山大北农
方建设---自我介绍
曾任湖北黄冈种猪场场长(供应香港) • 温州种猪场场长 • 浙江PIC种猪场场长 • 黑龙江最大的养猪公司——鑫鹏牧业;任 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 现任大北农集团黑龙江公司
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
治疗
• • • • • • • 1、静脉用药催乳 2、全身消炎用药 肌注、静注、饲喂、饮水、 灌服 3、局部用药:子宫内冲洗、注入*** 4、乳房局部用药 涂搽、温敷、注射封闭 5、口服开胃药物:
3、难产
• 产程过长综合症
表:正常产仔过程 胎次 项目 产程(分) 产程的范围(分) 仔猪间的间隔(分) 仔猪间隔的范围(分) 1 86 41-143 12 6-21 2-4 180 61-374 15 7-34 6-9 141 56-267 21 5-18 平均 140 -16 --
7、预防产前产后厌食
• 1、注意饲料的适口性 • 2、产后督促饮水 • 3、产后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子宫及肠道的 复位 • 4、怀孕后期采食量不要过大,产前产后 适当控制饲喂量 • 5、防止产后疾病
治疗
• • • • 1、注射长效药物(德利先) 2、静脉给药(临床经验) 3、对妊娠压力过大猪的处理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