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美学现象

合集下载

“金庸式归隐现象”探析

“金庸式归隐现象”探析

“金庸式归隐现象”探析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归隐现象探析摘要:纵观金庸全部的十五部武侠作品,就有九部小说的结局,主人公不约而同地选择退出江湖、归隐山林,“归隐”成为了金庸自觉的艺术追求。

金庸式“归隐”现象是对“用舍行藏”传统文化理念的薪火传承、是对“理想与现实”人生哲学问题的具象反映、是对“归于平淡”审美原理的实践发挥。

金庸肯定其笔下隐逸者的避世行为、讴歌隐逸者的个性追求、赞扬隐逸者的独立精神,体现出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

金庸的开山之作《书》①(《书剑恩仇录》)结尾,陈家洛率群豪“豹隐回疆”,其封笔之作《鹿鼎记》书末,韦小宝携家人隐居云南,“归隐”现象贯串于其十几年创作历程、十几部武侠作品之中。

倘若进一步考察,可以看出“归隐”现象不仅是金庸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匠心独运的手法,而且是金庸对传统隐士文化相视莫逆的心得。

“归隐”已经成为其武侠小说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亚主题”,“隐士”已经成为其笔下人物长廊的一种主流类型,因此可以称作“金庸式归隐现象”。

一、金庸武侠小说的“归隐”现象和类型一般意义上的归隐,指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

武侠人物的归隐,则是金盆洗手、江湖绝足。

纵观金庸全部的十五部武侠作品,就有九部小说的结局,主人公都是退出江湖、归隐林下,如《神雕侠侣》中杨过厌倦了江湖纷争、不屑于世俗礼法,带着小龙女重返“活死人墓”;《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将教主之位让给杨逍,那双挪移乾坤之手,自甘于为赵敏画眉;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任盈盈分别辞去华山掌门、日月教主之位,新婚之曰琴箫合奏《笑傲江湖》以示笑别江湖、忘情山水;《鹿鼎记》中韦小宝在忠义不能两全之际,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携家人(母亲及七妻三子)到云南隐居……不独结局如此、主人公如此,在金庸书中连其他重要次要角色及正派反派人物,也都与“归隐”各有关连。

如果与前而提到的主人公并而观之,更容易看到金书“隐者”人数之众、种类之多.有先隐ii现的,如陆菲青;有欲隐未能的,如萧峰和阿朱;有若隐若现的,如杨过后人黄衫女子;有孤身隐逸的,如“神算子”瑛姑;有夫妻归隐的,如杨过和小龙女;有同门、同僚归隐的,如函谷八友、梅庄四友;更有集体归隐的,如陈家洛率天地会、袁承志率众豪;有功成身退的如范蠡,有抱憾而隐的如风清扬;有隐于市的,如隐于总兵衙门的陆菲青;有隐于寺的,如黄眉僧、萧远山等;还有隐丁•野的,如袁承志远赴异域海外、狄云重返藏边雪山;隐者当中,既有帝王之尊(一灯大师),又有一代名医(蝶谷医仙胡青牛),既有年逾百岁的无崖子,又有不到二十的韦小宝……归隐之人俯拾皆是、归隐之事屡见不鲜,可谓形形色色、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析金庸'射雕三部曲'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析金庸'射雕三部曲'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析金庸“射雕三部曲”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陈朝晖 凯里学院附属中学摘 要:金庸“射雕三部曲”指《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三部小说,它们在人物塑造上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具体体现有:以虚写实,虚实相生;巧妙叙述,以“弱”现“强”;通过人物个性与事件偶然性来展示人生世界的复杂性。

“射雕三部曲”中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丰富多彩,展现出金庸先生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深厚的写作功底。

关键词:射雕三部曲;艺术特色;人物塑造作者简介:陈朝晖(1970.10-),男,贵州锦屏人,凯里学院附中一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20-01金庸先生一生共写有十五部武侠小说,但奠定其武侠小说史地位的作品则是“射雕三部曲”及《鹿鼎记》。

“射雕三部曲”指《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三部小说。

《射雕英雄传》1957年在《商报》上连载,《神雕侠侣》1959年在《明报》上连载,《倚天屠龙记》1961年在《明报》上连载。

这三部小说在情节上一脉相承,在人物塑造上也多有延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下面试析之。

1.以虚写实,虚实相生。

从本质上来说,小说是文学虚构的产物,即使金庸努力期望还原历史真实,也无法真实地在小说中刻画出当时的历史。

如《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郭靖,历史上确有此人。

据《宋史•忠义传四•郭靖》记载:有郭靖者,……遂赴江而死。

这件事发生在1207年,而《射雕英雄传》中写的时代是始于1196年终于1221年,从时间上基本符合的。

只是这个侠义人物死得太早,在他死后十几年成吉思汗才率军西征。

因此,历史上真实的郭靖并不像金庸笔下的郭靖那样风光八面,在蒙古大军西征中立下的汗马功劳更是子虚乌有,此“郭靖”非彼“郭靖”。

但《宋史》中这位“郭靖”大义凛然的形象与《射雕英雄传》中老实木讷却勇猛担当的郭靖形象也有接近。

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与审美体验

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与审美体验

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与审美体验现代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自古以来就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是在文学作品的世界里,人们发掘了美,感悟了生活。

但美学与审美体验是如何产生的呢?这篇文章将会探讨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以及读者在阅读中的审美体验。

一、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文学的本质是一种艺术形式,其固有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反映出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独特的艺术风格文学作品通常具有独特的文学基调、风格和体裁。

例如,诗歌以韵律和韵脚为特点,小说以情节和人物形象为特点,戏剧以对话和动作的交错为特点。

作家通过特定的艺术手法和写作技巧,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和阅读体验。

2.深刻的思想内涵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艺术形式将人生、人性等诸多问题加以表达。

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深刻反映了人性的软弱和悲哀。

而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则深刻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变革。

3.多元的文化内涵文学作品往往涵盖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

例如,古代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而现代作家如莫言、余华等,则将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乡土文化等因素融入作品中,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二、读者在阅读中的审美体验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审美问题。

审美体验是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的自我感受和情感体验。

因此,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

读者在阅读中的审美体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感性的启迪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思想内涵常常能够启迪读者的感性思维,引发情感和想象的共鸣。

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丰富的动作描写和角色刻画,能够激发读者对侠客精神、武术文化等的浓厚兴趣,启迪其感性思维和情感认知。

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金庸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情节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刻画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以及其中几部经典之作。

一、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1. 华丽而卓越的武功:金庸笔下塑造了一个个风华绝代、神奇非凡的武功技能。

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华丽而想象力十足的招式和功夫,使读者陶醉其中。

2. 鲜明而引人入胜的角色:金庸在小说中刻画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

从乔峰、郭靖到令狐冲,这些英雄人物都具有鲜明而立体的个性,定格在读者心中。

3. 不拘泥于传统故事线索:与其他武侠小说相比,金庸小说不局限于传统故事线索。

他描绘出复杂但精彩紧凑的剧情,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充满惊喜和意想不到的武侠世界。

二、《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是金庸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讲述了主人公令狐冲在江湖中追求自由与正义的故事。

本书以剑法为主线,描述了令狐冲在江湖中历经种种恩怨情仇的奋斗。

1. 故事概要:小说以令狐冲为主角,讲述了他从少年时期开始,被迫加入华山派,后来误闯五岳剑派大会成为盟主并解开七十二绝技之谜,并最终成为武林正道的传奇人物。

2. 主要角色:令狐冲是一个充满正义感、豪情万丈的人。

他技艺高超,在江湖中留下了无数传说。

而杨过、黄药师等配角也各自有着深入人心的形象。

3. 主题探讨:《笑傲江湖》反映了金庸对人性和义理追求的思考。

作者通过塑造出这些英雄人物,向读者传达了关于自由、忍耐和坚韧不拔的价值观。

三、《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另一部经典力作,被公认为中国武侠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北宋年间发生的江湖恩怨和宫廷权谋为背景,揭示了一个纷争不断、复杂多变的江湖世界。

1. 故事概要:全书围绕着主角段誉,沈浪女、虚竹和王语嫣展开。

他们在这个世界中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在命运的捉弄下成长为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

2. 主要角色:段誉是个活泼开朗、热血豪情的人物,虚竹则深思熟虑、智慧过人。

他们与其他诸多角色相互较量,展现了各自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不易发现却很打动人的小细节?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不易发现却很打动人的小细节?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不易发现却很打动人的小细节1、《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七章灭绝师太告诉张无忌,她的师父、郭祖师的徒儿叫做风陵师太。

初读不以为意,再思之,如有牛毛细针刺入心中,隐隐小痛,却移不走,抚不平。

(杨过与郭襄初次相逢的地点就是风陵渡口)。

2、《神雕侠侣》第三十八章法王笑道:“你既羡慕我的本领,只须拜我为师,我便将这一身功夫,倾囊传你。

”郭襄啐道:“呸!我学和尚的功夫有甚么用?我又不想做尼姑。

”没想到一语成谶。

3、《飞狐外传》第二十章“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知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第活病人。

”4、《倚天屠龙记》第六百四十四章原来宋青书和灭绝师太拆招,被她在第五招上使一招“黑沼灵狐”,……,这一招是峨嵋派祖师郭襄为纪念当年杨过和她同到黑沼捕捉灵狐而创。

5、《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一章一灯黯然道:“此后大半年中,我没召见刘贵妃,但睡梦之中却常和她相会。

一天晚上半夜梦回,再也忍耐不住,决意前去探望。

我也不让宫女太监知晓,悄悄去她寝宫,想瞧瞧她在干些甚么。

刚到她寝宫屋顶,便听得里面传出一阵儿啼之声。

咳,屋面上霜浓风寒,我竟怔怔的站了半夜,直到黎明方才下来,就此得了一场大病。

6、《碧血剑》(新修版)第二十章承志跟着过去,阿九凄然道:“承志哥哥,我要跟师父到藏边去学功夫,千里迢迢,不大容易相见了。

我等你……等你……三年。

你三年不来,就不必来了。

我就落发做了尼姑……心里永远记着你……不,我等你十年……”承志道:“我一定会来见你,阿九妹子,不到一年,我就来啦!我见不到你,我会死的。

”阿九轻轻摇头,眼泪扑簌簌的落下。

傍晚时分,木桑和阿九用过点心,便即告辞下山。

袁承志向木桑详细问明他在藏边的居处,只待青青伤愈,便去探访。

再看事过境迁的三十年后《鹿鼎记》三十四回目。

他(韦小宝)冲了一碗新茶,捧到九难面前,问道:“师父,师祖木桑道长既已逝世,当今天下,自以你老人家武功第一了?”九难摇头道:“不是。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学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学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学文学作品是由语言构成的,文字作为语言形式的表达方式,其美学价值也不容忽视。

语言美学的概念,指的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意义内容,来充分体现艺术美的程度。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美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影响作品的质量,也影响作品的流传和接受度。

首先,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学表现在语言的艺术性上。

语言艺术是指作家通过语言的运用方式和表达形式,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情感和气氛等,使人得到强烈的感受。

例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他善于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如“山涧水声,风吹柳絮,楼阁高耸,一派富贵人家的样子”,这些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性,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其次,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学还表现在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上。

韵律和节奏是指作家通过语言的音调、语感等方面的运用,使语言具有一定的美感。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的句子的长短交替、音节韵律、断句等都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得整篇诗歌更加优美动人。

最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学还表现在语言的意义内涵上。

作家通过用词、句法和结构等方面的表达方式和手法,来表现作品的意义内涵。

例如,海子的《北方的狼》:“我们一步一步地走着,不约而同地想到:北方的狼,它是随着风来的。

”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讲述人们走在路上时的想法,而深层次上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无奈,这就是作者通过语言表现的意义内涵。

综上所述,语言美学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式,使得作品的艺术性更加突出,并且进一步增加读者的接受度。

因此,语言美学不仅关乎作品的艺术水平,也关乎作者的文学素养。

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美学素养,作家才能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影响力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影响力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影响力简介金庸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

他创作了大量经典的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探讨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力。

1. 文学价值1.1 描写精彩的武打场景金庸擅长描写精彩绝伦的武打场景,通过生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力和详细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令人目瞪口呆的武术世界中。

这些场景不仅展示了人物之间的高超武艺技巧,还诠释了人物内心情感以及道义观念。

1.2 刻画丰满深入的人物形象金庸笔下塑造了许多鲜活而丰满的人物形象。

这些角色各有特色和个性,既有英勇正直、儒雅风度的主人公,也有狡诈阴险、情感丰富的反派角色。

金庸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赋予了每一个人物众多层次的性格特点和内在动机,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1.3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承袭了古代武侠文化的传统元素,如义气、忠诚、侠义等,还注入了许多现代思想和价值观。

他通过人物之间的心灵对话以及思辨性场景展示了对道德、社会问题以及个体命运等方面的关注,使得故事更具有时代感和普世意义。

2. 社会影响力2.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金庸武侠小说不仅吸引国内读者,而且在国际上也广受欢迎。

他通过描写古代中国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带领读者游历于华夏大地之上,并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2 影响年轻一代价值观念金庸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和所讲述的故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读者的价值观念。

金庸小说中的正义、勇气、忠诚等品质成为许多读者崇尚的典范,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对他们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2.3 活跃武侠文化市场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中国乃至全球影响力巨大,不仅被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还衍生出大量周边产品,如游戏、漫画、音乐等。

这些作品进一步丰富了武侠文化市场,并满足了读者对金庸作品的持续追捧。

结论金庸武侠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而获得广泛赞誉。

论《神雕侠侣》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论《神雕侠侣》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论《神雕侠侣》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提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常以假想的逻辑再造生活,创造出一个虚拟的艺术世界,其中充满奇人、奇事、奇物、奇境。

正如金庸通过乌托邦式的表现手法,描述出一个心中渴望、追求的理想浪漫武侠世界——江湖。

《神雕侠侣》是一部言情之作,长篇“情词”,从故事人物到爱情模式,无不展现着金庸浪漫主义情怀,体现了金庸对生命与爱的本真思索,对人生与自我价值的探寻。

关键词:神雕侠侣;浪漫主义;奇人;奇事金庸的出现无疑是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大奇迹,作品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所谓“凡有华人处,皆有金庸小说”即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射雕英雄传》(后称《射雕》)的续书《神雕侠侣》(后称《神雕》),一改《射雕》史诗情怀,转而“大旨谈情”,从故事人物到爱情模式,无不体现着作者浪漫主义情怀。

浪漫主义是西方的美学概念,是随西学东渐而进入中国的学术话语,它或者作为一个流派术语使用,或者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使用。

前者是人类文化史特定阶段的产物,而后者却在中外文学史上早有运用。

浪漫主义这一创作手法,常以假想的逻辑再造生活,在描写人物、情节、环境时,不拘泥于生活的本来样子,而靠大胆想象、合理夸张,创造出一个虚拟的艺术世界,其中充满奇人、奇事、奇境,并使人们在惊异、好奇中体验到某种真实而深刻的东西。

本文即从此三方面入手,探求浪漫主义深层的本质特征,即对现实世界即此岸世界的否定态度,而对理想世界即彼岸世界保有的强烈渴望。

一、奇人《神雕》的创作与金庸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生转折密切相关,该作是离作者心理和情感最近的作品。

虽不是典型的自叙传,但杨过痛苦的人生遭遇,实有着作者早年经历心态的影子。

金庸在青年时代,也曾有过多次反叛冲动、“叛逆”之举。

而对于敏感、自尊且有灵性的作家而言,这种心理隐痛会在长期积累、抑郁苦闷中彻底宣泄,这也就是《神雕》的创作源泉。

(一)断臂英雄——杨过《神雕》主人公杨过,是金庸小说中吸引力最大、被人谈论最多的人物之一,是颇具“另类”和富有争议的侠者形象。

金庸先生的小说风格特点

金庸先生的小说风格特点

金庸先生的‎小说风格特‎点1.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称得上中‎国现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就在于它们‎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简而言之,金庸的武侠‎小说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和展现社会‎时代风貌方‎面有鲜明特‎色,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具有范式意‎义。

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

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2.金庸的人物‎刻画,轻表面、重实在,没有正面的‎长篇大论的‎描写,却依然塑造‎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形‎象,香香公主、黄蓉、小龙女、张无忌、令狐冲……举不胜举,甚至梅超风‎蓬头垢面的‎长发也会被‎人用来做形‎容词。

如描写小龙‎女的“杨过抬起头‎来,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一个少‎女来。

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看了这一段‎,估计大家心‎里便有了一‎个模糊的神‎仙般的小龙‎女。

3.金庸小说的‎结构艺术,大有大的宏‎伟,小有小的玲‎珑,大小均宜。

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有一‎个固定的秩‎序,按着时间、按着帝国的‎秩序,讲究一个社‎会逻辑。

而五四以后‎,西方文学架‎构的手法深‎入了中国文‎学的创作,倒叙、插叙、省略或者将‎之融合交叉‎的手法都出‎现在小说里‎,并在金庸小‎说中达到一‎个高峰。

比如《射雕》三部曲的宏‎大、《越女剑》的小巧。

《天龙八部》中有三个男‎主人公,一开始是段‎誉的故事,不知不觉转‎入了乔峰的‎故事,然后又变成‎虚竹的故事‎,篇幅都很长‎,最后三兄弟‎结拜,三个故事交‎融到一起。

一般的武侠‎小说总会贯‎穿着的一条‎感情线,而金庸小说‎往往其他的‎结构特色,乔峰的身世‎问题,一个丐帮版‎主忽然成了‎契丹人,在乔峰探究‎自己身世的‎一系列事件‎中,他找到谁,谁就被提前‎杀了,留下的线索‎还是直指他‎的?这便是侦探‎小说的构造‎。

金庸作品中关于女子外貌的经典片段

金庸作品中关于女子外貌的经典片段

金庸作品中女子外貌的经典片段金庸作品中关于女子外貌的经典片段引导语:侠客金庸用一支笔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武侠盛宴,有豪侠便有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金庸笔下所写的美貌女子。

《飞狐外传》袁紫衣:穿紫衣,身材苗条,正是途中所遇那个骑白马的女子。

只见她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肤色虽然微黑,却掩不了姿形秀丽,容光照人。

(万老拳师家中)程灵素:只见离大路数十丈处有个大花圃,一个身穿青布衫子的村女弯着腰在整理花草。

……她除了一双眼睛外,容貌却是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似乎终年吃不饱饭似的,头发也是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显是穷村贫女,自幼便少了滋养。

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岁,身形却如是个十四五岁的幼女。

(花圃中) 马春花:这少女十八九岁年纪,一张圆圆的鹅蛋脸,眼珠子黑漆漆的,两颊晕红,周身透着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

(商家堡中)《雪山飞狐》苗若兰:一个黄衣少女笑吟吟的站在门口,肤光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在各人脸上转了几转。

这少女容貌秀丽之极,当真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眉目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

《连城诀》戚芳:那少女十七八岁年纪,圆圆的脸蛋,一双大眼黑溜溜的,这时累得额头见汗,左颊上一条汗水流了下来,直流到颈中.她伸左手衣袖擦了擦,脸上红得象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

水笙:白马上乘的是个少女,二十岁上下年纪,白衫飘飘,左肩上悬着一朵红绸制的大花,脸色微黑,相貌却极为俏丽。

凌霜华:只见一个清秀绝俗的少女正在观赏菊花,穿一身嫩黄衫子,当真是人淡如菊,我一生之中,从未见过这般雅致清丽的姑娘。

《天龙八部》王语嫣:只见一个身穿藕色纱衫的女郎,脸朝着花树,身形苗条,长发披向背心,用一根银色丝带轻轻挽住.段誉望着她的背影,只觉这女郎身旁似有烟霞轻笼,当真非尘世中人……眼前这少女除了服饰相异之外,脸型,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肤色,身材,手足,竟然没一处不像,宛然便是那玉像复活……一双眼只是瞧着她淡淡的眉毛这么一轩,红红的嘴唇这么一撅……阿朱:她身旁站着个身穿淡绛纱衫的女郎,也是盈盈十六七年纪,向着段誉似笑非笑,一脸精灵顽皮的神气.这女郎是鹅蛋脸,眼珠灵动,另有一股动人气韵。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金庸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在金庸的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和性格塑造了强烈的个性特点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和特点,以及分析其对于女性地位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首先,金庸的女性形象多元而丰富,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

其中最为经典的角色之一是黄蓉。

黄蓉生性聪明机智,口才了得,同时又有着外表可爱的特点。

她的智慧和慧黠在金庸的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于她能够与男性英雄并肩作战。

黄蓉的形象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中对于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展现出了女性的自主和智慧。

此外,金庸的其他女性角色也是多样的,有刚强坚毅的张翠山,有忍辱负重的小龙女,有温婉贤淑的郭芙等等。

这些角色的展示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进一步深化了女性形象的多样性。

其次,金庸的女性形象具有超越传统的特点。

传统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多以柔弱、需被保护的形象呈现。

然而在金庸的小说中,女性角色不再是居家育子的传统妇女形象,而是积极、独立的人物。

例如小龙女,她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追求着自己的道德标准,不惧压力和外界的诱惑。

另一位经典角色是郭芙,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决心,走出了父亲的阴影,自我实现,成为一个独立而坚强的女性。

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挑战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突显了女性在武侠世界中的能力和价值。

金庸的女性形象也体现了社会观念的变化。

20世纪,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女性地位的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金庸的小说正好呼应了这一社会背景。

他通过创作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提升了女性在武侠世界中的地位,呼吁社会赋予女性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同时,金庸的作品也展现了女性在不同角色中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困境。

例如黄蓉虽然聪明智慧,但在婚姻方面却遭受了一定的挫折。

这些描写让读者反思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和不公平,从而进一步呼吁平等、自由的社会观念。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鉴赏与文化解读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鉴赏与文化解读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鉴赏与文化解读引言在金庸先生创作的一系列经典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们既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又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出众的武功。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维度来鉴赏和解读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与内涵。

温柔与剑术并存:黄蓉与殷素素在《神雕侠侣》中,黄蓉是一个以聪明智慧和善解人意而闻名的角色。

她不仅拥有高超的算术能力,还精通各种医药知识。

然而,尽管她外表柔弱温文,但却拥有过人的功夫实力。

这种温婉与剑术并存的结合体现了金庸笔下女性形象独特魅力。

与之相对应,在另一部作品《射雕英雄传》中,殷素素展现了纤弱之美,并且拥有不俗的武功。

她在男权社会中以柔情与力量并存的方式成为一代女侠。

这种塑造方式凸显了女性角色的独特魅力,使她们既能保持女性特质,又能在男性世界中立足。

以慧心战江湖:小龙女与李莫愁小龙女是《神雕侠侣》中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之一。

作为一个冷艳傲然的少女,她拥有超凡的武功和清雅高洁的气质。

尽管她内心孤寂,但依旧坚守自己对爱情和正义的信仰。

小龙女展示了金庸对于坚定不移和慧心抗争世俗压迫的赞美。

相比之下,李莫愁则是一个复杂而具有争议性的角色,《神雕侠侣》中唯一表现出真正邪恶面貌的女性角色。

李莫愁因情感纠葛导致堕落,并通过毒药来控制他人。

金庸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情感的复杂性。

解读与文化价值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女性角色的独特魅力和坚强意志,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地位和价值的思考。

首先,金庸笔下的女性角色是多样且具有独立个性的。

她们既展示了女性柔情和母爱之美,又表现出聪明机智和坚定信念。

这种刻画方式传达了对女性多面角色的赞美,并突破了常规刻板印象。

其次,通过将女性角色置身于男权社会中,并打破传统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固有定义,金庸表达了对平等与自由意识觉醒的追求。

他通过塑造强大而自主的女性形象来探讨社会变革和人类命运。

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与形式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

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与形式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

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与形式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国文学以其丰富的叙事艺术和独特的形式吸引了全球读者。

其中,金庸的武侠小说被广大读者所青睐,其作品集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叙事艺术的精髓。

本文将探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叙事艺术与形式,并解读其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金庸的武侠世界——独特的叙事结构与虚实交错金庸的武侠小说创造了一个独特绚丽的武侠世界。

他的叙事结构常常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主线故事为基础,通过复杂的情感纠葛和众多的支线故事来丰富情节。

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使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体验故事。

同时,金庸巧妙地利用了虚实交错的叙事手法,使得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都显得更加生动和立体。

二、人物刻画——传奇英雄与现实人物的结合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人物刻画是其独特魅力的核心之一。

他创造了一系列充满个性与魅力的英雄人物,如郭靖、杨过、黄药师等,这些人物成为了读者心中的传奇英雄。

同时,金庸也不忘描绘现实中的人性和矛盾,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类型的人物,有善良正直的人,也有阴险狡诈的人。

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和情感揭示,金庸的作品展现了多元的人性和社会现象。

三、反叛与正义——武侠世界的价值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常探讨反叛与正义的议题。

他通过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价值观。

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反叛者,他们与权贵势力对抗,追求自由和公平。

金庸的作品强调个体的力量和反抗的精神,它们极具启示意义,对社会正义与自由的讨论具有重要价值。

四、古今相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金庸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

他以明清时期为背景,将历史人物、事件融入到小说中,使武侠世界更加贴近现实。

与此同时,金庸的作品也不乏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批判。

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金庸的武侠小说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批判精神。

五、精巧的语言和叙述技巧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精巧的语言和叙述技巧闻名。

他独特的文风简练明快,字字珠玑。

他运用典故、俚语、歇后语等丰富的语言形式,使得作品更加富有韵味和魅力。

侨易美学阐释-以《射雕英雄传》中的“烟雨江南”为例

侨易美学阐释-以《射雕英雄传》中的“烟雨江南”为例
( 物) 际关 系之 中 , 就 必然 以经 验 自我 为 中心形
成 一个 由意识 的意 向活动 范 围及其所 建 构 的周
围环境 。这 样一 种与 人联 系在 一起 的具 有意 义 的‘ 界域 ’ 就 是 人 所 经 验 的生 活 世 界 。生 活 世
首 先是 装束 、 习惯 、 风 物 等 的 变化 , 但 在 蒙 古 大
2 0 0 0 9 2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武 侠 小 说 的“ 生活 世 界 "
为 一种 文学 文本 的历 史镜 鉴 功 能 也 是强 大 的 , 譬 如金 庸作 品就 是相 当成 功 的典 范 。
按 照胡 塞 尔 的 “ 生活 世 界 ” 概念 , 可 区分 两
在 金庸作 品里 , 不但 有 精彩绝 伦 的故事 、 奥
侣 终 于“ 完 成塑 形 ” 的过 程 ! 按 照说 书人 张 十 五 的 说 法 : “ 诸 君 住 在 江
以有移 交 之 生 发 , 乃“ 生生不息 ” 。或 者 , 美 的 侨 易 正 是 一种 可 以进 行另 类 把 握 的角 度 , 所 谓 “ 落 日楼 头 , 断 鸿声 里 , 江 南 游 子 。把 吴 钩 看
学、 日常生活批判 、 实践哲 学》 , 哈 尔滨 : 黑龙江人 民出版社 , 2 0 0 4年, 第1 0 6页。另参见 [ 德] 埃 德 蒙德 ・ 胡塞 尔( H u s s e r l , E . E d —
mu n d ) : 《生活世界现 象学》, 倪梁康等译 , 上海: 上海译 文出版社 , 2 0 0 5年。 ③ 伍麟 : 《 “ 生活世界 ” 的心理 学意义》, 载《 光明 日报) ) 2 0 0 7年 3月 2 7日。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2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2

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美感效应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一班巫细华摘要: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美感效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喜爱,普遍接受。

一方面,她们形貌美丽,经由她们所构成的故事情节、神话般的世界奇极、美极。

另一方面,她们身上具有现实生活中人们所渴慕、崇尚的积极向上的人性美,她们纯真善良、多才有识,孤高傲岸、恬静淡泊,对爱情无限的忠诚。

金庸先生如此地美化这些女性,是因为先生在这些女性身上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憧憬。

关键词:女性形象美感效应外在美内在美美化女性原因The Aesthetic Effect of Female Images Jin Yong Novels Abstract:In Jin Yong swordsman fictions ,he created a series of female images who had unique individual characters.,they have strong aesthetic effect and deeply be loved ,universally be accepted by many people. On one hand , the females are very beautiful, the story plots that formed by them and the environment that they lived in are especially strange and beautiful. On the other hand ,they have beauty of humanity ,which are eagered to obtaining and advocated by people.They are sincere ,kindhearted, telented, proud and quietly elegant ,also they are infinitly faithful to love .The reason why Jin Yong beatified these females spare no effort was that he placed the beauty of humanity on these women ,which he had looked forward to .Key words:the female images aesthetic effect outer beauty Inner beauty the reason of beautify women“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点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点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点金庸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以下将从叙事风格、人物性格塑造、主题思想以及情节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金庸的叙事风格独特而生动。

他善于运用夸张、精确的描述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武侠世界的气氛和场景。

在他的描写中,赋予了武功高强的人物以神奇的能力,展现了武侠世界中的英雄壮举。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强者与弱者之间的斗争,突出主题。

金庸的叙事风格简洁明了,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视觉感,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剧烈的打斗场面和人物之间的紧张对抗。

其次,金庸的作品以人物性格塑造为重点。

他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各具特点的武侠人物,这些人物既有善良、正直、义薄云天的正派人物,也有奸狡、心机深沉的反派人物,他们形象丰满,栩栩如生。

金庸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形象既有英勇善战、英雄救美的男主角,也有聪明机智、智勇双全的女性角色,这些角色在情感世界、智力水平、行动能力等方面展现出丰富的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金庸的作品涉及的主题思想非常丰富。

他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道德与正义、仁爱与背叛、忠诚与利益等一系列现实和哲学问题。

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正派人物还是反派人物,都有各自的追求和价值观,他们对于人生的理解和选择给了读者深思。

金庸的作品中,还贯穿着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溯和反思,他不仅注重武侠故事的传承和发展,还在作品中通过对于历史、文化、民俗等的描写来展示民族自尊、民族精神等价值。

最后,金庸的情节结构紧凑有力。

他充分利用了武侠小说的特点,将故事情节紧凑地安排在一个个环环相扣、令人回味无穷的情节结构中。

他在小说中布置了众多的谜团和反转,通过前后呼应,情节交错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次次意想不到的故事发展中。

他的小说既有跌宕起伏、激烈紧张的斗争场面,也有悲欢离合、亲情爱恨的情感描写,使得读者的情绪始终保持在高度紧张和兴奋的状态。

金庸为何不惜笔墨写美女的眼睛

金庸为何不惜笔墨写美女的眼睛

⾦庸为何不惜笔墨写美⼥的眼睛⾦庸笔下美⼥如云,⽽他对每个美⼥形貌的追求也极具⾦庸特⾊,⽐如对顾盼妙⽬的迷恋,⽐如对苗条⾝材的追求,⼜⽐如对清雅秀丽的偏爱。

事实上,⾦庸是⼀个相对保守、古典的唯美主义武侠作家,也因此,决定了他的笔法⽐较克制。

我在前⾯的⽂章中提到,通读⾦庸武侠着作,他不似其他⼆三流武侠作者那般喜爱性描写,更多选择了精神层⾯的爱意交流。

⽽男⼥间深层的爱意交流,⼤多通过眼睛来实现。

实际上,在美⼥眼睛的描写上,⾦庸向来不吝笔墨,他对美⼥眼睛的描摹,变化多端,每每不同,他的笔法如同⼀位博览百家武功招数的武学⾼⼿那样镌刻丰富、多姿多情。

所谓⼀千个美⼥有⼀千双各各相异的妙⽬。

⽽这⼀双双别样风味的美⼥妙⽬,顾盼间,让⼈驻⾜流连。

不⽤说那群⼗七⼋岁上下的玲珑⼩巧的美少⼥了。

“眼珠⼦⿊漆漆”的马春花,“眉⽬如画”的南兰,“⼀双⼤眼⿊溜溜”的戚芳,“明眸皓齿”的穆念慈,“眼珠灵动,另有⼀股⼈⽓韵”的阿朱,“眼如点漆”的梅兰菊⽵,“秋波流转”的黄蓉,“双⽬晶晶”的霍青桐,“⼀双朗若明星的⼤眼在⿊暗中炯炯发光”的程灵素,“双⽬犹似⼀泓清⽔、眉⽬间隐然有⼀股书卷的清⽓”的苗若兰,“⼀对眸⼦莹然有光,神彩飞扬,眼珠乃是以⿊宝⽯雕成,只觉越看越深,眼⾥隐隐有光彩流转”的⽯洞仙⼦,“双⽬湛湛有神,眼睛中却隐隐有海⽔之蓝意”的⼩昭,“眼球深⿊”的杨不悔,“⼀双眼睛灵活异常”的⽟如意……哪个美眉的眼睛不“电⼒⼗⾜”,令⼈痴也醉也?少妇的眼睛也传神。

⽐如“星眼如波”的包惜弱,⼜⽐如“⼀⽀乌溜溜的⼤眼晶光粲烂,闪烁如星,流波转盼,灵活之极,似乎单是⼀只眼睛便能说话⼀般”的阮星⽵……⽼妪眼睛尚且能说话。

这其中最值得⼀提的是天⼭童姥,⼋九⼗岁光景的⽼太太,到了返⽼还童⽇,犹⾃“眼波盈盈”,百般勾⼈。

相对于对美⼥眼睛的偏爱,⾦⼤侠对情爱描写颇不感冒,这体现了他作为⼀个正宗武侠作家对净化⽂化环境的内省和⾃律。

在他的着作中,你很难找到古洞、崖底温存缠绵的男⼥情爱场⾯,虚⽵和西夏公主的冰窟“野战”算是他的武侠⼩说情爱场⾯中的⼀个特例,这在秋风前⾯的博⽂中已经有所涉及,这⾥就不再赘述。

浅谈通俗文学中的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结合

浅谈通俗文学中的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结合

浅谈通俗文学中的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结合作者:冷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8期摘要:文章对通俗文学的美学特征进行了简单描述,详细的阐述了通俗文学中通俗性与高雅性结合并兼容这一美学特征研究结果及应当如何运用把握这一特征欣赏通俗文学。

通过对现阶段的一些通俗文学的特殊实例来详尽分析了其通俗性与高雅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通俗文学;通俗性;高雅性;美学作者简介:冷琳,男,(1979—),籍贯:吉林省长春市,单位:长春工程学院,职称:研究实习员,学历:硕士研究生引言:通俗文学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

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5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就对其美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总结出通俗文学的三大美学特征即通俗性,传奇性和娱乐性。

本文认为通俗文学美学三大特性中的通俗性是可以与高雅性相结合的,在通俗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俗文学之所以能够作为文学源头,在以后的时间里分化、孕育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其主要原因就是通俗文学并非是单质的,也就是说在通俗文学的艺术基因中兼备了许多不同的原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结合。

在世界文学史上,许多经典名作,当其问世之初,都被广大读者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

我国的古典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这样;世界文学中的莎士比亚戏剧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也遭遇到这样的命运。

这说明,通俗文学的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结合是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变化的。

自认为是写作娱乐小说的金庸,被北京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被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王一川尊为20世纪中国的小说大师,即是一个生动例证。

通俗文学的通俗性,一般包括:1.面向大众;2.浅显易懂;3.具有娱乐消遣功能。

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王朔的小说,无疑都具备上述三个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归入通俗文学之中;但同时,金庸武侠小说在美学品位上,又明显地超越了通俗、超越了武侠,因而具有高雅文学的艺术品位;在思想意识上,王朔小说在反抗正统、消解价值方面,则颇具先锋性;再比如,上世纪初最具轰动效应的哀情小说《玉梨魂》,在思想上宣扬“发乎情止乎礼”的封建伦理教化,极为平庸;但是它在表现形式上,却采用古色古香的“骈四骊六”体,并没有“面向大众”,也并不那么“通俗易懂”。

千古侠客梦——金庸新武侠小说赏析

千古侠客梦——金庸新武侠小说赏析

千古侠客梦——金庸新武侠小说赏析一、金庸小说的传统精神1.儒家之“正义”武侠小说在本质上宣扬复古主义、念旧情怀的小说表达作家对过去的追忆——道德礼法。

构成金小说最基本的人性关注,一开始与礼仪有关,义是侠士魂灵,也是金小说核心。

儒家重人德,讲究文如其人,金发展为武如其人,义与仁关系密切。

从事的轰轰烈烈的事业,仁是儒家思想核心,通过义才能实现,注重个体对他人、群体的爱。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惺惺相惜。

《雪山飞狐》中写胡一刀与苗人风惺惺相惜的义气。

均因是李自成侍卫之子。

两人比武头几天不分胜负,双方相互钦敬。

白天比武、夜间喝酒,苗人风将剑招传胡一刀,胡一刀将刀法授苗。

第四天,胡夫人看出苗人风破绽。

第五天,向丈夫使眼色,但胡不忍,夫人摔孩子,后胡提议换兵器,打成平手,后有人暗中在兵器上涂药,胡一刀死,胡夫人横刀殉夫,将孩子交苗人风,忙乱中却被他人带走,此后,苗人风每到过年,必祭胡。

《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殷素素觉得有负于三师兄俞岱岩,夫妇双双自尽,张无忌为救义父谢逊,更是吃尽苦头,几乎牺牲。

《鹿鼎记》中韦小宝,既不捉天地会的人,也不杀康熙,康扣住韦小宝,准备炮轰子爵府,消灭天地会骨干,韦小宝为报信,捅了称兄道弟的多隆一刀,但心里又释道:“你是鞑子,我天地会靠杀鞑子吃饭,不杀你不行”反正你要死,不然皇上也要砍你头云云。

但多隆命大,也保住了韦小宝的义气。

《鹿》中韦小宝好色,讲义气,见陈圆圆之女阿珂,色心大发,胡搅蛮缠,惊晕,却又想摸手,又无勇气,陈近南伤重而死,韦小宝声嘶力竭叫“师父,师父”。

(武功平平,却做天地会总舵主)出了妓院,却成了鹿鼎公,好色,却入了少林寺。

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持正义,打抱不平《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为救仪琳,与田伯光死缠。

《碧血剑》中袁承志救焦公礼全家与金龙帮斗,也源此。

其一,焦公礼杀闵子叶,因这人为总镖头拿了人钱却不予保护,反而与强盗勾结准备杀户主并占人家女儿。

其二,焦公礼与太白三不和,因不愿与其跟清兵勾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士美学现象
——以人物为例
看金庸武侠小说最初喜欢上了一句话,在《倚天屠龙记》,黄衫女子帮过张无忌留下的四句话:“终南山后活死人墓。

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想来不只是说明自己身份,也表明英雄杨过的最后的归处是四个字“绝迹江湖”,为后来张无忌在化解六大门派和明教之间的纷争后,也绝迹江湖埋下伏笔。

当然这不只是个例现象。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看到自己一心一意帮助的闯王最后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最后也隐居浡泥国左近的一座大岛屿。

就连金庸先生自己最叛逆的主人翁韦小宝,最后也在几个夫人的陪同下浪迹天涯,绝迹江湖。

当然在其中最有搞笑地位的莫过于在坊间流传的《神雕侠侣》小说中一代宗师张三丰,对追逐杨过的郭襄一见钟情,最后在郭襄创立峨眉派之后自己创立武当,与郭襄遥遥相望,百年修行。

而在《连城诀》的结局,狄云也是看不过世间贪婪欲望,最后走向世外。

金庸武侠人物形象,发现无论儒侠墨侠狂侠,都珞上了厚重的隐士风情:从袁承志到韦小宝或多或少都有慷慨激昂、气势悲壮、纵横江湖,桀骜不驯、虚浮放诞、不拘礼法,温润通达的风度。

从这一角度可以说,金庸群侠是对隐士风度的演绎。

当然在其中也体现那句话“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在金庸先生的整个武侠世界中大多体现小隐或是中隐。

他们的座右铭大多是“何处求一败,逍遥天地间”。

金庸自己在《男主角的两种类型》里就坦言:“大概由于我从小就对范蠡、张良一类高人十分钦仰,而少年时代的颠沛流离使我一直渴望恬淡安泰的生活”,作家既然对“功成身退”的高人仰慕,又向往“恬淡安泰”的生活,其一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晚年游仙”;在金庸小说中的侠客多具隐士性格,重情重义,追求自由与独立,放浪形骸,超然物外。

隐士和酒有密切联系。

无论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传》)的陶潜还是“刘伶刘伶,以酒为名”的刘伶等人,在他们隐居的日子中均以酒为友。

在金庸笔下的萧峰(又叫乔峰)慷慨洒脱,金庸借段誉的眼光给萧峰作了定
位:悲歌慷慨之士
西首座上一条大汉回过头来,两道冷点似的目光霍地在他脸上转了两转。

段誉见这人身材甚是魁梧,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兰破烂浓眉大眼,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颜盼之际,极有威势。

段誉心底暗暗喝了声采:“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

不论江南或是大理,都不会有这等人物。

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气勃動,似这条大汉,才称得上‘英气勃勃,四字。


而萧峰的言行,也展示了他不拘形迹、以酒会友的豪爽:
那大汉笑道:“兄台何必明知故问?大家不拘形迹,喝上几碗,色非大是妙事?待得敌我分明,便没有余味了。


即使到后来到少林寺决战,随行分给弟兄的也是皮囊里的酒。

“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的洒脱,更是看淡生死的性格体现。

在其中最醉酒的莫过于《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令狐冲对酒的喜欢可以说是超越对生命的追求。

金庸用酒衬托令狐冲的虚浮放诞,不拘礼法。

同样豪饮,萧峰和令狐冲相比,萧峰的酒杯,倾泄的是慷慨悲壮之情,而令狐冲却用酒挥洒自己率性而为、自由坦荡之风韵。

文中多次写令狐冲喝酒,一是为救仪琳与采花大盗田伯光坐斗而醉酒(第二回),充分展示令狐冲油嘴滑舌、插科打诨之虚浮之态,二是在华山之巅和田伯光喝酒,令狐冲不顾师父正在捉拿田伯光,因欣赏对方做真小人的坦荡,毫不犹豫地就与田伯光畅饮,突出令狐冲待人接物所注重的是真性情这一内涵(第九回),三是则在任盈盈送来的美酒和祖千秋的酒杯前畅饮(第十四回),既有美酒就享受之,也不管送酒之人是敌还是友,一路上虽有师父的责备,但仍畅饮不止,足见其不拘礼法的一面。

综上所述,令狐冲喝酒就是喝酒,纯出于爱好,正因如此,才以心为师,不滞于物,率性而为,不拘形迹尽得魏晋风流。

即使当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时,他还是对自己很宽容的。

令狐冲哈哈大笑。

平一指怒道:"有甚么可笑? ”令狐冲道:“人生在世,会当畅情适意,连酒也不能喝,女人不能想,人家欺到头上不能还手,还做甚么人?
不如及早死了,来得爽快。


当然爱酒只是一个特点,隐士虽然超然物外不问世事,但是隐士最善宽恕最会阿Q精神。

用句好听的话就是:宅心仁厚。

其中以神雕系列中的郭靖、张三丰、张无忌最为明显。

对于郭靖,很多看过金庸先生小说的人都会说:宽厚忠诚是他的本性,原谅是他最好的武器。

对待杨康一次次陷害自己,险些丧命。

他都报以最宽容的态度给融化掉了。

欧阳克的奸诈阴险都被他报以最温柔的方式给解决了。

其实另外最像普通人的莫过于张无忌“人家对不起他,他也无所谓,不在乎”,对于曾将伤害过自己的人以德报怨。

解救六大门派,就武林于水火。

后来只因不想杀伐,只想为心上人画眉,他是人间的男子,不是需要他人时刻仰望的英雄。

金庸用一个身上有这些不足的人来塑造一个侠客,更多的是让侠客回到人间,张无忌也就成了平常读者也能达到的境界。

张无忌的心好像水晶,晶莹剔透,不掺杂质,这正体现“清新雅致”的风韵。

他不知慌言与欺骗是何物,所以多次上当,也因此多次受伤害。

张无忌的“宅心仁厚”有三个方面的体现:一是张无忌的温厚的性格。

二是张无忌的以较高明医术来施爱的仁心。

三是张无忌性格的随和或随缘。

张无忌宅心仁厚,身负血海深仇却并为因仇恨而改变,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如此的平和,宽广。

同为清新雅致、圆润通达,张三丰则更多表现为心胸开阔、淡泊名利,圆融无碍,慈悲为怀。

所以晚年所创的太极拳、太极剑,就是柔和到极点的武功:“面面俱圆”,完全没有棱角,完全圆浑自然,威力发挥于无形,正好反映出他随和谦厚而朴素自然的性格。

其实最重要的是文化和教育内涵决定了人物的走向。

很多人都感叹,萧峰最后还是死了。

是因为他被南院大王这个官位给束缚。

其实真正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都明白,在萧峰准备杀了“仇人”段正淳之后,和阿朱到塞外放羊,也就是隐居。

其实萧峰悲剧的原因就在于他接受了‘正’的汉儒文化,与段誉和虚竹相比,萧峰的悲剧是儒家‘舍生取义’文化的悲剧。

生活在中原被儒家文化层层包围三十多年,在舍生取义的教育环境中长大。

其实,萧峰是死于想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得的人生困境。

书中明确写道,萧峰多次想隐身关外,但天地之间,自身独不能觅得自由与独立,萧峰的死,与其说死于辽国大王与宋朝守城将领两相逼迫之情势,不如说死于力争独立自由而不得的人生困境,恰如陈寅恪评价王国维之
死“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其慷慨悲壮之气、纵横江湖之豪爽让萧峰选择死亡,不能达到两全,所以他选择了“隐居”——死亡。

另外许多人都对于狄云的成长充满了好奇。

被师父养大,被师父设计,最后选择隐居。

戚长发本性的确是阴险狡诈,但是他对弟子和女儿的教育是正宗的侠义、正义教育。

在狄云的性格成长的过程中,这些正统的是非观念和儒家观念对于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在两难全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弑师,以求达到解救师父的灵魂。

最后看到很多人为了宝藏泯灭人性,难参人生真谛。

狄云选择了翩然离去,和水笙、空心菜一起隐居雪谷。

以求达到自身的解脱。

金庸紧扣至性至情,借武侠之外衣,行友情、亲情、爱情,言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之志,“隐士们”横空出世,于是萧峰踏着慷慨激昂的鼓点走来,黄药师携着箫、舞着落英神掌飘然而来,杨过带着对小龙女至死不渝的情大步跨来,张无忌用仁心医术牵绊着对四位女子的关切之情走来,令狐冲则率情任性、不拘形迹走来;令读者欲罢不能,爱不释卷。

金庸小说紧扣独立自由,展示侠客的人格魅力,突出他们的真性情,从而以至性至情来感染读者,吸引读者,是金庸俗文雅作的匠心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