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成人(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姓名:
学号/准考证号: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
二0一五年十月
目录
1 公共事业的分类 (1)
1.1科技事业类 (1)
1.2教育事业类 (1)
1.3公用事业类 (1)
2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 (1)
2.1传统模式:政府垄断经营 (1)
2.2 市场化改革:政府逐步退位 (2)
2.3 新趋势:政府回归本位 (2)
3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策略分析 (3)
3.1重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 (3)
3.2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3)
3.3实现多元化的管理手段 (3)
3.4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发展模式 (3)
四结论 (3)
参考文献: (4)
摘要
公共事业与民众生活信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由原先的政府垄断经济转变为当前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根据我国社会的需求将国外先进的市场机制应用到我国公用事业等各个领域,比如允许私人建立民营机构、民营企业、民用的公共交通以及当前热门的私立学校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大大推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程,同时随着市场机制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建立,另外也包括一些公用事业企业开始逐步将机构的性质有公有转向为私有化性质。这些民营的企业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市场劳动力的就业效率,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详细的介绍了我国公共事业的分类,同时对我国公共事业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政府职能发展模式
一公共事业的分类
1.1 科技事业类
我国的科技事业分为三类:技术开发工作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工作;基础研究和最近的工作不能获得应用程序的实用价值;医药卫生、劳动保护、计划生育、灾难预防、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情报、标准、计量、观察和其他技术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投入产出技术开发活动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和排除没有收款人,所以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消费,更多的属于私人物品,其研究成果可能取得显著的实用价值因而具有了商品化的可能并能够排除不付费者的使用,从而具有了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因此属于俱乐部物品。
1.2 教育事业类
我国教育事业做如下划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级中学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是每个孩子必须接受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初中教育是我国法定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学前教育到初中阶段的教育消费的教育是强制性的和非竞争性,这些方面的教育事业是纯公共物品。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只有在这些人有机会赢得竞争入学考试的教育,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
1.3 公用事业类
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日常的通讯、公路交通设施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水、电及天然气等,另外还包括生活污水处理,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城市环境的绿化,公共环保事业的处理等都属于公共事业。将上述分类细化一下可以把城市的绿化以及环境卫生的处理等具有非竞争性的公共事业归属于纯公共产品。从消费的角度来分析,除了上述几种公共事业之外的其他公共事业都食欲俱乐部物品,但是当相应的物品达到了拥挤点过后则转变成了私人物品。
二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
2.1 传统模式:政府垄断经营
我国公共事业的传统供给机制受到了社会政治制度的极大影响,同时也为计划经济体制所束缚,因此,公用事业供应目前的政府垄断的特征。
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实现所谓的赶超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系统,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基本公共事业管理的传统模式的特点是:中央政府控制所有的人权、财产权和财权,直接社会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直接控制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操作。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国家管理、状态管理。企业和政府,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政府将有限的业务单元范围内整个公共事业机构作为国家行政机构,接受国家机关领导和监管机构都有社会公益性质,不允许任何业务活动的存在,所有的资金从国家财政支出,因此所有收入上缴国库。可见,本实用新型,始建于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包办,政府部门分类统管,财政统包供给,事业运营与发展直接受制于政府部门,各事业单位既无自主权又无实质性责任,政府集生产、供给、监督等职于一身,在那个特殊的
发展阶段,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完全没有限度的概念。
但不可否认,在那个百废待举的时代背景之下,由政府出资兴办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迅速改变了解放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事业,的结果,在缺乏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发展不足,由政府统一资源建立公用事业,当时的历史阶段,政府的管理职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当然,机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实用新型也限制了公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市场化改革:政府逐步退位
第二阶段是 1978-2002 年的公共事业改革,改革的阶段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制框架结构不变在这个大前提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因此在这一阶段政府公用事业管理功能以及市场化的发展和逐步形成的趋势退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公共事业的管理系统也逐渐开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也逐渐得到健全。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对应的公共事业管理体系也开始充满活力,并且稳步向前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民营企业的同时介绍了公共事业的改革过程中会提供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来保障。通过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大大的促进了公共事业的私有化。另外在公共事业私有化的推进过程中,积极的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比如政府通过放权的方式来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部分垄断行业如电信、电力、银行等市场的壁垒较低,在这样的环境下被迫分手重组,同时在其公共事业领域中引入市场因素。我国对公共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相应的对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较多的市场经验和整体的布局规划以及理论系统的支持,因此在社会公共事业领域中也会时常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综上所述,在公共事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部分领域或者行业的确实现了预先设定的改革目的,但是在某些领域中相继出现的问题分析表明政府退位的实施在某些领域中并不恰当,同时也不利于公共事业的公益的壮大和发展。
2.3 新趋势:政府回归本位
第三阶段是 2002 年至今,在构建服务型政府尤其是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在教育、医疗等行业的诸多“矫正”之举说明,公共事业的“伪市场化”方向并不被认可,公用事业改革回到它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一阶段改革的任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有超过40年的公共事业管理系统结构调整,重新定义现有的各种职业身份,在此基础上确立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及限度。
在公共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从其应用的具体领域和行业来看,以及十七大报告中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的“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和“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来看,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其公共事业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解决措施。2008年10月发改委在官网上明确提出了新医改的长期目标即到2020年,要使医疗卫生制度全面的覆盖到城乡。而近期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的扩大医疗卫生事业的覆盖面,建立和健全相关药物的制度,严禁出现部分地区基本药物价格过高的情况,同时要建立社区公共卫生机构以及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同时在当地的公立医院建立医疗改革试点。但是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医疗公共事业的改革和推进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成本来建立,才能将真正的医疗服务提供给人民。同时我国的教育部门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国家教育领导小组强调争取在2020年实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