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悼亡诗的时间感悟与审美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7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7 2012年7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l.2012

韦应物悼亡诗的时间感悟与审美选择

张芳

(辽东学院师范学院 中文系,辽宁 丹东 118003)

摘 要:论文在悼亡诗的领域中选择了向来较少为人关注的韦应物的悼亡诗,从韦氏夫妻的家世和修养探讨了其悼亡悲剧的根源,从其时间季节感悟模式的全方位阐述其内化悼亡悲剧情感的广度,从其悼亡诗审美选择表现模式的多角度论述其外化悼亡悲剧情感的深度,从而彰显韦应物在中国悼亡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韦应物;悼亡诗;时间感悟;审美选择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7-0029-03

中国有关悼亡的诗篇,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述,《诗经·邶风·绿衣》就是一位男子睹物怀人、思念故妻的诗。而文人悼亡诗较之则晚,西晋潘岳的《悼亡诗》被认为是文 人悼亡诗的源头。经过魏晋南北朝众多诗人的推动,唐宋时期悼亡诗的创作繁荣起来,涌现出了像元稹、李商隐等诗人的悼亡佳作。在唐人写悼亡诗的领域里,韦应物可以说是写的最早的而且是最好的几位之一,而他的十九首悼亡诗,向来较少为人所关注。

韦应物悼亡诗共十九首,除《同德精舍旧居伤怀》作于建中三年(782),其他十八首均作于大历十二年秋至十三年秋丧妻后一年间。与中国悼亡诗的情感一样,韦应物的悼亡诗传达的也是一种悲情。

一 韦氏夫妻伉俪情深——悲情的根源

关于韦应物的生平事迹,新旧《唐书》没有为他立传,《旧唐书》并无一字提到他。从南宋沈作喆《补韦应物传》开始,到孙望《韦应物事迹考述》、罗联添《韦应物年谱》、傅璇琮《韦应物系年考证》、陶敏的《韦应物生平新考》,依据韦应物诗歌中提供的线索,我们努力从中探究韦应物的生平事迹。

2007年出土于陕西长安韦曲韦氏家族墓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考据,新出土的韦妻志文曰:“以天宝丙申八月廿二日,配我于京兆之昭应。”天宝丙申即天宝十五年(756),如果按韦应物生于开元二十五年推算,韦应物结婚时的年龄为二十岁,其妻十六岁,符合当时的婚龄习惯。所以,我们认为韦应物生于开元二十五年是基本可信的。基

收稿日期:2012-5-1

作者简介:张芳(1971-),满族,辽宁丹东人,硕士,辽东学院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于此,本论文中的系年及事迹我们以此依据。

韦应物出生在一个有着显赫家世和隐逸传统的世家大族,其曾祖父韦待价是武则天时的宰相,但到了祖父韦令仪和父亲韦銮,家道逐渐式微,但是其父韦銮在当时是一位善画花鸟、山水松石的知名画家,包括他的兄长、侄儿在当时都以擅长绘画驰名于世,韦应物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家境比较贫寒却富有艺术修养的家庭。他少年任侠不羁,安史之乱始折节读书,此后一直辗转徘徊在出仕与罢官闲居之中,诗歌也在盛中唐之际的众多诗人中卓然不群,自成一家。

其妻元苹,墓志中记载:字佛力,生于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吏部之长女。动之礼则,柔嘉端懿;顺以为妇,孝于奉亲。尝修理内事之余,则诵读诗书,玩习华墨。天宝十五年(756)出嫁,时十六岁。二十年后的大历十一年(776)九月卒,享年仅三十六岁。由此可见,韦氏出身名门,富有教养,美丽端庄,恪守妇道,孝奉双亲,操持内事,知书达理,才趣高雅。

正是由于夫妻间的家世、修养,使他们在二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志趣相投、感情甚笃,也正是由于此,才导致韦应物悼亡诗悲剧情感的浓重与执着。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说道:“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姻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所以当这份感情逝去的时候,弥足珍贵。

墓志记载,夫人病逝在韦应物的官舍,举行葬礼时是在含光门外太平坊临时租借的房子。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说道:“中国文人的情诗,一个显著的特质,即长于吟唱一种有缺憾的爱,从中表现出一种怅惘不甘的情调。通观古代爱情诗词,使人们极少去吟咏那一份正在爱中的欢乐意识,亦极少以乐观之眼光,去憧憬爱的明天,而是对消逝的往日之恋,一往情深……”由此“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飏”(《发

29

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的韦应物对妻子满怀愧疚,“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伤逝》)。正是这份有缺憾的爱构建了他悼亡诗的悲剧意识。

二 时间季节感悟模式的全方位

内化悲剧情感的广度

韦应物悼亡悲剧建构模式是时间季节感悟模式,他以回忆亡妻的情感为线索,一年四季更替为经、一天晨昏昼夜为纬,构筑了悼亡悲情体系,内化悲剧情感的广度。清乔亿《剑溪说诗又编》云:“古今悼亡之作,惟韦公应物十数篇,澹缓凄楚,真切动人,不必语语沉痛,而幽忧郁堙之气直灌输其中,诚绝调也。”中国古人对季节的感悟和季节对人的情感影响是古已有之的,而对春秋的情感是变化伤感的。从平行的角度看,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观照和反映了人类主体的生存状态,作为自然界中的主体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纵深的角度看,春季的万物勃发容易引起人们对回忆的感伤和对未来迷茫的反衬;秋季的万物凋残正契合了文人们失意的孤寂落寞。所以中国文人历来的感伤诗大多出现在春秋季节,中国文学的伤春、悲秋主题便是有利的佐证。

韦应物的十九首悼亡诗,在季节时令上春夏秋冬皆有涉猎,除一首在季节上不可知外,秋季有7首、与春季有关的5首。韦氏卒于夏秋之交,从数量上可以暗合季节对人的影响和人在特定季节的感悟。

在秋季诗作中,《伤逝》中诗人感伤“逝去亦不回”的人死不能复生,却又对“知妄谓当遣,临感要难裁”的死而复生怀有期待的矛盾心理;《悲纨扇》中诗人表达“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对亡妻的思念不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流逝的执着情怀;《闲斋对雨》里诗人用萧条景对幽独心,念往事倏忽的记忆犹新;《林园晚霁》里诗人在落日余晖中人随同游,心却在他处的寂寞无言;《感梦》没有梦中景,却有梦后惊魂凋鬓的长日难挨。

在春季诗作中,《除日》“忽惊年复新,独恨人成故”的遗憾,《对芳树》“佳人不再攀,下有往来躅”的今非昔比,《月夜》中“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的自我宽慰,《叹杨花》中“人意有悲欢,时芳独如故”季节、自然不会随着人事悲欢离合而变迁和改变的无奈。

如果说一年四季是韦应物悼亡诗的横向线索,那么在时间上的全面铺开就是韦应物悼亡诗的纵向纽带,而且在一天的时间内,晨昏昼夜都有对亡妻的思念与表达。“晨起凌严霜”的送葬,“风条洒馀霭,露叶承新旭”的《对芳树》,“朝朝自难度”的《除日》,《闲斋对雨》的幽独与萧条,都从时间的晨与昼完成是人对妻子的思念。在十九首悼亡诗中,与夜晚有关的六首、与傍晚有关的四首。《冬夜》、《月夜》、《秋夜二首》、《林园晚霁》则在题目上直接标明了时间。

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将时间分为内在的时间、客观的时间和世界的时间。在客观时间上,韦应物的悼亡诗与傍晚、夜晚有关的数量大于白天的数量,这种时间的独特心理感受,暗合了中国古人把黄昏以后直至夜晚作为情感的典型符号,傅道彬先生说:“时间意义的悲凉和空间意义的温馨构成了中国文学中黄昏意象的象征意蕴。”黄昏时分容易触动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归属感,而韦应物就在归属感的缺失后倍感孤独,“惊起复徘徊”、“今还独伤意”、“郁结谁为开”、“心伤觉时寂”、“耿耿独伤魂”,这种寂寞与沉郁可见黄昏怀人模式对唐人的深刻影响。所以清代许瑶光有“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的慨叹。

所谓的内在时间是根据主体自身的体验去把握时间,也就是主观时间。正是这种爱的缺失痛苦,使诗人主体的痛苦体验无限延长,再现出与客观事实反差极大的主观感受。诗人的主观时间在这里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忽视客观时间的存在。由于季节的变化,对妻子死而复生的期待使自己出现在梦境里,如“梦想忽如睹”;看到春景复苏,才惊感经冬历年的变化,如“忽惊年复新”;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突然回到现实的惊恐和痛楚,如“倏忽苦惊飙”。一种是客观时间的无限延长,在《夏日》里独坐山中的长日难挨,在《感梦》中午夜梦醒的长夜漫漫,在《出还》中感叹日复一日的身在他舍的神情恍惚,都使诗人由于亡妻的痛楚而在客观时间上产生了主观上的改变与错位。

三 审美选择表现模式的多角度

外化悲剧情感的深度

杨周翰先生认为,悼亡诗是抒情诗的一个“亚种”,也可以说是爱情诗的支派。韦应物的悼亡诗作为感伤的爱情诗,充满了痛楚、恻怆与郁结,无心经营、真情流露的审美选择通过抒情的手段与途径将其悲情的浓重与执着宣泄出来。

(一)悲剧情感外化的途径

韦应物的悼亡诗情感外化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在元苹墓志里有一段记载可以让我们多方面地印证韦应物丧妻后的悲情缘点:“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又况生处贫约,殁无第宅,永以为负。”散化到十九首诗中的四个途径凸显诗人的主体意识和审美选择:

旧宅故迹与生活留存:在这类悼亡诗中,无论是四屋满尘埃的闺房保留、触物伤摧,还是遗器、芳巾与残工犹在;无论是掩颦人无、委箧空存,还是十载后访东林旧扉,都为读者展现出诗人对旧日生活的历历在目的不能忘却与痛心留恋,表现出因物及人、见物思人的主体性印记和情感价值,是一种物是人非、物存人亡的个体的空没感和凄凉感。

儿女情长与生活琐事:在这类作品中交织着情感的反差,孩子是时悲时喜,在似懂非懂中孩子在经历着丧母的苦痛与成长。面对儿女情长与家庭琐事诗人则充斥着感性与理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