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细胞形式的生命体的种类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病毒形态
烟
新草冠花病叶毒病
球
毒
形
线
病
形
毒
病
毒
病毒形态
狂
痘
犬
病
病
毒
毒
砖
子
形
弹
病
形
毒
病
毒
病毒形态
流
T4
感
噬
病
菌
毒
体
丝
蝌
状
蚪
有
形
被
病
膜
毒
病
毒
③
遗
传
载
新冠病毒为单股正链RNA
体
多
样
性
④
彻
★病毒只有在侵入细胞以后才表现出生命现象
底
,生活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的
寄
----细胞内阶段,即感染阶段,进行复制和组装
①个体微小,20~200nm之间,可通过滤菌器 ,大多数病毒 必须用电镜才能看见; ②结构简单:核酸+蛋白质衣壳; ③遗传载体多样性:含DNA或RNA,单链或双链,没有含两 种核酸的病毒; ④彻底的寄生性:分子水平的寄生; ⑤以复制和装配的方式进行增殖。
最小最简单的生命体——病毒
① 个 体 微 小
种感染性的粒子,命名为tobaco mosaic virus,
Iwanovsky发现患病烟草叶片汁 TMV,烟草花叶病毒。不久,Fredcrick C.
经过细菌滤器过滤后仍有致病性。 Banden和Norman W. Pirie成功地将TMV毒粒
分解为蛋白质和核酸,确立了病毒的概念。
二、病毒的特点(与细胞的区别)
细 胞 核 中 成 熟 的 腺 病 毒 粒 子
3.3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常见病毒的传播方式:
(1)AIDS(RNA病毒)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2)乙肝病毒HBV(DNA病毒)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大部分病毒是通过患者的体液接触进行传播的
烟草花叶病毒(RNA病毒)正常叶与花叶病叶比较
传播途径:由植株的伤口进入;昆虫传播; 携带病毒的种子或块茎传播
细菌病毒——噬菌体
埃博拉病毒
感冒病毒
H1N1病毒
第三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病毒
狂犬病
正常烟草叶片
表现出病征的叶片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1.主要成分 核酸 + 蛋白质 DNA或RNA
DNA病毒
2.病毒的结构 核心 +
RNA病毒 衣壳(由衣壳粒组成)
3. 特征:非细胞结构、大小在150nm以下 电镜下看到 形态多样
朊病毒—蛋白质
病毒生活特点
3、病毒的生活方式 ——寄生生活 寄生性:一定种类的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 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非寄生时:呈结晶状态,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
4、病毒的繁殖 —— 复制
动物病毒
5、病毒的种类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DNA病毒 RNA病毒
无细胞结构,但有遗传、繁殖等生命现象!
被病毒感染的郁金香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9
①吸 附
②穿 入 ③脱 壳
④生物 合成
⑤装配与释放
病毒的治疗:
干扰素
(补充:用于细菌治疗的药物—— 抗生素)
“防病毒胜于治病毒”——注射疫 苗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危害: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狂犬病、乙型肝炎、艾滋病、禽流感、甲 型流感(H1N1)、水痘、脊髓灰质炎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分类(精美课件)

亚病毒因子的分类
分类依据
亚病毒因子根据其核酸类型、蛋 白质外壳特征和感因子 分为卫星病毒和朊病毒等类型。 卫星病毒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复 制,朊病毒则通过改变寄主细胞
的代谢来复制自身。
与病毒分类的关系
亚病毒因子是非细胞型微生物的 一部分,其分类与病毒类似,但
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 亚病毒和某些立克次氏体、衣原 体等。
形态与结构特点
形态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多样,如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结构
非细胞型微生物通常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有些还含有 脂质和糖类。
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特性
非细胞型微生物具有高度的寄生性,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功能
非细胞型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生物圈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如 参与物质循环、促进有机物分解等。同时,有些非细胞型微生物也能引起人类 和动物的疾病。
02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病毒的形态
球形
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 等,呈圆形或近似圆形
。
杆形
如烟草花叶病毒,呈长 杆状。
螺旋形
如烟草花叶病毒,呈螺 旋状。
种类较少。
04 藻类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藻类的形态
单细胞藻类
这类藻类只有一个细胞,形态多 样,包括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
多细胞藻类
由多个细胞组成,形成丝状、管状 、片状等形态,如水绵、褐藻等。
群体和组织状藻类
多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或 组织状,如海绵藻、粘孢子虫等。
藻类的结构
细胞壁
多数藻类有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或果胶质,少数无细胞壁,如 中心硅藻纲。
核区
原生动物具有核区,是细胞核所在区域,控制细 胞的代谢和遗传。
第三章 非细胞型生物

•吸附(adsorption)
•侵入( injection)
•增殖( replication)
目前已知病毒的核酸类型:5种
Baltimore(1971)把五类核酸分为六种途径合成m RNA
把m RNA的碱基序列规定为正链
2.
1.
6.
4.
5.
3.
不同核酸型的病毒在感染宿主后的mRNA合成方式
一步 生长曲线
三个重要特征参数:潜伏期、裂解期、裂解量
裂解量 = 平稳期的效价 / 潜伏期的效价
5.溶源性
•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 凡吸附并侵入宿主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 染色体组上,并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 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此现象称溶源性 或溶源现象。其宿主称溶源菌。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制成生物杀虫剂;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基因 工程的重要材料; 有害: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各种疾病和发酵工 业中的噬菌体污染 ;
萎缩腿的祭司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
• (一)病毒的大小
– 小,能通过细菌滤器,测量单位是nm;
– 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0nm上下; – 病毒:细菌:真菌=1:10:100
RNA-2和RNA-3单独存在时不具有侵染性,只有 当RNA-1与其合在一起时才能感染宿主。具有此特 性的称其为拟病毒;
拟病毒寄生的真病毒又称辅助病毒;
三、朊病毒(prion)
1982年,美国的Prusiner发现引起羊搔痒病的病
原是一种蛋白质(PrP),称该病原为prion,由此
荣获1997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几种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ppt

病毒的分类;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 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 病毒、朊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 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 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IV)、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病毒的形状; (1)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冠状病毒;(5)丝状病毒 (6)有包膜的球状病毒;(7)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8)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 病毒的大小; 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 径仅为18-22纳米
Sars简介;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科学家们 •说,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科 •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学名的英文缩写)。 •SARS就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 •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 •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 •强、病情进展快速。 •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 • •的一种 。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
姓名;张婧 学号;Z10075116
概念: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 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过滤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 下才能观察 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 ”;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 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病毒参考资料课件

PRION
PrPc
254个氨基酸组成,PrPc具有43% 的α螺旋,3%的β折叠,而PrPsc具有34%α螺旋,43%的β 折叠。动物被感染后,PrPSc蛋白堆积在脑组织中,形成不 溶的淀粉样蛋白沉淀,无法被蛋白酶分解,引起神经细胞凋
亡(apoptosis)。
(二).病毒的多样性:病毒有五种形态:
1.球形:大多数人类和动物病毒,如脊髓灰质炎 病毒;
2.丝形:多见于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 3.弹形:形似子弹头,如狂犬病病毒; 4.砖形:如痘病毒; 5.蝌蚪形:如噬菌体;
RNA病毒与DNA病毒
球形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线形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丝状有被膜病毒:流感病毒
(四).病毒的结构:
➢ 由蛋白质衣壳(capsid)和核酸(DNA或 RNA)芯构成,称核衣壳(nucleocapsid);
➢ 基因组小,少的只含有3个基因,多的可达 300个基因; La➢mb有da的B病ac毒te衣rio壳p外ha面ge有被膜(envelope),来 源D于NA宿(T主EM细胞x1的53质,0膜00,) 被膜中含有病毒融合蛋白;
PrPSc的增殖
朊病毒(prion)
病羊神经组织的海绵状损伤
➢ 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1996年春;
目前已知的人类PRION疾病主要有:
➢ 克罗伊茨菲尔德—雅各布氏症(Creutzfeldt -Jakob disease CJD):自身PrP变异;以及变异型克-雅氏病 (vCJD):PRION感染;
➢ HIV(反转录病毒科) 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美国(1981);
电子显微镜下的甲型流感病毒
picture of H5N1 Avian Bird Flu Virus
微生物理论课件:非细胞型生物

呈複合對稱 頭部20面體 (立方體對稱)
頸部為杆狀 (螺旋對稱)
幾種病毒的形態和大小
動物病毒多呈球形、卵圓形或磚形。如腺病 毒為球狀,痘病毒為磚形
植物病毒多呈杆形或絲狀,少數為球狀。如煙 草花葉病毒為絲狀,苜蓿花葉病毒為杆狀,花椰 菜花葉病毒為球狀
表面具有突起物,稱為刺突(Spike),也稱 為包膜子粒(Peplomer)
囊膜易吸附於寄主細胞表面,易於侵入細胞
病毒結構示意圖
四、病毒的化學組成
大多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有的還有脂類、多糖
1 核酸;一種病毒只含一種核酸,RNA或DNA。
多數植物病毒屬RNA,如TMV,有些為DNA, 如花椰菜花葉病毒。
不同的病毒不僅核酸類型不同,而且含量差別很大。 如流感病毒核酸占1%,TMV占5%,大腸桿菌T偶數 噬菌體可占50%以上。
病毒粒子越複雜,核酸含量越多。
2、蛋白質 簡單的病毒只含一種蛋白質,較複雜的病毒有幾種
結構蛋白,高級的病毒有某些酶(如溶菌酶、 RNA聚合酶、逆轉錄酶) 功能: (1) 構成病毒粒子的外殼,保護病毒核酸免受核 酸酶及其他理化因數的破壞 (2) 決定病毒感染的特異性 (3)決定病毒的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 (4 )某些酶與病毒的侵染與複製有關
無蛋白質殼體的病毒核酸仍具有感染性,且感染範 圍更廣,但感染力較弱
蛋白質殼體(衣殼capsid)
是指圍繞病毒核酸並與之緊密相連的蛋白質外殼,由 許多殼粒(Capsomere)組成
殼粒是指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認辯的組成殼體的亞單 位,由一個或多個多肽分子組成
功能:保護病毒核酸,決定病毒感染的特異性,具有抗 原性,可刺激機體產生相應抗體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

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病毒(virus)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有类似病毒的更简单的生命体,仅由一个感染性的RNA构成,成为类病毒(viroid)。
1980年发现一种称为朊病毒(prion)的更简单的生命体,仅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目前对它的生命活动了解较少,至少不能算作独立生命体。
病毒(来自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周德庆661、病毒的特点(1)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一般都可通过细菌滤器。
最大的病毒如牛痘苗病毒的直径已超过250nm,最小的病毒如烟草坏死病毒直径仅为16nm;(2)没有细胞构造,故也称分子生物;(3)其主要成份仅是核酸和蛋白质两种;(4)每一种病毒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5)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6)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二均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7)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8)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9)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2、病毒的形态由于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故单个病毒体不能称作“单细胞”,这样,就产生病毒粒子(virion,即病毒体)的名词。
病毒粒子有时也称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是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单个病毒。
病毒粒子的主要成份是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位于病毒粒子中心,构成了他的核心(core)或基因组(genome);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病毒粒子的衣壳(capsid)。
衣壳是病毒粒子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原成份,对核酸有保护作用。
衣壳是由许多衣壳粒(capsomere或capsomer)所构成。
核心与衣壳合在一起称为核衣壳(nucleocapsid),它是任何病毒(指“真病毒”)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结构。
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在其核衣壳外还被一层由类脂或脂蛋白组成的包膜(envelope)包裹着。
第三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性剂均可抑制噬菌体的增殖或吸附;
③及时改用抗噬菌体生产菌株
亚 病毒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一
种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包括类病毒、
拟病毒和朊病毒 3 类。
一、类病毒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
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所含核酸为裸露的环
状ssRNA,其二级结构象一段末端封闭的短dsRNA分
DNA注入
3、增殖
病毒基因组进入胞内 宿主细胞的代谢发生改变
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 表达和复制,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
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存在着强烈的时序性
4、成熟
新合成的毒粒结构组分组装成完整的病 毒颗粒的过程称为成熟,亦称做病毒的装配。
主要步骤有:
DNA分子的缩合 头 部 与 尾 部 相 结 合
预防噬菌体污染的措施主要有:
(1)决不使用可疑菌种 (2)严格保持环境卫生
(3)决不丢弃和排放有生产菌种的菌液
(4)注意通气质量 (5)加强发酵罐和管道灭菌 (6)不断筛选抗噬菌体菌种,并经常轮换生产菌种 (7)严格执行会客制度
发现噬菌体污染时,要及时采取合理措施
①尽快提取产品 ②使用药物抑制 某些金属螯合剂(如草酸盐、柠檬酸铵)可抑制噬 菌体的吸附和侵入;金霉素、四环素或氯霉素等抗生素 或 “吐温60”、“吐温20”或聚氧乙烯烷基醚等表面活
病毒基因组复制、表达
释放至细胞外
病毒核酸和蛋白质
装配形成具有感染性的毒粒
(一)噬菌体的繁殖方式
以原核生物的病毒 — 噬 菌体为例
基本形态为蝌蚪形、球 形、和丝状三种。
蝌蚪形噬菌体的构造
第2章微生物形态--非细胞型(共57张PPT)

TMV模式图
CaMV模式图
二十面体示意图
包涵体(内含体): (inclusion body)
病毒的一些产物与 病毒核酸和寄主蛋白 等物质聚集起来,形 成大小不等形状不同 的物质称为内含体。
如: YuMV风轮内含体
图
二、 病毒的复制(增殖)
病毒的一般增殖过程:
(1) 吸附:病毒以其特殊结构与寄主细胞 表面的特异受体发生特异结合的过程。
(2) 侵入:病毒侵入寄主细胞的过程。 侵入方式不同病毒不同。
植物病毒:微伤口或胞间连丝进入 动物病毒:膜融合;胞吞;直接穿过 噬菌体:核酸注入
昆虫传毒:植物病毒
包膜病毒 的出“芽”释放 (动物病毒)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吸附、侵入、复制、装配和释放。
三、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动物 病毒
温和噬菌体与溶源性细菌
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 (附着)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 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
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即整合在宿主核 DNA上的噬菌体的核酸。 溶原性细菌:指在核染色体上整合有原噬菌体的
细菌。可进行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
(2) 癌基因: 病毒癌基因(V-onc):反转录病毒基因组中带
有的使受感染的寄主细胞癌变的基因。 细胞癌基因(原癌基因):正常细胞基因组
中一旦被激活后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 因。
肿瘤病
痘
天花病毒属DNA类痘病毒
爱滋病毒(逆转录病毒)的增殖
爱滋病
六、亚病毒
亚病毒: 是一类比一般病毒更小更简单的非
(1)微伤口进入寄主细胞:
裂解:多以裂解细胞的方式释放。
非细胞形式的生命体的种类

非细胞形式的生命体的种类——病毒一、形态1、概念:病毒是一类比细菌更微小,能通过滤菌器,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真病毒:至少含有核算和蛋白质非细胞生物类病毒:只含有单独侵染性的RNA组份亚病毒拟病毒:只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RNA组份朊病毒:只含蛋白质一种组份2、形态(1)个体形态:单个病毒个体称为病毒粒(子),在电镜下,不同的病毒粒(子)呈现不同的形态,多数病毒呈球形(如腺病毒)或近似球形,少数为杆形(如烟草花叶病毒)、还有呈砖形或蝌蚪形(如噬菌体)。
(2)群体形态:当病毒粒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形态构造且能用光学显微镜加以观察和识别的特殊“群体”,例如病毒包涵体、噬噬菌斑、空斑、枯斑等。
这类“群体形态”有助于对病毒的分离、纯化、鉴别和计数等许多实际工作。
3、结构核心:由DNA或RNA构成,位于病毒的中心衣壳(一般结构)衣壳:由许多衣壳粒蛋白构成,包围在核心周围包膜(特殊结构):类脂或脂蛋白构成二、特点1、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一般可以通过细菌滤器,2、无产能酶系和蛋白质合成系统,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3、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因此,培养病毒的培养基中必须有活细胞4、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存在,可形成结晶,不具有生命现象,并可长期保持侵染活力5、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为“分子生物”6、每种病毒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RNA或DNA7、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8、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二均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三、分类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按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细菌病毒如:噬菌体双链DNA病毒DNA病毒如:乙肝病毒单链DNA病毒按照病毒内的遗传物质双链RNA病毒RNA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单链RNA病毒四、增殖病毒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二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只能在活的寄主体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细胞形式的生命体的种类——病毒
一、形态
1、概念:
病毒是一类比细菌更微小,能通过滤菌器,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真病毒:至少含有核算和蛋白质
非细胞生物类病毒:只含有单独侵染性的RNA组份
亚病毒拟病毒:只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RNA组份
朊病毒:只含蛋白质一种组份
2、形态
(1)个体形态:单个病毒个体称为病毒粒(子),在电镜下,不同的病毒粒(子)呈现不同的形态,多数病毒呈球形(如腺病毒)或近似球形,少数为杆形(如烟草花叶病毒)、还有呈砖形或蝌蚪形(如噬菌体)。
(2)群体形态:当病毒粒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形态构造且能用光学显微镜加以观察和识别的特殊“群体”,例如病毒包涵体、噬噬菌斑、空斑、枯斑等。
这类“群体形态”有助于对病毒的分离、纯化、鉴别和计数等许多实际工作。
3、结构
核心:由DNA或RNA构成,位于病毒的中心衣壳(一般结构)
衣壳:由许多衣壳粒蛋白构成,包围在核心周围
包膜(特殊结构):类脂或脂蛋白构成
二、特点
1、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一般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2、无产能酶系和蛋白质合成系统,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
3、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因此,培养病毒的培养基中必须有活细胞
4、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存在,可形成结晶,不具有生命现
象,并可长期保持侵染活力
5、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为“分子生物”
6、每种病毒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RNA或DNA
7、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8、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不
存在个体的生长和二均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
三、分类
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
按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
细菌病毒如:噬菌体
双链DNA病毒
DNA病毒如:乙肝病毒
单链DNA病毒按照病毒内的遗传物质双链RNA病毒
RNA病毒如:禽流感病毒
单链RNA病毒
四、增殖
病毒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二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只能在活的寄主体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各类病毒的增殖过程基本相似。
病毒进入细胞,一般包括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等大致五环节。
1、吸附
具高度专一性地吸附于敏感细胞表面的接受部位
2、侵入
注入的只是病毒的DNA或RNA,蛋白质外壳残留在细胞的外面
3、复制合成
以病毒的核酸(DNA或RNA)为模板在细胞内借助于宿主细胞的蛋白质
合成系统(核糖体)和酶系统不断的复制自己的各种组成成分。
其增殖所需
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的场所均来自宿主细胞。
4、装配
病毒把分别合成的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成完整的、新的病毒粒子
5、释放
病毒成熟,引起寄主细胞的裂解,释放出病毒粒子。
具囊膜的病毒,其囊
膜在核衣壳通过核膜或细胞膜的同时获得,然后病毒颗粒以出芽方式释放。
释放出的新的病毒粒子又可去感染新的宿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