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路基课程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课程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编号:指导教师:王迅2015 年 6月 5 日目录1设计资料 (1)2说明书 (1)3计算书 (5)4设计图纸 (13)5参考文献 (15)6附录 (16)1设计资料1.1线路基本信息某Ⅰ级重型双线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40km/h,K2+500~K3+500 段路堤处于直线地段,路堤挡土墙高度9m,挡土墙上部路堤高度为1m。
根据实际情况,需设置重力式挡土墙。
1.2设计荷载只考虑主力(主要力系)的作用,且不考虑常水位时静水压力和浮力。
1.3设计材料挡土墙材料为片石砌体,墙背填料为碎石类土。
相关参数可以参考附表。
2说明书2.1认真分析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设计依据。
2.2依据依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确定双线铁路的线间距,并确定路基各部分尺寸。
2.3换算土柱的确定进行路基及其加固建筑物的力学检算时,系将路基面上的轨道静载和列车竖向活载一起换算成与路基土体容重相同的矩形土体,此为换算土柱。
绘制出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计算图示,并选取参数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可参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附表A进行检查。
当墙后填料不均匀时,为方便计,可将墙后填料视作均质材料进行计算,容重可取墙后填料的平均容重。
2.4挡土墙尺寸的初步拟定采用重力式仰斜挡土墙。
根据规范,初步拟定墙顶宽度、墙背和墙胸的坡度、墙底宽度和坡度,然后进行检算。
2.5挡土墙设计荷载的计算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一般可只计算主力,在浸水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原为八度)及以上地区及有冻胀力等情况下,尚应计算附加力和特殊力。
本设计中只考虑如下主力:1、墙背填料及荷载的主动土压力作用在挡土墙墙背的主动土压力,一般按库仑主动土压力公式计算。
当破裂面交于路基面时,破裂棱体的面积S 随着挡土墙及破裂面位置而变化, 但都可归纳为一个表达式:00tan S A B θ=-式中 ()00,,A f H a h =()000,,,,,,B f H a b h K l α=当边界条件确定后,A 0、B 0为常数,并可从破裂棱体的几何关系求得。
西南交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Foundation Design姓名马德林学号20100193班级2010级土木茅1班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3年5月CONTENTSProblem --------------------------------------------------------------------- 2Design ---------------------------------------------------------------------- 4 Chapter one Unit conversion ------------------------------------------------ 4 Chapter two Design load calculation ---------------------------------------- 4 Chapter three Geotechnical designing --------------------------------------- 4 Step 1 to Step 9 Allowable bearing pressure method ---------------------- 4 Step 10 Checking moment load --------------------------------------------- 8 Chapter four Stnjctural designing ------------------------------------------ 8 Part A Determine required thickness based on a two-way shear analysis—8 Check one-way shear ---------------------------------------------- 9 Part B Design the flexural steel ------------------------------------------- 9 Chapter five Sketch of the designed footing ---------------------------------- 11 Figure 2 Thickness and effective depth ------------------------------------ 11 Figure 3 Dimensions and reinforcing steel --------------------------------- 11 Figure 4 Inner block and outer block -------------------------------------- 12 Figure 5 Stmctural show --------------------------------------------------- 12Problem:Design for PracticeA proposed office building is to be constnjcted at the site with a geologic profile showed in figure 1. The ground table is at 5.5 ft. The shallow strata are very soft ・ The data for these strata maybe used in foundation design were obtained from a series in-situ tests and laboratoiy tests, and showed in table 1・ In the table, S u is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b巾 is preconsolidationstress ・12-ft .......................................................................................Silty Clay (CL)23-ft■ .............................. = ............ ................................Medium Sand (D r =60%)Fig. 1 geologic section for the constniction siteThe design columns of the proposed office building will carry the following loads: dead vertical load range 30-100 k, live vertical load range 20-75 k, and dead load moment range 0-50 ft-k. These columns are to be supported on spreading footings.A sketch of an interior column and its spreading footing is given in figure 2. If such aninterior carrying a 50k dead vertical load, a 50k live vertical load, and a dead load moment 20 ft-High Plastic Clay (CH)GWT @ 5.5-ftk・Try to determine the spreading footing of this column・The design task should including followings,Table 1 data for different strata(1)Unit conversionBefore beginning your design, please convert the data in the figures and tables from English to SI, and please use SI in your designing・(2)Design load calculationThere are two methods of expressing and working with design loads: the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AS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LRFD). Calculate both of them.(3)Geotechnical designingSelect a suitable type of the spreading footing, determine the footing depth, determine allowable bearing pressure, and determine the required base dimensions for the footings of the column in Figure 2.Fig. 2 A sketch of the typical interior column and its footing(4)Structural designingDetermine the materials using in the designed footings,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the footing, and determine the reinforcing steel of the footing.(5)Sketch of the designed footingShow your design in a sketch.A proposed designChapter one Unit conversionTips:Chapter two Design load calculationThe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ASD):P = 50£ + 50k= 100£ (P min=50k也=175k )M=20ft-k(旳叭=50〃7)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LRFD):P u = 1.4x 50k + 1.7 x 50k = 155kM(i=\.4x20ft-k = 2Sft-kChapter three Geotechnical designingStep 1一一per TABLE 8.1 (P = 50k + 50k = 100/;)Use an estimated D of 2 ft (24 in)Step 2——The ground water table is at 5.5 ft .and is not a concern at this siteStep 3——per Figure 6.11 (Soil Type: Clay Design F with Typical Range)Use F=3.5step 4——For high clay, if saturated undrained conditions exist( as same as the problem statement), we may conduct a stress analysis with the shear streng什1 definedas c T = s u and 0=0. In this case, N(. = 5.7,N (/ = 1.0andN r = 0.0 (per TABLE 6.1) Hence,c = \2S0psf = 105pcf ・ Using square foundation(B=L).Using the BEARING.XLS spreadsheet with = 50^ ,the computed allowable bearing pressure,q a = 2770//?/ ft"Step 5——per TABLE 2.2 0a =\! 500 (Typical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5na = e a S = (1 / 500)(20 X12) = 0.48/7?Per TABLE2.1 for office building, use 6a = 0.95fn ( in order to control differentialsettlement here)Step 6—— using TABLE 7.5 for clayey natural soil,assuming the foundation is a H rigid Hstructure, the design value of 16 is 0.5Step 7—— 5Da = 0.48> /5) = 0.95x0.5 = 0.475 , so the total settlementrequirement controls the settlement analysisStep 8——using classical method to compute total settlement of shallow foundation, which isbased on Terzaghi's theory of consolidationBecause of the assumption that all of the soils are over-consolidated, the equation of the total settlement 3C is:Case 1 (j < b ;) : J =H log i+q)Case 2( <r'o < cr. < bj: Q =,•工 Where :r =rigidity factor (per TABLE 7.1, for spread footings, r = 0.85)b 「0 二initial vertical effective stress at midpoint of the soil layer b., =final vertical effective stress at midpoint of the soil layercould be computed by simplified method equation:\1.76c+ — //log i+q)(q 一 (for square foundation)CLFigure 1 Dividing the soil beneath the footing into five layersTry B = \2ft with P n ^=\15k %= ' 2 +150x2 = 1515/对,%-b汐= 1515-210 = 1305〃“In which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西南交通大学).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设计题目:2#桥墩桩基础设计院系: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7年6月5日目录一、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2)1.1设计题目 (2)1.2设计目的 (2)1.3基本资料 (2)1.3.1设计的任务及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 (2)1.3.2基本资料 (3)1.4设计依据 (4)1.5设计要求 (5)1.6其它 (5)二、承台上部荷载计算 (8)三、高承台桩基地基和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9)3.1桩基设计 (9)3.1.1确定承台尺寸 (9)2.1.2桩的设计 (9)3.2桩的内力及位移计算 (11)3.2.1桩的内力和变位计算 (11)3.2.4群桩承载力的检算 (14)3.3桩顶水平位移检算 (15)3.3.1桩在局部冲刷线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 (15)3.3.2在桩顶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 (15)3.4桩与承台的联接强度检算 (16)3.5河床底面以下墩身及承台和桩的工程量计算 (17)附录一:桩身的弯矩、剪力及土的横向抗力计算表及其分布图 (18)附录二:桩基础横断面、平面及立面图 (22)一、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铁路(公路)桥墩浅基础设计1.1设计题目本课程的题目是“1#桥墩独立基础设计”1.2设计目的柱下独立基础是桥梁工程中的常用基础形式之一,在工程中应用范围较广。
为系统掌握此类基础的设计方法,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全面掌握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计内容与步骤及主要验算内容与方法,了解现行《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有关规定,并初步具备独立进行该类基础设计的能力。
1.3基本资料1.3.1设计的任务及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设计任务:根据已有建筑物的图样,所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设计某铁路(公路)干线上跨越某河流的桥梁之1#号桥墩的地基和基础。
铁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西南交大

s cm C r /10
423
-⨯=;
变形模量为2/30cm kg ,泊松比4.0=μ,容重3
/3.17m kN =γ, kPa C u 18=,︒=5.4u ϕ,︒=20cu ϕ。
二、设计内容
1.路基边坡坡度的设计;
2.路基本体工程的设计;
3.路基边坡防护工程的设计;
4.基底设计(针对软土地区。
三、设计资料
1.线路资料
常速,直线地段,单线路堤,路堤高m 7,路基面宽m 5.7,边坡坡度75.1:1:1=m ,线路等级按I级次重型标准,活载换算高度m h 4.30=,宽m l 5.30=。2.地基条件
参考尺寸:如袋装砂井井深8米,井径0.07米,井间距1.2米,梅花形排列。
(3计算地基表面的接触应力和轴线上地基中各点(从地面算起的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列表计算。
(4计算地基固结沉降量和地基总沉降量(列表计算。
(5计算并绘制瞬时加荷Ū-t曲线及修正Ū-t曲线。(参考表3
6.用1:200的比例绘制加固断面及约6米长内的袋装砂井(或普通砂井、塑料排水板平面布置图。
3
2
4.21.05 4.0 4.2,16.8
0.25
410
730246060
0.411
420.5
e r d m n T -=⨯===⨯⨯⨯⨯⨯⨯=
=
查表得80%r U =
1(10.155(10.883.1%vr U =---=
与前面的假设80%相接近,故砂井间距取4.0m。(4砂井底部以下部分固结度的计算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中不同材料的特点、选用原则及其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
3. 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道路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道路工程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能够分析不同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并合理选用。
3. 能够按照我国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4. 能够独立或团队协作解决道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5. 能够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工程概述:介绍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对应教材第一章)2. 路基工程:讲解路基的基本构成、功能、设计原则及施工技术,重点分析不同类型路基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对应教材第二章)3. 路面工程:阐述路面的基本类型、结构组成、设计原理及施工方法,分析各种路面材料的性能及选用原则。
(对应教材第三章)4. 道路排水工程:介绍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构成及施工要求,使学生了解道路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对道路使用寿命的影响。
公路路基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

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四、本工程路基横断面设计........................................................................................................... 10 五、路基填料....................................................................................................................................10
(一)一般规定...................................................................................................................... 10 (二)填料类别...................................................................................................................... 10 (三)公路路堤填料要求...................................................................................................... 11 六、击实要求....................................................................................................................................11 第三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13 一、概述............................................................................................................................................13 二、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最小高度和极限高度............................................................................... 13 (一)均质厚层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极限高度...................................................................... 13 (二)均质薄层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极限高度...................................................................... 14 (三)本工程路基极限高度计算.......................................................................................... 14 三、边坡滑动面的形状................................................................................................................... 14 四、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15 (一)力学验算法.................................................................................................................. 15 (二)直线滑动面法.............................................................................................................. 16 (三)圆弧滑动面法.............................................................................................................. 17 四、边坡稳定性设计的计算参数................................................................................................... 19 五、稳定分析中的几个注意问题................................................................................................... 20 (一)荷载当量高度.............................................................................................................. 20 (二)边坡容许安全系数...................................................................................................... 21
路面路基课程设计

路面路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路面路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 掌握路面路基结构层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3. 了解我国道路工程中常用的路面材料及其性能要求;4. 掌握道路工程中路面路基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路面路基结构设计图,并进行简单的结构计算;2. 能够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施工工艺;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路面路基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与评定;4. 能够运用路面路基养护与维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工程实践中学会协作与沟通;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质量对社会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路面路基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技能,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路面路基基本概念:介绍路面、路基的定义,分类及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路面结构及类型;- 路基结构及类型;- 路面与路基的功能。
2. 路面路基结构设计:讲解路面路基结构层设计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结构层设计原理;- 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路基结构层设计。
3. 路面材料:分析我国道路工程中常用的路面材料及其性能要求,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沥青材料;- 水泥混凝土材料;- 集料性能要求。
4. 路面路基施工技术:介绍路面路基施工方法及工艺,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路基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技术;- 施工质量控制。
5. 路面路基养护与维修:讲解路面路基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路面养护与维修技术;- 路基养护与维修技术;- 养护维修策略。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编号:指导教师:***2019年06月03日目录1.设计资料 (1)2. 双线铁路的设计 (2)2.1确定双线铁路的线间距及路基各部分尺寸 (2)2.2换算土柱的确定 (2)3. 挡土墙的设计 (3)3.1挡土墙与路堤相关参数 (3)3.1.1挡土墙几何信息 (3)3.1.2土壤地质情况 (3)3.1.3挡土墙墙材料 (3)3.2挡土墙设计荷载的计算 (3)3.2.1 墙背填料及荷载的主动土压力 (3)(1)破裂面计算 (3)(2)主动土压力计算 (5)3.3重力式挡土墙的检算 (6)3.3.1挡土墙滑动稳定性检算 (6)3.3.2挡土墙倾覆稳定性检算 (6)3.3.3挡土墙基底应力及偏心距检算 (7)3.3.4挡土墙墙身截面强度检算 (7)4.参考资料 (9)附录A 源程序代码以及计算结果 (10)附录B 设计依据资料 (12)附录C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图 (22)1.设计资料某Ⅰ级重型双线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道床为单层道床(厚度建议取0.35m),K2+500~K3+500 段路堤处于直线地段,高度4~12m,根据实际情况,需设置重力式挡土墙。
本人题号为16,路堤墙高H=8.0m,挡墙上部有2米高的路堤填土,挡土墙材料为混凝土,墙后填料为碎石类土。
只考虑主力的作用,且不考虑常水位时静水压力和浮力。
2. 双线铁路的设计2.1确定双线铁路的线间距及路基各部分尺寸查《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得,双线铁路的线间距D=4.2m ,道床顶面宽度A=3.4m ,道床厚度h=0.35m ,路基面宽度B=11.6m ,道床边坡坡度m=1.75,轨枕埋入道砟深度e=0.185m ,轨头宽度g=0.073m ,路肩宽度c=0.8m1.435 3.4 1.4350.073()0.040.35()0.04+0.1852222 1. 191110.040.041.75A g h e x m m ++++⨯+++⨯===-- 3.42()2(0.8 1.191) 4.211.58211.6,11.6221(11.611.582)0.80.092 8A B c x D m m B m c m =+++=⨯+++=<==-+=取则路肩宽度 2.2换算土柱的确定根据题目要求,路基土重度取:3/20m kN =γ。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面工程部分

采用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方法进行路基稳定性分析。同时,结合工程经验和实践,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判 断。
注意事项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因素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同时, 还需要注意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04
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排水顺畅。
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
施工过程质量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包 括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压实度等方面的检查。
完工后质量验收
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包括路面平整 度、厚度、压实度、弯沉值等方面的检测。
验收标准
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制定验收标准,确保路 面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合理的路面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养 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良好的路面工程能够改善交通条件,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02
路面工程基础知识
路面结构组成及功能
垫层
设置在路基和基层之间,起排水、 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通需求,导致交通拥堵现象严重。
道路状况不佳
02
原有道路设计标准低,使用年限长,路面破损、坑洼不平等问
题频发,影响行车安全。
城市规划调整
03
为配合城市整体规划和未来发展需要,对道路进行改造升级成
为必要措施。
改造方案制定过程
现场调研与数据分析
对原有道路进行详细勘察和数据收集,包括交通量、路面状况、排 水系统等方面,为后续改造提供依据。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西南交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背景基础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在各种工程领域都扮演着关键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习到土力学、基础设计、地基加固等方面的知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演练和理论融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工程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土力学和基础工程的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其实际应用。
同时,本课程还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基础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土力学、基础设计、地基加固等方面的知识。
2. 通过案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
课程设计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 理论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讲授基础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基础设计的基本方法、地基加固的技术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将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讲解,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
2. 实验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基础工程实验,包括基础设计实验、地基加固实验等。
学生将亲手操作实验设备,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操作和技能。
3. 案例演练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案例研究和演练,通过讲解实际工程案例,深入掌握基础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将组成小组,分别负责不同部分的研究,并结合理论和实践,独立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四、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应该认真参加实验,掌握基础工程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
西南交大-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挡土墙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编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1设计资料 (2)2说明书 (4)3课程设计计算书 (5)4参考文献 (16)5附录 (17)1.设计资料1.1背景某Ⅰ级重型双线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40km/h,K2+500~K3+500 段路堤处于直线地段,高度4~12m,根据实际情况,需设置重力式挡土墙。
1.2设计题号混凝土挡土墙,墙高12.5m,路堤高1.5m,墙后填土为砂类土。
1.3设计荷载只考虑主力(主要力系)的作用,且不考虑常水位时静水压力和浮力。
1.4材料挡土墙材料为混凝土,墙背填料为砂类土。
相关参数可参看附表或《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1.5尺寸设计及换算荷载由本课程设计资料查阅相关设计规范确定,具体设计依据见附录一。
2. 说明书2.1尺寸由设计资料及《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确定路基各部分尺寸和坡度以及换算土柱的高度及宽度,具体尺寸设计见设计图纸。
2.2参数][σ——基底容许压应力应力, kPa 400][=σ;][τ——基底容许剪应力,m kN /120][=τ ;f ——基底摩擦系数,4.0=f ;γ——填土容重,3/19m kN =γ;ϕ——砂类土内摩擦角,︒=35ϕ;δ——砂类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5.1721ϕδ;α——仰斜式挡土墙的墙背坡角,25.0tan =α;0α——挡土墙倾斜基底角度,15.0tan 0=α;i ——路堤坡脚,5.1tan =i ;θ——假定墙后土体滑裂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取值为ϕθα-︒<<90,即︒<<︒5504.14θ;H ——挡土墙的高度,m H 5.12=;B ——挡土墙厚度,m B 3=;a ——路堤高,m a 5.1=;b ——路基坡面水平投影长度,m b 25.2=;0h ——换算土体高度,m h 2.30=;0l ——换算土体宽度,m l 3.30=;K ——路肩到换算土体最近边缘距离,m K 95.1=;D ——双线铁路上两换算土柱之间的净距,m D 7.0=;以上参数均按规范及设计取值,具体尺寸可参照设计图3. 课程设计计算书3.1墙背土压力a E由土压力算法附表计算出各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土压力值,土压力算法见附录二。
交通运输-西南交通大学路基设计 精品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设计(论文)沪昆线DK1042+820~DK1043+051段路基设计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20XX年 6 月院系专业年级姓名题目沪昆线DK1042+820~DK1043+051段路基设计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年月日设计(论文)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发题日期:20XX 年 2 月25 日完成日期: 6 月25 日题目沪昆线DK1042+820~DK1043+051段路基设计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路基工程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工程设计是铁路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取材于在建铁路沪瑞线实际工程案例,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
本设计旨在系统强化学生路基工程专业知识,锻炼学生收集运用文献资料、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系统模拟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设计,进一步增强对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认识,并初步具备独立进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设计的能力。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路基横断面设计;(2)地基处理设计:软基地段应选择代表断面进行沉降检算,若工后沉降不满足设计要求,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3)边坡加固设计:边坡较高地段地段应选择代表断面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若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应进行边坡加固设计;(4)边坡防护设计:根据不同填挖高度及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边坡加固措施;(5)排水设计:设计本段地表水与地下水排水工程;(6)绘制横断面设计图、正面图、结构设计图,计算主要工程数量;(7)编制设计说明书;(8)翻译与路基工程有关的英文资料(原文不少于6000字)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6 周)(1)熟悉并收集资料;(4周)(2)地基处理设计(CFG桩);(1周)(3)边坡防护与支挡结构设计(抗滑桩、路堑挡土墙);(2周)(4)排水工程设计;(1周)(5)横断面设计图、正面图、结构设计图;(3周)(6)设计说明书编制;(2周)(7)外文翻译。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总结心得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总结心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路基路面的基本构成、功能及分类,了解不同类型路基路面的适用场景。
2. 使学生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理解影响路基路面性能的主要因素。
3. 帮助学生了解路基路面养护与维修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养护方法和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路基路面工程案例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课程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路基路面施工和检测方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土木工程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路基路面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积极倡导绿色施工。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强调工程质量、安全与责任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路基路面基本概念:介绍路基路面的定义、功能、分类及构成,对应教材第一章。
2. 路基路面设计原则:讲解路基路面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及主要参数,对应教材第二章。
3.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阐述不同类型路基路面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对应教材第三章。
4. 路基路面检测与评价:介绍路基路面性能检测方法、评价指标及病害诊断,对应教材第四章。
5. 路基路面养护与维修:讲解路基路面养护的重要性、养护方法、维修技术及案例分析,对应教材第五章。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路基路面基本概念;第二周:路基路面设计原则;第三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第四周:路基路面检测与评价;第五周:路基路面养护与维修。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教材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
西南交大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6号桥墩

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工程概况和设计任务 (2)第二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7)第三节设计依据 (8)第二章方案设计 (8)第一节地基持力层的选择 (9)第二节荷载计算 (9)第三节基础类型的比选 (15)第四节基础尺寸的拟定 (17)第三章技术设计 (19)第一节桩基础的平面分析 (19)第二节横向荷载下单桩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24)第三节桩身截面配筋 (26)第三节单桩轴向承载力检算 (28)第四节墩台顶的水平位移检算 (29)第五节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和位移检算 (30)第六节单桩基底最大竖向应力及侧面土抗力检算 (30)第四章初步组织施工设计 (32)第一节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 (32)第二节主要施工机具 (35)第三节主要工程数量和材料用量 (36)第四节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37)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和设计任务1 工程名称某I级铁路干线上的特大桥(单线)。
2 桥跨及附属结构桥跨由38孔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图号:专桥(01)2051】组成,该梁全长32.6m,梁高2.65m,跨中腹板厚度0.18m,下翼缘梁端宽0.88m,上翼缘宽1.92m,为分片式T梁,两片梁腹板中心距为2.0m,桥梁跨中纵断面示意如图1-1所示。
每孔梁的理论重量为2276 kN,梁上设双侧人行道,其重量与线路上部建筑重量为35.5kN/m。
梁缝10cm,桥墩支承垫石顶面高程1178.12m,轨底高程1181.25m,全桥总布置见图1-2。
图1-1 桥梁跨中纵断面示意图10101010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地面高程里 程D K 12+748.26D K 12+780.96D K 12+813.66D K 12+846.36D K 12+879.06D K 12+911.76D K 12+944.46D K 12+977.16D K 13+009.86D K 13+042.56D K 13+075.26D K 13+107.96D K 13+140.66D K 13+173.36D K 13+206.06D K 13+238.76D K 13+271.46D K 13+304.16D K 13+336.86D K 12+715.561166.401161.751161.161160.101156.211153.991152.221147.681144.611142.321139.411134.821136.781133.941133.361130.191125.911124.841123.8310101010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地面高程里 程D K 13+369.56D K 13+402.26D K 13+598.46D K 13+434.96D K 13+467.66D K 13+500.36D K 13+533.06D K 13+565.76D K 13+925.46D K 13+958.16D K 13+631.16D K 13+663.86D K 13+696.56D K 13+729.26D K 13+761.96D K 13+794.66D K 13+827.36D K 13+860.06D K 13+892.761124.021120.411127.491122.151121.611121.401122.041123.041166.931133.431136.021141.661145.371147.991152.421156.931161.081163.92图1-2 全桥总布置图3 支座及墩台桥墩采用圆端形桥墩【图号:叁桥(2005)4203】和空心桥墩【图号:叁桥(2005)4205】2种,其中1#~6#、33#~37#采用圆端形桥墩,7#~32#采用空心桥墩。
134.铁路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西南交通大学)

设计题目:新线铁路土石方工程组织设计 院 专 年 姓 学 号: 系: 业: 级: 名:
指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7 年
5 月
30 日
目录
第一部分:初始资料....................................................................................................................... 3 1.1 设计题目:新线铁路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 1.2 施工条件............................................................................................................................. 3 1.3 设计内容............................................................................................................................. 3 1.4 设计成果及要求................................................................................................................. 3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计算书........................................................................................................... 4 2.1 工程量的计算.................................................................................................................. 4 2.1.1 基地土方量的计算 ............................................................................................. 4 2.1.2 基地初步设计高程 2.1.3 基地设计高程
路基毕业设计(终稿)

题目:洛栾高速嵩栾2标路基施工院系:西南交通大学专业:土木工程*名:***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年级09秋土木工程本科学号******** 姓名王建国学习中心郑州学习中心指导教师易虹岚题目洛栾高速嵩栾2标路基施工指导教师评语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09秋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姓名王建国学号09922560发题日期:2011年9 月10 日完成日期:2011 年10 月24 日题目洛栾高速嵩栾2标路基施工题目类型:工程设计√ 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一、设计任务及要求1.按照有关的设计资料,主要是关于路基横断面、路床处理、排水、防护及支档等设计,采用整体式路基与分离式路基两种横断面形式,整体式路基宽24.5m,分离式路基半幅宽12.75m,双车道设计速度80km/h,并按规定绘制部分施工图纸。
2.掌握难度比较大的路基施工工艺及方案。
3.利用AUTOCAD绘制部分施工图,完成毕业设计书的编写。
二、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验装置或产品等)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部分施工图纸三、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1.王秉刚,张起森编著公路施工手册-----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2.张昆仑编著《材料力学》中国铁道出版社3.邵容光编著结构设计原理中国铁道出版社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1.2.五、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部分收集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3 周)第二部分建模,进行现场调查,绘制部分设计图纸,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
(4 周)第三部分修改论文初稿,定稿。
(4 周)第四部分毕业设计论文整理归档。
(3 周)评阅及答辩( 1 周)指导教师:年月日学院审查意见:审批人:年月日诚信承诺一、本设计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设计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编号:指导教师:**2015 年 6月 5 日目录1设计资料 (1)2说明书 (1)3计算书 (5)4设计图纸 (13)5参考文献 (15)6附录 (16)1设计资料1.1线路基本信息某Ⅰ级重型双线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40km/h,K2+500~K3+500 段路堤处于直线地段,路堤挡土墙高度9m,挡土墙上部路堤高度为1m。
根据实际情况,需设置重力式挡土墙。
1.2设计荷载只考虑主力(主要力系)的作用,且不考虑常水位时静水压力和浮力。
1.3设计材料挡土墙材料为片石砌体,墙背填料为碎石类土。
相关参数可以参考附表。
2说明书2.1认真分析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设计依据。
2.2依据依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确定双线铁路的线间距,并确定路基各部分尺寸。
2.3换算土柱的确定进行路基及其加固建筑物的力学检算时,系将路基面上的轨道静载和列车竖向活载一起换算成与路基土体容重相同的矩形土体,此为换算土柱。
绘制出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计算图示,并选取参数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可参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附表A进行检查。
当墙后填料不均匀时,为方便计,可将墙后填料视作均质材料进行计算,容重可取墙后填料的平均容重。
2.4挡土墙尺寸的初步拟定采用重力式仰斜挡土墙。
根据规范,初步拟定墙顶宽度、墙背和墙胸的坡度、墙底宽度和坡度,然后进行检算。
2.5挡土墙设计荷载的计算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一般可只计算主力,在浸水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原为八度)及以上地区及有冻胀力等情况下,尚应计算附加力和特殊力。
本设计中只考虑如下主力:1、墙背填料及荷载的主动土压力作用在挡土墙墙背的主动土压力,一般按库仑主动土压力公式计算。
当破裂面交于路基面时,破裂棱体的面积S 随着挡土墙及破裂面位置而变化, 但都可归纳为一个表达式:00tan S A B θ=-式中 ()00,,A f H a h =()000,,,,,,B f H a b h K l α=当边界条件确定后,A 0、B 0为常数,并可从破裂棱体的几何关系求得。
附表《各种边界条件下的库仑主动土压力公式》给出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
在具体计算时,由于无法预知破裂面的位置,一般是先假设破裂面位置,然后按此情况计算出破裂角θ,再根据几何关系来校核假设是否正确。
若假设不合理,则需选用另外的破裂面位置重新计算,直至校核合理。
最后可根据附表中公式计算土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位置。
编程思路:限定破裂角θ由α~900-φ循环,给定搜索步长Δθ=0.1~0.50,以不同破裂角θ值确定相应土压力,从中找出最大值即为主动土压力。
2、墙身重力及位于挡土墙顶面上的恒载(1)墙身重力可由挡墙面积乘以挡墙圬工的容重得到;(2)挡土墙顶面上的恒载:若设计中的换算土柱一部分已侵入挡土墙墙顶范围,则此部分换算土柱应计入挡土墙顶面上的恒载。
3、基底的法向力及摩擦力2.6挡土墙的检算 2.6.1挡土墙稳定性检算表2-1挡土墙稳定性检算要求(1)挡土墙沿基底的抗滑动稳定系数(非浸水)()''00tan tan x x x c x N E E f E K E N αα⎡⎤+-⋅⋅+⎣⎦=-⋅∑∑∑∑式中 N ∑——作用基底上的总垂直力(kN );xE∑——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总水平分力(kN );'xE ——墙前土压力的水平分力(kN ); 0α——基底倾斜角(°);f ——基底与地层间的摩擦系数。
倾斜基底尚应检算沿地基水平方向的滑动稳定性。
基底下有软弱土层时,还应检算该土层的滑动稳定性。
(2)挡土墙抗倾覆稳定系数yM K M=∑∑式中yM∑——稳定力系对墙趾的总力矩(kN ⋅m );M∑——倾覆力系对墙趾的总力矩(kN ⋅m )。
(3)挡土墙基底合力的偏心距022y M M B B e C N-=-=-∑∑∑式中 e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m ),当为倾斜基底时,为倾斜基底合力的偏心距;B ——基底宽度(m ),倾斜基底为其斜宽;C ——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分力对墙趾的力臂(m );N ∑——作用于基底上的总垂直力(kN )。
当为倾斜基底时,作用于其上的总垂直力:'0cos sin xN N Eαα=⋅+⋅∑∑∑(4)基底压应力()121212616206320,63N B e e B B N Be CN Be B C σσσσσ⎛⎫≤± ⎪⎝⎭>==<-==-∑∑∑,时,=时,,时,式中 1σ——挡土墙趾部的压应力(kPa );2σ——挡土墙踵部的压应力(kPa )。
2.6.2挡土墙截面强度检算通常仅选取一、两个墙身截面进行强度捡算,如基底、基础顶面、1/2墙高处、墙身变截面处等截面。
表2-2挡土墙稳定性检算要求2.6.3检算不通过处理办法若上述各项检算中有不合格者,则应调整挡土墙尺寸,重新进行计算,直到各项检算指标全部合格。
2.7绘制挡土墙设计图纸采用Autocad制图,采用3号图纸,绘图比例1:200,并附设计说明。
3计算书3.1挡土墙与路堤相关参数3.1.1挡土墙几何信息采用浆砌片石仰斜式重力挡土墙,墙高9m,墙顶填土高度1m,顶部有墙帽宽1.6m,厚0.4m,底部水平,底宽1.5米。
墙背,墙胸全采用仰斜,坡度均为1:0.25。
3.1.2土壤地质情况填土为碎石类土,内摩擦角为40°,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为26.67°,容重为19KN/m³,基地与底层的摩擦系数f取0.5。
3.1.3挡土墙墙材料帽石采用c15混凝土,墙身采用7.5号砂浆,片石砌体,砌体容重22KN/m³,砌体容许压应力为[σ]=1050KPa,容许剪应力[τ]=100KPa。
3.1.4车辆和轨道荷载为了计算方便,可检算换化为路基填土的均布土层,并采用全断面布载。
查阅《列车和轨道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表》可得土柱换算高度为 3.2m,宽度为3.3m。
3.1.5双线铁路路基尺寸路基面宽度11.2m,双线铁路中心线间距为4m。
3.2墙背土压力计算对于墙前被动土压力E,在挡土墙基础一般埋深的情况下,考虑到自然力与p人畜活动的作用,偏于安全。
一般不计算被动土压力,只计算主动土压力。
3.2.1破裂面计算假设破裂面存在如图3-1,存在情况有五种,则有五种计算公式。
利用计算机编程对下列五种情况进行检算。
经过计算破裂面存在范围III内,其角度 为36.78°。
(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以及代码存于附录)图3-1 假设破裂面存在的五种范围3.2.3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内破裂面至墙踵0.642rad荷载内缘至墙踵0.518rad荷载外缘至墙踵0.733rad0.518<0.642<0.733破裂面在荷载内3.2.1主动土压力计算在情况III 下,破裂面位置及各种几何参数表示如图3-2图3-2其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如下ασϕψ-+=)(2a 2100H a h H A +++=)(αtg h a H H h K D b B )22(21)(ab 21000++++++=)sin()cos()(00a ψθϕθθγ++-=B tg A E=ψ52.63°82912.3291210=+⨯⨯++⨯=)()(A365.3141)2.3229(9212.3)95.15.1(5.11210=⨯⨯++⨯⨯+⨯++⨯⨯=B1.1302287.0)365.3174755.082(19a =⨯-⨯⨯=E同时对该区域内其它角度进行验算 当︒=35θ1.128259.0)365.317.082(19=⨯-⨯⨯=a E当︒=5.35θ99.128251.0)365.31713.082(19=⨯-⨯⨯=a E当︒=9.35θ4.129244.0)365.31723.082(19=⨯-⨯⨯=a E当︒=5.36θ130)365.31740.082(19=⨯-⨯⨯=a E当︒=9.36θ8.1292266.0)365.3175.082(19=⨯-⨯⨯=a E所以36.78°是该区域内主动土压力最大的破裂面角度。
3.2.2土压力作用点位置的确定92455.2)22(33)33(301223021123x =+-+++-+=h h ah aH H h h h H h H a H Z 23114.2y =+=αtg Z B Z x3.3墙身稳定性检算3.3.1滑动稳定性检算()''00tan tan x x x c x N E E f E K E N αα⎡⎤+-⋅⋅+⎣⎦=-⋅∑∑∑∑式中 N ∑——作用基底上的总垂直力(kN )(考虑帽石重量的影响);x E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总水平分力(kN );'xE ——墙前土压力的水平分力(kN )这里'x E =0; 0α——基底倾斜角(°)这里0α=0°;f ——基底与地层间的摩擦系数。
N E E a k 9.126976.01.130)cos(x =⨯=-=αδ3.134.192.1265.0)43.282295.1236.14.0(>=⨯+⨯⨯+⨯⨯=c K 滑动稳定性检算通过。
3.3.2倾覆稳定性检算0y M K M =∑∑ 式中 y M∑——稳定力系对墙趾的总力矩(kN ⋅m ); 0M ∑——倾覆力系对墙趾的总力矩(kN ⋅m )。
(帽石重力影响考虑其中)6.179.192.292.12695.272.1423.243.28875.12970>=⨯⨯+⨯+⨯=K 倾覆稳定性检算通过。
3.3.3挡土墙基底应力及偏心距离检算022y M M B B e C N -=-=-∑∑∑式中 e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m ),当为倾斜基底时,为倾斜基底合力的偏心距;B ——基底宽度(m ),倾斜基底为其斜宽;C ——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分力对墙趾的力臂(m );N ∑——作用于基底上的总垂直力(kN )(考虑帽石的重力)。
当为倾斜基底时,作用于其上的总垂直力:'00cos sin x N N E αα=⋅+⋅∑∑∑m 11.072.1443.2829754.29225.1e -=++-= 6e B < 偏心距检算通过基底压应力()121212616206320,63N B e e B B N B e C N B e B C σσσσσ⎛⎫≤± ⎪⎝⎭>==<-==-∑∑∑,时,=时,,时, 式中 1σ——挡土墙趾部的压应力(kPa );2σ——挡土墙踵部的压应力(k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