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钧从脾肾论治痛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汉钧从脾肾论治痛风

关键词痛风脾肾中医治法唐汉钧

痛风属中医“痹症”、“历节”范畴,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肌肉、筋骨、关节,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唐汉钧教授是中医名家,从事外科诊疗工作四十余年,对痛风的诊治具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治外必本诸内”,对痛风的治疗非常重视内治。内治尤重脾肾。认为痛风虽是肌肉、关节、经脉受风寒湿热侵袭所致,但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气不健,肝肾亏虚。略述如下。

1 治病求本,重在脾肾

唐师本着“治外必本诸内”、“外治之法即是内治之理”的思想,对痛风的治疗非常重视内治,内治尤重脾肾,认为痛风虽然是肌肉、关节、经脉受风寒湿热侵袭所致,但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气不健,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一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转化为水湿,凝聚成痰浊;二则完谷不化,尤其对厚味、酒食运化不及,而致痰浊内生,滞留于关节。脾虚生化无源,气血无以充养关节经脉,易致痛风,故临床上痛风多见于脾虚肥胖之人。原发性痛风为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在未发生临床症状之前,往往已有先天不足,肝肾亏虚的表现,加之处于慢性期,久病体虚,或急性期过服治疗的化学药物而致元气内伤,肝肾亏虚尤为明显。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养或肾司二便功能失调,湿浊内聚,流注于关节、筋骨、肌肉,闭阻经脉,形成痛风。故痛风是本虚标实之证,脾气不健,肝肾亏虚为其本,痰浊、风寒湿热、瘀血闭阻经络为其标。

2 辨病分期,分型论治

唐师依据标本缓急的治则,急性期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为主,以萆薢渗湿汤、四妙散、犀角地黄汤加减,常用萆薢、黄柏、薏苡仁、茯苓、泽泻、丹皮、赤芍、生地、苍术、蛇舌草、鹿含草、忍冬藤、虎杖、马鞭草等。慢性期以健运脾胃,调补肝肾为主。常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之类,用党参、黄芪、怀山药、白术等健运脾胃。调补肝肾,补益气血,临床上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偏于阴虚,常用左归丸加减;偏于阳虚,多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3 病证结合,提高疗效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结合现代医学成果,选用抑制血尿酸生成和促进血尿酸排泄的药物治疗,如山慈姑、土茯苓、薏苡仁、六月雪、玉米须、蚕砂、木瓜、虎杖、苦丁茶等,常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西药的剂量,降低其副作用。此外,临证用药选用细辛、延胡索等止痛之品可以提高疗效。

4 饮食调摄,防治并重

痛风患者多为脾虚体胖之人,脾虚无力运化水谷,对于高粱厚味、酒食之品更是运化不及,高嘌呤食物对于具有痛风体质者已明确成为发病的促进因素。因此饮食调摄在痛风慢性期的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豆制品等,并需戒酒戒烟,多饮水,多少蔬菜水果,以助浊毒排泄。

5 典型病例

李某,男,72岁。2005年7月30日入院。因左足红肿热痛5日伴右小趾疼痛3日就诊。患者素有痛风病史,双足多次出现肿痛。5日前无明显诱因下左足出现红肿疼痛,3日前右小趾亦出现肿痛,无发热,胃纳欠佳,大便数日未行。诊见:左足背及足踝部红肿,边界欠清,肤温高,触痛明显,尤以外踝处最甚,左足屈伸不利,右小趾跖趾关节处略肿,触痛+。舌红、苔薄黄,脉小数。治法:凉血清热,利湿通络。药用:生地、蛇舌草、土茯苓、山慈姑各30 g,赤芍、丹皮、川牛膝、青蒿、佩兰、陈皮、姜半夏、苏梗各12g,苍术9g,黄柏、薏苡仁、苦丁茶、茶树根、寒水石各15g,生甘草10g。同时患处外敷金黄膏。服药1周后,大便已调,除左外踝处仍有轻度肿胀,肤色黯红,肤温稍高外,余处红肿消退,行走时左足稍感疼痛,右小趾跖趾关节处肿痛已消,续上法治疗1周,痊愈出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