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了森林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df41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压力,近年来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的趋势日益严重。致使森林资源遭到重大破坏的重要原因是乱砍滥伐、乱占林地、乱开采矿产资源等,现已造成生平衡被破坏,生态环境被污染。如果不加以整顿和治理,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20 世纪 80 年代,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被提出,其主要内容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后代人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又要不断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其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增长的需要,从而真正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森林经营开始转向以建立高效、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保障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经营主体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种、遗传多样性及再生能力的持续发展、从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健康的环境。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各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林

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建立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和森林走向可持续利用阶段,才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择优加大林业森林资源发展力度,使之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2 现代林业的理论

现代林业理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以主功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促进产业发展为动力,建立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带动生态、经济、社会 3 个效益的提高、加大力度,按照森林资源职能,包片经营、分片指导、分层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体制以有利于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化协调发展的林业体制和运行机制。

1.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持续生存依赖的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是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源泉。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效益可创造经济效益,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就能使我国经济、社会、生态有机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得到持久的动力泉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由林业生产具体的区域形成的对林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相互依赖。

2 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林业“小资源、大利用、低效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一直未得到改善。由此导致林业资源日益萎缩,生态环境失衡越来越严重,林业发展呈不健康的状态,未能充分发挥林业生产力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林业生产中,长期忽视林业的生态功能,只重视发掘林业经济功能造成的。

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控制天然林采伐,林区可采资源萎缩。一方面由于实行皆伐,采伐方式不合理;另一方面由于更新树种单一,造林不及时,林地更新方式不合理,以针叶纯林的单层林分较多,破坏了林区的生态平衡,降低了林木的生长率,加重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异常现象增多。二是经营管理跟不上。长期以来,阔叶树造林不受重视,特别是许多珍贵阔叶树种的人工造林更少。种苗来源缺乏,加上生长较慢,群众重视不够,市场培育还不成熟。三是林地产出率低。培养出的径材大多数是小径材,经济效益比较低下,整体质量不高,这也是林业建设的难点,更是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四是林地占用、水土流失面积扩大,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大幅提高。五是森林防火的预防和扑救能力低下,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和健全,特别是集体林区和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林场职工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3 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林业产业部门具有门类多、链条长、涉及面广等特点,要实现

林业的健康发展,林业产业部门应强化产业管理职能,切实履行“调控、监督、引导、服务”职责,做好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科学指导和全面服务等工作。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林业产业的重视和关心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应积极争取,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真正把林业产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行动上。因为相对于其他产业,林业产业具有融资能力差、生产周期长的弊端。所以应认真研究林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尽快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3.2 提升林业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培养和壮大龙头企业

一是依靠科技,提升林业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首先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林业产品品牌,创建品牌企业。鼓励和支持林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加大技术改造升级,提高装配水平,自主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也可采取联研等方式开展创新工作。其次是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加快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提高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二是以产业化为核心,培养和壮大龙头企业。首先是招商引才。为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应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林业龙头企业。引进龙头企业标准为企业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聚合力强、产业链长、综合效力强。

3.3 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和健全林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资本参与林业产业开发,尤其是林业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更要给以重点支持。为了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做好财政支农资金的使

用,应重点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 2 个方面;同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产业建设,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投入机制,即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社会和企业投入主体。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因为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生产呈现生产相对分散、生产主体较多的特点。为提高林业产业组织程度,积极组建各类产品的行业协会、合作社、中介服务机构,健全社会化服务网络。积极开拓林产品市场,建立其批发市场,完善其信息网络系统,发展公司+农户、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订单林业。

3.4 全力提高森林质量

良好的森林质量是森林一切效益的载体,也是衡量森林资源培养经营工作成效的标准。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领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综合决策体系,调整生产布局,明确产权关系。建立可操作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综合核算体系,逐步推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转让、资源资产化管理。建设速生丰产林,经营高质量的商品林。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以法治林,创造良好的保护林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借助政策引导和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强化林业管理职能,保证林业投入和防止短期行为。

3.5 建立适宜的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认识

森林资源总体效益非常巨大,而直接经济效益在很多地方不显著。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它包括政府调控(政策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