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问题、情境引入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问题、情境引入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为了改变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尴尬局面,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引入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所需要的引入方法,以便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将“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状态。本文通过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教学设计、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以及西亚教学设计来分析案例、问题、情境引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兴趣创设情境中学地理教学

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懂得生活中的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规律。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和人类面临日益突出的各类环境问题的形势下,地理教育的意义重大而紧迫。然而,目前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最大尴尬,就是地理不作为升学考试科目而受到极大的冷淡,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浓烈的兴趣下,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和成就感。本课题,我们通过四次优质课的竞赛,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练结合法、文字与图结合法、学生动手试验等各种方法引入问题、设置情境和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且发挥了其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效果明显。

1 案例分析

1.1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引导分析法、设问、设置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法。教师需事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和地球运动仪,学生每人需准备一个地球仪和一个电灯。

在新课引入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几张相关的图片,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解地球的自转与气候时,首先提出问题:(1)地球绕谁不停地旋转叫做自转?(2)自转的方向;(3)自转的周期;(4)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然后让学生观看地球短片,回答以上问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对我们的气候造成的影响。最后探究:地球如果停止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对我们的气候产生什么影响?让学生通过地球仪围绕电灯旋转进行探究,设置情境、结合试验得出结论。

1.2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设问、设置情境、文字与图结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师需事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和自制的大洲拼图。

教师通过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的片断引入,学生观察地球的表面,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观察能力。在讲解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时,

教师组织学生做游戏,四位同学为一组,各抛一次地球仪,观察右手的大拇指是按在了海洋上还是陆地上,学生通过做游戏、统计,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并且学看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这样不但直观、形象,而且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活动以及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而且是7∶3。接着提出疑问:既然海洋的面积远远的大与陆地的面积,我们可不可以叫“地球”为“水球”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通过提出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陆地与陆地的差别时,教师首先提出大陆、岛屿和大洲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读图及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图上。文字与图结合,从而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教师指图让学生了解世界七大洲,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形状、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南欧大。从“牛”身上认出大洲的名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学生观察各大洲的面积、轮廓,寻找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各有哪些大洲,以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观察、辨认出七大洲。这样学生对大洲有个完整的认识,且通过图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3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教师问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

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性,且学生也知道了我们还应该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着教师结合图片和课件提出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涨。

1.4 西亚教学设计

教师需事先准备制作本节课件,划分学习小组,自带伊拉克椰枣;学生搜集西亚一些国家的资料,组内分工合作。

教师引导学生从比富有的话题引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感知这个干旱的环境——西亚,然后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西亚的国家和地区;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西亚有哪些你所熟悉的国家呢?幻灯片展示西亚的国家和周围的大洲及海洋;分组探究西亚地理位置重要的证据。学生描出西亚于其它地区的界线;说出一些熟悉的国家的名称;找国家的位置;找周围的大洲及海洋;总结西亚的地理位置;最后小组合作,找到西亚地理位置重要的原因。通过一系列的互动,让学生掌握从地图获得地理信息,养成利用地图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寻找,总结掌握西亚的地理位置。

接着教师拿日常生活和西亚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作对比,让学生描述身边浪费水的现象,通过对比加深对西亚干旱环境的印象。这一

对比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教师设问:这种干旱的环境是在哪种气候下形成的?引导学生读世界气候图;教师再问:在这么干旱的环境下该如何发展农业呢?学生以西亚某国家首脑的身份来考虑如何来发展农牧业?教师展示畜产品,展示农业分布地区,学生读地图册找适合发展灌溉农业的区域;教师又展示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作物——枣椰树,学生派代表来品尝椰枣,最后教师设问:我们除了发展畜牧业和河谷平原发展灌溉农业外还要依靠科技,例如……?学生阅读“以色列的节水农业”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互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冷静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干旱地区代表植物的印象。

2 结论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案例、问题、情境的引入方法应用是很重要的。本论文通过四次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练结合法、文字与图结合法、学生动手试验等各种方法引入问题、设置情境和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且发挥了其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效果明显。充分体现了一堂高质量的课应该是教师通过各种引入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浓烈的兴趣下培养他们的思辨,表达,探索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