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抗日英雄马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怀抗日英雄马骏先生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2015.6.5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掀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凭借蓄谋已久的准备、突然的袭击和优势的武器,在战争开始阶段攻城掠寨,长驱直入。
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急的关键时刻,住在延安窑洞里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审时度势,以一个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敏锐地预见到了这场战争的持久性、艰苦性,以及最后胜利的必然结果,接连向在山西抗日前线的八路军将领发出指示,提出在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构想和部署,“使山西成为整个北方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
毛泽东在电告中特别提到了晋东南,指示:“太行太岳山脉之晋东南,虽然距敌尚远,然亦不可不作适当之部署。
”
晋城位于晋东南南部,正处于毛泽东亲自选定的“眼”位上。
这里太行、太岳、中条、王屋群山环抱,天井关、王莽岭、丹朱岭、坞岭关隘林立,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艰苦的抗日岁月里,晋城的广大人民群众自愿投身到抗战洪流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马骏,字君图。
回族,祖籍宁夏。
其父因开骆驼店而落户在晋城城区东关。
从小在私塾学习,1901年中秀才。
1902年,山西省城太原开办了山西大学堂,马骏考入西斋预备课第二期(乙班)。
“各路军皆溃,将军血染斑。
九联城下死,胜似曳兵还。
”这是马骏在1924年任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时为高小初中学生所写的范诗五绝之一,诗中充满浓厚的爱国主义激情。
他的一生,正如他的诗作中所写的那样,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宝贵生命都献给了哺育他成长的祖国,献给了他的人民。
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在上个世纪20年代曾称赞马骏为东方的“拿破仑”。
1937年发生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
10月,忻口战役后,太原告急,山西省政府各机构工作人员向南面各县迅速疏散。
马骏也率文献委员会全体工作人员及文献档案先回了自己的故乡晋城,不久又迁往东石瓮、贤坊村、大东掌、南掌村等地,最后由于时局紧张,人员被迫遣散。
在此后,为了抗日救亡,马骏与住在晋城城关西后河焦元吉院内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住在晋城南村乡陈庄的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交往密切。
1940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任命其为战区上将顾问,同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其为中将参议,办理晋东南地区抗敌宣慰事宜。
1942年7月,被任命为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在此后的日子里,马骏仍率领着他的回族义勇队和日寇在太行山周旋、战斗。
1943年6月19日夜里11时许,汉奸赵小兔得知马骏的住处后带200余人突然包围了樊院。
马骏在晋城被软禁了两年,在此期间,曾多次悄悄的写信给其次子当时任国民党中央赈济委员会专员的马鹤年及其他的儿女们,要他们坚决抗战到底,一定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也许,由于他思念战友,思念回族同胞,思念在那太行山里和敌人战斗的日子,思念他的被日寇残害致死的母亲,思念他的家眷和正战斗在抗敌前线的儿女们,也许,他的思念之情太深了,竟有些精神失常,经常的彻夜不眠,有时竟一连几天不吃不喝,说话有时也有些不利索。
1945年4月下旬,日寇退却时,将其掳往长治。
在途中,行至高平境内时,盟军的飞机对日寇轰炸,日伪人员慌乱躲避,而马骏则对飞机频频招手,嘴里嘟哝
着什么,他是希望盟军的飞机将那些侵略者和汉奸全部消灭掉。
6月23日,马骏在昏迷中。
在弥留之际,警卫赵国英听到先生的嘴中喃喃的对他说着“我们誓死不做亡国奴……”他走了,他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他为祖国和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晋城抗日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创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顽强坚持,在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巩固发展,靠的就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无私奉献。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让我们永远铭记晋城先辈在抗战中的风采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太行太岳精神,将不断鼓舞我们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