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一)
一、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微生物包括三大类群:真核细胞类有原虫和真菌;原核细胞类有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非细胞类有病毒和类病毒等。
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大多数与人类生活、食品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极少数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故称为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从患病机体中排出来,可污染食物、水源、尘埃,也可通过昆虫携带或接触病畜传染给健康人引起发病。
由于病原微生物可以在病人与健康人之间,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传播,所引起的疾病有传染性,故称此类疾病为传染病。
现代传染病概念,既包括由特异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可造成流行的传染病,如霍乱、麻疹、鼠疫和病毒性肝炎等,也包括由条件(机会)致病菌引起的感染症,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术后伤口感染和烧伤病人的创面感染,新生儿破伤风,肉毒食物中毒和毒蛇咬伤中毒等。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有35种之多。
病原微生物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生物学特性多种多样,其致病性和侵入途径各有不同,有的可从皮肤或破伤处侵入,有的通过空气由呼吸道感染,有的通过食物和饮水经胃肠道感染,还有的通过性生活从泌尿生殖道侵入。
病原致病力弱、数量少或途径不适宜时,往往形成隐性感染或较长时间的潜伏感染;病原致病力强、数量大并且途径适宜时可呈显性感染或急性发病。
病原微生物通常具有病原性和抗原性双重特性,病原性是由微生物的英膜物质、粘附因子、毒素与毒性酶等决定的;而抗原性则是由微生物的异种性、大分子胶体性、复杂的分子结构和立体构形,以及特异性的化学基因(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及空间构形)等决定的。
病原微生物在引起机体感染发病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与此同时,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二、免疫和免疫应答
机体有一个同其他系统一样的独立的免疫系统,机体的免疫系统有识别自己组织和异己物质的能力。
并有自我保护和排斥异己的功能,免疫是指机体表现这种功能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
以往只把免疫看成是一种抗传染免疫保护作用,是机体对病原的不感受性。
现代免疫学观点认为,免疫是复杂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过程,免疫反应既有对自身有利的一面,也有对自身有害的一面,人工免疫要尽力避害趋利。
免疫学是预防接种的理论基础,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免疫学基本知识,尽力达到有利无害的目的。
机体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表现有三大作用:(1)防御作用,能消灭病原微生物,中和体内毒素;(2)稳定作用,清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细胞;(3)监视作用,监视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
但是功能失调,如反应性过高可出现变态反应,或者出现自身免疫病;反应性过低表现为免疫缺陷症,也容易发生恶性肿瘤。
免疫系统的发生、发育与生物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有关,高等动物较低等动物的免疫系统健全,免疫功能完善;成年人较婴幼儿免疫系统健全,功能完善。
人到老年,免疫功能同其他生理功能一样逐渐衰退。
成人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接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取决于三个方面。
1.机体方面
机体免疫系统是产生免疫的基础,抗原是产生免疫的根据,使用方法则是产生免疫的条件。
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免疫活性细胞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包括胸腺淋巴细胞和骨髓淋巴细胞(T、B)]、自然杀伤细胞(NK)等。
免疫反应包括非特异和特异性两类,两者又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机体的防御机制首先是非特异免疫反应清除异物,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降解病原体,释放出抗原决定簇,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或Ⅱ类分子结合后,为T、B细胞所识别,此为感应阶段;免疫活性细胞被抗原刺激激活以后,迅速进行分化、增殖,形成各类致敏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以及记忆淋巴细胞,此为反应阶段;当各类致敏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各类致敏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抗体水平迅速升高,表现机体的高度免疫功能,此为效应阶段。
抗原量过大或抗原持续刺激时,反可造成对机体损害。
由于种属关系,各种动物之间或动物与人体之间的免疫应答又有较大差别,动物试验模型各异,对动物有效的疫苗对人不一定有效;反之亦然。
即使是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产生的免疫应答也有差别。
一般来说,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出生后3个月IgM抗体只有成人的50%,IgG抗体产生更低,分泌型抗体(SIgA)到1岁时只有约3%,至12岁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主要靠母传抗体维持自身免疫力,能通过胎盘的母体抗体只有IgG,在出生后6-8个月已消失殆尽。
1-3岁幼儿的屏障能力最差,淋巴结发育尚未成熟,血清补体含量较低,免疫功能不足,此时最易发生感染和感染后扩散,应该按儿童免疫程序及时给予预防接种。
2.抗原方面
抗原的性质和质量直接影响免疫应答。
细胞内抗原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布鲁氏菌以及各种病毒和各种活疫苗类,能在细胞内寄生或短期存活,经抗原呈递细胞处理抗原后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8T淋巴细胞,活化细胞毒T细胞(Tc),抑制T细胞(Ts),诱导产生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
细胞外抗原如只存在于细胞外体液中的病菌或细菌毒素
及死疫苗类,经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后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4T淋巴细胞,活化辅助T淋巴细胞(Th)和B细胞,诱导产生体液抗体。
细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其免疫机制以细胞免疫为主,除CTL免疫应答外,还有由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ADCC)免疫应答。
而其他以体液免疫为主的疾病,血清中可有较高滴度的抗菌抗体,如杀菌素、凝集素等均起吞噬调理作用;而沉淀素和抗毒素等则可直接中和细菌毒素。
抗菌抗体主要为IgM,而抗毒抗体主要为IgG,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保护性抗体主要为分泌性抗体(SIgA)。
多糖抗原属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如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球菌、b型嗜血流感杆菌(Hib)以及伤寒杆菌等的英膜多糖疫苗均不能诱导产生CTL免疫应答,对婴幼儿免疫效果不佳。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已研制成功多糖与蛋白抗原结合疫苗,如将上述各种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则可大大增强其免疫效果。
3.使用方面
(1)接种部位和途径:采用何种接种部位和途径是根据疫苗的性质、免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接种反应来决定,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执行。
如皮上划痕用疫苗的含菌浓度比注射用疫苗要大几十甚至上百倍,误用注射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又如卡介苗规定为皮内注射,若误注皮下或肌内会引起寒性脓疡,若破溃则难以愈合。
再如含氢氧化铝佐剂疫苗,一般注射深部肌内;如百白破混合制剂注射臀部肌内,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臀部肌内则不如注射上臂三角肌内的免疫效果好。
(2)接种剂量:在相同接种途径下接种剂量与产生免疫力成正比,随意减少剂量或接种剂量不准会影响产生免疫力,特别是那些接种剂量较小的疫苗,如麻疹疫苗皮下注射0.2ml;卡介苗皮内注射0.1ml,若不使用1ml注射器不易准确掌握剂量,很难达到免疫效果。
剂量不足不行,但也不是越大越好。
剂量不足会影响免疫效果,剂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应该严格按说明书准确使用剂量注射。
(3)接种次数:活疫苗类如麻疹活疫苗、布氏菌活疫苗、卡介苗等一次接种即能产生充分免疫力;而灭活疫苗类如乙型肝炎疫苗、伤寒三联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等需注射3针。
第1针只是初次反应,只产生IgM抗体和极低的IgG抗体。
第2次注射能产生较第1次高10-50倍的抗体水平,只有完成全程注射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力。
(4)针次间隔:根据疫苗的性质不同,不同针次问需要有一定间隔。
一般灭活疫苗类第1针注射后7-10天开始产生免疫力,2-3周后逐渐下降,故一般间隔可为2周。
若含吸附剂疫苗因
吸收较慢,至少应间隔4-6周为宜。
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针次间隔为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延长,不宜缩短接种间隔时间,以免影响免疫的效果。
三、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
自动免疫是指经过抗原的刺激使机体自身产生免疫力,又可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如患过一次麻疹以后即产生了抗麻疹的免疫力,思过一次白喉以后体内长时间有较高的抗白喉毒素抗体,这些都属于天然自动免疫。
若经过接种麻疹疫苗或白喉类毒素而使机体产生抗麻疹免疫或抗白喉免疫,则属于人工自动免疫。
天然自动免疫对痊愈后患者来说虽然是一大幸事,然而毕竟风险太大,人们不能赖此获得免疫力。
人工自动免疫既廉价又安全,是人类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被动免疫是指机体获得由其他机体产生的活性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
天然被动免疫的例子是胎儿通过脐带血流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
而人工被动免疫的实例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感染,注射抗狂犬病血清预防被狂犬咬伤后发病,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特异丙种球蛋白防止新生儿母婴传播感染乙型肝炎。
临床上应用各种抗血清和抗毒素治疗,如抗炭疽血清、肉毒抗毒素、抗蛇毒血清等,虽然用于发病后治疗,但从其作用机制来说,中和病毒和毒素仍须在与组织细胞结合之前,因此使用越早越好。
人工制备的免疫血清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为动物血清,主要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来说属于异种蛋白,使用动物血清常发生对异种血清过敏,如过敏性休克和血清病。
现在的动物血清多为精制品,不但去掉了非抗体杂蛋白,而且已将免疫球蛋白经胃酶消化,切掉Fc端,只保留与抗原结合的F(ab’)2片段,使动物血清的过敏反应由原血清的50%降至3%-5%或更低,而且反应症状也大为减轻。
动物血清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较短,半衰期一般为6-8天,且同类抗血清使用次数越多,则半衰期越短,过敏反应发生率越高。
另一种为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如人血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人血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等。
人的同种血清不但没有血清过敏反应,而且在体内的半衰期可长达20-30天。
被动免疫制剂除了免疫球蛋白之外还有细胞因子,现已发现的细胞因子有20余种,已有人工制品的如白细胞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CSF)包括粒细胞和巨噬细胞(GM-CSF)、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其他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还有转移因子(TF)、免疫核糖核酸(iRNA)和胸腺肽等,主要为免疫调节剂和细胞生长因子类。
除白介素可用于LAK细胞有被动转移细胞免疫功能之外,其他均属临床辅助治疗,缺乏单独使用的适应症和疗效资料,故本手册各论中从略。
预防免疫基础之免疫学基本知识(二)
(作者:编辑:尚静来源:)
计划免疫的实质是免疫预防,免疫预防的理论基础是免疫学。
机体有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此系统具有识别自己组织和异己物质的能力,并有自我保护和排斥异已的功能,免疫是指机体表现这种功能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
1、自动免疫
自动免疫是指经过抗原的刺激使机体自身产生免疫力,又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如患过一次麻疹以后即产生了麻疹抗体,患过一次白喉以后体内长时间有较高的抗白喉毒素抗体,这些都属于自然自动免疫。
若经过接种麻疹疫苗或白喉类毒素而使机体产生抗麻疹免疫或抗白喉免疫,则属于人工自动免疫。
2、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是指机体获得由其他机体产生的活性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
胎儿通过脐带血液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属于自然被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感染,注射抗狂犬病血清预防被狂犬咬伤后发病,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特异丙种球蛋白防止母婴传播感染乙型肝炎等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3、抗原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
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的抗原物质有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动物免疫血清、同种异体抗原、自身抗原等,但与免疫预防最密切的主要是病原微生物。
4、抗体
由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体。
主要是丙种球蛋白。
5、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功能,是机体防御作用的一种固有的保护性系统。
具有遗传性、自发性、非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6、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病原微生物或抗原后形成的免疫力。
具有获得性、针对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7、变态反应
亦称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受同一抗原(致敏原)再次刺激后所出现的一种异常的病理免疫反应,可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变态反应不是疫苗特有的反应,任何抗原或半抗原均可引起,并且只有过敏体质的人才出现的这种反应。
其临床表现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轻重程度也很悬殊。
轻者可以一过而愈,重者救治不当可留有永久性后遗症或造成死亡。
8、免疫应答与疫苗使用
抗原进入机体后,选择性地刺激免疫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机体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接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取决于机体、抗原和疫苗使用三方面因素,疫苗使用又由以下方面决定疫苗的效果。
a、接种部位和途径采用何种接种部位和途径是根据疫苗的性质、免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接种反应来决定,应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执行。
如卡介苗规定为皮内注射,若误注皮下或肌肉会引起寒性浓疡,若破溃难以愈合,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臀部肌肉则不如注射上臂三角肌肉的免疫效果好。
b、接种剂量在相同接种途径下剂量与产生免疫力成正比,剂量不足不行,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剂量不足会影响免疫效果,剂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
c、接种次数活疫苗如麻疹活疫苗、卡介苗等一次接种成功即能产生充分免疫力(抗体),而灭活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等需注射3针。
第一针只是初次免疫应答,只产生IgM 抗体和极低的IgG抗体,第2次注射能产生较第1次高10-50倍的抗体水平,只有完成全程注射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力。
d、针次间隔根据疫苗的性质不同,不同针次间需要有一定间隔。
一般灭活疫苗类第1针注射后7-10天开始产生免疫力,2-3周后逐渐下降,故一般间隔可为2周。
若为吸附剂疫苗因吸收较
慢,至少应间隔4-6周为宜。
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针次间隔为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延长,不宜缩短接种间隔时间,以免影响免疫的效果。
但是间隔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所以尽量在1周岁内完成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和乙型肝炎疫苗(HBV)的基础免疫。
e、起始月龄初次免疫起始月龄由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起始月龄和疾病威胁的起始月龄两方面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应对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龄接种疫苗为宜,因此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否则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f、加强免疫疫苗在完成基础免疫后,进行1次适当的加强,可刺激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
活疫苗免疫成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衰减,少数人甚至抗体阴转,应在适当时间进行加强免疫。
g、联合免疫两层含义,一是用两种以上的疫苗同时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接种,计划免疫五种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可同时接种,其他疫苗的同时接种应慎重;另一方面是两种以上的抗原制成联合制剂,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麻疹、腮腺炎、风疹混合制剂。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三)
免疫学(immunology)是预防接种的理论基础,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免疫学基本知识,尽力达到有利无害的目的。
机体有一个同其他系统一样的独立的免疫系统,机体的免疫系统有识别自己组织和异己物质的能力,并有自我保护和排斥异己的功能。
免疫(immune)是指机体表现这种功能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
以往只把免疫看成是一种抗传染免疫保护作用,是机体对病原的不感受性。
现代免疫学观点认为,免疫是复杂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过程,免疫反应既有对自身有利的一面,也有对自身有害的一面,人工免疫要尽力避害趋利。
机体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表现有三大作用:(1)免疫防御作用(immune defense),能消灭病原微生物,中和体内毒素;(2)自身稳定作用,清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细胞;(3)免疫监视作用(immune surveillance),监视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
但是功能失调,如反应性过高可出现变态反应,或者出现自身免疫病;反应性过低表现为免疫缺陷症,也容易发生恶性肿瘤。
免疫系统的发生、发育与生物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有关,高等动物较低等动物的免疫系统健全,免疫功能完善;成年人较婴幼儿免疫系统健全,功能完善。
人到老年,免疫功能同其他生理功能一样逐渐衰退。
成人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接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取决于三个方面。
1.机体方面
机体免疫系统是产生免疫的基础,抗原(antigen)是产生免疫的根据,使用方法则是产生免疫的条件。
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免疫活性细胞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包括胸腺淋巴细胞和骨髓淋巴细胞(T、B)]、自然杀伤细胞(NK)等。
免疫反应包括非特异和特异性两类,两者又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机体的防御机制首先是非特异免疫反应清除异物,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降解病原体,释放出抗原决定簇,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或Ⅱ类分子结合后,为T、B细胞所识别,此为感应阶段;免疫活性细胞被抗原刺激激活以后,迅速进行分化、增殖,形成各类致敏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以及记忆淋巴细胞,此为反应阶段;当各类致敏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各类致敏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抗体水平迅速升高,表现机体的高度免疫功能,此为效应阶段。
抗原量过大或抗原持续刺激时,反可造成对机体损害。
由于种属关系,各种动物之间或动物与人体之间的免疫应答又有较大差别,动物试验模型各异,对动物有效的疫苗对人不一定有效;反之亦然。
即使是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产生的免疫应答也有差别。
一般来说,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出生后3个月IgM抗体只有成人的50%,IgG抗体产生更低,分泌型抗体(SIgA)到1岁时只有约3%,至12岁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主要靠母传抗体维持自身免疫力,能通过胎盘的母体抗体只有IgG,在出生后6-8个月已消失殆尽。
1-3岁幼儿的屏障能力最差,淋巴结发育尚未成熟,血清补体含量较低,免疫功能不足,此时最易发生感染和感染后扩散,应该按儿童免疫程序及时给予预防接种。
2.抗原方面
抗原的性质和质量直接影响免疫应答。
细胞内抗原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布鲁氏菌以及各种病毒和各种活疫苗类,能在细胞内寄生或短期存活,经抗原呈递细胞处理抗原后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8T淋巴细胞,活化细胞毒T细胞(Tc),抑制T细胞(Ts),诱导产生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
细胞外抗原如只存在于细胞外体液中的病菌或细菌毒素及死疫苗类,经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后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4T淋巴细胞,活化辅助T 淋巴细胞(Th)和B细胞,诱导产生体液抗体。
细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其
免疫机制以细胞免疫为主,除CTL免疫应答外,还有由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ADCC)免疫应答。
而其他以体液免疫为主的疾病,血清中可有较高滴度的抗菌抗体,如杀菌素、凝集素等均起吞噬调理作用;而沉淀素和抗毒素等则可直接中和细菌毒素。
抗菌抗体主要为IgM,而抗毒抗体主要为IgG,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保护性抗体主要为分泌性抗体(SIgA)。
多糖抗原属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如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球菌、b型嗜血流感杆菌(Hib)以及伤寒杆菌等的英膜多糖疫苗均不能诱导产生CTL免疫应答,对婴幼儿免疫效果不佳。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已研制成功多糖与蛋白抗原结合疫苗,如将上述各种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则可大大增强其免疫效果。
3.使用方面
(1)接种部位和途径:采用何种接种部位和途径是根据疫苗的性质、免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接种反应来决定,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执行。
如皮上划痕用疫苗的含菌浓度比注射用疫苗要大几十甚至上百倍,误用注射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又如卡介苗规定为皮内注射,若误注皮下或肌内会引起寒性脓疡,若破溃则难以愈合。
再如含氢氧化铝佐剂疫苗,一般注射深部肌内;如百白破混合制剂注射臀部肌内,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臀部肌内则不如注射上臂三角肌内的免疫效果好。
(2)接种剂量:在相同接种途径下接种剂量与产生免疫力成正比,随意减少剂量或接种剂量不准会影响产生免疫力,特别是那些接种剂量较小的疫苗,如麻疹疫苗皮下注射0.2ml;卡介苗皮内注射0.1ml,若不使用1ml注射器不易准确掌握剂量,很难达到免疫效果。
剂量不足不行,但也不是越大越好。
剂量不足会影响免疫效果,剂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应该严格按说明书准确使用剂量注射。
(3)接种次数:活疫苗类如麻疹活疫苗、布氏菌活疫苗、卡介苗等一次接种即能产生充分免疫力;而灭活疫苗类如乙型肝炎疫苗、伤寒三联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等需注射3针。
第1针只是初次反应,只产生IgM抗体和极低的IgG抗体。
第2次注射能产生较第1次高10-50倍的抗体水平,只有完成全程注射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力。
(4)针次间隔:根据疫苗的性质不同,不同针次问需要有一定间隔。
一般灭活疫苗类第1针注射后7-10天开始产生免疫力,2-3周后逐渐下降,故一般间隔可为2周。
若含吸附剂疫苗因吸收较慢,至少应间隔4-6周为宜。
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针次间隔为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延长,不宜缩短接种间隔时间,以免影响免疫的效果。
(5)起始月龄: 初次免疫起始月龄由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起始月龄和疾病威胁的起始月龄两方面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应对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