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预适应》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R2A 27 nM 3 nM 无作用 无作用 无作用
2020/12/12
16
临床意义
• 其临床意义在于糖尿病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不宜使用优降糖及其制剂… • 因其抑制KATP通道的开放,去除缺血预适应的心脏保护机制,从而加重心脏
的损伤
• 其它磺脲类药物对缺血预适应的影响也是当今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2020/12/12
4
早期心肌缺血预适应的特点
• 初次缺血的刺激时间大都在2.5-10min,低于2min的缺血刺激不足以产生缺血预 适应的作用
• 反复短暂的缺血刺激所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可持续60-180min(早期保护),超 过此时间心肌将恢复对缺血损伤刺激的易感性
• 缺血预适应作用的产生与侧支血流的作用无关
2020/12/12
5
延迟预适应 DPC(第二保护窗)特点:
• 1. EPC的保护作用于2~3小时后消失;而12~24小时后,保护作用重新出现 ,且不断增强,并可持续至72小时,即DPC。
• 2. 72小时后DPC的保护作用消失。 • 3. DPC较长的保护作用时间窗,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0/12/12
2020/12/12
13
KATP通道的生理作用
• 存在 部位
• 胰岛β 细胞
• 心肌 细胞
• 血管平 滑肌
KATP通道的 基础生理状态
开放
关闭
关闭
刺激状态 血糖增加时关闭 缺血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开放 缺血缺氧时开放
作用
胰岛素分泌
减少耗能 缺血预适应 血管扩张
2020/12/12
14
磺脲类药物(SU)
• 50S 甲苯磺丁脲(D860) • 60S 格列本脲(优降糖) • 80S 格列齐特(达美康)
• 1990 Deutsch报道冠心病患者的预适应现象:LAD 90sec
• 1992 Cribrier更细致的人体研究证实预适应现象:
LAD 120-370sec * 5time
• 1995 Yellon和Baxter提出预适应的延迟保护作用(第二 窗):当短暂反复缺血使心肌产生缺血预适应后,其早期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于2-3h后消失;而12h后这种对心肌的 保护作用再度恢复,且不断增强,并可持续至72h。
2020/12/12
10
• 早期再灌注阶段KATP的持续激活对心功能持续完全恢复、心电的稳定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KATP通道开放能增加钾外流,使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减少心律失常的发 生
• 并能作用于L-型钙通道减少钙内流,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减轻心肌 缺血损伤
2020/12/12
11
KATP通道的分子结构
2020/12/12
2
• 开创性的工作:
• 每隔5min 阻断 LCX 5min 连续4次
然后持续阻断 40min,处死
• 另一组每隔5min 阻断 LCX 5min 连续4次
然后持续阻断 3h后 处死
• 对照组不进行预处理
(结果)
2020/12/12
3
心肌缺血预适应概念的发展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
心肌缺血预适应与磺脲类受体
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瑞锦
2020/12/12
1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概念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
• 1986 Murry采用犬试验提出缺血预适应概念:心肌在接受初次短暂的缺血刺 激后,增强了对其后缺血刺激的耐受性,以至于明显延长了产生不可逆损伤的 时间(早期保护)
2020/12/12
12
磺脲类受体(SUR)
• 至少可分为SUR1、SUR2A、SUR2B三个亚型 • SUR1主要分布于胰腺β细胞、大脑,也存在于心肌、
骨骼肌,对磺脲类药物有高度亲和力。 • 而SUR2对磺脲类药物的亲和力较低,其中SUR2A主要
分布在心肌、大脑、骨骼肌,对冠心病的缺血心肌有 重要临床意义; • SUR2B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和大脑。
2020/12/12
8
IPC的产生机制
• 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缺血刺激导致内源性腺苷和一氧化氮(NO)释放 增加,激活蛋白激酶C(PKC),PKC再激活ATP敏感K通道(KATP), 使钾离子内流增加,减轻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最终减少ATP消耗,使心 肌耐缺血能力增强。
2020/12/12
9
• 而ATP敏感钾通道是预适应信号级联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的效应因子 • KATP通道在预适应早期和后期都起重要作用 • 它不仅起触发作用,还是终末效应器
• KATP通道:由完全不同的两个亚单位按1:1组成 四聚体
• 其一是内向整流钾通道Kir,位于分子中央形成 离子通道
• 另一是ATP结合蛋白(ABP),位于外围决定KA 的功能
TP
• ABP包括磺脲类受体(SUR)和纤维囊性跨膜调
节蛋白(CFTR);SUR类型决定KATP对ATP、磺脲 类药物、KATP开放剂的敏感性。
6
心肌缺血预适应含义扩大
• 延长不可逆心肌损伤产生的时间
• 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促进心肌收缩功能的恢复
• 预防心肌顿抑的发生
• 减少冠脉微循环的损伤
• 保护血管内皮
• 保护心肌舒张功能
2020/12/12
7
IPC新的概念
• IPC是一种多元性的细胞防御现象,即可以经过短暂的缺血刺激,使 心脏对随后类似的刺激产生保护作用。
2020/12/12
17
临床意义
• 环氧酶-2(cox-2)在缺氧预适应后期也起着重要 作用,它和iNOS一起是IPC后期不可缺少的复合 调节因子
• 以往认为cox-2对人体大部分系统是有害,如致 炎、致癌等,对心血管系统也没有益处。新的研 究发现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 IPC可引起心脏cox-2的表达上调、活性增强,从 而调节IPC后期抗心肌顿抑和抗心肌梗死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 格列喹酮(糖适平) • 90S 格列美脲(亚莫利)
2020/12/12
15
磺脲类药物(SU) 对不同类型受体(SUR)的亲和力(IC50
)
SU • 格列本脲(优降糖) • 格列美脲(亚莫利) • 格列齐特(达美康) • 格列吡嗪(美吡达) • 甲苯磺丁脲(D860)
SUR1 3 nM 3 nM 50 nM 98 nM 10 uM
2020/12/12
18
临床意义
• 对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cox抑制剂,抑制cox-2活性, 是否会削弱心脏抗缺血或抗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机制,增加心脏的损 伤和心肌细胞的坏死,这也是当今争论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