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共31张ppt)

二、外交抉择 2、中苏关系
甚至在渡江战役前夕,斯大林还致电毛泽东要求国共和谈。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在当时情况下,如果解放节奏减慢,对峙局面延长,万一国 际形势变化,极易造成两党“划江而治”的国家分裂局面。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毛泽东在电报里使用“无需再次”这样的措辞表达不满。
望美国能在国共两党的争斗中保持中立,然而美国的对华政策却
让中国共产党彻底失望。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二、外交抉择 1、中美关系
1944年11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介入调处国共关系。起初赫尔
利与毛泽东达成改组政府、成立联合政府等五点协议,总体上比
较公正。但遭蒋介石否定后,赫尔利转而支持蒋介石,企图通过
二、外交抉择 3、是否存在外交上的中间道路
思考:当时中国能否不在美苏当中选边站?
二、外交抉择 3、是否存在外交上的中间道路
新中国必须面对世界头号强国长期激烈的侵略威胁。美 国先后在中国台湾、朝鲜、越南布置了三条针对中国的战 线,并采用种种手段威胁、遏止新中国。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思考:当时新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外部环境?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司徒雷登建议美国政府不要主动承认中国新政府。“要让中共 知道……想要获得美国的外交承认,就必须满足美国设定的条件”。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思考:司徒雷登的做法反映出什么? 美国仍然坚持帝国主义政策,妄图在华享有特权。
毛泽东以《别了,司徒雷登》宣告中共对美国彻底失望。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二、外交抉择 3、是否存在外交上的中间道路
思考:当时新中国国内形势如何? 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急需援助
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_ppt

目的: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
印度支那问题 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 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 的国际会议
成果:《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
平的日内瓦协议》
意义: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 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亚非国家自 主召开、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会议期间,周 总理倡导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在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万隆十项原则,促进了亚非 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图为周总理在会议上发言。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指出材料中的与会各国的“同”指什么?
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由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五 国发起的会议在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提 出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 妨碍各国间的求同和团结。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国际关系最 突出的特点: 两大阵营的 对立和激烈 斗争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建国初期外交三大政策: 方针 含义
“· · 另起炉 灶” ~~“一边 倒”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 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 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 平等外交关系 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 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 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 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从内到外,从各个角落以 至门窗缝里,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 加以整顿。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 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 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工作, 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1955年,周恩来 出席万隆会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
第二展厅
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基辛格访华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周恩来接见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0世纪70年代)
据材料,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参加 会议
重返联合国 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举办 中国加入 奥运外交 世博外交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50年代
D 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
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大家一起来闯关!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
的一个省; ……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
新时期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的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 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 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 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 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 孔子学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 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 深远影响。
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外交PPT课件 人教版

•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4)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周恩来 赢得中国人民对他“永远的爱戴”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对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 贡献;非凡的外交才能;伟大的人格力量。
1、 依据
四、总结篇:
国际形势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2、 启示
国家实力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 国际地位取决于综合国力
从外交政策演变看: 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前瞻预测
2、应把“以和为贵”、“和平共处”、“独立自主和平外 交”、“和平发展”与外交的原则性进行综合性体悟,站在 全局性、大局性的角度考察中日关系的走向,立足于中日友 好。 例3、中日两国友好交流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 (1)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开始于何时?又在什么时侯达到顶 峰?有何突出表现?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些? (2)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何重大政治意义?
南京条约签订课件

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曾与印度、苏联、越南等国发生过武力冲 突甚至战争,这与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是相违背的。
试着搜集相关背景知识,并将你的看法, 贴在QQ:120852016空间上与大家一起交流。
推荐书目: 《百年恩来》《新中国外交风云》
电影: 《周恩来外交风云》
推荐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chn/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 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
1950.2.14《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 订的第一个条约
有人形容中苏关系是 “同志+堂兄”的关 系
• 1.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如何调整的?
• 2.它是如何提出和确定的?
•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 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 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
1954年,周恩来访 问印度和缅甸
中印、中缅发 表联合声明, 正式确定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指导中印、 中缅两国关系 的基本原则。
• 在本册书中,举出一些体 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事 例来?
1949.10—1950.10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
(按时间先后)
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1、越南民主共和国
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2、印度共和国
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3、瑞典王国
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4、丹麦王国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看视频 1、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特点。 2、为什么要召开万隆会议? 3、在会议中,出现了什么情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共29张PPT)

苏联:大量援助
美国:政治上孤立、经 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 外交上不承认
一、站立于世界舞台: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
时空背景 国际:美苏冷战
国内:新生政权需巩固和外援
外交诉求 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总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70年代
站稳脚跟
1978
走向世界舞台
二、“走”向世界舞台: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历史背景,概括此时的外交诉求
时空背景八十国年际代:我和平们与要发做展的主要是三国件内事:。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第一件事,是在国际事务中反重对大霸调权整 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件事,是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
(5)1956年
一、站立于世界舞台: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空背景 国际:美苏威胁国防安全
国内:阶级斗争思维影响
外交诉求 维护国防安全,冲破封锁
外交政策 “两个拳头打人”;远交
外交成就 (1)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2)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 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第三件事,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
最主要的条件。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
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
中国近代屈辱史课件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对鸦片战争影响论述摘录: “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 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英国的 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与外界隔绝曾是保 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 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材料二 毛泽东对近代资本主义侵略的论述摘录: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 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帝国主义的侵略 刺激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它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帝国主 义的对立物——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中国的民 族资产阶级。”
6、简要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的结 局对中国的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背景(1)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2)清政府更加腐败, 社会矛盾更加激化。(3)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 发展资本主义,未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 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侵略行径得到了西方 列强的支持。(4)朝鲜的东学党起义为日本侵略 中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A.中国的手工业品质优价廉 B.外国商品不适合中国的消费习惯 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5.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毒害中国人民 B.林则徐的上书感动了道光帝 C.接受人民的禁烟要求 D.银荒兵弱对清政府统治不利 6.之所以说鸦片战争不可避免,最主要的原因( A.英国顽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B.中国清政府推行闭关自守政策 C.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落后于英国 D.林则徐的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
影响(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 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更加腐败。(2)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的半殖民地 化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掀起高 潮,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4)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更 加高涨。(答义和团运动也给分)
第二节中国外交的历史演变ppt

▪ 第二,发展同西欧、日本的关系。随着西欧经济的恢 复、发展和欧洲共同体的逐步形成,西欧国家独立自 主、联合自强的倾向日益发展。特别是法国在戴高乐 将军重新执政后,拒绝签署美苏共同炮制的部分禁止 核试验条约,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 突出地反映了西欧不甘受美控制,积极谋求独立自主 的趋向。
原则坚定、策略灵活的高超
外交艺术,同其他与会国一
道,排除了美国的干挠,为
上述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
作用。
▪ 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从五十年代起就同美国在 台湾问题上进行了坚决有力的斗争。
– 1950年11月,我国政府特派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 理会上向全世界揭露和控诉美国侵略我国台湾的罪行。
– 1954年12月,美国同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 约”,并支持蒋军对大陆和沿海进行军事骚扰。我坚 决反击,一举解放了一江山岛。美国陷入恐慌,匆忙 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出面斡旋,企图阻止中国采取进一 步的行动。我国发表声明严正指出,解放台湾是中国 的内政,联合国和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
▪ 美国在入侵朝鲜的同时,加紧干涉印度支那。美国的行 动不仅是支持法国殖民主义镇压印度支那人民,而且对 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中国在极其困难的 条件下,全力支持越南人民反抗法国殖民主义和美国的
干涉,为恢复Biblioteka 度支那的和平和实现越南北半部的完全解放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
▪ 抗美援朝和援越抗法斗争的胜利表明,新中国已成为维 护亚洲 和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1954年4月,我国 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关于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 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团与会,并以
1965年8月,中国领导人 彭真、郭沫若和中日青 年联欢。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一(37张PPT)

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
3、“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A 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B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 站在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一边
D 站在苏联一边
必答题
抢答题
研究性课题
新中国外交成就展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 新中国外交成就相关 的图片、资料、邮品等, 举行小型展览会。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 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
问题探究:
如果你是一位外交官,你会“一 边倒”吗?
学习模块3 学习模块3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提出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周总理逝世三十年祭
受多 社付 会出我 主一们 这 义点 幸代一 福价辈 子 。, 是和 为这 一 后 代个 更时 周 代 恩 好 的 来 地 享人
——
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
“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 原因有二: 一 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 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 二 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 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 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项 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学习模块4 学习模块4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的基础.
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
"从10解+3除"合殖作民机主制义应痛运苦而和生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15持个,而亚不太是互国相家疑虑正和式恐惧签、署互相了排斥和对
立。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协定》(Regional
32.2%,外贸总额占全球 29.1%,是全球涵盖人口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世界最新兴多市、场。最具潜力的自贸区
60年代 70年代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谈判。一旦达成,将进一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每年定期举行外长会议、财长会议、领导人会议等。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涵盖人口超过35亿,占全球47.
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 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和印 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 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 芬兰等国建交,这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第一次建交高潮。 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 系准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 泛认同。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 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 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 得新的进展。 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 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 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 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 办级外交关系。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
下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
战,谋求共同发展,在中非双方共同倡
议下,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
1中9非63合年作10论月坛,戴第高一乐届将部军长授级权会法议国的前宗总旨理是富:尔平携等带磋他商的、亲扩笔大信共前识来长、中增级国进,会了代解表议、他加同于强中友2国0谊领0、导0促人年进商合1谈0作两月。国1关0系~同1题2. 日在北京
2023年安徽历史中考总复习专题:中国近代的屈辱、抗争与探索 课件(25张PPT).ppt

国际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列强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倾
背景 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第
一
①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
阶 段
侵略 史实
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特点
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或由表 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
启示
①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中国人民敢 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③我们要学习先辈的爱国、探索、牺牲的精神。
同 矛头
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
点 性质
反帝反封建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
规模
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规模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①都发生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②都是以农民为主体,以 相同点 武装斗争的方式进行的农民革命运动;③都是有组织的;④都由于农民阶
级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家国情怀
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力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内因:清政府的腐败,经济、武器装备的落后,军事指挥的不当; 外因:列强的综合国力强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辨,思辨才能崛起; 弱国无外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口特号点福::州自采船强用政。机局(器生1分1大产8)6小;6船年技只创术办3力4,艘量曾依由赖法外国国人;日分意布格在和沿德海克地碑区主;持都建取厂得和了造一船定。成共效建。设
新中国的外交PPT演示文稿

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 的因素有哪些?
• • • •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力量(决定性因素) 意识形态 国内外形势
对新中国近60年外交历程你有 着怎样的认识?
1、始终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 想。
2、外交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新中国外 交上的成熟与灵活性。
小结:
• 思考题:建国以来,中国提出的哪些外交 方针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 响?
第27课 新中国的外交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 与“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 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 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 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 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集
材料二
“在国际关系中,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 有永恒的利益”。
• 材料一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与中国建交的国 家
1950年 1959年 1969年
说明: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材料二: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 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 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材料三:
说明:六十年代,中国面临来 自苏联的威胁
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从美国 方面看
①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美苏争霸需要 ①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从中国 ②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方面看
③有利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三、新时期的外交:
三、新时期全方位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鹏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1949年10月2日, 中苏建交,苏 联是第一个承 认并与新中国 建交的国家。 图为当年10月 16日苏联首任 驻华大使罗申 向毛泽东主席 递交国书后合 影。
1950年元旦,毛泽东访问苏联,苏联送什么礼物?
1950年2月,中国 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 斯科签署《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
毛泽东和斯大林出 席签字仪式,周恩来 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 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 订的第一个条约。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团结世界 各国人民”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 残余势力和特权,巩固独立和 奠定平等互利外交关系基础 主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积极 争取
在国际交往中,在保障革命成果, 捍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 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 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学习要点(阅读、分析、概括能力) ①新中国外交的国际背景、政策、方针以及成就。 重点: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 义。 难点:实行“一边倒”方针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②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艺术,感受他们的人格魅 力。
依据以上材料讨论问题
1.你能用一个词概括旧中国的外交历史吗?
屈 辱
2.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
(国际国内环境、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实力、外交能力等)
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 内因:中国政府的落后且无能; 根因:中国是一个半殖半封国家、国力衰弱。 3.“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2: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
高中政治选修一第5章第1节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三)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十个坚持”
1、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5、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6、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7、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8、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9、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0、坚持以对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为什么众多国家对中国有如上看法?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五)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 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 性作用。
课堂小结
中国外交 政策的形 成和发展
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
交政策
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
决定因素
根本立场 宗旨 主要内容 基本目标 基本准则 外交战略的调整 习近平外交思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外交政策的贡献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一框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屈辱的外交
中英《南京条约》,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清政府的屈辱外交。
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军事上是失败了,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901年的《辛丑条约》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2.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
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
3.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
前期是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期是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4.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1)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总的来说对外依附,投靠英美帝国主义。
统治前期提出“改订新约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取消了英美帝国主义在华的治外法权。
抗战胜利后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
(2)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面对日本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
新中国的外交一、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时期。
形势:①美国确立霸权地位,拒绝承认新中国,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③战后世界分裂成两大阵营,出现冷战对峙局面。
方针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特点:一边倒外交成就:①第一年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④积极参加并推动亚非会议圆满成功,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影响:使新中国的外交逐步走向成熟;冲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2.第二阶段:60年代外交环境恶化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
。 。 。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
• ★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 独立 • ★经济实力低下,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 交。
新中国外交面貌焕然一新,原因是什么? 政治基础: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诞生,摆脱了半 殖民地的地位。 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力 量日益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直接原因:人民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独立自 假如你是一名新中国的外交官,正好出席 主?
一边倒?
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新中国为什 么必须“一边倒”?既要“独立自主”又“一 边倒”岂不矛盾?就这些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可以壮大社 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 封锁,有利于保障人民革命果实,保卫和平, 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以“独立 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二者 并不矛盾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
意义、 (书):
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包容性:它适用于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国家;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特点: 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或经济关系。 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1954年6月下旬, 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应邀访问印度时,和印度两位总统及总理尼赫鲁的合 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
另起炉灶
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承认的问题,不但现在不 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后的一个相当 长的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我们是愿意按照平 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 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 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他们不改变敌视态度,我们 就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 ——毛泽东
1842年《南京条约》
1919年巴黎和会
1954年日内瓦会议
1971年第26届联大
2008年八国峰会
旧中国的外交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签订
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 十一条”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 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 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 交上一贯是神经衰落怕帝国主义的。清 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 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 交呢? -------《周恩来
影。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正式确认并倡导。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团 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 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会议排除美国的干扰,实现 了印度支那停战。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背景:1953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
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 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 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威胁。
50’外交奠基
“一边倒”
单 元 结 构
“一大片” 60’外交困境(孤、封、 包) “外交突破” 70’外交盛果
新时期外交建树 “全方位外交”
本 课 知 识 框 架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三大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战 后 世 界 形 势 图
求同: 共同的发展目的
异: 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
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
■
问题探究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我们中间 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 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 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 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1.用史实说明中国曾经受的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 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 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 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 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 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打 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和封锁中国的政策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指出材料中的与会各国的“同”指什么?
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由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五 国发起的会议在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提 出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 妨碍各国间的求同和团结。
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 义阵营一边
打破孤立,在国际 交往中不致处于孤 立无援地位
“~~打扫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 巩固新中国独立与主权, 奠定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干净屋子 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 等互利外交关系基础。 再请客” 与西方国家建交
影响:有利于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 巩固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宣告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终结。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提出目的、内容、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目的: 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提出:
53年,与印度;54年,与印度、缅甸(原则) 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 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 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 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从内到外,从各个角落以 至门窗缝里,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 加以整顿。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 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 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工作, 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
议上。这是由二十九个亚非国家 组织的,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 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大力提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求同 存
异”方针,促使会议 获 得圆满成功。这是会 议期间的周恩来。
求同存异
同: 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
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同的愿 望:维护独立,谋求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国际关系最 突出的特点: 两大阵营的 对立和激烈 斗争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建国初期外交三大政策: 方针 含义
“· · 另起炉 灶” ~~“一边 倒”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 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 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 平等外交关系 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毛泽东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 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 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40年和28年的经验, 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 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 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坚决反对第三条道路的 幻想。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
目的: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
印度支那问题 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 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 的国际会议
成果:《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
平的日内瓦协议》
意义: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 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亚非国家自 主召开、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会议期间,周 总理倡导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在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万隆十项原则,促进了亚非 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图为周总理在会议上发言。
思考1:材料中的与会各国的“异”指什么? 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 思考2、“求同存异”的方针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为 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求同存异”方针有利于亚非国家团结一致,有 利于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有利于反对殖民主 义,保卫世界和平。
本课小结
思考题:
新中国和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 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小提示~ 区别:屈辱、、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