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含水变化规律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油田含水变化规律

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水工作的不断深入,油井逐渐见水,且含水率将不断升高,含水上升必然影响油田的产量和有关的开发技术政策,给油田开发带来一系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研究含水上升规律,根据含水上升规律和特点,控制或延缓含水上升速度,对于保持油田稳产、降低开采成本非常重要。 (一)理论变化分析 1、理论特征3-7-1

含水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石的润湿性、储层的非均质性、原油性质、油藏类型、注采井网和注采条件等等,因而实际油藏含水率的变化非常复杂,只能进行宏观分析。

⑴油藏类型影响:不同的油藏类型,含水上升规律不同。底水或边水活跃的油藏,在稳定开采、保持合理采油速度的情况下,无水采油期长、含水上升慢,但油井一旦见水,含水上升就比较快;人工切割注水开发的油藏,因受注采井距大小、油藏非均质性、注水和采油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无水采油期短、早期含水上升速度要明显大于底水或边水活跃的油藏。

⑵原油性质不同,含水上升规律不同:多数层状砂岩油藏,因原油性质的差异,油水粘度比不同,含水上升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都符合以上所描述的三种模式或者介于它们之间。

⑶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的关系:含水率变化规律也就是随着地层中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油井产水率的变化情况。含水上升率则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率变化的幅度。判断一个油藏在某一含水阶段开发效果的好坏,通过评价含水上升率指标是油藏开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的做法是使用相对渗透率曲线求得油藏的含水上升率理论曲线,然后和油藏的实际含水上升率比较,如果实际的含水上升率小于理论含水上升率,则认为油藏开发效果好,反之则认为开发效果不理想。理论含水上升率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油田测得的相渗曲线,使用分流量方程计算含水率。

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使用,将油水相对渗透率

o

w

Kw Ko o Ko w Kw w Kw Qo Qw Qw fw μμμμμ⋅+=

+=+=

11

///

的比值表示为含水饱和度的函数。

Sw b e a Kw

Ko

⋅-⋅= 从而含水率可进一步表示为:bSw

e a o

w fw -⋅⋅+=

μμ11

用含水率对含水饱和度微分得:2)1(Sw b Sw

b e a o

w e b a o

w

Sw fw ⋅-⋅-⋅⋅+⋅⋅⋅=∂∂μμμμ

含水率对含水饱和度微分结果表示的实际意义:当含水饱和度增加1%时,含水率变化的幅度,也就是说采出程度增加1%时含水率变化的幅度,即含水上升率。使用能代表油藏的相渗曲线,根据含水上升率的理论表达式,就可以计算油藏的理论含水率变化曲线。

跃地1块选跃西4井相渗曲线来研究油组的渗流特征。使用琼斯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含水饱和度经验关系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拟合处理,从而得到拟合后的相渗曲线(见图10-19),进一步计算出理论含水和理论含水上升率(图10-20、10-21)。

2、理论模型

根据注水开发油田大量的生产资料统计,含水上升规律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凸型、S型和凹型。高油水粘度比油田的含水和采出程度曲线呈凸型,开采特点为无水采油期短、油井见水早、含水上升快,高含水期是主要的采油期,开发效益相对差;低油水粘度比油藏无水采油期长、油井见水晚、含水上升慢,大部分可采储量在低含水期采出,开发效益较好;油水粘度比介于中间的为S 型曲线(见图10-18)。

⑴凸型曲线模型可用下式表征:

Rt-

+

=

a

b

1

)

ln(

.fwt

其中a、b为系数;

Rt 为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小数; Fwt 为含水率,小数。 ⑵S 型曲线模型可用下式表征: fwt

fwt

b a Rt -+=1ln

.ln

⑶凹型曲线模型可用下式表征: fwt b a Rt ln .ln += 具体的曲线形态见下图10-18

(二)实际变化

特征 1、童宪章图版

分析

3-7-2

于任何一个油

藏,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油水粘度比影响着阶段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含水率和采出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按照童宪章推导出的水驱曲线关系式lg (fw/(1-fw ))=7.5×(R-Rm )+1.69描述的含水率和采出程度的关系是一条大致S 型曲线。 2、水驱系列法

实际上含水率分析可以用水驱系列法,但是由于含水率变化大,只是作为分析用。

根据国内外典型水驱油田分析,采出程度和含水率关系曲线基本上可用五种形式表示,即凸型、凹型、S 型及凸-S 型、S -凹型。共有七个表达式表示,见表8。

表8 水驱系列法线性方程及计算采收率表达式

根据表中给出的七种表达式,利用濮城油田各开发单元实际开发数据进行回归处理。选择相关系数最大,符合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的合理表达式,求出相应的采收率。

3、初期含水率变化分析3-7-3.4.5

对于不能用水驱曲线预测的含水率预测,提供三种预测方法。 ①翁氏logistic 模型预测含水率3-7-3

处于中低含水期的含水预测。

-----(1)

式(1)看出,在半对数坐标上,可以得到ln (1/fw-1)和t 的直线关系,直线的截距为lnC ,直线的斜率等于-a 。 式中:fw —含水率,f ;

t —开发时间, a ; a 、C —预测模型参数。

计算步骤:可通过式(1)通过回归选直线段起始点,计算直线的截距和直线的斜率。依(1)式计算含水率fw 值。 ②俞启泰模型预测含水率3-7-4 预测新油田的含水率。

at c fw

-=-)ln()11l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