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物流师第六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09年物流师第七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九)

09年物流师第七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九)

⼆、针对产品的不同物性⽽采⽤的包装技法 这是针对产品的特殊需要⽽采⽤的包装技术和⽅法。

由于产品特性不同,在流通过程中受到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其物性会发⽣⼈们所不需要的变化,或称变质,有的受潮变质,有的受振动冲击⽽损坏。

所以需要采⽤⼀些特殊的技术和⽅法来保护产品兔受流通环境各因素的作⽤。

因此,此类技术和⽅法也称特殊包装技法。

它所包括的范围极为⼴泛,有缓冲、保鲜、防潮、防锈、脱氧、充⽓、灭菌等。

(-’)防振缓冲包装 防振缓冲包装是将缓冲材料适当地放置在内装物和包装 容器之间,⽤以减轻冲击和振动,保护内装物免受损坏。

常⽤的缓冲包装材料有泡沫塑料、⽊丝、弹簧等。

发泡包装是缓冲包装的较新⽅法,它是通过特制的发泡设备,将能⽣产塑料泡沫的原料直接注⼊内装物与包装容器之间的空隙处,约经⼏⼗秒钟即引起化学反应,进⾏50-200倍的发泡,形成紧裹内装物的泡沫体。

对于⼀些形体复杂或⼩批量的商品最为合适。

(⼆)防潮包装 防潮包装是为了防⽌潮⽓侵⼊包装件,影响内装物质量⽽采取的⼀定防扩措施的包装。

防潮包装设计就是防⽌⽔蒸⽓通过,或将⽔蒸⽓的通过减少⾄最低限度。

⼀定厚度和密度的包装材料,可以阻隔⽔蒸⽓的透⼊,其中⾦属和玻璃的阻隔性,防潮性能较好;纸板结构松驰,阻隔性较差,但若在表⾯徐布防潮材料,就会具有⼀定的防潮性能,塑料薄膜有⼀定的防潮性能,但它多由⽆间隙、均匀连续的孔⽳组成,并在孔隙中扩散造成其透湿特性。

透湿强弱与塑料材料有关,特别是加⼯⼯艺、密度和厚度的不同,其差异性较⼤。

为了提⾼包装的防潮性能,可有⽤涂市法、涂油法、涂蜡法、涂塑法等⽅法。

涂布法,就是在容器内壁和外表加涂各种涂料,如在布袋、塑料编织袋内涂树脂涂料,纸袋内涂沥青等涂油法,如增强⽡楞纸板的防潮能⼒,在其表⾯涂上光油、清漆或⾍胶漆等;涂蜡法,即在⽡楞纸板表⾯涂蜡或楞芯渗蜡;涂塑法,即在纸箱上涂以聚⼄烯醇丁醛(PvB)等。

还有在包装容器内盛放⼲燥剂(如硅胶、泡沸⽯、铝凝胶)等。

助理物流师第六章

助理物流师第六章

一、装卸搬运技术装备 二、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类型
的作用
1.起重机械
1)提高装卸效率,节约劳动力, (1)起重机械的组成
驱动装置 工作机构
减轻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
金属结构
改善劳动条件。
(2)起重机械工作特性
2)缩短作业时间,加速车辆周转, 带有重复循环的性质
加快货物的送达和发出。
经常起动
3)提高装卸质量,保证货物的
1)车站概述 2)车站的分类:共分为六个
等级,即特等站、一、二、 三、四、五等。 3)中间站:主要任务是办理列 车会让、越行和客货运业务。 4)区段站 5)编组站 6)货运站与货场
第三节 物流运输设施设备
一、铁路运输设施设备
1.铁路运输基础设施
(3)通信信号设备 1)信号设备 主要作用——保证列车运行与调车工作的安全和提高铁路通过能力。
第三节 物流运输设施设备
一、铁路运输设施设备 ② 乘务制度和乘务方式
2.铁路机车车辆设运机车
调车机车
乘务制度
包乘制 轮乘制
外段驻班制 乘务方式 立即折返制
第一节 物流技术概述
一、物流技术的概念
1.物流技术定义
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 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 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2.物流技术特征
(1)综合性 (2)多学科性 (3)独特性
二、物流技术分类
1.物流硬技术
(1)基础设施 (2)载运工具 (3)机械设备 (4)信息设备 (5)材料
1. 物流技术是构筑物流系 统的主要成本因素
2. 物流技术是提高物流系 统效率的主要手段
4.柔性化原则 5.充分利用空间原则
3. 物流技术是反映物流系 统水平的主要标志

物流员考试教材重点:商品运输

物流员考试教材重点:商品运输

物流员考试教材重点:商品运输物流员考试教材重点:商品运输商品运输是指通过动力实现商品在地区之间转移的活动。

它是联结生产和消费、联结城市和乡村的枢纽,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物流员考试教材重点:商品运输,欢迎阅读。

商品运输商品运输是指通过动力实现商品在地区之间转移的活动。

它是联结生产和消费、联结城市和乡村的枢纽,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商品运输不能直接创造物质产品,但它却能创造产品的空间效用。

生产领域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通过运输才能进入流通领域,也只有再经过运输才能进入消费。

因此,可以说,商品运输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加速商品流转、活跃城乡市场物质交流,都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商品运输原则与方法一、运输原则商业部门的商品运输工作,要遵循"及时、安全、经济"的原则,做到加速商品流通,降低商品流通费用,提高货运质量,多快好省地完成商品运输任务。

(一)及时就是要求按照客户需要的时间把商品运往消费地,不失时机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

缩短流通时间的手段是改善交通,实现运输现代化。

但对于商业部门来说,关键是在于车66货物的衔接工作,及时发运商品。

同时做好商业部门之间的委托中转工作,及时把商品转运出去。

(二)准确就是要防止商品发生差错事故,保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把商品准确无误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商业经营的特点是商品品种繁多,规格不一。

一件商品从工厂交货到到达消费者手中,中间要经过不少环节,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差错。

发运商品不仅要件数准确,规格也不能摘借。

因此,准确无误地发运和接运商品,降低差错事故率,是商业运输工作需要认真注意的一个方面。

(三)安全就是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如果商品因运输或装卸不当而失去使用价值,那就成为无用之物。

商品在运输中的安全,一是要注意运输、装卸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等外力的作用,防止商品的破损,二是要防止商品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变化等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商品减量和商品变质。

物流学导论6装卸搬运

物流学导论6装卸搬运
29
6、实现省力化
利用物体本身的重力 缩小垂直位移 减轻搬运阻力 进行劳动动作分析 组织文明装卸
30
六、装卸搬运机具的选择
在物流各个环节,选择装卸搬运机具主 要依据五个条件:
作业性质 作业运动方式 作业速率 作业对象体形及重量 搬运距离
31
32
33
厂房、库房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结构 特点及建筑参数,对装卸次数会产生直 接影响。如厂房、库房选择地上、单层 建筑,有足够的跨度和高度,库门尺寸 与进出库机械设备的外廓尺寸相适应。 装卸运输设备能自由进出,直接在车间 或库房内进行装卸,以减少二次搬运。
19
物流设备的类型与配套,对装卸次数也会产生 影响。如选择灵活机动、适应性强、作业范围 广、既能装卸又能搬运的叉车,配以托盘进行 出入车间和出入库的作业,可减少装卸次数。 又如采用动态电子秤,将电子秤安装在起重机 上,在装卸作业的同时,就完成了检斤作业, 省去了单独的检斤作业环节,从而减少了装卸 作业次数。
21
对于工厂而言,减少装卸次数的途径主要是合 理设计生产工艺流程,从原材料投入到产成品 出来形成流水作业线,增强各车间、各工段、 各环节的生产连续性。对于物流据点而言,主 要是组织一次性作业。所谓一次性作业是指在 收货或发货过程中,从卸车(船)到入库码垛 或从下垛到出库装车,一次连续完成,即货物 不落地无间歇。
13
2、“六不改善法”的物流原则
①不让等——也就是要求通过合理的安排 使得作业人员和作业机械闲置的时间为 零,实现连续的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用。
②不让碰——也就是通过机械化、自动化 设备的利用,使得作业人员在进行各项 物流作业的时候,不直接接触商品,减 轻人员的劳动强度。
14
③不让动——也就是说通过优化仓库内的 物品摆放位置和自动化工具的应用,减 少物品和作业人员移动的距离和次数。

09级物流概论重点

09级物流概论重点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地结合。

2)零担运输:是指托运人一次托运货物量不足3吨。

(主要是公路)3)运输:(长距离空间位移的活动)运输是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

4)多式联运:联运经营者受托运人、收货人或旅客的委托,为委托人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全程运输,以及提供相关运输物流辅助服务的活动。

5)包装: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包装标志的工作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操作活动。

6)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7)装卸搬运: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以改变物品存放状态和位置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8)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的实体流动。

9)废弃物物流: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的流动。

10)供应物流:是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实体的流动。

11)生产物流:是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12)销售物流: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13)供应链管理: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简答题:1)集装箱的优点:1、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

第六章装卸搬运

第六章装卸搬运


(一)物料分类的主要依据
1、物料的可运性。影响可运性的主要因素是物料本身的物理化 学特性,而外界的因素,如工位器具、托盘、货架和搬运设备等 ,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2、物流条件。其中包括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质量保证体系方 面的要求(如精密件的搬运就可能采用一些特殊方法)、生产管 理方面的要求(如生产中的间隙性、周期性、配套性、不均匀性 ),环保要求以及一些特殊要求(如贵重物品的控制)和法律管 制品等。
单件作业依作业环境和工作 条件可以采用

2、集装作业法 托盘作业法
集装箱作业法
框架作业法 集装作业法包括 货捆作业法 滑板作业法 网袋作业法 挂车作业法


A、托盘作业法
托盘作业法是用托盘系列集装工具将货物形成成组货 物单元,以便于采用叉车等设备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 的装卸作业方法。
LK-1111A川字型托盘
第六章 装卸搬运
问题思考


1、什么是装卸搬运?
2、装卸搬运将对物流活动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3、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中的特点是什么?
4、搬运装卸有哪些类型?
5、搬运装卸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
一、什么是装卸搬运?
装卸(1oading and unloading )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
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从运输设备上卸下的活动 。 搬运(handling/carrying)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 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机械法
气力输送法

A、重力法
重力法是利用货物的势能来完成装卸作业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运输,汽车也可利用这种装卸作 业法。重力法装车设备有筒仓、溜槽、隧洞等几类。 B、倾翻法 是将运载工具的载货部分倾翻因而将货物卸出的方法。

物流师商品装卸复习要点(doc 18页)

物流师商品装卸复习要点(doc 18页)

09年物流师第七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包装是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同时也是物流的起点。

包装是把运输、储存、装卸等物流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的重要手段。

包装对保护商品、方便流通、降低物流费用起着重要作用。

物流中的故障多由包装不当引起,因此,进行合理的包装设计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一个途径。

第一节商品包装的含义与功能一、商品包装的令义商品包装可以分为生产领域的包装和流通领域的包装。

一般将生产领域的包装称为销售包装,或称为小包装、内包装;流通领域的包装则称为运输包装,或称为大包装、外包装。

销售包装的结果为销售包装件,销售包装件是销售包装体、商品体通过包装操作结合而成的有机集合整体,其中销售包装体又是材料、造型和装涝组成的有机整体。

运输包装的结果为运输包装件,运输包装件是由运输包装体、销售包装件,通过包装操作结合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运输包装体又是材料、造型、标志组成的有机整体。

商品的销售包装,是指直接同消费者见面,并随同商品一起出售给消费者的包装。

销售包装一般要与商品直接接触,包装体与商品体是在生产中结成一体。

例如化妆品瓶盒、饮料瓶盒等。

销售包装除了能保护商品、方便运输外,还具有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

运输包装是以满足商品的运输、装卸和储存需要为目的的包装。

通常运输包装不随商品卖给顾客。

它一般不与商品直接接触,而是由许多小包装(销售包装)集装而成。

例如烟、酒、化妆品等。

商品先装进小包装,然后集装于包装容器内。

运输包装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中,首先是起保护商品安全的作用:其次是方便运输、装卸搬运和储存,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再次起传达作用,以便于物流管理。

运输包装是商业物流中包装研究的对象。

通常对商品运输包装的含义要从包装技法、包装材料、包装造型、包装标志四个方面来理解:(一)包装技法商品包装技法是指包装操作时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包装技法才能使销售包装件和运输包装体成为一个整体。

包装技法往往与包装设备联系在一起,有时它的完成还需要一些辅助材料和衬垫材料、防潮材料、防锈材料、包扎材料等。

物流师第六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六)

物流师第六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六)

2009年物流师第六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六)(三)日用消费品装卸机械化作业方案l、需要考虑的因素(1)满足日用消费品成批连续装卸的需要。

日用消费品一般重量少、件数多、批量大,选择能连续完成装卸、搬运、堆码作业的装卸方案,以减少辅助作业的人力和时间。

(2)装卸机械的外形应与运输工具相适应。

日用消费品在铁路上多采用棚车一类的运输工具,在选择日用消费品装卸机械时,其外形尺寸与机械自重应与棚车等运输工具的作业相适应。

(3)满足日用消费品种繁多、形状各异的特点。

为提高装卸机械的利用率,能配备多种属具,同时也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作业效率。

(4)要求装卸作业平稳、可靠、安全、操作灵活。

由于日用消费品中有些是伯压易碎的,有些是不能倒置的,有些是伯撞击的,有些又具有腐蚀性等。

因此,装卸机械应能满足上述要求。

2、日用消费品装卸机械类型的选择(1)叉车主要用于堆放、卸货作业和搬送、移送作业。

是应用最广泛的装卸机械。

叉车的种类,按构造形式可分为平衡重量式叉车、前移式叉车和侧面叉式叉车。

平衡重量式叉车在场所,作业方面有通用性的特长;前移式叉车有在室内使用的特长;侧面叉式叉车,有叉运长尺寸商品的特长。

(2)输送机输送机适宜于搬运距离较长的场所使用,但在作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方面都不如叉车,输送机本身不能解决商品的装卸问题,它必须与其它机械(如装车机、卸车机等)配合使用,才能提高其机械化作业水平。

用于日用商品搬运作业的输送机主要有滚柱式输送机、链板输送机和平型狡带输送机。

输送机的结构型式取决于商品的形状、重量及工作路线。

对于箱装、袋装或无包装商品,可采用滚柱式输送机。

链板输送机比较坚固,能承受冲击载荷、输送机可以有较大的倾斜角度。

但与功率相同的胶带输送机相比,其自重量大,且工作速度低。

根据货运量的大小及具体条件的不同,输送机可单个使用,也可由几种不同型式的输送机组合使用。

(3)巷道式或桥式堆垛起重机主要用于货架--托盘系统储存单元化商品的仓库中商品的存取。

现代物流学(装卸搬运)

现代物流学(装卸搬运)
装卸 搬运
目录
壹、概念综述 贰、功能特点 叁、分类指标 肆、作业形式 伍、装卸器械 陆、合理作业
概念综述
目录
装卸

搬运
装卸搬运
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1 装卸的概念
装卸
装卸(loading and unloading)是指物品在指定地 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的过程。商品装卸是 随着商品运输和储存而附带发生的作业。
商品装卸作业本身并不能产生新的价值和新的效用。 商品装卸作业一般是伴随商品运输和
商品储存而发生的,是现代物流的节点。
1.2 搬运的概念
搬运
搬运(Handling/Carring)是在同一场所内(通常指 在某一个物流节点,如仓库、车站或码头等),以对物品 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1.3 装卸搬运
浮式起重机
悬臂起重机
装 载 机
堆取料机







挖掘机

合理作业
合理化原则 消除无效性
提高灵活性

实现省力化
推广机械化
利用组合化
全面规范化
保障安全性
6.1 合理化原则(1)
提高装卸搬运活性 利用重力
利用装卸机械 物流的畅通
消除无效作业 推进集装化
总体物流合理化
6.1 合理化原则(2)
不让写
门楣
端门 门槛
集装箱作业法
底梁
1、集装箱作业法 2、托盘作业法 3、货捆作业法 4、滑板作业法 5、框架作业法
侧门
6、网袋作业法 7、挂车作业法
3.4 按装卸机器分类
吊上吊下式:利用起重机械从货物上部吊起,垂直移动实现装卸。

现代物流学第6章装卸搬运

现代物流学第6章装卸搬运

10.12.2020
4
可编辑ppt
装卸搬运的作用: 装卸搬运是物流各阶段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 装卸搬运(换装)连接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使多式联 运得以实现。 在许多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装卸搬运已经成为生产 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系统。 装卸搬运的意义: 加速车船周转,提高港、站、库的利用效率; 加速货物送达,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减少货物破损,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 总之,改善装卸搬运作业能显著提高物流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6.3.1 散装物品的装卸与搬运
散装材料由于其零散性,一般使用泵、铲、传送带等或 利用物体重力进行装卸。为了进一步的销售和运输,必须确 定在物流系统的某一环节将散装材料装入较小的容器内。有 时相同的货物其中有一部分袋装,另一部分散装。
6.1 Summary of Loading & Unloading and Handling
6.1.1 装卸搬运的意义和作用
完成装卸搬运应具备的条件: 劳动力:装卸职工。包括机械化自动设备的操作、 控制和管理人员 搬运设备(工具)与设施(车、船、场、库等) 工艺(作业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 作业保障系统
合理化、系统的整体优化
15
可编辑ppt
6.2.3 装卸搬运合理化
防止无效装卸
减少装卸次数、消除多余包装、去除无效物质。
充分利用重力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系数 缩短搬运距离
10.12.2020
16
可编辑ppt
6.3 散装和特种物品的装卸与搬运
6.3 Loading & Unloading and Handling of Special or Bulk Goods

现代物流学第6章装卸搬运

现代物流学第6章装卸搬运

6.4.1 集装箱进行装卸的前提条件
1、装卸集装箱时所使用的工具均处于良好状态。
2、集装箱上的箱门、盖板、锁件、可移动件、可折叠件、 可拆卸件及其他活动件等均应在作业前固定好。
3、集装箱内所装货物均符合装载的规定,其数量不得超 过最大的容许载重。
4、集装箱内货物载荷应均布于箱底上,对于集中载荷, 需用衬垫将载荷分散,不使集装箱的任何部分因受力过大而 损坏箱体。
6.3.1 散装物品的装卸与搬运
散装材料由于其零散性,一般使用泵、铲、传送带等或 利用物体重力进行装卸。为了进一步的销售和运输,必须确 定在物流系统的某一环节将散装材料装入较小的容器内。有 时相同的货物其中有一部分袋装,另一部分散装。 不同的散装货物有着不同的装卸特点,装卸设备的结构 也不同。若使用风动设备或泥浆喷射系统进行装卸,还需将 散装材料的颗粒研成统一大小的粉末。
2019/1/25
现代物流学
6.1.4 装卸搬运机械
1、叉车(forklift truck):又称铲车、叉式举货车,
是物流领域最常用的装卸搬运机具。
2-3.5吨H系列内燃叉车
2019/1/25
高空堆剁叉车
高位拣选叉车
8
现代物流学
2、吊车(crane):是从物品上部通过吊钩吊装
吊卸的一类起重机械的总称。
15
现代物流学
6.2.3 装卸搬运合理化
防止无效装卸
减少装卸次数、消除多余包装、去除无效物质。
充分利用重力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系数
缩短搬运距离
2019/1/25
16
现代物流学
6.3 散装和特种物品的装卸与搬运

2009年物流师考试大纲解读

2009年物流师考试大纲解读

2009年物流师考试大纲解读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第一节物流概论物流与流通,物流与生产重点掌握注意论述题物流分类,企业物流结构理解合理途径掌握P12 注意简答题第二节物流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物流科学的产生’物流科学的发展过程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特点掌握P19注意多选和简答物流科学的性质一般了解第三节我国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一般了解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系统与系统工程一般了解物流系统概念,功能及其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理解物流系统模式,物流系统设计要素掌握注意多选物流系统化的目标掌握第二节物流系统的构成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合理化的途径理解仓库的功能,仓储合理化掌握P46装卸搬运的概念,意义,装卸搬运作业的合理化原则掌握P48-50包装的概念及其在物流中的作用,包装合理化理解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理解配送的概念及特点,配送的种类重点掌握P57注意简答题型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理解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理解物流信息的组成与分类掌握P63新增加考点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结构理解第三节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作用,特点重点掌握注意“作用”物流系统分析方法理解第三章物流服务与物流质量管理第一节物流服务管理物流服务的内涵,物流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以考过) 掌握物流服务的特性及对企业竞争的重要性 P83 掌握确定物流服务水准的步骤理解企业物流服务与产品生命周掌握物流增值服务的概念及内容理解第二节物流质量管理物流质量的内容,企业物流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方法理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理解第四章物流成本管理第一节物流成本管理概述物流成本概念与含义,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p98 (注意公式) 掌握第二节流成本相关理论物流成本冰山说,"黑大陆"学说,"第三利润源" 理解物流成本交替损益概念及内容 P103(判断和简答)掌握第三节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系统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p106(论述和简答)物流成本的综合管理与控制掌握第四节物流成本的内容及其核算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的物流构成理解物流成本的核算目的,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理解第五节物流作业成本分析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以考)和基本步骤(简答 ) 掌物流作业的定义与分析,作业成本法的实施理解第五章物流技术及其装备第一节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概述物流技术及其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原则重点掌握p129 简答和论述第二节装卸搬运技术装备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的作用,类型和应用特点理解起重机械,运输机械,工业搬运车辆的类型一般了解叉车的特点,类型理解第三节仓储技术与装备仓储技术装备分类与特点,货架的作用与种类理解堆垛起重机的类型与工作特点理解自动分拣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基本技术要求 ,分拣机的类型理解自动仓储系统的概念与分类理解自动仓储系统的优点与发展趋势 (新增考点) 159 掌握第四节集装单元化技术及其装备集装单元化的概念,特点与原则 P161 掌握集装箱的概念和分类,托盘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理解第五节包装技术与装备包装的功能与分类,包装技术装备的作用理解第六章第三方物流第一节第三方物流概述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特征理解第三方物流兴起,第三方物流的意义掌握第三方物流者的核心能力理解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P184 掌握第二节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向理解第四节第四方物流概述第四方物流的定义及特征,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比较理解第七章物流标准化第一节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的含义,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掌握P195 注意简答物流标准的种类理解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掌握 P198 注意简答第二节物流标准化的方法物流标准化的形式理解物流标准的基本思路掌握P200 注意简答和选择物流标准化的方法一般了解第三节物流标准化内容物流标准体系表理解物流设施标准,物流信息标准理解第四节国内外物流标准化建设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理解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及作用掌握P215 注意简答题第八章供应链管理第一节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的定义,特征理解供应链的结构模型理解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以考)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理解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与主要内容掌握P225注意简答[物流管理]部分第一章采购管理第一节采购决策采购的含义.采购模式,采购管理目标理解采购品种战略决策理解供应商战略决策,采购成本比较法掌握(新增考点采购方式方案决策理解第二节采购组织管理采购组织结构类一般了解采购进货方式掌握新增考点P22采购进货策略选择的基本原则掌握(次题在06、07年上半年都出现)第三节采购合同管理物品采购合同的构成,条款理解采购合同管理基础工作,合同执行的绩效考评理解第二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第一节仓储管理仓储管理目标,仓储系统的构成掌握仓储空间规划理解货位管理中的储存策略和货位分配原则(新增考点) P38 掌仓储质量管理理解仓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原则掌握 P47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掌握第二节库存控制库存作用与弊端,库存控制的任务,影响库存水平的因素理解合理库存量的确定,库存分类管理掌握定量定货法和定期定货法的计算方法,优缺点,适用范围掌握P77第三章配送管理第一节 pei送控制配送需求计划理解配送流程的优化,配送方案的制定理解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掌握P87选择和判断第二节配送中心运营配送中心的概念理解配送中心的作用,基本类别重点掌握(注意论述)陪送中心的主要功能及(07年上以考) 掌握配送中心的经营定位,配送中心的基本操作理解第三节配送中心管理陪送中心要素管理,陪送中心管理内容掌握P109陪送中心绩效管理理解第四节陪送中心规划与发展陪送中心规划原则理解陪送中心的布局规划,陪送中心的发展策略理解第五节陪送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陪送技术的应用现状掌握陪送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第六节陪送模式的发展趋势共同陪送的概念 ,类型掌握P131库陪送的概念运行及考虑的问题理解第四章运输管理第一节运输组织与运输方案的制订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理解综合运输系统的构建,国际多式联运(以考) 掌握需注意特征运输成本的构成,运价的构成,运输定价的原则掌握多选运输计划的作用和内容理解运输计划编制的原则掌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物流概论复习重点(09级)

物流概论复习重点(09级)

⏹MRP/ERP推动: 信息集成⏹MRP:产-供-销部门物料信息的集成。

既不出现短缺, 又不积压库存。

⏹MRP II: 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的集成。

“财务帐”与“实物帐”同步生成。

ERP: 客户、供应商、制造商信息的集成。

英文缩写•物料需求规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制造资源规划——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II•企业资源规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MRP⏹一种在对一个企业物料进行有效的计划安排的基础上, 以达到最小的库存和高效率的工厂作业为目的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物料管理:MRP系统要正确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 特别是相关需求物料的数量和时间, 首先要使系统能够知道企业所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

产品结构列出构成成品或装配件的所有部件、组件、零件等的组成、装配关系和数量要求。

它是MRP产品拆零的基础。

MRP工作原理什么是VMIVMI是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的缩写, 可以译为“供应商管理库存”;2.VMI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传统的库存管理和VMI模式的比较仓储管理概述仓储管理是指在仓库管理活动中, 运用先进的管理原理和科学的方法, 对仓储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 充分利用仓储资源, 以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降低仓储管理成本, 提高仓储经营效益。

仓储管理的意义1.是保持商品原有使用价值和合理使用物资的重要手段。

手段:加强对物资的养护, 搞好仓储经营活动、以保护好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的物资的使用价值。

大学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标准课件 之 6 装卸与搬运

大学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标准课件 之 6 装卸与搬运

千斤顶 手板葫芦 手拉葫芦 电动葫芦
悬挂梁式起重机 通用桥式起重机 龙门起重机
门座起重机
港口门座起重机 水上门座起重机 船台(坞)起重机 安装门座起重机 多用途门座起重机
桥式类起重机 起重机
装卸桥
轮胎龙门起重机 轨道龙门起重机 抓斗装卸桥 集装箱装卸桥 多用途装卸桥 甲板起重机 固定旋转臂式起重机
绳索起重机 桅杆起重机 臂架类起重机
物流学概论
19
第二节 装卸搬运机械 – 分类(10)
2.1 装卸搬运机械分类 1.装卸搬运车辆的分类
装卸搬运车辆按照作业方式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固定平台搬运车、 牵引车和起升车辆。具体分类,如图5-2所示。 平衡重式叉车 按装卸搬运车辆所使用的动力进行分类,可分为电动式和内燃式。 前移式叉车 插腿式叉车 固定平台搬运车 托盘堆垛车 侧面式叉车 牵引车 侧向堆垛叉车 三向堆垛叉车 堆垛用起升车辆 搬运车辆 伸缩臂式叉车 托盘搬运车 非堆垛跨车 托盘搬运车 起升车辆 非堆垛跨车 非堆垛用起升车辆
流动起重机
门座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 轮胎起重机
履带起重机
浮式起重机 图5-1起重机械的类型
物流学概论
堆垛类起重机升降机
12
第二节 装卸搬运机械 – 分类(4) 2.1装卸搬运机械分类
1.起重机械的基本性能参数 ①起重量 ②起升高度 ③工作速度 ④跨度和幅度 ⑤外形尺寸 ⑥自重 ⑦工作制度
物流学概论
2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动搬运车
物流学概论
27
第二节 装卸搬运机械 - 主要的装卸搬运机械(4)
2.2 主要的装卸搬运机械
(一)自动导引搬运车的分类 1.按照导引方式不同,可分为 :固定路径导引、自 由路径导引等。 2.按照运行方式不同,可分为:向前运行、前后运 行、万向运行。 3.按照充电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交换电池式和自 动充电式。 4.按照转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前轮转向、差速 转向和独立多轮转向。

第六章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六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六章复习和反思问题的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物流运输系统答:物流运输系统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2.运载工具答:运载工具的功能在于容纳与保护被运送的人和货。

3.进入答:通路是在运输网络中,连接运输始发地、到达地,供运输工具安全、便捷运行的线路。

4.车站答:场站是指运输工具出发、经过和达到的地点,为运输工具到发停留,客货集散装卸,售票待运服务,运输工具维修、管理、驾驶及服务人员休息,以及运输过程中转连接等之场所。

5.权力答:古老的运载工具动力都是自然的,如人力、兽力、风力等,现代的动力则都是人造的,如蒸汽机、核能发动机等,利用空气、煤、核燃料等能源之燃烧运转作用,产生推动运载工具所需之动力。

6.通信应答:通信设备的作用是运营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真实地掌握运输服务的进展情况,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确保运输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7.经营机构答:商业组织单位。

良好的管理和组织必须是具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合理的分工、灵活的调度指挥等条件的业务组织单位。

8.物流运输线路影响因素答:一般来说,运输方式的选择受五个因素的影响:运输物流类型、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

二、选择题((1-4单选,5-8多选))1()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a、运输B.配送C.仓储D.搬运2.()是指货车在完成一个工作量的周转过程中平均花费的时间。

a、卡车周转时间B.平均货运距离C.货运周转率D.货运量3.()主要指运输线路进行运作所需的设备支出,包括软硬件费用,主要有运输工具、线路维护、装卸机械、信息管理系统。

a、固定成本B.运营成本C.运营成本D.设备成本4.()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短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源成本,将产品从初始地转移到规定地点。

物流管理课件第六章 装卸搬运教学材料

物流管理课件第六章  装卸搬运教学材料
第六章 装卸搬运
2020/8/5
物流管理
一、 装卸搬运的定义及其作业
1、定义 – 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以改变物品的存放状态 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物流作业。
2、 作业内容 – 装卸——将物品装上运输机具或由运输机具卸下。
– 搬运——使物品在较短的距离内移动。一般是在同一场 所内进行。
3、装卸搬运的主要作用:衔接物流各环节。
4、装卸搬运的意义:
影响物流效率和物流质量;影响安全性;影响物流成本。
2020/8/5
物流管理
二、 装卸搬运作业的分类
• 根据方法手段划分:人工与机械装卸搬运。 • 按使用工具划分:货车、货物列车、船只、飞机等。 • 按场所划分:集散、车站、仓库、港湾、工厂内等装卸。 • 按作业特点划分
– 堆垛拆垛装卸搬运 – 分拣配货装卸搬运 • 按货物本身划分 – 空盘个别搬运 – 单元搬运 – 散货搬运
2020/8/5
物流管理
四、 装卸搬运设备
1、 起重机械类
• 设备名称:
– 较小起重设备:葫芦、绞车
– 升降机:电梯、升降机
– 起重机: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式类型起重机、臂式类 型起重机、梁式类型起重机
• 特点
– 间歇动作
– 重复循环
– 短时载荷
– 升降运动
2020/8/5
物流管理
四、 装卸搬运设备
3
于运动着的传送带上
4
2020/8/5
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理
作业
• 1、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有哪些?
2020/8/5
物流管理
2020/8/5
物流管理
五、 装卸搬运合理化
不要做多余的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

09年物流师第六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

09年物流师第六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

09年物流师第六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装卸是随着运输和储存活动的进行而发生的一种辅助作业。

因为运输可以产生空间效应,储存可以产生时间效应,而装卸本身并不产生任何价值。

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要进行多次装卸,因此,装卸的合理化对物流合理化是非常重要的。

实现装卸作业的机械化、集装化和散装化,是改善装卸作业的主要途径第一节装卸作业功能分析一、装卸的概念是指各种运输工具,如汽车、铁路货车、船舶等装载商品的装卸和搬运,或在仓库内保管商品的出入库,库内搬运,以及和上述有关对商品进行处理的操作等而言。

一般来说,可将装卸作业分解为装卸、搬运、入库、出库、分拣和备运等项工作,以及与这些作业有关的附属作业。

"装卸",是将商品装入运输工具,或从运输工具上卸下的总称。

对于集装箱而言,也可把物品装入集装箱称为装箱,而把从集装箱内取出物品叫拆箱。

"搬运",是指在比较短的距离内将物品移动。

"装卸"与"搬运"的主要区别是:"装卸"是指在商品空间上发生的以垂直方向为主的位移,而"搬运"则是指商品在区域内所发生的短距离,以水平方向为主的位移。

由于商品在空间上发生绝对的位移或发生绝对的水平位移的情况是不多的,多数情况则是两者的复合运动,有时以垂直位移为主即"装卸",有时以水平位移为主即"搬运"."入库",是指将物品移至保管设施的固定设备所指定的场所,按规定的位置和形态,准码商品的作业。

"出库",是从保管地点,将物品取出。

"分拣",是按物品的种类l发送方向和顾客需求,将物品分类。

"备运",是指为出库的物品做好准备,使之能立即装于运输工具的作业。

商品的装卸贯穿于商品实体运动的全过程。

无论是商品的运输、储存、保管,还是商品的配送、包装俄流通加工都伴随着装卸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物流师第六章商品装卸复习重点装卸是随着运输和储存活动的进行而发生的一种辅助作业。

因为运输可以产生空间效应,储存可以产生时间效应,而装卸本身并不产生任何价值。

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要进行多次装卸,因此,装卸的合理化对物流合理化是非常重要的。

实现装卸作业的机械化、集装化和散装化,是改善
装卸作业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装卸作业功能分析
一、装卸的概念
是指各种运输工具,如汽车、铁路货车、船舶等装载商品的装卸和搬运,或在仓库内保管商品的出入库,库内搬运,以及和上述有关对商品进行处理的操作等而言。

一般来说,可将装卸作业分解为装卸、搬运、入库、出库、分拣和备运等项工作,以及与这些作业有关的附属作业。

"装卸",是将商品装入运输工具,或从运输工具上卸下的总称。

对于集装箱而言,也可把物品装入集装箱称为装箱,而把从集装箱内取出物品叫拆箱。

"搬运",是指在比较短的距离内将物品移动。

"装卸"与
"搬运"的主要区别是:"装卸"是指在商品空间上发生的以垂直方向为主的位移,而"搬运"则是指商品在区域内所发生的短距离,以水平方向为主的位移。

由于商品在空间上发生绝对
的位移或发生绝对的水平位移的情况是不多的,多数情况则是两者的复合运动,有时以垂直位移为主即"装卸",有时以水平位移为主即"搬运"."入库",是指将物品移至保管设施的固定设备所指定的场所,按规定的位置和形态,准码商品的作业。

"出库",是从保管地点,将物品取出。

"分拣",是按物品的种类l发送方向和顾客需求,将物品分类。

"备运",是指为出库的物品做好准备,使之能立即装于运输工具的作业。

商品的装卸贯穿于商品实体运动的全过程。

无论是商品的运输、储存、保管,还是商品的配送、包装俄流通加工都伴随着装卸作业。

在整个物流活动中,装卸搬运所占的比重很大。

因此,装卸效率的高低、装卸质量的好坏、装卸成本的大小,都与整个物流活动关系密切。

可以说,装卸合理化也是物流合理
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改善装卸作业是加速车船周转、加快商品运达速度,减少资金占用,简化包装、减少货损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物流总体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装卸的种类
(一)按商品形态的种类分
1、按设施分
(1)自用物流设施装卸在工厂、自用仓库、配送中心等商品的发货、进货设施场所中装卸搬运。

(2)公用物流设施装卸是在车站、港口、机场、仓库的装卸,分别叫车站装卸、港湾装卸、航空港装卸,仓库装卸等。

2、按运输设备分类分:卡车装卸、货车装卸、船装卸、飞机装卸等。

3、按商品形态分
(1)单个物品装卸
是以箱、袋等包装形态名称的商品装卸或者是长、大、笨、重商品的装卸。

(2)集装商品装卸
是为了装卸托盘、集装箱等集装商品而使用的设备名或冠以集合包装等名称的装卸。

(3)散装商品装卸
即对块状、粒状、粉末状或液体等物品直接向运输设备、商品装运设备或储存设备的装取与出入库的装卸。

4、按装卸机械分:传送带装卸、吊车装卸、叉车装卸、各种装载机装卸等。

(二)按装卸作业的种类分
装卸可分为与运输设备对应的"装进、卸下装卸"和与储存保管设施的"入库、出库装卸"两大类。

而这两类装卸分别伴随有商品的"堆码、
拆垛"、"分拣、配货"、"搬送、移送"三类基本的装卸作业,这些作业由于动作和装卸机械的不同,随之出现了不同的作业方法。

1、堆放作业
是把商品从预先放置的场所,移动到卡车之类的商品运输设备或仓库之类固定的设备的指定位置,再按要求的位置和形态放置商品的作业。

2、拆垛作业
是堆垛作业的逆向作业。

3、分拣作业
是在堆垛、拆垛作业的前后或在配送作业之前发生的作业,把商品按品种、出入先后、货流分类(分拣分类),再分别放到规定位置的作业。

4、配货作业
是向卡车等运输设备装货作业前和从仓库等保管设施出库装卸前发生的作业,是把商品从所定的位置,按品种、下一步作业种类、发货对象分类(配货分类)所进行的拆垛、堆放作业。

这一作业又分成把分拣作业拣出的,按规定分类集中起来的作业和以一定批量移动到一端的分拣场所,分别送到指定位置的作业两类。

5、搬送作业
是为了进行上述各项作业而发生的、以这些作业为主要目的的移动作业。

搬送包括水平、重直、料行报送以及几种组合的搬送。

6、移送作业
是用传送带对商品进行运送的作业。

三、装卸作业特点
1、作业对象复杂。

在物流过程中的商品品种繁多,其形态、形状、体积、重量、性质、包装等各不相同,而且车辆的类型、托运方式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选用装卸设备、作业方式时都必须适应商品品种多变的特点。

2、作业不均衡。

商品运输的到发时间不定,且批量大小不等,而且各运输仓储部门收发商品的时间经常变化,因而造成装卸作业在时间上不连续,在作业量上表现为时忙时闲。

因此,必须加强货运、中转、储存、装卸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装卸机械的使用效率。

3、作业地点分散。

在物流过程中,各车站、码头,各物流中心、仓库等都可能发生装卸作业,这给装卸机械化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合理组织物流,尽量使装卸机械集中化,才能充分利用装卸机械。

4、作业时间要求。

为了使物流顺利进行,各环节的装卸作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