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耳鼻喉科学解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为下、中、上鼻甲,其大小依次缩小约1/3, 前端位置依次后移约1/3。
2) 鼻道—每一个鼻甲的外下方与鼻腔外侧壁形 成的间隙称为下、中、上鼻道。
下鼻甲与下鼻道
1) 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 为一单独呈水平卷曲的薄骨,附着于鼻 腔外侧壁的下方,其后端距离咽鼓管咽 口仅1.0-1.5厘米。当下鼻甲肿胀、肥大 可直接影响咽鼓管的功能,导致耳鸣、听 力下降等。
3) 鼻腔粘膜下有丰富的静脉构成海绵状组织, 如有病理改变,粘膜可较正常增厚4~6倍。
4) 粘膜下还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
Little’ area
动脉丛 筛前动脉—中隔支 筛后动脉—中隔支 蝶腭动脉—中隔支 上唇动脉—中隔支 腭大动脉
三、鼻窦 Accessory nasal sinuses
为鼻腔周围骨内的含气空腔,鼻窦左右对称,
1) 额骨鼻突 2) 鼻骨(左右各一) 3) 上颌骨额突 4) 腭突
2. 软骨支架的构成
1) 鼻外侧软骨
2) 鼻中隔软骨 大翼软骨
3) 鼻翼软骨 小翼软骨 籽状软骨
外鼻的皮肤
软骨部皮肤 较厚,与皮下组织粘连 较紧,附有毛囊,皮脂腺,汗腺,易发 生痤疮。
骨部皮肤
薄而松弛
外鼻的静脉
1. 外鼻静脉回流: 外鼻V 内眦V 面V
优选耳鼻喉科学解剖
鼻的应用解剖
鼻的构成: 外鼻、鼻腔、鼻窦
一、外鼻
❖ 外鼻的表面标志 ❖ 外鼻的 支架 ❖ 外鼻的皮肤 ❖ 外鼻的静脉回流
外鼻的表面标志
1) 鼻根 2) 鼻梁 3) 鼻尖 4) 鼻背 5) 鼻翼 6) 鼻底 7) 鼻小柱 8) 前鼻孔 9) 鼻唇沟
外鼻的支架
1. 骨性支架的构成
前壁—薄且凹陷,称尖牙窝,上方有眶下孔。 后外壁—与翼腭窝、颞下窝相邻。 内侧壁—鼻腔外侧壁的下方,开口中鼻道。 上壁——眶底。 底壁——牙槽突,与第2双尖牙、第1、2磨牙
关系密切。
筛窦 Ethmoid sinus
位于鼻腔外上方的筛骨内,呈蜂房状。 在四组鼻窦中解剖关系最复杂,变异最 多,与毗邻关系最密切。依其窦口所在 部位,由中鼻甲基板将筛窦分为前组和 后组。气房4~30个不等。
两侧鼻翼所包绕的内侧部分,覆有皮肤, 长有鼻毛,有毛囊,皮脂腺,汗腺,感 染时易产生疖肿。
前界:前鼻孔 后界:鼻内孔—又称为鼻阈 (鼻翼内侧
弧行的隆起。
固有鼻腔 Nasal fossa proper
前界: 鼻内孔(鼻阈) 后界:后鼻孔 有内、外、顶、底 四个壁 覆盖粘膜
内侧壁—鼻中隔 Nasal septum
颈内V
眼上V 眼下V
翼V丛 海绵窦
2. 外鼻静脉的特点:无静脉瓣
二、鼻腔 Nasal cavity
鼻腔为一前后相通的狭长腔隙,由鼻中 隔分为左右两鼻腔,经后鼻孔与鼻咽部 相通。每侧鼻腔可分为两部分:
鼻前庭 nasal vestibule 固有鼻腔 nasal fossa proper
鼻前庭
共4对,各窦有自然开口与鼻腔相通。
根据各窦的位置、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
1. 额窦
源自文库
2. 上颌窦
前组鼻窦 开口中鼻道
3. 筛窦— 前组筛窦
后组筛窦
4. 蝶窦
后组鼻窦 开口上鼻道
各组鼻窦的解剖部位
上颌窦 Maxillary sinus
上颌窦居于上颌骨体内,是鼻窦中最大的一对, 容积2~30ml 左右,平均13ml,有5个壁。
2) 下鼻道(inferior meatus) 下鼻甲与鼻腔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下鼻道外 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是上颌 窦的穿刺部位。 鼻泪管的开口也在下鼻道。
中鼻甲与中鼻道
1) 中鼻甲(middle turbinate)—是筛窦内侧壁的 标志,也是手术的重要标志,分前后两部分:
前端(垂直部)—附着于筛窦顶壁和筛骨水 平板的交界处的前颅底骨。 后端(水平部)—向后延伸,转向外侧,附 着在鼻腔外侧壁的后部。
底壁—鼻底,即硬腭的鼻腔面
后鼻孔 Posterior nare
由 蝶骨体(上部) 蝶骨翼突内侧板(外) 腭骨水平部后缘(底) 犁骨后缘(内,——左右后鼻孔分界)
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
鼻腔粘膜
1) 嗅区粘膜—分布在成人上鼻甲和相对应的鼻 中隔以上的粘膜区域。含有嗅腺和嗅细胞。
2) 呼吸区粘膜—大部分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粘膜表面有微绒毛及纤毛,粘膜下富含粘液 腺、浆液腺,粘膜表面的粘液形成粘液毯随 纤毛向鼻腔后方移动。
鼻中隔软骨 构成 筛骨垂直板
犁骨
2) Little’ area (利特尔区)
在鼻中隔最前下方的粘摸下血管密集,分别 由颈内、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动脉丛, 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故又称“易出血区”。
外侧壁
骨性构成 上颌骨 泪骨 下鼻甲骨 筛骨 蝶骨翼突 腭骨垂直板
鼻甲与鼻道
鼻腔外侧壁 1) 鼻甲—从下而上 有三个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
2) 中鼻甲基板—中鼻甲的后附着部从前上向后 下倾斜的冠状位,将筛窦分为前后两组。
3) 中鼻甲常见的变异 中鼻甲气化 中鼻甲反向弯曲
4) 嗅沟(嗅裂)olfactory sulcus —中鼻甲游离缘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
5) 总鼻道common meatus — 中鼻甲游离缘以下的鼻甲与鼻中隔
之间的间隙。
6) 中鼻道—外侧壁有两个隆起 前下—钩突(弧行嵴状隆起) 后上—筛泡(筛窦的一部分)
7) 半月裂孔—为钩突和筛泡两者之间的半月形 裂隙 。
8) 筛漏斗—半月裂孔向外上及前下扩大形成。 9) 鼻道窦口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 钩突、筛泡、半月裂孔、筛漏斗,以及额窦、 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如果此区域发 生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将直接影响鼻窦的通 气引流,导致鼻窦炎。
上鼻甲和上鼻道
1) 上鼻甲(superior turbinate) —最小的(有时存在最上鼻甲)
2) 蝶筛隐窝—位于上鼻甲后端的后上方, 是蝶窦开口所在。
3) 上鼻道(superior meatus) —位于上鼻甲的外上方,有后组筛窦的 开口。
顶壁—狭长,呈穹隆状
前段—倾斜上升,由鼻骨和额骨鼻突构成 中段—水平,由筛骨水平板构成,薄且脆 后段—倾斜向下,蝶窦的前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