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捷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一、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中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设法向课外延伸拓展。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课文内容为契机,逐步向课外延伸发展。比如在教完《草船借箭》后,我随机向学生们推荐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教完《蟋蟀的住宅》时向学生提供《昆虫记》这本书。总之与课文有联系的同一内容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作品尽量推荐给学生,层层撩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上完童话课文后我把《安徒生童话集》这本书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规定的的时间里阅读,并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在家里练习讲述给爸爸妈妈

听。熟练后我再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比赛。在此项活动中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都纷纷作了精心的准备,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又比如在教完《武松打虎》一文后,我又向学生们推荐了《水浒传》一书,班上的一些男同学兴趣浓厚,还出现了好几个“水浒”迷。这样根据课堂上学的内容,向学生们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课外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二、抓住文中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教材中常有一些课文描写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抓住课文最后一句“电文下是一张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我让学生反复读了这篇课文后,便让学生展开想象,想想主席在提笔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前都想了些什么,他又是怀着如何悲痛的心情写下这句诗的,写完后他又是怎样彻夜未眠,泪湿枕巾的。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通过练习说,练习写,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这样在自由的空间里,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开放课文内容,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教材,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们在学完《蚕姑娘》一文后,对蚕一生奇妙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提出一个问题:“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生物一生的成长过程也有如此奇妙的变化呢?”学生们立刻就讨论开了,但更多的学生紧锁眉头。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不知道。于是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回家查找资料或者向家长请教这一问题的答案,第二天交流。到了第二天,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有的学生说:“蝴蝶的一生也有奇妙的变化。蝴蝶小的时候是毛毛虫,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成蛹。再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从蛹里飞出各种各样的蝴蝶。” 有的学生说:“青蛙的成长也很奇妙。小时候是蝌蚪,全身乌黑,大脑袋,小身体。过几天后便会长出后腿,接着会长出前腿,渐渐地尾巴也没有了。最后才变成了大肚皮、鼓眼睛的全身披着绿袍的大青蛙,为庄稼消灭害虫,成了庄稼的卫士。”他刚一说完,其他学生都笑了。我问他为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人一开始是猿猴,后来才变成我们这样的。”我及时帮他纠正了错误。虽然他的理解不够正确,但我还是表扬了他。这足以说明他动脑筋去思

考了,而且还了解到了人的发展演变的大概过程,这种求知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啊!通过这次小小的交流会,我深切感受到,仅仅教给学生书本中的知识是不成功的,也是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在教学实践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去使用教材,才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只有开放教学的模式,不拘泥于教材,才能使学生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只有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辐射到各科知识的层面,以教材为纽带,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殿堂;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