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教材 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挖掘教材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最佳的教学成果。教师在注重务本求实、扎实有效、目标明确、预设生成、整合资源等原则的同时,更应回归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研究它的功能和价值,有效的“用教材教”。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兴趣自主合作探究
有效课堂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从原则上来讲,我认为教师应当注重务本求实、扎实有效、目标明确、预设生成、整合资源几个方面入手。把握这些原则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还是应回归教材--“用教材教”,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研究它的功能和价值,有效的“用教材教”。具体落实的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展示生物学的新进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1世纪人类进入生物科学技术时代,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这门学科有更多的了解,认同学习生物知识的必要性,进一步学习生物学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生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这样就需要发展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学习生物学,那么结果肯定是事半功倍。怎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可以利用教材设置,展示生物学日新月异的发展。
人教版教材设置“科学前沿”“科学技术社会”等拓展性阅读栏目,集中反映生物学的新进展以及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学习dna的多样性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先安排学生阅读“科学?技术?社会”栏目里的“dna指纹技术”,通过阅读理解,同学们对dna指纹技术在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刑侦领域的应用深感好奇,这时我们教师适时的提问引导,他们能很快理解dna多样性与特异性的概念,且能明白其多样性的原因,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效率很高。
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和总结
生物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实质上是自然科学家求真、求实的过程,它记录着生物学家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知识本身的内涵更丰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展示。我们目前采用的人教版教材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尽量利用教材的安排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认知、能力、情感等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例如,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故《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材就是以人类认识基因的过程为线索展开。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提出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利用“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遗传现象;简介孟德尔发现遗产规律的过程。利用教材设置的模拟实验,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理解雌、雄
配子随机结合的关系,进而理解生物在有性生殖时,由于遗传因子分离以及受精作用,结果导致一对性状的遗传结果,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教材关于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写法,体现了“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思路,引领学生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数学模型法。其中发现问题的环节,应突出孟德尔运用的数学统计法和坚持不懈地追求科学真谛的执着精神;提出假设环节,突出孟德尔大胆想象、严谨推理和敢于质疑、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创新精神;验证假设环节,突出首创测交实验,用全新的科学实验设计证明自己观点的创新思维。
三、有效利用教材,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学习新知的精彩,学习活动的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过于重讲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精选教材内容,才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效的学习,通过分析教材在章节内容的组织方面,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内容的组织层次清晰,例如:节前有本节聚焦,突出重点;每节以问题探讨开始,激发学习兴趣;正文中穿插安排探究活动,教师可以便捷利用教材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比如学习现代生物
进化理论时,我们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了解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这时学生脑袋里已经可以形成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决定了进化的方向呢?”教材适时的提出了一个探究活动--“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教师利用材料的信息,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探究。最后,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能够将计算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分析计算结果,同学们可以总结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得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结论。
总之,我们只有利用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
[2]黄玮 2009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生物学教学(9):30~31
[3]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4][美]robert j.marzano debra j.pickering jane e.pollock,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m],张新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