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9年版).doc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1d6247fb49649b6649d74716.png)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一、设计依据1 国家或地方技术标准、规范2 XX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及规划设计条件图3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15)000号4 XX市建筑日照管理办法二、工程概况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总用地面积㎡地上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地下停车位辆道路广场面积㎡地面停车位辆绿地面积㎡自行车停放数量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筑层数层容积率—建筑高度m绿地率%总户数(总床位数或总座位数)户(床)(座)建筑密度% 总人口(按每户3.2人计算)人地上功能布局:地下功能布局: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自评分情况本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标准的X星级。
自评分情况见下表: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自评得分情况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加分项总分值100 100 100 100 100 —实际总分值自评得分换算得分权重系数权重得分自评总分:,申报星级评分要求:50/60/80 。
(注: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的权重系数不同,应根据实际建筑的类型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表3.2.7选用。
)四、节地与室外环境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五、节能与能源利用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六、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七、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八、室内环境1、各控制项的主要设计内容:2、各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九、提高与创新加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应注明能得分项自评所得分数)注:1、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各控制项和评分项的主要设计内容前应列出标准条文号,但不用列出条文的具体内容。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fe952acb9f3f90f77c61b67.png)
附件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居住建筑)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附件2:徐州市绿色建筑设计应达标基本条文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阶段)一、设计和审查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4、《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5、《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7、《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二、基本条文及审查要点:(一)居住建筑1 建筑设计1、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4.1.6)【审查要点】建筑总平面图中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4.1.7)【审查要点】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产生烟、气、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
在规划设计时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进行隔离。
3、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4.1.9)【审查要点】住区是否按照规划要求配建公共服务设施。
4、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4.2.1)【审查要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是否符合《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的规定。
5、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阳设施。
(4.2.4)【审查要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是否按照《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的规定设计遮阳设施。
6、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4.4.2)【审查要点】居住建筑造型是否简约,是否设有大量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装饰性构件。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模版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f4b9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9.png)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模版1.引言绿色建筑是一种以环保和节能为核心理念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
本设计说明将提供一个综合的框架,用于创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2.背景解释为什么绿色建筑日益受到关注。
讨论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介绍绿色建筑如何可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浪费。
3.目标阐述设计绿色建筑的目标和原则。
仔细定义每个目标的细节,并说明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节水和节能设备。
4.建筑设计和布局描述设计师如何利用自然光和通风来降低能源消耗。
讨论合适的建筑朝向和窗户位置,以最大化太阳能利用。
另外,介绍内部布局的优点,例如开放式平面和可调节照明系统。
5.材料选择说明如何选择环保材料,并详细介绍每种材料的特点。
包括可持续木材、环保油漆和可降解的材料等。
6.能源效率讨论节能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说明如何运用节能灯具、太阳能热水器和高效暖气系统等来减少能源消耗。
7.水资源管理介绍如何设计用水系统的策略,包括雨水收集和灰水回收。
讨论如何使用高效水龙头和节水淋浴头等设备来减少水资源浪费。
8.室内环境质量阐释设计师如何确保室内环境健康和舒适。
包括空气质量控制、室内植物的使用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9.可持续运营管理介绍绿色建筑的可持续运营管理措施。
讨论如何减少废物产生和优化能源利用等。
10.结论总结设计说明的内容,并强调绿色建筑的优势和必要性。
提出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以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的效果。
总结:。
2019年年海南省园林建筑绿化工程综合定额说明.doc学习资料
![2019年年海南省园林建筑绿化工程综合定额说明.doc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c22c1b3c8d376eeaeaa3160.png)
2019年年海南省园林建筑绿化工程综合定额说明.d o c总说明一、 2005 年《海南省园林建筑绿化工程综合定额》(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 GJD- 1-1-95 )和 2005 年《海南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 2000 年《园林绿化工程预算定额(海南省基价本)》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设计、施工、招投标的实际情况,根据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
二、本定额是编制标底、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处理工程造价纠纷、鉴定工程造价的依据,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衡量投标报价合理性的基础。
三、本定额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园林建筑绿化工程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
1 、园林建筑工程的范围具体包括:⑴亭、台、楼、阁、廊、榭、舫、小桥及水池;⑵门楼、景墙、景壁、景门、景窗、景石和庭园道路;⑶叠塑石山、树、竹、藤、台、椅、凳、基、架。
2 、绿化工程的范围具体包括:道路、庭院(包含公园、街头小游园等)绿化和植物迁移、保养、保存。
3 、建筑物、建筑群之间和大型建筑物内外的小型园林建筑和绿化工程。
四、本定额是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和必要的措施项目费的标准,它反映了社会的平均消耗水平。
五、本定额分为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税金和附录共六部分。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费和措施项目费已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
六、本定额以专业工种划分,按章、节、项目、子目排列,各章均有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由工作内容和定额表格组成,有的加上必要的附注。
工作内容简单扼要说明主要工作内容,次要的虽未具体说明,但均已考虑在内。
七、本定额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是按正常的施工条件、目前我省施工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和劳动组织为基础综合确定的。
八、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园林建筑绿化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
海南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海南绿色建筑设计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8f56b0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4.png)
海南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开展消耗了我国不少的能源。
海南作为生态立省的自贸港,建筑师需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清楚行业未来在设计方面的发展方向,调整设计策略与管理方式。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希望能够为海南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海南引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水平在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提高的同时,也耗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
国家层面开始提出碳达峰的概念,推广绿建三星。
2021年11月刘加平、王建国、孟建民、庄惟敏院士牵头在北京召开“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创新论坛”暨项目成果展,启发了国内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让绿色建筑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绿色建筑设计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对大自然的损害,从而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这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9年版)》,提出了若干设计和审图的规定,标志着海南绿色建筑逐渐规范化。
再加上近年来海南住建厅大力推广装配式建造和应用,力争在新建建筑中占比超过60%,明确2022年新建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推动了海南建筑转型升级。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基本概述在中国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发展模式遭到了质疑。
建筑业尽管有着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却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建筑应该以环保为基本宗旨和核心理念,让建筑可以更合理地满足社会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是顺应目前的环保原则,要求建筑能和环境有效融为一体,使建筑对周围各种天然生态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在保证建筑舒适安全的同时,环境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2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原则建筑设计人员不仅要关注建筑质量,还要重视建筑环保性能,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采用多种现代化先进设计理念和工程技术,保证项目正式施工之前设计工作开展的合理有效性,不断完善项目性能。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海南省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海南省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a8072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8.png)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海南省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22.12.22
•【字号】琼建规〔2022〕22号
•【施行日期】2022.12.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海南省绿色工业建筑设
计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海南省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工业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保障人员健康的目标,指导海南省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我厅组织编制了《海南省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技术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导则由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海南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本导则的实施、应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至海南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98号,邮编:571100,联系人:曹玉凤,联系电话:*************)。
附件:海南省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技术导则(试行)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12月22日。
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oc
![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2a88dc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2.png)
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oc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正在成为新的建筑趋势。
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建筑的绿色化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还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海南省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海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应当利用这些优势来打造绿色建筑。
首先,建筑设计师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
在海南省,可以使用可再生资源,例如木材和竹子,来代替传统的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建筑设计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设计建筑。
海南省属于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因此,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方向和适当的遮阳措施来减少建筑对气候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的南侧添加阳台或凉廊,可以遮挡阳光,降低室内温度。
此外,建筑设计师还可以通过设计绿色屋顶和立体花园来改善建筑的环境性能。
绿色屋顶可以帮助减少雨水径流并提供自然的隔热保温效果。
立体花园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额外的绿化面积。
另外,建筑设计师还应该关注建筑的节能性能。
在海南省,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来利用太阳能资源。
同时,应该采用高效的节能电器和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最后,建筑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
海南省的居民大多数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因此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建筑设计时应合理设置通风系统,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
此外,可以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涂料和家具,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
综上所述,海南省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绿色屋顶和立体花园的设计、节能性能以及室内环境质量。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保护海南省的自然环境。
说明绿色建筑专篇
![说明绿色建筑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67f85a03d8ce2f01662343.png)
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9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98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8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10.《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年版)12.建筑工种提供的平﹑剖面图;13. 其他设备工种提供的有关设备工艺资料和要求;14.国内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标准。
2. 设计范围:本工程包括室内生活给水、生活污废水、雨水、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系统等设计;建筑室外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
3.水源情况简介:本工程水源从丁香里路和科学大道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干管的方位位于项目周边临市政道路位置;接管管径为DN200,两根两条给水引入管上均装设水表计量,且表后设“倒流防止器”。
市政压力约为0.30MPa。
4.用水量计算: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490.6m3/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67.43m3/h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喷淋系统用水量为35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5.为了充分利用室外市政给水管网水压,减少加压供水设备装机容量,节约供水成本,本工程室内生活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供水。
地下室至三层为低区,管道采用下行上给式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四层及以上采用二次加压给水系统,四至十一层为中区、十二至十九层为高区、中区和高区分别由恒压变频调速水泵供给。
6.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系统采用区域加压给水系统,整个地块按一次火灾考虑,共用消防设备。
绿建专篇
![绿建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f898f019e8b8f67c1cb99c.png)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一、编制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3《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规程》(试行)4《海南省绿色建筑基本技术审查要点》(试行)5《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二、绿色建筑实施目标和指标1 绿色建筑星级标准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及《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2009]109号),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拟采用的绿色建筑措施进行了判定,由此提出项目拟达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级为一星级的目标。
2 绿色技术专项指标参考《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规程(试行)》及相关绿色建筑标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城市规划和政府有关管理规定等提出预期达到的绿色技术专项指标(如容积率、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绿地率、透水地面率、采光系数等)。
三、绿色建筑技术方案本项目以因地制宜、被动技术优先、主动技术与被动技术相结合、集成高效为基本原则,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及运营管理等方面选取合理的技术方案,确保绿色建筑目标的实现。
具体可参考以下项目进行设计,如有不可实现的项目,在满足所有控制项的情况下应增加相应的项目代替。
1、节地与室外环境(1)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要求。
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未非法占用及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依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本建筑对周边建筑居住建筑不产生日照遮挡,外围护选用材料满足《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民用建筑)--参考版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民用建筑)--参考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24e5f9960590c69ec37648.png)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民用建筑)一、设计依据1.《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二、工程概况倒班宿舍项目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范围,建筑占地面积:1470.56m2,总建筑面积:5936.92m2,此新建项目为一栋4层楼的建筑,主要功能为食堂(一层)和宿舍(二至四层)。
本项目以成都市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生产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按照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即从规划设计开始到项目的施工建造、营运管理直至未来的拆除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社会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开发单位应在本项目绿色设计完成后,重点观注并督促施工企业和物业管理分别在施工期间、营运期间均应满足下述原理所对应的各评价标准中相关技术条款要求。
在开发单位的配合下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专项装修。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一)建筑(二)结构(三)给排水附表4 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设计单位盖章)年月日注:1、除“审查结论”栏外,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盖章后与其他设计文件资料同时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
2、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检查《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的相关内容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落实情况。
3、施工图设计文件未落实《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指标,且影响项目绿色设计审查,判定为“不符合”。
(四)暖通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IPLV(C)值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能效限定值提高16%;3、燃煤和燃油燃气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值分别提高6%和4%。
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1级要求。
海南绿色建筑
![海南绿色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1189d225580216fc700afd2d.png)
海南绿色建筑宋氏祖居简介:宋氏祖居位于海南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
沿着进村的林荫小道走100多米,就可到达宋氏祖居。
宋氏祖居建筑规模:宋氏祖居及宋庆龄陈列馆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
管理单位是文昌市宋庆龄基金会。
宋氏祖居为传统的海南民宅建筑,砖瓦土木结构,正屋凹廊布局,设有正屋两间,厨房一间,横屋三间,围墙门两个,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围墙正门横楣上方挂邓小平题写”宋氏祖居”四个金色大字。
宋庆龄陈列馆建于1985年,位于宋氏祖居的西北侧,祖居和陈列馆相距85米,两者是一个整体,占地面积共93.6亩。
陈列馆是一座庭院式建筑,屋顶饰有金黄色琉璃,建筑面积420平方米,馆前有面积达720平方米的两级平面的前庭,门口前庭正中竖立宋庆龄半身汉白玉石雕像,雕像高1.2米,基座高1.7米,宽1.5米,陈列馆院正中庭院竖立孙中山半身花岗岩石雕像,孙、宋两座雕像在同一中轴线上,两个雕像距离40余米,其正门前宋庆龄雕像左侧约70米处竖立有宋耀如先生花岗岩雕像。
宋氏祖居正屋中厅的墙壁上挂着宋氏的照片,厅里排设古色古香的椅子,横屋里有石磨和脚舂,墙壁上悬挂着竹笠和蓑衣,横屋走廊里摆放犁、耙。
陈列馆大门右墙壁上挂着共青团中央制的铭牌,江泽民题写的牌匾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陈列馆有三个展厅,分为一、二、三馆,馆里以珍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和仿制实物等形式,较全面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
宋庆龄的父亲原姓韩,名教准,其先祖韩显卿原住河南相州南阳,宋代,官任浙江会稽县尉,后升广东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南迁,先后在文昌锦山、铺前定居,后来,其第十八世孙宗腾移居昌洒古路园村,宋庆龄父亲就是在古路园村出生。
宋庆龄父亲幼年过继婶婶宋氏之弟为养子,改姓宋,名耀如,同盟会成立后,宋耀如赴美筹措活动经费,回国后建立了同盟会秘密总联络部,受孙中山委托担任了同盟会的总司库。
已审核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已审核绿色建筑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1c08e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8.png)
已审核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绿色建筑是以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健康舒适为理念,以科学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可持续的材料为基础,通过整合建筑的方方面面来实现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文将对一份已审核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进行详细解读。
本绿色建筑设计说明适用于公共建筑,旨在确保建筑的高效性和环保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负担。
首先,在建筑的能源使用方面,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能源效率。
例如,在建筑的外墙和屋顶上安装高效隔热材料,以减少能源损耗;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以提供建筑的热水和电力需求;引入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减少对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的依赖等等。
同时,我们还将在室内设计中考虑到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例如合理布置采光和视线开阔的窗户,采用低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等。
其次,在建筑的建材选择方面,我们将优先选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
例如,使用再生利用材料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例如再生混凝土、竹材等;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室内装饰材料,例如低甲醛板材、石膏板等等。
此外,我们还将倡导和采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的原则,例如废建筑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等。
再次,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我们将采取节水设计措施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使用节水器具,例如低流量水龙头和双冲洗马桶;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来浇灌植物和冲洗公共区域,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依赖等等。
此外,我们还将在景观设计中使用低水耗植物,以减少对灌溉水的需求。
最后,在建筑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我们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以确保建筑的高效性和环保性能得以长期维持。
例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对建筑的能耗、水耗和废物处理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为建筑配备高效的节能设备和仪器,例如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和环境问题等等。
综上所述,本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以及可持续的材料选择和水资源利用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性能。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c83b4f0242a8956aece49e.png)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一、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2.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5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9.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10.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11.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绿色建筑目标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医疗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卫生院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室内环境质量。
三、节地与室外环境1. 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要求。
本工程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未非法占用及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 依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 本建筑对周边建筑不产生日照遮挡,外围护选用材料满足《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4. 建筑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 本建筑环境噪声依照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2008的规定进行设计,在需要区域采取适当的隔离或降噪措施。
2019年年海南省园林建筑绿化工程综合定额说明.doc
![2019年年海南省园林建筑绿化工程综合定额说明.doc](https://img.taocdn.com/s3/m/8557cf79fe4733687e21aa7b.png)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05
1总则
1.0.1 为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 , 统一计算方法 , 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
1.0.3 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1.0.4 建筑面积计算除应遵循本规范,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本定额的机械台班单价是按照《海南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2005 年)取定的。大型机械 (自重五吨以上)的场外运输费按相应规定计算,列入直接费。
3 、本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考虑在合理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况下,机械停置时间和机械的技术中断等因 素,并已包括机械幅度差。次要的机械台班消耗量,在定额中不详细列出,综合为其它机械费,使用时不 得增减。
⑸检验试验费:是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试 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
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
2 、本定额材料预算价格是根据 2004 年调查的价格取定的,实际采用的价格与定额中价格不同时, 根据实际价格调整。
3 、差旅交通费:是指职工因公出差、调动工作的差旅费、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助费, 职工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职工离退休、退职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工地转移费以及管理 部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养路费及牌照费。
4 、固定资产使用费:是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 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
十二、几项增加费的规定:
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23e8473b3567ec102d8a81.png)
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4.《海南省住宅建筑节能和绿色设计标准》DBJ 46-039-20165.《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规程》(琼建科[2015]129号)6.《海南省绿色建筑基本技术审查要点》(琼建科[2015]129号)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1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1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1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1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1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17.《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1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5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21.《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22.《建筑幕墙》GB21086-200723.《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24.《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25.《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7.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2. 建设地点:3.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m2。
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9年版).doc
![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9年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f6eddd2941ea76e58fa04c4.png)
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2013年修订版)7.《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12.《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18 1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1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1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1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1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5 2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22.《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23.《建筑幕墙》GB21086-200724.《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 25.《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 26.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2. 建设地点:3.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m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2013年修订版)7.《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12.《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181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1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1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1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1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52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22.《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23.《建筑幕墙》GB21086-200724.《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25.《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26.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2. 建设地点:3.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m2。
项目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上:m2,地下:m2;建筑层数:层;建筑高度:m。
4. 主要建筑功能:□普通居住建筑□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学校建筑□商场建筑□其他)□综合性单体建筑5. 是否有旧建筑:有□无□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一、建筑专业4.1.1 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应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项目区位图□场地地形图□勘察报告□环评报告□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4.1.5 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其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说明(明确门窗三项性能指标)4.1.6 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建筑材料做法表4.1.7 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应满足紧急疏散、应急救护等要求,且应保持畅通。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4.1.8 应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说明5.1.1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规定。
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装修设计说明5.1.4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环评报告□噪声分析报告□建筑隔声计算书□设计图纸5.1.7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屋顶和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海南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9年版)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建筑材料做法表□隔热性能验算报告6.1.1 建筑、室外场地、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相互之间应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总平面图□设计图纸(明确建施图号)6.1.2 场地人行岀入口500m内应设有公共交通站点或配备联系公共交通站点的专用接驳车。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总平面图□交通站点标识图6.1.3 停车场应具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具备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并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无障碍汽车停车位。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总平面图□设计图纸(明确建施图号)6.1.4 自行车停车场所应位置合理、方便岀入。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总平面图□设计图纸(明确建施图号)7.1.1 应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功能需求,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等进行节能设计,且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设计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总平面图□鸟瞰图□单体效果图□建筑日照模拟计算报告□设计说明□设计图纸(明确建施图号)□节能计算书8.1.1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总平面图□日照分析报告8.1.2 室外热环境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总平面图□场地热环境计算报告8.1.3 配建的绿地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应合理选择绿化方式,植物种植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且应无毒害、易维护,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应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并应采用复层绿化方式。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景观园林种植平面图□苗木表8.1.5 建筑内外均应设置便于识别和使用的标识系统。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标识系统设计说明8.1.6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环评报告□治理措施分析报告8.1.7 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垃圾容器和收集点的设置应合理并应与周围景观协调。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垃圾收集设施布置图二、结构专业4.1.2 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说明□结构计算书4.1.3 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应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说明□计算书4.1.4 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说明□计算书□设计图纸(明确结施图号)7.1.8 不应采用建筑形体和布置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明确结施图号)7.1.9 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的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不应大于2%;2、公共建筑的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不应大于1%。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说明□设计图纸(明确结施图号)□装饰构件造价计算书7.1.10 选用的建筑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应采用预拌砂浆。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说明□设计图纸(明确结施图号)三、给排水专业5.1.3 给水排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生活饮用水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2、应制定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计划并实施,且生活饮用水储水设施每半年清洗消毒不应少于1次;3、应使用构造内自带水封的便器,且其水封深度不应小于50mm;4、非传统水源管道和设备应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市政供水的水质检测报告□设计说明7.1.7 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2、用水点处水压大于0.2MPa的配水支管应设置减压设施,并应满足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的要求;3、用水器具和设备应满足节水产品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图纸(明确水施图号)8.1.4 场地的竖向设计应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或排放,应有效组织雨水的下渗、滞蓄或再利用;对大于10hm2的场地应进行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设计。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场地竖向设计文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四、电气专业5.1.5 建筑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1、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2、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 20145规定的无危险类照明产品;3、选用LED照明产品的光输出波形的波动深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1的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照明计算书□灯具与光源选型表6.1.5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
(未设置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筑,本条直接通过)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明确电施图号)6.1.6 建筑应设置信息网络系统。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明确电施图号)7.1.4 主要功能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公共区域的照明系统应采用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采光区域的照明控制应独立于其他区域的照明控制。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照明功率密度计算书□设计图纸(明确电施图号)□节能设计专篇7.1.5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明确电施图号)□节能设计专篇7.1.6 垂直电梯应采取群控、变频调速或能量反馈等节能措施; 自动扶梯应采用变频感应启动等节能控制措施。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明确电施图号)五、暖通专业5.1.2 应采取措施避免厨房、餐厅、打印复印室、卫生间、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应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报告5.1.6 应采取措施保障室内热环境。
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有关规定;采用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应具有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或预留条件。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明确暖施图号)□暖通设计计算书5.1.8 主要功能房间应具有现场独立控制的热环境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