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板块二第七讲文言文翻译练习(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文言文翻译

一、先做5年的高考翻译题,明悟考查点和采分点

(做题时先遮住右两栏,先自主试译,再与右面两栏比对,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

命题人在选择翻译句子时,都是精心考量的,所翻译的句子一般都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特殊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上。这些特殊的点位就是翻译的重点,评分的赋分点,答题的着眼点。

1.实词、虚词。确定翻译语句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实词看语境中的意义,虚词看用法。每个重点实词和虚词各1分,译错扣1分。

2.文言句式。省略句不能补出省略成分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调整语序翻译的,固定句式不能合理翻译的,都要扣1分。

3.语句语意。①细致看每个语句翻译的是否正确,若正确,可得语句大意分1~2分。句法格式方面正确,但词义错误,仍然不能算对,不能得大意分。②词义理解不能太拘泥于参考答案,意义相近,在句子中也通顺,就可以按正确计算,得相应的分数,如果意思反了,就不能得分。

二、文言文翻译“6方略”,防范“6失误”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即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力争“达”,即文通字顺,句意畅达;而“雅”,则是更高一级的要求,即做到用语得体,简明优雅。所以翻译时要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时,注意运用“6方略”,防范“6失误”。

方略一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①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一般保留不译,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中“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均可不译;②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中“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

【满分示例】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 [误译] 适逢金国上将军完颜昌加紧围困楚州,佐理郡务官贾敦诗打算交出城投降,安抚使杜充命令部下前往支援他。

[分析] 官职名“左将军”“通守”“宣抚使”及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作用的“之”,不用翻译,却强行翻译,应保留官职名,删去“之”。

[订正] 适逢金国左将军完颜昌加紧围困楚州,通守贾敦诗打算交出城投降,宣抚使杜充命令赵立率领部下前往支援。

方略二换

“换”要注意:①古今异义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汉语,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非常”翻译时要换成“意外的变故”;②难以准确翻译的词,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和典故的地方,应学会变通翻译,如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金城千里”的“金城”,可译为坚固的城池;③通假字、活用词都要换成现代汉语;④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出来即可,如“更衣”翻译成“上厕所”。

【满分示例】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僧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济之数十万。及一行开元中承上敬遇,言无不可,常思报之。寻王姥儿犯杀人罪,狱未具,姥访一行求救。一行曰:“姥要金帛,当十倍酬也。明君执法,难以情求,如何?”王姥戟手大骂:“何用识此僧!”一行从而谢之,终不顾。

(节选自《酉阳杂俎》) [误译] 高僧一行,年幼时家庭贫困,邻居有个王姥,前后接济一行几十万铜钱。

[分析] “邻居有个王姥”文白掺杂,读者不能明白“王姥”是人名,还是一个老太太,“姥”根据文意应译为“年老的妇人”。

[订正] 高僧一行,年幼时家庭贫困,邻居有个王老太太,前后接济一行几十万铜钱。

方略三调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具体说来,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对于倒装句要先找出该句的谓语,再以此为核心找出主宾定状补,然后分析该句的特点,看看是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中的哪一种,根据句子的具体情况再作调整。

【满分示例】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节选自《说苑·杂言》) [误译] 《诗经》《尚书》不学习,礼乐不修习,这是我孔丘的过错。

[分析] “《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调整到后面。

[订正] 不学习《诗经》《尚书》,不修习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

方略四删

“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

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中的“之”是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以不译,翻译时也可以删去。

【满分示例】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使楚》) [误译] 楚王笑着说:“圣人也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在这里。”

[分析] ①“也”字,句末表示判断,可翻译成“是”,翻译成“也”明显是错误的。

②“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当成兼词“于之”是错误的。

[订正] 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方略五补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如《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中“见”后省略了宾语“景象”,翻译时应该补充完整;再如“将军战河北”中省略了介词“于”,应补出。

【满分示例】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