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的电路仿真分析(建模)方法
Buck-Boost电路建模及分析

题目:Buck-Boost电路建模及分析摘要:作为研究开关电源的基础,DC-DC开关变换器的建模分析对优化开关电源的性能和提高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而Buck-Boost电路作为DC-DC开关变换器的其中一种电路拓扑形式,因其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而幅度既可比输入电压高,也可比输入电压低,且电路结构简单而流行。
为了达到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效果,本文对Buck-Boost电路进行了稳态分析和小信号分析。
稳态分析中,首先介绍了电路工作原理,得出了两种工作模式下的电压转换关系式,并同时可知基于占空比怎样计算其输出电压以及最小最大电感电流和输出纹波电压计算公式;接着推导了状态空间模型,以在MATLAB中进行仿真;而最后仿真得到的电感电流、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符合理论分析。
小信号分析中,首先推导了输出与输入间的传递函数表达式,以了解低频交流小信号分量在电路中的传递过程;接着分析其零极点,且仿真绘制波特图进行了验证。
经过推导与研究,稳态分析和小信号分析下仿真得到的变化规律均与理论上的推导一致。
关键词:Buck-Boost;稳态分析;小信号分析;MATLAB仿真1.概论现代开关电源有两种:直流开关电源、交流开关电源。
本课题主要介绍直流开关电源,其功能是将电能质量较差的原生态电源,如市电电源或蓄电池电源,转换为满足设备要求的质量较高的直流电源,即将“粗电”转换为“精电”。
直流开关电源的核心是DC-DC变换器。
作为研究开关电源的基础,DC-DC开关变换器的建模分析对开关电源的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DC-DC开关变换器最常见的三种电路拓扑形式为:降压(Buck)、升压(Boost)和降压-升压(Buck-Boost) [1],如图1-1所示。
其中Buck-Boost变换器因其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而幅度既可比输入电压高,也可比输入电压低,且电路结构简单而流行。
(a) Buck型电路结构(b) Boost型电路结构(c) Buck-Boost型电路结构图1-1 DC-DC变换器的三种电路结构本课题针对Buck-Boost变换器的建模分析进行深入研究,以优化开关电源的性能和提高设计效率。
PWMDC_DC开关变换器建模_仿真分析研究

4 Boost 电路的仿 真
4.1 高频网络平均法和状态空间平均法模型仿真 由 推 广 的 高 频 网 络 平 均 法 和 状 态 平 均 法 公 式 (6)的 数 学 模 型, 应用 Simulink 进行数学建模及波形 2 Boost 变换器的低频等效电路模型
术 开关 S 等效为受控电压源 Vs、二极管 D 等效为受控电流源 ID,在 一 个 开 关 周 期 内 ,
(收 稿 日 期:2007.8.13)(修 稿 日 期:2007.10.18)
图 5 Boost 变换器原模型的 Matlab 仿真及波形 首次将 高 频 网 络 平 均 法 推 广 到 PWM (CCM)开 关 变 换 器 中, 并建立了低频模型, 此方法同样适用于 DCM 状态的变换器。该 模型推导简单,既容易导出其数学模型,又具有鲜明的电路意义, 非常适于仿真。容易得到电路直流特性, 低频小信号传递函数 等。在其他拓扑电路分析中相比于状态空间平均法可大大简化 分析过程。 本 文 建 模 和 仿 真 方 法 可 应 用 于 Buck - Boost 、Cuk、Zeta、 Sepic 以及其它拓扑电路中分析 CCM 或 DCM 状态的变换器。 本文作者创新点: 以典型 PWM Boost 变换器为例进行了三 种方法建模, 首次将高频网络平均法推 广到 PWM 开关变换器 中,并 建 立 了 低 频 模 型 , 对 状 态 空 间 平 均 法 、推 广 的 高 频 网 络 平 均法、等效小参量法得到的数学模型以及实际电路模型应用 MATLAB 进 行 了 仿 真 和 对 比 , 得 出 其 适 用 范 围 , 所 采 用 的 建 模 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变换器。 参考文献 [1]邱关源. 《现代电路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2]王云亮等.《电力电子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3]0ARTHURF. WITULSKI, IEEE trans.On power Electronics,vol. 5,no.1 JANUARY,1990 Extension of State - Space Averaging to Resonant Switches and Beyond [4]P.Krein et.On the use of averaging for the analysis of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 IEEE trans.On power Electronics.1990,5 (2): 182- 190 [5]赵录怀 杨育霞 张震。《电路与系统分析—使用 MATLAB》.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4.7 [6] 林波涛 丘水生 PWM 开关变换器的符号分析,电子学报, 1996 第 9 期 [7]Botao Lin Shui - Sheng Qiu A Unified Equivalent Circuit Analysis of Quasi Resonant Converters:High Frequency Network Averaging
开关电源的电路仿真分析(建模)方法

开关电源的电路仿真分析(建模)方法电路仿真分析方法主要有:状态变量法、节点分析法、改进的节点分析法、状态空间平均法等。
1)以状态变量法为基础的仿真技术状态变量法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电路的瞬态性能,并评价电路的稳定性。
状态变量法是以电路中某些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当做状态变量建立电路的状态方程。
一般是取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感中的电流作为未知的状态变量,然后再用图论的方法列出方程,来决定每一电路的固有树(Proper Tree)。
电路各变量并不直接包含在状态变量中,而是利用一组显式代数方程求出。
对于开关转换器这样的离散电路,应首先列出电路的分段线性状态方程,而后求状态转移规律,并由此导出描写电路的非线性差分方程,此法称为离散时域法。
美国VIRginia 电力电子中心开发的面向系统的开关转换器仿真软件COSMIR 就属于这一类型。
它将开关器件理想化,转换器的每一个运行模式都由一组线性时不变状态方程描述,在考虑开关条件以后,用直接数字积分法或解析法求解,可以快速地得到稳态响应或大信号瞬态响应。
也有的以网孔法或节点法为基础而建立的离散时域法仿真程序。
以状态变量法为基础的仿真技术的缺点是:不能与SPICE 等通用电路仿真程序兼容;由于开关器件理想化,不能分析器件开通或关断瞬间开关器件上的电应力变化。
2)以节J 点分析法为基础的仿真技术以节点分析法为基础的仿真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等大系统的仿真,有EMTP、ATP、PECAN 等程序。
EMTP 是电力系统瞬态分析的工具, ̄{\TP 则是功率转换器和电力传动的仿真工具。
PECAN 是专用于仿真电力电子闭环系统的分析程序。
以节点分析法为基础仿真电力电子电路,其主要的缺点是:处理电源不充分,不能包含与电源有关的元件;不便得到支路电流;难以实现有效的数字积分;分析线性电路的零、极`点要用特殊技术;难以快速分析电力电子电路的稳态等。
3)以改进的节J 点分析法为基础的仿真技术对节点分析法进行改进,引入适当的支路电流,并包括电压源及各种与电流有关的元件,相应的支路关系成为附加电路方程,部分地改善了上述节点分析法的一些缺点。
开关电源Boost(升压型斩波器)仿真电路

升压型斩波电路(boost)仿真模型电控学院电气0903班姓名:徐强学号:0906060328基于Matlab/Simulink的BOOST电路仿真1.Boost电路的介绍:Boost电路又称为升压型斩波器,是一种直流- 直流变换电路,用于将直流电源电压变换为高于其值的直流电压,实现能量从低压侧电源向高压侧负载的传递。
此电路在开关电源领域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源设备的设计中。
对它工作过程的理解掌握关系到对整个开关电源领域各种电路工作过程的理解, 然而现有的书本上仅仅给出电路在理想情况下稳态工作过程的分析, 而没有提及电路从启动到稳定之间暂态的工作过程, 不利于读者理解电路的整个工作过程和升压原理。
采用simulink仿真分析方法, 可直观、详细的描述BOOST 电路由启动到达稳态的工作过程, 并对其中各种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 便于我们真正掌握BOO ST 电路的工作特性。
其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2.Simulink仿真分析:Simulink 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 它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仿真,并给出波形输出和数据输出, 无论对哪种器件和哪种电路进行仿真, 均可以得到精确的仿真结果。
本文应用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对BOO ST 电路仿真, 仿真图如图 3 所示, 其中IGBT作为开关, 以脉冲发生器脉冲周期T=0.2ms,脉冲宽度为50%的通断来仿真开关S的通断过程。
BOOST 电路的仿真模型3.电路工作原理:在电路中IGBT导通时,电流由E经升压电感L和V形成回路,电感L储能;当IGBT关断时,电感产生的反电动势和直流电源电压方向相同互相叠加,从而在负载侧得到高于电源的电压,二极管的作用是阻断IGBT导通是,电容的放电回路。
调节开关器件V的通断周期,可以调整负载侧输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负载侧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为:(3-1)式(3-1)中T为开关周期, 为导通时间,为关断时间。
开关电源仿真

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Saber仿真辅助设计一:反激一、Saber在变压器辅助设计中的优势:1、由于Saber相当适合仿真电源,因此对电源中的变压器营造的工作环境相当真实,变压器不是孤立地被防真,而是与整个电源主电路的联合运行防真。
主要功率级指标是相当接近真实的,细节也可以被充分体现。
2、Saber的磁性材料是建立在物理模型基础之上的,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材料在复杂电气环境中的表现,从而可以使我们得到诸如气隙的精确开度、抗饱和安全余量、磁损这样一些用平常手段很难获得的宝贵设计参数。
3、作为一种高性能通用仿真软件,Saber并不只是针对个别电路才奏效,实际上,电力电子领域所有电路拓扑中的变压器、电感元件,我们都可以把他们置于真实电路的仿真环境中来求解。
从而放弃大部分繁杂的计算工作量,极大地加快设计进程,并获得比手工计算更加合理的设计参数。
4、由于变压器是置于真实电路的仿真环境中求解的,所有与变压器有关的电路和器件均能够被联合仿真,对变压器的仿真实际上成了对主电路的仿真,从而不仅能够获得变压器的设计参数,还同时获得整个电路的运行参数以及主要器件的最佳设计参数。
附件下载磁芯手册.XLS二、Saber 中的变压器我们用得上的Saber 中的变压器是这些:(实际上是我只会用这些)分别是:xfrl 线性变压器模型,2~6绕组xfrnl 非线性变压器模型,2~6绕组单绕组的就是电感模型:也分线性和非线性2种线性变压器参数设置(以2绕组为例):其中:lp 初级电感量ls 次级电感量np、ns 初级、次级匝数,只是显示用,不是真参数,可以不设置rp、rs 初级、次级绕组直流电阻值,默认为0,实际应该是该绕组导线的实测或者计算电阻值,在没有得到准确数据前,建议至少设置一个非0值,比如1p(1微微欧姆)k 偶合(互感)系数,建议开始设置为1,需要考虑漏感影响时再设置为低于1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k 为0。
99 时,漏感并不等于lp 或者ls 的1/100。
开关电源 之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及Multisim实例仿真

D1 1N5824
A PR1
PR3
V
3
V: 5.71 V V(p-p): 29.3 mV V(rms): 5.73 V V(dc): 5.70 V V(f req): 22.3 kHz
C1
R1
22பைடு நூலகம்µF
5Ω
根据上图仿真结果,则有:
1.14 5.7 0.58 12
93.36%
其中,开关 K1 代表三极管或 MOS 管之类的开关管(本文以 MOS 管为例),通过矩形波 控制开关 K1 只工作于截止状态(开关断开)或导通状态(开关闭合),理想情况下,这两种 状态下开关管都不会有功率损耗,因此,相对于线性电源的转换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开关电源调压的基本原理即面积等效原理,亦即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脉冲加在具有惯 性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如下图所示:
理想的 MOS 管在工作时(即导通或截止)的压降及流过其中的电流应如下图所示:
9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Authorization
DS
Author: Jackie Long
D
其中,VDS 表示 MOS 管两端的压降,而 ID 表示流经 MOS 管的电流,在任意时刻,VDS 与 ID 都会有一个参数为 0,因此消耗的功率 P=U×I 也应当是 0,但是实际 MOS 管的开关与 闭合都是需要过渡时间的,真实的开/关状态如下图所示:
同样是从输入电源 10V 中获取 5V 的输出电压,线性稳压电源的有效面积为 5×T,而对 应在开关稳压电源的单个有效周期内,其有效面积为 10×T×50%(占空比)=5×T,这样只要 在后面加一级滤波电路,两者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平均值)是相似的。
基于MULTISIM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的仿真

周期, 降低成本。 本文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70@>(=(? 对开关电源的各个部分设 计进行模拟分析, 并利用变压器磁阻模型原理, 根据实际变压器尺 寸设计了变压器的仿真模型, 详细介绍了建模方法, 最后对整个电 源的闭环系统进行整体仿真, 并对该电源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磁路的电感直接同 1Z和 7 ! 绕组的匝数 + 相关: 83 7" 3 " 79 12
!
电路介绍
本设计开关电源为单端输入三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输入
输出分别为 =;<, 电路原理框图如 !+;< 电压, !"<, !+< 直流电压。 图 * 所示。
图’
电路原理框图
开关 "";< 交流电压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 直流电压; 管脉冲控制器采用 >?(@*(, 其工作频率为+;A:B; 反馈信号经光电 采用光电耦合器可以使输入输出端 耦合器输入 >?(@*( 的反馈端, 有效的隔离, 防止信号对电源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该电源带有限压和限流保护功能,反馈信号分别来自 =;< 输 出端。 当输出电压低于 =;< 时,电压控制回路将光电耦合器关断, 输出电压上升; 当电压高于 =;< 时, 电 使得 >?(@* 将开关管开通, 压控制回路将光电耦合器导通, 进而, 使得 >?(@** 将开关管关断, 输出电压下降, 故实现 =;< 稳压。 当输出电流低于 (C 时, 电流控制回路将光电耦合器关断, 使 得 >?(@*( 将开关管开通, 输出电流上升; 当输出电流高于 (C 时, 电压控回路将光电耦合器开通, 使得输出 >?(@*( 将开关管关断, 电流下降, 故实现 (C 稳流。
基于multisim开关电源的仿真设计

KC017-1
2006 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multisim开关电源的仿真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周大伟
班级0 2 电三
指导教师许泽刚
起止日期06.3.19-06.3.2
2006年03 月31日
也就可以尽快解决。
减少投资,加快开发速度,大大减少了设计所需的时间。
3.2工作内容
(1)了解Buck变换器的设计方法;
(2)熟悉Multisim仿真软件;
(3)进行方案比较,确定简便、可行的方案。
(4)绘制BUCK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并完成闭环参数的设计;
(5)采用参数扫描法设计滤波电感;
(6)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设计;
(7)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4.设计方案及其技术路线
4.1BUCK变换器设计
此设计分为BUCK主电路和闭环控制电路两部分的设计,且采用M 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设计。
本开关电源设计采用Buck(降压)电路,Buck 变换器是最基本的PWM变换器主电路拓扑之一。
图1是BU CK变换器电路。
图1降压(Buck)变换器电路
主要的设计步骤为:主电路选型(Buck电路),“黑箱”计算,输出滤
注: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经导师签署意见及系部审核后生效。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方案及仿真

开关电源电路的设计及仿真1基本理论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Vo是由一个控制电压Vc来控制的,即由Vc与锯齿波信号比较,产生PWM波形。
根据锯齿波产生的方式不同,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可分为电压型控制和电流型控制。
电压型的锯齿波是由芯片内部产生的,如LM5025,电流型的锯齿波是输出电感的电流转化成电压波形得到的,如UC3843。
对于反激电路,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电流就是产生锯齿波的依据。
输出电压Vo与控制电压Vc的比值称为未补偿的开环传递函数Tu,Tu=Vo/Vc。
一般按频率的变化来反映Tu的变化,即Bode图。
电压型控制的电源其Tu是双极点,以非隔离的BUCK为例,形式为:电流型控制的电源其Tu是单极点,以非隔离的BUCK为例,形式为:各种电路的未补偿的开环传递函数Tu可以从资料中找到。
本讲座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观的环路设计手段。
2 计算机仿真开关电源未补偿的开环传递函数Tu2.1 开关平均模型开关电源的各个量经平均处理后,去掉高频开关分量,得到低频(包括直流)的分量。
开关电源的建模、静态工作点、反馈设计、动态分析等都是基于平均模型基础之上的。
若要得到实际的工作波形,应按实际电路进行时域仿真(Time Transient Analysis)。
将开关电路中的开关器件经平均化处理后,就得到开关平均模型,用开关平均模型可以搭建各种电路。
以下是几个开关电源的平均模型仿真例子,从电路波形中看不到开关量,只是平均量,比如电感中流过的电流是实际电感中的电流平均值,电容两端的电压是实际电容两端电压的平均值等等。
2.1.1 CCM BUCK(连续模式BUCK)先直流扫描Vc,得到所需的输出电压,即得到了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然后交流扫描,得到Tu的Bode图。
Tu为双极点。
此处Vc等同于占空比d。
2.1.2 DCM BUCK(断续模式BUCK)按以上方法得到Tu,在DCM下,Tu变成单极点函数。
模型CCM-DCM即可用于连续模式,也可用于断续模式。
开关电源的仿真建模方法-DCM模式下的三端PWM开关法建立开关电源模型仿真

a
gi
c
LS
Vg
Ig
µVac
p
ˆ v g
ˆ ki d
ˆ g fv ac
ˆ v o
R
go
1 / CS
p
稳态子电路模型 动态小信号 AC 子电路模型 第四步:再从上面两个子电路模型分别求得变换器的稳态关系和动态小信号传递函数:
1
ˆ v cp
c
其中: Ia = µ Ip , Vcp = µ Vac
ˆ ˆ ˆ ˆ ˆ ˆ i a = gi v ˆ ac + kid ,i p = gf v ac + kod − gov cp
gi = Ia Vac
, go
µ=
D 2 Vcp D 2 Vac = 2Lff s I a 2 Lff s Ip
=
Ip 2 Ia , ki = Vcp D
gf =
2 Ip 2 Ip , ko = Vac D
第三步:将上述三端 PWM 开关模型代入具体的变换器,可得变换器的稳态子电路模型 和动态小信号子电路模型(以 Buck 变换器作为例子) :
ia a
vg
s
D
c ic p
L
vo
C R
a
s µIp
D
c
L
Vo
C R
第二步:将三端 PWM 开关模型中的变量用稳态工作点和小信号扰动的叠加表示,并经 线性化,可得三端 PWM 开关的稳态电路模型和小信号电路模型: 稳态电路模型 动态小信号 AC 电路模型
a
Ia
µ Ip
Ip
µ Vac
p
a
ˆ i a
ˆ i p
p
ˆ v ac
《开关电源仿真设计》课件

由MathWorks公司开发,适用于多种领域的系统仿真,包括电 力电子、控制系统等。
专门针对电力电子系统的仿真软,具有强大的元件库和模型 库。
由Mentor Graphics公司开发,适用于电子系统的仿真,具有 广泛的元件库和模型库。
由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开发,适用于电子电路的仿真, 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元件库。
05
开关电源仿真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方
案
仿真结果不准确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01
仿真模型建立不准 确
确保电路模型参数准确,元件参 数和实际电路一致,考虑寄生参 数和耦合效应。
02
仿真算法选择不当
根据电路特性和精度要求选择合 适的仿真算法,如时域仿真、频 域仿真等。
03
初始条件设置不合 理
为电路元件设置合理的初始条件 ,以避免仿真结果出现不稳定或 错误。
提高仿真效率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合适的仿真算法
选择高效、精确的仿真算法,如快速傅里叶 变换、有限元法等。
优化电路模型
简化电路模型,去除不必要的元件和连接, 减少仿真计算量。
合理设置仿真参数
调整仿真时间步长、收敛精度等参数,以提 高仿真速度和准确性。
常见电路模型建立问题与解决方法
1 2
元件模型不准确
查找元件的准确模型,或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建立 元件模型。
重复仿真
在优化设计后,重复仿真过程,直至达到满 意的设计效果。
记录和整理
将每次仿真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后 续的总结和归纳。
04
开关电源仿真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Boost电路仿真设计
总结词
Boost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开关电源拓扑结 构,通过改变开关管的占空比来调节输 出电压。
simulink仿真开关电源,mosfet的参数设计

simulink仿真开关电源,mosfet的参数设计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Simulink仿真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设计MOSFET 参数来优化仿真结果。
开关电源作为一种常用的电源类型,在电子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Simulink作为一款强大的仿真软件,可以精确模拟开关电源的各个环节,帮助工程师们进行系统设计、分析和优化。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论述:首先,介绍Simulink仿真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并概括开关电源设计流程;其次,详细说明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作用、特点以及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分析;然后,通过具体案例展示Simulink上搭建仿真模型和设置参数的步骤,并分析优化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篇长文旨在加深读者对Simulink仿真开关电源以及MOSFET参数设计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系统地介绍仿真流程和参数优化方法,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利用Simulink来更好地设计和分析开关电源系统,以及如何通过MOSFET参数的合理设计来改善仿真结果。
此外,本文还将介绍一些仿真实例,并提供有关优化建议,以帮助工程师们在实际项目中应用仿真技术进行开关电源设计与研究。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请继续撰写后续部分。
2. Simulink仿真开关电源2.1 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开关电源是一种将输入直流电压转换为输出直流电压的电力转换器。
它采用了开关器件(如MOSFET)以及相关的控制电路来实现对电源输出的精确控制。
开关电源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开关管(MOSFET)周期性地将输入直流电压加到变压器的主绕组上,由于变压器中有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所以可同时获得不同大小和极性的交流电压值。
然后,通过滤波、稳压等环节将得到的交流信号转换为稳定的直流输出。
2.2 Simulink在开关电源仿真中的应用Simulink是一款常用的建模和仿真软件工具,它提供了强大的图形化界面以及丰富多样的模块库,非常适合用于开关电源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第7章 开关电源仿真设计

零、极点配置,建立一个状态空间平均电路模型。
SPICE和IsSPICE仿真程序
SPICE是一种通用集成电路计算机分析程序,可用 其对电路进行非线性直流分析、非线性瞬态时域分 析和交流小信号时域和频域分析等。 SPICE应用了一组电路模型方程,基本分析工具是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 SPICE、IsSpice的仿真结果以数据文件形式表示, 可以将它输入其他软件如MATLAB等,以便进一步 对电路性能进行评估和寻优。
MATLAB在开关电源仿真中的应用
(1)运用MATLAB强大的计算功能求解开关电源 变换器方程式。 (2)运用MATLAB频域分析的工具研究电源变换 器系统的控制性能。 (3)运用MATLAB的SIMULINK、ToolBox工具仿 真电源转换器系统。
开环降压式变换SIMULINK仿真
降压式变换器的电路原理图
IsSPICE的组成及功能特点
1、电路图输入软件SPICENet 2、IsSPICE仿真软件的模型库 3、数/模混合开关电源电路仿真软件IsSPICE4 4、IsSPICE仿真软件的波形处理与分析软件
IntuScope 5、IsSPICE仿真软件的符号编辑器Symbol
Editor 6、IsSPlCE仿真软件的文字编辑软件IsEd
2、变量:使得技术指标或者经济指标达到最优的参 数值。
3、约束:求最优参数时要满足各项性能或结构工艺 要求,即为求目标函数极值时所加的约束。
目标和约束是开关电源最优化设计变量的线性或非线 性函数,一般情况下,工程优化问题中是非线性问题。 因此,在数学上,开关电源的优化设计问题归结为求 解有线性或者非线性约束的非线性多变量(目标)函 数的极值问题。
基于Isight的开关电源近似建模研究

基于Isight的开关电源近似建模研究王聪;牛皓;孙博;李大维;翟国富【摘要】基于仿真的设计方法可有效缩短开关电源的研发周期和降低成本,但传统仿真手段耗时较长,为提高效率,通常采用近似建模技术进行仿真分析。
利用Isight 集成Saber与Ansys的方式实现开关电源的热电耦合仿真,然后应用克里格和径向基建模方法构建了不同样本点下开关电源的近似模型,对比确定了开关电源的最佳近似建模方法。
最后,通过开关电源质量特性分析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名称】《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5页(P18-21,27)【关键词】近似建模开关电源克里格径向基 Isight【作者】王聪;牛皓;孙博;李大维;翟国富【作者单位】[1]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北京1023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133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革新,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在研发或分析过程中,人们常基于CAD、CAE仿真方法开展相应的分析或设计[1-2]。
与理论分析相比,仿真精度较高,但耗时较长。
尤其对于开关电源而言,随着其能量密度的提升,电热需要进行耦合仿真[3]。
如果采用传统仿真方法进行分析,其耗时极长,甚至无法应用于工程实际。
近似建模技术可根据有限的试验或仿真数据构造出精度较高、计算耗时短的数学模型,进而表征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
已有研究表明,用近似模型替代仿真模型可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仿真效率[4]。
目前近似建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近似模型有响应面模型、Kriging模型和Radial-BasisFunction(RBF)模型及其改进模型[5-8]。
本文以某脉冲星导航用开关电源为研究对象,采取电热耦合的方式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基于INN801B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建模与仿真

- 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I 绪论 ......................................................................................................................... 1
国内图书分类号:TP391.3 国际图书分类号:621.38
学校代码:10213 密级:公开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 INN801B 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建模 与仿真
硕 士 研 究 生: 杨双带 导 副 导 师: 汪洋副教授 师: 林永旺博士
申 请 学 位: 工程硕士 工 程 领 域: 电子与通信工程 所 在 单 位: 富士康科技集团 答 辩 日 期: 2011 年 12 月 授 予学 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all types of new technology,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become smaller, lighter and thinner. Furthermore, customer requires higher performance and market time for new product. This is a big challenge for product design, especially on circuit design of power sup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nd EDA technology, simulation technology becomes an important one in modern circuit design and analysis. It makes a big improvement from our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that’s based on quantitative caculation and circuit experiment. Base on theory of flyback circuit from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he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built. Following chip of INN801B and introduction of circuit on Anti-jamming, Voltage Switching, Output Rectification and Filter, Output Sampling and Return, we concluds Artificial Circuit of this articl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modeling technology and simulation method for key components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On component modeling, through detail analysis on PWM’s operating theory to decompose and simplify PWM control on IC’s structure, it makes switching power supply with perfect function to control chip INN801B. PSpice models of components are built respectively referred to power diode, power MOSFET, transformer working theory and physical structure features. The whole system model is made up of each module model. Finallly, it simulates the dynamic response process of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s close loop control system with system model.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and actual measurement result, we concluded that simulation wave form can take place of the actual one. This proves the accuracy of simulation model using switching power. Before turning out prototype, PSpice can take the place of test equipment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design scheme, provide reliable data for component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improve the circuit desig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rought the articale study, we concluded that circuit simulated product from PSpice model used in our actual design can meet rhe function and reliability test. It makes the product mass production realized successfully in some enterprises. Keywords : switching power supply, simulation software, PSpice, modeling
开关电源(1)之BUCK降压变换器工作原理及Multisim实例仿真

开关电源(1)之BUCK降压变换器⼯作原理及Multisim实例仿真开关电源(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即开关稳压电源,是相对于线性稳压电源的⼀种的新型稳压电源电路,它通过对输出电压实时监测并动态控制开关管导通与断开的时间⽐值来稳定输出电压。
由于开关电源效率⾼且容易⼩型化,因此已经被⼴泛地应⽤于现代⼤多数电⼦产品中。
如果说每个现代家庭都⾄少有⼀个开关电源都不为过,如电视机(彩⾊的)、电脑、笔记本、电磁炉等等内部都有开关电源,虾⽶?这些东西你们家都没有?我去!那⼿机有没有?⼿机充电器也是⼀个⼩型的开关电源,中招了吧!⼿机也没有,那就是古代家庭了,忽略之!如下图所⽰为线性稳压电源电路的基本原理图:之所以称其为线性电源,是因为其稳定输出电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调整管(如三极管)的压降V D来稳定相应的输出电压V O,也因调整管处于线性放⼤区⽽得名。
如果某些因素使得输出电压V O下降了,则控制环路降低调整管的压降V D,从⽽保证输出电压V o不变,反之亦然,但这样带来的缺点是调整管消耗的功率很⼤,使得该电路转换效率低下,当然,线性电源的优点是电路简单,纹波⼩,但是在很多应⽤场合下,转换效率才是⾄关重要的。
为了进⼀步提升稳压电路中的转换效率,提出⽤处于开关状态的调整管来代替线性电源中处于线性状态中的调整管,⽽BUCK变换器即开关电源基本拓扑之⼀,如下图所⽰:其中,开关K1代表三极管或MOS管之类的开关管(本⽂以MOS管为例),通过矩形波控制开关K1只⼯作于截⽌状态(开关断开)或导通状态(开关闭合),理想情况下,这两种状态下开关管都不会有功率损耗,因此,相对于线性电源的转换效率有很⼤的提升。
开关电源调压的基本原理即⾯积等效原理,亦即冲量相等⽽形状不同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如下图所⽰:同样是从输⼊电源10V中获取5V的输出电压,线性稳压电源的有效⾯积为5×T,⽽对应在开关稳压电源的单个有效周期内,其有效⾯积为10×T×50%(占空⽐)=5×T,这样只要在后⾯加⼀级滤波电路,两者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平均值)是相似的。
开关电源的模拟仿真

基本变换器部分的模拟仿真
• 1mS内的仿真结果波形:
驱动电压和电流波形
7
基本变换器部分的模拟仿真
• 1mS内的仿真结果波形 MOSFET漏极电压,电流波形
基本变换器部分的模拟仿真
• 1mS内的仿真结果波形 漏极电压波形放大图 漏极电流波形放大图
8
基本变换器部分的模拟仿真
• 1mS内的仿真结果波形
输入整流电路的模拟仿真
• 如下图,是一个已简化了的输入整流电路的等效电路即电路模型.下面所 用的仿真软件即为MicroSim的仿真软件 电流PROBE 120VAC50Hz 启动防冲击及连接阻抗
模拟负载电阻交Βιβλιοθήκη 阻抗(滤波电感,电容等)4
输入整流电路的模拟仿真
在图中所示: Rac为输入线路的阻抗,应设定为工频交流阻抗 R1为防冲击电路及其他元件的等效阻抗 因此电源的功率为100W,所以在120VAC输入的条件下,整流滤波电路的 输出阻抗就近似为Rdc=100欧 • 仿真结果: • 1.仿真器模拟输 • 入电压波形 • • • •
输入整流电路的模拟仿真
• 仿真模拟输出电压
仿真模拟输入电流
5
输入整流电路的模拟仿真
• 改变负载电阻阻值(50—1K)仿真结果
不同的负载时的输入 电流也有所不同
基本变换器部分的模拟仿真
• 开环的模拟仿真 • 正激变换器开环等效电路
方波发生器 20KHz,30%,15V 输入电压,以直流形式
6
基本变换器部分的模拟仿真
10
基本变换器部分的模拟仿真
• 增加漏感,增加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
基本变换器部分的模拟仿真
• • 由上述波形可以看出:电压,电流均出现过冲. 实际制作的样机实测波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电源的电路仿真分析(建模)方法
电路仿真分析方法主要有:状态变量法、节点分析法、改进的节点分析法、状态空间平均法等。
1)以状态变量法为基础的仿真技术
状态变量法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电路的瞬态性能,并评价电路的稳定性。
状态变量法是以电路中某些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当做状态变量建立电路的状态方程。
一般是取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感中的电流作为未知的状态变量,然后再用图论的方法列出方程,来决定每一电路的固有树(Proper Tree)。
电路各变量并不直接包含在状态变量中,而是利用一组显式代数方程求出。
对于开关转换器这样的离散电路,应首先列出电路的分段线性状态方程,而后求状态转移规律,并由此导出描写电路的非线性差分方程,此法称为离散时域法。
美国VIRginia 电力电子中心开发的面向系统的开关转换器仿真软件COSMIR 就属于这一类型。
它将开关器件理想化,转换器的每一个运行模式都由一组线性时不变状态方程描述,在考虑开关条件以后,用直接数字积分法或解析法求解,可以快速地得到稳态响应或大信号瞬态响应。
也有的以网孔法或节点法为基础而建立的离散时域法仿真程序。
以状态变量法为基础的仿真技术的缺点是:不能与SPICE 等通用电路仿真程序兼容;由于开关器件理想化,不能分析器件开通或关断瞬间开关器件上的电应力变化。
2)以节J 点分析法为基础的仿真技术
以节点分析法为基础的仿真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等大系统的仿真,有EMTP、ATP、PECAN 等程序。
EMTP 是电力系统瞬态分析的工具,
 ̄{\TP 则是功率转换器和电力传动的仿真工具。
PECAN 是专用于仿真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