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用法小析

合集下载

“的”“地”“得”用法小析

“的”“地”“得”用法小析

★“的”“地”“得”用法小析1.金点子:1.“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2.“地”后面跟的都是动词和形容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不要求掌握)2.分析例句1. 蔚蓝色的海洋(名词),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动词)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动词)很开心。

4.颐和园的湖光山色(名词)美不胜收。

5.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

6.她愉快地接受(动词)了这件礼物。

7.天渐渐地冷(形容词)起来。

8.他们玩(动词)得真痛快。

9.她红(形容词)得发紫。

3、常见错误①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转变观念。

②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很好。

③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滚烫的铁车梯。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

这里“的”是代词。

4、随堂练习——填“的”、“地”、“得”1. 天上()云,有()像羽毛,轻轻()飘在空中;有()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排列着;有()像羊群,来来去去;有()像一床大棉被,满满()盖住了天空……2. 真正()英雄,永远不知道停顿,永远不知道满足,永远要向自己不断()提出新()更严格()要求。

3. 文娱晚会上()节目非常精彩,同学们看()入迷了。

4. 果树上()苹果结()又多又大。

5. “今年()庄稼长()怎么样?”叔叔关心()问道。

四.课后练习——填“的”、“地”、“得”考虑()周到锋利()钢刀高昂()情绪笑()合不拢嘴热情()接待急()双脚直跳盛开()花朵短暂()时间讲解()清楚呆呆()望着茁壮()成长丰硕()成果进步()很快激动()流泪热烈()掌声热烈()鼓掌慢慢()后退崇敬()心情耐心()教育刻苦()学习沉沉()入睡打扫()干净。

三年级语文最易混淆的三个字:“的、地、得”,好多孩子区分不了

三年级语文最易混淆的三个字:“的、地、得”,好多孩子区分不了

三年级语文最易丢分的三个字:“的、地、得”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地、得”用法

“的、地、得”用法

主谓宾与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在主宾前,谓语前状谓后补,的定地状得后补,这些标志要记清。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日常工作中,常会有人提到“的”“地”“得”用法的问题,不少学生对“的、地、得”用法也是含糊不清,乱用一气,作业自然会在“的”“地”“得”用法上出错,并且屡改屡犯。

大家都知道,“的”、“地”、“得”这三个字的用法各不相同。

一、“的、地、得”用法记忆小窍门——“的、地、得”用法口诀大家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规范“的、地、得”的用法,并易记好懂,容易掌握,在此提供一组用法口诀供大家参考。

(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二)“的、地、得”快板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读de.作文写话用不准,朗读往往会念错。

有趣的活动、绿的树,活动是事,树是物。

事物前面用的字,小朋友们都记着。

认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动作。

“的、地、得”用法分析及练习(后附答案)解读

“的、地、得”用法分析及练习(后附答案)解读

“的、地、得”用法分析及练习(后附答案)解读“的、地、得”用法分析及练习(后附答案一、的、地、得用法分析:“的”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 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 表示怎么怎么样的, 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 :1、如果“ de ”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 “得” 。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

三、的、地、得用法总结:1、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的 +名词。

2、 “地” 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 “地” 后面的动作, 说明 “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地 +动词。

3、 “得” 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 “得” 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 +得 +补充、说明的词语。

四、的、地、得用法例句: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题目

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题目

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题目一、"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解析在汉语中,“的地得”是经常被使用的三个字。

它们存在于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各自独特的意义和用法。

本文将对这三个字进行详细解析,从词性、用法及例句等方面展开探讨。

1. “的”的用法“的”是一个重要的助词,在汉语中扮演着多种角色。

主要表达以下几种含义:(1)表示名词或代词修饰关系:我的书(表示所有格)例句:爸爸的钱包丢了。

(2)表示身份、职业、称呼等关系:李先生的车(表示所属关系)例句:小明的哥哥是医生。

(3)构成专有名词: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所属关系)例句: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4)在动词后表示动态助词,强调动作发生时持续性或结果性等例句:她正在看电视。

2. "地" 的用法“地” 在汉语中也有多种不同含义和用途。

(1)副词化:加在形容词前,使之变为副词,并修饰动词。

例句:慢慢地走(副词用法)(2)结构助词:在动词前加“地”,表示方式或程度。

例句:大声地唱(结构助词的用法)(3)名词化:用作名词,表示特定的事物、地区或场所。

例句:外地朋友们都来了吗?(4)表示方位或范围例句:北京东边有一个公园。

3. “得” 的用法“得”的发音为[dé],在汉语中常有以下几种重要用法:(1)表示行为的结果或目的例句:“费力地跑,跑得气喘吁吁。

”(2)作状语,修饰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面的动宾关系的部分例如:“我笑票摆摆得站起来。

”(3)表示可能性、能力、愿望等情感例如:“你考这个题应该得满分。

”以上是“的地得”三个字的主要用法解析,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它们所处的语境和含义。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个例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三个字的用法。

二、例题1. 下列空格处填入哪个字才能符合语法规则?(得)他表演得______选项:A. 很好B.足够C.很美答案:A. 很好解析:根据句子结构,此处需要一个修饰性状语,且表示行为结果或程度。

故填入“得”,作为“表演”的结果修饰。

的、地、得用法分析分解

的、地、得用法分析分解

8、暖暖( 的 )春风 谁( 的 )橡皮
清清( 的 )河水
用力( 地 )踢 仔细( 地 )看
开心( 地 )笑笑
扫( 得 )真干净 笑( 得 )多甜
考 ( 得 )好
小练习(三)
①的 ②地 ③得
9、机灵( )猴子在宁静( ( )忘了回家。
)湖边尽情(
)玩耍,它高兴
10、他这次考(
)不错,所以,一路走(
7、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 )光芒。连绵起伏( )西山, 披着夕阳( )余辉,显( )十分壮丽。
8、暖暖( )春风 谁(
)橡皮
清清( )河水
用力( )踢 仔细( )看
开心( )笑笑
扫( )真干净 笑(
)多甜
考 ( )好
小练习(二)
①的 ②地 ③得
5、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 的 )光芒。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 突然感到凉凉( 的 )寒意,摸摸自己( 的 )鼻尖,冷( 得 )像
4、 美丽( )田野 静静( )流过 变化( )真快 明亮( )眼睛 缓缓( )移动 飞快( )奔跑 愉快( )歌唱 茂密( )树林 跑过( )痕迹
小练习(一)
①的 ②地 ③得
1、它( 的 )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 的 ),怪不 ( 得 )人们叫它丹顶鹤。
2、这时候,我清清楚楚( 地 )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 地 ) 记得,他( 的 )脸不再有那种慈祥( 的 )、愉快( 的 ),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的地得三个的用法举例 (2)

的地得三个的用法举例 (2)

的地得三个的用法举例一、的地得三个的用法解析中文语法中常用的反义词“不”的变体有“的”,“地”和“得”三个。

这三个字在汉语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三个字的用法,并通过举例来加深理解。

二、“的”的用法1. 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或范围:她去了朋友家→她去朋友家[lde]。

2. 在句子中修饰名词,表示所有关系:我们班上有很多学生→我们班上很多学生[de]。

3. 表示疑问或反问:你怎么还不走?→你怎么还不走[de]?三、“地”的用法1. 被用于动态动词之前表示方式或方法,相当于副词“-ly”:快速跑步→快[di]跑步。

2. 被用于形容词之后,表示程度或方式,相当于副词“-ly”: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完成任务[di][di]很快。

3. 被用于否定句中强调性语气前:尽管下雨,他仍然去了→尽管下雨,他[di]还是去了。

四、“得”的用法1. 表示程度、结果或效果:她写得很漂亮→她写[de]很漂亮。

2. 在句子中修饰动词,表示主语做某事带来的结果:他唱歌唱得很好听→他唱歌唱[de]很好听。

3. 表示动作执行完之后所达到的目标或意图:她买菜买得刚刚好→她买菜买[de]刚刚好。

五、示例解析现在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对“的地得三个”的理解和应用。

对于“的”字,我们可以这样使用:正确:我喜欢学汉语。

→ 我喜欢学汉语 [de lde]。

错误:我喜欢学汉语。

→我喜欢我的学汉语。

“地”字可以这样运用:正确:他慢慢地走到了教室门口。

→他慢[di][di]走到了教室门口。

错误:他慢慢地走到了教室门口。

→他慢慢非常地走到了教室门口。

而“得”字的使用方式如下:正确:她唱歌唱得很动情。

→她唱歌唱[de]很动情。

错误:她唱歌唱得很动情。

→她唱歌唱得将会很动情。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对于“的地得三个”的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注意使用时的语境和语法要求,以确保句子表达清晰、准确、规范。

【免费】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地得”用法+练习(全)

【免费】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地得”用法+练习(全)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地、得”用法+练习(全)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 如果“ 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 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 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 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结如下: •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 “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 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 的词语+的+名词。
•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 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 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地+动词。 •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 “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 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 语。
• 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 • 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 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从容不 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 笑......”

“得”前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 表示怎么怎么样的。
• 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 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 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 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 甜啊......
• “的、地、得” 的读音 •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 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 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 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 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 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 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做 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 • • •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 • • •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 注: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 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 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 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例句分析,明确用法
•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 的例句如下: •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 3. 小明在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地、得” 用法口诀
•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 • • •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的、地、得” 用法小析
哈巴河县第二小学 程相征
“的”后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 或词语
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 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 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 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 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 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 用法不同,意思有别 • “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 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 的变化。
• 比如: • 1、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 2、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 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 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 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 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