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对等网络的构建
实训一组建对等网

实训一组建对等网一、实训目的1.通过此实验,理解对等网的基本概念、特点。
2.掌握对等网的组建方法和对等网中资源共享的设置方法。
二、实训内容1.组建由2台计算机构成的对等网。
2.组建由3台计算机构成的对等网。
3.测试对等网的连通性、对等网中的资源共享。
三、实训设备1.RJ45交叉线1根:2.RJ45直通线交叉线3根:3.四口交换机1台,本例使用D-link;4.实验用计算机3台(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且安装有网卡):四、预备知识1.对等网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在这种体系架构下,网内成员地位都是对等的,网络中不存在管理或服务核心的主机,即各个主机间无主从之分,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区別。
在对等网中没有域,只有工作组。
由于工作组的概念没有域的概念那样广,因此在对等网组建时不需要进行域的配苣,而只需对工作组进行配置。
对等网中所包含的计算机数量一般不多,通常限制在一个小型机构或部门内部,各主机之间的对等交换数据和信息。
网络中任一台计算机既可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也可作为工作站,用来分享英它网络服务器所共享的资源。
通过对等网可以实现部门或组织内部数据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的共享。
对等网网络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网络成本低, 网络建设和维护简单,网络组建方式灵活,可选用的传输介质较多等优点。
英不足之处在于网络支持的用户数量较少,网络性能较低,网络安全及保密性差,文件管理分散,计算机资源占用大。
2.TCP/IP 协议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也称为网络通讯协议。
该协议是一个四层的分层体系结构,是一组由TCP协议和IP协议以及其他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族,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之一。
TCP/IP协议左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在网络之间传输的标准。
在该协议中,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 1)是而向连接的,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该协议负责收集文件信息或者将大的文件拆分成适合在网络上传输的包,当数据通过网络传到达接收端的TCP层,接收端的TCP层根据协议规泄将包还原为原始文件。
建立对等网(详细步骤)

实验一建立对等网一、实验目的(1)熟悉10BASE-T星型拓扑以太网的网卡、线缆、连接器等网络硬件设备;(2)熟悉WINDOWS中的网络组件及各参数的设置;(3)理解对等网络的特点。
二、实验环境此实验的基本要求是两台以上计算机作为一个工作组,连接到一台服务器上,建立一个基于Windows的对等网络,物理结构为10BASE-T以太网。
各工作组中的用户可以共享资源。
三、实验内容(1)网络布线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分别为:T568A:白绿 | 绿 | 白橙 | 蓝 | 白蓝 | 橙 | 白棕 | 棕T568B:白橙 | 橙 | 白绿 | 蓝 | 白蓝 | 绿 | 白棕 | 棕在整个网络布线中应用一种布线方式,但两端都有RJ45端头的网络连线无论是采用端接方式A,还是端接方式B,在网络中都是通用的。
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都使用T568B的标准,通常认为该标准对电磁干扰的屏蔽更好,本次实习中即采用了端接方式B。
(2)连接网线,建立对等网连接网线的方式与网卡接口和网络结构有关,本局域网中采用的是星型结构。
以集线器(HUB)为中央结点,网络中所有计算机都通过双绞线连接至集线器,通过集线器交换信息。
星型结构的优点是利用中央结点可方便地提供服务和重新配置网络,单个连接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缺点是每个站点直接与中央结点相连,需要大量电缆,费用较高。
连接好网络线后接通计算机电源,观察网卡后面板上的两只LED工作状态指示灯。
绿灯亮表示网络线接通,红灯间接闪烁说明网卡工作正常。
(3)MS-DOS方式中,执行ping命令进行测试a 首先测试本机的是否连接正常ping 192.168.0.35,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图1 ping 192.168.0.35命令执行结果图b 测试在同一组内能否相互访问ping 192.168.0.40,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图2 ping 192.168.0.40命令执行结果图四、实验总结经过本次实习,对对等网及其工作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学到了以下两点:(1) 熟悉了网络布线的两种标准,并对B标准进行实验,掌握了该种布线方式;(2)学会了建立对等网。
实验(一)对等网的组建

实验(⼀)对等⽹的组建⼀、实验综述1、实验⽬的及要求(1)熟悉⽹卡、集线器、交换机等⽹络设备;(2)掌握组建对等⽹的技术、⽅法与功能:⽹卡、⽹络协议安装配置、连通性测试等;(3)认识简单⽹络拓扑结构;(4)掌握对等⽹测试⽅法;(5)掌握在对等⽹中设置共享的⽅法。
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Packet.tracer 6.0链接:提取码:qw5l⼆、实验过程(实验步骤、数据记录)1、实验原理:对等⽹络没有专门的服务器,计算机之间都是同级的。
所有的计算机都是平等的。
每⼀台计算机都作为它⾃⼰的服务器。
各个⽤户⾃⼰决定在⽹络上共享各⾃计算机上的哪些数据和不共享哪些数据。
⼜称“⼯作组模式”。
在对等⽹络中,每台计算机管理本⾝的⽤户和资源,经过正确的权限设置,每台计算机可以通过连接的⽹络使⽤被允许访问的⽹络资源。
由于各个计算机只是简单地连接在⽹络上,不存在核⼼服务器,因此对等⽹络不存在⼤量的⽹络管理⼯作。
2、实验过程:【任务⼀】(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空⽩界⾯中进⾏操作;在空⽩处拖⼊⼀个集线器,三个终端设备(计算机),并⽤直通线将其如下图连接起来。
并对三台终端设备进⾏如下配置:主机名IP地址⼦⽹掩码PC0192.168.4.2255.255.255.0 PC1192.168.4.3255.255.255.0 PC2192.168.4.4255.255.255.0 (2)此时,以某⼀台计算机终端为标准(如PC2)进⾏测试,测试其是否与其他两台构成对等⽹络。
⽅法如下:点击PC2客户终端,点击“桌⾯”标签下的“命令提⽰符”按钮,则弹出⿊⽩屏界⾯,在其中输⼊“ping192.168.4.2”、“ping 192.168.4.3”、“ping 192.168.4.4”,均⽆数据报丢失。
运⾏结果如下图:这样,即可说明,同⼀⽹段的三台计算机已经搭建起“对等⽹络”平台。
【任务⼆】将其中⼀台计算机(如PC2)的IP地址更改为192.168.3.4,再进⾏测量。
对等网络组建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进行了对等网络组建的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对等网络的组建方法,了解网络设备的配置,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了解了对等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是一种点对点连接的网络结构,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可以作为服务器或客户端,实现资源共享和通信。
2. 硬件准备本次实训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包括:- 多台计算机(至少2台)- 网络交换机- 网线- IP地址规划表3. 实训步骤(1)网络规划:首先,根据实训环境,规划网络拓扑结构,确定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
(2)设备连接: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确保网络连通。
(3)操作系统设置: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并设置相应的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4)文件共享设置: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设置文件共享:- 在需要共享的文件夹上右键点击,选择“属性”。
- 在“共享”选项卡中,点击“共享”按钮。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共享权限,设置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权限。
- 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5)网络测试: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确保对等网络正常工作。
4. 实训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组建了一个对等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任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访问其他计算机上的共享文件夹,实现资源共享。
三、实习总结与收获通过本次对等网络组建实训,我们收获颇丰:1. 掌握了对等网络的组建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对等网络的配置步骤,掌握了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方法。
2.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我们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通过对等网络的组建,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学习更高级的网络技术打下了基础。
对等网的组建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对等网的组建”(2)对等网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利用Packet.Tracer5.3网络模拟软件三、实验内容及原理实验内容:利用网络连接设备建立对等网,配置其ip地址,子网掩码,测试其是否能组建对对等网实验原理:在局域网络连接中有几种形式。
对等网(PeerToPeer)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不但能方便连接两台以上的电脑,而且更关键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连接后双方可以互相访问,没有主从之分。
不过对等网不能共享可执行程序,只有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局域网,才能共享服务器上的可执行程序。
当然,那样的网络需要牺牲一台高性能的电脑作为网络中的服务器让大家共享。
对等网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高性价比的实用小型网络系统。
四、实验步骤(或过程)1、在Packet.Tracer5.3网络模拟软件中拖入集线器和三个终端,并用直通线连接起来。
2、对终端进行IP设置3、使用ping命令查看三个终端是否接通数据包丢失,则不能建成对等网。
数据包没有丢失,则可以组建成对等网。
五、实验结论1、实验结果(1)通过pc0使用Ping命令ping 192.168.10.1与ping 192.168.10.2,数据包没有丢失因为不在同一个子网上所以终端不连通。
终端与不同集线器下的终端在子网相同的情况下是否接通。
数据包没有丢失所以接通。
(4)更改不在同一个集线器下的pc1的IP 地址,通过pc3使用ping 192.168.20.1发现数据包丢失。
说明不在同一个子网下的终端不通。
2、分析讨论当在同一个子网时终端之间能够连接,不在同一个子网时终端不能接通。
六、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对等网组建实验报告

对等网组建实验报告对等网组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对等网(Peer-to-Peer Network)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结构,其中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和地位,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对等网系统,探索对等网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二、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了一台主机作为服务器,并在其他两台主机上搭建对等网节点。
实验所用的主机均连接在同一局域网中。
三、实验步骤1. 搭建服务器首先,在一台主机上搭建服务器,用于管理对等网的节点。
在该主机上安装并配置相应的服务器软件,如BitTorrent Tracker或eDonkey Server。
2. 设置对等网节点在另外两台主机上设置对等网节点。
选择合适的对等网软件,如BitTorrent或eMule,并在每台主机上安装和配置该软件。
3. 连接对等网节点通过在对等网软件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将对等网节点连接到服务器。
确保所有节点都成功连接到服务器,并能够相互通信。
4. 共享资源在每个对等网节点上选择要共享的文件或资源。
将这些文件添加到对等网软件的共享目录中,使其他节点能够下载和访问这些资源。
5. 下载资源通过对等网软件搜索其他节点共享的资源,并选择要下载的文件。
启动下载任务,并观察下载速度和进度。
6. 上传资源当下载任务完成后,选择将下载的资源继续共享给其他节点。
将下载的文件移动到共享目录中,并确保其他节点能够找到和下载这些资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成功搭建了一个对等网系统,并进行了资源共享和下载。
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分布式网络结构:对等网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和地位,没有中心化的控制节点。
每个节点可以作为服务器和客户端,相互之间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 高效的资源下载:由于对等网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提供资源下载,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和计算资源,实现高效的资源下载和分发。
3. 网络负载均衡:对等网系统中的节点可以根据网络负载情况自动选择最优的下载源,实现网络负载均衡。
组建对等网实验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上机实验一对等网组建【实验目的】1. 学会用虚拟机安装系统以及克隆系统1.理解对等网的概念。
2.掌握对等网中资源共享的方法。
【实验任务】利用windowsxp 组建对等网,并实现资源共享。
【相关知识】对等网是计算机间彼此平等、没有特定计算机作为服务器的网络,利用windowsxp可以非常万便地实现对等网工作模式。
【实验步骤】一、准备工作给安装好两个xp系统的虚拟机PC1设置命名为computer1,PC2设置计算机名位computer2,工作组都设置为group。
操作好后写出主要操作步骤:二、配置网卡属性1、指定IP地址,设定PC1和PC2的IP地址是192.168.1.1和192.168.2.2,网关使用PC1的IP地址。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PC1:IP地址 PC2:IP地址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网关网关2、关闭防火墙写出主要操作步骤三、检验连通性1、在computer1中搜索computer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2、使用Ping命令在虚拟机computer1中执行命令提示符窗口,写出下面的操作步骤:。
检查:发送数据包个,丢失个,平均用时毫秒(MS)四、访问共享文件夹1、新建共享文件夹在虚拟机Computer1的C盘创建USER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上点击右键,选择“共享”菜单,设置该文件伟共享文件夹,共享名称为:USER在computer2中搜索计算机computer1,点击打开computer1,能否进入?五. 映射网络驱动器1、在computer2中搜索虚拟机computer1,找到共享文件夹“USER”。
2、在“USER”上点击右键,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命令,此时打开“我的电脑”,看能否打开该文件夹3、中断网络驱动器连接。
实验报告-计算机

实验报告—实验一:对等网组建:实验目的:(1)掌握对等网组网技术,学会组建对等网;(2)掌握对等网环境下数据共享方法;拓扑图:实验环境:三台交换机,四台PC机,三台交换机用交叉线连接,用直通线连接交换机和客户机;实验步骤:一:配置每台PC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1:192.168.2.11 255.255.255.02:192.168.2.12 255.255.255.03:192.168.2.1:3 255.255.255.04:192.168.2.14 255.255.255.0二:测试各PC间的连通性:在PC1上“ping”:Ping 192.168.2.12Ping 192.168.2.13Ping 192.168.2.14三:查看结果。
四:为本次实验做总结。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T elnet:实验地点:专业机房:(1)掌握对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及Telnet的登录设置;(2)熟练掌握远程登录交换机的配置,及学会配置。
拓扑图:实验环境:一台交换机、一台pc机、一根控制线。
一根直通线;分别连接它们。
实验步骤:1:配置pc机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192.168.1.2255.255.255.02:配置交换机:en (进入交换机特权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enable password 123 (配置交换机登录密码)enable secret 1234 (配置交换机特权模式密码)line vty 0 4loginpassword 12345 (配置交换机远程登录密码)end (结束)实验结果:测试“Telnet”远程登录:实验总结实验三:单交换机vlan通信:实验目的:(1)掌握单交换机的vlan划分与添加,实现vlan间的通信;(2)学会自己熟练配置交换机vlan的划分与添加,实现单交换机间的vlan通信。
拓扑图:实验环境:一台交换机,四台pc机,四根直通线;将pc机和交换机相连。
对等网的组建实验报告

对等网的组建实验报告对等网的组建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中心化网络架构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单点故障、网络拥塞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等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等网的组建实验,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
二、对等网的概念和原理对等网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其核心思想是将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视为平等的,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和共享资源,而无需经过中心服务器的调度。
对等网的组建依赖于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信息共享。
三、实验环境和方法本实验使用了一台主机和三台虚拟机,分别作为对等网的节点。
首先,我们使用了开源的对等网软件来搭建对等网环境,其中包括节点发现、路由选择和资源共享等功能。
然后,我们通过在主机和虚拟机上安装对等网软件,并进行相应的配置,来实现节点之间的连接和信息共享。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对等网,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
首先,我们测试了节点之间的连接情况,发现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无需经过中心服务器的转发。
这样的设计使得对等网具备更好的抗单点故障能力,一旦某个节点故障,其他节点仍然可以正常通信。
其次,我们测试了对等网的路由选择功能。
通过模拟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我们发现对等网能够根据节点之间的网络拓扑和负载情况,自动选择最优的传输路径。
这种自适应的路由选择算法不仅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还减少了网络的拥塞情况。
最后,我们测试了对等网的资源共享功能。
通过在节点之间共享文件和数据,我们发现对等网可以实现高效的资源共享,无论是小文件的传输还是大规模数据的共享,都能够快速完成。
这样的设计使得对等网具备更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五、对等网的优势和应用前景通过对等网的组建实验,我们发现对等网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对等网具备更好的抗单点故障能力,可以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网络服务。
其次,对等网具备更高的网络传输效率和更低的网络拥塞情况,可以提供更快速的数据传输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网络实验一:对等网的实验

2013-7-11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⑵安装网络客户 Microsoft网络客户组件允许计算机访问 Microsoft网络上的资源。在对等网络中,用户的目 的是共享Microsoft网络资源。因此,在Windows 2000对等网中,需把网络客户设置成“Microsoft 网络客户端”。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第1步:依次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选项;
2013-7-11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⑷设置服务 对等网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地位平等,既可以得到服务, 又可以提供服务。每台计算机只提供文件共享服务和打印 机共享服务,设置服务也就是添加这两类服务功能,以便 为网上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其设置步骤如下: 第1步: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网络和拨号连 接”图标; 第2步:选中“本地连接”图标,单击右键弹出快捷 菜单,选择“属性”选项,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第3步:单击“安装”按钮,在打开的“选择网络组 件类型”列表框中选择“服务”,然后单击“添加”按钮; 第4步:在“选择网络服务”列表框中选择 “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然后单击“确 定”按钮。这样,“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就被添加到了网络组件中了。
2013-7-11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第1步: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添加新硬件”选项,出 现添加/删除硬件欢迎向导对话框。如图2.3所示。
图2.3
2013-7-11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第2步:单击“下一步”,出现如下所示的对话框, 选择“添加/排除设备故障”选项。如图2.4所示。
图2.4
2013-7-11
图2.19
2013-7-11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第4步:设置用户访问权限。在“新建共享”对话框中单 击“权限”按钮。按“添加”按钮就可以添加用户和组, 然后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权限,通常将“完全控制”、 “更改”前面的钩去掉,只保留“读取”,确保共享数据 的安全,完成后单击“确定”。如图2.20所示。
网线制作与构建对等网

实验一网线制作与构建对等网一、实验目的:1、学习双绞线网线制作方法;2、学习对等网的构建方法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非屏蔽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仪,计算机,交换机(或集线器)。
图1.1三、实验内容:(1) 制作直通式双绞线;(2) 用双绞线把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或集线器)上;(3) 配置计算机:打开“本地连接”属性,检查是否有以下组件:Microsoft网络客户端、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Internet协议(TCP/IP)。
如果缺少哪个组件就安装哪个组件。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提示:使用私有地址段172.16.0.1~172.16.255.254,子网掩码255.255.0.0,要保证各计算机的IP地址不能重复。
)设置计算机名和工作组名。
(提示:计算机名必须不同,工作组名应该相同;为方便识别,请把计算机名设置为你的名字,工作组名设置为WORKGROUP。
)说明:如果计算机安装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可通过运行“控制面板”中的“网络安装向导”完成以上配置。
(4) 使用对等网:打开“网上邻居”→“查看工作组计算机”,应该能看到同组的其它计算机。
设置共享文件夹:在D盘中新建一个文件夹,名字为“共享”,把该文件夹的属性设置为共享,在其它计算机上验证其共享效果。
修改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在其它计算机上验证其效果。
设置网络驱动器:把某个计算机映射成本机的网络驱动器,用“我的电脑”访问其中的共享内容。
验证完成后再删除该网络驱动器。
四、选做内容:1、制作双绞线进行双机互连。
2、制作双绞线实现交换机(或集线器)间的级联。
五、思考题:1、双绞线有直通线和交叉线两种,把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或集线器)上时应该用哪种线?把两台计算机进行双机互连时,应该用哪种线?把两台交换机(或集线器)级联时,应该用哪种线?2、如果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172.16.0.10,另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172.17.0.20,子网掩码均为255.255.0.0,在对等网中这两台计算机能否互相访问?3、如果有两台计算机的工作组名设置的不同,在网上邻居中如何访问到它?。
对等网络组建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等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具有资源共享、易于扩展、成本较低等特点,在家庭、学校和企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网络组建和管理的能力,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等网络的组建过程,掌握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协议应用和网络故障排除等基本技能。
二、实训内容与步骤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首先,根据实训需求,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本次实训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由一台服务器和若干台客户端组成。
服务器负责存储和管理共享资源,客户端负责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
2. 硬件设备准备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准备以下硬件设备:- 服务器:一台性能较高的计算机,用于存储和管理共享资源。
- 客户端:若干台计算机,用于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
- 网络交换机:一台或多台,用于连接服务器和客户端,实现数据传输。
- 网线:根据网络设备数量准备相应的网线。
3. 网络设备配置(1)服务器配置:1. 安装操作系统: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 2008或Windows Server 2012。
2. 配置IP地址:设置服务器的IP地址,确保其与其他设备在同一网络内。
3. 安装文件共享服务:安装文件共享服务,如SMB(Server Message Block)服务,以便客户端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
(2)客户端配置:1. 安装操作系统:与服务器相同,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或Windows Server 2012。
2. 配置IP地址:设置客户端的IP地址,确保其与服务器在同一网络内。
3. 访问服务器:在客户端上设置共享资源访问权限,确保客户端可以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
4. 网络测试与调试在配置好网络设备后,进行以下测试:(1)ping测试:使用ping命令测试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连通性,确保网络设备正常工作。
学生活动:小型对等网的组建

学生活动:小型对等网的组建班别:姓名:学号:评价:实验一:利用网线实现双机的直接互连准备工作(1)什么是对等网(2)对等网络的组建方案:A方案:B方案:(3)认识组建网络所需的硬件设备:一、硬件的准备1.安装网卡(1)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并拔掉电源线。
(2)打开机箱,在电脑上找到一个空闲的PCI插槽,并将该插槽对应的机箱金属挡板取下。
(3)把网卡插入插槽。
(4)用螺丝把网卡固定在机箱上。
(5)装上机箱,连接电源线。
(6)这时再打开电源,重新启动计算机。
一般情况下,操作系统会自动识别出计算机上已经插入新设备,而且大部分的网卡驱动程序都可以自动安装。
如果系统没有默认的程序,则。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图标,选择“属性”,弹出系统属性对话框选择“硬件—设备管理器”。
如果在该对话框中的“网络适配器”中没有出现问号或惊叹号(如下图),就说明网卡已经安装成功了。
思考:网卡是否一次连通,,如果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2.交叉线的制作(1)交叉线的钳制先准备好我们所需的工具:压线钳。
制作顺序按下面的提示:注意:交叉线的两头分别使用T568A和T568B标准来钳制⏹剪断: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充的网线。
⏹剥皮: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刀口,让线头角及挡板,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注意:大约2厘米)思考:剥线过长和过短分别会有什么问题(2)网线制作的线序标准标准 1 2 3 4 5 6 7 8T568AT568B⏹排序:(以T568A为例)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
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
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
每对线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制作网线时必须将4个线对的8条细导线一一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组建对等网的实验报告

组建对等网的实验报告组建对等网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对等网(Peer-to-Peer Network)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和通信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将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平等对待,实现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和资源共享。
对等网的概念最早由Jarkko Oikarinen在1996年提出,随后在Napster、BitTorrent等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组建对等网,探索其优势和应用场景。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1. 确定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了一台服务器和五台客户机进行组网实验。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分发资源,客户机用于下载和共享资源。
2. 搭建对等网在服务器上安装并配置对等网软件,选择了开源的BitTorrent协议作为我们的对等网协议。
在客户机上安装相应的BitTorrent客户端,并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3. 共享资源在服务器上选择一些电影、音乐等资源,并将其分享到对等网中。
客户机可以通过搜索和下载功能获取这些资源。
4. 测试下载速度和稳定性选择一部电影作为测试对象,在客户机上同时进行下载,记录下载速度和稳定性。
结果显示,对等网能够提供较快的下载速度,并且在多个节点同时下载时仍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5. 资源共享和扩展性测试在服务器上增加新的资源,并将其分享到对等网中。
客户机能够通过搜索功能找到这些新资源,并进行下载。
实验结果表明,对等网具有良好的资源共享和扩展性能。
三、对等网的优势和应用场景1. 去中心化对等网不依赖于中心服务器,节点之间直接通信,避免了单点故障和中心化控制。
这使得对等网在分布式存储、通信和计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 高效的资源共享对等网能够充分利用节点之间的带宽和存储资源,实现高效的资源共享。
这使得对等网在大规模文件共享、在线视频流媒体等场景下具有显著的优势。
3. 抗审查和匿名性对等网的节点之间直接通信,难以被审查和追踪。
这使得对等网在绕过网络审查、保护用户隐私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
4. 分布式计算对等网可以将节点的计算能力进行集合,实现分布式计算。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及对等网组建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及对等网组建实验学时:10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背景描述:假设你是一家电脑公司网络部的一名员工,现在有两个顾客有制作网线的要求:A客户家里有两台电脑,他希望制作一根网线把家里的两台电脑连接起来,能够实现两台电脑间的数据共享;B客户单位有多台电脑和一台交换机,他希望把他的办公电脑连接到该交换机上,以便能够共享单位的信息。
在这两种情况下组建对等网,要求实现两台电脑间的某些文件共享和打印机共享等功能。
二、实验目的1.了解T568A和T568B标准线序的排列顺序;2.掌握非屏蔽双绞线的直通线与交叉线制作,了解以及它们的区别和适用环境;3.掌握线缆测试的方法。
4.掌握Windows 7对等网的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配置;5.了解判断Windows 7对等网是否导通的几种方法。
6.掌握Windows 7对等网中文件夹共享的设置方法和使用;7.了解Windows 7对等网中打印机共享的设置方法;8.学会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并进行基本配置(无步骤)三、相关知识点1.两种线序标准T568A/T568B;2.Windows XP 对等网的构建;3.Ping命令的使用;4.文件夹共享;5.打印机共享。
四、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双绞线按照所连接的设备分类分为直通线和交叉线两种,它们的制作有两种国际标准,即T568A 和T568B,不同标准线序要求不同。
直通线制作可以采用两种标准中的任何一种,交叉线只能一端采用T568A,另一端采用T568B。
对等网是基于网络中对等体系结构组建起来的局域网,在对等网络中,对等网上各台计算机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网上任意节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资源;也可以作为工作站,以分享其它服务器的资源;任一台计算机均可同时兼作服务器和工作站,也可只作其中之一。
对等网的功能是既可以共享文件,还可以共享打印机。
利用自制的交叉线组建基于两台主机的对等网。
计算机网络建立对等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习报告——实习一建立对等网络
学院:成教学院
专业:计算机
班级:09级2班
学号:2009034220
姓名:张静
一:实验目的
理解对等网的特点。
二:实验步棸
1.制作网线
实验材料:一个双绞线,两个水晶头,测线仪,压线钳。
做法:用压线钳把双交线两头包线压开,让里面线显露出来。
线按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排列插入水晶头里,压线钳把线压好。
用测线仪测线,测线仪一格一格跳就说明线排正确着。
2.使用ping技术联通两台计算机
用网线连接两台计算机,设置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在一个局域网里,在一台电脑的开始运行输入ping 另一台电脑的ip地址
例如:两台电脑的ip地址分别为,192.186.123.1 192.168.123.2
用ip地址192.186.123.1 ping ip 地址为192.168.123.2
(1)Ping成功为下图:
(2)Ping不成功为下图
3.共享网络资源
在登录到win1计算机后,打开我的电脑,或者资源管理器。
右击所要共享的文件选择“共享”,在显示的对话框中选择“共享为”,输入共享名“winc”,单击‘确定’按钮。
网络中得所有用户都可以共享winc文件。
登陆到另一台计算计上,打开“网上邻居”,显示“整个网路”以及同组的各计算机名,双击win1,显示共享文件名winc 。
这样就是实现文件共享。
实验1 组建办公室对等网络

实验一组建办公室对等网络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交换机组建小型交换式对等网的方法。
2、掌握Windows 7对等网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配置。
3、了解判断Windows 7对等网是否导通的几种方法。
4、掌握Windows 7对等网中文件夹共享的设置方法和使用。
5、掌握Windows 7对等网中映射网络驱动器的实质方法。
二、实验要求1、能够配置计算机的TCP/IP协议。
2、能够设置有权限共享的用户。
3、能够设置文件夹共享和打印机共享,并使用共享的文件夹和打印机。
三、实验内容小型共享式对等网的组建1、使用的设备有直通线3条、打印机1台、集线器1台、安装了Windows 7的计算机3台。
2、硬件连接,拓扑结构如图1-1.3、TCP/IP协议配置。
配置PC1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0,PC2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20,PC3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30,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
4、在PC1、PC2和PC3之间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5、设置计算机名和工作组。
1)依次单击“开始”-“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系统”-“高级系统设置”-“计算机名”。
2)打开“系统属性-计算机名/域更改”对话框,单击“更改”按钮,打开“计算机名/域更改”对话框。
3)在“计算机名”文本框中输入“PC1”作为本机名,选中“工作组”单击按钮,并设置工作组名为“SMILE”。
4)单击“确定”后,系统提示重启计算机,重启后,设置生效。
6、安装共享服务。
1)依次打开“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2)右击“本地连接”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3)选中“Microsoft 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前的复选框。
4)单击“确定”按钮,重启系统后设置生效。
网络实验一:对等网的实验

实验1 对等网的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windows环境下的对等网的网络设置方法、相关网络协议、网络组件安装和设置方法,。
二、实验设备1)Hub(集线器):集线器(HUB)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最小单元,像树的主干一样,它是各分枝的汇集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
分类:一般常见的集线器有8 口、16 口及24 口三种。
2)网卡:带有RJ-45 接头的以太网卡3)网络电缆:双绞线4)RJ-45 头(水晶头):三、实验步骤一般对等网的组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不通过集线器(HUB)连接的对等网,简称双机互连,只适合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如果是三台计算机,则可以通过将其中一台机器上装上两张网卡的方法来解决;另外一种就是通过集线器(HUB)连接的对等网,下面就这两种形式进行讲解。
一、不通过HUB连接的对等网实施步骤:1、所需设备RJ-45接口网卡2张、双胶线若干米、水晶头若干个。
2、安装网卡与安装其他任何硬件卡一样,将网卡插入PC机的对应的插槽中,固定好,重新启动计算机,如重启后计算机没有自动识别网卡则需要安装驱动程序。
3、双胶线的制作与连接如果不用HUB直接连接的话,双胶线就要制作成交叉线,制作方法是:取一截双胶线(长度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把双绞线的一头外皮剥开,从左到右按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的顺序排列好,插入RJ45水晶头;另一头则从左到右按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的顺序排列好,插入另一个RJ45水晶头。
也就是说,两头的接法刚好相反,接成的线将形成两个交错重叠的叉形,不然的话是连不上的。
然后将制作完成的双胶线两头分别插入两台计算机的网卡上。
4、计算机的设置本节将仅以WIN 98操作系统下的安装设置方法来叙述。
图1(1)设置“网上邻居”首先右键单击“网上邻居”,打开属性(如图1),如没有网上邻居则需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在“配置”一栏中,单击“添加”按钮,在“请选择网络组件类型”中双击“协议”(如图2),然后在左边的“厂商”栏中单击“Microsoft”,在右边的“网络协议”栏中双击“TCP/IP”即可(如图3)。
实验一:组建对等网络

(学生)
体会
教师评语
成绩
Soft3
Soft3
组长有完全权限,全体成员有读权限,临时工没有任何权限
二实训思考题
1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操作系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什么是资源的安全互访?如何实现?实现时的设置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默认的特殊共享?是否可以删除这些隐含的特殊共享资源?
三实训报告要求:
实训目的,实训环境,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回答实训思考题,实训心得与体会,建议与意见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实验(实训)报告
课程
网络操作系统
教师
徐红梅
班级
学生姓名
实验名称
组建Windows server 2003对等网
任务
(教师)
一实验1.1:设计一个小型网络,拥有3台计算机,这3台计算机组成一个基于工作组的小型网络,现需要对计算机进行配置,以满足下列要求;
图表2-1用户初始密码信息表
表2-2人员权限分配表
计算机
使用人
文件夹名
共享目录名
文件夹权限
共享权限
网络1
全部老师
Netswd
Nswd
全体成员拥有读写权限
Netsht
网络组组长拥有读写权限,其他员工不能访问
不共享
软件1
陈印
Soft1
Soft1
软件组成员拥有读写权限
软件2
邓菲
Soft2
Soft2
软件成员拥有读写权限;网络组成员拥有读权限。
教研室
用户帐户名称
用户全名
描述
初始密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对等网络的构建【实验目的】⏹掌握TCP/IP协议的配置;⏹掌握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掌握组建windows对等网络并配置文件共享。
【实验内容】⏹以Microsofe Winodws 系统为例,对TCP/IP协议进行安装和配置;⏹学习使用常见的网络命令,并了解相关的参数;⏹组建windows对等网络。
⏹配置windows环境下的文件共享。
【实验设备】⏹五台具有网络功能的PC机,一台二层交换机。
双绞线5条。
【实验环境】典型网络拓扑。
•A1:对应的站点地址段为:10.10.10.1/24,网关为:10.10.10.1•A2:对应的站点地址段为:10.10.10.2/24,网关为:10.10.10.2•A3:对应的站点地址段为:10.10.10.3/24,网关为:10.10.10.3•A4:对应的站点地址段为:10.10.10.4/24,网关为:10.10.10.4•A5:对应的站点地址段为:10.10.10.5/24,网关为:10.10.10.5【实验步骤】一、TCP/IP协议的安装和配置(以WINXP为例,其他操作系统安装和配置方法基本类似,请参阅相关资料)1.TCP/IP 协议在安装 Windows XP时被默认安装,首先检查系统功是否已安装TCP/IP 协议:鼠标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属性”;2. 鼠标右键单击“本地连接”图标,选择“属性”;如右图所示。
在出现的网络协议列表中,检查是否有TCP/IP,如果没有,则单击添加按钮.如果已安装,则跳至步骤4;3. 点击“安装”按钮后,系统显示可添加的列表,如上图所示。
选择->协议->添加,然后选择Microsoft->Internet 协议(TCP/IP)->确定。
4.选择带网卡的TCP/IP协议,如图1,点击“属性”按纽,弹出如下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填入实验IP地址,其中DNS服务器的地址不用填写,点击“确定”。
至此TCP/IP协议配置成功。
二、关于实验网络连接的方法1.每台计算机有两个网卡,第一块网卡(命名为“本地连接2”)与所有计算机和小机柜中的实验控制器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局域网,用于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
第二块网卡(命名为“本地连接”)连接至小机柜内,配置完毕后可以将该网卡的网线连至小机柜内的设备上测试网络组建和设备配置结果。
因此在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时要启用“本地连接2”,禁用“本地连接”;在测试查看网络和设备配置结果时要先设置好“本地连接”的IP地址,再启用“本地连接”,并禁用“本地连接2”。
“本地连接2”和“本地连接”一定不要同时启用。
2.通过实验控制器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要利用浏览器打开服务器Web页面(已设为浏览器的默认主页)。
3.测试网络组建和设备配置结果时,启用“本地连接”后,在小机柜的前面找到5条双绞线的一头,每一个网线的水晶头下面有一个黄色的标签,上面分别写有A、B、C、D、E。
A标签标识该网线连接在01号计算机的“本地连接”网卡上,B标签标识该网线连接在02号计算机的“本地连接”网卡上,一次类推。
4.配置好TCP/IP,再启用“本地连接”,并禁用“本地连接2”,将网线插在同一台二层交换的端口上(保证所有端口在同一个VLAN中),则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对网络的联通性进行测试。
三、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Windows XP 内置了很多网络测试工具,使我们管理网络更加简便、有效。
运行环境在DOS命令提示符下(开始→运行→cmd 或者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这些实用程序均可以在命令标识后加斜线和问号,得到该命令的功能、参数和使用说明的帮助信息,例如:C:\>ipconfig /?。
一些常用网络测试命令有以下几个:(1)PingPing是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和接收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常用的命令。
Ping向目标主机(地址)发送一个32 字节的IP 数据报到目标站点的主机上,记录下主机的响应时间。
从而判断网络的响应时间和本机是否与目标主机(地址)连通。
如果执行Ping不成功,则可以预测故障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线故障,网络适配器配置不正确,IP地址不正确。
如果执行Ping成功而网络仍无法使用,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网络系统的软件配置方面,Ping成功只能保证本机与目标主机间存在一条连通的物理路径。
命令格式:ping IP地址或主机名[-t] [-a] [-n count] [-l size]参数含义:-t不停地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a 以IP地址格式来显示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n count 指定要Ping多少次,具体次数由count来指定;-l size 指定发送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包的大小。
例如:ping 202.116.24.100 所得结果如下:(2)ipconfigipconfig 实用程序可以测试出本地主机的IP 地址、网卡地址等信息,可以查看配置的情况。
ipconfig的命令格式如下:ipconfig [/? | /all | /release [adapter] | /renew [adapter]]其中的参数说明如下: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命令可以得到以下信息: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 显示ipconfig的格式和参数的英文说明;/all 显示所有的配置信息;/release 为指定的适配器(或全部适配器)释放IP地址(只适用于DHCP);/renew 为指定的适配器(或全部适配器)更新IP地址(只适用于DHCP)。
/all,则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
例如:C:\>ipconfig /all(3)tracerttracert 实用程序显示用户数据所经过路径上各个路由器的信息,内容包括:每一站的编号、反应时间、站点名称或IP 地址。
从中可以查看路由器处理时间的差别。
tracert 命令格式为:tracert IP地址或主机名[-d][-h maximumhops][-j host_list] [-w timeout]其中的参数说明如下:-d 不解析目标主机的名字;-h maximum_hops 指定搜索到目标地址的最大跳跃数;-j host_list 按照主机列表中的地址释放源路由;-w timeout 指定超时时间间隔,程序默认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例如:C:\> tracert (4)netstatnetstat 为网络协议统计命令,可以查看网络协议的统计结果、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大小,连接和侦听端口的状态。
Netstat 的命令格式为:netstat –参数。
一共有7个参数,说明如下:-a 显示所有的TCP 连接、所有侦听的TCP 和UDP 端口。
-e 显示Ethernet 统计,可以和/s 参数一起使用。
-n 显示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地址和端口号。
-p proto 显示由协议参数proto 指定的协议的连接,协议可以是TCP、UDP、TCPv6、UDPv6。
与参数/s 一起使用,会按协议显示统计信息,此时的协议可以是TCP、UDP、IP、ICMP、TCP v6、UDP v6、IP v6ICMP v6。
-s 按协议显示统计信息。
-r 显示IP 路由表的内容。
该参数的作用与route print 命令等价。
-t 指定再次自动统计、显示统计信息的时间间隔,t 数值为秒。
若没有指定,会显示当前统计信息后退出。
例如:netstat(5)其它命令简介:net命令:NET命令是很多网络命令的集合,在Windows ME/NT/2000内,很多网络功能都是以net 命令为开始的,通过net help可以看到这些命令的详细介绍:NET CONFIG 显示系统网络设置NET DIAG 运行MS的DIAGNOSTICS程序显示网络的DIAGNOSTIC信息NET HELP 显示帮助信息NET INIT 不通过绑定来加载协议或网卡驱动NET LOGOFF 断开连接的共享资源NET LOGON 在WORKGROUP中登陆NET PASSWORD 改变系统登陆密码NET PRINT 显示或控制打印作业及打印队列NET START 启动服务,或显示已启动服务的列表NET STOP 停止网络服务NET TIME 使计算机的时钟与另一台计算机或域的时间同步NET USE 连接计算机或断开计算机与共享资源的连接,或显示计算机的连接信息NET VER 显示局域网内正在使用的网络连接类型和信息NET VIEW 显示域列表、计算机列表或指定计算机的共享资源列表四、网络文件共享设置1、配置IP地址将局域网中的计算机配置同一个子网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参考[实验环境]中所列出的。
2、启用guest账户右击“我的电脑”—“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右击“guest”—“属性”—去掉“账户已禁用”前面的对勾—“确定”。
3、在网络邻居看不到对方3.1请确认自己的工作组是否正确,双方应在相同的工作组里面,具体的操作如下:单击“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计算机名”可以看到你的工作组。
要修改的话就点“更改”就可以了。
3.2 XP本身所自带的网络防火墙没有关闭,请关闭。
设置如下: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本地连接右键属性-高级就可以看到了,把那个勾去掉,不用管它的提示。
(以下的配置会影响共享的实现)4、开始-设置-控制面板-防火墙-例外-勾选“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当然你也可以关闭防火墙。
5、双击我的电脑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将“使用简单的文件夹共享”前面的勾去除!6、运行里输入services.msc回车打开服务。
7、位于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管理工具-安全设置-本地安全策略-用户权利指派中的“拒绝从网络登陆”看看有没,有guest就删除。
8、运行里面输入secpol.msc回车进入本地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将“网络访问:不允许SAM账户的匿名枚举”停用,注意此点只对来宾起效。
将“账户:使用空白密码的本地账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停用9、.运行里输入secpol.msc启动“本地安全设置”-“安全选项”-“网络访问:本地账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将“经典”改为“仅来宾”。
10、运行里输入secpol.msc启动“本地安全设置”-“用户权利指派”-将“拒绝作为服务器和批作业”里面的用户删除。
11、设置共享文件夹或共享盘符(我这里设置D盘为共享盘符,当然你可以自己设置磁盘里面的任意文件夹为共享文件)打开资源管理器-右键D盘-共享和安全-左键点选打开。
12、打开“网络邻居”,查看是否可以打开同组计算机的共享文件夹。
【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