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致良知教:王阳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學問》略解(續二)
是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 ,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 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 ,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 覺者也,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 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 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 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
《大學問》略解
德洪曰:《大學問》者,師門之教典也。學 者初及門,必先以此意授,使人聞言之下, 即得此心之知,無出於民彝物則之中,致知 之功,不外乎修齊治平之內。學者果能實地 用功,一番聽受,一番親切。師常曰:「吾 此意思有能直下承當,只此修為,直造聖域 。參之經典,無不吻合,不必求之多聞多識 之中也。」 案:此揭示《大學問》之地位,亦即及門之 教典。
《大學問》略解(續四)
是故苟無私慾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 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慾之蔽,則雖 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故夫 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明 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 。非能於本體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案:此釋“大人”、“明明德”,即明道 《識仁》、橫渠《西銘》之意,言本心之 仁感通無限,所以立體也。
阳明之生平(續二)
(3)武宗率師親征,群小張忠、許泰欲縱濠鄱湖,待 武宗接戰而後奏凱。先生不聽,乘夜過玉山,集浙江三 司,以濠付太監張永。張永者,為武宗親信,群小之所 憚也。命兼江西巡撫。又明年,升南京兵部尚書,封新 建伯。嘉靖壬午,丁塚宰憂。丁亥,原官兼左都御史, 起征思、田。思、田平,以歸師襲八寨、斷籐峽,破之 。先生幼夢謁馬伏波廟,題詩於壁,至是道出祠下,恍 如夢中。時先生已病,疏請告。至南安,門人周積侍疾 ,問遺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頃之而 逝,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年五十七。 對陽明之生平的考訂,請見《王陽明年譜》。
中國哲學史(下)
第八講 致良知教:王陽明心學
王林偉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本次課程內容
阳明之生平和著作
王阳明之生平 王阳明之著作
阳明之思想:原著選讀
陽明學问大略 《大学问》略解 傳習錄:致良知教
阳明思想之特色及地位
阳明學之特色 阳明在历史上的影响
阳明之生平
致良知教:良知本體(續五)
• 小結:良知本體的這五義相互貫通、互容互攝 。首先,良知即是天理的說法即將性體義攝入 心體之中;仁之感通無限即本心惻隱之感通無 限,故仁體義可攝入心體義中;智體的虛明靈 覺亦是心之用,離開此心體明覺別無所謂智體 ,故智體義亦可攝入心體義;最後,良知本體 的道體義並非道的自我創生義,而只是一種意 義賦予亦即心的功用體現,故道體義亦可攝入 心體義中。此即表明:此五義相互貫通、一體 同流,因為它們的本質都在於心體。
致良知教:良知本體(續二)
三、良知之智體義 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 是知。 2.知善知惡是良知。(《傳習錄》) 案:此即表明良知本體是智(知)的根源,智來源 於良知本體自身的虛靈明覺。明覺是無所不知的, 任何意念的生起它都可以明察到其善惡,它是最後 的、無法被欺騙的審判員。它可以不顯現、可以沉 淪,但是一旦顯現,就必然是真實、真切而不容懷 疑的。歸根到底,它就是一切道德生活、德性的基 礎、根源和最終判斷。
致良知教:良知本體(續四)
五、良知之性體義。 1.良知即是天理。 2.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個天理,聖人無所不能,也只 是能個天理。 3.致吾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 《傳習錄》 ) 案:王陽明說良知就是天理,此即表明心之明覺自身就 是天理,而不僅僅是合乎某種天理,所以在王陽明這裡 ,心和性必然是等同的,也就是良知本體必然也就是性 體,此即為良知之性體義,離開此良知本體別無性體可 覓。聖人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也只不過是盡其性, 從而完整無缺、光輝爽朗地表現其性體而已。
阳明之著作
收錄較全的版本: 王陽明:《王陽明全 集》,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2年。
阳明之畫像
陽明學问大略
據黃宗羲《明儒學案》,陽明之學問思辨道路 大略如下: 先生之學,始氾濫於詞章,繼而遍讀考亭之書 ,循序格物。顧物理吾心終判為二,無所得入 ,於是出入於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 心忍性,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 知之旨,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 學凡三變而始得其門。自此之後,盡去枝葉, 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為學的,有未發之中, 始能有發而中節之和。視聽言動,大率以收斂 為主,發散是不得已。
阳明之生平(續一)
(2)授刑部主事,改兵部。逆瑾矯旨逮南京科道 官,先生抗疏救之,下詔獄,廷杖四十,謫貴州龍 場驛丞。瑾遣人跡而加害,先生托投水脫去,得至 龍場。瑾誅,知廬陵縣。歷吏部主事、員外郎、郎 中,升南京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時虔閩不靖, 兵部尚書王瓊特舉先生,以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 未幾,遂平漳南、橫水、桶岡、大帽、浰頭諸寇。 己卯六月,奉敕勘處福建叛軍,至豐城而聞宸濠反 ,遂返吉安,起兵討之。宸濠方圍安慶,先生破南 昌,濠返兵自救,遇之於樵捨,三戰俘濠。
致良知教:良知本體(續三)
四、良知之心體義 《傳習錄》有云: 1.這卻是求理於外了,要知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2.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事親,事親便是一物。意在 從兄,從兄便是一物。 3.某嘗謂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案:此即表明良知本體作為心體是無外的,一切事物 、道理、所思、所想,都不外乎我們的心體。心體是 一個無限之物,其表現為意,亦即不同的、不斷的意 的溝通、關聯,整個心體其實就是一個涵容無限意wenku.baidu.com 流,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外於這個心體的。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幼名雲 ,字伯安,號陽明,諡文成。 其生平事蹟,據《明儒學案》,簡述如下: (1)先生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岑夫人夢神人 送兒自雲中至,因命名為雲。五歲不能言, 有異僧過之,曰:「可惜道破。」始改今名 。豪邁不羈。十五歲,縱觀塞外,經月始返 。十八歲,過廣信,謁婁一齋,慨然以聖人 可學而至。登弘治己未進士第。
《大學問》略解(續十)
案:此論良知本體(亦即天命之性)之為至 善,明明德與親民之工夫皆當止於至善,此 至善即是所謂天然之中,即是民彝、物則。 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認理於外物,俗儒是也 ;過乎此而流遁失守以入於虛罔空寂,佛老 是也;不及乎此而溺其心於私欲習氣、權謀 智術,凡民及功利之徒是也。要之,三者皆 爽其則、乖其劑,未能至於至善之地。
《大學問》略解(續六)
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鳥 獸草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 ,然後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 為一體矣。夫是之謂明明德於天下,是之謂家 齊國治而天下平,是之謂盡性。 案:此論親民,所謂達用是也。言明明德之工 夫在乎親民,親民即是在父子、兄弟、君臣、 夫婦、朋友的五倫中擴充、通達吾心一體之仁 之大用。親民的工夫到極致,便是明明德於天 下、便是家齊國治天下平、便是盡性。
《大學問》略解(續八)
後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 揣摸測度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 是以昧其是非之則,支離決裂,人欲肆而天理 亡,明德親民之學遂大亂於天下。蓋昔之人固 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騖 其私心於過高,是以失之虛罔空寂,而無有乎 家國天下之施,則二氏之流是矣。固有欲親其 民者矣,而惟不知止於至善,而溺其私心於卑 瑣,生意失之權謀智術,而無有乎仁愛惻坦之 誠,則五伯功利之徒是矣。
致良知教:良知本體
一、良知之道體義: 《傳習錄》有云: 1.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神鬼神 帝。如能復得這本體完完全 全,直是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 2.天若沒有我的良知,誰去仰它的高?地若沒有我 的良知,誰去俯它的深? 案:此即表明人的良知本體對於天地而言的意義賦 予。離開人的良知本體,天之高、地之厚、淵之深 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人的良知本體一切意義的 揭示者、保養者。
陽明學问大略(續一)
江右以後,專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 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 。蓋良知即是未發之中,此知之前更無未 發;良知即是中節之和,此知之後更無已 發。此知自能收斂,不須更主於收斂;此 知自能發散,不須更期於發散。收斂者感 之體,靜而動也;發散者寂之用,動而靜 也。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 察處即是知,無有二也。
陽明學问大略(續二)
居越以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時時知是知 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更無假借 湊泊,如赤日當空而萬象畢照,是學成之後又 有此三變也。
案:此即所謂前三變與後三變。前三變以入門: 從文藝詞章到朱子之格物是一變,從朱子之格物到 入於佛老是二變,從佛老到聖人之道是三變。入門 後又有三變:默坐澄心、收斂為一變,江右之致良 知、即收斂即發散為二變,居越之熟化、聲入心通 為三變。格致、中和、良知、動靜、本心等問題俱 在其中。
致良知教:良知本體(續一)
二、良知之仁體義 《傳習錄》:人的良知,便是這草木瓦石的良知。 《大學問》: 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 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 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 案:此即表明良知本體就是仁體,仁者之仁的感通 是沒有限制的,它必然以自身為中心、為源泉,源 源不斷、不間斷、不間隔地擴充出去,所以其結果 或者理論 必然要達到萬物一體的狀態。
《大學問》略解(續一)
「大學者,昔儒以為大人之學矣。敢問大 人之學何以在於明明德乎?」 陽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 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 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 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 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 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 耳。
《大學問》略解(續七)
曰:然則又烏在其為「止至善」乎? 曰: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 ,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 ,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也。至善之 發見,是而為是,非而為非,輕重厚薄,隨感 隨應,變動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 乃民彝物則之極,而不容少有議擬增損於其間 也。少有擬議增損於其間,則是私意小智,而 非至善之謂矣。自非慎獨之至,惟精惟一者, 其孰能與於此乎?
《大學問》略解(續九)
是皆不知止於至善之過也。故止至善之於 明德、親民也,猶之規矩之於方圓也,尺 度之於長短也,權衡之於輕重也。故方圓 而不止於規矩,爽其則矣;長短而不止於 尺度,乖其劑矣;輕重而不止於權衡,失 其准矣;明明德、親民而不止於至善,亡 其本矣。故止於至善以親民,而明其明德 ,是之謂大人之學。
《大學問》略解(續三)
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 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 ,是故謂之「明德」。小人之心既已分隔 隘陋矣,而其一體之仁猶能不昧若此者, 是其未動於欲,而未蔽於私之時也。及其 動於欲,蔽於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 ,則將戕物紀類,無所不為,其甚至有骨 肉相殘者,而一體之仁亡矣。
《大學問》略解(續五)
曰:然則何以在「親民」乎? 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 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 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親吾之父 ,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後吾之仁實 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 與之為一體,而後孝之明德始明矣。親吾之兄, 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後吾之仁實與 吾之兄、人之兄與天下人之兄而為一體矣。實與 之為一體,而後弟之明德始明矣。
致良知的工夫
一、致字所代表之工夫 1、推致、擴充:良知本體明覺當下的行為是善的, 它更指明更高的、不間斷的善,於是這裡的致就是一 種擴充、存養、推致。 2、誠之、實之:良知本體明覺當下的行為是事物性 的,它將此事務的方向導向至善的目的,亦即切實地 去誠那善良意志,所以表現為誠之、實之。 3、省察、克治:良知本體明覺當下的行為是惡的, 而自覺地要導向善的,於是就對當下的行為加以克制 、省察,此即是克去己私而复歸於良知本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