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人员定位系统方案
BIM技术在雄安新区容东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
施工技术(中英文)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22年4月上第51卷第7期74DOI:10.7672/sgjs2022070074BIM技术在雄安新区容东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1.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8;2.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3.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北京100124)[摘要]雄安新区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存在集约化程度高等诸多问题,可借助BIM技术得到有效改进。
以雄安新区容东综合管廊项目为例,遵循雄安新区建设标准,按照管廊特有分解体系,从项目前期制定BIM的实施标准与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到BIM在施工现场的具体应用,系统分析BIM技术在该项目实践中的工作流程,分析项目各阶段应用BIM技术解决的项目重难点及创新应用点。
[关键词]综合管廊;建筑信息模型;虚拟施工;数字李生城市[中图分类号]TU7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0897(2022)07-0074-06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Utility Tunnel Projectin Xiong'an New DistrictCHEN Qiushuang1,LI Chao1,AO Jie1,CHENG Feiyu2,SONG Pengbo2,LI Mengxuan3(1.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Beijing100088,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3.Faculty of Urban Construc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100124,China)Abstract: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Xiong'an New District utility tunnel projects with high intensification degree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with the help of BIM technology.This paper takes the Rongdong utility tunnel project in Xiong'an New District as an example,closely follows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Xiong'an New District,and according to the unique decomposition system of pipe gallery,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work flow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project practice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standards and targeted solutions formula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roject to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BIM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workflow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practice of the project,and analyze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points of the project solved by applying BIM technology in each stage of the project.Keywords:utility tunnel;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virtual construction;digital twin city0引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电力、给排水等多种管线集中于地下隧道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实现了地下空间资源的集约化开发,避免了传统直埋方式存在的频繁开挖路面等问题,社会效益明显。
“智慧线+机器人”智能运维平台架构及应用
图1 管廊巡检机器人专用双频网卡示意图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慧线+机器人”智能运维平台是以“智慧线”为核心子系统,设计以“智慧线”充分融合“机器人”系统为基础,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图2 智能运维系统架构图2.1.2 平台架构“智慧线+机器人”智能运维平台主体由6层组成:基础设施层、接口管控层、数据中心层、服务支撑层、应用层及交互层(见图3)。
基础设施层包括环境监测、通风排水、消防火警、管线监测、照明、视频、机器人等子系统,既是数据的采集者也是任务的执行者。
智能运维平台在接口管控层向下对接机器人系统、各个专业弱电子系统,采集各类数据并进行远程控制。
横向可对接智慧城市系统、入廊管线单位监测系统等。
同时,廊内消防灭火的工作。
廊内多机器人同时执行需要详细记录每个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执行的调度任务记录,通过分析调度任务记录,可对廊内不同类型机器人进行周期性损耗检修维护,所以平台增加了机器人调度管理模块,对廊内运维的全部机器人执行的全部调度任务进行全流程记录,如回站、回避、充电、检修、蹲守等任务,形成机器人的调度管理台账。
系统记录廊内全部机器人执行的所有调度任务台账界面,支持对数据的筛选,包括:任务类型、机器人名称、任务状态、任务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图3 综合管廊“智慧线+机器人”智能运维平台架构图2.2.3 应急指挥调度当廊内人员发生危险时,系统通过移动终端向控制中心汇报。
控制中心收到信息后,按照平台预制的应急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包括廊内自动化运作和人工判断流程,可依据不同单位的处置流程及应急方案进行个性化配置。
其中,自动化流程包括自动接通热线、自动清点人员、自动联动控制(应急灯、排风、泵机等)、自动附近找人、自动短信通知和自动生成逃生路线等。
人工判断流程可依据不同单位应急救援处置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整。
应急预案管理流程见图4。
如果按机器人的巡检频次,折算人工巡检模式,巡检人员的成本按12万元/年,考虑人员5天工作制及巡检效率,郑州市经济开发区综合管廊需要11人,人工成本约为132万元。
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设计
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设计裴文良;周明静;李军伟【摘要】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巡检、监控问题,设计了一种实用的、可以代替人工进入管廊中进行巡检、数据采集和灾害报警的机器人装置,详细论述了巡检机器人的组成和功能,利用该巡检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对综合管廊的自动巡检,实现综合管廊的现场灾害处置,为城市工程管线的可靠运行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期刊名称】《制造业自动化》【年(卷),期】2017(039)001【总页数】3页(P91-93)【关键词】综合管廊;机器人;巡检;控制系统【作者】裴文良;周明静;李军伟【作者单位】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唐山 063020;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唐山 063020;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唐山 063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2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断增多,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的超级大动脉,它给城市带来从内到外的活力,但由于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使得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设施被盗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
综合管廊智能机器人移动监测系统,是专门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研发设计的智能一体化巡检方案。
系统以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为核心,同时结合强大的远程监控平台,数据服务器以及相关附件,可实现对综合管廊环境与设备的不间断的移动往返监控监测及应急火灾报警和处置。
本文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介绍了一种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制方法及应用。
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由以下六部分组成:机器人本体、灭火机器人平台、智能控制系统、轨道平台、供电平台和通信平台,如图1所示。
1.1 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主要由图像采集系统、语音对讲及应急广播系统、环境检测系统、自主防撞与避障系统、精准定位系统和人员检测跟踪系统等组成,它是完成巡检任务的核心部件。
1)图像采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搭载一体化高性能云台摄像机,集成高清摄像技术与热成像技术,可实现低照度下清晰成像。
如何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测绘与管理工作
如何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测绘与管理工作引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其隐蔽性较强,测绘与管理工作成为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测绘与管理工作,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顺利运行。
一、地下综合管廊的测绘工作地下综合管廊的测绘工作是其建设与管理的基础。
首先,需要进行现有地下管线的调查与定位。
通过使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地下勘探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下管线的位置、走向及深度等信息,为后续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重要依据。
在测绘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地下管线的标定与分类。
根据不同管线的功能与材质,可以将其分为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不同类别,并进行相应的标识。
这样做有助于后续管理人员对地下管线进行维护与修复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工作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工作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建立管廊的管理机构与管理体系。
管理机构应包括相关政府部门、业主单位及专业管理人员等,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
管理体系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与权限,建立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其次,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定期巡检与维护工作。
定期巡检是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的有效手段。
巡检人员应对地下管廊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检查管线的完好程度、密封性能、系统运行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功能的管廊,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工作,确保其运行安全可靠。
三、地下综合管廊的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下综合管廊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首先,可以建立地下管廊的数据库。
通过对地下管廊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与存储,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廊数据,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询与分析。
同时,数据库还可与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流。
其次,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监测与管理。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施工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A.定期检查
B.及时维修
C.节约维护成本
D.提高维护人员素质
19.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报废?()
A.工程质量合格
B.施工安全无事故
C.地质灾害严重
D.工程按期完成
20.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以下哪种做法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施工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城市美观
8.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______。
9.绿色施工理念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施工废弃物和______。
10.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维护管理应制定应急预案,其中包括应急响应、______、资源调配和后期恢复等内容。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8. ABC
9. ABCD
10. ABC
11. ABCD
12. ABC
13. ABCD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城市共同沟
2.地质条件
3.暗挖法
4. 0.5~1.5
智慧城市综合管廊信息化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
数据共享与应用:实 现综合管廊数据信息 的共享与应用,提高 信息利用效率和公共 服务水平。
运营实施步骤与措施
步骤
1. 制定综合管廊信息化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规划方 案。
2. 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 理和应用。
运营实施步骤与措施
3. 引入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综合管廊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节约成本
通过自动化管理和运营,可以减少人 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成 本控制。
特点总结
智能化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综合管廊的 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实时性
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 解决潜在的问题。
协同性
实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 同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扩展性
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适应不 同规模和类型的综合管廊。
该方案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的 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为政府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社会公众提供 更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和安全保障 。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01
02
03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智慧城 市综合管廊信息化建设和运营一体化 解决方案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安 全化。
未来,该方案将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 重要标准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 广泛应用和推广。
实现综合管廊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 ,如温度、湿度、水位等。
案例一:某市综合管廊信息化建设项目
• 对综合管廊的运营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 支持。
案例一:某市综合管廊信息化建设项目
3. 应用效果
提高综合管廊的管理效率,减 少人工巡检成本。
实现对综合管廊的全面监控, 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综合管廊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综合管廊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蒋建彬【摘要】针对宁波通途路综合管廊的安全防范与通信系统,提出了综合管廊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是一套适合综合管廊场景应用的系统,为用户提供全廊道入侵探测及定位、人员精准定位、在线式电子巡查、无线语音通信、物联网融合通信等服务,实现多系统、多功能的深度融合.【期刊名称】《现代建筑电气》【年(卷),期】2018(009)010【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综合管廊;安全防范;入侵报警;无线对讲;物联网;人员定位;电子巡查【作者】蒋建彬【作者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50 引言综合管廊作为地下构筑物,容纳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热力等管线,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生命线,其往往呈带状,延绵数千米,甚至数十千米。
综合管廊日常运行过程中,安全防范和通信是不可或缺的[1-2]。
本文针对宁波通途路综合管廊的安全防范与通信系统,提出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优化建议。
1 项目概况宁波通途路综合管廊工程长约为5.4 km,西起世纪大道,东至东外环,分高压电力舱、综合舱。
入廊管线包含高压电力(220 kV、110 kV)、10 kV电力、通信、供水管线。
起终点接入福明变、新乐变路段管廊采用明挖施工,长约为0.7 km;中间段管廊采用盾构施工,长度约为4.6 km。
在海晏路及东外环处各设置两条电力顶管隧道,总长约为170 m。
2 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是一套适合综合管廊场景应用的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全廊道入侵探测及定位、人员精准定位、在线式电子巡查、无线语音通信、物联网融合通信等服务,实现多系统、多功能的深度融合,是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领域的成功应用。
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由管理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和终端层组成,系统拓扑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拓扑图(1) 管理层包括综合管理软件服务器(MP)和监控显示终端。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方案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方案1. 引言城市综合管廊是一个综合性的地下管网系统,用于承载城市各类管线,如供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等。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空间的占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效率。
本文将介绍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工程规划根据城市的地理特点和需求,进行综合管廊的规划。
确定综合管廊的布局、尺寸和材料等。
2.2. 定位和测量对施工区域进行定位和测量,确定综合管廊的具体位置和长度。
2.3. 环境评估评估施工区域的环境状况,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在施工方案中考虑环境因素。
2.4. 协调沟通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施工方案符合当地的规定和标准。
3. 施工步骤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固定施工区域确定施工区域的范围,并进行围挡和标识,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3.2. 开挖施工区域根据工程规划和定位结果,在施工区域内进行开挖工作。
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地下水的倒灌和挡土墙的倒塌。
3.3. 安装管道和设备根据工程规划,安装综合管廊的管道和设备。
确保管道和设备的准确安装和固定。
3.4. 连接管道和设备将综合管廊的管道和设备连接起来,确保连接处的密封和牢固。
3.5. 测试和调试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和气密性测试,确保管道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如有问题,及时修复。
3.6. 填埋和修复施工完成后,对开挖的施工区域进行填埋和修复,恢复地面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4. 施工安全措施在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4.1.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4.2. 施工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3. 紧急救援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4.4.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防止污水、污泥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安防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智慧线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基于“智慧+”的物联网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 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 (4)1.1 项目背景 (4)1.1.1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背景 (4)1.1.2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 (5)1.1.3 基于“智慧+”的物联网融合通信系统 (6)1.2 “智慧+”物联网融合通信系统建设目标 (9)1.2.1 第一层次建设目标(基础网络) (9)1.2.2 第二层次建设目标(业务应用) (10)1.2.3 第三层次建设目标(应用拓展) (12)1.3 建设原则 (13)1.3.1 设计与建设原则 (13)1.3.2 规范及标准 (13)2. 建设方案 (15)2.1 技术路线 (15)2.1.1 “智慧线”技术简介 (15)2.1.2 “智慧墙”技术简介 (17)2.1.3 “智慧芯”技术简介 (19)2.2 系统架构 (20)2.2.1 “智慧+”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架构概述 (20)2.2.2 “智慧+”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构成图 (21)2.2.3 “智慧+”系统管廊安装示意图 (22)2.2.4 “智慧+”系统节点工程覆盖示意图一 (23)2.2.5 “智慧+”系统节点工程覆盖示意图二 (24)2.3 系统功能 (25)2.3.1 物联网通信平台 (25)2.3.2 宽带接入功能 (25)2.3.3 物联网融合通信平台建设 (25)2.3.4 语音通信 (25)2.3.5 出入口控制系统 (25)2.3.6 工作人员精确定位及行动轨迹 (26)2.3.7 入侵精度定位及视频联动 (26)2.3.8 电子巡查系统 (26)2.3.9 广播系统 (26)2.3.10 移动视频传输 (27)2.3.11 应急救援 (27)2.3.12 智能APP应用(例一:在线巡查管理) (27)2.3.13 与其他系统的联动与融合 (27)2.4 设备选型 (28)2.4.1 TSM(Tunne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oin)综合信息控制器 (28)2.4.2 智慧线 (29)2.4.3 智慧线扩展基站FN (30)2.4.4 移动基站(本安型) (30)2.4.5 本安型标识卡 (31)2.4.6 本安型手持终端 (32)2.4.7 智能型手机通信模块 (34)2.4.8 TSM智慧线接入模块 (37)2.4.9 快速连接器 (38)2.4.10 语音通信服务器 (38)2.4.11 语音通信网关 (39)2.4.12 应用业务服务设备 (40)2.4.13 联动平台服务器 (40)2.4.14 部分专业配套设备(可选) (42)2.4.15.1. 智慧井盖 (42)2.5 软件介绍 (43)2.5.1 软件初始界面 (43)2.5.2 入侵探测与视频联动模块 (43)2.5.3 人员定位模块 (45)2.5.4 电子巡查模块 (46)2.5.5 话务台模块 (49)2.5.6 系统设置模块 (49)2.5.7 手机APP (50)3. 方案优势 (52)3.1 通信、定位、安防一体化 (52)3.2 微功率分布式通信 (52)3.3 无线信号均匀无死角 (52)3.4 永远在线的通信 (53)3.5 高精度的定位 (53)3.6 复杂环境快捷实施 (54)3.7 智能监控极简维护 (54)3.8 本质安全型产品 (54)3.9 IP防护等级高 (54)1. 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1.1 项目背景1.1.1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背景城市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城市地下管道的综合走廊。
地下综合管廊机器人自动巡检系统构成及应用
编者按: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是基于巡检机器人、导轨体系为基础的执行结构,集成地理信息、安全防护、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并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多项运算功能,最终实现巡检机器人的自动智慧运维。
它是计算机科学、智能建筑、仪器仪表、模式识别和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管廊运维能力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郑州经济开发区综合管廊为依托,对综合管廊机器人自动巡检系统进行研究及应用,在机器人定位系统、“智慧线+机器人”智能运维平台获得多项专利、软著,形成城市综合管廊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工法,综合管廊“智慧线+机器人”监控系统在科技成果评价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期专题详细介绍了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在设计、施工中的布置与应用,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卢春亭 杨林场 郭树仁 闫波 夏仲锐(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 450053)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发展,管廊运维由传统的人工巡检逐步升级为以巡检机器人为对象的智能运维系统。
本文以郑州经济开发区综合管廊为例,详细介绍了管廊机器人自动巡检运维系统的构建组成,以及巡检运维的应用和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巡检机器人 地下综合管廊 智能运维中图分类号:TU74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607(2024)02-0059-04地下综合管廊机器人自动巡检系统构成及应用1 技术背景随着城市管线需求量的增加,我国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各地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建设的蓬勃发展促使其运维工作应运而生。
但城市综合管廊因其地下隐蔽性、复杂性和封闭性等特点,增加了运维管理的难度,传统形式的人工运维存在着人力资源耗费大、运维覆盖率低、运维成本高、人工运营安全环境差等缺陷,以致运营维护的费用占全生命周期费用的67%以上。
同时人工维护为主的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又存在信息缺失、信息集成度弱及信息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统一管理系统
综合管廊统一管理系统一、方案概述随着城市网络型市政管网体系的快速发展,管理水平落后和管线扩容、更新、维修造成的各种民生问题凸显。
面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家在多个大中城市启动综合管廊试点工程,采用综合管廊替代传统直埋的新模式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
为了更好地运营和管理,需要搭建统一的信息展示平台,将环境与设备监控子系统、电力子系统、安防子系统、消防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数据通过光纤环网上传到监控中心,实现各子系统信息融合及智能联动,综合监控与运营维护统一管理。
二、方案亮点●统一的信息展示平台定制开发安防主机、消防主机通讯接口,集成PLC监控子系统、安防报警子系统、消防报警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信息。
监控总界面信息涵盖防火分区、PLC站和IO站的分布,实时概要信息,异常信息提醒。
多种方式实现详细监控界面的自由切换。
●快速定位系统报警信息管廊环境异常和设备运行状态异常、安防报警、消防报警。
对于实时报警信息,迅速确定报警类型和报警发生的位置,在监控界面对应区域红色闪烁报警提示,并声音报警提示。
实现对安防报警、消防报警数据自动存储,不单是实时报警。
提供各类报警数据的查询,结合视频监控信息,对报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现各子系统联动当有人员进入时,系统自动打开对应防火分区的灯光照明,同时自动调出对应防火分区的视频监控信息。
当发生火灾等事故发生时,系统自动关闭对应防火分区的风阀、风机、防火墙等,同时自动调出对应防火分区的视频监控信息。
调度员根据现场情况,再做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各子系统不再孤立,实现管廊系统的智能管理。
●模型化工程开发防火分区和IO站作为综合管廊监控单元,具有较高的可复制性。
对防火分区和IO站进行分类,开发数据模型和图形模型。
通过对模型的复制实现工程的开发,同时模型的可扩散性,极大方便了系统维护和系统扩展。
三、系统架构3.1功能架构综合管廊管理系统以数据库系统和SCADA系统为基础进行建设,SCADA系统是管理系统的前端,数据库系统作为后台为分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城市市政地下综合管廊建设BIM建设及应用方案
城市市政管廊BIM建设及应用1BIM建设及应用工作的定位与目标BIM建设及应用工作在建设过程中的广泛展开,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在BIM建设及应用中,主要工作方向为: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按照要求,提供B1M模型进行应用、深化,并在施工过程中检查BIM模型的应用效果,使B1M模型满足C1M平台、数字建管平台等的应用需求。
2BIM模型建立与审核2.1BIM工作成果B1M模型依照要求,按照项目节点提供带材质、坐标(大地2000坐标系)的B1M模型及满足工程计量的工程量清单。
2.2BIM工作平台采用主流的Autodesk^Bent1ey等BIM建模平台开展BIM建设工作,最终形成以BIM模型为载体的各项数据模块,为三方平台应用和管理提供打好基础。
2.3AUtOdeSk建模平台2.4各阶段BIM模型建设2.4.1模型编码综合节点模型本项目B1M模型的创建,将以“BIM模型成果技术系列导则”为原则,按照“BIM模型对象编码技术系列导则”和施组方案组织分解WBS模型架构,完成满足各阶段要求的BIM模型成果。
2.4.2深化设计模型创建将积极对接设计方,熟悉其提供的相关模型。
在深入研究B1M等级规定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提供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对模型及模型元素附加或关联施工信息(反映工程施工建设相关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内容),模型施工信息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动态填入,以关联文档或数据库方式进行存储管理,模型与施工信息通过编码实现对应关联。
深化设计模型创建2.4.3施工过程模型创建在施工过程中,会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创建施工过程模型,其创建严格按照上述创建原则进行,施工过程模型将用于反映不同阶段的施工状态,在施工动画、施工模拟、3D 作业指导书中应用,并对模型及模型元素附加或关联施工信息。
施工过程主体构件拆分2.4.4竣工模型创建施工结束进行竣工交付时,也将基于上述创建原则,完成模型创建工作,最终竣工模型深度将达到《市政工程BIM模型成果技术导则》中对于竣工模型要求的深度和精度,即工程对象单元表达内容与工程实际竣工状态一致,应能准确表达其完整细节,能体现工程完建状态所需要的精确尺寸、形状、位置、定位尺寸和材质,机电设备将采用厂商的最终生产模型。
智慧管网建设方案
地下管线管理办公室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地下管线运营中心 统一建设、统一经营
2023/5/24
规划局
建委
执法局
广电局
权属单位
15
技术—智慧管网
物联网
云平台
人工智能
智慧管网
大数据
数字城市三维 地理信息
监控系统 SCADA
2023/5/24
16
2023/5/24
2 总 体 架 构
用
管线综合信息管理机构
2023/5/24
67
系统建设7——管线三维应用子系统
水平距离 垂直距离 空间距离 地表距离 水平面积 地表面积
2023/5/24
68
系统建设8——管线档案管理子系统
目标:完成管线档案管理数字化,支持档案查询统计。
2023/5/24
69
系统建设8——管线档案管理子系统
2023/5/24
70
系统建设8——管线档案管理子系统
8
如果第一时间能做到以下几点,悲剧将不会发生
• 在易积水的区域内排水泵站布设的更合理
北京
• 输油管道压力变化后自动关阀
青岛
• 井盖丢失后能在最短的时间被发现
长沙
• 在输配环节能及时地监测到水质变化
兰州
所以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现有的管网“不智慧”,没能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智能控制。
2023/5/24
矩形区域打印 多边形区域打印 当前地图打印
2023/5/24
47
系统建设4——管线电子报批子系统
目标:实现管线设计-审批-入库一体化管理。通过电子报批系统来涵盖报案前的设计辅助 、窗口收件时的初审辅助、后台审批时的审批辅助、审完结案时的数据入库辅助等环节。
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工程的设计要点
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工程的设计要点摘要:通过工程实例,对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工程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简要分析,并介绍了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工程的设计要点、结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平战转换等,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平战转换1综合管廊兼顾人防的重要性及国内现状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据“十三五”规划(2017年5月)要求,到2020年,城市新区新建道路综合管廊配建率要达到30%以上。
各类市政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可高效利用地下空间,便于管理维护。
历史经验表明,一旦因外力(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战争)导致市政管线遭到破坏,市民的日常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对日后的重建恢复带来巨大障碍[1]。
为了保护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建设综合管廊应满足抗震、人防和综合防灾等需要。
在综合管廊设计阶段就应当考虑战时防护能力,兼顾人防需要。
国内只有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设计导则要求,如《浙江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兼顾人防需要设计导则》(2017年9月)、《江西省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设计标准》(试行)(2017年12月)等。
目前已完成或在建的综合管廊工程兼顾人防需要的实例不多,且各工程兼顾人防的设防标准不一致,有的以战时保护管廊结构本体为主,有的以战时保护管廊结构本体和入廊管线为主[2]。
2综合管廊兼顾人防的可行性综合管廊为百年工程,结构设计年限为10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抗震类别为乙类,廊顶覆土一般为2~3米。
根据人防要求的最低兼顾标准(最低的抗核武器、防常规武器设防,不考虑常规武器直接命中且不考虑生化武器防护),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可基本满足人防需要[2]。
针对战时防护和人防需要对综合管廊的设计要求进行局部调整,使综合管廊既能满足人防需要,又不影响平时运维。
兼顾人防基本不增加土建、内部设备设施费[3],主要内容是口部改造、设人防门、联通口等,故增加的费用有限,改造原结构范围小,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
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防的防护措施
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防的防护措施摘要:地下综合管廊属于市政建设的公共设施,修建于地下,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用于容纳城市中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线。
地下综合管廊能够有效的做到对管线的保护,同时也规划了地下管线建设。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生命线工程,战时冲击波容易通过管廊的口部(检修口、吊装口、通风口、投料口、管线分支口、出入口等)进入管廊内,在冲击波作用下管廊内部管线易被损毁,这些薄弱环节使城市生命线工程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地下综合管廊必须兼顾人民防空要求,并有针对性的考虑预防各种袭击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防防护措施由于国内还没出台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防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规范标准,针对性的防护设备还没有研制成果,更无借鉴经验。
广州市住建厅、广州市防办探索创新主动作为填补该内容的空白,广州市防办牵头由我院主编,于2017年5月编制了《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人民防空设计指引》,为地下综合管廊落实防护要求设计提供了标准。
1、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防的重要意义地下综合管廊所指的是建设于城市地下用于各类管线敷设的综合走廊。
整合城市地下建设所涉及到的市政综合管线,例如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纳入综合管廊,使地下空间、环境景观得到协调。
下图为:广州市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标准横断面图。
综合统筹将城市工程管线纳入地下综合管廊,既能改善城市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种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多次开挖道路而对交通和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使道路功能充分发挥;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体”,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防建设的意义是保障城市平时、战时及战后的有效运转,确保城市居民平时正常工作、生活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战后能否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的重要安全的保障。
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方案
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方案一、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方案的建设目标1. 改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状况,提高地下管线和设施的管理效率;2. 减少地下施工对地面交通和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建设效率;3. 保障城市地下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抗灾能力;4. 通过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设计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方案的规划原则1. 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城市地下管线、设施和地下空间的整体布局,合理规划综合管廊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2. 兼顾多方需求:在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方案中,要兼顾各种地下管线、设施以及市政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3. 按需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求,分期分区进行综合管廊的建设,保证建设进度与城市发展相协调;4. 突出安全:在综合管廊的规划与建设中,要突出安全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管廊的安全运行。
三、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方案的建设内容1. 地下管线和设施的整合:将城市地下各种管线和设施进行整合,减少地下空间的混乱和冗余;2. 建设管廊主体结构:包括管廊的地下结构、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等;3. 配套设施建设:包括综合管廊的出入口、联络通道、监控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等;4. 管廊周边环境改造:综合管廊建设完成后,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使得管廊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四、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方案的总体布局1. 按照城市地下管线和设施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综合管廊的总体布局,确保各项管线和设施能够充分整合;2. 根据城市交通、城市规划等因素,合理布局管廊的出入口和联络通道,确保管廊的便捷使用;3. 考虑到地下水位、地质情况等因素,合理布局管廊的地下结构,确保管廊的稳定运行。
五、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方案的建设进度1.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管廊的建设进度,分期分区进行建设,确保建设进度与城市发展相协调;2. 各阶段建设完成后,进行验收和评估,及时对建设进度进行调整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管廊人员定位系统
***********有限公司
2017.07.28
目录
1.前言 (3)
1、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前言
************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作为专业视频传输设备制造厂商,致力于研究开发具有国际标准、高可用性、高品质的HTCview 系列高清传输和高清视频产品,积极与全国各大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开发协作。
*************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业务已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为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公安交警、监狱、海关、军队、石化、煤矿、水利、电力、机场、港口码头、教育、工厂等行业用户提供了专业化的视频监控设备和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
************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隧道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地下综合管廊、矿用通信广播、安全监控系列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已通过国家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监测中心和交通部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全面测试,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在坚持自主品牌,坚持“快捷、创新、细节”的原则中获取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需求。
2、环境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城市综合管廊避免了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综合管廊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作为一种集约化、可持续性的管线敷设方式,通过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综合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位置,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相关建筑物相互干扰,为各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促进城市不断向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地下管廊应用后,会安排人员定期去管廊内部巡查及检修,但是地下管廊情况复杂,人员下到井下可能会有危险,基于对管廊检修人员的安全方面考虑,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人员定位系统,避免了人员在管廊里出现危险而上面的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知晓的情况。
3、系统说明
本系统是一套完善的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针对地下管廊巡检人员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多个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员在下到地下管廊
发生危险后无人知晓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4、定位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拓扑图
4.2 定位系统的原理
超宽带(UWB)技术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带宽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
定位原理
在室内定位系统中,人员或物品上所佩戴的定位标签利用脉冲信号发射出位置数据被各个定位基站接收,得到定位标签信号到达不同定位基站的时间差,然后处理软件对位置进行解算最终得到被定位物体的位置(如图)
4.3 定位系统的技术特点
定位精度高:视距条件定位精度10厘米;一般遮挡定位精度优于20厘米系统容量大:1HZ频率,单区域可以兼容2000+个定位标签
高抗干扰:不受高压线,电台等电磁信号干扰,也不干扰这些信号
功耗小:定位标签1HZ刷新速率功耗0.6mw,定位基站功耗5W
穿透力强:木板、玻璃等遮挡不影响定位精度
覆盖面积大:空旷环境电基站覆盖60-80米,一维定位覆盖100-150米
4.4 设备介绍
4.4.1 读写器(通用型)
读写器(通用型):以太网,功率:6W,有效识别距离:2-80米可调;可同时识别200个以上不同的视频识别卡;
Super RFID的移动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调制方
式:GFSK;额定工作电压:DC12V。
4.4.2 读写器(防爆型)
读写器(防爆型):以太网,功率:6W,有效识别距离:2-80米可调;可同时识别200个以上不同的视频识别卡;
Super RFID的移动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调制方
式:GFSK;额定工作电压:DC12V。
外壳利用新型防
爆材料制作。
4.4.3 电子定位标签
详细参数
工作频段:超宽带3.1GHz-7.0Ghz 供电方式:可充电锂电池工作温度: -20℃– 55℃工作温度:小于85%
续航能力:5个月(1Hz刷新频率)尺寸:57×37×14mm
工作频段:3.1GHz -7.0GHz 供电方式:纽扣电池
工作温度:-20℃– 55℃工作温度:小于85%
续航能力:6个月(1Hz刷新频率)尺寸:48×48×20mm
4.4.4数据采集器
用来收集读写器的数据,然后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给系统终端。
通常4-6台的读写器用一台数据采集器。
同时,数据采集器还提供485/232/网口/GPRS/WIFI等多种接口,方便用户选择。
4.5 定位系统的组成
4.6 定位系统的基站布置
由于定位基站采用定位传输的技术,定位原理是基于信号衰减值算法。
定位基站的覆盖距离室外50-200米,室内40-150米(这是在无遮挡空旷地带的值,如果有遮挡物,范围降低)。
因此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只要在定位信号覆盖区域内,标签同时节点基站覆盖,即可实现精确定位。
定位基站部署原则
基站主要用于接收定位标签广播出来的数据,并将数据传给定位引擎。
基站可以部署在任何需要进行定位覆盖的区域,空旷区域内基站与标签的最大通讯距离是150米左右。
对于定位系统的基站部署时,原则是每个方仓每隔50-80米安装一个读写器。
4.7 定位系统的现场安装图
5.软件功能设计
5.1实时定位功能
人员实时定位:在软件中显示管廊内工人的实时位置,位置信息采用一维定位技术,精度为0.5米左右;
5.2 运动轨迹查询
输入要查询人员的姓名及时间段,系统会显示出该人员的移动轨迹。
5.3视频联动功能
系统可以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联动,利用定位系统实时调动摄像头,查看现场情况。
5.4电子围栏功能
用户可在电子地图上划定电子围栏,限制定位目标的出入,一旦发生禁止行为,后台即发出报警,告知管理人员有人或者物品进入或者走出电子围栏区域。
5.5区域热图分析
系统可以对单目标长时间定位数据和多目标实时定位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
可以知道某区域人员或者物品的数量,某区域人停留的时间。
5.6动态考勤功能
定位目标携带定位标签进入定位区域的时候,后台可以根据定位结果统计出人员的出勤和缺勤情况,实现动态自动考勤。
6、人员定位系统的优势
1、传输频率可靠、系统运行稳定:采用2.4GHZ高频段,可不受强磁干扰。
2、安装、维护、使用简单、方便:无线发射接收不需要天线,省去了安装天线的麻烦;
3、人员监测覆盖范围大:每个分站可挂接12台智能无线编码接收器,12台无线编码接收器都可以挂在同一条4芯电缆上。
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和减少维护工作量;
4、传输方式多样化:1)电缆传输
2)光缆传输
3)电缆与光缆结合传输
5、客户端采用B/S结构:服务器采用标准数据库
SQL-server,,IE浏览,维护方便,便于将来二次开发。
6、人员标识卡安装方便,耗电低:人员标识卡采用美国进口低功耗芯片,软件工作方式合理,采用普通纽扣电池可用2年,避免了人员标识卡因频繁更换电池,增加成本和维护量,而且可安装于矿帽上,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