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仿真实现
时分复用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时分复用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时分复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学习使用时分复用技术实现多路信号传输。
4. 分析时分复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一种将多个信号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复用到同一传输线路上,并在接收端进行分离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传输线路的时间分割成若干个等长的时间片,每个信号源占用一个时间片进行传输。
在发送端,将各个信号源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分配相应的时间片,形成复用信号。
在接收端,通过相应的解复用技术,将复用信号分离成各个原始信号。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时分复用实验箱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系统搭建:按照实验箱说明书,搭建时分复用实验系统。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实验箱的输入端,示波器连接到实验箱的输出端。
2. 信号生成:设置信号发生器,生成两个频率分别为1kHz和2kHz的正弦波信号,分别代表两路信号源。
3. 时分复用:开启实验箱,设置时分复用参数,如时间片数量、时间片长度等。
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信号,记录下复用信号的特征。
4. 解复用:设置解复用参数,如时间片数量、时间片长度等。
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信号,记录下解复用信号的特征。
5. 数据分析:分析时分复用和解复用信号的特征,验证时分复用技术的原理和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时分复用信号:示波器显示的复用信号是两个正弦波信号的叠加,且时间上相互交织。
2. 解复用信号:示波器显示的解复用信号是两个独立的正弦波信号,分别对应两个原始信号。
3. 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时分复用技术能够将多个信号复用到同一传输线路上,并在接收端进行分离。
时分复用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信道利用率:在同一传输线路上传输多个信号,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 简化系统设计:时分复用技术不需要复杂的调制解调技术,简化了系统设计。
时分复用通话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时分复用(TDM)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
2. 掌握时分复用通话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时分复用通话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TDM)是一种将多个信号复用到同一传输介质上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时间划分为若干个等长的时隙,每个时隙分配给不同的信号传输。
本实验采用PCM(脉冲编码调制)技术进行时分复用通话,PCM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TDM技术实现多路复用。
三、实验设备1. 实验箱:包括PCM编译码单元、通话单元、示波器等。
2.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模拟话音信号。
3. 计算机及软件: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箱各单元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模拟话音信号接入A方麦克风接口,并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3. 将A方听筒接口接入B方麦克风接口,实现A方与B方的通话。
4. 将B方听筒接口接入A方麦克风接口,实现B方与A方的通话。
5. 调整PCM编译码单元,观察模拟话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6. 改变抽样频率,验证抽样定理,观察信号失真情况。
7. 搭建时分复用通话系统,观察多路信号复用过程。
8. 通过示波器观察复用后的信号波形,分析信号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示波器观察,发现模拟话音信号经过麦克风接口后,信号幅度较小,需放大到2Vp-p左右。
经过放大后,信号波形稳定,可以正常传输。
2. 经过PCM编译码单元,模拟话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质量较好,没有明显失真。
3. 改变抽样频率,验证抽样定理。
当抽样频率低于2倍信号最高频率时,信号出现失真;当抽样频率大于2倍信号最高频率时,信号质量较好,失真较小。
4. 搭建时分复用通话系统后,观察多路信号复用过程。
在复用过程中,信号质量较好,没有出现明显干扰和失真。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时分复用通话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

第4章 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第一节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一、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利用各路信号在信道上占有不同时间间隔的特征来分开各路信号的。
二、PCM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的构成● PCM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的实现(以3路复用为例)(n 路复用原理类似) ●发端低通滤波器的作用 P67 ●保持的目的 P68 ●抽样门的作用——抽样、合路。
●分路门的作用——分路。
●接收低通滤波器的作用——重建或近似地恢复原模拟话音信号。
●几个概念:1帧、路时隙(n T t c =)、位时隙(l t t c B =)第二节 PCM30/32路系统一、PCM30/32路系统帧结构P73图3.9● 几个标准数据:帧周期s μ125 ,帧长度32×8=256比特(l =8)路时隙s t c μ91.3=位时隙s t B μ488.0=数码率s kbit f B /2048=● 位同步的目的——保证收端正确识别每一位码元。
帧同步的目的——保证收发两端相应各话路要对准。
复帧同步的目的——保证收发两端各路信令码在时间上对准。
● 各时隙的作用 P73●帧同步码型及传输位置、复帧同步码型及传输位置、30路信令码的传输(标志信号的抽样频率、抽样周期)[标志信号抽样后,编4位码{abcd}] 信令码{abcd}不能同时编为0000码,否则就无法与复帧同步码区分开。
例1、计算PCM30/32路系统(8=l )的路时隙、位时隙和数码率。
解:路时隙s s n T t c μμ91.332125=== 位时隙s sl t t c B μμ488.0891.3===数码率s kbit l n f f s B /20488328000=⨯⨯=⋅⋅=例2、计算PCM30/32路系统(8=l )1路的速率。
解:基群的速率为s kbit /20481路的速率:s kbit /64322048=例3、PCM30/32路系统中,第25话路在哪一时隙中传输?第25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在什么地方?解:第25话路在帧结构中的传输位置为TS 26第25路信令码在帧结构中的传输位置为F 10帧TS 16后4位码二、PCM30/32路定时系统发端定时系统时钟CP 、位脉冲、路脉冲、复帧脉冲的频率及作用收端定时系统对收端时钟的要求——收端时钟与发端时钟频率完全相同,且与接收信码同频同相。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2篇]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53cf3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b.png)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同步时分多路复用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第一篇时分多路复用(TDM):概念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按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的,它使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内传送,将整个传输时间分为多时间间隔(Slot time,TS,又称为时隙),每个时间片被一路信号占用。
TDM就是通过在时间上交叉发送每一路信号的一部分来实现一条电路传送多路信号的。
电路上的每一短暂时刻只有一路信号存在。
因数字信号是有限个离散值,所以TDM技术广泛应用于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数字通信系统,而模拟通信系统的传输一般采用FDM。
TDM是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割对象,通过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时分多路复用更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它又分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和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采用基带传输的数字数据通信系统,如计算机网络系统、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等;原理由于基带传输系统采用串行传输的方法传输数字信号,不能在带宽上划分。
TDM技术在信道使用时间上进行划分,按一定原则把信道连续使用时间划分为一个个很小的时间片,把各个时间片分配给不同的通信过程使用;由于时间片的划分一般较短暂,可以想象成把整个物理信道划分成了多个逻辑信道交给各个不同的通信过程来使用,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影响,相邻时间片之间没有重叠,一般也无须隔离,信道利用率更高。
通常采用的技术有:STDM同步十分多利复用技术和ATDM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同步时分复用采用固定时间片分配方式,即将传输信号的时间按特定长度连续地划分成特定的时间段(一个周期),再将每一时间段划分成等长度的多个时隙,每个时隙以固定的方式分配给各路数字信号,各路数字信号在每一时间段都顺序分配到一个时隙。
由于在同步时分复用方式中,时隙预先分配且固定不变,无论时隙拥有者是否传输数据都占有一定时隙,这就形成了时隙浪费,其时隙的利用率很低,为了克服STDM的缺点,引入了异步时分复用技术。
基于Systemview的PCM时分复用多路系统的课程设计祥解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 通信11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济南大学2013年 12月 25 日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通过通信原理实验箱或者Systemview软件仿真进一步深化通信原理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其利用通信原理知识处理通信系统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必要的工程设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实践锻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通信系统的新发展。
二、设计内容基于Systemview的PCM时分复用多路系统设计要求:(1)基于Systemview软件实现;(2)实现单路话音信号的抽样、压缩、均匀量化与编码得到PCM信号;(3)实现多路PCM信号的时分复用;(4)实现接收端的分接与译码;(5)考虑实现位同步电路;(6)观察输出信号的眼图,得出误码率-信噪比曲线;(7)分别选择不同特性信道时考察误码率-信噪比曲线。
三、设计内容1、SystemView是一种电子仿真工具。
它是一个信号级的系统仿真软件,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是一个强有力的动态系统分析工具,能满足从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直到复杂的通信系统等不同层次的设计,仿真要求。
此外SystemView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简单易学,通过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仿真过程。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SystemView设计PCM时分复用多路系统。
通过仿真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结果,为最终硬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该软件支持外部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支持用户自己编写代码(C/C++),兼容Matlab软件。
同时,提供了与硬件设计工具的接口,给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PCM 脉冲编码调制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是数字通信的编码方式之一。
模拟信号数字化必须经过三个过程,即抽样、量化和编码,PCM 编码的主要过程是将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每隔一定时间根据抽样定理进行抽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抽样值按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同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值,以实现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
实验六 基于simulink的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仿真

实验六基于simulink的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仿真一、实验目的1、掌握时分复用的概念;2、理解时分复用的原理及简单实现方法;3、进一步熟悉simulink在通信系统中的使用2、实验原理抽样定理:一个频带限制在0到f m以内的低通模拟信号x(t),可以用时间上离散的抽样值来传输,抽样值中包含有x(t)的全部信息。
当抽样频率f s≧2f m时,可以从已抽样的输出信号中用一个带宽为f m≦B≦f s—f m的理想低通滤波器不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
抽样定理使连续(模拟)的基带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值所代替。
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单路抽样信号在时间上离散的脉冲间留出很大的空隙。
因此,可以在空隙中插入若干路其他抽样信号,只要各路抽样信号在时间上不重叠并且能区分开,那么一个信道就可以能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达到多路复用的目的。
这种多路复用技术称为时分多路复用,图6-1为基带信号的时分复用原理框图。
图6-1 基带信号时分复用原理假设有N路PCM信号进行时分多路复用,系统框图及波形如图6-2和图6-3所示。
各路信号首先通过相应的低通滤波器使之变为带线信号,然后送到抽样电子开关,电子开关每T s秒将各路信号依次抽样一次,这样N个样值按先后顺序错开插入抽样间隔T s,之内,最后得到的复用信号是N个抽样信号之和,其波形如图6-3所示。
各路信号脉冲间隔为T s,各路复用信号脉冲的间隔为T s /N。
由各个消息构成单一抽样的一组脉冲叫做一帧,一帧中相邻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做时隙,未被抽样脉冲占用的时隙叫做保护时间。
图6-2 时分复用系统框图图1.3 时分复用波形(a)第一路波形(b)第二路波形(c)第三路波形(d)合成波形在接收端,合成的多路复用信号由与发送端同步的分路转换开关区分不同路的信号,把各路信号的抽样脉冲序列分离出来,再用低通滤波器恢复各路所用的信号。
通信系统中的多路复用技术介绍

通信系统中的多路复用技术介绍多路复用技术指的是在通信系统中,通过将多个信号合并在一个信道中传输,以提高通信信道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将不同用户的信号同时传输在同一个信道中,从而实现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通信。
下面将详细介绍多路复用技术的原理和步骤。
一、多路复用技术的原理1. 频分多路复用(FDM):将传输信道频带划分为若干个不重叠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用于传输一个用户的信号。
通过控制每个子信道的带宽,可以使不同用户之间的信号不会相互干扰。
2. 时分多路复用(TDM):将传输信道的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隙,每个时隙用于传输一个用户的信号。
用户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隙进行传输,通过控制每个用户的传输速率,可以实现多用户同时传输。
3. 统计多路复用(SDM):根据用户的传输需求和信道的使用情况,动态地分配信道资源。
当用户的传输需求较小或者其他用户没有传输时,可以将信道资源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
二、多路复用技术的步骤1. 信号接入:将不同用户产生的信号接入到通信系统中。
用户的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接入,如数字化后通过信号结构器输入、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入等。
2. 信号编码:对每个用户的信号进行编码。
编码可以使得不同用户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干扰。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频分编码、时分编码等。
3. 多路复用:将各个用户的信号按照多路复用技术的原理进行合并。
例如,对于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每个用户的信号经过调制后分配到不同的频带中;对于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每个用户的信号按照时间顺序分配到不同的时隙中。
4. 信号传输:将多路复用后的信号通过信道传输。
传输过程中需要保持信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信号受到干扰或衰减。
5. 信号分解:在接收端,将传输的信号进行分解,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分解可以使用与多路复用技术相对应的解复用技术,如频分解复用、时分解复用等。
6. 信号解码:对分离出的每个用户的信号进行解码。
《数字通信》-第4章-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2

《数字通信》第4章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2)复习时分多路复用利用各路信号在信道上占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特征来分开各路信号 发端和收端的高速开关k1和k2必须严格同频同相位同步位同步就是码元同步,需要做到每位码对齐相当于k1,k2同频帧同步帧同步就是为了保证收端与发端相应的话路在时间上对准相当于k1,k2同相复习 PCM30/32路系统帧结构复习 PCM30/32路定时系统内容1.PCM30/32路帧同步系统2.PCM30/32路系统的构成1.PCM30/32路帧同步系统位同步已解决的问题:解决收端时钟与接收信码之间的同频问题,得到了一连串无头无尾的信码流。
帧同步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收到的信码流中分辨出哪8位码是属于同一个抽样值的码字 分辨出每一个码字(8位码)属于哪一路,以便正确分路。
帧同步实现方法:集中插入帧同步码帧同步码选择为:0011011将帧同步码集中插入在偶帧TS0的第2位-第8位收段接收并识别出帧同步码后,即可判断出后续的8位码为一个码字,且为第一个话路信码,以此类推,便可正确接收每一路信号,从而实现帧同步。
前方保护:目的:防止假失步过程:当连续m次检测不到帧同步码后,才判断为系统真正失步,并立即进入捕捉状态,开始捕捉同步码。
ITU-T规定:m=3或4前方保护时间:从第一个帧同步码丢失起,到帧同步系统进入捕捉状态位置的这段时间,叫做前方保护时间。
(-1)sT m T =前后方保护:目的:防止伪失步 同步捕捉方式:逐步移位捕捉方式 过程:只有当连续捕捉到n次帧同步码后,才判断为系统真正恢复到了同步状态。
ITU-T规定:n=2 后方保护时间:从捕捉到第一个真正的同步码到系统进入同步状态的这段时间。
(-1)sT n T =后前后保护时间记忆:我不会轻易放你走,会经过三番四次的挽留。
一旦你最终选择离开,如果将来还想回来,我将需要再(二)次考虑你的请求。
后方保护:伪同步可能带来的影响:需要经过前方保护才能重新开始捕捉,因而使同步恢复时间拉长在捕捉过程中,如果捕捉到的帧同步码组具有以下规律,则判断帧同步系统进入帧同步状态:第N 帧(偶帧)有帧同步码{0011011};第N+1帧(奇帧)无帧同步码,而有奇帧标志码{1A111111};第N+2帧(偶帧)有帧同步码{0011011}如果在第N+1帧或第N+2帧检测失败,则需要重新进行捕捉。
第3章-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

从捕捉到第一个真正的同步码到系 统进入同步状态这段时间称为后方保护 时间,可表示为:
T后 (n 1)TS
(3-2)
CCITT的G.732建议规定 n=2。即 帧同步系统进入捕捉状态后在捕捉过程 中,如果捕捉到的帧同步码组具有以下 规律:
① 第N帧(偶帧)有帧同步码; ② 第N+1帧(奇帧)无帧同步码,而有对端 告警码; ③ 第N+2帧(偶帧)有帧同步码。 则判为帧同步系统进入帧同步状态, 这时帧同步系统已完成同步恢复。
在接收端首先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 整形再生,然后经过码型反变换电路恢 复成原始的编码码型,由分离电路将话 音信息码、信令码等进行分路。
分离出的话音信码经解码,分路门 恢复出每一路的PAM信号,然后经低通 滤波器重建恢复出每一路的模拟话音信 号。最后经过放大,差动变量器4 1端 送到用户。
图3-22 单片集成编码器构成的PCM30/32路系统方框图
抽样时,各路抽样脉冲出现的时刻 依次错后,抽样后各路话音信号的抽样 值在时间上是分开的,从而达到了多个 话路和路的目的。
抽样之后要进行编码,由于编码需 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证编码的精度, 要求将各路抽样值进行展宽并占满整个 时隙。
为此要将和路后的PAM信号送到保持 电路,该保持电路将每一个样值记忆一个 路时隙的时间,进行展宽,然后经过量化 编码变成PCM信码,每一路的码字依次占 用一个路时隙。
l
3.1.3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的位同步
所谓时钟同步是使收端的时钟频率 与发端的时钟频率相同。 时钟同步可证收端正确识别每一位 码元(所以时钟同步也叫位同步)。 这相当于图3-4中收、发两端的高速 旋转开关 K1 和 K 2速度相同。
3.1.4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的帧同步
频分多路复用与时分多路复用名词解释

频分多路复用与时分多路复用名词解释频分多路复用与时分多路复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两种复用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复用可以将多个信号或数据流合并到一个信道传输,从而提高信道利用率,节省通信线路资源。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解释这两种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它们。
一、频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英文名称为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是将多个信号按照其不同的频率分配到不同的带宽上。
它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成百上千的信号资源,通过一根线路传输到另一端,而不会相互干扰。
简单说,就是把许多信号“塞”到一根信道中,通过“占有各自位置”的方式避免互相干扰。
例如,我们熟知的广播电台(FM、AM),就是利用频率多路复用的技术,把不同频率的电台节目“塞”到同一根电波中,再通过收音机的选择电台,就能听到不同的电台节目。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信号,同时在不同的频带上传输,从而可以使得信道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另外,这种技术可以在一个信道带宽内传输多个信号,节约了通信线路资源。
但是,它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当信道的带宽不变的时候,多路复用的信号过多,就会造成个别信号的质量下降。
二、时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英文名称为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是将多个信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并且在不同的时间片内进行传输。
即在一个时段内,通过不停地轮流发送各路信号,每个信号在同一时间片内占用不同位置,但只有其中的一个信号才被传输,其他信号在等待其轮到它们之后被传输。
例如,我们通常使用的电话系统,就是利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让多个用户共享一条电话线路的通话质量。
简单说,就是通过不断变换信道的暂时占用,实现一个信道对多路信号同时传输的功能。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让信道对多个信号进行相对合理的时序分配,准确地控制各个信号源的带宽需求,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时分多路复用

摘要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会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Multiplexing)。
采用多路复用技术能把多个信号组合起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在远距离传输时可大大节省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费用。
频分多路复用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时分多路复用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两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TDM)是按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它使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内传送,将整个传输时间分为许多时间间隔(Slot time,TS,又称为时隙),每个时间片被一路信号占用,适用于媒体数据速率容量超过要传输的几路数字信号总速率的情况。
此次课程设计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实现对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模拟仿真,达到对输入信号实现复用和解复用的效果。
关键词:多路复用;解复用;系统仿真目录前言 (1)一、基本原理 (2)1.1多路复用技术 (2)1.2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概述 (2)1.3TDM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1.4时分复用中的同步技术原理 (3)1.2.1位同步原理 (4)1.2.2帧同步原理 (4)1.2.3 载波同步原理 (4)1.2.4网同步原理 (4)二、模块简介 (6)2.1设计思路 (6)2.2 MATLAB概述 (6)2.3 Simulink简介 (6)2.4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7)三、时分复用系统仿真模型 (10)3.1 Simulink仿真框图搭建 (10)3.2 Subsystem/Subsystem1结构框图 (10)3.3参数设置 (11)3.4仿真结果及分析 (13)总结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前言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经常需要在两地之间同时传送多路信号。
基于systemview的PCM时分复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system view的PCM时分复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前言在通信原理的学习过程中,借助于System View软件,可以形象、直观、方便地进行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仿真分析。
引入System View仿真实现PCM通信系统,将带来直观、形象的感受。
加深对通信系统的理解。
System View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具有良好的交互的界面,通过打开其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具体的的仿真过程,其可以实现复杂的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电路及各种速率系统,并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基本库图示和专业库图示。
可以快速、有效的建立和修改系统、进行访问与参数的调整,方便地加入注释。
用户在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时,仅仅只需要从System view配置的图示库中调出有关图示并进行所要求的参数设置,完成图示间的各项连线,然后运行仿真操作,System View最终以时域波形、眼图、功率谱等形式给出系统的仿真分析的详细结果。
System View被广泛的应用在通信的设计与仿真中,通过相应的设计与仿真将展示PCM通信系统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对仿真结果加以进行分析。
1 PCM通信系统PCM通信系统包括对信号的抽样、PCM编码(包括量化、非均匀量化编码)、调制、通道编码以及通过传输后在接收端进行的信道译码、解调、译码。
PCM,中文名称为脉码调制,60年代它就开始应用在市内电话网来扩充信道的容量,它的应用使已有音频电缆的大部分芯线的信道传输容量扩大了二十四至四十八倍。
它由A.里弗斯在1937年时提出的,它为数字通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70年代的中、末期,世界各个国家相继把脉码调制成功地应用于卫星通信、同轴电缆通信和光纤通信等中、大容量传输系统。
到80年代初,脉码调制已用于大容量干线传输和市话中继传输以及数字程控交换机,并在用户话机中采用此种技术。
PCM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有:传输性能比较稳定、远距离信号再生中继时噪声不会出现累积、抗干扰性能力强,而且还可以使用保密编码、纠错编码和压缩编码等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有效性等。
时分复用

3.3.1时分多路复用概述
3.3.1时分多路复用概述
转换开关一般是电子开关,它们相当于合、 分路器。
图中K1和K2分别为发信和收信抽样转换开关,
要注意的是:为了在接收时能够正确地还原
各路信号,保证各路信号的正确分离 ,收、 发端旋转开关必须同步,它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保持双方旋转速度要完全相同,
数字复接技术
4、数字复接的实现 数字复接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方法:
按位复接 按字复接 按帧复接
数字复接技术
按位复接又叫比特复接,即复接时每支路依次复
接一个比特。图(a)所示是4个PCM30/32系统 时隙 (CH1话路) 的码字情况。 图(b)是按位复接后的二次群中各支路数字码排列 情况。按位复接方法简单易行,设备也简单,存 储器容量小,其缺点是对信号交换不利。 图 (c)是按字复接,对PCM30/32系统来说,一个 码字有8位码,它是将8位码先储存起来,在规 定 时间四个支路轮流复接,这种方法有利于数字电 话交换,但要求有较大的存储容量。 按帧复接是每次复接一个支路的一个帧(一帧含有 256个比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复接时不破坏 原 来的帧结构,有利于交换,但要求更大的存储容 量。
例如需要传送120路电话时,可将120路话
音信号分别用8kHz抽样频率抽样,然后对 每个 抽样值编8位码,其数码率为 8000×8×120=7680kbit/s。由于每帧时间 为125微秒,每个路 时隙的时间只有1微秒 左右,这样每个抽样值编8位码的时间只有1 微秒时间,其编码速度非 常高 ,对编码电 路及元器件的速度和精度要求很高,实现起 来非常困难。 但这种方法从原理上讲 是可行的,这种对 120路话音信号直接编码复用的方法称PCM 复用。
时分复用的仿真与分析毕业设计

题目时分复用的仿真与分析学生姓名李园园学号 1113024059 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专业 1102 班指导教师李翠华完成地点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2015 年 5 月 20 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102 学生姓李园园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时分复用的仿真与分析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2014 年12 月20 日起至2015 年06 月20 日止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三、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多址技术是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按照多址方式的不同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本设计要求掌握多址技术的思想,原理和实现方法,用软件Matlab/Simulink搭建时分多址系统仿真模型,对不同的噪声环境,带宽大小进行分析;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进度安排1—3周:查找资料,完成开题报告;4—6周:对现有资料做出整理,对MATLAB软件进行学习了解;7—10周:利用软件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11—12周:调试系统并分析其结果;13—14周:撰写论文,进行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接受论文(设计)任务开始执行日期学生签名李园园时分复用的仿真与分析李园园(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102班,陕西汉中 723003)指导教师:李翠华【摘要】TDMA(Time Divisi∞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协议,是通信多址协议之一。
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mrII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
本设计通过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再经过多路信号的时分复用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分路、译码、滤波恢复出原始信号。
《 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习题解答

第l章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的特点是信号强度(如电压或电流)的取值随时间连续变化。
由于模拟信号的强度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所以模拟信号也称为连续信号。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反,数字信号强度参量的取值是离散变化的。
数字信号又叫离散信号,离散的含义是其强度的取值是有限个数值。
2.画出时分多路复用的示意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时分复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SA1和SA2为电子转换开关,它们在同步系统的控制下以同起点、同速度顺序同步旋转,以保证收、发两端同步工作。
在发端,开关的旋转接点接于某路信源时,就相当于取出某路信源信号的离散时间的幅度数值。
旋转接点按顺序旋转,就相当于按顺序取出各路信源信号在离散时间的幅度数值并合成,然后经模/数变换电路变为数字信号,再与同步信号合成即可送给信道传输。
在接收端,首先分出同步信号,再进行数/模变换后即可由旋转开关分别送给相应的信息接收者。
3.试述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5) 占用频带宽4.简单说明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指标,可靠性指标各是什么?并说明其概念。
有效性指标(1)信息传输速率:信道的传输速率是以每秒钟所传输的信息量来衡量的。
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是比特/秒,或写成bit/s,即是每秒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
(2)符号传输速率符号传输速率也叫码元速率。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码元的数目,其单位为“波特”(bd)。
(3)频带利用率频带利用率是指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
可靠性指标(1)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
(2)信号抖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号抖动是指数字信号码元相对于标准位置的随机偏移。
第2章1、假设某模拟信号的频谱如图1所示,试画出M s f f 2=时抽样信号的频谱。
答:2、某模拟信号的频谱如图2所示,设kHz f s 24=,试画出其抽样信号的频谱。
实验2脉冲编码调制PCM与时分复用实验-.

实验 2 脉冲编码调制 PCM 与时分复用实验—、实验目的1.加深对 PCM 编码过程的理解 ;2.熟习 PCM 编、译码专用集成芯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3.认识 PCM 系统的工作过程 ;4.掌握时分多路复用的工作过程;用同步正弦波信号察看 A 律 PCM 八比特编码的实验。
二、实验仪器1.HD8621D 实验箱 1 台2.20M 双踪示波器 1 台3.铆孔线 5 根三、实验电路工作原理(一 PCM 基本工作原理脉冲调制就是把一个的模拟信号变换成的数字信号后在信道中传输。
脉冲编码调制就是对模拟信号的过程。
所谓抽样 ,就是在抽样脉冲到达的时辰提取对模拟信号在 ,抽样把时间上的信号变为时间上的信号。
所谓量化 ,就是把经过抽样获得的刹时价将其幅度 ,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 ,把刹时抽样值用来表示。
一个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后,获得已量化的脉冲幅度调制信号, 它仅为有限个数值。
话音信号先经滤波器 ,进行脉冲抽样 ,变为的抽样信号 ,而后将幅度连续的 PAM 信号用“四舍五入”方法量化为的信号 ,再经编码后变换成。
关于语音电话通信 ,CCITT 规定抽样率为 8KHz, 每抽样值编位码 ,即共有个量化值 ,因此每话路 PCM 编码后的标准数码率是 b/s。
为解决平均量化时小信号量化偏差大、音质差的问题 , 在实质中采纳量化方法 ,即量化特征在小信号时分层密、量化间隔小 ,而在大信号时分层疏、量化间隔大。
(二 PCM 编译码电路【 PCM 编译码电路 TP3067 芯片】1.依据图 4-4 和图 4-5 说明单路 PCM 编译码器的工作原理答:计时 ,能够实现对编译码器的降功耗控制。
图 4-5 是短帧同步准时波形图。
四、实验内容1.用同步正弦波信号察看 A 律 PCM 八比特编码的实验 ;2.脉冲编码调制 (PCM 及系统实验 ;3.PCM 八比特编码时分复用输出波形察看丈量实验;4.PCM 编码时分多路复用时序剖析实验。
(完整word版)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仿真实现

摘要时分多路复用是一种数字复用技术,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或数字基带信号的多路传输一般都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方式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时分复用是将不同源端的数字数据合并到一个时间共享的链路上,适用于媒体数据速率容量超过要传输的几路数字信号总速率的情况。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实现对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模拟仿真,达到对输入信号实现复用和解复用的效果.关键词:时分复用;Simulink;仿真目录第1章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 (1)1。
1 Simulink简介 (1)1.2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1)第2章时分复用系统仿真模型 (4)2。
1 Simulink仿真框图搭建 (4)2.2 仿真参数设置 (5)第3章时分多路复用的Simulink仿真及结果分析 (11)3。
1 时分多路的Simulink仿真 (11)3。
2 仿真结果分析 (13)总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1章时分多路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1.1 Simulink简介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是MATLAB中一个建立系统方框图和基于方框图级的系统仿真环境,是一个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的软件包。
使用Simulink可以更加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并进行基于时间流的系统级仿真,使得仿真系统建模与工程中的方框图统一起来。
并且仿真结果可以近乎“实时”地通过可视化模块,如示波器模块、频谱仪模块以及数据输入输出模块等显示出来,使得系统仿真工作大为方便.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离散系统、连续及系统混和系统)、流程清晰仿真精细和提供大量函数模块等优势特点.由于matlab和simulink是集成在一起的,因此用户可以在两种环境下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改。
不用命令行编程,由方框图产生.mdl文件(s函数)当创建好的框图保存后,相应的.mdl文件就自动生成,这个.mdl文件包含了该框图的所有图形及数学关系信息。
国外采用时分复用技术的例子

国外采用时分复用技术的例子
国外采用时分复用技术的例子有以下几个:
1. 手机通信:全球范围内的手机通信网络都广泛采用时分复用技术。
例如,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CDMA(码分多址)等数字通信标准,都使用时分复用以提高通信效率和容量。
2. 有线电视网络:许多国外有线电视网络也采用时分复用技术,以在有限的频谱内同时传输多个频道。
这种技术使用户可以通过一根电缆同时接收多个频道的视频信号。
3. 石油工业:在石油工业中,时分复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测井和数据采集系统中。
通过将多个测量仪器的数据按时间片段进行传输,可以有效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实时视频传输:时分复用技术也被用于实时视频传输领域。
例如,视频会议系统、监控系统等,通过将多个视频流按照时间片段进行传输,实现多路视频同时传输和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例子仅为技术的应用领域,并不代表具体的产品或公司。
具体的产品或公司信息可能会受到商业机密保护的限制。
时分复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时分复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时分复用和解复用的实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时分复用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理解。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一种将多个信号源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复用到同一传输线路上,并在接收端进行解复用的技术。
时分复用通过将传输线路的时间分割成若干个等长的时间片,并将每个时间片分配给一个信号源,从而实现多路信号在同一传输线路上传输。
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如下:1. 将传输线路的时间分割成若干个等长的时间片。
2. 将每个时间片分配给一个信号源,每个信号源在一个时间片内发送自己的信息。
3. 在接收端,根据每个信号源分配的时间片顺序,将复用后的信号解复用,恢复出各个原始信号。
三、实验仪器1. 实验箱:包含时分复用和解复用模块。
2. 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
3. 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4. 电缆线:连接实验箱和仪器。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箱、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2. 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两个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
3. 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输入到时分复用模块的输入端。
4. 打开实验箱电源,观察示波器上复用信号的波形。
5. 将复用信号输入到解复用模块的输入端。
6. 观察解复用模块的输出端,分析解复用后的信号是否恢复出原始信号。
五、实验过程1. 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两个信号分别输入到时分复用模块的A、B输入端。
2. 打开实验箱电源,观察示波器上A、B信号的波形,确认信号输入正常。
3. 观察示波器上复用信号的波形,确认复用过程正常。
4. 将复用信号输入到解复用模块的输入端。
5. 观察解复用模块的输出端,分析解复用后的信号是否恢复出原始信号。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时分复用和解复用过程。
2. 实验结果表明,时分复用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多个信号源的信息复用到同一传输线路上,并在接收端恢复出原始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仿真实现摘要时分多路复用是一种数字复用技术,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或数字基带信号的多路传输一般都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方式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时分复用是将不同源端的数字数据合并到一个时间共享的链路上,适用于媒体数据速率容量超过要传输的几路数字信号总速率的情况。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实现对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模拟仿真,达到对输入信号实现复用和解复用的效果。
关键词:时分复用;Simulink;仿真目录第1章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 (1)1.1 Simulink简介 (1)1.2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1)第2章时分复用系统仿真模型 (4)2.1 Simulink仿真框图搭建 (4)2.2 仿真参数设置 (5)第3章时分多路复用的Simulink仿真及结果分析 (11)3.1 时分多路的Simulink仿真 (11)3.2 仿真结果分析 (13)总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1章时分多路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1.1 Simulink简介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是MATLAB中一个建立系统方框图和基于方框图级的系统仿真环境,是一个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的软件包。
使用Simulink可以更加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并进行基于时间流的系统级仿真,使得仿真系统建模与工程中的方框图统一起来。
并且仿真结果可以近乎“实时”地通过可视化模块,如示波器模块、频谱仪模块以及数据输入输出模块等显示出来,使得系统仿真工作大为方便。
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离散系统、连续及系统混和系统)、流程清晰仿真精细和提供大量函数模块等优势特点。
由于matlab和simulink是集成在一起的,因此用户可以在两种环境下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改。
不用命令行编程,由方框图产生.mdl文件(s函数)当创建好的框图保存后,相应的.mdl文件就自动生成,这个.mdl文件包含了该框图的所有图形及数学关系信息。
框图表示比较直观,容易构造,运行速度较快。
Simulink的仿真原理是当在框图视窗中进行仿真的同时,MATLAB 实际上是运行保存于simulink内存中s函数的映象文件,而不是解释运行该mdl文件。
Simulink的模型在视觉上表现为方框图,在文件上则是扩展名为mdl的ASCII 代码;在数学上体现为一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在行为上模拟了物理器件构成的实际系统的动态特性。
Simulink 的一般结构:1.2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抽样定理:一个频带限制在0到fm以内的低通模拟信号x(t),可以用时间上离散的抽样值来传输,抽样值中包含有x(t)的全部信息。
当抽样频率fs≧2fm 时,可以从已抽样的输出信号中用一个带宽为fm≦B≦fs—fm的理想低通滤波器不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
抽样定理使连续(模拟)的基带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值所代替。
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单路抽样信号在时间上离散的脉冲间留出很大的空隙。
因此,可以在空隙中插入若干路其他抽样信号,只要各路抽样信号在时间上不重叠并且能区分开,那么一个信道就可以能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达到多路复用的目的。
这种多路复用技术称为时分多路复用,图1.1为基带信号的时分复用原理框图。
图1.1 基带信号时分复用原理假设有N路PCM信号进行时分多路复用,系统框图及波形如图1.2和图1.3所示。
各路信号首先通过相应的低通滤波器使之变为带线信号,然后送到抽样电子开关,电子开关每Ts秒将各路信号依次抽样一次,这样N个样值按先后顺序错开插入抽样间隔Ts,之内,最后得到的复用信号是N个抽样信号之和,其波形如图1.3所示。
各路信号脉冲间隔为Ts ,各路复用信号脉冲的间隔为Ts/N。
由各个消息构成单一抽样的一组脉冲叫做一帧,一帧中相邻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做时隙,未被抽样脉冲占用的时隙叫做保护时间。
图1.2 时分复用系统框图在接收端,合成的多路复用信号由与发送端同步的分路转换开关区分不同路的信号,把各路信号的抽样脉冲序列分离出来,再用低通滤波器恢复各路所用的信号。
多路复用信号可以直接送到某些信道传输,或者经过调制变换成适合于某些信道传输的形式在进行传输。
传输接收端的任务是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解调或经过适当的反变换后恢复出原始多路信号。
图 1.3 时分复用波形(a)第一路波形(b)第二路波形(c)第三路波形(d)合成波形时分复用通信系统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多路信号的汇合与分路都是数字电路,简单、可靠;二是时分复用通信系统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比较低。
然而,时分复用系统对信道中时钟相位抖动及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时钟同步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所谓同步是指接收端能正确地从数据流中识别各路序号。
为此,必须在每帧内加上标志信号(即帧同步信号)。
它可以是一组特定的码组,也可以是特定宽度的脉冲。
第2章时分复用系统仿真模型2.1 Simulink仿真框图搭建根据同步时分多路复用系统原理,在熟悉Simulink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可搭建系统实现框图如图2.1和图2.2所示。
图 2.1 时分复用系统结构框图图 2.2Subsystem/Subsystem1结构框图在左侧输入端输入包括方波、正选拨及锯齿波的四路信号,经过Subsystem (结构图如图2.2所示)在脉冲控制下实现对左侧输入信号按时间依次进行抽取。
合并器Merge的功能是将在不同时隙抽取的信号合并成一路向量信号并由示波器输出该复用波形。
Subsystem1结构同Subsystem,实现时分复用系统原理框图(图1.2)中高速开关的作用,即在接收端将经合并器Merge以后的复用信号以按时间抽取的方式分离成原始的四路信号。
2.2 仿真参数设置系统框图各输入信号参数设置如图2.3到图2.5所示:图2.3 方波参数设置采用幅度为3,周期为2,无相位延迟的方波分别作为第1路输入信号。
具体设置如图2.3。
采用幅度为3 ,周期为兀的正弦波作为第2路和第4路输入信号。
具体设置如图2.4。
采用周期为2的锯齿波作为第三路输入信号。
具体设置如图2.5。
图 2.4 正弦波参数设置图2.5 锯齿波参数设置Subsystem系统中各参数设置如图2.6到图2.11所示:图2.6 控制信号参数设置使用幅度为3周期为0.1的矩形脉冲控制按时间抽取的“高速开关”的旋转。
图2.7 零阶保持器的参数设置使用零阶保持器来实现时隙分配过程中的同步。
其采样时间设置为0.1/4。
图2.8 延迟器的参数设置单位延迟器,采样周期为缺省值,Subsystem/Subsystem1中有四路输入,第一路不做任何处理,对其他三路分别进行相对于前一路的单位延迟,即第二路延迟一个单位,第三路延迟二个单位,第四路延迟三个单位。
利用这种输入信号在时间轴上相对位置的变化,可以实现对四路信号的分离,即时隙分配。
图2.9 使能子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10 使能子系统及参数确定Enable的作用就是使在系统控制信号的控制之下(本系统中为方波信号),子系统可以自行启动,不必再另行调用。
图 2.11 合成器Merge的参数设置系统框图输出部分参数设置:输出部分除了参数设置与Subsystem设置相同起抽样分离作用的Subsystem1以外,在分离出来的信号支路上各加上了低通或者数字滤波器来减少解复用的失真,具体设置如图2.12和图2.13。
图2.12 低通滤波器的参数设置图 2.13 数字滤波器的参数设置第3章 Simulink仿真及结果分析3.1 Simulink仿真结果整个时分多路复用框图中共接有3个滤波器,它们分别是:示波器1(输入端)、示波器2(复用端)和示波器3(解复用端)。
按照Simulink仿真的一般方法步骤仿真以后,各个端口的示波器波形如图3.1到图3.3所示。
图3.1 示波器1输出波形图3.2 示波器2输出波形图3.3 示波器3输出波形3.2 仿真结果分析示波器1 接在仿真框图的输入端部分,其输出波形为包括方波、锯齿波和正弦波在内的四路原始输入信号。
示波器2接在仿真框图的复用端,其输出波形为经过时间采样并由合成器合成以后的服用波形。
示波器3 接在仿真框图的输出端,即解复用端,其输出波形为对复用波形进行按时间抽取采样分离以后的解复用信号。
仔细对比示波器1和示波器2的输出波形。
可以看出示波器2的轮廓包含示波器1中的方波、锯齿波和正弦波。
可以得出在经过Subsystem采样Merge 合成以后,示波器2的输出波形就是将输入波形按照时隙分配复用原则复用以后的波形。
对比示波器1和示波器3的输出波形。
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波形总体来说基本一致略有失真,究其原因就是在复用和解复用中可能有混入的无关量,造成了干扰。
针对此情况,在输出端分别加入了低通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减小了干扰量的影响,但相比示波器1 输入波形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
总结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时分多路复用的系统仿真。
时分多路复用是按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的,它使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内传送,将整个传输时间分为多时间间隔,即时隙。
每个时间片被一路信号占用,通过在时间上交叉发送每一路信号的一部分来实现一条电路传送多路信号的。
完成本次课设需要在掌握Simulink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利用该软件对时分多路复用系统进行仿真,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复用和解复用。
本次课程设计基本完成了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输入信号的复用和解复用的任务,并且利用滤波器降低了外界无用信号的干扰,增大了输出信号与原始输入信号的接近度,即提高了设计的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系统性能。
参考文献[1] 潘新民.计算机通信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13[2] Proakis.数字通信(第四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2-115[3] 谢尤忠.现代通信系统原理教程[M].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28.[4] 徐丽敏.基于MATLAB的信号处理实验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23[5] 樊昌信.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87致谢通过三周的的努力,计算机通信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这一阶段艰苦的热烈的付出即将告一段落。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指导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陈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