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文化传承与发展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佛教文化传承与发展有效途径
主题词:佛教文化;发展历史;适应能力;机遇。

现实问题内容摘要:了解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智慧之源。

研究佛教文化与当代社会的适应性,保持弘扬佛教因缘和合的清醒认识。

抓住复兴光大佛教的历史机遇,正视面临着的现实问题,弘扬佛教的有效途径。

时至今日,在西方文化向全球推行而引发世界巨大冲突,世界矛盾错宗复杂,人类生存的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以人类为中心,向自然过度索取,人心不安,灾祸日益加剧的今天,到底要用什么样的理念建设世界,成为当代人思考的重要问题。

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从竞争为基本核心的西方教育,将使人类走入一条由竞争到斗争,再提升为战争的死路。

人类将何去何从?
英国著名哲学家汤恩比博士一句话令当今世界猛醒:“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在中国的孔孟学说、大乘佛法。

”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也曾经发表联合声明:人类要走向二十一世界,还要回到二千五百年以前,在孔子的思想里面寻找智慧。

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及时适应了当代世界发展的迫切理论需要,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正逢世人瞩目中华文化的今天,我们如获至宝地发现孔孟学说、大乘佛学和道家论述结合得水乳交融的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光大迎来了大好时机。

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的佛教,犹其是以特急鲜明的大乘佛学精神,之所以至今依然能够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就在于其重要理论基础就是因缘和合的世界观,其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平等和平的价值观,其蓬勃的鲜活力就是慈悲济世的道德观,其弘法的感染力就是契理契机的教育观, 其弘化的感召力就是身体力行实践观。

为了弘扬佛教传统文化,积极构建和谐世界,我尝试从以史为鉴,研究佛教的兴衰成败;以适应现实,分析利弊得失;以弘扬教理,探讨弘扬正法的面临的历史机遇与现实问题,论述发挥佛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本特性。

一、加强对佛教发展历史兴衰成败的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间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到隋唐处于鼎盛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处于鼎盛时期;自宋朝、元朝以后,逐渐衰弱,及至明清稍有起色;中华民国以后,国家多难,佛教更是一跌不振,时至今日,国运昌隆,佛教才又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纵观中国佛教的兴衰成败历史,就是为了能够深入在扬充佛教文化,为当代佛教复兴光大找准切实可行着力点。

中国历史上有“三武一宗”制造的法难,到1966年至1976年“十年浩劫”,对佛教文化的伤害是极其严重的。

“三武一宗”法难主要发生在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时期的北方相对严重,触及政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当世者不容忍。

认为“天下之人皆入伽蓝,天下之财皆入寺院”,面临内部国力衰弱不振,外部面对强敌挑战,佛教未能承担起慈悲济世的社会责任,统治者找僧侣算账;至于称之为“十年浩劫”的法难,因此原因错综复杂,至今也缺乏研究成果,我也在此不好妄加评说。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近现代的经忏佛教,重鬼神而轻苍生,远离社会现实,被打上封建迷信活动和精神鸦片的标签。

总之,根据佛教的理论基础因缘论,佛教在各个时期的兴衰成败,也必定有其故有因缘。

这里仅仅以佛教禅宗及近现代佛教的流传问题,略说兴衰成败的经验。

盛唐时期,因佛教重视广泛开展译经工作、教理研究、内证实修,佛教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

对佛教经典的翻译,使汉传佛教较为完整地继承了印度早期和中巨期的佛教思想;对义学教理的研究,则使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体系。

佛教开宗列派,八宗(天台、三论、华严、禅、净土、唯识、律、密)相继问世,形成了百花齐放,成舸争浪的良好局面。

时序的更叠,优胜劣汰,出现了禅宗一支独秀,后来发展成为禅净双修,这里边存在天时、
地利、人和的变化规律。

禅宗“不立文字”而讲求体悟修行的学风之兴盛,侧重义学研究的宗派如天台、华严、唯识诸宗渐趋衰微。

禅宗至宋代成五家七宗之兴,其思想发展渐趋定型,后世禅法,在修行方法上,虽有看话禅、默照禅、文字禅等诸分途,要旨皆归于“放下即是”、“一切现成的精神超越境界”与“平常是道”、“日日是好日”等理想生存状态的体悟。

然而历时既久,禅宗盛极渐衰。

因禅门日益庞大,难免鱼龙混杂,流弊杂生,正如释圣严法师所说,禅宗末流,“天天卖弄公案,玩耍话头,徒逞锋利的口舌,没有真修实证的工夫”,于是,“谈公案的人越多,体悟禅味的人便越少。

”这些弊端,于晚明佛教中表现尤甚。

现还有一种谬论,常听在些人说:“不识字、不研究佛经不要紧,六祖还不是开悟,六祖并没有靠读书开悟。

”我们知道六祖慧能确实没有读书,但是他碰到了五祖,有位好老师,善知识。

像本师释迦牟尼并不是依靠祖师就开悟的,世尊并没有说不要读书。

明代开国伊始,因僧人逃避现实责任,僧人素质低下,对佛教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

明成就朱棣曾经公开宣称:“国家之民,服田力穑,养父母,出租赋,以供财用。

僧坐食于民,何补国家?”明代后期,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批量出售出家度牒,致使原有的严格的度僧试经制度破坏殆尽,市井流民与浮滑子弟,包括企图逃租减税者,多混入佛门,造成僧尼素质低下。

晚明佛教之学风,颓败已甚,宜乎改革创新,导致晚明佛教唯识学短暂复兴。

晚明佛教大德们深入教海,重新认识了唯实学精析名相的严谨作风对改革佛教学风弊端的重要要性。

清代佛教整体状况,基本明代的翻版,晚明诸师的佛教改革创新思想,直到晚清,才作为“伏流”被“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居士所整体继承。

面对晚清官场腐败,世事人心每况俞下的末世景象,杨仁山对当时的中国现实状况已经彻夜失望,他平生致力于刻经、兴学,自此誓不复与政界往还,全力致于佛教复兴大业。

杨仁山成为中国近代唯识学思潮承前启后奠定了基础。

中华民国至今,“人间佛教”的旗帜鲜明。

明清以来,传统佛教专注死鬼领域而大兴经忏佛事之能事,成了荐亡度鬼的重死重鬼的经忏佛教,对现实社会人生很少关注,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导致人们也终于离这种佛教越来越远。

于是佛教就打了封建迷信,精神鸦片的标签。

杨仁山的另一位弟子太虚法师,受到杨仁山、欧阳竟无一系列佛学思想理路的影响,希图发法相唯识学涵盖世间一切学术,由是而开展其“人生佛教”改革理想。

太虚大师说:“佛教并不脱离世间一切因果法则及物质环境,所以平单是精神的;也不是专为念经拜忏坡度鬼灵的,所以不单是死后的。

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改善人生的生活行为,使合理化、道德化、不断的向上进步,这才是佛教的真相(《人生的佛教》)。

印顺法又针对印度佛教后期重视天神的倾向,从《增壹阿含经》的言“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得到启示,侧重提倡更重视人间生活的人间佛教。

印顺法师说:“太虚大师说…人生佛教‟,是针对重鬼重死的中国佛教。

我以印度佛教的天(神)化,情势异常严重,也严重影响到中国佛教,所以我不说…人生‟而说…人间‟。

希望中国佛教能够脱落神秘化、鬼神化,出世化,回到现实的人间”(《游心法海六十年》)。

太虚大师的后学有释印顺、赵朴初等成为“人间佛教”的缔造者。

近代唯识学的复兴,在一定意义上,也正是欧阳竟无和释太虚这两位世匠为中心而展开的。

这是对传统佛教中“死鬼的”、“天神的”偏向进行对治,是回归佛教本来面目的重要措施。

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文化传播,对佛教经典的翻译;深入义理的研究,实现与中华文化相融合;重实学修实践,做到外学内证,佛教实现了慈悲济、普度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才能被当代社会所认可所接受,更进一步接近佛陀的理想,佛教就会兴旺发达。

真理与谬论往往只有一墙之隔,稍有差池就有敲错门之误。

茗山法师有一幅对联:“众生觉悟皆成佛,正法弘扬正在僧”。

这样就要求我们,对传统佛教有中国化、真知化、济世化、实证化,对佛教文化扬弃的态度,做正法弘扬,大化陶熔,百炼成钢,深入对教理的研究与传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又不能够干扰治世策略,摆正“慈悲济世“的正确位置。

一言以蔽之,佛教的中国化,特别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性,提高弘扬佛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深入研究佛教义理,是契理契机正法弘扬坚实基础。

重视佛教与当今社会相适应性的研究
当前佛教复兴光大的重要课题,就是要重视佛教与当代社会的适应性研究,尝试探讨这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与宗教化发展特性相适应
尽管欧阳竟无等前辈提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观念,指出佛教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宗教与深刻意义,这对于“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佛教,展示了独特性,增强了社会大众对佛教的深刻认识。

我们还需要肯定佛教具有宗教的基本特点,这就是神圣性与超越性。

如今,佛教界提倡“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时,不少人担忧佛教的世俗化、肤浅化倾向,涉世过深失去宗教的本来的特性,必将丧失作为宗教的凝聚力,难以发挥佛教感召力,失去佛教弘化的作用。

谈适应性问题,首当其冲要重视与宗教发展特性相适应。

当年佛教自身建设工作,必须把佛教传播过程中,佛教主体性与世俗化倾向的关系处理好,变挑战为机遇,化淘汰为生存,保持佛教的的主体性不受伤害,维护佛教的健康形象。

为信教群众提供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佛教文化,引导信教群众进入佛教的智慧大海,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启迪社会大众的智慧,才能真正地为当代社会的稳定、和平与发展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佛教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目标。

佛教法门衰微,令佛教界探究其内在原因,中国的部分宗派佛教确实先天存在不足之处,仅仅能够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实修法门,尚不足以形成独立的修学体系。

完整的修学体系,至少应具备五个基本因素:菩提心、闻思正见、道次第、止观实践和律仪基础,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当今在佛教的弘扬中,又出现了新的的倾向,就是发源于“佛教是文化”之说,发展成当今佛教的学术化倾向。

佛教界如果能从文化、教育、弘法、慈善、修持等五个方面着手,扎实加强自身建设,这样,就既能够保持佛教主体精神持续健康良性循环,又能够有效遏制佛教世俗化、庸俗化和学术化蔓延,保持佛教的神圣性、超越性。

如何找到宗教发展特性相适应,也是当代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与城市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中国正在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鲜明特色。

城市化表现:城市不断扩张,寺院从山林走入城市。

众所周知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已经快步跑进了姑苏城内。

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佛教信众都市化比例空间提升;城市土地缺乏、价格上涨,寺院建筑从平面化向空间发展,制约寺院建设;受都市化的熏染,佛教现代气息日趋浓厚。

正确认识城市化利弊得失。

寺院经济发展了,宁静安详失去了;政治待遇提高了,佛教的神圣性、超越性淡化了;佛教世俗化氛围浓厚了,禅味稀薄了;寺院服务与管理社会化了,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祖训不见了。

面对这些优缺点,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是人生幸福与三乘解脱及大乘不共教法的关系,也是“入世”与“出世”程度如何掌握?佛教倡导的修行方式多是头陀苦行、山居坐禅为主,主张远离尘嚣、萧然物外。

二是出家人与寺院到底需要承担什么的社会责任问题?《杂阿含经》说:佛教的出家目的有二,一为了自求解脱,二为助人解脱。

三是佛教义理与城市文化如何想到融合问题?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以解脱为目的,以教育为中心,以文化为纽带的宗教。

佛教文化要体现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解脱几项主题。

城市文化本质是物质文化,体现是物质财富,科技进步,社会秩序以及思想意识方面。

四是佛教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的区别,因为经济基础问题,存在话语权能够实现平等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与城市化发燕尾服趋势相适应的问题。

(三)、与现代化发展现实相适应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佛教弘扬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在方式方法,这是现代化时代特征。

一是交通的便捷化,二是信息网络化。

一方面佛教文化的传播快捷便利,另一方面人员交流十分广泛。

佛教的弘扬面临着新的环境,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今利用科技技术,将寺院建设富丽堂皇;运用数码技术,将佛教讲经说法变成了光盘、图像音乐更是美不胜收;运用网络技术,在网络建设虚拟寺院,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僧尼的流动也更加快捷,托钵行食,“三步一拜,五步一叩”的环境已经不存在。

弘扬佛法,可以借助更多现代技术,不仅仅在寺院建设、文化传播、对外交流都提供了新方式,让社会更方便善巧在接触了佛教。

如信众普遍使用的念佛机,走进寺院就能够经久不息的佛乐梵唱,一改过去认为“人生难得,佛法难闻”的困境,当代人不仅能够从当地寺院了解弘扬佛教的情况,更可足不出户,就从网络上了解更多佛教信息。

(四)、与国际化发展要求相适应
世界已经被人称为是“地球村”,人们流动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文化影响深、经济互动性强,产业关联性大,人财物流动性广,相互冲突更激烈等,在这种强烈的激荡之中,佛教文化必须面临着这诸方面的调节。

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只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方便了,绕地球一个来回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种国际化的发展空间,为弘扬佛教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明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国际协调合作继续发展,但围绕国际秩序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这就要求能够有效地进行文明对话,求同存异,和合共赢,进行深层次交融。

(五)、与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相适应
面对大调整、大变革的世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明确了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长远目标。

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提出,从根本上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今后走向的普遍关切,从根本上回击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世界,以及怎样构筑这样的世界这些中国和国际社会所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

和谐世界是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

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

换句话说,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

“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从“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到“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展示了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唯有佛教的哲学思想最为丰富、最成体系,对东西方哲学思想均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缘和合,如何弘扬佛教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为构建和谐世界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弘扬正法,化育众生”,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探讨佛教面临着的重大历史机遇与现实问题
中国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渐深入,借助佛教智慧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构建和谐世界理念,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成为一个时间的重要任务,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燕尾服面临着重在历史机遇与现实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重大历史机遇
1、和谐社会建设成为解决国内错综复杂问题有效途径。

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国内
有繁荣富强的经济基础,同时社会上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加剧,不同阶层的矛盾激化可能性加大,确定国家发展方向的思考迫在眉睫。

这要求借助宗教智慧,特别是大乘佛法来思考和谐社会建设问题。

2、和谐世界建设成为显示中国发展形象的特殊需要。

我们要正视外国对“中国威胁论”的担忧,必须回答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的问题,这就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外在原因。

为此,国家已经从多方面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构想,尽管还只是一个框架,但是这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推进和谐世界建设成为势在必行。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丰富的和谐世界建设智慧经典,是一个有待深入开发的智慧宝藏。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合文化的论述汗牛充栋,也是我们“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这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特别是已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佛教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佛教是国际的宗教,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除传统的在汉文化圈影响的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中日韩”佛教文化的“黄金纽带”,近代已经影响欧洲与美国。

这为推行大乘佛法的和谐理论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5、中国恢复已经初具规模。

寺院建设经过近20年恢复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庙宇庄严,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佛教道场;近10年来佛教寺院大部重视文化内涵建设工作,许多寺院流通佛教经典,而是创办免费索请的期刊,开通网站,开拓了弘扬佛法的途径;特别是僧才教育已经起步,这些经过正规化僧才教育的弘法人才已经成为佛教弘法人才的中坚力量,僧才教育质量逐渐提高,为弘扬佛法提供了人才保障作用;对外交流以文化艺术为载体,正在探讨有效的弘扬佛法的途径。

正视现实问题
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清醒的认识,包括中国化了的佛教,要有扬弃的勇气。

对于传统文化在有扬弃的精神。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久远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五千年文明史,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要珍惜这笔财富。

然而,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笔财富又可能成为沉重的包袱。

尤其是精神遗产,无论曾经何等辉煌,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就说伟大如孔子吧,他的思想且不说诞生之时的原生态就有的局限,就说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浸染,它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岂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今天还有人在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想一想,旧中国早就有了一部《论语》,也早就有人“独尊儒术”,可有谁真正把天下治好了?尤其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统治阶级把儒家思想作为压制革命维持统治的工具,所以革命者才会高呼“打倒孔家店”!即使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可以批评当年的先驱们一棍子打死孔子的做法有点过激,但是无论如何不应该再重开“孔家店”吧!
“国学”基本上是属于思想史、哲学史、训诂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应该是比较深奥的学问。

通过专门家的研究,可以从中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作为思想资料为我们的创新思维服务,而主要不是直接用来作为广大民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科书。

对于佛教文化也存在扬弃的现实问题。

由于佛教是宗教性的色彩,对于佛教经典有着不解的情节,不允许进行通俗化的注释。

否则,就会对佛陀的大不敬。

特别历史上曲解经义,让佛教蒙受不白之冤。

佛教当代中国化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为此,当代高僧大德们要认识到佛教当代中国化问题的重要性,特别要树立起扬弃的勇气,让佛教能够实现当代中国化。

深入研究佛教当代中国化问题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为契合本土众生的根机,使之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历代高僧大德亲历躬为,在各个时代做了大量本土化、当代化的诠释和发展,方使慧灯永续,法水长流。

做好佛法的研究与弘扬工作,将文言译成白话、外文,让佛法的智慧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佛教服务社会发展大局,为共建和谐世界作贡献。

我们能够看到的佛教典藏,就是最近出版的,也是老式板本,繁体字,没有标点符号,
不能够让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当代人连句逗也不能够识别,也不能责怪他们善要太浅,只不过学识不精。

尽管如此,也要寻找出版这样书籍人意识。

这不仅仅与佛教教理不相适应,也与现实政府法令相违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推行简体字,推广普通话,是有语言文字标准。

为了落实中华文化语言文字的纯洁性,颁布了有关行政法规,还每年开展“语言文化周”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我国寺院竞然熟视无睹,公然不理会政府的法令,这与爱国爱教的要求不相适应的。

当然,这些出版物是内部刊物,免费结缘的,有的期刊只是有一个内部准印证号,不太规范化,这也是一个问题。

为此,提出当代中国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繁体字简体化,二是文言文白话文化。

这个问题可能对于港澳台地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些地区所使用是仍然是繁体字(该地区反感说其所使用是中文字是繁体字,习以为常了当然不会感觉到繁)。

可大陆所用的就是简化字,时间跨度大,就是现阶段本学历的人员,认识繁体确实有些困难,也是可以理解。

自“五四运动”以来,大力推广白话文,日常工作中普遍使用白话文,对于长期不用的文言文不能够理解力差,也是情有可原的。

佛陀告诫要契理契机地弘扬佛法,为什么直到现在不少佛教团体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对于佛教义理的阐发问题,一直是高僧大德关注的问题,稍有不准确,就会出现“歪嘴和尚念错经”的事情发生。

开经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于是乎,一些佛教团体,不会轻易对佛教经典进行阐述,这似乎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更难要求,能够将佛教经典义理与当代现实性紧密联系起来。

另外,还有宣扬佛教因果报应的《玉历宝抄》,让信众信认程序大打折扣。

这种书总是宣传古代因果报应的例子,全然不涉及到当代事情,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看到这样掬古不化的宣传,与封建迷信挂上钩。

事实上,现实社会中存的因果报应的例子也是俯拾即是。

例如,从小处看,街坊巷里,社会新闻,有触目惊心案件,有皆大欢喜的好事,天天见之于报章或广播电视;从大处看到,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造成自然灾害;违背规律,只顾眼前利益,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性,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科技伦理的失衡,将来必然趋势是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人类将会面临着灭顶之灾。

如果说能够有心关注这方面的现实事情,不仅仅能够增强佛教因果报应的说服力,而且能够提高其感召力,对于我们弘扬佛教宣扬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理念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

高扬“以戒为师”的旗帜加强道风建设
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中,扬己之长,弃己之短;取别人之长,去别人之短;改造自己也改造别人;融入别人也被别人融入;骨质不变而肉质因应需要而肥瘦,即坚守核心精神,在用上因应社会需要。

佛教的核心精神,在慈悲、在智慧、在去执、在无我、在宽容、在忍让、在济世、在度生、在持戒、在禅定。

其实践形式,就是要继续不断推进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需要本土化的主要方面:佛教观念、佛教行为、佛教经验、佛教体制。

“众生觉悟皆成佛,正法弘扬本在僧。

”佛教“以戒为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品质;佛教“续佛慧命,绍隆佛种”,加紧佛教人才的培养;佛教慈悲济世、利益众生,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实践“慈悲济世”传统开展慈善公益事业
慈悲是与平等观念直接联系着的理念,是大乘佛教提倡的对众生的平等一如的深切关怀,是人间情怀。

“地狱未尽,誓不成佛。

”以慈悲为怀,关爱天下众生。

给人信心,给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

慈与悲结合在一起的心愿,即慈悲心是维护众生平等,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心理基础。

济世是佛教修行的行动体现,获现世福报,修来世功德。

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

佛教徒对自己生活朴素,践行素食布衣;对社会无私奉献,慷慨大度。

平时访贫问苦,接济弱势群体;节日慰问鳏寡孤独,送上人间关爱。

发挥联系信众广泛的优势,积极参与和兴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