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自东汉时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从此在中国扎根、发展,并迅速成为中国各阶层人民信仰的宗教,长盛不衰。两千年来,群众基础深厚的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思想、文学、艺术、语言,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熏陶,有了积极的发展和进步。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分别说明。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中国哲学从产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禅宗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此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可以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浩瀚的佛教经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故事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像文殊问疾,拈花微笑都成为了中国文学作品的素材。而有的则成为现在耳熟能详的成语:聚沙成塔、刀头舐蜜等。
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以艺术风格而论,般若和禅宗思想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更被最后世尊为“诗佛”。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寒山、皎然、文莹、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影响。
1、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中国的石窟艺术是
它们的继承和发展。2、以佛教为内容的宗教壁画大大发达起来,出现了象吴道子著名的宗教画家。3、佛教音乐作为音乐娱乐形式,进入封建时期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平民中,受到广泛推广。《大悲咒》等佛教音乐,传世至今。
四、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教、佛偈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失去了佛教含义而具有了社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谚语和惯用语。如一尘不染、五体投地、头头是道、心心相印、恍然大悟等都来自佛经、佛语、和佛教故事。从佛教生活衍化出来的语言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临时抱佛脚”等都广为流传。
五、佛教文物和佛教胜迹的影响。
佛教主张离尘出世,因而寺庙建筑大多在幽深的山林里,形成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局面。千百年来,各阶层的人们,为了信佛、拜佛、敬佛和护佛的需要,建造了无数的石窟、佛像、佛塔和佛寺,成为有价值的佛教文物和佛教胜迹,甚至堪称世界奇迹。这些佛教文物和佛教胜迹均集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图案艺术之大成,打上了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烙印。
六、对风俗的影响
佛教从不参与政治活动,但对社会风尚习惯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人生观的改善,以及对孝道的扩展。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着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都是存而不论。佛教传入后,因果观为中国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指出了生死轮回、善恶报应等问题,鼓励人们积极除恶。这一观念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与影响无法估量。中国古人以孝道为本,佛教传入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佛教孝道的提倡,令社会充满孝敬与亲善,敦风化俗,有助于道德之发扬。
综上,佛教是历史上一种文化思想革命的产物,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巨,中国化的佛教已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