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北海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钦州
防城 港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①运输量大 (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
②运输价格(成本)低。 _
(2)关于三城市2000~2004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
A 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单选题,填选项字母)。
3.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 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 香港 、广州、
深圳 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 规划 与管理。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
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
所示: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
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
进工业化。
中国不同区域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城市化模式 珠江三角洲 模式 城市化的 具体过程 在外资的推动下工业化与 城市化不断发展 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 苏南模式 工业化 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推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 第二 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第三 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② 劳动力和资源 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技术、知识 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2.有利的地理条件
(1)良好的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 港澳 ,靠近东南亚。
第二节 区域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教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一、【考纲导航】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二、【知识梳理】(一)、城市化与工业化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劣势;由于受________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影响产业升级.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策⑴产业结构调整⑵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⑶加强规划与管理三、【典型例题】【例题1】读图8,回答问题:(共10分)(1)该区正以、、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
3。
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际背景(1)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错误!2.国内背景(1)内容: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2)表现: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地理条件(1)区位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2.城市化的两个表现(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生原因错误!(2)问题表现错误!2.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②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1.读教材图4。
18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关注并思考以下问题:(1)1970~1990年美国三大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2)此期间,工业内部是如何调整的?(3)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美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3、城市规划和管理落后,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村村办 厂,镇镇投资,造成低规模效应,大大削弱了乡镇企 业在城市化中的动力效应。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问题3
2005年广东省酸雨分布示意图
2005年广东省四大水系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Ⅰ类 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Ⅲ类 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Ⅳ类 适用于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978年深圳深南大道
2008年
的深圳深南大道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力?
工业化
相互促进
城市化
格兰仕微波炉 三角牌电饭锅
格兰仕在国内微 波炉市场上的占 有率将近50%
格 力 空 调
美 的 电 风 扇
美的风扇的国 内市场占有率达 到了35%,产量居 世界首位
珠三角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980年到1996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 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 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 “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地区的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80亿美元急升 至2005年的2321.7亿美元
对策3——加强规划与管理
润12.70亿元,连续八年上榜美 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 100强”。 东莞诺基亚电子厂 三星电子厂 可口可乐装瓶商(东莞)有限公司 汤姆逊多媒体【东莞】有限公司 先锋高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东莞龙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东 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 东莞普思电子有限公司美的集团 总资产达105亿元,员工4万人,在 顺德(总部)、中山、芜湖、武 汉、淮安、昆明、长沙、合肥、 重庆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华为广 东深圳
第2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区域工业化与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相互促进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比重不断上升 (2)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 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内背景) 位于我国 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 南部沿海 3.良好的 澳贸易渠道,出口商品,参与国际 区位条件 毗邻港澳 分工 靠近东南亚 4.全国最大的侨乡: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通过投资、引商、 引资,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
必须进 行产业 升级 产业升 级机遇
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 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 2.工业化加快 镇,城镇数量猛增 高,成为我国城市分 了城市化进程 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 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对外 1.问题产 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 生的原因 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问题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产业结构调整
3.调整和 治理措施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规划与管理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1)第一阶段 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1979-1990年)工业化进程 吸引的外资额增长较慢 较慢的原因 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相对 较低,工业增加值增长较慢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2)第二阶段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 (1990年以后) 高新技术产 劳动力成本优势逐 业成为主导 渐丧失 产业的原因 世界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蓬勃发展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 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标要求]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 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 对策措施。 [具体目标]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表 现如下:
城市化标 志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数量 增多 城市人口 增多
城市人口 比重提高
问题与对策
思考:珠三角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 的问题及原因是什么?
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原因: 1.产业基础比较薄弱。 2.市场腹地有限。 3.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诸多因素, 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3、比较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 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 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尝试 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 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 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 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 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 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 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 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人教版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说课稿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一个有趣的视频案例导入新课。视频案例将展示一个典型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现象,如我国某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会提出问题,如“这个城市为什么能快速发展?”、“快速发展带来了哪些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际现象,激发他们对课题的兴趣。
(2)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态度;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4.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
5.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设计与生活相关的任务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他们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以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驱动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些方法的选取基于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布局将采用模块化设计,清晰地区分各个部分,便于学生抓住重点。主要内容包括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和问题解决策略等。板书风格将以清晰、简洁为主,避免冗长的文字,采用图表、流程图等直观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提前准备并反复推敲板书内容,确保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课件3:4.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请自主探究P72“活动”
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 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
区位、 侨乡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2.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 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对外开放政策
城市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也逐步趋同,使得该地区工业 化与城市化的动力逐步减弱。 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a.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 环境污染治理。
b.加强对于外来人口管理: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 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出台 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首要 要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 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经济带动郊区县的发展,打破“二元经济 “格局。其次要经济开展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市场整合。
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是我 国三大城市群,目前,三大城市群有结构趋同的趋势。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应如何确立分工地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差异。
城市人口/万人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个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个
>500 100—500 50—100 20—50 <20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 市中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 为区域中心。长江三角洲是单核模型,而珠三角是双核模式(其实我国大 部分省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及相互关系。
2.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及影响。
【自主预习】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补充】: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工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变化的过程,其间往往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占主导地位转变,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
一般将工业化分为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新兴工业三个阶段,以表示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声,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二者的关系:①: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②: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外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我国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
(图4.17)1.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1) 产业比重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 和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型产业比重上升。
2.国内背景:。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参与4.全国最大的之一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 (1979~1990年)主导产业:型产业优点:一些工厂迅速成为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缺点:吸引的外资额及的增长相对较慢(2)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主导产业:产业面临问题: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需进行产业升级2.城市化(1)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的地区之一(2)表现①城镇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②城市迅速扩大【巩固练习】1.关于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C.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因其发展条件不同,在起步早晚、水平高低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D.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一致2.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概述
阅读理解: 三个问题:两个关系一个推进
一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 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 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 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P72“活动”3 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 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 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发,愿意与外界交流 互通有无。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 港澳,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 开放政策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 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 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问题与对策 讨论分析以下案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2.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 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P76“思考”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 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 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 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 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 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 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 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 划。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
模式 推动力 区位条件 特点
存在问题
珠江 三角 洲模
式
对 外外 企建开立放、毗国优邻家惠港政策澳,外为化向 主 进型 , 程经 城 快济 市
遍地开花, 城市间功能 重复,协调 性差
模式 推动力 区位条件
特点
存在问题
苏南 模式
大城市 扩散、 乡镇企 业发展
生产要素的聚集, 经济基础好, 产品市场的获得, 城市密集度高,依赖地域内部和 交通发达 国内市场,城市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
背景 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 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
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 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在全国 的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 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 生产厂家
高新技术产业
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 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 政区之首
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环境污染加剧; 矿产、能源短缺; 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地 区的产业结构图
(3)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 变化? 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 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 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 业升级工作?
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制造 业要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 欠发达地区转移;珠三角地 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生 态工业。
【深度思考1】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 性因素有哪些?
提示 (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 (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北部有南岭阻隔,经济 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范围有限。
3、[2019·合肥模拟]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 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 制造业开始兴起。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 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 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 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 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 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据此完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doc说课稿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说课稿一.说教材㈠.地位、作用:本节旨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从而达到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二是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三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㈡.目标确定: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城市分布特点。
②.运用教材材料和图片,剖析城市化进程,讨论“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提高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结合教材“活动”展开辩论——如何实现珠三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㈢.教学重点: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㈣.教学难点: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二.说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组织分组学生讨论。
三.说教法:1.多媒体教学法。
2. 探究式教学法。
分组探究,展示成果;鼓励各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质疑。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1.整体感知教材并分组:学生分成四大组探究问题。
2.引入: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场景——“启航”的画面和音乐引入,同时提问:“启航”包含了哪些含义?(以上5分钟。
)3.新授:一.位置、范围:广义的珠三角泛珠三角二.城市化的含义(以上3分钟)三.分组探究:(看书讨论8分钟,展示成果共12分钟。
)第一组: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如何?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第二组:珠三角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哪些;第四组:如何实现珠三角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张家界市城市发展分组讨论:12分钟第一组:张家界市城市的发展过程如何;第二组:张家界市城市发展中哪个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组: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第四组:如何实现张家界市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工业化是指从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的转变,它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则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扩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社会环境。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带来了制造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成为了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投资。
工业化的城市成为了就业机会的提供者,人们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生活水平,纷纷涌向城市。
这种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支持城市化不仅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还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和社会环境。
城市中的消费者需求不断增长,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同时,城市化带来了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如交通、通信和公共服务,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此外,城市化还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创新,为工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冲突与挑战尽管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它们也面临着冲突与挑战。
资源与环境压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往往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污染。
城市化的扩张则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基础设施,往往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来解决。
社会问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城市化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了贫民窟和城市贫困问题。
工业化带来了工作压力和劳动权益的问题。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并提供社会福利和服务,来解决这些问题。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39张PPT)(优质版)
内因
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有着共同文化背景和亲密血缘 关系,利于招商引资(广交会)
20世纪80年代前 与全国其他地区 后都有的条件 共同拥有的条件
A、C
A、区位 C、侨乡
D
B、对外开放政策 D、国际经济环境
“活动”2 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
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具备、 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 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 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 的关键性因素。
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1.产业结构调整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加强规划与管理
P78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长三角发展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河流
2.市场腹地 3.基础雄厚 4.交通条件
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 模结构完整,形成了多中 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 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 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 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 单核模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
思考 ?
1. 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 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带来了
城市化
促进
发展中国家
优惠 条件
少数有条件区域
带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二珠、三案角例的:范以围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主要表现在: (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 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人教版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 放以后,珠 江三角洲地 区作为我国 对外开放的 前沿,给予 许多优惠政 策,使珠江 三角洲地区 优先于其他 地区吸引外 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
珠 三 角
影响:使本 区得以发挥劳动 力丰富、地价低 廉的优势,就近 接受港澳产业的 扩散,利用港澳 贸易渠道,大量 出口商品,参与 广泛的国际分工。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城市人口和城市 数量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 急剧膨胀 城市规划、建设 和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规模结构 不合理,城市间 缺乏分工合作 城市竞争力明显下 降,引发居住、交 通、教育和治安管 理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
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 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 的条件 拥有的条件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际经济环境
2、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 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 件是什么? 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三角洲在20世 纪80年代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 拥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 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3、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
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
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的人们,思想观 念比较开发,愿意与外界交流互通有无。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开放政策明
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二阶段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抓机 住遇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政策优势 ________已不明显
1990 年 以 后
经济发展 带动工资 水平____ 提高
劳动力成 _______ 本低 ___的优 势丧失
劳动密集型 _________产 业不能支撑该 迫 产业 地区工业化的 使 升级 进一步发展
构建泛珠三角洲战略
泛珠三角区域范围示意图
四川 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 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 江西 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 贵州 湖南 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 福建 云南 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 广西 广东 谋发展。 澳门 海南 香港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珠 三角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据05年资料, 珠三角工业化水平达到8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思考: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意义
泛珠三角区域横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 部三大地带,加强这一区域的合作,可以使劳 动力和资源由中西部向沿海地区流动,产业则 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对于促进大珠三角 产业升级,带动华南、中南、西南的经济发展, 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 系的安排的顺利实施,带动内地特别是经济发 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 的战略意义。
发展 高新 技术产业
பைடு நூலகம்
全球化、信息化 世界:经济________________, 经济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人地协调观:区域工业化、城市
化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
基础清单 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__经__济__社__会__发展的主要动力。 2.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 __城__市__化__,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 _工__业__化___。 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__下__降____,第三产业比重 上升。
重/难/突/破 辨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 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2)工业化不是城市化的唯一推动力,因为商业、旅游等第三产 业也会促进城市化。
能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试/题/调/研 (2019 江苏卷)2019 年 3 月 31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 年 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 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读图,回答 1~2 题。
重/难/突/破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2.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初期,重点考虑经济效益和资本积累。随 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通常出现的问题有: (1)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升级困难。 (2)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3)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严重 滞后,城市竞争力明显下降。 (4)高耗能产业比重大,能源、资源消耗大,出现资源枯竭。 (5)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使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5.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D )
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 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 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 移 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
解析 注意观察图像,理解纵坐标的临界点上下的含义,可以 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集聚效应减弱。
材料二 2012 年,崇明县 GDP 仅占上海全市 GDP 的 1.2%。 2012 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1)概括 2012 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 2012 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别说明 2012 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 响,并分析原因。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 2020 年崇明城市化率 要达到 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 合理性。
3.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 城市化的进程。由下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 两个发展阶段。
1985 年
2002年
名师注解 【拓展】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1)狭义: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 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2015 上海卷)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 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读 图,回答 3~4 题。
3.2000 年到 2012 年,崇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
是 (C)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能力提升
能力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 试/题/调/研 (2019 天津卷)太湖流域 Z 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 近年来,Z 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读图, 回答 1~2 题。
Z 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
1.据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 是( A )
能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 试/题/调/研 (2016 上海卷)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 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 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 51.88%,种 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 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 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 镇,布局零散。
答案:(1)2012 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2)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 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 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 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3)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 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 展。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 够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 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
解析 第 1 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 2000~2012 年间,第一 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 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由于当地经济总量变大, 故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增加了;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而非 基本稳定。第 2 题,崇明区位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内经济发达,居 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
②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 降,技__术__、__知__识__密__集__型__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__对__外__开__放____政策。
2.有利的地理条件 (1)良好的区位。 位于我国 南部沿海 → 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
→ 利用接受 港澳产业 扩散 → 参与国 际分工 (2)全国最大的___侨__乡___之一。
年停产,另一主导产业——钢材生产,2014 年以前钢材产量持续增 长,在 2014 年也开始下降,说明该城市收缩的原因是产业萎缩和 资源枯竭,C、D 项题,国家发改委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 强体,即通过产业转型,发展新的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促 进城市整体实力的提升,同时要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 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故 A、D 项正确, C 项错误;该市已经经历了工业化进程,新的主导产业可以是工业, 也可以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B 项错误。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崇明区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 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解析 第 3 题,据 Z 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分析可知: 该特色小镇在纺织、服装产业的基础上拓展了蚕丝被产业、旅游业、 服务和创意产业等,实现了基于植桑养蚕的产业多元化发展,C 项 正确;其他选项的描述都具有片面性,不能准确表达该地产业发展 方式。第 4 题,材料说明,该小镇特色产业(养蚕、丝绸纺织)历史 悠久,产业发展形成了特色小镇,故该小镇实现社会与经济协调发 展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动并进,A 项正确;利用地 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会促进经济发展,但外来人口进入也会带来 一定的社会问题,B 项错误;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不能体现社会发展,C 项错误;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属于 生态保护范畴,D 项错误。
【思考】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 困境的原因有哪些?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 势;②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 规模;③(受南岭影响)国内市场腹地狭小。
【拓展】 “城中村”问题 城中村的弊病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环境等多个领 域,主要包括以下问题:人口密度过高;建筑密度过大,布局混乱; 市政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欠缺;环境卫生条件差;社会治安混 乱。
(2)主要表现。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酸雨现象严重。②水污染严重,“水质 型”缺水问题突出。③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④噪声扰民,城 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⑤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3)解决措施。 ___产__业__结__构__调__整____: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 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 区的产业升级。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城市之间相互分工与合作,构 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完 善城市基础设施,治理环境污染。
4.产生问题及解决措施 (1)主要问题。 产业升级_面__临__困__境_: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 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珠江三角洲地区由 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影响产业升级。 城市建设相 __对 __落 ___后_: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但城市规划、建设与 管理严重滞后,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使城市 竞争力明显下降;“城中村”现象普遍。 _环__境__问__题_日趋严重:能源、交通、工矿企业迅速发展,导致“三 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
1.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CD ) A.环境恶化 B.交通拥堵 C.资源枯竭 D.产业萎缩 2.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双选)( AD ) A.优化产业结构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解析 本题组结合收缩型中小城市瘦身强体这一政策要求,考 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该城市主导产业及人口的变化分 析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论证、探究地理问题 的能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地理实践力和人地 协调观的学科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树立人地协调的 地理观。第 1 题,由“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可以看出,该 市总人口和城镇人口均呈下降趋势,城市整体经济衰退,即该市属 于发改委所说的收缩型中小城市:2010 年前木材的产量相对稳定, 且长期是该市的主导产业,但 2010 年后木材产量迅速下降,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