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结构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建筑欣赏
———创意建筑建构
赖苗
摘要:简称蓬皮杜中心,设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区,距卢佛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米。
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和意大利建筑师R.皮亚诺合作设计,建于1972~1977年。
蓬皮杜中心外貌奇特。
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甚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
关键词:钢结构现代巴黎象征艺术表现
1 建筑外观分析
蓬皮杜中心外貌奇特。
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甚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
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管道,黄色的是电器设施和管线。
人们从大街上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琅满目。
在面对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透明圆管,里面安装有自动扶梯,作为上下楼层的主要交通工具。
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
西面面向广场的立面,是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由底层蜿蜒而上的是自动楼梯,几条水平向的是各层的外走廊。
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
艺术系:赖苗学号:ADS09021
设计者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
……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
”又说:“建筑物应设计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
”
因为通道和功能设施都在外面,这台庞大的蓬皮杜机器制造出超级宽敞的内部空间,每一层都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没有柱子,没有管道,没有楼梯也没有墙,除了法律规定的防火帘,必要时可以从天花板降下,唯一有墙环绕的地方,只是卫生间和办公室,而他们都是可以移动的。
在里边我们可以不受架构的限制,自由活动。
设计师赋予了人们最大的自由度。
在这里所有的空间都是参观者的,所有设施都对参观者开放,没有任何传统文化中心的禁忌规条。
所有人都能能够各取所需。
把内部设施搬到外面,空出大量的空间,设计师也许正想通过这样的设计,去实现蓬皮杜的理想:打破传统,敞开大门。
不仅不同形式的艺术品可以在这里和平共处,参观者也能自由自在的享受现代艺术。
许多法国民众也许始终无法理解:他们多才多艺的总统,为什么会让这样一个严重破坏巴黎老城风韵的钢铁怪物,悄悄进驻静谧流淌的塞纳河边;为什么那些丑陋的钢柱和管子,一定要赤裸裸的袒露在巴黎的苍穹之下。
但可能有一点他们没有发觉,蓬皮杜不是安静肃穆的传统文化殿堂,那种怡然自得,愉快喧哗的集市,是蓬皮杜所营造的氛围。
走过宽敞的走廊,就像在街头散步一样的轻松,通透的玻璃,送来了充足的阳光,稀奇古怪的现代艺术品和四周满布的室内植物也把它装点得生气十足。
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
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便于内部使用。
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工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
2 建筑内部功能分析
蓬皮杜中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工业美术设计中心。
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个长166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
它的每一层面积都有7500平方米,整座建筑上下均衡,占地l 公顷,由13根立柱和84根长48米、重72吨的钢梁构成桁架,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
其中除去一道防火隔墙以外,没有一根内柱,也没有其他固定墙面。
各种使用空间由活动隔断、屏幕、家具或栏杆临时大致划分,内部布置可以随时改变,使用灵活方便。
设计者曾想过连楼板都可以上下移动,来调整楼层高度,但未能实现。
在中心内,大厅里和第五层不定期地举行展览会,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活动的见证。
与此同时,“中心”还专门设置了两个儿童乐园。
一个是藏有2万册儿童书画的“儿童图书馆”,里面的书桌、书架等一切设施都是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置的;另一个是“儿童工作室”, 4岁到12岁的孩子都可以到这里来学习绘画、舞蹈、演戏、做手工等。
工作室有专门负责组织和辅导孩子们的工作人员,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智力、帮助孩子们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材料运用和细部设计
整座建筑有别于巴黎以往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它通体采用金属架构,运用的材料也十分的现代化,在技术(功能)上,刚,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地基费用省,外形美观等一系列优点。
而且在火灾的时候有明显的优越性。
再加上外部的通风条件更好,有时甚至不用上防火涂料。
而在空间的划分上,刚和玻璃的强度足以支持一个很大的空间。
再有结构都外置了,使内部的空间划分更为灵活。
这是蓬皮杜中心的一个很大的优点。
在艺术上,刚与玻璃本身就显得很精致,而且他们的结点,分割等都有很多新的方式。
在这种条件下,蓬皮杜中心把外形整的很奇特。
因此钢柱、接点、金属管道、透明玻璃构成了它的骨架与血肉。
细部:桁架梁与柱子的套筒式接头,桁架梁同柱子的相接不是一般的铆接或焊接而是用一种特殊制作的套筒套到柱子上,再用销钉把它销住。
采用这样的套筒为的是要使各层楼板有自由升高或降低的可能性。
至于各层的门窗与隔墙,由于都不是承重的,就更有任意取舍或移动的可能了。
为了保证它的灵活性,故把电梯楼梯与设备全部放在房屋外面。
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
建筑兴建后,引起极端的争议,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但也有艺文人士大力支持。
有人戏称它是“市中心的炼油厂”。
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高技派”风格。
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其颜色是有规则的。
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由底层蜿蜒而上的是自动楼梯,几条水平向的是各层的外走廊。
4 建筑评价
没有人会说蓬皮杜中心漂亮,但也许他们会说她活泼或者明亮。
他就像一个好动的孩子,让着急的父母无法给它照相。
他就是这样的,充满了朝气。
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
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便于内部使用。
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学工厂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
当初这座备受非难的“庞大怪物”,今朝已为巴黎人开始接受并渐渐地喜爱起来。
新技术与艺术性能否很好地结合,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费人思考的问题。
社会上也有些人因为憎恨环境污染而转怒于工业技术的发展,进而责怪建筑中采用与象征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诚然,这个倾向同其他倾向一样,有其合理的也有其不合理的方面;并且,这个倾向由于它同材料工业与设备工业的关系,的确是经常会受到垄断企业的左右、误导与控制的。
然而,注意工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地把最新的工业技术应用到建筑中去,将永远是建筑师应有的职责。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是艺术向技术进行的一次挑战,技术也再一次用新材料、新技术响应了艺术的挑战。
同时,设计也满足了人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
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满足,依靠的仍然是艺术与技术的合力。
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的技术,不过是实现建筑艺术表现手法的一个技术保障,新的技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法,它是刺激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想的生力军,但终究还是归于建筑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不能独立于艺术之外。
建筑的文化艺术,也应该驾御新技术的发展,开拓新的疆界和领域!
如果说卢浮博物馆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那么“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现代化巴黎的象征。
参考文献: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百度百科
高科技时代的建筑——《世界建筑六讲之一》
《伦佐·皮亚诺》——刘松茯,陈苏柳著
《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