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选择题题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4分)
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
答案:C1
1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33."33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标准
答案:A1
3
9."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33."33分)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标准
答案:
A。
40."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33."33分)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标准
答案:B3
4
9."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的第二阶段是()。(
33."34分)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标准
答案:C1
5
0."沟通-对话式说服教育是()(30分)
A、俯首听命式的接纳
B、居高临下的教诲
C、长者的权威
D、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标准
答案:D2
5
1."不属于说服原则的是()(30分)
A、不可控
B、可控
C、偶然
D、必然
标准
答案:A1
6
9."下列不属于成就目标形成的个人因素的是()(
33."33分)
A、能力观
B、年龄
C、情境
D、性别
标准
答案:C2
7
0."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
答案:A2
4.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不朽的教学心理学思想。(30分)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标准
答案:B1
5.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
答案:D2
6. ()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标准
答案:B3
5
4."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33."34分)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标准
答案:A1
5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33."33分)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标准
答案:
C158."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
B、直接转化途径
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标准
答案:A2
5
9."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
D、教师的社会地位
标准
答案:A1
2
3."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A、教学效能感
B、自我效能感
C、自我控制感
D、自我统一感
标准
答案:B2
2
4."对于熟手型教师特点描述不准确的是()。(
33."33分)
A、对所教学科知识很熟悉
B、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标准
答案:B1
4
5."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标准
答案:B2
4
6."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30分)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
答案:D2
9.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33."33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
答案:
D310."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标准
答案:B2
6
2."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33."33分)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标准
答案:C6
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33."34分)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1
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30分)
A、教学媒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标准
答案:B2
2.()«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
答案:A1
3.()«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标准
答案:C1分)
(
3030."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30分)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标准
答案:C2
3
1."社会学习理论是()提出的。(30分)
D、感觉
标准
答案:C2
1
7."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
答案:C3
1
8."对大学生感知觉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33."34分)
A、自我中心意识到达顶峰
B、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B、社会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标准
答案:A1
6
4."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33."33分)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标准
答案:C2
6
5."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标准
答案:D1
3
2."学生把“会飞”作为所有鸟的本质特征,是()因素造成的。
A、正例错误
B、反例错误
C、比较错误
D、变式错误
标准
答案:D2
3
3."我们把文学作品的各个场景联和成完整的场面,属于思维过程的()。
A、综合
B、比较
C、分类
D、概括
标准
答案:A1
3
4."学习一篇课文,开头结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忘记,是因为()。
A、针对性
B、利益性
C、可信性
D、公开性
标准
答案:D1
5
2."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33."33分)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标准
答案:
B253."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33."33分)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33."34分)
A、感觉登记
B、注意
C、复述
D、组块
标准
答案:D1
3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0分)
A、心智技能是外部动作形成的最初依据
B、外部动作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
C、心智技能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
D、心智技能具有内潜性
标准百度文库
答案:A2
3
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30分)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D、交往心理的差异性
标准
答案:
D分)(
3015."不属于大学生交往目的的是()。(30分)
A、切磋学问
B、交流思想
C、探索人生
D、商务合作
标准
答案:D1
1
6." ()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
A、思考
B、记忆
C、认知
C、可以将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相融合
D、富于创新,善于创造性解决问题
标准
答案:
D325."在教师发展水平中,不包含()阶段。(
33."34分)
A、新手型教师
B、熟手型教师
C、资深型教师
D、专家型教师
标准
答案:C1
2
6."在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中,认知—结构论是()提出的。(30分)
A、布鲁纳
B、苛勒
C、桑代克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标准
答案:B2
5
6."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
答案:A3
5
7."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33."34分)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
答案:A3
6
6."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33."34分)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标准
答案:C1
6
7."下列不属于归因的维度的是()(30分)
A、原因源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外界环境
标准
答案:
D268."老师在课堂上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来上课。追问原因。发现这个学生生病了,这是()原因。(30分)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
答案:A3
6
0."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33."34分)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标准
答案:B1
6
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33."33分)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D、奥苏伯尔
标准
答案:A2
2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标准
答案:D1
2
8."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30分)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标准
答案:B2
2
9."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30分)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标准
答案:B2
4
3."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33."33分)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标准
答案:
B344."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33."34分)
A、组织策略
B、职业道德
C、言行举止
D、情感体验
标准
答案:
D121."对于教师威信描述正确的是()。(30分)
A、威信的形成是一个心理过程
B、威信是教师角色决定的
C、威信使学生敬而远之
D、威信等同于权威
标准
答案:A2
2
2."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不包括()(30分)
A、高尚的思想
B、学生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态度
标准
答案:D3
4
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33."34分)
A、纵向迁移
B、侧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
标准
答案:B1
4
2."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33."33分)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33."33分)
A、思考
B、记忆
C、认知
D、感觉
标准
答案:C3
7.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33."34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
答案:D1
8.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标准
答案:
B12."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的形成。(
33."33分)
A、可逆性
B、灵活性
C、守恒性
D、补偿性
标准
答案:C3
1
3."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
答案:D1
1
4."人际交往中大胆、胆小、豪迈、内敛等属于交往中的()方面的体现。
A、经验干扰理论
B、痕迹衰退理论
C、同化理论
D、动机理论
标准
答案:A2分)
分)(30(
33."
3335."“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
33."33分)
A、同化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经验干扰理论
D、痕迹衰退理论
标准
答案:B3
3
6."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标准
答案:B1
4
7."影响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33."33分)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标准
答案:
B248."下面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33."33分)
A、道德认知
C、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
D、逻辑性直觉水平不断提高
标准
答案:A1
1
9."张老师每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分)
A、教师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角色内化阶段
标准
答案:
C(
3020."高校教师的角色认知不包括()。(30分)
A、社会地位
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
答案:C1
1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33."33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标准
答案:A1
3
9."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33."33分)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标准
答案:
A。
40."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33."33分)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标准
答案:B3
4
9."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的第二阶段是()。(
33."34分)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标准
答案:C1
5
0."沟通-对话式说服教育是()(30分)
A、俯首听命式的接纳
B、居高临下的教诲
C、长者的权威
D、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标准
答案:D2
5
1."不属于说服原则的是()(30分)
A、不可控
B、可控
C、偶然
D、必然
标准
答案:A1
6
9."下列不属于成就目标形成的个人因素的是()(
33."33分)
A、能力观
B、年龄
C、情境
D、性别
标准
答案:C2
7
0."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
答案:A2
4.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不朽的教学心理学思想。(30分)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标准
答案:B1
5.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
答案:D2
6. ()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标准
答案:B3
5
4."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33."34分)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标准
答案:A1
5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33."33分)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标准
答案:
C158."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
B、直接转化途径
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标准
答案:A2
5
9."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
D、教师的社会地位
标准
答案:A1
2
3."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A、教学效能感
B、自我效能感
C、自我控制感
D、自我统一感
标准
答案:B2
2
4."对于熟手型教师特点描述不准确的是()。(
33."33分)
A、对所教学科知识很熟悉
B、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标准
答案:B1
4
5."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标准
答案:B2
4
6."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30分)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
答案:D2
9.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33."33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
答案:
D310."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标准
答案:B2
6
2."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33."33分)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标准
答案:C6
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33."34分)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1
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30分)
A、教学媒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标准
答案:B2
2.()«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
答案:A1
3.()«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标准
答案:C1分)
(
3030."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30分)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标准
答案:C2
3
1."社会学习理论是()提出的。(30分)
D、感觉
标准
答案:C2
1
7."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
答案:C3
1
8."对大学生感知觉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33."34分)
A、自我中心意识到达顶峰
B、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B、社会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标准
答案:A1
6
4."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33."33分)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标准
答案:C2
6
5."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标准
答案:D1
3
2."学生把“会飞”作为所有鸟的本质特征,是()因素造成的。
A、正例错误
B、反例错误
C、比较错误
D、变式错误
标准
答案:D2
3
3."我们把文学作品的各个场景联和成完整的场面,属于思维过程的()。
A、综合
B、比较
C、分类
D、概括
标准
答案:A1
3
4."学习一篇课文,开头结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忘记,是因为()。
A、针对性
B、利益性
C、可信性
D、公开性
标准
答案:D1
5
2."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33."33分)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标准
答案:
B253."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33."33分)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33."34分)
A、感觉登记
B、注意
C、复述
D、组块
标准
答案:D1
3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0分)
A、心智技能是外部动作形成的最初依据
B、外部动作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
C、心智技能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
D、心智技能具有内潜性
标准百度文库
答案:A2
3
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30分)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D、交往心理的差异性
标准
答案:
D分)(
3015."不属于大学生交往目的的是()。(30分)
A、切磋学问
B、交流思想
C、探索人生
D、商务合作
标准
答案:D1
1
6." ()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
A、思考
B、记忆
C、认知
C、可以将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相融合
D、富于创新,善于创造性解决问题
标准
答案:
D325."在教师发展水平中,不包含()阶段。(
33."34分)
A、新手型教师
B、熟手型教师
C、资深型教师
D、专家型教师
标准
答案:C1
2
6."在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中,认知—结构论是()提出的。(30分)
A、布鲁纳
B、苛勒
C、桑代克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标准
答案:B2
5
6."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
答案:A3
5
7."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33."34分)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
答案:A3
6
6."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33."34分)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标准
答案:C1
6
7."下列不属于归因的维度的是()(30分)
A、原因源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外界环境
标准
答案:
D268."老师在课堂上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来上课。追问原因。发现这个学生生病了,这是()原因。(30分)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
答案:A3
6
0."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33."34分)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标准
答案:B1
6
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33."33分)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D、奥苏伯尔
标准
答案:A2
2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标准
答案:D1
2
8."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30分)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标准
答案:B2
2
9."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30分)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标准
答案:B2
4
3."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33."33分)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标准
答案:
B344."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33."34分)
A、组织策略
B、职业道德
C、言行举止
D、情感体验
标准
答案:
D121."对于教师威信描述正确的是()。(30分)
A、威信的形成是一个心理过程
B、威信是教师角色决定的
C、威信使学生敬而远之
D、威信等同于权威
标准
答案:A2
2
2."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不包括()(30分)
A、高尚的思想
B、学生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态度
标准
答案:D3
4
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33."34分)
A、纵向迁移
B、侧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
标准
答案:B1
4
2."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33."33分)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33."33分)
A、思考
B、记忆
C、认知
D、感觉
标准
答案:C3
7.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33."34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
答案:D1
8.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标准
答案:
B12."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的形成。(
33."33分)
A、可逆性
B、灵活性
C、守恒性
D、补偿性
标准
答案:C3
1
3."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
答案:D1
1
4."人际交往中大胆、胆小、豪迈、内敛等属于交往中的()方面的体现。
A、经验干扰理论
B、痕迹衰退理论
C、同化理论
D、动机理论
标准
答案:A2分)
分)(30(
33."
3335."“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
33."33分)
A、同化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经验干扰理论
D、痕迹衰退理论
标准
答案:B3
3
6."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标准
答案:B1
4
7."影响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33."33分)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标准
答案:
B248."下面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33."33分)
A、道德认知
C、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
D、逻辑性直觉水平不断提高
标准
答案:A1
1
9."张老师每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分)
A、教师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角色内化阶段
标准
答案:
C(
3020."高校教师的角色认知不包括()。(30分)
A、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