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1、考上大学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
(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与老师交流。
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语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的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
而在场的中国学生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
丰富。
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5、数学头脑
美国学生一般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
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机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开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零用钱
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
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把家里打扫一遍,我们就可以在给你一些零用钱。
”
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用完了吗?没钱就自己到抽屉里去拿。
”
7、旅游
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
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给我一笔钱。
”
8、女朋友
美国学生把女朋友带回家自豪的对父母说:“这是我女朋友。
”
中国学生面对着自己已经被撬开的日记,看着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的说:“我没有早
恋·····”
9、新赛车
美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瞧,这是我自己组装的新车。
”
中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的长辈:“看,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新车。
”
10、自己做主
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成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主,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意见。
”
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吼到:“放肆!翅膀长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告诉你,就算你长出胡子,还是我们儿子,还得听我们的。
”
外国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美国: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
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是以商量的口气说,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
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
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
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英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
麦克的儿子查理今年10岁,这个小男孩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
在中国,这些知识可能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岁的时候,他看到麦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
于是麦克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
查理马上跳进洗碗池里干了起来。
这是在洗碗,同时也等于是在洗澡,衣服裤子全都湿了,碗不但没有洗干净,而且还摔碎了一个。
麦克没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边,看着查理的一举一动。
开始,查理还在笑,慢慢地,他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玩,油污涂了满身,凉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麦克,麦克把头转到了窗外……终于,他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直到这时,麦克才把他抱出来,换了干净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边,然后,在查理的注视下,一个个地把碗洗干净。
接着,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里。
麦克的想法很简单:“要给孩子失败的机会,面对失败,一次次改正错误,直到成功,这不只是教孩子学习并掌握能力、同时也是教他一种人生态度。
澳大利亚:教给孩子生存能力
澳大利亚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般从小就被家长送去学开船,教练常常把船泊在浅滩上,船底船身难免会沾满沙子。
猫头的工作就是用抹布、清水把它们清洗干净。
11岁那年,他趴在船身上,在太阳下一天干上6个小时,整整干了一个暑假,他妈妈也不会因心疼而阻拦。
因为在她的观念里,猫头有权也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时间。
鱼生那阵子上课时老打盹,问他原因,他自豪地说:“我每周四上午5点到7点在我家的街区送报纸,一次可以挣14块钱!”班上其他男孩羡慕不已。
澳大利亚的孩子们都特别能忍耐,他们从小被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诉家长去看医生,但不可以没完没了地抱怨、呻吟,抱怨是没出息的表现。
冬天里女生们都清一色穿裙装校服,小男生则穿短裤西装。
即使是星期天,家长也不给孩子们穿厚衣服,他们仍是一副短装打扮在公园的草地上跑来跑去。
澳大利亚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敢做敢当,有能力,有创造力,同时还要有从小锻炼出来的、不怕寒冷饥饿劳累的健壮的身体。
以色列:让孩子不断提问
都说犹太人做生意很成功,教育孩子是不是也有一套?我不自觉地观察利娅和拉米尔。
利娅是以色列人,因老公在美国工作,她也带着儿子拉米尔在美国生活。
原来,每个犹太人在很小的时候,几乎都会被长辈提问。
利娅小时候,她爸爸就让她每天都问别人十个她不懂的问题。
如果没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
我忽然发现了我一直在探寻的秘密所在犹太人崇尚创新,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并不耻发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自然就越来越多。
读了上面的文章,心中感慨良多,每个事例都是针对中国父母而写。
美国人关注孩子的自尊,我们则认为孩子小,应该接受家长的管教,自尊是成年以后的事,所以我们训斥孩子像吃饭一样容易和平常,殊不知这样损害了多少孩子美好的心灵和愿望。
英国人允许孩子失败,而我们看到孩子失败就大发雷霆,大骂孩子笨,没出息,窝囊废,把孩子贬得一无是处,使孩子沮丧不已。
而我们看到垂头丧气的孩子会自鸣得意,认为自己教育成功,孩子认错听话了。
可是这恰恰是最大的失败,而后果则不堪设想。
澳大利亚的教育方式更无法为我们接受,不考大学就等于失去了与别人平等竞争的机会,什么都能耽误,就是学习不能耽误,高考指挥棒使得家长们疲于奔命,孩子心力交瘁。
考上大学的孩子有很多缺乏生存能力,照样找不到工作,成为家庭的负担,有的不适应社
会,自闭,抑郁,甚至轻生,象牙塔里的天子骄子跳楼身亡的事情何止一件?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反思吗?
以色列注重发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学会提问,就是学会探究、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我们总是让孩子记忆、计算,反复训练,但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学会思考。
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健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