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保证压力管道热处理质量,指导现场施工,特制定本工艺。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管道焊接、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
2 热处理工艺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除弯曲或成形温度始终保持在900℃以上的情况外,壁厚大于19mm的碳钢管弯曲或成形加工后,应按表的规定进行热处理。
公称直径大于100mm、或壁厚大于13mm 的碳钢、碳锰钢、铬钼合金钢、低温镍钢管弯曲或成形加工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热处理。
a) 热弯或热成形加工后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完全退火、正火、正火加回火或回火热处理;b) 冷弯或冷成形加工后的热处理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热处理基本要求注1:双相不锈钢焊后热处理既不要求也不禁止,但热处理应按材料标准要求。
注2:硬度值要求见本规程 条。
设计有规定时,碳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可按表列数值控制。
本规程要求进行冲击试验的材料在冷成形或冷弯后,其成形应变率大于5%者应按表的要求进行热处理。
高温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及镍基合金,冷、热弯曲或成形后应按表进行热处理。
表 高温使用的弯曲、成形后的热处理要求[2]成形应变率的计算a) 管子弯曲,取下列较大值: 应变率(%)=RD50 应变率(%)=100121⨯⎪⎪⎭⎫ ⎝⎛-TT T b) 以板成形的圆筒、锥体或管子: 应变率(%)=50⨯fR Tc) 以板成形的凸型封判断、折边等双向变形的元件:应变率(%)=fR T75 d) 管子扩口、缩口或引伸,镦粗,取下列绝对值的最大值: ① 环向应变应变率(%)=100⨯⎪⎭⎫⎝⎛-DD D e② 轴向应变应变率(%)=100⨯⎪⎭⎫⎝⎛-L L L e③ 径向应变应变率(%)=100221⨯⎪⎪⎭⎫ ⎝⎛-TT T 式中:D ——管子外径,mm ;R ——管子中心线弯曲半径,mm ; T ——板材名义厚度,mm ;1T ——管子初始平均厚度,mm ;2T ——成形后管子最小厚度,mm ; e D ——成形后圆筒或管子的外径,mm ;f R ——成形后最小曲率斗径(厚度中心处),mm ;L ——管子变形区初始长度,mm ;e L ——成型后管子变形区的长度,mm 。
gb20801.4+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制作与安装
第4部分 制作与安装1 范围GB/T20801.4-2006系“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的第4部分,规定了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制作和安装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未规定的其他有关制作和安装要求应符合规范(GB/T20801-2006)其他部分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年号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年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GB/T17116.1-1997 管道支吊架——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20801.1-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1部分 总则 GB/T20801.2-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2部分 材料 GB/T20801.3-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3部分 设计与计算 GB/T20801.5-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5部分 检验与试验 GB/T20801.6-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6部分 安全防护 JB4708-2005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3 术语和定义3.1 制造 Manufacture管子、管道组成件或管道支承件等产品的生产过程。
产品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有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3.2 制作 fabrication管道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切割、加工螺纹、开坡口、成形、弯曲、焊接和将组件装配成部件。
制作可在车间或现场进行。
3.3 装配 Assembly按照工程设计的规定将两个以上管道组成件用螺栓、焊接、粘结、螺纹、硬钎焊、软钎焊或使用密封元件的方法连接在一起。
3.4 安装 Erection根据工程设计的规定,将一个管道系统完整地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和支架上。
包括该系统按规范要求的所有现场(包括管道预制)装配、制作、检查和试验等工作。
压力管道的焊接技术及消应热处理工艺
压力管道的焊接技术及消应热处理工艺摘要:压力管道在管道运输这个行业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压力管道这个行业也进行了很多的更新,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压力管道中,焊接技术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焊接技术的好坏关乎整个压力管道的质量还关乎着一些列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
同时,消应热处理工艺在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在整个压力管道的发展中,一定要注意焊接技术和消应热处理工艺。
本文就压力管道的焊接技术及消应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压力管道;焊接技术;消应热处理;工艺引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管道运输行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也连接了工业产业的运输,所以压力管道的地位已经逐步提高,并且应用到很多的行业。
那么为了管道运输的持续发展,就要确保压力管道的质量。
所以压力管道中的焊接技术和消应热处理工艺都要确保质量问题,而且还要保证安全问题。
虽然管道运输的前景非常的广阔,但不要为了效率得到了满足而忽视了质量的问题,一定要让其他行业在管道运输行业的融入非常的安心放心。
一、压力管道焊接技术(一)准备工作压力管道中焊接技术在应用之前首先应该进行充足的准备,这样才可以确保压力管道的质量是到位的。
准备工作在开展之时,首先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指导书,然后根据上面的指导步骤和过程进行管道焊接。
同时这份指导书在下发的过程中,也邀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整个指导书进行评估,千万不要因为知道书中出现的任何小的误差,而影响管道焊接的施工。
然后确保直到说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之后,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焊接。
直到书这一方面的问题排查之后,然后就要对焊接的材料进行一一的检查,首先应该检查这些钢材的质量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同时还可以在检查的过程中,看这些钢材是否被偷换。
在整个检查的过程中要将这些钢材进行合格检查,不合格的钢材一定要进行返厂,然后引进合格的钢材再进行焊接。
等这两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之后,才可以安心放心的进行焊接技术[1]。
GBT 20801.4-2006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4 制作与安装.
第4部分 制作与安装1 范围GB/T20801.4-2006系“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的第4部分,规定了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制作和安装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未规定的其他有关制作和安装要求应符合规范(GB/T20801-2006)其他部分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年号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年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GB/T17116.1-1997 管道支吊架——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20801.1-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1部分 总则GB/T20801.2-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2部分 材料GB/T20801.3-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3部分 设计与计算GB/T20801.5-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5部分 检验与试验GB/T20801.6-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第6部分 安全防护JB4708-2005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3 术语和定义3.1 制造 Manufacture管子、管道组成件或管道支承件等产品的生产过程。
产品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有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3.2 制作 fabrication管道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切割、加工螺纹、开坡口、成形、弯曲、焊接和将组件装配成部件。
制作可在车间或现场进行。
3.3 装配 Assembly按照工程设计的规定将两个以上管道组成件用螺栓、焊接、粘结、螺纹、硬钎焊、软钎焊或使用密封元件的方法连接在一起。
3.4 安装 Erection根据工程设计的规定,将一个管道系统完整地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和支架上。
包括该系统按规范要求的所有现场(包括管道预制)装配、制作、检查和试验等工作。
蒸汽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蒸汽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蒸汽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1.管道检测在管道安全操作前,必须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测,确保管道无损害、无泄漏、无裂纹、无渗漏。
同时,还需要检查管道支架和管道连接处的紧固程度,确保连接处完好牢固。
2.管道使用注意事项1)不得在管道上进行任何种类的焊接、切割、热处理等作业。
2)管道连接处应定期检查管道密封情况,经检查后若发现连接处存在漏气现象,应及时停机检修。
3)不得折弯或曲直管道,以防管道失去原有的强度。
4)随时保持管道干燥、清洁,以防管道锈蚀,影响使用寿命。
3.管道开关操作1)完善开关规程,设立相应的管道标志,标示管道名称、管道流向、管道压力、管道温度等信息,以便操作者全面了解管道情况。
2)管道开关应严格实施“1人1关1标志”原则,即1人操作开关,只关管道本身,且贴上相应的开关标志牌,提示操作者。
3)开关状态每天要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修,排除隐患。
4.高温维护1)保持管道干燥、清洁,避免管道污垢附着,以免影响管道传热性能。
2)管道长期使用后,应定期清洗管道内表面,以保证管道内壁清洁。
3)管道使用时要留意气体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防止管道过冷或过热导致管道承受不住.5.事故处理1)一旦发现管道泄漏,要立即按要求进行处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清除泄漏物质,防止事故向其他区域扩散。
2)对泄漏管道要及时停机维修,排除隐患,严禁私自处理泄漏管道。
3)做好事故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上报。
以上就是蒸汽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希望大家可以认真遵守,确保操作安全,减少事故的出现。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目前管道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主要执行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具体适用范围见表1和表2。
除了表1所列设计规范外,还有专用设计规范,如器材选用规范、管道布置设计规范、静电接地设计规范、伴热管和夹套管设计规范、绝热工程设计规范等。
第二部分:材料1 范围规定了压力管道建造材料的基本要求,包括材料选用、使用限制、检验要求和标记方面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 术语和定义3.1 低温低应力工况系指同时满足下列各项条件的工况:a) 低温下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常温下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30%;注:直管和对焊管件类元件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按GB20801.3计算确定;法兰、阀门类元件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按相应标准规定的常温压力额定值选取。
b) 管道由压力、重量及位移产生的轴向(拉)应力总和不大于10%材料标准规定最小抗拉强度值(计算位移应力时,不计入应力增大系数);c) 仅限于GC2级管道,且最低设计温度不低于-101℃。
GB50316规定低温低应力工况为:设计温度低于等于-20℃的受压管道组成件,其环向应力小于或等于钢材标准中屈服点的1/6,且不大于50MPa的工况。
3.2 电阻焊焊管3.3 电熔焊焊管3.4 板焊管3.5 质量证明书材料质量证明(检验文件)的一种形式。
由制造厂生产部门以外的独立授权部门或人员,按照标准及合同的规定,按批在交货产品上(或取样)进行检验和试验,并注明结果的检验文件。
制造厂质量证明书由独立于生产部门的制造厂检验部门签署并批准生效。
法律法规有规定的,由法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监督检验证明。
4 .一般规定4.1材料选用业主或设计者应根据具体使用条件(包括制造、制作安装、介质、操作情况、工作环境和试验等)以及本部分规定的材料使用要求和限制,选用合适的管道组成件材料。
本部分没有包括焊接、非金属和管道支承件等的材料要求。
4.2 材料牌号和许用应力a) 本部分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2规定了管道组成件材料的牌号、许用应力和使用范围等要求;b) 按GB/T GB/T20801.3-2006中表14选择的管道组成件材料的性能不得低于按表A-1和表A-2所选相应材料的性能;c) 其他材料的选用应经过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技术鉴定及评审认可。
工业管道焊接热处理施工工艺标准
工业管道焊接热处理施工工艺标准QJ/JA0615-20061 目的为了规范压力管道等焊件的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保证焊接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接的工业与公用压力管道焊接工程的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引用标准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 定义预热:焊接开始前,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的工艺措施。
焊后热处理: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
5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一般要求5.1焊前预热5.1.1 焊接工艺人员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焊接方法、焊接环境和所执行的施工工艺标准要求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焊前预热,必要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5.1.2 焊前预热温度应符合设计或焊接施工工艺标准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焊前预热温度宜采用表1的规定。
5.1.3 预热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氧-乙炔焰加热或电加热带加热法。
预热的温度应用热电偶、测温笔等测出。
当温度达到要求时才能进行焊接。
5.1.4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
5.1.5 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其层间温度应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内。
5.1.6 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所有钢材的焊缝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5.1.7 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选取。
5.1.8 当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焊前预热温度可按表1规定的下限温度降低50℃。
5.1.9 当用热加工法下料、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需考虑预热要求。
表1 常用管材焊前预热工艺条件5.1.3 预热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氧-乙炔焰加热或电加热带加热法。
预热的温度应用热电偶、测温笔等测出。
当温度达到要求时才能进行焊接。
5.1.4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
5.1.5 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其层间温度应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内。
压力管道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规范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中材质为碳素钢、合金钢、低温钢、耐热钢、不锈钢和异种钢等压力管道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其焊后的热处理施工.2 主要编制依据2。
1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2 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2.3 SH3501-1997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4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5 CJJ28—89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6 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7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2。
8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2。
9 GB/T983-1995 《不锈钢焊条》2。
10 YB/T4242—1984 《焊接用不锈钢丝》2.11 GB1300—77 《焊接用钢丝》2.12 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
1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及其引用的标准、规范,并依据我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出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
如果属本公司首次焊接的钢种,则首先要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然后对该种材料进行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做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1.2 编制的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工程实际,详细写明管道的设计材质、选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接头型式、具体的焊接施工工艺、焊缝的质量要求、检验要求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有要求时)等。
3.1.3 压力管道施焊前,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应对焊工及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3.1.4 对于高温、高压、剧毒、易燃、易爆的压力管道,在焊接施工前应画出焊口位置示意图,以便在焊接施工中进行质量监控。
3。
2 对材料的要求3.2.1 被焊管子(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且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或部颁标准)的要求;进口材料应符合该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国标)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GB/T20801.4-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Pressure piping code-Industrial piping-Part 4: Fabrication and assembly 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一般规定5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检查与验收5.1 材料标记和质量证明文件的验收5.2 外观检查5.3 材质检查5.4 阀门试验5.5 无损检测5.6 硬度检查5.7 加倍抽样检查、检测或试验5.8 材料保管6 管道制6.1 切割与坡口制备6.2 标记移植6.3 弯管6.4 板焊管6.5 斜接弯头6.6 翻边接头6.7 夹套管6.8 支吊架7 焊接7.1 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技能评定7.2 焊接材料7.3 焊接环境7.4 焊前准备7.5 焊接的基本要求7.6 焊缝设置7.7 角焊缝7.8 支管的焊接连接7.9 焊缝返修8 预热8.1 一般规定8.2 预热温度8.3 预热温度的测量8.4 中断焊接9 热处理9.1 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9.2 焊后热处理9.3 加热和冷却9.4 热处理温度的测量9.5 硬度检查9.6 替代热处理9.7 热处理基本要求的变更9.8 分段热处理9.9 局部热处理9.10 重新热处理10 装配和安装10.1 一般规定10.2 法兰连接10.3 螺纹连接10.4 其他型式的莲接10.5 管道预拉伸(或压缩)10.6 连接设备的管道10.7 埋地管道10.8 夹套管10.9 阀门10.10 管道补偿装置10.11 支吊架10.12 静电接地11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管道11.1 防护基本要求11.2 不锈钢管道11.3 铝及铝合金管道11.4 铜及铜合金管道11.5 镍及镍合金管道11.6 钛及钛合金管道12 管道清理、吹扫和清洗12.1 一般规定12.2 水冲洗12.3 空气吹扫12.4 蒸汽吹扫12.5 化学清洗前言本标准对应于ISO15649:2001《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管道》,与ISO15649:200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压力管道安装热处理控制程序
压力管道安装热处理控制程序热处理是压力管道安装消除焊接应力和安装用材料、零部件改善力学性能或耐腐蚀的重要手段,亦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基础。
公司建立并实施《焊接热处理控制程序》由焊接/热处理责任师对热处理进行控制。
1.1 热处理工艺:1.1.1压力管道所用的各种热处理方法都应编制热处理工艺,并能满足标准和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1.1.2根据热处理工艺试验报告、热处理技术规范编制热处理工艺;1.1.3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管理应符合《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包括对热处理文件的编制、审批、使用、发放、修改、记录、保存等。
1.2热处理过程1.2.1热处理前所有检验项目均已完成且经检验合格;检验资料由检验责任人员、热处理责任人审核合格;1.2.2对热处理设备、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设备应完好,温度测量、记录装置应有足够测量范围和准确度,计量仪器仪表在校验合格期内;1.2.3测温热电偶的测温应布置在热处理件加热部位的表面,分布应均匀。
使被测温件反映出的温度数据具有真实可靠性,必须采用自动测温记录仪记录温度一时间控制过程。
1.2.4对测温控制系统调试,设定参数,按规定的热处理时间—温度曲线进行升温—恒温—降温控制。
1.2.5焊缝的热处理执行《焊接热处理控制程序》,所有焊缝热处理及预热工作均用电加热器等加热,自动记录仪监控,具体操作执行《热处理工艺守则》。
1.3热处理记录、报告1.3.1热处理操作者应认真做好热处理记录(注明热处理设备型号、焊缝编号、热处理日期、热处理操作工签字、热处理责任人签字等),合格签章后交检(交检资料含自动测温记录)。
1.3.2质检人员根据热处理工艺和自动检测记录认真填写热处理报告,由热处理责任人审核确认后存档。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保证压力管道热处理质量,指导现场施工,特制定本工艺。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管道焊接、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
2 热处理工艺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除弯曲或成形温度始终保持在900℃以上的情况外,壁厚大于19mm的碳钢管弯曲或成形加工后,应按表的规定进行热处理。
公称直径大于100mm、或壁厚大于13mm 的碳钢、碳锰钢、铬钼合金钢、低温镍钢管弯曲或成形加工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热处理。
a) 热弯或热成形加工后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完全退火、正火、正火加回火或回火热处理;b) 冷弯或冷成形加工后的热处理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热处理基本要求注1:双相不锈钢焊后热处理既不要求也不禁止,但热处理应按材料标准要求。
注2:硬度值要求见本规程 条。
设计有规定时,碳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可按表列数值控制。
本规程要求进行冲击试验的材料在冷成形或冷弯后,其成形应变率大于5%者应按表 的要求进行热处理。
高温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及镍基合金,冷、热弯曲或成形后应按表进行热处理。
表 高温使用的弯曲、成形后的热处理要求[2]成形应变率的计算a) 管子弯曲,取下列较大值: 应变率(%)=RD50 应变率(%)=100121⨯⎪⎪⎭⎫⎝⎛-T T T b) 以板成形的圆筒、锥体或管子: 应变率(%)=50⨯fR Tc) 以板成形的凸型封判断、折边等双向变形的元件: 应变率(%)=fR T75 d) 管子扩口、缩口或引伸,镦粗,取下列绝对值的最大值: ① 环向应变应变率(%)=100⨯⎪⎭⎫⎝⎛-D D D e② 轴向应变应变率(%)=100⨯⎪⎭⎫⎝⎛-L L L e③ 径向应变应变率(%)=100221⨯⎪⎪⎭⎫ ⎝⎛-T T T 式中:D ——管子外径,mm ;R ——管子中心线弯曲半径,mm ; T ——板材名义厚度,mm ;1T ——管子初始平均厚度,mm ;2T ——成形后管子最小厚度,mm ; e D ——成形后圆筒或管子的外径,mm ;f R ——成形后最小曲率斗径(厚度中心处),mm ;L ——管子变形区初始长度,mm ;e L ——成型后管子变形区的长度,mm 。
《热处理控制程序[大全5篇]》
《热处理控制程序[大全5篇]》第一篇:热处理控制程序热处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外包的热处理的质量控制做出规定,以保证达到预期的热处理效果。
2、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压力管道安装工程零部件消除应力热处理和改善力学性能的热处理。
3、职责焊接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对外包的热处理的质量负全责,并负责对外包的热处理单位进行定期评价。
4、工作程序4、1热处理工艺试验对于新材料、新工艺及特殊要求的热处理工序,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
经焊接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的热处理工艺试验报告,应作为编制热处理工艺的依据。
4、2热处理工艺编制(1)热处理工艺的编制依据a热处理工艺试验报告b焊接工艺指导书的热处理规定(2)热处理工艺由技术部负责编制,焊接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工程师审核批准。
(3)热处理工艺的修改,由技术部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4.3热处理外包控制(1)对外包单位的评价a、热处理的外包单位必须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热处理资格证书或取得同级及以上锅炉压力管道安装许可的单位。
外包单位的热处理操作工应进行配需,合格后上岗,能够熟练掌握热处理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
b、热处理的外包单位的热处理设备和热点仪表、测量仪器等应完好,其能力必须适应本公司的热处理产品的要求。
所有使用的测量记录仪表的精度、灵敏度、量程都应满足有关规定要求,且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2)外包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所提供的热处理工艺指示书和热处理规程进行热处理。
(3)对外包单位所提供的热处理报告和热处理曲线图,必须经焊接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工程师签字确认。
(4)热处理记录及实验报告由质检部归入产品技术档案。
5、相关文件与记录《焊缝热处理工艺指示书》《焊缝热处理检验报告书》《焊缝热处理记录表》第二篇:热处理1.退火:指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
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TSG-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高清晰版)
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Pressure Pipe Safety Technology Supervision Regulation for Industrial Pressure Pip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9年5月8日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工业管道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工艺装置、辅助装置以及界区内公用工程所属的工业管道(以下简称管道)。
(一)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下同)的;(二)公称直径(注1)大于25mm的;(三)输送介质为气体、蒸汽、液化气体、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的。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的管道范围如下:(一)管道元件,包括管道组成件(注2)和管道支承件(注3);(二)管道元件间的连接接头、管道与设备或者装置连接的第一道连接接头(焊缝、法兰、密封件及紧固件等)、管道与非受压元件的连接接头;(三)管道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阻火器、紧急切断装置等安全保护装置。
注1:公称直径即公称通径、公称尺寸,代号一般用DN表示。
注2: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或者装配成承载压力且密封的管道系统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密封件、紧固件、阀门、安全保护装置以及诸如膨胀节、挠性接头,耐压软管、过滤器(如Y型、T型等)、管路中的节流装置(如孔板)和分离器等。
注3:管道支承件,包括吊杆、弹簧支吊架、斜拉杆、平衡锤、松紧螺栓、支撑杆、链条、导轨、鞍座、滚柱、托座、滑动支座、吊耳、管吊、卡环、管夹、U形夹和夹板等。
第四条下列管道应当遵守其他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一)公称压力为42MPa以上的管道;(二)非金属管道。
第五条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管道:(一)电气、电讯专用的管道;(二)动力管道;(三)军事装备和核设施的管道;(四)海上设施和矿井井下的管道;(五)移动设备上的专用管道,如铁路机车、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器等;(六)石油、天然气、地热等勘探和采掘装置的管道;(七)长输(油气)管道和油气田集输管道;(八)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的管道;(九)制冷空调设备本体所属的管道和采暖通风专业的管道;(十)其他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管辖范围的管道。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保证压力管道热处理质量,指导现场施工,特制定本工艺。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管道焊接、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
2 热处理工艺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除弯曲或成形温度始终保持在900℃以上的情况外,壁厚大于19mm的碳钢管弯曲或成形加工后,应按表的规定进行热处理。
公称直径大于100mm、或壁厚大于13mm 的碳钢、碳锰钢、铬钼合金钢、低温镍钢管弯曲或成形加工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热处理。
a) 热弯或热成形加工后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完全退火、正火、正火加回火或回火热处理;b) 冷弯或冷成形加工后的热处理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热处理基本要求注1:双相不锈钢焊后热处理既不要求也不禁止,但热处理应按材料标准要求。
注2:硬度值要求见本规程 条。
设计有规定时,碳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可按表列数值控制。
本规程要求进行冲击试验的材料在冷成形或冷弯后,其成形应变率大于5%者应按表的要求进行热处理。
高温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及镍基合金,冷、热弯曲或成形后应按表进行热处理。
表 高温使用的弯曲、成形后的热处理要求[2]成形应变率的计算a) 管子弯曲,取下列较大值: 应变率(%)=RD50 应变率(%)=100121⨯⎪⎪⎭⎫ ⎝⎛-TT T b) 以板成形的圆筒、锥体或管子: 应变率(%)=50⨯fR Tc) 以板成形的凸型封判断、折边等双向变形的元件: 应变率(%)=fR T75 d) 管子扩口、缩口或引伸,镦粗,取下列绝对值的最大值: ① 环向应变应变率(%)=100⨯⎪⎭⎫⎝⎛-D D D e② 轴向应变应变率(%)=100⨯⎪⎭⎫⎝⎛-L L L e③ 径向应变应变率(%)=100221⨯⎪⎪⎭⎫ ⎝⎛-TT T 式中:D ——管子外径,mm ;R ——管子中心线弯曲半径,mm ; T ——板材名义厚度,mm ;1T ——管子初始平均厚度,mm ;2T ——成形后管子最小厚度,mm ; e D ——成形后圆筒或管子的外径,mm ;f R ——成形后最小曲率斗径(厚度中心处),mm ;L ——管子变形区初始长度,mm ;e L ——成型后管子变形区的长度,mm 。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范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范压力管道热处理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工业管道、化工管道、撬装等管道的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工作准备主要机具及材料包括热处理设备、热电偶、加热器、保温棉、挡雨、雪的遮盖物等必要的手段用料。
在进行热处理工艺的实施前,需要完成焊接工作并确认焊接外观符合质量标准,除容易产生延迟裂纹的钢材以外,焊缝的无损检验已取得检验合格通知,以及其它要求的检验项目均已取得检验合格通知。
热处理工艺在进行热处理时,每道焊口的测温点应对称布置在焊缝中心两侧,且不得少于两点。
水平管道测温点应上下对称布置。
测温点处应用砂轮打磨出金属光泽。
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且不小于25mm。
有淬硬倾向或易产生延迟裂纹的管道焊缝两侧各不小于壁厚的五倍,且不小于100mm,并力求受热区的温度均匀一致。
加热区以外100mm范围内应用玻璃棉或硅酸铝纤维毡进行保温,管道两端应封闭。
热处理曲线如图2所示,升温速度在300℃以前不控制,从300℃开始进行加热速度的控制。
加热速度不应超过220×25/δ(℃/h),且不大于220℃/h(其中δ为管壁厚度,mm)。
热处理温度见表1.本规范的实施需要符合以上要求,以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
3.2.4 恒温时间:每毫米壁厚应保持30分钟,且不得少于1小时。
当管道壁厚为2.5毫米时,恒温时间为2.5分钟。
3.2.5 冷却速度:在恒温后,冷却速度不得超过275×25.4/δ(℃/h),且不得大于275℃/h(其中δ为管壁厚,单位为毫米)。
冷却至300℃后,应自然冷却。
3.3 热处理记录3.3.1 热处理过程应自动记录。
热处理完成后,操作者需在温度曲线上标明热处理的管线号和焊口号,并签上操作者的姓名和日期。
3.3.2 热处理责任人员应审核热处理结果(即温度曲线)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4 焊后热处理操作要点4.1 在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前,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确,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电源线和接头是否裸露,加热器瓷环是否损坏,保温是否符合热处理工艺卡要求,以及热处理设备和管道是否接地良好。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1. 引言压力管道通常用于运输液体或气体,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压力和温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为了确保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行,热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艺,通过改变管道的结构和性能,提高其耐压能力和耐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管道,包括金属材料压力管道和塑料管道。
3. 热处理前的准备工作3.1 管道表面清洁在进行热处理前,必须对管道进行表面清洁,以去除油脂、污垢和氧化物等杂质。
清洁方法可以包括机械清洗、溶剂清洗或酸洗等。
3.2 管道尺寸和形状检查在进行热处理前,必须对管道的尺寸和形状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如果发现管道存在尺寸误差或形状不良等问题,必须及时进行修正或更换。
3.3 材料质量确认在进行热处理前,必须对管道的材质进行质量确认,包括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确保管道材料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
4. 热处理方法4.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指将管道材料加热到特定温度,使其中的固溶体溶解成均匀的溶液,然后迅速冷却。
这种热处理方法可以改善管道的机械性能,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4.2 淬火处理淬火处理是指将加热到特定温度的管道迅速冷却,使其组织发生相变,从而获得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淬火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水淬、油淬或风淬等,具体应根据管道材料的不同以及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4.3 回火处理回火处理是指在淬火处理后,将管道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冷却。
回火处理可以减轻淬火产生的内应力,提高管道的可靠性和耐腐蚀性能。
5. 热处理工艺参数5.1 加热温度加热温度是热处理的关键参数之一,应根据管道材料的不同以及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通常,加热温度应高于管道的临界温度,但又不能过高,避免材料的过热或烧结。
5.2 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是指管道在加热温度下保持的时间,通常根据管道的尺寸和壁厚来确定。
保温时间过短可能导致热处理效果不理想,保温时间过长则会浪费能源和时间。
压力管道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规程
压力管道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规程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压力管道的焊接作业和焊后热处理工艺,确保管道焊接质量,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内所有需要进行焊接及焊后热处理的压力管道施工。
三、术语和定义3.1 压力管道指用于输送气体、液体等介质,并且其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一个规定值的管道。
3.2 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两个分离的金属部分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3.3 焊后热处理焊接完成后,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对其进行的加热和冷却过程。
四、施工前的准备4.1 材料准备确认管道材料、焊材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检查管道和焊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是否符合标准。
4.2 设备和工具准备确保焊接设备(如焊机、热处理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准备必要的工具,如焊接夹具、量具、清洁工具等。
4.3 人员准备焊接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所有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安全措施。
4.4 环境准备确保焊接区域清洁、无尘、通风良好。
检查焊接区域的温度、湿度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五、焊接工艺5.1 焊接方法选择根据管道材料、厚度、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5.2 焊接坡口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准备焊接坡口,确保坡口尺寸、形状符合标准。
5.3 焊接参数设定根据焊接方法和管道材料,设定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
5.4 焊接操作按照焊接工艺卡进行焊接操作,确保焊缝质量。
5.5 焊接检验焊接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确保焊缝无缺陷。
六、焊后热处理工艺6.1 热处理方法选择根据焊接接头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如退火、正火等。
6.2 热处理参数设定确定热处理的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参数。
6.3 热处理操作按照热处理工艺卡进行操作,确保热处理效果。
6.4 热处理检验热处理完成后,进行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确保热处理质量。
七、施工安全7.1 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管道热处理规程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1.1 为了保证压力管道热处理质量,指导现场施工,特制定本工艺。
1.2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管道焊接、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
2 热处理工艺
2.1 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
2.1.1 除弯曲或成形温度始终保持在900℃以上的情况外,壁厚大于19mm的碳钢管弯曲或成形加工后,应按表2.1.1的规定进行热处理。
2.1.2 公称直径大于100mm、或壁厚大于13mm 的碳钢、碳锰钢、铬钼合金钢、低温镍钢管弯曲或成形加工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热处理。
a) 热弯或热成形加工后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完全退火、正火、正火加回火或回火热处理;
b) 冷弯或冷成形加工后的热处理应符合表2.1.1的规定。
表2.1.1 热处理基本要求
注1:双相不锈钢焊后热处理既不要求也不禁止,但热处理应按材料标准要求。
注2:硬度值要求见本规程2.5 条。
设计有规定时,碳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可按表列数值控制。
2.1.3 本规程要求进行冲击试验的材料在冷成形或冷弯后,其成形应变率大于5%者应按表 2.1.1的要求进行热处理。
2.1.4 高温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及镍基合金,冷、热弯曲或成形后应按表2.2.2进行热处理。
表2.2.2 高温使用的弯曲、成形后的热处理要求[2]
2.1.5 成形应变率的计算 a) 管子弯曲,取下列较大值: 应变率(%)=
R
D
50 应变率(%)=10012
1⨯⎪⎪⎭
⎫
⎝⎛-T T T b) 以板成形的圆筒、锥体或管子: 应变率(%)=
50⨯f
R T
c) 以板成形的凸型封判断、折边等双向变形的元件: 应变率(%)=
f
R T
75 d) 管子扩口、缩口或引伸,镦粗,取下列绝对值的最大值: ① 环向应变
应变率(%)=100
⨯⎪⎭
⎫
⎝⎛-D D D e
② 轴向应变
应变率(%)=100⨯⎪⎭
⎫
⎝⎛-L L L e
③ 径向应变
应变率(%)=10022
1⨯⎪⎪⎭
⎫ ⎝
⎛-T
T T 式中:
D ——管子外径,mm ;
R ——管子中心线弯曲半径,mm ; T ——板材名义厚度,mm ;
1T ——管子初始平均厚度,mm ;
2T ——成形后管子最小厚度,mm ; e D ——成形后圆筒或管子的外径,mm ;
f R ——成形后最小曲率斗径(厚度中心处),mm ;
L ——管子变形区初始长度,mm ;
e L ——成型后管子变形区的长度,mm 。
2.1.6 对于有应力腐蚀倾向或对消除应力较高要求的管道,在弯曲或成形加工后,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热处理。
2.2 焊后热处理
2.2.1 焊后热处理的基本要求
a) 焊后热处理工艺应在焊接工艺规程中规定,并经焊接工艺评定验证。
b) 焊后热处理温度应符合表2.1.1的规定。
c) 调质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温度应低于其回火温度。
d) 铁素体钢之间的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表2.1.1两者之中的较高热处理温度进行,但不应超过另一侧钢材的临界点Ac 1。
e) 有应力腐蚀倾向的焊接接头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f) 对容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处理。
当不能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应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200℃~350℃,并保温缓冷。
加热保温范围应与焊后热处理要求相
同。
2.2.2 热处理厚度
按表2.1.1进行焊后热处理时,热处理厚度应为焊接接头处较厚的工件厚度,但下列情况除外:
a) 支管连接时,热处理厚度应是主管或支管的厚度,而不计入支管连接件(包括整体补强或非整体补强件)的厚度。
但如果任一截面上支管连接的焊缝厚度大于表2.1.1所列厚度的2倍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b) 对用于平焊法兰、承插焊法兰、公称直径小于等于50mm的管子连接角焊缝和螺纹接头的密封焊缝、以及管道支吊架与管道的连接焊缝,如果任一截面的焊缝,如果任一截面的焊缝厚度大于表2.1.1所列厚度的2倍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但下述情况可不要求热处理。
①碳钢材料,当焊缝厚度小于或等于16mm时,任意厚度的母材都不需要进行热处理。
②铬钼合金钢材料(Cr≤10%),当焊缝厚度小于或等于13mm时,如果预热温度不低于规范推荐的最低值,且母材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小于490Mpa,则任意厚度的母材都不需要进行热处理。
③对于铁素体钢材料,当焊缝采用奥氏体或镍基填充金属时,不需要进行热处理,但应保证操作条件(如高温下不同线膨胀系数或腐蚀等)对焊缝不产生有害影响。
2.3 加热和冷却
2.3.1 热处理时,应保证温度的均匀性和对温度的控制,可采用炉内加热、局部火焰加热、电阻或电感应等加热方法,也可采用炉冷、空冷、局部加热、隔热或其他合适的方法来控制冷却速率。
2.3.2 一般情况下,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速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当温度升至400℃以上时,加热速率应不大于205(25/T)℃/h,且应不大于205℃/h(T 为热处理部位的最大厚度,下同)。
b) 保温后的冷却速率应不大于260(25/T)℃/h,,且应不大于260℃/h,400℃以下可自然冷却。
2.4 热处理温度的测量
2.4.1 热处理温度应采热电偶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2.4.2 宜采用自动测温记录仪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连续测量并记录热处理温度,测温记录仪在使用前应经校验合格。
2.5 硬度检查
2.5.1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焊接接头,热弯和热成形加工的管道元件,热处理后应测量硬度值,焊接接头的硬度测定区域应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热影响区的测定区域应紧邻熔合线。
2.5.2 硬度检查的数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表2.1.1中有硬度值要求的材料,炉内热处理的每一热处理炉次应至少抽查10%进行硬度值测定,局部热处理者应100%进行硬度值测定。
b) 表2.1.1中未注明硬度值要求的材料,每炉(批)次应至少抽查10%进行硬度值测定。
2.5.3 除设计另有规定外,焊接接头热处理后的硬度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表2.1.1中有硬度值要求的材料,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值应符合表2.1.1的规定。
b) 表2.1.1中未明注硬度值要求的材料,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值,碳钢不应大于母材硬度值的120%;其他材料不应大于母材硬度值的125%。
2.5.4 异种金属材料焊接时,两侧母材和焊接接头均应符合表2.1.1规定的各自硬度值规定。
2.6 替代热处理
正火、正火加回火或退火可代替焊接、弯曲或成形后的消除应力热处理,但焊接接头和母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2.7 热处理基本要求的变更
2.7.1 设计可根据具体工况条件,变更或调整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基本要求,包括规定更为严格的要求(如对厚度较薄材料的热处理和硬度限制),也可放宽或消热处理和硬度试验要求。
2.7.2 当放宽消除应力热处理和硬度试验要求时,应具备可供类比的成功使用经验,并考虑工作温度及其影响,热循环频率及其强度,柔性分析的应力水平,脆性破坏及其他有关因素。
此外,还应进行包括焊接工艺评定在内的有关试验。
2.8 分段热处理
对于不能进行整体热处理的管理,允许分段热处理,分段处应有宽度大于或等于300mm的搭接带。
分段热处理时,炉外的部分应适当保温,并应防止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
2.9 局部热处理
局部热处理时,加热范围应包括主管或支管的整个环形带,并应达到规定的温度,加热环形带应有足够的宽度。
焊接接头局部热处理的加热范围应为距离焊缝中心每侧不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弯管局部热处理的加热范围应包括弯曲或成形部分及其两侧至少25mm的宽度,加热带以外部分应在100mm~150mm的范围内保温。
2.10 重新热处理
热处理后如进行焊接返修、弯曲、成形加工,或硬度检查超过规定要求的焊缝,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