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分析

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分析
表 分值假 阳性 率 为 5 , 假 阴性 率 为 1 O 。一 般 情 况 问卷 内容包 括性 别 、 年龄 、 入 院诊断 、 既往疾 病史 、 文 化程度 、 婚姻 状况 、 职业 、 家庭成 员健 康情况 、 是 否
痛1 0 3例 、 心 肌梗 死 6 1例 、 心力 衰 竭 3 6例 、 心律 失 常6 1例 , 其 中经 冠 脉造 影 后 行冠 脉 内支 架 置入 9 6
c or o n ar y h e a r t di s e a s e
刘玉 霞 尹 红
作者单位 : 4 3 0 0 1 4 武汉 , 武 汉 市 中 心 医 院 心血 管干 部 病 房 ( 刘玉霞) ; 心 血 管 内科 ( 尹红) 通信作者 : 刘 玉 霞
【 摘要】 目的

4 3 2 ・
中国I 晦 床t P N 2 0 1 3 年9 月第 5 卷第 5 期
C h i n e s e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i n g ,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5 , N o , 5

绪 障碍 的可 靠 工 具 , 该 量 表有 很 好 的 信 度 和 效 度 。 HAD量表 分两部分 , 即焦虑亚 量表 [ HAD( a ) ] 和抑
郁亚 量表 [ - HAD( d ) ] , HAD( a ) 主 要评 定 自我怀 疑 , 难 以集 中注意力 , 过 多担心 、 忧思 , 对生 活缺乏 信心 。 HAD( d ) 主要 反 映被试者 活动 少 , 兴趣 缺乏 , 对 一切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 、 抑 郁 情 绪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 方 法 采 用 焦 虑 抑 郁 情

综合性心理护理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综合性心理护理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综合性心理护理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心理护理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发挥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4例。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性心理护理。

对比两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17项(HAMA、HAMD-17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F-36总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综合性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理状况冠心病为心内科常见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

此疾病患者除具有胸痛、胸闷等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反应。

相关研究表明,负面心理反应不仅可导致患者病症加重,同时会对治疗及康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因此,在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还应有效疏导其负面心理。

综合性心理护理是指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制定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将此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4例。

对照组20男例,女24例;年龄45~80岁,平均(62.02±7.04)岁;病程1~16年,平均(8.04±2.23)年。

干预组21男例,女23例;年龄44~81岁,平均(62.14±7.18)岁;病程1~15年,平均(8.05±2.2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创设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口头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给予用药指导等。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评估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评估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评估分析
背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数量愈发增多。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心理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此,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

结果:本研究共有70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参与,其中女性34人,男性36人,年龄范围在60-85岁之间。

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55.2±6.1)分;焦虑得分为(20.1±4.6)分;抑郁得分为(18.5±3.9)分。

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病程时间、身体状况等。

另外,焦虑和抑郁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即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生活质量越低。

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焦虑和抑郁情况较为普遍。

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况呈负相关。

因此,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应加强心理干预和改善身体状况,改善生活方式,改善家庭和社交环境等。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智能化改善方案的制订及应用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智能化改善方案的制订及应用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智能化改善方案的制订及应用一、概述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还常常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负性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疾病的进展,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成为当前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智能化改善方案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情绪调节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利用智能化技术,为冠心病患者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负性情绪改善方案,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其效果。

本研究将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调查,深入了解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对疾病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一套智能化的情绪识别与评估系统,实现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情绪调节方案,包括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验证智能化改善方案的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利用智能化技术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负性情绪改善方案,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现状及其影响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更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烦躁等,这些情绪在患者中呈现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态势。

负性情绪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负性情绪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冠心病患者常常因为身体的不适而担忧自己的病情,这种担忧又会进一步加重其负性情绪,导致病情恶化。

负性情绪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态度和效果。

情绪低落的患者往往对治疗缺乏信心,不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从而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负性情绪还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其抵抗力,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康复与生活质量改善研究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康复与生活质量改善研究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康复与生活质量改善研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PCI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研究。

一、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冠心病患者在接受PCI术后,除了身体上的恢复,心理方面同样需要得到关注。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手术前会感到恐惧、焦虑,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抑郁情绪、自卑心理等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会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冠心病患者手术后的心理康复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康复的内容和方法针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康复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宣教:医生和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手术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2. 心理疏导:专业的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

3. 康复训练:定期开展康复训练,包括体力训练、心理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和家属加入心血管康复俱乐部、患者互助组织等,增加社会支持,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三、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康复的效果通过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康复的研究发现,心理康复对患者的效果显著。

一方面,心理康复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逆力;另一方面,心理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心理康复可以通过定期随访、相关教育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术后生活,减少不良情绪,提高康复效果。

四、结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心理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需要引起重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1 病 例 资料
患者男性 ,3 ,因左 侧腹 部不适 2年 ,着凉 后 ,左 0岁 腰部疼痛 ,最近症状加重入 院。 查体 :病人一般 状态 良好 ,心肺 功能 正 常,无血 尿及 脓尿 ,无尿路刺激征 ,左脊肋饱满 ,叩击 痛 (+) 。B超检 查左 肾增 大 ,肾盂 分离 直 径 7 7m,肾皮质 变 薄。 肾盂 分 .c 泌造影 ,左 肾盂 、肾盏扩 张积 水功 能不全 。实验 室检查 正 常范 围。临 床 诊 断 ,肾 盂 积 水 ( 度 ) 重 。行 “ 肾盂 成 形 术” 。其特点 ,上腹部横切 口切 除豆大的肾盂 ,双猪 尾导管 做桥式支架 ,肾盂输 尿管 吻合 ,肾周 放 花瓣 胶 管 引流 ,膀 胱放气囊导尿 管 。术后 4天拔 出 肾周引 流管 ,术 后 8天拆 线 ,1 天拔 出气囊导尿管 ,2 天在 膀胱镜下 取出双 猪尾导 O 1 管 ,术后经过平稳 ,2 5天痊 愈 出院。术后 随访 2个月 肾盂 分泌造影 ,双 肾肾盏 、痛盂输尿管显影清楚 ,形态 正常。 2 术后 护理 2 1 常规护理 密切 观察 患者血压 、脉搏 、体 温、呼吸等 . 生命体征 ,前 6小时 内,每 3 0分钟测量一次 ,2 时后 给 4小 予 Ⅱ级护理 ,血压 :收缩压低于 9 mm g 0 H ,脉搏超过 10次 2 / ,为 内出血 ,需 急诊处 理 。体 温超过 3 .  ̄ 分 76C,3天 内为 术后反应 ,其 中包括双猪尾 导管 ,引流管 、气 囊导管 置人 , 手术刺激 ,输血 、输液 等反应 ,除对 症处 置外 ,还要 给患 者及家属讲解有关 医学方 面的知识 ,消除疑 虑和紧 张心理 ; 3天后 发热应 考 虑残腔 、泼尿 系统 感染 ,尤其 双猪 尾 导管 放置时间长 ,常规应用抗生素 ,进食 后多饮水 并全力 补液 , 并注意置管周 围皮 肤 的清洁情 况 。每天 消毒 换药一 次 ,连

个性化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评价

个性化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评价

个性化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评价【摘要】目的:是研究关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增加的个性化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

观察组根据对照组,强化心理关怀和健康教育。

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药物依赖性、心理状态(焦虑状态、抑郁状态)。

从各次元(健康状态、社会能力、精力等)对2组患者的生活品质评价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有效性为80.0%(48/6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3%(59/60)。

观察组的药物使用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0%)。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焦虑评价、抑郁评价、健康状态评价、社会能力评价和精力评价分别为(51.33±3.65)(52.43±2.65)(73.52±3.64)(70.83±2.43)和(76.32±3.12),观察组的各心理状态评分则为(40.54±3.62)(40.43±1.53)(89.53±4.21)(87.54±1.65)和(87.43±3.21),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组间差异(P<0.05)。

结论: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加强个性化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应用于临床并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有效率;个性化人文关怀护理个性化人文关怀护理的内涵是在护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关爱患者,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部分。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陈哲明;郑卫星;罗助荣;盖晓波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2010(31)9
【摘要】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7月入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的总生活质量得分为47.7±7.9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来源、职业类型、文化程度、焦虑及抑郁的心理状况存在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较高的焦虑、抑郁状况,而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与其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这是临床治疗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页数】2页(P1282-1283)
【作者】陈哲明;郑卫星;罗助荣;盖晓波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3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心内科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梁雁玲
2.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俞晨亚;汤鸿鹰
3.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俞晨亚;胡华丽;徐赛珠
4.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陆峥;蔡军;张怀惠;戚秀卿;罗明;邓兵;于德华;吴文源
5.中医护理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 袁雯;周霄云;张雅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导致许多病人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0名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当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强度增加、治疗时间加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随之增强;另外,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也与患者的情绪问题有一定的相关性。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Introduction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据调查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已达4000万以上,其心理和情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焦虑和抑郁常常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预后。

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Materials and methods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安某医院300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焦虑和抑郁情绪等方面。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

Results1. 患者情绪问题的分布情况在所调查的300名冠心病患者中,有60%存在焦虑问题,50%存在抑郁问题,其中有20%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

(1)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强度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随之增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

(1)年龄和情绪问题之间存在相关性,青年和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都较为明显,P<0.05。

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问题,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强度、治疗时间、年龄、性别、BMI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臧瑞瑞;王静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并发焦虑、抑郁的情况及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型人格量表(DS-14)、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及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苏州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30例冠心病患者展开横断面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并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6.21%、53.45%,明显高于非D型人格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8.33%、26.32%).D型人格中,NA分量与焦虑、抑郁呈现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较易并发焦虑、抑郁;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臧瑞瑞;王静
【作者单位】462002漯河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62002漯河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冠心病患者中D型人格与抑郁、焦虑心理结构的区辨效度
2.脑梗死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前后的对比研究
3.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4.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和D型人格行为
5.D型人格对冠心病患者短期心脏康复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维普资讯
48 3
陕西 医学杂 志 2 0 0 8年 4月第 3 7卷第 4期
冠心 病 患者 焦虑 抑郁 与社 会 支持 的相 关 性研 究
湖北 民族学 院医 学院附属 医院 ( 施 4 5 0 ) 张 红 覃 俊 恩 4 0 0
摘 要 目的 : 讨冠 心病 患者情绪状 态与社 会 支持之 间 的相 关性 , 探 为提 高 患者 身心健康
条) 3个 维度 , 1 共 0个条 目, 1 , ~1 , 第 ~4 8 0 每条 只选

1 研 究对 象
采 用方 便 抽 样 法 抽 取 2 0 0 6年 1 2
月至 2 0 0 7年 2 住 院的冠心 病患者 6 作为冠 心病 月 0例
组 , 心 病 诊 断 标 准 采 用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O) 9 9 冠 WH 1 7 年制定 的缺 血 性 心 脏病 ( 状 动 脉 性 心 脏 病 ) 断 标 冠 诊 准 _。其 中冠 心 病组 男 4 2 ] 2例 , 1 女 8例 ; 龄 4 ~7 年 5 8 岁 , 均 6 . 0 . 6岁 ; 化 程 度 : 学 及 以 下 1 平 3 5 ±3 5 文 小 6
2 1 调 查工具 .
① 自行设 计 的一 般情况 问卷 。 ②
焦 虑 自评 量 表 ( A l , Z n S S) 由 u g于 1 7 _ 3 9 1年 编 制 , 共 2 0个 条 目, 1分 、 为 2分 、 3分 、 4分 四级 评 分 制 , A S S 正 常上 限粗分 为 4 0分 。③抑 郁 自评量 表 ( D )3 由 S S [, ] Zn u g于 1 6 9 5年 编 制 , 2 共 0个 条 目,为 1分 、 2分 、 3
充 分 考 虑 社 会 支持 的 重 要 作 用 。

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PPT演示课件

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PPT演示课件
疗法等,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在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状态中具有优势
中医辨证治疗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中医证素进行个性化治疗,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 焦虑、抑郁状态。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或针灸等治
疗方法。
存在不足及改进方向
样本量相对较小
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存在一 定的偏倚。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 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医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应注 重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06
结论总结与未来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要点一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 态与中医证素分布存在相…
通过对大量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中医证素进行分析,发现 焦虑、抑郁状态与中医证素中的肝郁、脾虚、心血瘀阻等 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PCI术诊断标准,且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或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数据收集与处理流程
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临床检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焦虑抑 郁量表评分等数据。
数据处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和录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 以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研究趋势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临床实践 的深入,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中医证 素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理问题中 的具体应用和疗效评价。
研究目的与假设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理论 依据。

黛力新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黛力新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g o fHu a J s o i n o n n, i u,Hu a ,4 6 0 h n n 1 0 0,C i a hn
Ab ta t sr c :0be t e jci :To e p o eef cso lp n io n l r c nt bes( a xt n n i sh mi hea yo v x lr fe t ffu e t l dmei a e a lt De n i)a d a t ic e ct r p n x a t ・
p te t t o o a y h a td s a e ( a i n swi c r n r e r i s CHD)c mp i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n i t n e r s i n a d t e r q aiy o ie h e o l t d a x e y a d d p e so n h i u l fl .M eh d : c t f t o s A o a f 1 8 CHD a i n swi n i t n e r si n we e r n o y a d e u l i i e n o De n i g o p ( n t t lo 2 p t t t a x e y a d d p e so r a d ml n q a l d v d d i t a x t r u e h y a— t i h m i r g o i e a x t t e a y a d r u i e te t n r u ( n y r c i e n i s h mi h r p ) i s e c d u s c mb n d De n i h r p ) n o tn r a me t g o p o l e ev d a t ic e c t e a y . —c -

人格特征对冠心病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

人格特征对冠心病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

人格特征对冠心病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
冯菊平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2(007)006
【摘要】目的探讨人格特征对冠心病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对769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简式简明心境问卷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和正常组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神经质和掩饰性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简式简明心境问卷总分和紧张、抑郁、愤怒、疲乏、混乱负性情绪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常模(P<0.01),而正性情绪精力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常模(P<0.01).冠心病患者的总体情绪状况与人格的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向和掩饰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冠心病患者人格的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进入总体情绪状况的回归方程.结论人格的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是影响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的重要因素,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干预,从而达到管理和控制冠心病的目的.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冯菊平
【作者单位】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J], 龚红香
2.暴力与非暴力犯罪人群人格特征及情绪状况调查 [J], 宗玲;李沛宇;景举珍;张文蔚
3.人格特征对哮喘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 [J], 孙宏伟;宋玉萍;王艳;郁庄娜;李萍
4.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情绪、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J], 阎秀梅;王丽敏;刘春义;王秀清
5.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J], 高凌;赵润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患者心理抑郁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心理护理措施

冠心病患者心理抑郁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心理护理措施

169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8月摹6卷第15期G ui de of C h i na M edi ci ne.A ugus t2008,V06,N o.I52.2饮食护理饮食主要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为主,多食肉类、蛋类、鱼类、乳类,豆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禁食油腻、辛辣、海鲜及刺激性食物,不吃或步吃芹菜、黄花菜,香菇等增强光敏感或促进免疫功能的食物,并戒烟、戒酒.辛辣食物可导致皮肤分泌过多的汗液,油腻食物可引起皮肤过多的分泌油脂.两种食物均不符合皮肤保持干燥的要求。

海鲜及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加重病情。

对病情较轻.能吞咽者,可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并需少食多餐,以减轻吞咽肌负担.对病情较重,进食明显减少者需给予插胃管行鼻饲,才能保证患者营养供应.同时,患者的唾液外溢及咳嗽反射都比插胃管前明显减少,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

由于这类患者的吞咽反射较差,胃管难插.一般不主张经常更换胃管,但需注意保护鼻黏膜。

2.3皮肤护理本组病例中有12例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改变。

皮损与光敏感关系密切,应嘱患者避免日晒、外出时外用遮光剂,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另外,皮肌炎伴肿瘤患者由于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应用皮质激素和大量广谱抗生素,容易诱发细菌、霉菌和病毒感染等,应注意皮肤有无瘙痒、局部有无刺痛,灼痛,红斑或水疱,口腔黏膜是否有溃疡或白色分泌物。

是否有腹泻等,以便及时处理.2.4皮肌炎常规护理2.4.1卧床休息在病情活动期.减少活动,卧床休息是必须的。

以免损伤肌肉.首先向患者交待清楚卧床的必要性,做好思想工作,使之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2.4.2加强皮肤、口腔黏膜护理,勤翻身.鼓励咳嗽,防止感染,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按时给予翻身拍背,以防坠积性肺炎发生,并能促进痰液排出,有利于呼吸功能恢复.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可每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冠心病的专科护理知识

冠心病的专科护理知识

冠心病的专科护理知识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导致心肌缺血。

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专科护理,以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康复。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专科护理知识,旨在帮助护士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冠心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心绞痛、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

他们往往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控制病情,并且需要遵守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冠心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得到重视,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护理目标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目标是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并减轻心脏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1.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应密切监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

定期记录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给予氧气治疗:冠心病患者在发作期可以给予纯氧吸入,以供给足够的氧气,缓解心绞痛症状。

3.管理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护士需要掌握常用的药物知识,如硝酸盐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并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4.提供健康教育:护士需要向冠心病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锻炼、控制体重等。

同时,护士应教授患者及其家属识别心绞痛症状,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

5.心理支持:冠心病患者常常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

6.定期复查和康复护理: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定期复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疗效。

同时,护士还应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包括渐进式的体力活动、心理疏导、饮食调理等。

护理难点与对策1.护理难点:冠心病患者往往对疾病缺乏认知,不配合治疗。

对策:护士需要耐心与患者交流,解答其疑虑,提供科学的健康教育。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高其对护理的配合性。

2.护理难点: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

对策: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面对疾病,并指导其运用心理调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冠心病健康管理

冠心病健康管理

冠心病健康管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量、心理压力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进行健康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意义。

一、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方法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冠心病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还需要进行心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状况。

2、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健康管理的关键。

患者需要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和血脂。

还需要适当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4、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冠心病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需要接受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以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意义1、控制病情发展通过健康管理,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心理干预,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降低医疗费用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管理,患者可以减少住院次数和医疗费用。

冠心病健康管理是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定期检查、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方法,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也带来了一些健康问题。

其中,高血压和冠心病是两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因此,高血压与冠心病健康管理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过高,是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支架内再狭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支架内再狭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支架内再狭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代雪辉1,王翠翠1,高景宏2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郑州450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医院管理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讨支架内再狭窄(ISR)冠心病(CHD)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评价预测模型,提供快速识别焦虑和抑郁患者方法。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确诊为ISR 的260例CHD 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一般状况调查表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调查评估。

然后,采用χ2检验分析发生率,运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

最后,使用R 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和校准曲线,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图评价模型的准确性。

结果最终纳入252例患者,其中焦虑102例(40.48%),抑郁118例(46.83%),其余患者均无焦虑或抑郁;ISR 冠心病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女性(OR=2.66,95%CI :1.33~5.32,P =0.005)、离婚或丧偶(OR=2.56,95%CI :1.09~6.04,P =0.031)、植入支架数量≥3枚(OR=4.41,95%CI :1.67~11.62,P =0.003)、Mehran Ⅲ型(OR=5.01,95%CI :2~12.5,P =0.001)、Mehran Ⅳ型(OR=7.35,95%CI :2.64~20.42,P <0.001);ISR 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女性(OR=3.29,95%CI :1.53~7.09,P =0.002)、文化程度为中学以下(OR=7.19,95%CI :1.75~29.46,P =0.006)、离婚或丧偶(OR=4.8,95%CI :1.7~13.53,P =0.003)、植入支架数量≥3枚(OR=13.77,95%CI :4.34~43.71,P =0.000)、Mehran Ⅲ型(OR=5.22,95%CI :1.87~14.58,P =0.002)、Mehran Ⅳ型(OR=9,95%CI :2.76~29.27,P <0.001);所构建模型预测患者焦虑和抑郁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20和0.883。

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使 pama 随着 医 学 模 式 向“ 会 . 理 . ” () 19 年 国 际 心 脏 病 学 会 和 协 会 行 分 析 , 用 S er n法 相 关 性 分析 。 社 心 生物 1 9 7
IP 及 标准差表示, 采用 模 式的转变 , 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 因素 (S C) WHO中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标 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士 在冠心病 的病因、 病程及 预后 中的作用 准;2 无肺、 肝及肾等重要器 官严重 检验; () 脑、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甩 检验。 P< 无精神疾病史及严重认知功能障 O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日益受 到关注 。国 内外 学者 已形 成共 病变 , 识, 很多心血管患者都存在持续的焦虑/ 碍 ; 3 ()自愿 参 与研 究 、 并签 订 患 者 知 情 抑 郁情绪 。明显 的焦虑/ 郁症状被认 同意 书 。 抑 为是发生心血管不 良事件的预示因子之
现 实用 医堂
2 ! 笙 ! 且 簋 2 鲞 箍 ! 期 Q! ! 3 !
中国疼痛 医学杂志,0 71 , ) 9.0 2 0 ,3( 1 92 1 4 科学出版社, 9 9 5 0 19 : 1.

17 ・ 27
2 0 , () 1 . 0 0 62: - 4
收稿 日期 :0 10 .2 2 1-41
[] 于生元, 3 董钊, 李焰生, 盐酸氟桂利嗪 [ 思羽. 等. 4 ]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 . M] 北京 预防性治疗偏头痛 的疗效和安全性 [] Jl
( 本文编辑 : 钟美春)
冠心病 患者 的焦虑 、 抑郁情绪 以及 与其 生活质量 的相关性研 究
方 裕 , 雪琼 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摘要】 目的
的相 关 性 分 析 , 道 如 下 。 报 1 资 料 与 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收集 2 1 年 1 1 00 — 2月 例 (8 %) 在 明显 的焦 虑及 抑郁 状况 。 2. 存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8-06-19T14:13:35.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作者:马伶馨1 马彩花1 周占文2 [导读]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应该以全面的、多因素的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

(1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总院宁夏银川 750004)(2银川市国龙医院宁夏银川 750004)【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本院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体检中心经过体检结果显示无心、肺、脑、肝以及肾等器官疾病的12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

对其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对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有明显的降低(P<0.05);冠心病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多个生活质量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而生活质量各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

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应该以全面的、多因素的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2本院将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焦虑、抑郁症状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体检中心经过体检结果显示无心、肺、脑、肝以及肾等器官疾病的12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符合临床的诊断标准,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写知情同意书,同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

排除肝肾衰竭者,精神严重障碍者,排除不愿参加本次研究者。

1.2 资料的收集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3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研究组中,男患者68例,女患者52例,年龄在3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6±5.32)岁,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72例,初中以上48例,≥65岁的患者59例,<65岁的患者61例,同时合并糖尿病51例,合并高血压97例,合并高脂血症40例。

对照组中,男患者57例,女患者63例,年龄在40~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14±5.48)岁,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69例,初中以上51例,≥65岁的患者62例,<65岁的患者58例,同时合并糖尿病50例,合并高血压96例,合并高脂血症41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统计学意义(P>0.05)。

2.2 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
本次研究中,根据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将120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68例)以及稳定性心绞痛组(52例)。

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7.83±4.91)、(51.59±4.72)分,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2.65±6.57)、(47.18±5.12),均高于对照组(29.77±5.63)分、(33.45±6.08)分(P<0.05);而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对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有明显的降低(P<0.05)。

2.3 冠心病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本次研究中,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多个生活质量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而生活质量各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

(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

目前,焦虑情绪已经被临床中公认为影响冠心病疾病发展的一种现象。

而抑郁与心血管疾病也存在着一定的流行病学关联,且有国外的学者研究提出[1],冠心病或者冠心病某些因素也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抑郁的原因,因此该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dose-respinse关系[2]。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120例冠心病患者有43例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41例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其中有32例同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的情绪。

此外,本次研究中,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多个生活质量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而生活质量各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

由此可见,焦虑、抑郁情绪对患者多个领域的生活质量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且相应的症状不易被区分。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不能只从单方面因素进行治疗,而是先要对患者进行多因素、全面的综合评价后,在根据情况给予有针对的治疗方案,从而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使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应该以全面的、多因素的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志辉.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D].福建医科大学,2016.
[2]桂雪琼.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