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旋回在东濮凹陷的应用:以古近纪沙河街期为例
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沙二下亚段T-R旋回层序与沉积相模式

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沙二下亚段T-R旋回层序与沉积相模式谢英刚;郭建华;夏保华;张椿华;蒋小琼
【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
【年(卷),期】2004(011)001
【摘要】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沙二下亚段是在湖盆萎缩期沉积形成的陆上冲积地层.本文在其中划分出2个四级T-R旋回层序,每个层序由水进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构成,并且在区域范围内可追踪对比.同时提出洪泛平原沉积体系,并将其作为该区地层基准面抬升的标志.水进体系域内部构型以推移质和悬浮质混合沉积为主,其层系向上逐渐变薄,广泛发育厚层的洪泛平原沉积,只有少量的河道砂体孤立的分布于其中.水退体系域内部构型以砂-砾推移质沉积为主,这些沉积构成了混合的向上逐渐加厚的河道充填复合体.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谢英刚;郭建华;夏保华;张椿华;蒋小琼
【作者单位】江汉石油学院;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中石化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东濮凹陷文南地区沙二下亚段沉积相研究 [J], 张东霞;倪军锋;曹秋霞;秦志强
2.东濮凹陷文南—刘庄地区沙二下亚段浅湖风暴沉积 [J], 王伟
3.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下亚段T-R层序特征及成因 [J], 杨伟利; 姜在兴; 操应长; 刘宏伟; 徐健
4.T-R旋回层序在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Es_3^3亚段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J], 吴东胜;郭建华;刘生国
5.东濮凹陷文南地区沙二下亚段湖泊相沉积特征 [J], 董刚;纪友亮;张金亮;王秀林;常振恒;彭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页岩油勘探潜力及下步方向

东濮凹陷页岩油勘探潜力及下步方向摘要: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沉积凹陷,盐砂相变带具有含油性好、脆性矿物含量高、油质轻、超压等特点,具备页岩油发育的有利条件。
目前油田已经编制了“十四五”期间的页岩油规划方案,力争在实现页岩油勘探突破的基础上,预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0万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300万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600万吨。
关键词:勘探目标页岩油东濮凹陷勘探潜力引言东濮凹陷页岩油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精细刻画东濮凹陷古近系页岩油有利区源岩规模、丰度、成熟度、压力系数等关键参数后,采用盆地模拟方法,对东濮凹陷页岩油资源量进行模拟计算,有利区滞留油量共19.91×108t。
平面上,滞留油丰度高值区主要在东濮凹陷北部。
在滞留油模拟结果上,利用可动系数,计算得到东濮凹陷古近系页岩油有利区地质资源量期望值为7.29×108t,可采资源量期望值为1.127×108t。
1、东濮凹陷页岩油勘探开发历程1.1 早期探索1979年-2010年,早期偶遇见显示,部分井试获油流。
早期在泥页岩地层中发现大量油气显示阶段。
文18、文201、桥16、桥20、部12、卫79等多口井泥页岩段均在录井过程中见到了油气显示,但早期对这些钻井在泥页岩中的显示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
直到2000年11月,部署在中央隆起带文留潜山构造上的文古2井钻至3114.49m时,发生井涌、钻井液井口外溢现象,返出以原油为主的液体60m3。
对显示井段进行中途测试,由于井况较差,测试效果不理想。
2009年部署在柳屯洼陷的风险探井濮深18井,在3268.5-3318m井段文9井盐间泥页岩油气显示活跃,录井见油迹4.0m/3层、荧光23m/13层,电测解释油层6.8m/3层,随后部署的濮深18-1井在对应层位3255.0-3258.0m井段用钻杆投产方式放喷,日产油约420.75m3,首次在泥页岩中获得高产油流。
1.2 勘探评价2011-2012年正式开展第一轮非常规油气评价,效果不佳。
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邱楠生
【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
【年(卷),期】2005(010)002
【摘要】沉积盆地热历史的研究在油气勘探和油气成藏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恢复沉积盆地热历史的方法主要有古地温指标法和动力学模拟法两类.古地温指标法中最常用的为有机质成熟度和矿物裂变径迹,动力学模拟法中最常用的是盆地的拉张模型和挤压模型.恢复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区所经受的热历史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探索新方法.介绍了盆地热历史恢复的思路和技术,并结合中国西部盆地的实例阐述了盆地热历史恢复在盆地动力学、烃源岩成烃演化和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中的应用.【总页数】7页(P45-51)
【作者】邱楠生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
【相关文献】
1.土壤天然热释光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J], 田海文
2.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作用及其在沉积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东濮凹陷为例 [J], 王璐;刘顺生
3.沉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区热历史恢复方法探索 [J], 邱楠生;李慧莉;金之钧
4.藏南地区中—新生代海相沉积盆地油气勘探前景 [J], 张修富;付孝悦
5.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在沉积盆地有机质及热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 [J], 邱楠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及盆地伸展模式——以东濮凹陷为例

以东 濮 凹陷为 例
4胡玉杰
苏 惠 r 曲 萍 , 金川 , -霞 , 锋 , 敏 , , 丽 张 。王汗 何 王 王 4 4 -
( .中国地质大学 , 1 北京 10 8 ; 2 00 3 .中国石化 中原油 田 勘探开发科学研究 院, 河南 濮阳 4 7 0 ; 50 1 3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 院 , . 北京 10 8 ; 4 00 3 .中国石化 中原油 田 勘察设计研究 院 , 河南 濮阳 4 7 0 ) 50 1
维普资讯
天然 气化
第2 7卷 第1 期
O L& G SG O O Y I A E L G 20 06年 2月
文 章 编 号 :2 3— 9 5 2 0 ) 1 0 0— 8 05 9 8 (0 6 0 —07 0
裂 陷盆 地 构 造 演 化 及 盆 地 伸 展 模 式
摘 要 : 濮 凹 陷 是 我 国 东 部 典 型 的裂 陷盆 地 。 盆 地 的构 造 演 化 经历 了早古 生代 至 三 叠 纪 的 克 拉 通 盆地 旋 回和 新 生 代 的 裂 东 陷 盆地 旋 回 。新 生代 裂 陷 盆地 旋 回 又 划 分 为 早 期 裂 陷 、 烈 裂 陷 、 期 裂 陷 和 晚 第 三 纪 整 体 坳 陷 4个 阶 段 。 东 濮 凹 陷 基 强 晚
关 键 词 : 展 量 ; 展模 式 ; 造 演 化 ; 陷盆 地 ; 濮 凹 陷 伸 伸 构 裂 东 中 图分 类 号 :E 1 . T l1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Te t n c e o uto nd e t nso a a t r o it d sn : c o i v l i n a x e i n lp te n f rfe ba i a c s t dy o n p de r s i n a e s u f Do g u p e s o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

,
( .P s otrl c nicR s rhSai ,1 P CZ og unOle o p n , uag,ea 5 0 1 C ia 1 ot c a Si t e ac t o SNO E hny a i l C m ay P yn H n n4 70 ,hn ; d o ef i e tn i f d 2 ep yi l e ac ntueSNO E hny a i e o p n , uag,ea 5 0 1 C ia .G ohs a R s r Istt,I P CZ og unOl l C m ay P yn H n n47 0 ,hn ; c e h i i f d
天热乞比
第3 2卷 第5 4期 பைடு நூலகம்
0 L& G S G O O Y I A E L G 21 0 1年 1 2月
文 章 编 号 :2 3—98 ( 0 1 0 0 3 05 9 5 2 1 )6— 8 9—1 2
渤 海 湾 盆 地 东 濮 凹 陷 古 近 系 沙 河 街 组 层 序 地 层
高红 , 荣才 , 发亮 , 灿 ,郑 陈 韩福民 , 云 一 刘
(. 1 中国石化 中原油 田 博士后科研工作 站 , 河南 濮 阳 4 7 0 ; 2 中国石化 中原油 田分公司 物探研究院 , 501 .
河 南 濮 阳 4 70 ; 3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 气 藏 地 质 及 开 发 工 程 ” 501 . 油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川 成都 6 0 5 ) 四 10 9
方 案 相 一致 的现 象值 得 商 榷 。 关键 词 : 序地 层 ; 河街 组 ; 近 系 ; 濮 凹 陷 ; 海 湾盆 地 层 沙 古 东 渤 中 图 分 类 号 :E 2 . T l 13 文献标识码 : A
东濮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东濮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余海波; 程秀申; 漆家福; 谈玉明; 徐田武; 周燕【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9(031)005【总页数】12页(P12-23)【关键词】古近纪; 多凸-多洼; 同沉积断层; 构造样式; 盆地结构; 东濮凹陷【作者】余海波; 程秀申; 漆家福; 谈玉明; 徐田武; 周燕【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濮阳4570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0 引言盆地的沉积-沉降史与构造演化和断裂活动密切相关[1],盆地演化过程中区域动力学背景、盆地构造属性、物源特征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均影响着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及沉积相的展布。
陆相盆地的沉积中心多为生烃凹陷,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的迁移与叠合对烃源岩的分布和热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5]。
东濮凹陷目前处于勘探后期,要想实现大规模的增储上产,则必须对东濮凹陷的勘探现状进行以构造为主线的多因素综合分析。
学者们对东濮凹陷盆地性质和结构[6-8]、构造样式[9-10]、构造演化和动力学条件[11-16]等进行了系统地总结,但断裂活动强度和期次、差异性活动对沉积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不清,但这类研究却对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研究以覆盖整个东濮凹陷的26条地震大剖面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确定东濮凹陷的盆地结构和断裂系统。
统计古近纪沙四段、沙三段下亚段、沙三段中亚段5~9砂组、沙三段中亚段1~4砂组、沙三段上亚段、沙二段下亚段、沙二段上亚段、沙一段、东营组等沉积期同沉积断层的生长指数,用以分析断层活动强度、分期性及分段性特征对地层的充填作用,并对洼陷的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变进行解剖。
结合盆地物源、砂地比、沉积体系等沉积学资料进行构造对沉积的控制研究[17-19],预测有利砂体分布范围,以期为盆地的精细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分布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分布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杨桥;漆家福;程秀申;能源;谢宸;徐政强【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06(008)003【摘要】东濮凹陷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东部,属中原油田.古近系自下而上包括沙河街组一至四段和东营组.古近系原始地层厚度分布反映出东濮凹陷在古近纪具有裂陷盆地的构造古地理特点,但是古近纪不同时期裂陷盆地的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沙四段沉积时期发育多沉降-沉积中心的断陷湖盆,且沉积中心不稳定;沙三段沉积时期兰聊断层是控制东濮凹陷的主边界断层,发育由2条相对稳定的NNE向沉降-沉积带构成的复式半地堑断陷湖盆,控凹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差异导致局部沉降-沉积中心在次级凹陷带内沿轴向迁移;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沉积时期东濮凹陷发育"反S型"沉降-沉积带,反映兰聊断层南段的垂直位移明显小于中段,而盆地南部的长垣断层与黄河断层的垂直位移量明显增大.古近纪构造古地理演化特征可能是导致断陷湖盆发育的岩石圈动力学机制变化的结果.【总页数】7页(P407-413)【作者】杨桥;漆家福;程秀申;能源;谢宸;徐政强【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0;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61+1【相关文献】1.河南省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盐岩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杜海峰;于兴河;陈发亮2.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期湖岸线的变化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J], 纪友亮;冯建辉;王声朗;张宏安;王德仁3.辽东湾地区辽西凹陷中南部古近系构造格架与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分析 [J], 徐长贵;许效松;丘东洲;赖维成;周心怀4.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盐岩成因探讨及层序地层学意义 [J], 杜海峰;于兴河;陈发亮5.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框架和岩相古地理研究 [J], 宋琨;范乐元;朱文春;刘伟;朱筱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濮阳梨园岩盐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盐湖盆地充填演化特征

河南濮阳梨园岩盐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盐湖盆地充填演化特征李万忠;柴重阳;李珂莹;宋玮【摘要】河南省濮阳县梨园岩盐矿区位于东濮凹陷构造单元前梨园沉积中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地震剖面对比、10122 m钻孔施工确定了区内普遍发育沙一盐.将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划分为两大沉积旋回,沙一盐的沉积特征、成矿条件丰富了盐湖盆地的充填演化模式.根据沙一盐垂向与横向上盐岩—膏盐岩—含膏泥岩—泥砂岩的沉积序列特点以及沉积古环境、成盐机理,综合分析认为梨园盐岩矿属于浅水蒸发成因.【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8(034)011【总页数】7页(P1-6,18)【关键词】盐岩矿;沙一盐;浅水成盐;前梨园凹陷;成矿地质条件;充填演化特征【作者】李万忠;柴重阳;李珂莹;宋玮【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资源环境调查中心;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河南省濮阳县梨园岩盐矿区位于豫北平原东部,地处濮阳市濮阳县东南部梨园乡—白堽乡一带。
20世纪80年代,该区以石油勘查为主,中原油田以找石油为目的在区域上施工有多个钻孔,均见到含盐层位存在。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地勘基金项目(河南省濮阳县梨园岩盐矿普查)的开展,在收集区域95.26 km三维地震资源、6 400 m钻探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测量、二维地震、钻探与数字测井、采样化验等工作手段,确定了研究区普遍存在沙一下亚段盐(沙一盐),岩盐矿层自然单层厚度最小为0.5 m,最大为17.0 m,单矿层厚度一般在2.0 m以上,埋藏深度为2 920~3 486 m,盐岩资源量达到超大型规模。
本研究结合梨园岩盐矿区地质工作成果,着重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盐湖盆地充填演化特征进行研究。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河南梨园岩盐矿位于华北陆块南部东濮凹陷构造单元的前梨园洼陷带中,地层分区属华北区华北平原分区、豫北小区[1-2]。
Fischer曲线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以车镇凹陷古近系沙三段为例

Fischer曲线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以车镇凹陷古近系沙三段为例孙立东;赵永军;曲长胜;蔡冬梅【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07(014)002【摘要】以车镇凹陷古近系沙三段为目标层位,选取车57井作为参照井,利用沉积岩特征在地层中垂向的旋回变化,结合Fischer曲线探讨了沙三段沉积时期古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可容纳空间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车镇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沉积时期整体上为1个湿-干的二级气候旋回,3个干-湿的三级气候旋回和20个干-湿的五级气候旋回,古气候控制了沙三段沉积时期可容纳空间变化,伴随着古气候环境的变迁,湖平面呈现有规律的旋回变化.【总页数】3页(P51-53)【作者】孙立东;赵永军;曲长胜;蔡冬梅【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相关文献】1.一自然伽马曲线在泥页岩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J], 杨光;司道彬;刘明;张小颜2.自然伽马曲线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古近-新近纪地层为例 [J], 梁文君;肖传桃;代城建;肖胜;张炜烽3.柴达木盆地自然伽玛曲线在古气候及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J], 杨平;陈晔;刘泽纯4.Fischer图解及其在旋回层序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西山张夏组为例 [J], 苏德辰;李庆谋5.化石氨基酸在第四纪古生态和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以吉林长白山孤山屯和江苏太湖全新世沉积物中氨基酸为例 [J], 王金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河口湾沉积亚相之沉积学与痕迹学识别与油气储层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河口湾沉积亚相之沉积学与痕迹学识别与油气储层吴贤涛;张国成;吴渤;王磊【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14(032)004【摘要】沉积学结合痕迹学研究,识别出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存在五类河口湾沉积亚相.这五类亚相都含有斜向异源碎屑层理及海相或咸水痕迹化石.现代和古代河口湾研究证明,斜向异源碎屑层理(Inclined Heterolithic Stratification),是潮汐水流进入河流式河口湾引发波动震荡机制形成的.表现为重复出现,厚在数厘米到数分米的泥/砂对偶层.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三段岩芯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泥/砂对偶层及其所含海相和咸水成因痕迹化石,记录下河口湾上游,受潮汐影响产生水下收缩裂隙和滨岸痕迹化石Diplocraterion的河流成因砂(亚相A);河口湾中部,因与最大紊流带相关,出现变形层理和痕迹化石Palaeophycos、Planolites和Chondrites的泥质沉积(亚相B、C);河口湾下游,则显示TerebeUina、Rhizocrallium、Ophiomorpha、Diplocraterion等高分异度痕迹化石的海相成因砂(亚相D、E).文留地区古近纪油田与北美白垩纪油田的研究和勘探开发说明,河流式河口湾油气资源丰富,识别这类古环境,对寻找油气储层,意义重大.【总页数】10页(P744-753)【作者】吴贤涛;张国成;吴渤;王磊【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2【相关文献】1.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边缘海—浅海相识别与油气储层 [J], 吴贤涛;张国成2.河南省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盐岩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杜海峰;于兴河;陈发亮3.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期湖岸线的变化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J], 纪友亮;冯建辉;王声朗;张宏安;王德仁4.盐间超压裂缝形成机制及其页岩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为例 [J], 刘卫彬; 周新桂; 徐兴友; 张世奇5.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成因——来自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J], 高红灿;郑荣才;肖应凯;孟凡巍;陈发亮;白工;栾艳春;谭先锋;施玉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_高红灿

第32卷 第54期OIL &GAS GEOLOGY 2011年12月收稿日期:2010-09-29;修订日期:2011-11-04。
第一作者简介:高红灿(1969)),男,博士,沉积学。
基金项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PLC2010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40125,201003403)。
文章编号:0253-9985(2011)06-0839-12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高红灿1,2,郑荣才3,陈发亮2,韩福民2,刘 云2(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濮阳457001; 2.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3.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0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摘要:通过对研究区300多口钻井的地层对比和3000多米岩心的详细观察及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分析,综合运用构造、古生物、岩性、地质年代以及测井和地震反射等6个方面的特征,将东濮凹陷古近系划分为3个超长期层序,分别对应于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东营组;并将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一段划分为4个长期层序,分别对应于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四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三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二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
提出同一套连续沉积的盐岩在长期及超长期层序划分中具不可分割性,并结合东濮凹陷及渤海湾盆地层序划分的实例,指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与岩石地层划分方案相一致的现象值得商榷。
关键词:层序地层;沙河街组;古近系;东濮凹陷;渤海湾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1.3 文献标识码:A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nDongpu Sag,Bohai Bay BasinGao Hongcan 1,2,Zheng Rongcai 3,Chen Faliang 2,Han Fumin 2,Liu Yun2(1.Postdoctor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ion,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mpany,Puyang,Henan 457001,China;2.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mpany,Puyang,Henan 457001,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ratio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Sichuan 610059,China)Abstract:Based on stratigraphical correlation of over 300wells,detailed core description of more than 3000m,and analysis of regional tectonic 2s edimentary evolution,we divided the Paleogene in Dongpu Sag into three super long 2t erm sequences according to various data such as tectonic geology,paleontology,lithology,geochronology,logging and seismic reflection,etc.The three sequences corresponds to the lower 4thmember of Shahejie Forma 2tion,the upper 4th member to the 3rd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the 2nd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tothe Dongying Formation respectively.Furthermore,strata from the upper 4th member to the 1stmember of Sh 2ahejie 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long 2t erm sequences,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4th member to the 4thsub 2member of the 3rd member,the 3rd sub 2member of the 3rd member,the 1st to the 2nd sub 2m ember of the 3r dmem 2ber and the 1st to the 2nd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respectively.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a set of continuous salt deposits is undividable when dividing the super long 2term and long 2term sequence.Taking the Dongpu Sag and Bohai Bay Basin as examples,we pointed that the common practice of making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lass 2ification scheme consistent with litho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scheme is possibly incorrect.Key words:sequence stratigraphy,Shahejie Formation,Paleogene,Dongpu Sag,Bohai Bay Basin840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32卷1地质背景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裂谷盆地西南缘,属临清坳陷的一部分。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分析

维普资讯 ຫໍສະໝຸດ 第1 9卷第 4期 唐 小云 ,等 :东濮 凹陷文留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分析
表 2 文 留 地 区 有 机 质 丰 度 评 价 表
由文 留地 区不 同地层 单元 氯仿 沥 青 “ A” 族 组 成三 角 图 ( 1 可 以看 出绝 大部 分样 品分布 在 饱 图 ) 和烃 >4 % 、芳 烃 < 0 、胶质 +沥 青 质 < O 。 0 2% 6%
带 、文 留地垒 带 、文 东 地 垒 带 和文 东 反 向断块 带 。 沙河 街组 是 主要 的 生 油 层 系 ,主 要 发 育 三套 烃 源 岩 ,为 E s l烃 源 岩 、E s 烃 源 岩 和 E s¨ 2 至
E s 烃 源岩 。 24
定下沉 ( , 、收缩 ( 和消亡拗 陷 ( ) E) N) 等 6 个 发展 阶段 ,其 发展 又始终 受到 东强西 弱 、北强 南
维普资讯
5 4
《 南方油气》 第 1 9卷第 4期 ( 总第 7 2期 ) 4~ 7页 ,20 :5 5 0 6年 1 2月
东濮 凹 陷文 留地 区古 近 系沙 河 街 组 烃 源岩 特 征 分 析
唐 小 云 杨世 刚 吴
(.中国地质大学 ( 1 武汉 )资源学院 ,湖北 2 .中国石化 中原油 田分公 司油 气监测 中心 ,河南 摘
童
相关 图 ( 2 )综 合判 别 ,文 留地 区沙 一 段 的 图 ,3
烃源 岩 主 要 以 Ⅱ 为 主 ,混 有 少 量 的 Ⅱ 型 ;沙 三¨ 段 主要 为 ⅡB型 ;沙 三¨ 段 及 沙 四段 烃 源 岩
图 3 文 留地 区各层段烃源岩氢 指数 与热解峰温关 系
弱 的断裂活 动控 制 ,使 之长期 成 为东 陡西缓 、北 深
页岩油气地质评价方法和流程

页岩油气地质评价方法和流程陈桂华;肖钢;徐强;祝彦贺;陈晓智【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2(32)12【摘要】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为了有效而快速地评价页岩油气的潜力,基于国内外10多个页岩油气项目评价的工作实践,综合出了一套适合我国条件的页岩油气地质评价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应用过程及效果.所提出的页岩油气地质评价流程包括页岩区域评价、页岩评价和页岩油气储量评估.其中页岩区域评价包括建立地层格架、区域构造演化及古地理演化研究、地理地貌分析,目的是确定盆地内是否存在形成富含有机质页岩的古地理环境,评价中强调含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稳定分布及构造变化稳定性的确定;页岩评价的目的是确定页岩油气发育的有利区,评价中重点要确定“五度”,即页岩深度、页岩储层厚度、页岩中有机质丰度、页岩中有机质成熟度、页岩的脆性度等指标,这是快速评价页岩油气有利区的关键;页岩油气储量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形成页岩油气的核心区或“甜点”区,该评估反映了页岩油气藏连续分布的特点.结论认为,所建立的页岩油气地质评价流程和方法便捷有效,为页岩油气快速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总页数】5页(P1-5)【作者】陈桂华;肖钢;徐强;祝彦贺;陈晓智【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二叠系页岩油气地质条件分析2.盐间超压裂缝形成机制及其页岩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为例3.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4.湖相泥页岩细粒沉积组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泥页岩为例5.湖相泥页岩中碳酸盐成因及页岩油气地质意义——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烃源岩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陆相断陷湖盆T-R层序的特点及其控制因素——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为例

陆相断陷湖盆T-R层序的特点及其控制因素——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为例操应长;姜在兴;夏斌;杨伟利【期刊名称】《地质科学》【年(卷),期】2004(39)1【摘要】一般认为经典层序的湖 (海 )平面变化轨迹为正弦曲线 ,且可分出低位稳定、上升、高位稳定和下降 4个阶段。
按照Vail的层序地层学理论 ,每个三级层序由 3个体系域组成 ,目前也有人认为划分出 4个体系域更合适。
但在断陷湖盆中 ,发育了一种特殊的层序 ,其湖平面变化呈折线 ,仅可分出上升阶段 (T)和下降阶段(R) ,缺失稳定阶段 ,我们将此类层序称为T R层序。
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幕式构造运动和沉积物快速充填是T R层序形成的关键。
层序发育的早期阶段 ,幕式构造运动产生新生可容空间 ,决定了T旋回的发育 ,形成了以深水泥岩、页岩等沉积为特征的湖侵域 ;晚期阶段 ,沉积物快速充填减少可容空间 ,决定了R旋回的演化 ,形成了以前积式砂体为特征的湖退域。
T R层序与油气勘探关系密切 ,湖侵域烃源岩发育 ,湖退域储层发育 ,并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
【总页数】12页(P111-122)【关键词】经典层序;平面变化轨迹;幕式构造运动;控制因素;断陷湖盆【作者】操应长;姜在兴;夏斌;杨伟利【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TE121.1【相关文献】1.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以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为例 [J], 杨剑萍;陈发亮;姜在兴2.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相特征——以东营凹陷北陡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 [J], 田景春;李明瑞;张世平;谭先锋;谢峰;孟万斌3.廊固凹陷古近系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 [J], 郑敬贵;李仲东;傅恒;赵志超;宋荣彩4.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对成岩演化控制作用探讨——以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 [J], 谭先锋;田景春;陈兰;张守鹏;王伟庆5.断陷湖盆差异湖侵过程与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特征响应:以霸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 [J], 张自力; 朱筱敏; 李琦; 张锐锋; 耿荣燕; 曹兰柱; 施瑞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裂陷盆地断块群类型——以东濮凹陷为例

1 断块群概念
断 块是 指至 少有一 条 断层 为边界 或 由几条 断
层围限的地层块体。多条断层在空间上相互交切 构成了复杂断层系 , 这一复杂断层系中的多个断 块组合在一起 即构成了断块群。 断 块群 是构 造样式 的一 种类 型 。所谓 构造样 式是指 同一期构造变形或同一应力作用下所产生 的构造的总和 。根据这个定义 , J 认为所谓断块 群是指 同一期构造变形 ( 同构 造旋 回) 或相 同应 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多个断块的有序组合。裂陷盆
图 1 复 杂 断 块 群 类 型
值得指 出的是 , 断块群类型存在一个尺度问 题, 例如, 从盆地尺度上看, 略去构造细节 , 主断层 可以组合成地垒 、 地堑和断阶等。同样 , 一个二级 构造带上发育的断块群, 或一条主断层 与其派生
断 层组 合成 的断块 群也 可 以是地 垒 、 地堑 或断 阶 。
性断块 。
2 断块群类型
裂陷盆地中断块群可根据断块问的几何学 和 运动学关系进行分类 。2 个断块和一条断层所组 成的断块群类型有屋脊式 、 反屋脊式和阶梯式。3 个断块组合成的断块群类型有地 堑 、 地垒和断阶
( 可 以由 3个 以上 断块组 成 ) 也 。4个 以上断块 组 成 的断块 群除 断 阶带 外 , 见 的可 有 如 图 1所 示 常
论 了裂 陷盆 地断 块群 分类 方案 , 然后 结合 裂 陷盆 地 结构 , 论 了不 同构造部 位 可能 出现 的断块 讨
群类型 , 也从这个角度初 步讨论 了断块群的成 因。最后 , 结合 东濮凹陷实际, 讨论 了不 同构造 部 位发 育的 不 同类型 断块群 的 构造特 点和含 油 气性 。
收 稿 日期 20 o — 7 06一 1 1
断陷湖盆古地貌恢复方法——以濮卫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

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方法创新2021年16期断陷湖盆古地貌恢复方法——以濮卫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田野,曾广平(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对断陷湖盆古地貌进行恢复,并探讨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首先利用厚层盐岩作为重要等时对比标志,确定地貌恢复单元,再根据沉积物填平补齐的原理,并通过压实校正、重力载荷沉降校正和断层缝合,以构造沉降量来反映古地貌。
恢复结果表明:沙三中沉积初期,濮卫洼陷呈东高西低、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濮城断层上升盘受淡水补给影响,不发育蒸发岩,下降盘的深湖区,间歇性的洪水补给,浓缩形成巨厚膏盐层。
沙三中沉积中期,濮卫次洼向北迁移,次洼内发育湖底扇沉积。
沙三中沉积晚期,卫东断裂带与濮城断裂带活动加剧,形成南北两个洼陷带,濮城断裂下降盘具备蒸发岩沉积地貌。
关键词:濮卫洼陷;古地貌;压实校正;构造沉降量;水平断距恢复中图分类号:P5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21)16-0142-03Abstract:The paleomorphology of the faulted basin is restored and the control of the paleomorphology on the sedimentary system is discussed.Firstly,thick-layered salt rocks are used as important isochronous comparison markers to determine the geomorphic restoration unit,and then the paleomorphology is reflected by the amount of tectonic subsidenc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ediment filling and patching,and through compaction correction,gravity load settlement correction and fault suture.The recovery results show that,at the early stage of deposition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the Puwei Depression is a tectonic pattern of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with two depressions sandwiching one ridge,and the rising disk of Pu Cheng Fault is influenced by freshwater recharge,and no evaporite is developed;the deep lake area of the falling disk,intermittently recharged by floods,concentrates to form a giant thick gypsum. In the middle stage of the deposition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the Puwei sub-depression migrated to the north,and the sublacustrine fan deposition developed in the sub-depression.In the late stage of the deposition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the activity of Weidong Fracture Belt and Pucheng Fracture Belt intensified,forming two depressional zones in the north and south,and the downthrown side of Pucheng Fracture has evaporite sedimentary landforms.Keywords:Puwei depression;paleogeomorphology;compaction correction;tectonic subsidence;horizontal fault distance recovery古地貌恢复是盆地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下亚段T-R层序特征及成因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下亚段T-R层序特征及成因杨伟利; 姜在兴; 操应长; 刘宏伟; 徐健【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3(027)003【摘要】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沙二下亚段划分为 3个三级层序 ,即沙三下层序(SSⅠ )、沙三中层序(SSⅡ )和沙三上沙二下层序(SSⅢ )。
SSⅠ和SSⅡ层序由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组成T R旋回 ,其特征是代表层序边界的不整合分布局限 ,湖进体系域厚度小 ,主要为细粒沉积物 ,退积式叠加 ;湖退体系域较厚 ,由进积式叠加的砂岩、砾岩和泥岩组成。
T R层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层序形成早期的构造沉降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其基底快速沉降 ,湖水供应充分 ,湖平面快速上升。
在层序形成晚期 ,沉积物供给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沉积物供给多 ,快速向前推进 ,湖平面下降。
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因素对层序控制作用的转换促使其形成层序和体系域的边界。
T【总页数】4页(P6-9)【作者】杨伟利; 姜在兴; 操应长; 刘宏伟; 徐健【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237;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山东临邑 2515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相关文献】1.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沙二下亚段T-R旋回层序与沉积相模式 [J], 谢英刚;郭建华;夏保华;张椿华;蒋小琼2.细粒沉积物中不同级次高频层序划分及其地质意义——以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泥页岩为例 [J], 杜学斌;陆永潮;刘惠民;刘辉;王勇;熊仕鹏;郭来源;刘占红;彭丽3.基准面原理在陆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作图中的应用--以东营凹陷梁家楼沙三段上亚段为例 [J], 单宝忠4.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岩相特征及沉积环境——以樊页1井为例 [J], 逄淑伊;操应长;梁超5.内陆凹陷层序地层的关键界面及其有关问题——以东营凹陷沙二段和沙三上亚段为例 [J], 邬金华;张哲;王柏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图案型痕迹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东濮 凹 陷 图案 型 痕 迹化 石 的发 现 及 意 义
张 国成 , 王 磊 。 , 吴 贤涛
( 1 .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资 源 环境 学 院 , 河南 焦作 4 5 4 0 0 0; 2 . 河南 省 生物 遗 迹 与 成 矿 过 程 重 点 实 验 室 , 河南 焦作 4 5 4 0 0 0)
第3 2卷 第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OUR NAL OF HEN AN P OL Y TE C HNI C UN I VER S I TY( NA T URAL S C I ENC E)
V0 1 . 3 2 No . 6 De c . 2 0l 3
Ab s t r a c t : G r a p h o g l y p l i d s t r a c e f o s s i l s we r e f o u n d i n t u r b i d i t e mu d s t o n e s i n t h e 3 r d me mb e r o f S h a h e j i e f o r ma 。
l i s h e d i n f o r ma t i o n,t h e a u t ho r s s u g g e s t t h a t t he t r a c e f o s s i l s p e c i me n s f o u n d i n t h e s t u dy a r e a a r e ma r i n e o n e s , wh i c h me a n s t h a t i n P a l e o g e n e e x i s t s m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e n t s . Th i s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e v i d e nc e t o p r o v e t h a t i n t h e Do n g p u De p r e s s i o n a n d e v e n a l l Bo h a i b a y ba s i n t h e r e e x i s t t r a n s g r e s s i o n s i n P a l e o g e n e .I t i s o f s i g n i ic f a nt f o r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o i l a s we l l a s g a s e x pl o r a t i o n i n t hi s b a s i n i n f u t u r e.
T-R旋回层序在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Es_3^3亚段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T-R旋回层序在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Es_3^3亚段储层研究
中的应用
吴东胜;郭建华;刘生国
【期刊名称】《矿物岩石》
【年(卷),期】2001(21)2
【摘要】依据对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测井、岩芯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 ,可将Es33亚段划分为三个湖进 -湖退 (T- R)旋回沉积层序 ,自底往上 ,Es33 层序发育辫状三角洲半深湖沉积体系 ,Es33 、Es33 层序则以扇三角洲半深湖、深湖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
由沉积层序的区域对比和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 ,建立起了前梨园地区 Es33亚段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 ,将储集岩层置于等时界面限定的沉积层序中进行划分和对比 ,可精确地解释砂体的成因及其横向变化规律。
【总页数】5页(P42-46)
【关键词】T-R旋回;储层预测;东濮凹陷;地震资料;沉积层序;砂体;成因
【作者】吴东胜;郭建华;刘生国
【作者单位】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TE12
【相关文献】
1.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沙二下亚段T-R旋回层序与沉积相模式 [J], 谢英刚;郭建华;夏保华;张椿华;蒋小琼
2.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储层预测研究与应用 [J], 周玲;刘彬辉
3.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藏研究 [J], 程晓玲;周小进;郭建华
4.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藏研究 [J], 程晓玲;周小进;郭建华
5.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带沙—上亚段沉积相与储层分布特征研究 [J], 刘和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旋回在东濮凹陷的应用:以古近纪沙河街期为例肖明国;李杰;郭建华;郭祥伟;王玺凯;谭慧;刘辰生【摘要】基于不同级次的 T-R旋回对应于不同的储层分级,在不同环境中的 T-R 沉积旋回中,储集砂体的分布特征也明显不同,通过沉积相突变带、生物绝灭带、物源变化等对沙河街组不同级次的T-R旋回层序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可划分出2个二级旋回、9个三级旋回和3类沉积体系的组合模式;层序格架内主要由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湖底扇、滨浅湖、深湖、深盆盐湖等沉积体系组成;在湖近体系域中,主要沉积体系是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滩坝、滨浅湖、湖湾、半深湖—深湖;在湖退体系域中,主要沉积体系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半深湖—深湖、湖底扇以及深水盐湖沉积体系,但其分布与组合也明显受盆地古地貌形态、构造(控凹断层)活动强度、气候及物源等因素控制.【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9)012【总页数】9页(P3002-3010)【关键词】断陷盆地;层序地层;T-R旋回;东濮凹陷;沙河街期【作者】肖明国;李杰;郭建华;郭祥伟;王玺凯;谭慧;刘辰生【作者单位】湖南华晟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湖南华晟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9.2陆相断陷湖盆是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类型,建立陆相断陷湖盆等时地层格架有利于寻找隐蔽圈闭及油气藏。
近年来,随着以VAIL等为代表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断陷湖盆中的应力,多种等时地层学模式被应用于断陷盆地研究,VAIL等[1−8]对陆相湖盆中的层序地层学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数研究者主要采用局限于经典层序地层学的地层格架及其内部构成的模式。
郭建华等[9−11]对我国东部以陆相断陷湖盆为特征的含油气盆地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沉积盆地具有不同的构造背景、构造格架、地貌特征和物源,且控制湖平面升降变化的因素也不同,从而导致湖平面升降变化的轨迹不同。
层序地层学起源于被动型大陆边缘盆地中,这种盆地在构造背景、地貌特征、物源、海平面升降等方面均具有其特点,它不能够包罗所有不同类型盆地的特点。
不同的沉积环境有不同的沉积特征,不同的沉积环境有不同的沉积模式,SCHOLZ 等[12]也认为这类盆地层序地层具有其特殊性。
在这种断陷湖盆的沉积层序中,反映湖进—湖退的沉积旋回现象是非常发育的,由这种湖进—湖退旋回所形成的一套地层特征可以与JOHNSON等[13]提出的T−R旋回层序相对比,反映了自一次水体加深事件的开始至下一次同等级别水体加深事件之初这段时间内的沉积单元。
为此,将1个旋回层序的内部构成分为2个部分,即湖进体系域与湖退体系域,分别用LTST (lacustrine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与LRST(lacustrine regressive system tract)表示,简称为T−R旋回层序。
T−R旋回可以更加方便地反映湖平面变化对陆相沉积盆地的影响,在断陷湖盆的地层格架划分对比研究中比经典层序地层学更适用。
东濮凹陷属华北地台渤海湾盆地南端的1个凹陷,盆地呈长条形(长为140 km),东断西超,北窄南宽(16~60 km),北东向展布。
凹陷内部呈早期箕状东断西超、晚期呈双断式,总体上受断裂构造控制,在构造演化及沉积相带上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
依据基底形态及断裂特征,自西向东可划分为西部断阶带、西部洼陷带、中央隆起带、东部洼陷带及东明集断阶带共5个二级构造单元,沿凹陷长轴方向并排发育,纵贯南北,呈现“两洼—隆起—斜坡”的构造格局[14−18],总面积约5 300 km2(图1)。
其中,西南部兰聊大断裂为东濮凹陷的控盆断层,对东濮凹陷的发展演化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盆地以中、古生界为基底,在其上沉积了厚度约为5 000 m古近系沙河街组地层,这套地层构成了本地区的主要生烃层与储集层。
沙河街组发育多套优质砂层,其对于油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也是认识盆地古地理演化的重要依据。
本文作者采用T−R旋回研究方法,探讨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沙体内部结构沉积体系的变迁,以便于东濮凹陷的油气勘探与开发。
按层序地层学级次的划分原则,东濮凹陷沙河街与东营组同属于裂谷盆地形成期的沉积地层,跨时约18.7 Ma,属于二级旋回的范畴[1, 19],其中沙河街期跨时13.8 Ma,东营期4.9 Ma。
考虑到断陷盆地填充速度快及构造活动强的特点,将沙河街组(Es)与东营组(Ed)作为1个二级层序组,将具有明显的地层缺失或沉积相的突变面作为二级层序的边界面;三级层序则是以副层序组的堆叠方式由进积向退积转换面为界。
在1个三级T−R旋回层序中,有3个客观存在的物理界面,即层序的底界面、顶界面及层序内部的由湖进(T)向湖退(R)转换的界面。
这种旋回层序的上、下边界均是以初始湖进面为界,表现为副层序组堆叠形式是由进积向退积的转换界面,而层序内部的湖进体系域与湖退体系域以最大湖泛面或下超面为界,这些界面均可通过测井资料、岩芯资料及地震资料给予标定与识别。
1个二级层序的跨时为3~10 Ma,三级层序跨时大多为1~3 Ma。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钻井、测井、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资料,将东濮凹陷古近系划分为1个二级T−R旋回层序组、3个二级T−R旋回层序,进一步从沙河街组中识别出9个三级T−R旋回层序,见图2。
渤海湾裂谷盆地始于早第三纪古新世,盆地的形成和消亡经历了裂陷期(Ek−Es3)、萎缩期、稳定下沉期(Es2−Es1)、收缩期(Ed)、消亡−坳陷期(N)等发展阶段[20−21][2121]。
从裂陷期(Ek-Es3)至收缩期(Ed)这一过程是1个裂谷盆地演化的完整的构造沉积旋回,相当于一个经典层序地层学的二级旋回[1],其顶、底分别为2个区域性的构造不整合面。
按构造活动及盆地演化的特点,在此将其视为二级旋回组(EⅡ),它由3个二级旋回组成。
二级T−R旋回层序自下而上分别命名为EⅡ1 ,EⅡ2与EⅡ3(图2),跨时分别为10.8,3.0和4.9 Ma。
层序EⅡ1包括沙四段和沙三段。
沙四段底部自陆上冲积平原、河流相沉积开始,逐渐过渡到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是1次大规模湖侵的开始,也是该区一级和二级旋回的起点,该界面是1个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面,顶界面也代表了盆地由强烈断陷向断拗的转换界面,盆地范围内在沙31亚段的顶部广泛存在剥蚀现象。
沙三段沉积时,水体总体较深,特别是沙34和沙33亚段沉积了大范围的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构成了该区主要的烃源岩。
最大湖泛面可能位于沙33亚段的顶部。
自沙32亚段至沙31亚段,该区水体是一个逐渐变浅的过程,尽管该区沙31亚段沉积时期是2条边界断层活动的最强烈时期,但由于此时沉积物补给速率也增大,导致湖平面相对下降、可容纳空间不断减小,从而形成了一套以进积为主、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凹陷南部大部分地区湖水几乎完全退出,从而形成了沙31亚段顶部的不整合面。
关于该界面,许多研究者将其置于沙2下与沙2上之间,但本文作者经过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将其置于沙31与沙2下之间更加合理。
2.2.1 区域地质条件对比从区域上讲,沙三期与沙二期为始新世与渐新世的过渡时期。
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剧变,从温暖变为寒冷,全球性海平面下降,为沉积间断集中期。
济阳、辽河、冀中、黄骅等坳陷沙三与沙二之间均存在局部的平行不整合,东濮地区和这些坳陷处于同时期的同一个渤海湾大水域,局部出现地层不连续现象是可能的。
2.2.2 沉积相的突变全盆地内沙31亚段为细粒的暗色泥岩、粉砂岩沉积,代表了水体较深的湖相沉积。
而沙2下则以紫红色、棕褐色的砂泥岩沉积为主,代表了以河流沉积为主的沉积相。
与下伏地层相比,上覆的沙2下沉积物粒度突然变粗,沉积水体突然变浅,反映了沉积相向盆地方向的迁移,是Ⅰ型层序边界的标志[22−24]。
2.2.3 生物演化沙二与沙三之间存在明显的生物界线,生物演化经历了1次重大变革,生活在沙三时期的介形类一进入沙二时期,绝大多数灭绝,个别淡水型、浅水型、沼泽相型的属种得以生存,同时出现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新物种,尤其是沙三罕见的轮藻类空前繁盛。
这说明沙三时期与沙二时期演变过程中发生了突然事件,造成生物演化序列突然“间断”即生物绝灭。
造成生物绝灭的因素很多,对于东濮这样小范围内的生物绝灭,通常认为是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原有生物绝大多数不能很快适应所致。
在地质记录中,生物灭绝和引起灭绝的地质现象往往相伴生,共同形成地质历史中突变事件,是沉积间断引起的沉积环境突然改变所致。
2.2.4 物源变化从卫城等地区的岩矿特征来看,沙二段重矿物以高质量分数(62.8%)柘榴石为显著特点,锆石、电气石、磁铁矿质量分数较低。
砂岩中普遍可见质量分数小于1%的沸石胶结物,可作为卫城一濮城地区沙二段的对比标志;此外,团粒状白云岩也是一个对比标志。
在沙三段中的重矿物中,柘榴石质量分数减小,平均为49.5%,锆石、电气石质量分数明显增大,可作为对比标志的岩石类型有含鲕粒石英细砂岩等。
以上结果表明:沙三与沙二期物源有明显变化;从一个物源体系变化到另外一个物源体系时,往往伴随沉积方面的缺失或间断。
2.2.5 地层对比徐集翼部向西至构造高部位,向南至马厂、三春集一带,沙31顶部缺失地层;胡状集、庆祖集两地沙31下部地层与文西断层上升盘厚度差不多,电性对应关系清楚,上部地层却薄很多,很可能是顶部的2个泥岩标志层已缺失,相互对比较困难;文留与户部寨以北沙31顶界划在9号泥岩标志处,但后者在该标志层之上有一套厚度为20~30 m的地层,其电性特征与沙31的完全一样,与上覆沙二段的电性特征存在差别。